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内心纠结,孩子在新加坡比在国内好吗

LG获得了一个新加坡的工作机会,除了location在新加坡以外,薪水一点儿都没有吸引力。

现在就是考虑孩子了,看孩子更适合在哪边受教育发展。


我闺女今年5岁半,如果去新的话,决定明年上学前我带着她到新。让LG先在新适应一年。


现在闺女在国内,课外课有芭蕾舞,钢琴和英语。在新,芭蕾舞和钢琴每月的学费支出大概是多少?还需要上英语课外辅导班吗?


另外,请问大家是如何带孩子的?妈妈们全职,还是请一个保姆管孩子?


学钢琴的市场价格:

Grade/LevelFees for 4 lessonsDuration per lessonBeginnersS$130 – S$16045minGrade 1S$140 – S$18045minGrade 2S$150 – S$18045minGrade 3S$160 – S$20045minGrade 4S$170 – S$20045minGrade 5S$190 – S$26060minGrade 6S$210 – S$26060minGrade 7S$230 – S$32060minGrade 8S$250 – S$35060minDiploma ABRSM / ATCLS$270 – $38060minDiploma LRSM / FTCLS$300 – $40060minDiploma FRSM / LTCLS$350 – $45060min

至于要不要英文补习,要看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有些孩子三年级才来到新加坡,从没补习过英文,但只用一年的时间就拿到了优异的成绩。


谢谢.

请问需要妈妈全职照顾孩子吗?还是可以双职工带一个上学的孩子?


你好新培训费这么高,是新币吗?转换人民币不是每小时要1仟元。


Fees for 4 lessons = 四节课的费用


条件好的话,妈妈全职照顾陪伴孩子成长是最佳的。

本坛双职工的父母和全职妈妈都很不少。


第一眼我也看错了,以为是一节课呢,赶紧跟LG汇报,上不起钢琴课.


不知道像我们这样一家三口,孩子上学,希望孩子能上一些课外班,日子过的相对舒坦一些.每个月需要多少?

不考虑房租.


小孩最好在国内私立外国语学校读完3年级,打好各特长和华文作文及数学基础优势再来坡读小三小四优势是最大,一般都可以通过小六会考进入名校,K1K2就过来,唯一好处就是很炔融入坡,英语和坡小孩相差不大,其他基本上都没优势可谈,考入名校机会会大幅下滑,根我所知国内小三小四过来只要在国内英语基础扎实基本上都考上RI,华中等名校,以上仅供参考。


最近一直泡在坛里,了解了一些新的政策.

是不是孩子过了7岁,就要考一个英语考试?那个考试难吗,大致是什么英语水平?


瑜妈什么都懂,一说就明白。谢谢了!


说的是Admissions Exerci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EIS)吧,本坛“AEIS与入学版”有一些这方面的信息,您不妨去看看。

您的孩子如果持有DP(准证)的话,考上本地小学应该是没什么问题。您可以看一看这个帖子:抵新一周,孩子学校落实。


DP不要考试直接插班进去读书,要是不是DP那只能小一过来,一般很难考上。坡培训费太高了,一般国内人是承受不了的,我女儿现Kl在国内培训10门,每门培训费都是3O到4O元,想想多便宜,在坡怎么可能培训1O门,坡人工太贵。


这个很难说,有人一家三口每月一两千过得舒舒坦坦的,还有人每个月的补习费就花这么多。

以您所说的情况,如果不考虑房租,平均每个月2000元应该是够了。


谢谢,你推荐的帖子我之前看过,不太清楚DP是什么?

孩子不聪明,觉得现在国内的大环境不理想,学习压力又大.才有了换地的想法.但是泡了一段时间论坛,觉得新的教育压力也挺大的.

也有奥数,也有各种各样的比赛.太难抉择了.


DP=Dependent Pass (亲属准证)

是的,新加坡孩子的学习压力也是越来越大。话说回来了,以华人为主的国家哪一个不是这样呢?


10门?! 这个,有点儿太过了吧。 K1。。。


要说进名校的,本地孩子的人数还是占多数。

孩子能够进去什么样的学校,主要取决于家庭的重视程度和努力程度。


10门课外班?你闺女太厉害了

我闺女现在学了3门课外班,她还不咋得,我累的不行了.下了班还要送她上课外班,周末也不能休息.

现在北京的教育也没有那么便宜,一节课也得上百了.


我觉得新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也有一部分我们的贡献.华人的孩子,不自觉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精英.

你刚才说的2000元每个月,是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费用,还是只是小孩一个人的费用.

因为在国内,现在孩子一个月得花到5000左右.


心底是想快乐教育,行动上还是想打造精英.


乐天爸爸是想把小女儿培养成全才啊。


一样的情况来了结果后悔


能详细说说吗?


