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来自中国的奖学金得主孙旭在网络发表不恰当言论的有关报道,真觉得痛心。希望当局看在他自小就离家外出求学,缺乏父母教育的份上从轻发落,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咱们做父母的不但要关心孩子的学业,更要教导孩子怎么做人啊!
原谅他,很难啊!
我的本地同事,讲到这件事就很生气。。。。:Q:Q:Q
这个学生已经去中国大使馆道歉了。。
如果是个普通的中国人也就罢了,拿了人家8年奖学金的留学生,说出这种话让人寒心。
真的希望从轻发落,但校方和政府也得考虑如何平息本地人的怒火,难啊.
不能再只看成绩了!!!!!
这是个很沉重的话题。。。
这孩子的确是不懂事,可是大人们呢?
把“人狗论”课题带上国会 马炎庆:“确保教育津贴以国人为先”
http://news.omy.sg/News/Local%2BNews/Story/OMYStory201202261500-314969.html
孙旭。(图/互联网)
马炎庆将把“人狗论”课题带上国会,确保财政预算案在教育津贴的分配上,以新加坡人为先。
淡滨尼集选区议员马炎庆之前针对孙旭“[关键词屏蔽]比人多”的言论表示绝不认同,但也认为不应该一竹竿打翻整船人,认为所有外籍学生都是这样的。
马炎庆说,每个社会都会有害群之马,我们也需自我反思本地人的一些恶习。
政府应深入探讨适时改变政策。完整报道,请翻阅26.02.2012《新明日报》。
再看看这两个奖学金得主:
Scholars set up website offering free lectures for JC students
http://www.edvantage.com.sg/edvantage/news/news/969742/Free_online_lectures_a_hit_with_JC_students.html
Edvantage | Mon Feb 27 2012
SINGAPORE – Junior college (JC) students who are unable to afford tuition but are motivated to do well can now get help online, for free.
Two scholarship holders – Mr Qiu Linan, 22, and Mr Zhang Yitao, 21, set up a website in June that offers broadcasts lectures to junior college (JC) students.
The Singapore citizens, who were originally from China, founded openlectures.sg, on the belief that quality education should be free.
Mr Qiu is working full time on the website while waiting to start his studies at Columbia University in New York in August, while Mr Zhang is a second-year economics major at Stanford University, reported The Straits Times.
The seven-month-old website now has about 60 JC students past and present who give lectures on economics and chemistry. Lectures in physics, biology, mathematics and geography will be added later.
They have been doing this for free and pay “was a non-issue”, said Mr Qiu, which surprised the pair when they first started the site.
Each lesson lasts between one and 15 minutes, with the lecturer standing before a whiteboard, giving out bite-sized pieces of information.
About 100 lectures have been uploaded so far, with new ones added about twice a week.
Mr Qiu and Mr Zhang started the site to share their knowledge for free, when they wondered how students who could not afford tuition could keep up with their wealthier peers.
What started as a two-man outfit concentrating solely on economics lessons soon expanded.
The filming venue is provided b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EDB), and the team also uses a classroom in the Pasir Ris Elias Community Club at times.
The site is proving to be popular, with the website and its Facebook and Twitter pages getting 500 to 1,000 hits daily, reported The Straits Times.
[email protected]
Click on thumbnails to view media.
一个说给钱的人是狗类。。。。
还有个,前天晚报报道了一个拿政府奖学金的新加坡学生性侵7个小女生,看到报道的时候,我跟你有一样的想法。。。不能再只看成绩了。。。
之前不也有一个在英国拥有儿童性光碟被判刑的奖学金得主吗?
新加坡的奖学金到底都给了什么样的人啊??????
