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转帖2012经济预测,大家谈谈看法

2012:全球经济预言 2011年12月03日 08:11 来源: 证券时报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编者按:2011年,日本9.0级地震震惊了全世界,为这不平静的年份涂上悲伤的色彩。此后一连串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灾难让人想起传说中的玛雅预言。不仅是自然灾害,埃及、利比亚等国的冲突再现了政治事件中的血腥。全球经济则蔓延着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的慢性病,欧猪五国深陷泥潭,欧元区面临解体危局。一浪高过一浪的恐慌将人们推向一个共同的猜想:2012,会迎来新的太阳纪?
  在时间迈入2011年最后一个月份时,让我们来看看投资界关于2012年的全球经济预言。
  如果说2010年是全球经济的复苏年,那么2011年则是滞胀年。2007年之前全球经济尽享低通胀高增长的浮华,次贷危机使得全球增长陷入泥潭,全球政策极度宽松,挽救全球经济于大萧条深渊之前而不崩,但通胀显著回升、经济增速见顶回落。2012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和通胀将呈现U型走势,同时伴随政策在2011年三季度开始至2012年二季度末的全面放松。
  欧债危机恶化是最大风险点
  欧债危机在2012年将继续深幅恶化。希腊违约基本已成事实,2012年上半年将步入无序违约阶段。过去欧元区用了十年时间实现货币一体化,是有序整合,但希腊违约必将无序,届时将对市场造成极大杀伤。意大利难以实现债务率稳定,在债务率120%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2.37%的假设下,7%的长期国债收益率对应了5.2%的主要财政盈余率,这么高的主要财政盈余率无法实现。法国三A评级很可能在2012年遭到下调,2012年4、5月是法国总统选举,届时有可能是又一风险点。
  目前欧洲采取的应对欧债危机的方法主要是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联合其他五大央行降低美元流动性掉期协议利率来缓解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通过资产购买计划购买意大利等问题国债来平抑市场恐慌,这些做法不仅不是根本解决之道,同时受到德国的强烈反对,欧洲央行每周购债规模也被限制在200亿欧元。解决欧债危机的根本之道仍在于财政政策,财政联盟、欧元区统一公债当是正解,但在欧元区建立新的严苛的财政纪律之前,这些举措尚难真正开展,而通过修改欧盟条约建立塑造新的财政纪律,需要漫长的民主共和程序。
  刺激政策下美经济低速增长
  美国经济在2012年上半年可能继续维持低速增长,这要求美联储继续保持刺激政策。2011年三季度美国GDP实现1.99%的增长,超出市场的普遍预期。主要是美国7月份以来长期利率大幅下降所致。美联储量化宽松(QE2)、包括正在进行的扭转操作,使得长端利率保持在低位,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但消费在2011年二、三季度的回升,主要得益于利率成本降低后储蓄率的下降而非收入的提升,因此目前的消费增长水平难以持续。库存投资从终端开始呈现疲软,对经济的负贡献正在加大。美联储或将在2012年上半年推出新刺激政策,或是增购MBS以刺激房地产市场复苏,同时卖出等量国债以保持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
  新兴市场进入下行周期
  新兴市场的经济周期在2012年上半年将显著下行,下半年多数国家有望企稳回升,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宽松已成趋势。中国与新兴市场其他国家的关系正变得日益微妙,集中表现在贸易与汇率上。贸易上,新兴市场在中国出口中的份额日益提高,由于对新兴市场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因此2012年中国贸易盈余将呈趋势下降。新兴市场内部之间的贸易不断加强、向发达国家出口的竞争也在加强。在汇率上,人民币币值问题不仅美国关心,巴西等新兴市场同样关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巴西对中国经济减速的担忧超过了欧债危机。
  中国:明年一季度GDP增速至8%以下
  中国经济目前呈加速下滑之势。我们认为以工业为主导的中国经济增长是由下游住行需求驱动。历史经验看,房地产的销售面积与工业经济走势高度相关,而且前者的走势领先于后者。目前,基于10、11月地产销售同比的大幅下滑,四季度地产销售的大幅回落将拖累中上游生产,并使得经济在四季度加速下滑,11月中国工业增速将滑落至12.3%,12月为11.6%,到2012年3月下降到11%以下。与之相应,四季度GDP同比增速或降至8.3%,到2012年一季度将降至8%以下。
  随着经济增速快速下降,通胀也将快速回落。中国近十年的工业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走势高度一致,而且前者还略有领先,也印证了总需求对通胀的影响力。目前工业增速在持续下滑,PPI也加速回落,并带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非食品价格下滑。对CPI波动贡献最大的是食品价格,而CPI食品价格中肉禽类占比最大近1/4,最晚到2012年春节应可见到猪肉绝对价格的高点。另一影响食品价格的因素是食品消费的周期性波动。预计2012年CPI、PPI均为3%,通胀底部将出现在2012年中期,PPI最低值约为1%,CPI最低值约为2%。
  四季度GDP很可能低于8.5%,经济减速成最大风险,而通胀在11月也即将下到4.5%以下,10月份的全国平均房价也首度回落,这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已成为必然。
  货币政策转向的第一步是货币宽松。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9月开始持续下降,央行3年、1年期央票招标利率的下行确认货币政策转向,而11月30日存准率下调再次确认了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宽松。在经济通胀持续回落下,央行将持续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存准率不排除未来每月下调一次,2012年一季度之后或存在降息的可能。货币宽松将酝酿信贷宽松,而信贷宽松的标志是新增信贷的连续同比多增。如果信贷同比多增,则经济很可能即将环比见底,经济同比增速也有望在2012年上半年见底回升。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救市,放松银根的意图明显,我很关心的,人民币会贬值么?幅度?时间?