当然是一家三口,在不太扣扣缩缩的情况下。


便宜的有点儿不敢相信


其实我也原本想要给你的回复,是跟J版给你的一样的。但是想想每家人对生活的要求不一样,觉得不好回复。

J版给你的答复我是认同的,当然你要过得更好,一个月用2万新币也是可以的。


我杭州家在少年宫边,接送时间基本不需要,署假学数学,口才,写字,拉钉舞,轮滑,游泳,英语,竹笛。秋季学数学,口才,写字,英语,画画,拼音,小歌手,阅读,竹笛,表演,可能竹笛和表演先不上。小孩也没觉得累,这些培训老师都是杭州最优秀的,作为PR,DP在坡应该是享受不了这么好的资源,现在多学点,到坡会轻松点,好根据小孩的特长在坡培训2,3门。要是不准备到坡,小孩也不会同时学这么多,时间不等人。


2w新币?这个太吓人了.

就是普通人的日子,大部分时间在自己家里吃饭,每周有几顿因为懒呀馋呀出去改善改善伙食.

孩子上几门课外班,再给一家三口买点儿普通衣服.

周末能带着孩子在附近转转.


厉害!这里的孩子一般也就是学个Phonics,再加一个才艺或体育运动, 而且教学质量还不如国内少年宫的水平。当然好的老师也有,但比较少。


来到新加坡,懒呀馋呀的时候可能就要自己想办法了。一周下几次馆子应该是有点难。。。


啊,那对我可比较残酷.

我可是地道的吃货


自己煮比较便宜。外面食阁也不贵,吃餐馆就比较贵一些了。
如果重视孩子的教育,想多学一点才艺的话,一个月要准备1000新元。小的时候多学一些,长大以后根据他的兴趣和时间再取舍。


如果没有租房的问题的话,在新加坡生活的费用还不是很高的。当然不要想自己买车了,现在车子是天价。


你好,国内进口车贵的离谱,坡比国内还贵


不是车贵,是拥车证贵。接近十万新元,五十万人民币的一张拥车证使新加坡的车价绝对稳坐世界第一。


                       
        高限                低限
房租        3500        2200        1000
车        1500        0        0
交通        0        250        250
三餐/保健        1000        600        600
水电煤        350                100
学费        500        500        500
补习        700        0        0
保姆        1000        1000        0
书费/娱乐        50        50        50
        $8,600        $4,600        $2,500


图贴不成。
三种房租分别是一般公寓,组屋,和单间。
车分别是自驾和无车。
三餐分别是外吃和自煮,但是单间很可能房东不让自煮。
水电煤分别是多开空调和不开空调。
补习指2-3门每周各一次。
保姆费用包括工钱和开销。
高限不是最高,低限也不是最低。


你好拥车证是永久性的还是车报废拥车证也同时作废,另奔驰宝马进口车价比国内低多少?


祖国的明天肯定更美好。

每回一趟北京,就能感觉到:国内的科普教育太好了。

我儿子在这边都中学了,还是只知道看足球,跟妹妹一起看卡通,傻笑傻笑

看看乐天的教育,我真是惭愧。

之前看《鲁豫有约》,北京的4个小中医,望闻问切都会。最小的6岁,唱歌、跳舞,唱歌唱得还是顶顶难唱的《荷塘月色》。令我瞠目结舌。


国内基础教育不错,上高中以后坡教育遥遥领先国内,特别是大学,坡是全民素质教育,国内是应试教育,对小孩长远发展来看,坡教育出来的孩子全面素质基本上都比国内领先,国内学生基本上是高分低能。


也还好啦,周末上餐馆,一家三口胃口不大的话,一百多新币(不包括酒)也能吃个中档的,当然要点龙虾鲍鱼什么的自然打不住了。


拥车证用十年的。穷人没买过宝马,不过裸车应该比中国便宜。加上拥车证,就肯定死贵了。


那每年单单拥车证的费用就要5万元吗?在坡开车费用真高。


拥车证是买了可以用十年的。


逛过你的博客.特别羡慕你能把闺女教育的那么好,我都动心让我闺女也学花样游泳了.


按照你的列表,我粗算了一下,5000一个月应该差不多了.

房租先不算了,因为马上就会考虑买房.车子是买不起的.如果我全职的话,也不会菲佣.


国内小孩压力太大。我家孩子,在生她的时候,我是发誓要让她快乐教育。

结果我现在食言了,不得不让孩子上各种课外班,而且希望她能考级,而不是之前所设想的只是培养兴趣。

没办法,整个社会都是这样,我无法淡定。


每家的情况不一样,我就详细说说我们家的情况:
1.经济。我老公是p1来的,薪水比在国内时略高。但是除去花销剩的没国内多。
房子是大头,我们在限制外国人买房前2周买了公寓。贷款每月1700,物业280;
孩子教育也是大头,幼儿园850,英语培训3个月530,
钢琴35一节课是最便宜的,游泳15,本来在国内还想学个围棋,现在搁置。
再有生活费,其它什么都不敢买扣扣梭梭。
2.饮食。我的评价是又贵又不好吃。不过好处是不用担心地沟油。
3.气候。座好365天流汗的准备。
4.生活。在国内有父母或者亲戚帮忙。这里p1连岳父母的长期准征都不能申请了。
更别提父母各种不适应不愿意来。所以只能夫妻一个人下班接孩子
6点下班要想7点前接孩子,要么有车,要么打车,打车的费用,每天15块。要么请女佣,一个月1000块。
5.工作。跟着老公来的,在国内也每个月1.5万以上了。到这里能找到个3000
的工作就烧香了。不会再考虑职位路程工作时间。
总之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最后说来的目的:孩子教育。
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感触不深,觉得有好有坏。
好处,英语学习肯定比在国内好,虽然是新加坡英语。
因为我们在北京也上不了好小学,这边到时随便上个邻里小学
省去了择校的烦恼。还有这里比较公平,学习好的话有转到好小学
的机会。
的机会


