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听到冰山碎裂的咔嚓声 中国房市崩塌 大难临头

过去这一周,我们仿佛听到了冰山碎裂的咔嚓声——全国大面积出现楼市成交萎缩,继香港楼市出现蹦极式降价后,杭州楼市打响降价第一枪,楼盘老主顾冲砸售楼部,经济发达区域的著名“鬼城”常州,开发商断臂求生,5000多元的楼盘被挂出……

连“最后一个死多头”任志强春节后也忽然改口。他在亚布力论坛上表示,今年房价涨幅将大幅度下滑。 “很多开发商以为今年可能跟去年一样,很乐观。我个人对他们提出警告,我说你们太乐观了,很危险。”谨言慎行的“老大”王石发话了,2月19日,王石用“非常不妙”来表达其对今年楼市的观点,并称“我不改变我的观点”。其所谓的“不改变”,是基于其在去年9月时的表态。

而去年稍早些时候,更大的大佬、经历数度地产风云变幻的李嘉诚先生,布局大面积清空其在内地和香港的物业。王石第一时间在微博上提醒业界说:“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他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60分钟”节目中曾公开表示,“中国房价过高,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 …上海的普通居民买房需要支付的房款可能是其年薪的45倍以上。”并警告称,“如果中国式地产泡沫破灭,那将是一场灾难。”

王石发话后,万科的郁亮有意无意地发表了类似去年某银行行长“银行业利润太高,躺着赚钱赚得都不好意思,想不赚钱都难”的话,大意是说,房地产利润太高,“什么最会被颠覆和攻击?越肥的越容易赚钱的就会被颠覆。” 是的,去年房地产销售额超过了8万亿,开发商拿走了1万亿,供应商、总分包商及利益链条上的各路伙伴们拿走了1万亿。实际上,这个行业的利润已经与中国最垄断最暴利的银行业旗鼓相当,不分伯仲。而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更是一语惊得众人灵魂出窍,“房地产行业问题突出,金融部门已经在对未来可能的下跌做准备。”与往常波诡云谲、刀光剑影相比,今年春节后在极短时间内前所未有形成的罕见共识,成为推倒楼市下跌的骨牌。

中国房地产的繁荣发端于1998年的制度性变革,而过去十多年间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乡村向城市的迁徙,“满城挖”、“随处炸”,催生出一幢幢水泥森林;而城乡分割和社保体系不完善累积的超高储蓄率,投资性资产工具缺失,投资渠道狭窄,全社会普遍的财富焦虑和饥渴,在超高的货币发行量催化形成的混合燃料把房价送入远超过中国人收入水平的“外太空”。价格推高的过程如此漫长,几乎所有参与者都是幸运儿,享受到了房价上涨的红利。利益的固化、普遍的自利情结和财富效应让他们坚信炒房会永远赚钱。然而,这世界会有永远繁荣的单边市场吗?升入外太空的房价以什么方式回归,以什么建立返回舱式的“长效机制”,如果没有,那将以美国或当年日本式的刚性破裂、瀑布式下跌来惨烈坠毁。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收盘的方式还是一部悬疑剧。

任何资产泡沫的本质内涵都非常接近,那就是货币超发和信贷扩张。曾经的“美国秘方”和“美国神话,近年来在我们身边如火如荼地上演:地王飞天,十来亿的地王都是“小儿科”,百亿地王满天飞,城头变幻大王旗;恐慌性“末日情结”主导下,满眼都是“日光盘”、“夜光盘”,再贵的房子都会“夜光”;抢到一套房就像中大彩,“花边新闻”说有些紧俏楼盘,想买套房要给开发商送礼,大家如痴如醉。限购、限贷形同虚设,市场管理者、银行、开发商沆瀣一气、里应外合的购房证明随时花钱都能买到,3万一平方的房子把合同价格“做到”5万,等于不用首付款,全额从银行贷……暴风雨即将袭来,投机者、监管者、银行都放弃了雨伞,大家都侥幸“市场会有永远的繁荣”。而各路巫婆神棍们信誓旦旦说“还没涨够”,“坐等再翻番”,“京沪房价要涨到80万一平方”。如果问题本身是错误甚至是荒谬的,那么答案也就不重要了。

美国人反思次贷危机与房地产的关系时说,就像棒球运动员为了能打出更好的成绩而注射类固醇激素,人为地增强肌肉一样。在房价不断飙升的岁月里,华尔街向市场注入了太多的兴奋剂。兴奋剂刺激下的棒球明星们创造过辉煌,但是房地产的人造财富泡沫随着华尔街的“创造性毁灭”和历史性崩溃而灰飞烟灭。奔腾的大潮退去了,那些没有穿泳裤的人们赤裸地展现在面前。而中国过百万亿的M2告诉我们,中国房地产市场十多年流金岁月孽生堆积的资产泡沫,同样是长期以来天量高能货币驱动的结果。