身为一个母亲,我不自觉地会把这个学生称作孩子。这些留学在外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生活在异地他乡,他们也知道拿了人家的奖学金要好好学,一旦达不到要求就会失去奖学金,相信即使不拿奖学金的孩子也难免会因各方面原因而内心有压力,会有情绪波动,若长期压抑无法疏解,一旦爆发出现偏激是难免的。
时下年轻人流行使用社交网与朋友沟通,也常常把社交网当作自己的日记簿,我猜他是没有想到当他把情绪宣泄给朋友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
毕竟这还是个孩子啊,希望当局、学校、社会都给他机会反省和改过自新。生长痛是难免的,希望发生这件事后孩子能真正成长起来,也希望社会能多关注这群求学的弱势群体,不让任何人迷失。
今天是这个中国人的孩子在新加坡发生的“成长痛”,明天也许会是某个新加坡孩子在美国或澳洲出现危机,其实也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个孩子,我们该做点什么呢?
也不知道那个可怜的妈妈在想什么,她会不会希望这里的同胞们帮她做点什么呢。
对这件事,我的看法是大惊小怪, 网上说句,没必要无限放大。揪住不放就更没风度了。至少我是在消息入大后才知道这事的。另外对本地人对外国人不公或看不起的事是不是更多?至少公民和永久居民政府对待就是不一样的。各种各样的区别对待,会让这个国家失去向心力,凝聚力是肯定的。另外拿了奖学金就不能说话了吗,这奖学金不是有条件的吗?没违法就行,还是个好学生, 就象克林顿总统有那档子事,还是个好总统一样。
有些年轻同胞冲动有余但智慧不足。看看这个帖子: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5293368-1-1.html。
现在这个帖子已经被转到Kiasu Parent论坛里了,可能别的本地论坛里也有了。
虽然我们(PR 或 EP)大多在本地有过种种这样那样不美好的经历,对一部分本地人也是颇有微词,但那只是极少数人!每当和我的一些本地同事聊起这件事,他们的态度还是挺宽容的。一个孩子大老远跑来这里读书,爸妈又不在身边,挺不容易的。
但我们自己不能护短啊,错了就是错了!当我们自己的孩子做错了事,就要批评教育,适当的惩罚有时也是必要得。我们不是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嘛,“每个人都会犯错,但要承认错误,改了就是好孩子!“
同时希望有关当局,新加坡社会能够做到“恩威并用”,从育人的立场出发,做到既能教育到他,让他真正从根本上认识到错误,又能给他一次机会完成学业,不枉他这些年来的努力,以及他父母的期望。
加油吧,孩子!
现在的网络会把负面消息无限放大,告诫孩子网上言论要小心了,因一时痛快的胡言乱语搞不好就会被人上纲上线.
劳骚怪话私下谁都有过,少在网络上说啊讨论什么的,更不能说过激的话,有人潜伏着呢。这个网昨天又上新闻了,招幽灵员工,以前有报道卖减肥药的、卖假文凭的。
网址:
http://openlectures.sg/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linanqiu
Qiu Linan是去年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EDB)奖学金得主。
Zhang Yitao是Singapore Police Force Overseas 奖学金得主。
Zhang Yitao的相关新闻:NPCC changed my life
两人都毕业于莱佛士书院。
谁都可以说话,但不要骂人,更不应该说“狗比人多”这种伤感情的话,打击面太大。本地也有些人动不动就中国人如何如何,把某些国人的丑行算在所有中国人的头上。如果某个新加坡人说句“中国狗比人多”,大家听了想必也不爽吧?是不是掐死他的心都有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哪个群体都有害群之马,希望大家能够就事论事,不要把帐算在这个群体头上。很多国人来到新加坡都经历过很多不愉快的事,包括我自己,但不要把帐算在全部新加坡人头上,这样对那些善良的新加坡人不公平。
新加坡那么多外国人,从没有哪国人像中国人惹出那么多的纠纷。难道仅仅是新加坡人看中国人不爽吗?
