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顺7道第174座组屋12年来都有住户高楼倒尿,墙上留下污迹,每户人家把开启式窗户改成滑动式,避免被波及。(叶振忠摄)
想要在家里好好休息,邻居却不断发出噪音。晾在窗外的衣服好不容易晒干,却被楼上邻居的湿衣服弄湿。走廊被邻居堆满杂物,阻碍通行。高楼居民往窗外泼尿倒粪,低楼居民天天遭殃。
……
这些不时发生在组屋区的滋扰事件,也是许多邻里纠纷的起因。
但是,因为这些行为不抵触刑事法,因此,备受困扰的邻居们即使向警方、市镇会或HDB投诉,很多时候也无法很有效的制止“邻霸”冥顽不灵的恶行。HDB去年接获的邻里纠纷事件,比过去2年多。
面对越来越多的邻里纠纷,外交兼律政部长尚穆根日前在面簿上留言说,邻里之间的纠纷已存在多年,但与几年前相比,人们现在更不愿意去容忍邻居的行为。“这类行为虽然多数算是社会骚扰,但并不违法,警方无法有效制止。法律方面,目前没有任何有效的办法可解决问题。”
尚穆根建议,探讨立法制止居民的滋扰行为,明文列出哪些滋扰行为是违法的,并以法律制裁违法者。
赞成者:比较有效的做法
针对“应不应该立法对付邻霸”,本报进行了一项10人抽样小调查。调查显示,支持和反对的民众各占半数。
支持立法的人,多数是认为立法会比较有效。
淡滨尼集选区议员马炎庆也察觉,邻里纠纷有增加的趋势。他赞同立法管制,并[关键词屏蔽]齐下地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公德心。他说:“这和《赡养父母法令》相似,立法管制可以让居民有采取行动的管道,带来一定的效果,同时也可从中培养居民的公德心,学习彼此体谅。”
反对者:缺乏人情味的做法
不支持立法的受访者则认为,外国人经常嘲讽新加坡是一个“罚款城”(fine city),什么事情都用法律来约束,所以,我们今后应该尽可能朝“越来越少法律约束”的方向前进。而且,受访者认为,凡事都用法律约束,会让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人情味。
摩绵加冷集选区议员潘丽萍就认为,可以把框架制定起来,但使用这样的框架来制裁邻居,应该是逼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后一个对策。“邻居之间发生纠纷,应该心平气和坐下来,大家试着多去了解对方,而不是动不动就用法律来对付邻居。”
邻里纠纷,如何处理?
○本地情况
在现有的制度下,面对邻霸的滋扰,居民一般会报警,或向市镇会及HDB投诉。除此之外,居民也会找议员或基层领袖协助,但是,涉及纠纷的双方往往各执一词,导致调解工作不容易进行。
调解不果时,只好转介到社区调解中心。社区调解中心去年调解了338起邻里纠纷案件,占总调解案件的57%。今年上半年则协调了161起邻里纠纷。
只涉及双方的邻里纠纷,HDB不会采取执法行动,但是,如果发生持续影响一群居民的公共滋扰事件,HDB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会考虑强制收回组屋。HDB曾在1990年充公一个组屋单位。该名屋主被法庭宣判行为失检,但是,他被罚款后依然故我,HDB最终不得不介入,强制收回他的组屋。
○国外情况
一些国家会用法律来解决邻里纠纷,如:南非、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这些国家有所谓的“社区法庭”(community court),主要审理邻居之间的纠纷。社区法庭常见的邻里纠纷包括:邻居孩子太吵、侵犯到邻家的停车位、邻家的孩子损坏居住环境、邻家的花草树木太长、太杂乱,影响到左邻右舍等。
我的楼上就丢卫生棉下来,多恶心
楼上的楼上总是把拖地抹把晒出滴水。
不赞成,没人情味。
在素质不均衡的情况下,还是要立法辅助….
赞成。不过很难相信还有这样的人?
还有这种事。。。真的是第一次听说,这也太郁闷了
立法好,觉得没人情味的就忍吧!有些忍不了的行为就要治。
我隔壁的天天在我家门口烧香,我路过的时候就憋气。
他们有时候在门口烧纸钱,香灰就从门缝飘到我家里,把地板搞到很多黑黑的。
我就忍!再超过的话还是需要法规来约束的。
赞成,
文章里那个高楼泼尿的,纯属病态,应该强制送精神病院治病。
绝对赞成。
绝对赞成,现在的人及其自私,讲道理是没有用的,我以前的楼上就经常丢香烟头,要不就是湿拖把,把我好好的衣服都变了颜色,投诉了很多次,有个屁用,还好换了房子
赞成。。对不自觉的人,光说道理是没有用的。。
支持立法。
即使倒屎倒尿那变态是神经病。但是这神经病倒屎倒尿但没有随地吐痰,这就是有法无法的效果区别。
赞成,一段时间被我的楼下搞得神经衰弱。 每天晚上11点敲地下,很响,楼都在震那种。 12点钟又敲,凌晨三点敲,凌晨5点又敲。每天几乎固定。叫了警察,见了mp一直没有人管,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好在房子是租的,住了几个月,协调无果就果断搬家。
不知道那里买房子的人怎么办。每家人都在抱怨那户,就是没有人出来管。
哈哈,昨天刚带学生读了这报纸。
赞成! 不过觉得实行时应该先通知或警告一次, 如果改了就算了.
无法则无天,对不够自觉的人,必须立法加以归管。
强烈支持立法!对无赖就要用铁的手腕。
另外,这样的人多吗?好像这种事情都发生在hdb,condo很少听说这种事情啊。
现在有资格买hdb了,突然又听到这么可怕的消息,难道逼我去买condo?可是condo的确有点高哦。
你要买HDB,就不要买公寓边上的,以及20年以上的。
原因是,前者住的人会比较泄气,眼看着隔壁天天在游泳池内嬉戏,他们自己却没有提升的可能性。
后者呢,一手房太便宜了,很穷的人就一直住在里面,还有很多老人。到时办丧事,可是得停棺、念经3天的呢。
还有,最好全是五房的一层。我以前不懂,遇到个很好的本地中介告诉我。她说,基本上,住3房的就是社会最低层的,他们的行为爱好,与住五房的可能还是有差距的。
我现在是深有体会,可惜当初没有很入耳!隔壁住的人,不喜欢鞋架(我曾委婉问过,回答如此),就喜欢门口散着一大堆破鞋。鞋的对面,是他家的破花盆,于是走过时,很多次只能把鞋稍微踢拢一点……
多谢指点。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持有的一个观点,仓廪实而知礼节,越穷越缺德。
我这周打算去看的房子房龄估计要二十多年了,是那种复式的组屋,anyway,先去看看再说。如果感觉环境不理想,还是去看比较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