利率下调的可能性很大,人民币贬值的可能性很小(且不算小幅度起伏)。
放松银根主要是对内的。其实从温州倒闭出走潮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贷款一直是大问题。早就该松了。贬值有对外的压力。
贷款松了对企业是利好,利率低了对负债一族也是利好。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最多继续下调准备金, 动利率太复杂.


信经济学家的预言,不如去信算命先生来的更准一些。


一个国家,老无所养,幼无所教,病不能医,死不能安,

留个名


同意。真正在搞经济的是扫地的老阿姨,种地的农民,还在生产产品的工人……等等。吃白食的经济学家们除了胡说就是八道。市场是零和游戏,没有大众的恐惧,经济学家就不会有饭吃,所以制造恐慌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当然,不恐惧不是傻大胆,看紧自己的钱袋,有余力时再看准机会打点秋风见好就收,千万别指望在零和游戏中一夜暴富,嘿嘿!


如果在经济的前面非要加上个2012年的话,我是不看好的。我预计有很多动荡,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年。虽然我们不应该相信什么2012末日论,但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第一点我在这里反驳下。12年我认为不会降低利率、原因如下、第一降低利率意味着增加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中国的M1 已经严重超发。中国最近几年的GDP 的增长就是依靠超发的货币支持。M1 的增速过快,变相的使CPI过高。物价不断的上涨。以前的房价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当ZF 管房地产的时候。我记得那个时候中国的 农产品价格就开始飙升。愿意何在。就是资金从房地产撤出来不断的去炒高农产品的价格。从目前的政策看。政府对房地产的管控还未结束。起码今年内是不会放松。ZF12的首要目标是保增长。降通胀。稳定房价。所以降低利率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在增加市场资金方面。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加市场的资金流,


哈哈,这个末日论这么深入民心,看来要详细研究一下其所造成的影响….


虽然偶一直都认为搞经济就是忽悠,不过这些年看最多的却是经济文章…

因为偶也认为,越是不懂,越容易被忽悠….


广东话有句话“人吓人,吓死人”
别说古时候,单看过去一百年,多少次不比现在的所谓“危机”严重得多。


看那些文章,不如多看点教科书。
搞经济的也是学出来的,读了一些教科书,再加上自己的东西,就炮制出来文章发表了。
多读点教科书或者经典读物,你也可以炮制文章来吓唬人。

当然,你也可以看了别人的文章,改一下甚至抄袭一下,也可以吓唬人。卖得火红的《货币战争》就是这么来的。
那作者根本连金融都没学过,一个搞电脑程序的,弄几本华尔街的八卦金融读物,拼装一下就炮制出来吓唬外行人了。


社会“科学”本身就不科学,基本概念还严谨,基础原理还靠谱,再往上到理论层次就和算命差不多了:这套理论准,那套理论不准,这套理论这次准,下次不准。所以,学理的往文科上忽悠问题还不大。

问题最大的是学文的往理科上忽悠,导致社会上本来可以让人们正确理性看待的问题,被感性的让升到民族、政治层次上。一大堆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去反对转基因、胡乱评论动车事故,类似台湾的媒体乱象很快就会在大陆复制出来了。


