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新加坡青少年课外活动指导相关政府机构、团体:
新加坡慈善团体、公益性基金会:
一. 学会浮泳的必要性:
在意外死亡统计报表中,溺水是青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据媒体报道,仅今年6月9日一天 ,统计全中国不慎溺亡的中小学生竟有16人之多)!在河海中游泳或者不慎落水力竭时,由于种种因素,很难及时得到救援,如果你已掌握了浮泳技能,那就能得到自救:人体仰面朝天、自然呼吸、静止不动、视野开阔、可长时间漂浮水面,在水上休息待体力恢复后,再游到岸边或等待他人救援,救援者也会感到拖带安全省力。恐慌是溺水而亡的主要原因,假若你学会了浮泳后,就象携带了一只可以随时启用的救生衣,遇险时能临危不乱,随遇而安。所以我们说,浮泳是预防溺水与水上自救的最佳泳式。
二. 浮泳泳技的现状:
近百年来,竞技游泳的开展使游泳失去了多样性,许多实用性很强的的传统泳技,已濒临失传的危险,浮泳就是其中的一种。1993年8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一名浮泳爱好者,在上海游泳馆参加大世界基尼斯电视首播式后,引起全国游泳界重视,此后每年各地均有关于浮泳的报道,目前浮泳时间最长的纪录是36小时;人数最多的集体浮泳当属 07年10月7日在福州市游泳馆,由福州冬泳协会举办的百人静漂迎奥运吉尼斯纪录。07年4月,央视《走近科学》栏目以“河南奇人水上眠”为话题,用现代科学知识详解了人体水上漂浮的科学原理,科学的结果具有可重复性,浮泳的科学性,从福州百人静漂及全国各地的浮泳报道中,浮姿完全一致这一点就可以得到证明。随着媒体的不断报道,浮泳已经逐渐为人们所了解和喜欢,但是社会上尚缺乏推广浮泳泳技的机构与人员,影响了浮泳的推广与普及。
三. 浮泳是易教易学容易推广的泳技
浮泳时人体手足不动长时间漂浮于水面休息,在海上长距离游泳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根据浮泳时足尖是否露出水面,浮泳又可分为水平浮泳与倾斜浮泳。浮泳的动作可以说属于本能与生俱会,十分简单,其诀窍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呼吸”与“平衡”。
笔者本人自幼喜爱游泳,十多岁时凭悟性掌握了浮泳。在86年偶然读报时,看到我国首次横渡琼海活动中,曾有运动员不幸溺水的消息,方悟到:一个人只是会游泳还并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只有同时再掌握浮泳,才能确保平安。于是,我萌生了义务教别人的想法并身体力行。93年参加大世界基尼斯电视直播首播式浮泳表演后,曾被南京市秦淮区体委聘为业余浮泳教练,在本职工作之余开办培训班,除了会游泳者容易掌握外,每期都有三至四位初学游泳的小学员也学会了浮泳,可见学会浮泳并不一定需要先学会其它泳姿。古人云:“十岁而能浮”,十岁是学浮泳的最佳年龄段,不但学得快而且终生受益,就象接种免疫一样,免疫力的获得当然是越早越好。
四. 推广浮泳的意义
四季如夏的狮城三面环海,游泳,是市民特别是年轻人的最爱,但是,不幸的溺水意外也时有发生。如果参加浮泳学习,大部分学员经过一至二节课的学习,就可掌握倾斜浮泳,约四分之一可掌握水平浮泳。由于海水浮力稍大,掌握倾斜浮泳的人到了海上就可以水平浮泳,当海上遇险时就可凭借浮泳自救或等候他人救援。实践证明古老而神奇的的传统泳技浮泳,是预防溺水自救的最佳泳式。
五..自荐人资料:
李**,男,江苏省广电集团技术干部,已退休,身体健康。自荐担任浮泳(水上漂)义务教练,开展教学,推广普及这项有益生命安全的泳式。(由于南京地处温带,每年夏季只有两个月开放室外泳池,泳池数量也较少,所以常常是拥挤不堪;学习浮泳需要平静的水面,所以,萌生了去南方开展这项活动的想法)
李先生
联系电话:13851821949
附件:
1. (93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竞赛电视直播首播式参赛奖状;2. 金陵晚报报道“短短两小时 学会水上漂”;3. 南京电视台水上漂教学报道光盘;4. 水上漂照片2。
铁掌水上漂
好像看到过坐在水里和在水里走的
我要学轻功~~
一个大浪打过来,什么漂都没用。。。。
想当年~~我曾经执着于凌波微步!
你练了几年?我本来想练完六脉神剑,就去练凌波微步的。
嗯,学会总比不会好
学了凌波微步,可以用黑牌当闪
请问楼主何时在本地?我们有几人想玩这个
我会哦!呵呵!没学过 从小就会!我们家人都会游泳 不过只有我一个人可以飘在水面上 完全不会沉下去!哈哈!后来有看过这也有世界吉尼斯纪录哦!
我小时候掉进河里,,,然后就大声呼救,,
被一个刷马桶的人救了起来,,,
感觉很丢脸
小区楼下有泳池,如果我会漂,躺在那儿,楼上的人会不会报警?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