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和我老婆都接到了一些推销理财产品的电话,有银行自己的也有外面保险公司的,就是说存款在银行不合算,可以提供一个回报率更高一点的计划,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和几个agent谈了谈,推销的都是类似的产品:
1. 计划大概是20-25年,每个月放一笔钱进去,从300-500都有,至少要放15年左右,25年后连本带利返还。年化收益介于3.x-4.x,举个例子,如果投入的本金是6w多,最后除了本金6w,还能拿到8w到10w的样子,取决于公司投资的收益。如果以最高收益6w变16w来看,25年的年化收益正好是4%。
2. 如果在这25年发生比较严重的意外,会有一笔保险赔偿,数额不大,11w左右,最终的本利不受影响,保险公司会替你接着跑计划。
我感觉有两个顾虑,一个是时间拖得太长了,25年后说不定这个公司都消失了,到时候找谁拿钱去。另外一个还是时间太长了,这期间万一断供了,那损失就大了。不知道大家遇到过同样的推销没有,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吧,先谢谢了。
基本上就是储蓄保险,个人强烈推荐不要买。
现在所谓的理财顾问都在推销此类产品,到期时,有保障的部分与投资的资金相等或更低
所谓3-4%的红利部分是不保障的
在下也是理财顾问,在下就强烈不推荐这类产品。:P
谢谢各位的指点,看来以后再接到类似的电话我就不用浪费时间去和agent谈了。
赞一个,加分。
我都不喜欢接到这样子的广告电话。
我对投资比较感兴趣,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所以除了股票以外,也一直在寻找一些低风险的投资方式来充分利用剩余的资金。这就是为啥还去和agent谈的原因。但是现在明白了,在贷款利率1.x的时候,不可能找到更高利率无风险的东西,除非是加上各种限制条件,例如长期,例如资金规模等等。现在已经注册了不被骚扰,应该不会接到类似电话了。
我其实是想找一种低风险但是不损失流动性的产品来放置我闲置的资金,钱不多,大概200k的样子。举个例子来说,国内的五年定期存款利率是4.75%,很多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就是这个值。我就是想在新加坡找到类似的东东。不知道有没有好的建议,先谢谢了。
可以去基金市场选一个本区域FIX INCOME相关的基金 每年有一些管理费 风险也是有的 比如前段时间印尼币贬值 也可以关注下澳大利亚的一些基金 虽然回报率可能比不上EMERGING市场
多谢楼上的,我倒是把fsm给忘了,早就注册了一个账号,一直没有用过,这就去看看。
唉,长时间不用,密码都忘了,还要申请重置,幸亏还记得security question,不然账号恐怕都要废了
有FSM可以考虑PineBridge的新加坡债卷基金。
强烈建议不要买!我老公以前买过类似的,都做不到的,是估计收益。
你买了就上了贼船了,卖了亏许多,收益的话每年会来封信,他说多少就多少!根本不是买的时候的收益。
目前唯一估计收益年年做得到的是Tokio Marine,65年没降低过Bonus。
当然,回报也其实没有多少,这是储蓄保险的天然缺陷。
非常感谢你的提醒。
#5楼的第4点写得太棒了
光靠工作领薪水和储蓄是不能改变人生的。现代家庭理财规划:银行、保险和投资(Interest, Insurance & Investment).钱只是放银行风险其实是最大的!保险是个特殊的金融工具,最大的特点是杠杆作用大,功能是健康危机(死亡、残废、重病和意外)出现时解决家庭财务风险。现在重大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患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如果家中有成员罹患重大疾病一年的治疗费用几十万很轻松,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无疑一病回到解放前,这些费用包括高昂医疗费,后续康复治疗费,收入损失费,未来生活费,子女教育费,长辈赡养费等。合理的保费支出(不超过年收入的10%-15%)达到合理的保障(年收入的5倍左右),这样一旦发生不可预期的风险,大病保险起到真正的杠杆功能。保险不是传销,更不会骗人(但个别经纪会善意的“骗人”),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建立和保护保险公司了。所以,我们应当把保险当作转移自己财务风险和担忧的工具加以利用,完善自己的财务规划,银行留足4-6个月的生活开支,保险拿出收入的10%-15% 建立保障,剩余的收入可以完全用于投资,可以承受高风险,把投资放在一个篮子里,比如股票;平衡风险,那就分散投资,但总有一句话告诉你投资回报:高风险,高利润!银行、保险和投资,这样的安排,只要健康在,那财富一定越积越多;健康不在了,那保险建立的保障杠杆作用会让你安心化解危机。不要指望用你的投资来承担你健康不在的危机,坐吃山空有听说过吧;也不要拿买保险的钱与投资收益做比较,这跟比较苹果桔子哪个好吃没有意义。各做各的事,彼此没有替代性!所以,你的健康风险有保障吗?若没有,我可以与您分享更多,谢谢。
健康的风险就是我们之所以投保的根本原因,对于我们自己、医生或者保险保障都是马后炮,这都解决不了健康本身的问题,但需要我们自己、医生和保险保障尽可能让健康恢复。若从对立面来讲,我们自己和保险公司都不希望自己生病,属于同一阵营是朋友,而医生是需要我们生病他们才可以存活的。
对于不同阶层的人群保险起的功能也不同,可为普通老百姓服务,也可为中高资产阶级人士服务,每个阶层所解决的问题不同。低收入人群买的是保障,比如医疗; 中等收入为的是理财,比如孩子教育或退休养老;高收入人群更多的为了保全资产和财富传承,比如李嘉诚或马云都投保了巨额保单,所以,真正理解了保险,它一定是我们家庭财务规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谢谢。
不是美女的话这机会和楼上讨论么?
哈哈 好的。
中国有种信托产品,我觉得还是很可靠的,利率一般能达到10%,起点是100万人民币起存
这好一顿夸呀
保险理财,保险是大头。一般都会给你做大病保险。癌症什么的。同时可以理财。其实理财没意思,时间越长越没意思。不过家里的家庭支柱还是需要个大病保险。
借贴一问,最近Prudential有一种存7年,12年拿出所有钱的保险可否值得买?虽然说是3。1%左右的利率不是说confirm,但是保险经纪讲,就是新加坡银行的定期储蓄也不会写是confirm 的利率,而且说他们公司做了这么久,没有低于3%利率的。基本承诺是多少,就是多少。哪位高人可以分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