看来咱俩的交集还真不多…

偶在大学第一科就是经济学原理,它和现在千变万化的经济情景差的不是十万八千里,更不用说目前流行的复杂衍生品,对冲方式,各做杠杆等… 偶不搞学术研究,也不会去看教科书.. 就像偶想知道下一代smartphone长神马样,偶还是选择看科技杂志,肯定不会去看电脑学课本…

偶看书,通常看它是否言之有物,是否有可读之处… 至于作者出处,是否科班出身,偶还真没研究过…


国内缺乏基本的科学教育,包括理科生。国内理科注重灌输知识,缺乏基本的科学思维教育。比如质疑实证,逻辑推理,这些,基本是没有的。方舟子也提到他也是到了美国求学才学到这些东西。所以不止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在乱说,一些“科学”人员也在乱说。那些“科学”人员的危害,不亚于其他人。
比如最近那个什么“三碗米饭”的实验,稍微知道一点基本的实验设计的人,都知道这是打着科学实验的旗号在贩卖假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比如要多次重复,排除不确定因素,排除主观心理等等,这些都是没有的。我认为要在中学教育就要提倡科学思维教育。很多科学知识不懂没有关系,科学思维要有。

说回经济学,经济学原理是合理的,数学模型和逻辑推理也是合理的,所以大体上靠谱。问题出在实际应用上面。经济学模型有很多简化设定,而实际上太多影响因子无法确定,所以结果也就无法确定。所以预测之类的东西,都是不靠谱的。反正就是各人各说各的,愿意相信哪个就信哪个。


衍生品,对冲那些,不是经济学,是金融工具。当然有些搞经济的声称金融也是经济学。OK,从宏观上我同意他们的说法,微观上根本是两码事。
我同意ratemouse的看法,经济学就是基本原理还靠谱,往上就不行了。特别是实际应该用的。
这个跟科技不一样,因为科技应用到的那些东西,是靠谱的。所以选择看科技杂志是对的。
如果经济学的应用能跟科技产品一样看得见用得着,我支持你看杂志。问题是经济学的应用不靠谱,不靠谱的东西,越看越糊涂。


其实老百姓最关心的是: 生活是否会好一点, 是否赚得到钱!

对啊,所以我是不关心这个预测那个预测的。与其为那些大而化之的东西而担忧,不如做好自己的东西。
说句坦白话,经济不好,不用怕,大不了大家一起完蛋。最怕的就是形式一片大好,你自己一个杯具了。


这点和我看法又是不同了…

通常靠谱的东西,偶还有兴趣了解其基础… 譬如新飞机,新动力车,偶就很有兴趣看它解释空气动力学等部分…

这个不靠谱的东西,偶对基础理论就真没兴趣… 例如国际政治关系,这个看国际关系学真的没用…

不过爱看教科书还是爱看评论杂志,这都是个人喜好,无所谓去评价….


顺便一提,那个用圈圈内外来比喻有知和无知。这个我N年就听过了。咋听一下很有道理,其实也是忽悠的话。
知识多寡不重要。
首先一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知识?如果是错误的知识,知道得越多其实越傻。
第二点,是有用还是无用的知识?无用的知识,知道得再多也没有用。
第三,知识重要还是思维重要?有正确的思维,才能分辨知识是否正确,是否有用,才能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
这也是填鸭式教育留下的祸害。太过于强调知识,而忽略思维的培养。
所以用圈圈来比喻知识,本身就是很封闭的想法。开放性的思维是不应以圈圈来限定的。


至少新加坡明年的经济不会乐观

先看看到时第四季的增长如何吧


当然当然,个人喜好,无所谓去评价….
你喜欢看经济文章,当然是你个人自由。
我只是指出原理上的差别,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指出。
至于喜欢看什么,是个人自由,我不敢评价。

最后还是重复一下,我没学过国际关系学,是否完全不靠谱,不懂。但经济学的原理和理论还是靠谱的,跟国际关系学这种政治类的还是有根本的差别。


2012预测。。。石油价格突破120。。中国利息不变。。。准备金下调两到三次。。。年底开始通胀抬头。。人民币依然坚挺。。。中国大城市房价市中心稳中小降,外围大跌//
全球股市大跌。。新加坡经济增长乏力。。利率不变。。汇率相对于美金缓跌。。房屋价格依然坚挺。。 纯预测贴。。八卦一下:lol