不好的方面:要学习好,那得要父母用工。文化课的学习肯定不如国内扎实。
还有外国人的学费又涨到500了,不知道值不值。

另外一点,如果是儿子还要考虑当兵的问题。
新加坡政府看来是越来越不欢迎外国人。如果想长期待的话
还是申请pr然后公民比较好,至少是pr吧。但是前提是接受孩子
将来要当兵,如果接受不了长期以外国人身份在这里生活挺没意思的。
这是我的一家之言,楼主还是要自己做决定。
搬家的成本很高,我们既然来了,就在努力适应这里
走一步看一步呢。


LZ,不好意思,进了你的空间看了看,看了你之前发的几个帖子

P1不是过了1年半就能申请PR吗?申请了PR以后,是不是教育费用能减少一些?

我家的情况跟你很像,但是我LG的收入如果去新的话是减少的.而且为了孩子教育,我很可能就不找工作了.


学费少些,培训费少不了再有我们是男孩儿,还没有接受当兵,所以不想申请pr,况且也买了公寓了,不再买hdb,申请了pr除了学费没有太多好处,所以暂时不申请。对了,你知道外国人买公寓要多交10%税这回事吧。我觉得还是挺影响决策的,当然不差钱的话无所谓了。


是啊,很多家长怀着美好的理想,但却不得不向现实屈服。 淡定? 难啊。

我也是一样。


其实主要还是看你老公的薪水,p1也有8000和1,2万的区别,要是我老公能挣1万5我也不觉得不好了。至少可以在我不工作的情况下存下和北京差不多的钱,也不用这么抠抠梭梭。


出来是大事,感觉要考虑的因素很多,LG的事业发展,对生活、见识的预期,对家庭、老的小的的照顾。孩子的教育主要还是家长的事,对那里的环境都可以取长补短的,考虑太多,无形中给孩子多了压力。
眼光放远点,船到桥头自会直。先考虑自已想要什么?国内驾轻就熟有基础的生活还是外面从头开始闯的舞台。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帮LG和孩子适应新生活,还有留在国内的老人也需要你帮忙适应变化。问问自己舍得放弃国内的一切吗?千万不要说:出来主要为了孩子。这是excuse.


是, 不要说为了孩子,若是最后孩子也是普普通通, 大人又做了很大牺牲,是不是互相埋怨呢。孩子压力更大。


夫妻俩把问题全部摊开分析,好好商量,不管决定如何,只要确定下来,都要保持一致的是:将来不说后悔的话,不互相抱怨。


楼上几位说得很有道理。如果家长为孩子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前途,甚至一部分亲情和友情,那么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将很难保持良好的心态。


每次看到这样的纠结帖子
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生活有无限的可能
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


如果你结婚,你就会后悔;如果你不结婚,你也会后悔;无论你结婚还是不结婚,你都会后悔。嘲笑世人愚蠢,你会后悔;为之哭泣,你也会后悔;无论嘲笑还是痛哭,你都会后悔。信任一个女人,你会后悔;不信任她,你也会后悔。吊死自己,你会后悔;不吊死自己,你也会后悔。先生们,这就是一切哲学的总和与实质。——哲学家克尔恺郭尔


哈哈,这个有意思。要顶。
前两年也有个北京的网友询问差不多的问题,当时俺是极少数认为不该来。现在想想,那家人都拿到PR了铁定要来的,我罗列出种种的不好反倒让人讨厌。
来了会后悔,不来也会后悔。


说的很好,我们也是虽然后悔,但是仍然努力,快乐的生活。反而感情更好了,有种拥抱着度过难关的感觉。确实怎么样都会后悔,如果不来,没有比较,在国内看到养老金,食品安全,税收择校等等问题,又觉得还不如出去。呵呵。生活就是这样。


结婚你要感谢有人嫁给你了, 不结也要庆幸幸亏没娶她,  不要嘲笑别人, 也不要为之哭泣。爱一个女人, 该感谢她让你爱过,  不信任一个女人, 该感谢她教会你什么是欺骗。吊死自己, 就没机会后悔了, 所以还是活着吧。。。

生活于哪个地方,就选择尽量想着这个地方的好,那么就能够把日子过好。


是的啊,我来了20多天了,也曾经后悔动摇焦虑过,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来到这里?颇有”背井离乡“的感觉。
我国内工作的公司甚至等着我八月末的时候带孩子回国继续上学,我继续回公司上班,说给我后悔的机会!
抛开国内熟悉的一切,牺牲也挺多的,家里的老人,朋友,  这边一切从头开始,完全陌生, 我放弃工作 ,先生收入的增长部分正好扯平,从我们一家三口来看,开销应该是国内的3倍以上(房租占大头),工作也不是好找,也很难期望能找到和国内同样待遇的工作,毕竟连身份都没有啊,如果真的出去工作的话,孩子谁来照顾?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既然出来了,就回不去了, 日子往前看吧!我鼓励自己,只能期待孩子在新加坡蓝天白云,明媚的阳光下 茁壮成长了! 期待明天会更好!