另外SM1奖学金是没条件的,中学4年读完后,留去自由。
很有用的网址,收藏了。
活雷锋啊!本地媒体应该多报道这些好人好事。
这绝对不是一个被刻意放大的纠纷~~~
应该从这件事里吸取教训
一个读大学的人
以他的心智和受教育的背景
不一定非要要求他是雷锋
但起码也应该具有基本的是非观念和健康的品格
和起码的底线~~~
不是每个人都能原谅你年少轻狂所犯的错
尤其是那些被伤害和被侮辱的人~~~
我已经就这件事和我家小朋友谈了一次严肃的话
告诫他关于如何使用网络及其他
我承认,我很怕输。。。。
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和孩子讨论一个人无论多大,都有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话说出口之前一定要先考虑后果。
引用: 春满月圆 J版可否给个 kiasu parent 引用这个帖子的链接~~~
http://www.kiasuparents.com/kiasu/forum/viewtopic.php?f=1&t=32575&sid=db11ce0284c984acbacd102ac155adcd
还好Kiasu Parent里的家长都比较温和,这个帖子没有激起什么波澜。
中国学生的言论是不合适,怎么说都是错的,这是没有可争辩的。
但是网上骂人没好话,比起很多新加坡官方媒体的留言板,和他那句话也就半斤八两。差别在一他是真名留言,二他是享受新加坡奖学金,所以一抓就准。
新加坡人其实还是很不错的。网上确有一批提到中国就兴奋,颠三倒四的骂那两句话,明显智商不太好。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还是冷静平和的。前两天有一个电台让听众打电话进来就此事发表意见,5,6个电话居然都表示媒体小题大作,谁没骂过两句脏话,何必揪住一句就当真。可见现实生活和网络是有很大区别的。
那个同学现在心理压力肯定很大,我们外人没必要再批评什么,我敢说我们私下都犯过比这件事更严重的错误,不幸他成了焦点。他还年轻,世上没有什么迈不过去的门槛。过两天国大要开听证会了,估计给个严重警告之类,不至于不让他毕业。即使最坏的事情发生,人生学到本事和经验是最重要的,国大的博士课程和这件事的教训好好体会,一样可以受惠一辈子。我相信这个同学也是会感恩的,通过这件事,他肯定可以更深刻理解人生和感恩的意义。
听孩子说,学校昨天把孩子都集中在礼堂,给他们看电影(也可能是动画片),是关于学生在网上乱讲话闯祸的故事,教育他们不要在网上诋毁别人。
新加坡政府效率非常快,这家伙估计会严重影响后面那些拿奖学金的中国孩子。
看来这件事影响真够大的,还深远。
如果影响中国学生来新加坡读书,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现在中国学生在新加坡大学人数是多了一些,我不知道新加坡政府怎么想的,难道真的招不到本地学生吗?降低一点要求也不行吗?难怪本地人要抱怨。很大程度上是宏观计划的错误,如果造成什么社会问题,不应该由个别学生承担,成为出气筒。
收进来的学生就要当成自己的学生看待,有什么错误要批评,也要给机会,孙旭的错误还远没到不可赦的地步。虽然25岁了,还一直是个学生,看问题讲话和社会上打拼一段时间的人相比还单纯了一些。如果就这样开除了孙旭,就等于学校放弃了这个学生,那才是教育的失败。
孙旭是新加坡政府招来的学生,父母并不在身边,这些年中政府或监护人做过哪些道德品质教育的工作给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们?孙旭原本应该是一个道德品质尚好,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现在他到网上恶言伤人不计后果,显然是一些教育没有跟上。
你讲的有道理,这件事值得各方深思和检讨。
自己言行出了问题,还是多从自己找原因,外界的教育和影响还是次要的,难道还要国大开品德教育课程,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到达C才能毕业吗?
言行出问题,赖别人是不对的。反过来自己学生出问题,学校屈服社会压力简单开除也是失败的。谁不允许有点成长的代价呢。
Schlumberger has severed-all-ties-with PRC Scholar Sun Xu
Breaking News: Schlumberger has severed all ties with NUS PRC scholar Sun Xu!
The Temasek Times has received an email from the External Relations Office of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clarifying that Schlumberger has terminated all connections with NUS PRC scholar Sun Xu: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wishes to clarify that Mr Sun Xu is not an intern with Schlumberger. Mr Sun’s final-year project involved a few visits to the company for discussions with engineers there. Schlumberger has since advised Mr Sun and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that these interactions be discontinued.”