经济学/经济预测,我看来和中医差不多。中医上千来主要扮演着安慰剂角色,提出“因人而治”这样可以让自己开脱的理论。直到现代医学引起,治医才正真正做到了“查明病因,同病同治”。现代医学除了微观上治病救人,宏观上预防流行疾病、提高人们卫生健康水平也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这才是真正有用的靠谱的科学。

再看经济学,在经济正常的时候,经济学家/决策者也是起着安慰剂的作用。经济出问题的时候,再混杂着各种政治干扰,吵来吵去,推来推去,就像一群法师、巫医、算命的、各路神仙一起讨论要开出一个药方来。现在市场都跟着“欧债”转,形成“狼市”局面,不正是这个状况。


呵呵!反正都是忽悠,不用那么认真滴;至于您是信政府,还是信网友老百姓完全是个人的取舍

经济是可以预测的,但市场是不能预测的;没有市场的经济(比如以前中国的计划经济)是玩不下去的;但是彻底让市场控制国家的经济,那肯定是政府错了(或者说政府没有做其应有的作为):比如这欧元三天两头死去活来,这欧元后面的政府的所作所为肯定没有全对;再比如08年的金融危机,您能说这是美国政府在经济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场很好的规划?新加坡政府能做很好的规划并真正去实现规划,实在是少数例外

我这纯粹是胡说八道的抬杠,要有得罪之处,万望海涵


Nobel prize也错了, 每年都有经济学奖
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全称其实叫“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后者这个名字就明显不够响亮,所以大家都只说前面那个简称。
诺贝尔奖本来只给自然科学。后来的都不算原装,水分多多,最多水分就是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当然在经济学界是最高奖。前面得奖的确实有大师在。但经济学界哪有那么多有价值的研究值得每年都发奖的?后来就泛滥起来。何况各种经济学派都还在互相争论不休。大师们自己都没有结论的东西叫人怎么相信?

各大教育机构也错了, 居然教授不科学, 不可信的东西(我再不敢用学问了)
除了自然科学,人类社会还需要艺术文学社会科学等。比如画画需要懂什么科学?何况经济学的理论和逻辑都是科学的,只是具体应用起来有问题而已。

各大企业也错了,因为即使是市场经济,生产和销售也是按经济预测进行的。
生产和销售按经济预测进行的?其实应该是倒过来,经济预测是根据企业的运营情况来做的。真正在经营企业的人,比经济学家更明白自己企业的情况。

各国央行也错了,货币发行也是在经济预测基础上供给的。
从理论上讲央行是根据GDP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来确定当前市场上货币的数量.但是实际上是不完全这样操作的,还要根据国家总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需要综合考虑.这是一个相当复杂和保密性很强的工作.也许会考虑到未来的经济,但肯定不是仅在经济预测基础上供给的。

各国政府都错了, 政策是在经济预测的基础上规划的。
经济预测只是政府制定政策的一个考虑因素而已。如果都靠经济预测,那么政府都交给经济学家算了。每年政府都进行经济预测,有多少次准确了?而且经济预测是可以调整的,政府调整预测目标是很正常的。


所谓真理越辩越不明…

自己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包括金某…

论坛之地多些分享,少挑争论… 会好些


如果是从事艺术,写小说搞设定等,需要的是想象空间的思维。
如果说到理性思维科学思维,就是客观性,实证性,可重复性,严格的逻辑推理。
以最近流行的那个什么三碗米饭的实验为例。
首先就缺乏大量的重复实验来消除偶然因素。结果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不知道。
还要消除主观因素。香臭是很主观的,容易受暗示影响。所以要采用双盲法。
还要建立正确的因果关系。比如说我打个喷嚏后就发生地震了,能说是我打喷嚏导致地震的吗?米饭香臭果真是因为骂它赞它吗?还是别的原因?
还有就是可重复性。一个人,一个实验,不能证明什么,要经得起所有人在同样条件都可以重复出同样的结果,这才可信。

真正科学的知识都要经得起科学思维的验证。而后者才是我们的教育缺乏的。
我们被灌输了很多知识,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些知识是对的。比如有谣言说在太空中看到长城,用理性思维想想就很难相信,再追查一下就知道是谣言了。
特别网络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理性思维,还真的容易被忽悠。


金某孤陋寡闻,临时去搜索一下way版反复提到的三碗米饭…

大京,此类‘实验’有很多,多用来告诉人们爱心的力量, 多数归为励志小故事类…
怎马way版用来做伪科学的例证咧?


