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风光日渐不再,出国留学(微博)或许应谨慎考虑。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海归求职力”调研结果显示,68%海归对于月薪的期待在3000至8000元,超过七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士表示不会优先录用海归。
智联招聘jz.hr1000.com以在线调研方式对全国10648名职场人参与了调查,其中海归占调查人数的88.66%。有三分之一的海归进修专业为金融/财会,其次是管理/人力资源类专业。65.52%的海归表示在留学期间有过工作或实习经历,但其中一半承认实习工作与专业没有关系,只是“粗打工”。
面向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HR表示并不会优先录用海归,而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26%的人表示比较青睐海归;还有8%的HR和管理层干脆不喜欢海归,认为他们好高骛远,团队意识淡薄。
或许是意识到自己不像多年前那样风光抢手,海归们的求职心态也务实了许多。他们选择就业公司时,最关注“个人发展空间”和“薪酬福利待遇”。68.17%的海归对于月薪的期待仅在3000至8000元之间,期望月薪在8000至12000元(含12000元)的海归占比16.31%,期望月薪在12000元以上的海归占比11.58%,甚至还有3.94%的海归期望月薪在3000元以下。
海归分很多种,单单就一个“海归”来统计,个人觉得太过于片面和肤浅,完全没有实际意义。
首先,是什么大学毕业的海归?哈佛?耶鲁?剑桥?牛津?
我相信只要是世界顶级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不管去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有价值的人才,都是大公司抢着要的宝贝。
反观现在很多的“留学生”,读的是不知名的三流大学,在校期间也没有真正的去了解国外的世界与文化,专门混在网络上,和中国来的朋友天天聚在一起。毕业之后,不在国外经历几年的锻炼,直接回国,这样的“海归”有什么价值?凭什么要求高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