NUS has also clarified that Sun Xu is not on any internship at the moment. It is not known if Schlumberger terminated Sun’s visits after receiving numerous complaints from netizens about him.
According to Sun Xu’s linked in account before it was taken down, he is currently on ‘attachment’ at Schlumberger as a ‘project supervisee.’ It also documented clearly Sun Xu’s ‘involvement’ in several projects of Schlumberger thereby giving an erroneous impression that he was its intern. However, with Schlumberger now stopping Sun Xu from visiting the company, he may not be able to complete his Final Year Project which final year engineering students at NUS must pass in order to graduate. A final year student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un sparked a near nationwide outcry among Singaporeans with his offensive remarks on there “being more dogs than humans in Singapore.”on his microblog ‘Weibo’ last Saturday.
In the same thread, Sun used the term “瘪三” to describe Singapore uncles, which is a derogatory word typically used in Shanghai to describe the underclass bums in the society. It means a person who is a tramp, bum, good-for-nothing fella, beggar, drifter, loafer, outcast, vagrant, destitute and worthless person.
————————————————————————————————————————–
德国 斯伦贝谢公司(Schlumberger)已经终止了它与孙旭的实习合约。这孩子的毕业论文可能无法完成了。。。
唉,年轻人太冲动。
因为学习好就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唉,代价太大了。
中国的北大和新加坡的国大 (转自南洋视界)
最近,新加坡一位中国籍留学生孙旭,在网上批评一些新加坡人,并嘲讽说,新加坡“狗比人多”。
这番言论自然引起一些新加坡网民的喧嚣。因为孙旭是持有新加坡政府的奖学金,因此有艺人甚至以“忘恩负义”加以抨击。
事件不断升级,孙旭就读的新加坡国立大学表示,将考虑对这位学生进行处分。而网上则呼吁要求新加坡教育部取消孙旭的奖学金。
不过,有趣的是,有新加坡的媒体“常驻嘉宾”发表博客,将孙旭的言论和北大教授孔庆东骂一些香港人是狗的言论联系在一起。
孔庆东的狗论,引发了香港和大陆两地的激辩。一些香港人要求北大处理孔庆东。但北大迄今只是呼吁搞好两地关系,并未对孔庆东作出任何处分。
而在电视节目中谈及有人呼吁北大开除自己时,孔庆东说:“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中国,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北大。”
北大对孔庆东事件“无为而治”,赢得了赞誉。
当新加坡媒体人将孙旭和孔庆东联系在一起时,却也意外将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北京大学联系在一起。北大没有处理孔庆东,那么国大呢?
一名学生,在网上嘲讽了个别新加坡人,遭到舆论的挞伐,他本人也公开作了道歉。作为大学,真的有必要以“处分”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么,国大这样的学术思想集散地,真的不能容得下一个孙旭吗?又或者,作为孙旭的大家长,学校需要“打孩子给人看”么?
北大有例在先,现在就要看国大的了。
2月26日的《联合早报》以大篇幅报道在国大念机械工程的中国留学生孙旭,因在中国社交网站微博上批评“[关键词屏蔽]比人多”的事件,引起广大新加坡人民的关注。其原因是该大学生是新加坡政府奖学金得主,他出言不逊或许出自他个人生活上的一些不幸遭遇,但他的行为带给人的讯息是这些学业成绩优秀的外来奖学金得主,他们在新加坡的学习生活,到底遭受到什么巨大的压力?他们为什么会对我们的人民心怀不满?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政府、大学当局知道吗?有人愿意去寻找答案吗?