不明白你的问题的意思。
你前面说企业是靠经济预测经营,我回答说不是,是倒过来。你现在问是不是selling by chance?

首先我要指出的一点是,比如在新加坡,新加坡统计局会发信给企业,让企业完成有关调查(在新加坡是强制的)。调查得到的数据,就是用来统计经济情况,从而进行经济预测的一部分。顺便一提,我帮别人填过好几份那样的调查表。呵呵。所以经济预测是靠企业提供的营业数据,不是反过来。

不靠经济预测来经营,不等于是selling by chance。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市场、顾客。怎样开拓市场拉到顾客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具体如何,各企业不同,有的靠长期的顾客基础,有的打广告,有的靠口碑等等。里面有很多琐碎的东西,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当然宏观经济环境会是考虑的因素之一,但仅仅是之一。


爱心是很美好很崇高的事情,
爱心不需要用虚假的荒谬的扭曲现实的报道来推广。
真正的有爱心的故事很多很多,用心去找,到处都有。

披着羊皮的狼,是有目的的狼。
以爱心包装,实际宣传伪科学的报道,就是披着羊皮的狼。
我对这种披着羊皮的狼是从来警惕的。


很好的讨论。真正的分享,应该是排除一切预设前提,随时准备接收别人与我们自己截然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思想。如果都有对错,有了共同的定义,那叫求同而不是分享(不同的观点)了。

比如关于科学,其实也有人将它定义为:建立在一些公理(或称假设)基础上的逻辑推理;并认为真正的科学精神是怀疑而不是相信。这是因为,上述定义中的两个东西(公理和逻辑)本身都是不能被证明的,所以科学定理只能被证伪,不可能被证实。比如,牛顿定理是科学定理,因为它可以被相对轮所证伪;而上帝之类的信仰类的东西,不能被证伪,所以不属于科学范畴(但不能说因为它们非科学,所以是错的)。另外,逻辑除了无法证明自己是正确(否则是循环论证)以外,还有一个缺点是,逻辑只能从已知推导出已知,所以逻辑可以用来交流或记录,却不能用来开拓未知的,比如,从牛顿定律是不可能推导出相对论的。有鉴于此,马赫(应该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鼻祖)就提出了科学定理的经济原理:一个好的科学理论不是因为它是对的,而是因为它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了现象。

呵呵!扯得有点远了,抱歉


全世界的现代医学医生来给一个病做诊断,一般是可以统一出一个意见、诊断出个所以然的,即使是罕见疾病也一般会有个说法。

全世界的经济学家去诊断一个问题,时常是五花八门。这个就不是庸医和良医的问题了,而是这个学科本身的问题。或者说这个学科还不成熟,还无法出来靠谱的治病救人、解决问题。

前面说新加坡政府应付经济危机方法正确,我看来一是新加坡本身够健康,二是外面大环境波及影响不大,其应付经济危机的政策效用不具决定作用,仅起缓和病情的安慰剂作用。


朋友,请问你看到哪句话说经济预测不科学了?请指出。

前面我说的是
“说回经济学,经济学原理是合理的,数学模型和逻辑推理也是合理的,所以大体上靠谱。问题出在实际应用上面。经济学模型有很多简化设定,而实际上太多影响因子无法确定,所以结果也就无法确定。所以预测之类的东西,都是不靠谱的。”

前面我一直说的都是指“不靠谱”,  不靠谱是因为无法确定的东西太多,导致结果不可靠。谁过说不科学了?

我家里经商几十年了,自己本身是会计师帮很多人做过帐,自己也是有开公司。算不算对经营企业比较了解?“春江水暖鸭先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再重复一次,经营企业的人是最早知道经济行情的。


问得好,企业在做规划管理的时候,都会用到PEST / SWOT analysis… 里头的大环境分析和预测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有些人说经济危机如欧债,经济萎缩都是狼来了,不会对实体经济有多大影响… 其实很不尽然…

偶相信每个大小企业,现在做forecast,都会写入经济萎缩的问题… 这些将在SWOT分析中指导企业的开发,营销,库存,借贷都会趋向保守…  这点上看新出炉的PMI不断降低就可以得知….

这就是经济中的蝴蝶效应,即使一些空穴来风,最终会演变成真正的危机….