“出去工作的话,孩子谁来照顾” 可能国内这样的很少, 这里这样的不少,


这样纠结的事情,事实上都基本有了一个决定了,只是舍不下要放弃的东西,有取就会有舍,这是必然的,看哪个更重要了。机会虽然有千千万,但同一时间能选择的,只有一个!
如果选择了来这里,开始肯定不容易,即使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真的要夫妻同心,有了这样的信念,适应新生活,面对困难,也就有了强大的动力。
祝福楼主一家在这里生活幸福,顺利!


其实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能够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能天天见到爸爸,妈妈,这才是最重要的!


嗯, 我娃从小在新出生长大,现在北京读书,给点意见,仅供参考: 对孩子来讲, 在新上学比在国内快乐一些, 因为学习压力小些。对大人来讲,人到中年要适应一个新的环境,无论是从国内到新,还是从新回国都需要一个艰苦的适应过程。至于孩子是否成才,还是要看孩子本身,换一个国家不会改变孩子的本质。另外,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比较重要。 还有:新是个生活比较舒适的地方,但不太适合养老,若自己开公司就无所谓, 要是打工的话, 越老感觉越差。

另:国内大多数家长及本坛的父母的确对娃的学习比较重视。若只是对于孩子学习成长这点来看,新加坡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李连杰,比如罗杰思),家长轻松很多。 但对于大多数还需工作靠工资过日子的普通人,孩子很难成为生活的全部,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考量。


请问外国人买公寓多交10%的税,是最近的事? 我只听说好像外国人租租屋有限制之类的? 如果申请到了PR,还要多交吗?


楼主的情况和我一样,老公在等EP我和孩子在等DP,这几天就会有结果了。内心也是充满了矛盾,就像大家说的,不去会后悔,去了可能也会后悔。未来的路谁也不知道。但每每看到国内的环境,人的素质,孩子和家长面临的择校升学压力,总想躲开这些。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国内我们算是中产阶级,去了新生活质量一定会下降,但是一代移民没有不吃苦的,除非你在国内已经很有实力,可以让你去那吃老本。基本上如果可以拿到签证,我们会决定去。
我的孩子也是5岁多,如果我们也去的话以后大家可以多联络。


嗯, 如果你决定来, 我就给你讲讲在新的好处。
如果你决定不来, 我就给你讲讲在北京的好处。


P1现在只能办父母的长期准证?不能办岳父母的?

你们很好啦,房子也买啦,申请PR了吗?


新政策

新加坡人力部透露,从今年9月起,月入至少4000新币的外籍雇员S准证和就业准证持有人,才能为配偶和子女申请眷属准证。此外,薪水介于4500~7999新币的中等技能P2就业准证持有人,将不能再赞助父母或配偶父母到新加坡长住,他们和最高级别的P1就业准证持有人也不能再为配偶父母申请长期探访准证。
  目前,只要月入超过2800新币的S准证和所有就业准证持有人,都能为配偶和子女申请眷属准证。这些改变将影响9月1日后提出申请或转换工作的外籍员工。已有亲属持有眷属准证者,即使薪水不符合新要求,只要工作不受影响,他们的眷属仍可留在新加坡。符合现有条例但月薪低于4000新币的外籍员工,只要在9月1日之前提申请,就有望为配偶与子女申请到眷属准证。


提醒下这位妈妈,要是你女儿明年一月在新上小学一年级,最近在报名,别错过了。


谢谢,是在提醒我吗:)
我们在读中~


我们还以为新加坡跟国内一样,是9月入学呢.
LG就是去的话,需要先在国内实习半年,等于到新是明年3月了,咋的都来不及在新加坡上学了.


现在我看了板油们的意见,是不想去新了,觉得放弃太多,得不偿失.

但是LG坚定想去.

唉,为了这事,吵了好几天了.


我看楼里好多JMS,去新LG工资还是上涨的,都觉得有点儿后悔.

我LG这工资少了不是一点半点,而且我还要放弃我稳定的工作.


JMS,月薪11000,加上1000的交通补助(现金),实际到手多少?


嗯,你LG想来,估计不光是为了孩子。职业发展就得你们自己考虑。新的税是比较低的,相应也没什么福利。在新过小日子不错,不适合有职业野心的人。还有就是近来政策对外国人及PR不太友好,要是来了觉得还可以,就赶紧PR,然后公民。


不懂什么是JMS,去搜了一下, 得到以下答案:

JMS= 蒋门神
JMS= 锦毛鼠
JMS =佳木斯
JMS = 睫毛刷
JMS= 见面熟
JMS = 绝命书

后来才知道, 原来JMS = 姐妹们。。。
      


楼上是玩笑,现在是真的。

粗略估算一下:

拿PR前:
到手工资:($11,000  x13 – 13,120 (年个人所得税))/12= $10,823(每月)

拿PR后:
到手工资:(($11,000  – 800 ( 公积金))x13 – 13,120 (年个人所得税))/12= $9,957(每月)
公积金: $1,800(每月)


引用:  minimini  总之新加坡的税很低,工资基本都可到手。扣公积金除外。  
minimini  算错了, 公积金有顶限的,现在是多少了?5000左右吧。不会扣那么多,也不会给那么多。
谢谢minimini 指正!