我想说的是,孙旭一定会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不管是取消奖学金还是不能毕业甚至被开除学籍。说孙旭出言不逊,但我想就算是新加坡公民,骂过新加坡的也不会是少数吧?那么为何孙旭骂了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为自己赎罪?在于他是外国人吧,更在于他拿了8年的新加坡奖学金!在于他以怨报德!所以最终的问题还是这个奖学金。那么在3月13日的听证会以后,是不是也应该给教育部开个听证会,新加坡的奖学金政策到底是好还是坏?这个政策每年会花掉多少纳税人的血汗钱?这份钱到底又可以给新加坡带来怎样的收益?如果这个奖学金政策是新加坡单方面的付出,或者说新加坡的付出远远大于收获,我想这个奖学金的取消就是人心所向。所有的政策也好决策也罢,只有是双赢才有未来,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如果奖学金政策确实是双赢的,这些奖学金学生可以给新加坡的教育带来鲶鱼效应,毕业后可以为新加坡做出应有的贡献,那么所谓感恩,只应该是学生感谢新加坡吗?新加坡就不能容忍这上千个奖学金学生中的一个出言不逊吗?一定要杀一儆百吗?所以我认为教育部真的应该给纳税人一个听证会。
狮城论坛的这个帖子终于惹出火来了~~
“人狗论”怒火未息 国人又被骂“屁都不是”
http://news.omy.sg/News/Local%2BNews/Story/OMYStory201203011451-316131.html
中国男子在新加坡狮城论坛上,绘述和狮城汉争执的过程,说新加坡人“屁都不是”。
继来自中国的政府奖学金得主孙旭,因指“[关键词屏蔽]比人多”而引起国人不满后,现在又有一名在本地生活的中国人,也上网对国人开炮,怒骂新加坡人“屁都不是”,再度引发公愤。
这名林姓中国男子是在“新加坡狮城论坛”网站上开骂。据林先生说,他日前和女友到牛车水用餐,不满女友被新加坡男人色迷迷底盯个不停,为护花与对方大打出手。
林先生事后上网痛骂新加坡人宣泄他的不满,他还说知道自己的情绪还是有点激动,但气不过。
他说:“我也知道新加坡人有好有坏,但新加坡人请你们记住,你们都是炎黄子孙,流着中国人的血,不要以为你们从中国人改成了新加坡人,你们就牛逼一点,其实你们屁都不是。”
声称为护花,遭2狮城男围攻。郭亮:不应受了委屈一竹竿打翻全船人。完整报道,请翻阅01.03.2012《新明日报》。
又一起“狮城论坛事件“:
“Easy for foreigners to enter Singapore polytechnics using forged certificates” – PRC student in Singapore
“Easy for foreigners to enter Singapore polytechnics using forged certificates” – PRC student in Singapore
Posted by temasektimes on March 1, 2012
It is very easy for foreigners including PRC college students from mainland China to gain direct admission into Singapore polytechnics using forged certificates, revealed one PRC student currently studying in Singapore on the popular Lion City Forum frequented by mainland Chinese.
In a discussion thread started by a PRC student expressing his unhappiness at the ‘preference’ displayed by local polytechnics towards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one netizen wrote that it is relatively easy to obtain ‘real’ education certificates in China if one has the right connections and money:
“Just find some connections from the family and use money to convert the result to a ‘real’ one……it’s not a secret anymore, can say that many ‘DAE-foreign’ are using fake results….”
(“家里找关系或者花钱做个公证..于是成绩就光明正大变真的 因为中国考试系统只能查出应届的成绩 很多人就有了可乘之机 这不算什秘密了 可以说dae-foreign 多数都是假成绩 因为二本以上的话很少有人放弃本科来读专科并且现在无pr 就业也不明朗”)
Another netizen added that it is quite easy to use the same ‘method’ to get admitted to Singapore universities as well.
(听说超过一本线30可以以直接报大学。那这样是不是也是很多人作假?)
One netizen said the problem is worse in the polytechnics:
“Yes, heard the universities also have the same ‘phenomenon’, but the problem is worse in polytechnics. And there are many people I know enter polytechnics in this way (using forged certificates), so I can say that the poly’s ‘DAE’ (Direct Admissions Exercise) is very messy.”
(对 有听说 大学也有这个现象 但是poly比较严重 而且我身边就很多人这么进的 所以我可以负责任的说 poly的DAE非常混乱…)
It was reported lately that enterprising ‘foreign talents’ are selling fake certificates from many private schools in Singapore online. Judging from the shocking posts made by these PRC students, the problem may only be at the tip of the ice-berg and quite a number of foreigners may be studying in Singapore polytechnics and universities right now using forged certificates.
