分类
教育

你愿意孩子做个快乐的中间阶层吗?

《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父亲在他一心一意想要航海时劝慰他的话。

我父亲头脑聪明,为人慎重。他预见到我的意图必然会给我带来不幸,就时常严肃地开导我,并给了我不少有益的忠告。
一天早晨,他把我叫进他的卧室;因为,那时他正好痛风病发作,行动不便。他十分恳切地对我规劝了一番。他问我,
除了为满足我自己漫游四海的癖好外,究竟有什么理由要离弃父母,背井离乡呢?在家乡,我可以经人引荐,在社会
上立身。如果我自己勤奋努力,将来完全可以发家致富,过上安逸快活的日子。他对我说,一般出洋冒险的人,不是
穷得身无分文,就是妄想暴富;他们野心勃勃,想以非凡的事业扬名于世。但对我来说,这样做既不值得,也无必要。
就我的社会地位而言,正好介于两者之间,即一般所说的中间地位。从他长期的经验判断,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
这种中间地位也最能使人幸福。他们既不必像下层大众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而生活依旧无着;也不会像那些上层人物
因骄奢淫逸、野心勃勃和相互倾轧而弄得心力交瘁。他说,我自己可以从下面的事实中认识到,中间地位的生活确实
幸福无比;这就是,人人羡慕这种地位,许多帝王都感叹其高贵的出身给他们带来的不幸后果,恨不得自己出生于贫
贱与高贵之间的中间阶层。明智的人也证明,中间阶层的人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圣经》中的智者也曾祈祷:”使我既
不贫穷,也不富裕。”他提醒我,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都多灾多难,唯中间阶层灾祸最少。
中间阶层的生活,不会像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那样盛衰荣辱,瞬息万变。而且,中间地位不会像阔佬那样因挥霍
无度、腐化堕落而弄得身心俱病;也不会像穷人那样因终日操劳、缺吃少穿而搞得憔悴不堪。唯有中间地位的人可享
尽人间的幸福和安乐。中等人常年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适可而止,中庸克己,健康安宁,交友娱乐,以及生活中的
种种乐趣,都是中等人的福份。这种生活方式,使人平静安乐,怡然自得地过完一辈子,不受劳心劳力之苦。他们既
不必为每日生计劳作,或为窘境所迫,以至伤身烦神;也不会因妒火攻心,或利欲薰心而狂躁不安。中间阶层的人可
以平静地度过一生,尽情地体味人生的甜美,没有任何艰难困苦;他们感到幸福,并随着时日的过去,越来越深刻地
体会到这种幸福。


我愿意。
准确地讲,我非常希望孩子们能够快乐地生活于“中庸之道”。


非常愿意,也不得不愿意,咱孩子本来就是普通孩子啊。


很愿意,可是中间阶层好像也需要付出努力呢


周围的医师、翻译、飞机师、律师……
好像是这种状态--我所喜欢的中庸
孩子能拥有这样的人生,当然好
只是他对于人生价值的判断也许与我不同
他当然做他喜欢的那个自己
我愿意 可不知他喜欢吗?


这个世界上太多人在这个阶层!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能做,那真是太好了,只怕能做中间阶层也不容易


努力的爬。。。就为了成为社会指导层。。。

实在爬不上去,那就只能中间层了。。。


我想给孩子的是人生,不是权钱。
人往往就是向往自己缺少的东西,比如权贵。
人的一生很短暂很短暂,如果可以,我想给孩子的只是人生。


部的故事》里曾有言:“跑在前面挨闷棍,走在后面全没份”。进亦忧,退亦忧,人生何时而得其乐?