这就去改。


他完全是为了孩子和我,以前我总对国内很多不满,而且我一直来适应不了北京这个大城市生活,觉得压力太大.

他现在的工作更有前途.

但是我今天早上跟他吵架的时候,说,我不喜欢的是城市.如果我们能去一个农村,收入少点儿也行.但是从一个大城市,换到另一个大城市,对我来说,没啥区别.


泡的一直来都是女性论坛,成习惯语了.


没有第13个月工资,只是说可能有bonus.原来说过可以争取的房租补贴,现在也没有了.


从来没有在国外定居过,只有几次旅行,去的都是欧洲.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喜欢农村生活,在城市里一直适应不了.人太多,车太堵.没有空闲时间能够静下来什么都不想.


新加坡还是比北京人少一些,堵车也不严重。 中国的农村还比较落后,让你回去,你不会适应的。美国大农村适合你。 看起来你不算是很容易知足的人,到哪里都要改变心态,否则永远不会快乐。


有些时候也挺容易满足的.渴望改变也害怕改变.


一过来可以拿到月薪新币11000,挺高的,生活应该无忧。不过,现在新的政策对外国甚至PR的待遇远远不如以前,而且本地人挺排斥国内来的。


如果不算房租(你说买房), 你先生的收入应该可以提供比较舒适的生活。

你若来, 主要是注意两点: 1. 你不介意不工作,找到合适的工作不一定容易,在这点上不要抱怨。 2. 无论你是否工作,一定要请物美价廉的菲佣。 以你们的收入在北京肯定是请保姆或家政的。 这里的菲佣比北京保姆靠谱的多。 而且从雇保姆到自己做家务,落差太大了。 请个大专以上学历的菲佣,孩子和自己的口语也能提高的快些。

其实你先生算比较成功的了, 在哪里你们的生活不会太差。还有如果你没太多的事业心,新加坡是蛮适合你的。 我当初刚从北京来新加坡的时候真觉得就是一个南方农村。 当然住久了感觉就不同了。


嗯, 我两面都是请保姆的。 相对来讲菲佣比国内的专业的多。 LZ孩子已经5岁多了,也懂事了,菲佣也玩不出什么花样。1. 家里装摄像头啦。2. 不要请太年轻的,35~40之间的比较好。3. 以LZ情况最好请第一次来新加坡的, 但是已经在菲律宾或其他国家做过女佣的。


请菲佣要什么条件,好像不是每户人家都可以请。


LG说是请菲佣,但是我不想请.

一直来工作,每天虽然不忙但是有事做.去新的话,已经做好思想准备,不找工作.因为我找不到国内这种基本无压力的工作.

那我不工作,还再请一个菲佣,我每天干嘛呀?从来没有这么闲过,怕太闲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也不爱逛街购物.


象你这样的条件, 没必要来新加坡, 在北京更好, 薪水不错,新加坡压力也大啊, 当然要看行业, 国内现在实行新的劳动法, 如果你老公在公司工作过10年以上基本可转为永久合同的了, 如果来新加坡, 公司要人走最多支付一个月薪水。可以说没任何保障。 在国内做管理职位,更易取得业绩, 在新加坡很多行业都是下行的。CEO, COO,GM难做啊, 跨国工司几乎每二年就会有变动。即使离职象你家老公的情况,一定是在国内容易找到对等的工作, 新加坡就不容易了, 有时不是个人能力决定而是大环境决定。如果是为了小孩的教育就更没必要了。北京的教育会比新加坡差吗?在北京如果进入一个好学校,就不用太担心了, 可是在新加坡,即使进入好学校,还不是要这补那补习。 再说国内现在开放了,要出国也容易, 如果要去欧美无论是从国内是从国内一样要花大钱。除非你的目标就是新加坡这二所。


我现在也很纠结呢,老公在新家坡刚刚办了工作签证,女儿马上就3岁了,不知道是一家人去新加坡好呢,还是我带孩子在国内,或者是把孩子放家我去新和老公一起上班挣钱?纠结啊


那请问配偶父母现在怎么能在新加坡长住呢? 每次拿旅游签证进新加坡能呆多长时间?有一年多次往返的旅游签证吗? 谢谢!


好像每次最多三个月这样。 具体我不清楚。你去看看亲亲宝贝和EP/PR板块,看看最近行情。 现在PR申请父母来来也难了,以前是人人都可以批五年的。


现在新政策变的越来越严格了,PR很难给自己的父母申请长期准证了,目前基本都是短期的89天的,来回真是折腾不起呀!我父母的旅游签证2年内不限次数,但是来新加坡最长只能62天,我公婆最长可以89天!