大家都喜欢火爆的事,但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太少了,也不能代表什么,多是个案,一旦发生了,大家的亢奋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议论完了,冷静一下。小孩犯错,自有大人管;大人犯错,有法律管。还是多关心一下该关心的吧,太多了。
眼中如教科书般神圣不可犯错,OMY自己网站就可以随便一些了。OMY太抬举国人网站了。
唉~两边都不懂感恩!
作为留学生,客不该欺主
毕竟是在别人的国度
起码的礼貌要有
即使对方无礼
也不应成为自己降低修养的理由
坡人既不懂感激外来人才的贡献
也不懂感激政府一直千方百计推经济
一个外国学生,学费住宿费N倍于坡人
多少血汗钱,贡献给了新加坡?
坡人不肯干的苦力活、伺候人的活
都是外国廉价劳力顶着
在世界一片衰退颓势下
新加坡保持繁荣,
坡人有没有想过政策的意义?
而作为政客
为了迎合选民,搞这些话题
坡人骂得更惨,
ZF和媒体不敢惹选民
就拿这些外来的幼稚的孩子的冲动之语来说事
整这么多矛盾出来,有好处吗?
他们想了解本地中国人在说什么、关注什么
同时了解政策在外国人中的反应
媒体掌握第一手材料,找噱头
当然关注狮城论坛咯~~~
哇,看到这个很开心,我带过qiu linan 做课题,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而且开朗,高大,帅气!
也同情另外一个孩子,在做妈妈的看来他也还是孩子,知错能改就好!
不懂是这边的教育造成孩子这样,还是没有父母在身边缺少了教育,曾经我的一个房客,看她一个女孩还是在这读书,就收她便宜!开始还叫她一起吃饭,时间不久一个星期,天天一起吃,后来不叫她,她也自己会上桌了,后来实在是觉得她太不懂事了,也就故意不叫她,她也就不好意思了!后来我孩子从中国回来(2岁)去到她房间看她在吃饼干,就一直看着她吃,她也不舍得给一片,反而是我孩子去拿自己的吃得给她吃,她也能好意思接!我看到也只能无语,她见我有看到,还夸我孩子好聪明哦,我真是更是无语!真不希望自己到孩子到时也会变得这么自私才是!
发表不当言论 孙旭被国大罚3000元
(2012-03-26 1440)
(新加坡讯)联合早报记者王珏琪报道,由于在网上发表侮辱新加坡人的恶言,违反大学学生操守,新加坡政府奖学金得主、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生孙旭将被大学罚款3000元、要履行三个月的社区服务,此外最后一个学期的奖学金也被中止。他必须完成社区服务后才能毕业。
国大在本月13日为孙旭举行听证会,国大常务副校长(学术事务)兼教务长陈永财教授今天发内部文告给国大师生,通知他们大学纪律委员会的决定。纪律委员会裁定,他的言论是不恰当的,对社区不敬,也引起了大学内外诸多的不愉快,因此决定给予这些惩罚。
孙旭在个人面簿上留言,表示接受国大纪律委员会的决定,并再次表达歉意,希望大家能接受他最真诚的歉意。
难为国大了,做了这么一个平衡的决定。以后就延以为例吧。
但是网上新加坡人肯定还是不满意的,国大还要受不少口水,忍一下吧,一个大学,总要有点担当。当权者是最难讨好网民的。
这事终于得到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解决。这个孩子也要承受自己口不择言的苦果。
希望大家都能够引以为戒,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帮助他人最后也等于帮到了自己。
众生平等,金钱,地位,智商,成绩都不应该成为歧视他人的资本。
自信,踏实,谦和,有礼地做人在哪里都会得到成功和他人的认可。
(我刚刚屏蔽了一个在小一报名新政贴里面的发言,在这样的风口浪尖还跟孙旭那样说话,这种人太让人无语了,现在肯定不少新加坡人盯着看包括狮城论坛等华人论坛的言语呢,这里毕竟是新加坡,他的政府肯定先维护子民的利益,PR,外国人巴巴地把自己放在对立面有一点点的好处吗?)