要保住某个阶层并非易事。
拜六有一篇文章《A Fair Starting Line ?》
可以看看,就谈这个问题。
看小新这种只留一线曙光给外来者的制度就知道,许多父母唯恐自己的下一代被踢出自己的阶层。

当然要进入更高阶层也是希望大大的,试看 山谷大侠的养精蓄锐。


如果孩子能稳稳当当、快快乐乐地做个中间层,家长就安心了吧。


当然愿意,可是为了达到“快乐的中间层”,要付出多少努力啊

我们辛辛苦苦一辈子,能不能达到“中间层”,还说不好呢


找出来看了一下:
TOP  阶层,能让孩子保住本阶层的比率  Stay  Put   47   Per  cent
Upper middle                                    Stay  Put   30  Per  cent
Lower  middle                                  Stay   Put   27  Per  cent
Bottom                                           Stay   Put   42  Per  cent

举两个中间阶层的案例:
A ,     有房有车有职务家底也不薄,美娇妻,喜得麟儿。突天降大祸,妻得富贵病,需付昂贵的医  
           疗费。
            要转轨做生意赚大钱,难。入行也得有个阶段。过不了一两年,应该就会从这个阶层里踢出来  
            了。
B,      有房有车职务也不低。本欲近几年,事业上更上一层楼。近日惊闻四个高层里,换了三个,那   
           三个都是器重他的。现在只有两条路,争取三个空位中的一个,如果不成功,等着新的一批人马  
           上位,估计连现在的职务都保不住。
           既然跟那被清掉的高层是一条线的,要上位,难。很快也会被踢出这个阶层。


是呀,患得患失永无快乐可言!

还是积极地“随遇而安”吧!
无论是哪个阶层。。。


无论哪个阶层,只要他喜欢,觉得满足,快乐就好。


大多数父母都像鲁滨逊父亲一样都希望孩子将来衣食无忧,中庸克己,健康安宁的生活。可是当孩子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父母怎么办?
另外现今社会的中间层是否真的那样地快乐吗?


新加坡的教师(注:中、小学老师)
不能算是白领~~~

以自己为例,今天上了九节课,五个level
homeroom在四楼,光爬楼梯上下五个来回
背着电脑,抱着课本作业、文件夹等
幸亏,今天天气不错~~~

下完课,饭没吃利索,两个Committee的头来电
一个要讨论毕业晚宴事宜,一个要讨论学校个CCA相关支出事宜
期间我的CCA有训练,要拿钥匙点名簿给我的学生~~~

四点,两个会议基本结束,工作派了一大堆,诸如联系酒店,敲定价格,问各个cca索取资料等等
先按下不说,四点半,我的文化母语双周活动的部分节目要彩排,我得盯着
民乐、舞蹈、古筝等都到齐了,唯独马来的gambang (貌似这个拼写?)左等右等不见
心烦气躁打电话给负责的马来老师,无人接,再打,再打,
终于回了一条简讯:不在学校,正在moe N-level口试briefing进行中,无法接听电话
MD,忘了这茬,不在不在吧,先彩排了在的说~~~

大约六点,彩排结束,CCA也练完了,回到办公室开始和另外一个同事继续母语双周的每日安排
由于是教育部四月才拟定的项目,年内要全部进行完
除掉大体相同的CA2、年尾考试,
所以,这简直就是一个集中的、全国的学生大运动啊
打电话联络各种文化机构,画画的,写字的,剪纸的,编结的,脸谱的,爆满,爆满,爆满啊,有木有
想去的地方,原貌馆,亚洲文明博物馆,看看秦始皇兵马俑什么的
也是爆满啊,爆满
换日期,换计划,口干舌燥的到了晚上七点,MD,没天理啊,我可是早上七点就到学校了
看了一眼明天的课程表,知道明天上什么课,等于备好了明天的课~~~

傍晚,走在回家的路上,电话响起,学校的OSO打来的
MDM,明天的测验题目已经印好了,可是你今天还没有分出去啊~~~

MD,这是什么白领,蓝领都不算啊,有木有
根本就是打杂兼苦力,苦力啊~~~


所以,我家小朋友什么志向我都鼓励
只有当他说,以后也当个老师什么的
我立刻就卯足了劲
把他的这个念头恰似在萌芽中
而后快之~~~

瓦卡卡~~~


呵呵呵,您是说说而已的吧。教师—-教书育人,还是光荣职业的。

围城呀,各行各业。。。

所以说,楼主的题目出得好!好就好在有个定语:“快乐的”。。。。。。中间阶层

这就让大多数父母版友都愿意了!呵呵。


我肯定不是当老师的料!

几年前,一位开补习中心的朋友因人手问题请我代课一个星期,哪知道那一个星期几乎成了我的噩梦。为了不辜负朋友的期望,我是认认真真地备课,耐心细致地讲解,结果台上口沫横飞,台下呆若木鸡。你问东他答西,你一转头他就偷鸡。吐血啊!我可是对我儿子也没这么耐心细致过啊!