来吧.不来体验一下也许你会后悔.我家女儿现在刚6岁.这两天正忙小学报名.她爸爸来了6年多了.我和女儿来新加坡有1年零8个多月了.开始我也是不想来,嫌新加坡天气太热,蚂蚁太多.蟑螂太多,住的屋子多数都靠马路晚上睡觉清晨睡觉太吵.还有窗户没有纱窗,蚊子太多,咬.后来,因为她爸爸一直没有合适工作机会回国,我也想换个眼光看看新加坡吧,那些我看着很恼人的问题也就没有那么脑人了.
我们也从北京来的,去年爸爸还有个机会回国工作,我还没有同意.个人感觉,对孩子来说她在这里过的更快乐.比如游泳,比如这里的图书馆资源,比如大了她还可以学打网球,学体操,学滑冰,学乐器,学下棋.
女儿现在业余没有上什么课外班,就周末学一个小时的游泳班,问她喜欢北京还喜欢这里,她说喜欢新加坡


来吧.不来体验一下也许你会后悔.

我家女儿现在刚6岁.这两天正忙小学报名.她爸爸来了6年多了.我和女儿来新加坡有1年零8个多月了.开始我也是不想来,嫌新加坡天气太热,蚂蚁太多.蟑螂太多,住的屋子多数都靠马路晚上睡觉清晨睡觉太吵.还有窗户没有纱窗,蚊子太多,咬.后来,因为她爸爸一直没有合适工作机会回国,我也想换个眼光看看新加坡吧,那些我看着很恼人的问题也就没有那么脑人了.

我们也从北京来的,去年爸爸还有个机会回国工作,我还没有同意.个人感觉,对孩子来说她在这里过的更快乐.比如游泳,比如这里的图书馆资源,比如大了她还可以学打网球,学体操,学滑冰,学乐器,学下棋.

女儿现在业余没有上什么课外班,就周末学一个小时的游泳班,问她喜欢北京还喜欢这里,她说喜欢新加坡


“嫌新加坡天气太热,蚂蚁太多.蟑螂太多,住的屋子多数都靠马路晚上睡觉清晨睡觉太吵.还有窗户没有纱窗,蚊子太多,咬”

这些我都经历过,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现在除了”蚂蚁太多”这条还成立, 天气不觉得太热, 去年今天我倒觉得出奇的凉快, 凉快的时间比以前长, 不知道是适应了还是条件改善了些…, 屋子可以选就选不靠马路的, 自己买的当然更是要选到中意为止啦, 所以”清晨睡觉太吵”也解决了, 窗户没有纱窗倒少了清洁一环, 而且住高点, 基本每年被蚊子咬的机会不到10次 …


谢谢所有XDJM的意见与建议.

我今天刚拿回新加坡的旅游签证.准备8月中旬实地了解一下再做决定.

再次感谢.


是啊,很多国内来的孩子都很喜欢新加坡的环境和各种设施。 他们的视角和感触和大人的有所不同。。。


孩子牵扯到上学问题,一旦去了新上学感觉很难走回头路了。过了入学的年龄若再想回北京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学校接收,怕是很难。所以同样也在纠结和楼主一样的问题。现在的决定是让老公先去,忍受一段分离的生活,看看情况再说。


让孩子做一只小小的海燕, 两边飞。


下面这位没必要激动。 我只是说说我真实的感受。 因为当时也是从北京来, 所以想给楼主点真实的意见, 从其他地方来感受可能不同。那是十几年前,第一次去NTUC, 各个货架之间好狭窄拥挤。祖屋,小贩中心到处都是供佛的, 所以说是和南方农村有些像。我不是还说了“当然住久了感觉就不同了”吗。所以这面的超市、饭店虽然门面不太气派, 但还是比较经济适用的, 生活比较方便。也别用什么“天堂”这样的词。还是那句, 没必要激动。 哪里也不是天堂, 哪里也不是地狱。 像大多数人靠自身本事吃饭的, 在哪里饮食都无忧, 富豪都算不上。

kelly123  请问,南方农村和北方农村有什么不同???如果新加坡是农村的话,那真是委屈您这位从天堂来的贵客了


很久前给别的论坛写的贴子, 关于新加坡生活, 仅供参考

给你讲讲新加坡的好处

1.双语优势, 英语为主,华语也学;比美国数学等深点, 上美国大学非常容易(只要交的起学费)

2.非常安全, 女生也敢晚上十一,二点自己走路;

3.亚洲生活方式,商场,饭店呀生活方便

4. 华人为大多数, 没有身份认同问题

5. 新护照去美国,回中国都免签证.方便呀.

只要不差钱, 新加坡几乎是最适合华人居住的城市.只是对普通人来讲,养老代价大.

给你讲讲新加坡的坏处

1. 没四季, 有些单调. 当然愿意天天穿裙子的美女例外;

2. 国家小,机会少,受外界影响大.

以上两点是不能改变的.

至于太小,住久太闷, 我不这么认为. 作为一个城市, 它并不小. 去趟马来西亚,泰国旅行容易呀, 每家假期都出国旅行,周边国家消费便宜.