说得真好,支持一下!
总理担忧两社会分化现象(2012-04-05)
这两个社会分化现象是部分国人表达意见时只从个人利益出发,不为大局着想;另外,国人与新移民之间存在隔阂。他表示谴责与原谅他人不当言论之间应有所平衡,个人与群体利益之间也应有取舍。
游润恬 金边报道
[email protected]
本地两个社会分化的现象令李显龙总理感到担忧——部分国人表达意见时只从个人利益出发,不为大局着想;另外,国人与新移民之间存在隔阂。
他昨天在亚细安峰会落幕后接受新加坡记者访问时,也谈到自去年大选以来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如何进入了新的阶段。政府更愿意与民接触,但与此同时选民也应思考他们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否愿意为国家的整体成功而作出取舍。
获颁教育部奖学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念书的中国学生孙旭,月前在博客发表侮辱新加坡人的言论。这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反映了国人与在本地的非新加坡人之间的隔阂。
李总理说:“他不应该写那篇博客帖子。他写了。他受到了谴责和纪律处分。他道歉了。我们应该接受他的道歉。事情应该能告一段落。一个人说错话,我们没必要因为一起事件而把事情放大,以为所有新移民或在本地工作或读书的外地人都是这样。”
他表示互联网时代尤其容易使国人与新移民的大小摩擦被无限放大,有些人在网上说的话实在太离谱,他们的确不应该这么说。“但与此同时国人的反应也应保持平衡,没有必要为每一句不当言论动怒。”
谴责与原谅他人不当言论之间应有所平衡,个人与群体利益之间也应有所取舍。道义通道居民抗议兴建以长者为对象的小型公寓,以及其他居民抗议在住家附近兴建乐龄日间护理中心及疗养院等设施的事件,再再凸显了“邻避”(英文not in my backyard缩略语NIMBY的音译)的不理想现象。
李总理指出,以上事件反映的是随着民众的教育水平提高,以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民众不但比以前更擅于表达意愿和组织起来,发表言论时也变得更加积极。
他表示,长者设施是所有国人都需要的,但却没有人愿意让长者设施建在他的住家附近,这么一来设施建不成,所有人都没得使用。
他说:“‘邻避’不应成为国人普遍拥有的态度,否则我们就无法迈步向前。”
国人以前不是这样的。李总理表示,新加坡过去数十年的一大优势,是国民愿意为大局着想。“从个别的一个发展项目来看,某些人可能获得比较多好处,另一些人则得忍受噪音、灰尘、不便等负面影响。但从国家的整体发展来看,由于多数人愿意以大局为重,因此国家进步了许多。”
他重申政府必须咨询人民并根据民意对政策作出调整,武吉布朗是个例子。“但如果我们最终动弹不得,那新加坡不但没有明天,就连今天的成就也不会有。你将停留在1960年代,我想那不会是一个愉快的局面。”
2011年分水岭大选至今已快一年,李总理在大选后对内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承诺让部长调整政策时享有一定的自由。
询及认为人民对此反应如何时,李总理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政府改变了制定政策及与民接触的方式。这个改变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但必须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他强调政府怎么做只是一部分,同样关键的是,选民如何在新环境中看待他们可扮演的角色,可做出的贡献,以及应为改善现状负起怎样的责任。
他表示政府自然必须尽其所能做得更多,但人民也应齐心协力,为新加坡的成功努力。
他说:“这意味国人不应该只是发声,而同时也应该参与,并认为他们有责任把事情摆正。”
他表示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我相信过去一年,民间的情绪和期望已经稳定下来。”
亚细安峰会昨天圆满落幕,李总理也已回到新加坡。他总结本次亚细安峰会的讨论时,再次强调亚细安必须在国际经济存在不稳定因素之际,不遗余力地推动区域经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