从那时起我明白了,老师不是人人都当得起滴!


月圆,保重啊!
往后走,你要想办法做减法
别把自己累得像鬼似的

能放就放

偶一朋友直接倒在课室中风了
刚到中年而已 如今靠轮椅代步
先生女儿的生活也因此天翻地覆


哪里有这样用人的啊~~咱得自己爱护自己,能得B的,咱不给他得A,能拿银的,咱不给他拿金。。。这一个人当三个人用,要是样样出成绩,早晚也得累残了。。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看见没有,人家愚且鲁,还是能够到公卿

这是中间层吗?


做教师还是不错的啦,首先教师为人师表,受人尊敬,而且至少衣食无忧,生活稳定单纯。再说是国际职业,只要会英文和有相应的文凭,去什么国家短期内找一份教书的工作养家活口是相对容易的。再说人家长大了可能做大学老师教授,那就更好了。我孩子将来能做个老师,只要她们喜欢我就很满足了。


快乐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的。
没有父母的牺牲就没有孩子的快乐,更谈不上什么阶层了。


幸福快乐源于个人成长,无论哪一阶层的人都拥有他们的快乐与不快乐。贫穷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财富会快乐;中间层的人如果遇到瓶颈无法突破会不快乐;富有的上流阶层如果一切不是他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取的而是父母为他创造的,他也未必能体会到拥有的快乐。
记得我儿子在10多岁的时候跟我说,妈妈,我觉得我们既不贫穷也不富有,生活好像很平淡,不苦也不甜;在他经历做兵的身体与心智的艰苦磨练之后做上教官,那时他告诉我,妈妈我现在觉得自己很幸福;
服完兵役他决定用自己赚的钱做了两个月的日本背包旅行,自己去体验一番人生。他并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可是那些在我们看来艰苦不堪让我都觉得心疼的旅行生活对他而言却是快乐的体验。我从不为他担心,只为他骄傲。


楼上这位妈妈说的真好,自我实现是快乐的最高层次!

重温一下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个人需求的层次内容是由个人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决定的。平凡的人同样具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不一定是以社会普遍价值观为标准的。平凡人的自我实现是根据其自身的价值观定义的。而遵从世俗价值观的人却没有办法用这种价值标准衡量出来平凡人的自我实现。所以,这恰恰证明了自我实现是一个更高层级的需求,只有通过其个体的内在行为来满足而非外在的条件。

快乐不快乐,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与阶层无关了。


是的~这才是快乐的真谛!
活在别人的羡慕与赞美中,那是虚荣,不是快乐。
所以,快乐与阶层无关。


快乐不快乐,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与阶层无关了。

特别赞同这最后一句。

是的,现代社会,变化越来越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获取内心的快乐,与平和,也越来越难了。

我陪儿子看熊猫2时,最大的感晤是:你从哪里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将往哪去。把握未来~~~

人生也不可能按照你的意愿向既定的方向前行,差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认账并忽略才能不阻止前进的脚步。(BY 六六)


认同“快乐与阶层无关”!

不过,又想来,“快乐”有没有“阶层”之分?


我觉得,无论什么层次的快乐,都要珍惜,并感恩的。

且行且珍惜~~~


老大,你说的不算,校长说的才算啊~~~


jjrchome  完了。我的女儿还梦想着当个华文老师呢!瓦卡卡~~~  

赶紧回家打击
实在要当,也不要当华文老师
在新加坡,由于政治和形式的需要
再怎么折腾,华文也是夕阳西下的行业~~~


大学老师
当然是可以的啊~~~


英文老师也不好当啊。

我同事的儿子在中学教英文,经常要抱一堆作业回家批改。最让他受不了的是英文作文,90多份作文,要先一份一份数字数,超过要求的用红笔划掉,然后努力辨认那些潦草的字体,还要每一个给写评语,弄得身心俱疲。。。

还是要想开一点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偷偷乐一下吧。。。


“你从哪里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将往哪去。把握未来~~~“

严重同意。。。


精神上的愉悦比任何外在的形势都来的重要。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