3. 双语都不怎么样. 若跟美国人比英语美国口音, 跟中国人比华语口音, 肯定比不过. 不过语言主要是为了交流, 他们双语交流都没问题, 再说中国各地的口音也不同了.

4. 没有养老,老人没钱生活满悲惨的. 响应的好处是税低, 年青人存钱的好地方, 税率低的很.

5. 中下层老百姓可能有些岛国的狭隘思想. 主要是没见过世面. 不过也不能将他们和我们大学毕业已上的人比见识吧, 要跟中国农民比(对不起, 我不该歧视农民, 大家体会精神), 他们素质还真挺高的. .

6. PR和公民的男孩要当兵。这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成好处还是坏处自己决定吧。

见笑.


我家也是从北京来,来的时候,在北京有车有房,头两年极端的不适应,各种想念北京。但七年过去了,我想我也有点小经验来评价一下这两地的差别。
我站在一个妈妈的角度上来讲,新加坡比国内要好。

1、教育本身。很多人说国内的程度比较深,云云,可能在小学阶段硬性知识的灌输会比新加坡的小学多,但逐步的到了中学以后,国内教育的硬性知识优势会大大减少。如果看最后的结果,我并不以为新加坡的教育比国内差。我自己在国内和新加坡都念过书,都是念的不错的学校。我觉得高等教育而言,是两种不太一样的模式。坦白讲,新加坡更与西方体系接轨,国内大学的文科教育,对不起,我实话实说,真的是一塌糊涂。

2、安全。这对于父母来讲,太重要了。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我不敢想象如果孩子在北京丢了该怎么办。在新加坡,报警之后五分钟,就来了两辆警车,四名巡警,帮我找了四个小时。最后找到了,孩子在一家商店里有吃有喝。当时我就想,算了,我们换国籍吧。之前,我们一直都不愿意换护照,想着将来回国。

3、竞争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激烈。。。比起国内,新加坡的竞争还好吧。全国第一,也就是朝阳区第一的概念而已。但如果孩子真能全国第一,哈,精英了,立马。咱朝阳区海淀区第一?算啥?我自己高考还是状元呢,在咱泱泱大国算啥?如果这里的PSLE能有个前1%,进RI一类的,之后的路就平了一半呢。

4、相对公平。这个不赘述了,大约也只有中国人才会感受深刻。其实是国内现在的利益阶层固化,导致对年轻一代的机会越来越少,十几年苦读出来到社会一看,屁都不是。媒体上说,现在孩子没这技能没那技能什么的,我觉得不能怪孩子,只能怪这个怪社会。前一阵看网上新闻,说某某中学有个横幅:如果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我笑了,有高考,你也拼不过富二代啊。。。搞笑。

有次我和朋友说,可能留在新加坡的中国人中有90%都是为了小孩。朋友一脸坚毅,说,不,是95%以上。
所以说,要是对于大人,肯定在国内比较快活,毕竟我们都是那个体系下长大的。对于小孩,我个人觉得,坡县比国内好。


楼上说的很中肯


你说得也是我们的心声!

顶!


同意你说的。 所以如我71楼所述 “对孩子来讲, 在新上学比在国内快乐一些”, 对大人来讲则不一定。 而且男人和女人的感觉也通常不同。 大多数女人将孩子看得比较重, 在新生活又比较简单, 所以会比较喜欢这里。 大多数男的事业心重些, 年龄大了会感觉不好。 一般在40~45岁左右, 会有一大批的家庭海归。 我当年在新读博士的同学, 现在没剩几个在新了。一部分去了美加,一部分回国。回国的分为两类, 一类是孩子还在上小学或更小, 回去可以跟得上,或逃避兵役。一类是已经将孩子送到英美名校,在新已无任何牵挂。  


在这儿歪个楼,我很想知道,美加的小学教育跟新加坡比有哪些优缺点?有人知道吗?


对你说的第二条十分不能认同 “2.非常安全, 女生也敢晚上十一,二点自己走路;”是的新加坡是相对中国来说是安全些, 但任何国家不能保证100%安全, 来了新加坡后最好保持国人国内特有的警惕性就是没错的,特别是新人或游客, 因为有些事发生了,没有后悔药吃。
不可否认新加坡暴力案件较少, 但各种骗案还是层出不穷的。最近家人在simlim square 购买就被骗被刷信用卡,分析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新加坡是安全的”, “新加坡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 来时,无论我如何警告,在头脑中的这个概念都不能排除,在国内几十年没受骗, 在新加坡,一来就受骗, 原因就是没有这个警惕性。
新加坡是法制国家, 我们通过法律程序讨回来了, 但不可否认刚来新加坡的,游客根本不知在新加坡如何操作, 只能哑吧吃黄莲了。


看了您的言论,我终于不再纠结了,想去新加坡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点的快乐。谢谢您。


看了楼上说的感觉颇深,我也是北京人,人到中年有房有车,两个人在外企生活不差。现在老公有个机会到新工作,薪水不高,一切从头开始。但他还是决定去了。我正挣扎是否带孩子一起去,对新生活一无所知,心理没底。但想想国内这拼爹的年代,我们在外企还能熬多少年呢?为了孩子我们也得尽力重新拼搏了,希望能有好的发展。也祝在新的大家都能不后悔。


