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到底什么是融入?

现在申请PR,SC或者是购买HDB政府都在强化一种融入的概念,作为一个来新加坡求学然后工作已经8年的中国人,说实话对这个问题实在是有点搞不清楚,如何融入?怎么样才算是融入了?

我和周边的一些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有人说遵纪守法学习工作按时纳税就是融入,有人说多交本地朋友是融入。有人说根本无须理会,你工作场所就是多国部队,大家能够一起工作交流就已经是融入了。

还有人说融入就是一个伪命题,政府认为马来西亚人没有融入问题,可是据观察有些马来华人即使在本地大学读本科,也从来不参与任何集体活动,没课就在寝室玩电脑,周末回马来西亚。还有人说即使是新加坡人自身,有些门对门住了N多年,连对方姓甚名谁都不知道,更不要提打交道了。这又是哪门子的融入呢?

争议帖,敬请大家和谐讨论。


融入本来就是伪命题. 中国南方的豆腐脑是咸的,北方是甜的. 那是南方没融入北方,还是北方没融入南方.


的确,融入是个很难的东西,说实话,我们出生在中国,毕竟从小接触的东西就和坡人不一样,要真的作到本地人的生活方式很难,我也不认为刻意去交本地朋友就叫融入。
在我心中,真正的融入是了解及尊重彼此由生长环境不同所带来的差异,尊重每一个人作为个体的形式,然后在承认有这样差异的情况下,结交与自己性格相投的朋友。当然遵纪守法是必须的~~


没有格格不入,就是融入了吧。


上次我的一个朋友,问中午去哪里吃饭,她说她好想念某个foodcourt的鸡饭,作为一个来自四川的女生,想念这里的鸡饭,这种融入的确让同样来自四川的我感到很吃惊。还有人刻意模仿说得一口新加坡英语,这个同样让我很吃惊。难道这才是真正的融入?


我觉得,融入就是习惯于新加坡的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

比如说,第一个进电梯的时候,主动帮后面的人按住OPEN,其他时候,主动移动到电梯里面,让后面的人进入。
再比如,进出门的时候,主动帮后面的人扶住门,直到后面的人接着扶住门。。。。

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小事。。。


恩。。我觉得想念鸡饭貌似很正常,我也是川人,我偶尔也会想吃鸡饭,酿豆腐,菜饭,laksa,即使我最爱的永远是川菜,呵呵。那个只是说明对食物的想念,如同我偶尔想吃涮羊肉,不表示我融入了北京,我偶尔想吃大盘鸡,不代表我融入了新疆。不过,刻意说singlish,让我挺鄙视。我崇尚做人自然真实舒服。


哈哈,原来楼主也是四川人。作为四川人是不会想念这里的食物的!


这个是基本素质问题了,其实在国内,在稍微好点的公司同事之间,你说的这些早就已经实现了。在外面之所以无法实现,大环境太差,前面的人根本不为你扶着门,你为啥要给下一个扶,就算扶了,后面的那个一脸面瘫毫不领情,让人自讨没趣,下次也就不高尚了。

另外,在这里生活久了的,可能都会注意到,电梯一开或者mrt门一开,不等人下就往上抢的,多数都是本地安替安哥。。。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