你记错了吧。马赫怎么可能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鼻祖。他否认气体动理论和原子、分子的真实牲。只不过他批判过牛顿的绝对空间时间概念,给了后面的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一些启发。但离提出系统的理论还差十万八千里。鼻祖不是那么容易就当上的。

还有,你确定他说过那句话?


你说的有点倒过来了。
前面我说了,统计局会先从企业收集数据,然后整理分析再反馈出来。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而经济界做出的预测,又是在政府发布的数据上的。这些时间差是客观的。何况还多少有调查误差的问题。
数据本身就是从企业来的,企业自己第一时间知道情况。即使不能知道全局,从同行和自己企业的趋势也大概了解情况。哪个企业要等到政府,甚至经济界发布经济预测才知道发生什么,那个企业的管理者肯定是睡着了。


您这是看了我写的话呢,还是为争而争? 每个企业管理者能做经济预测?

我里面说PEST / SWOT 里都需要写入大环境分析… 企业在做forecast会把欧债,经济萎缩写入分析报告…

企业主能知道自己行业波动,订单状况,负债状况… 这些在SWOT都是内部风险,外部经济风险企业主根据什么写?

不就是政府经济预测,各方面的经济报告,有几个企业主这么厉害能自己搞经济预测?


误会了。我说反过来,不是说企业反过来要做经济预测。
经济预测与企业经营的关系,是从前面网友提出的问题延伸出来。你去看他的原话“各大企业也错了,因为即使是市场经济,生产和销售也是按经济预测进行的”。
企业的经营自有自己考虑的因素。前面我也说了“当然宏观经济环境会是考虑的因素之一,但仅仅是之一。”这就跟你说的外部因素是同一个意思。我可从来没有说过外部因素不用考虑。
我说的反过来,是指经济预测要靠企业提供经营情况的数据,但企业要如何管理经营不需要等到经济预测的数据。PEST,SWOT这种MBA课程里面的东西,我也学过。当然是很有用的模型。
但实际上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实是互相关联的。
企业从自身经营情况和同行的情况,再结合新闻报道的国家世界大事,就可以大概知道大体的经济情况和暗暗地估计下一步该怎样了。比如来自欧美的订单下降了就知道欧美有问题了,比如银行收紧贷款了就知道财政政策改变了等等。
同时企业也是在不断调整经营策略的,比如订单减了,自然会采取相应措施。
要是等到宏观的经济预测出来,再等到经理写进分析报告,然后高层决策后再采取行动。我只能说:太迟了。


我这几年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所有问题的根源是骗子和受骗人之间的矛盾.
随着知识的爆发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罗大众越来越聪明了.骗子们的骗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爆发了各种各样的矛盾.

例如,占领华而街运动,那些大鳄又不是第一天在骗人.还有美政府不是标榜全球最自由最有人性的国度吗?当民众不听话时,不也是棍棒加手烤吗?
例子2,美丽的不丹推行了千多年的君主[关键词屏蔽]也搞起了民主选举,还有”莫梨花”和”野菊花”之类的.
例子3,摸石头过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可结果呢?所以有多少仇官仇富的.
例子4.5……..

例子太多了,世间所有的矛盾都是新的谎言掩饰不了旧的谎言.骗子们的骗术跟不上民众的智力.
骗子要好好反醒,请你们拿出几个有水平的伎俩吧!!!


无需抱怨,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谎言.
当旧谎言被民众揭穿后,就用更多的新谎言去掩饰.以此类推,谎言就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最后就集体大爆发了.

股票,债券,汇率,印钱,民主,自由,民权,全TM的是浮云,都是皇帝的新衣.我不想做那个小孩,我也只想做沉默的观众.歌舞升平多好啊,管他有没有光屁股.


2012年全球应该是稳中有升的一年,但是还不是快书上涨的时候,估计下一波像2007年的牛市会在2014年了,目前是布局的时候~~
至于末日论,我觉得会有,但不会这么快,圣经里面提到的很多末世征兆目前还没有显现


太太太佩服这几十楼的前辈们了,看看咱们理财版,除了一群有钱人,还是一群哲学家呢,真知灼见真不少,佩服佩服!


通俗易懂,  各大金融机构预测黄金的高位及相关信息,所以完全不看好明年,感觉明年比今年更糟,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实时关注非农数据,欧债等等等 国内形势肯定跟着走的,这才是重点。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之类的感觉像缓和下问题,但解决不了问题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