你说的供佛,整个东南亚都是这样的,香港也是,不仅拱,而且非常相信这些,请问,难道他们都是南方大农村?我没去过北方农村,不知道北方农村是否也会相信这些东西,不是我故意找茬,只是您在形容比喻时,适当斟酌下
至于十多年前的ntuc,不知您去的是哪个?祖屋里面的有些是会小些,但是商场上也不小,大小型都有,市场定位都有不同,而国内的确都是大超市居多,我认为不同层次级别的东西没有比较性可言,这和是否从北京来,没有一点关系


新加坡可以听免费草地音乐会,人不会太多,在北京会人多的难以想象


但大人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的,因为刚来的时候,你们可能会有很大的落差。
有人因为把这个落差传递给了孩子,孩子的性格就起了变化,甚至影响了之后的学习和生活。
所以,大人一定要开开心心,坦坦然然的接受一切新的事物,包括好的,不好的。
说白了,大人是主心骨,再难再累都要扛过去。


说得好。大人就要快乐,也要让孩子觉得大人已经对孩子尽力了,不能让孩子产生爸爸妈妈对我没尽心、不够好的想法。这对孩子的心情至关重要。


看了帖子,感触颇深。我孩子是小一去的新加坡,读了一年,我们就决定让孩子回国,因为新加坡太宽松了,就半天上学,而且像数学超简单,国内一年级数学水平相当于新加坡的三四年级,从让孩子轻松点方面将是好的,但可能我的观念不同,总想乘孩子小多学点东西。回国后上学没问题,现在孩子已考上本市(省会城市)最好的一所学校。回来这些年有一件事我一直没放松,就是孩子的英语学习,可能在新加坡学习过的缘故,孩子自己对英语学习也抓得很紧,目前水平不错。


说起丢孩子,我也有经验,我一共丢过2次,在中国可能要自杀2次了:
第一次,我在午休,岳母在做饭,我那3岁的娃就自己光脚开门出去了,40分钟后我们才发现,马上去找,我和岳母在楼下转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找到,最后实在没办法,只有报警,大约15分钟后开来了3辆警车,下来10来个警车,还“押”着小家伙,原来这小子穿过好几座组屋,被一个马来妇女看见,就把他带到了警察局。小家伙还觉得警车好玩,手里还拿着警察叔叔给的饼干,一脸幸福样。警察把他送到家,做了笔录,还要求我们提供一张和这小子的照片,这没什么难的,电脑里到处都是。最后警察告诉我,这是违法行为,下次再丢,我要去坐牢。
没想到,2个星期后,这小子故病重发,又溜了出去(这次是姥姥忘锁门了)。一看又丢了,我马上准备衣服(监狱里好用),让老婆赶快学做咖喱饭,好给我送饭。嘱咐好后事,不报案是不行的了,刚要报警,警车局就打电话了,我想晕死了,我还没报案就找上门了,新加坡警察够厉害的。没想到他们说我孩子在他们手里,因为上次我们留有“案底”,所以这次一看这娃,就找到我们的联络方式,让我们去领。这次是他一个人跑到巴刹,让一个和我老婆挺熟悉的阿姨认出来送到警察局(她不知道如何联系我老婆)。我赶紧去警察局,看见一个警察阿姨正陪小家伙玩。小家伙看见我来,不愿意和我回家,在他眼里,我肯定没有警察爱意可爱了。不过这次警察只是让我把孩子带走,什么也没说。打这以后,我们家大门都上2道锁。不是防贼,是防娃。


哈哈,与偶六年前的心情一样,带孩子出国还是不出国?后来心一横就出来了,这几年酸甜苦辣都有,好坏都有,总体觉得是越来越好了。;P

你可以罗列一下出来的优缺点,优点多就出来,否则就不出来。:lol


其他城市我不知道,重庆的重点小学的入学考试就包括4位数进位借位加减法了
不及格的不能交赞助费。
简单的乘除法要考点。
也就是说,学前班期间要对这些内容有所掌握。
普通小学一般没有入学考试,报名的时候随便问点问题就行了。


我家小朋友今年K2,他已经自己会用2元1次方程解鸡兔同笼这种问题,不过我不觉得他真的明白代数的意义,只是硬套我教他的步骤,所以我后来终止他继续用方程式思考,换用其它方法。小朋友的数学重点在训练思维和逻辑,而不是要一个答案,在他这个年纪,画图比方程式更利于思考,国内很多家长都在拔苗助长。


眼光要看远一点,视野开阔一些。
重新审视一下你的问题,别太在意2元1次方程和鸡兔同笼问题,她们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几户为0。在哪里受教育,就看对自己的家庭、孩子未来1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规划。见过有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一会国内、一会国外,一会政府、一会私立,不行就转战美国,这个折腾。
但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方向比速度重要,决定了方向,按部就班地走,哪些走的最慢的,不一定是最后到达目的地的,最后到的。一定是折腾的;P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