房地产交易量的激增,金融体系必须提供大量的新增货币以支撑不断扩大的市场交易规模。土地市场流金淌银的美好时光里,在地方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经济体系中,形成房地产与银行体系高度捆绑,无论是房地产开发类贷款,还是政府平台、企业贷款,银行认可的有效抵押物主要是土地,经过十年嬗变,中国最大的地主已悄然从政府变为银行。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压低拿地成本,通过规划调整、土地变性,以“画大饼”和“挤牙膏”式的供地方式,从银行置换出贷款,滚动开发,如此循环往复。土地增值数十倍甚至上百的倍财富效应幻化出巨大能量,而这一切都需要以巨量货币作为燃料来推进的,燃料一旦烧尽,火箭就会失速甚至坠落,人造的财富泡沫破灭,奢华盛宴终会有终结的时候。

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多重利益复杂博弈的场所,沸反盈天的价格本质是异常坚硬的泡沫。在市场失灵、泡沫化之路难以遏制之时,无论是市场参与者,还是作为“守夜人”的监管者,都应摒弃对原市场教旨主义的膜拜,而要有对市场规律的敬畏。索罗斯有句名言:“先知先觉、始终走在市场前面的狐狸永远只是少数,往往选择在这一历史价位的左侧离场。”狐狸有特殊的智慧和警觉,是对“风险厌恶”的有效管控。用李嘉诚的话说,“我不想赚最后一个铜板”,实际上,想赚最后一个铜板的,一定会成为孤独而绝望的留守者。

一场肇始于房地产持续数年席卷全球性危机,让我们明白从繁荣到没落、从殿堂到废墟的垮塌式骤变往往在一夜之间发生。当杠杆足够长、泡沫足够大,当所有的侥幸、迷信、贪婪在某一刻突然为恐慌所逆袭,预期突变时,那时再喊“救命”就一切晚矣。现在,各路鲨鱼嗜血的金融大锷们秣兵厉马、枕戈待旦,虎视中国房地产的资产泡沫池,做空这个市场是“超级暴利的事业”。用一位学者的话说,他们渴望在中国如火如荼的资产泡沫上再抹上最后一瓢汇率升值的油,然后从精疲力竭的中国经济身上榨干最后一滴精华后再离开。 “捧杀”瞬间变成“棒杀”。

中国房地产过去十年十倍的飙升最直接的驱动力是货币超发,货币对人类来说是最诱人、最具创造性的财富载体,但通过增加货币供应带来的繁荣是短暂的。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货币在洪水般的倾泻之后还能保持稳定的币值和长期稳定均衡的资产价格。而人类货币史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国货币体系来摧毁这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来得更容易。货币放水制造泡沫的模式、过度依赖房地产的经济模式、绑架政府绑架银行的模式都是最脆弱的模式,没有什么独特的中国模式可以特立独行,没有谁可以反规律地超然物外。(陈志龙)


好文,前排占座。
杭州楼市,据说原本起码有20%的份额,是由温州人托着的。
而后者,借了地下钱庄的钱,还不出来跑路的,甚至自sa的,现在都时有耳闻。


坐等汇率上升,准备回老家给父母弄个环境稍微好点的


最理想情况:1. 人民币贬值,新币兑人民币是1:5.5,2. 国内房价跌30%-50%
然后把新币换成人民币,回国内抄底。:lol


大神掐一把,神码时候可以攻城杭州?


来个木马屠城好啦。呵呵


只希望汇率杠铃继续撑着,顶住啊小周。。。


原来车神在杭州站好桩了。。。


其实国内的城市,我最喜欢的就是杭州。国内那里都住不习惯,就是杭州感觉对了。


俺家在杭州。。。你家也在?


我小时候住过文三路。。去年也回了趟, 感觉现在除了西湖区其他地方也在种树了。


没家在那边,有机会搞个家在那。哈哈


俺家南京,继续关注哇,据说不会那么快跟跌杭州


5月带你去考察一番。。。


何时攻陷厦门就好,俺就想退休了去厦门生活。杭州是第二选择。


杭州的赶脚还是很舒服的。。。


要跌大家一起跌,一个城市都跑不了


厦门确实好啊,处处是海景房啊,哈哈~~~


如果能跌回99年时的房价,我也在北山路玉泉那一带买个小洋房。。。期待继续跌吧。。。


小的时候特别喜欢, 经常爸爸到杭州开会我都一起去的, 去年回去唯一印象: 热死了。我在延安路逛街差点中暑, 但不知道西溪湿地那边是不是好些。


价格从过高回落到正常,就叫房市崩塌了?让更多年轻人能买得起婚房了,就叫大难临头了?

“精英”们,能不能再夸张点呢?


我基本不在夏天和冬天回国。。。


哈哈,我家也在杭州,也打算回去抄底呢。


都这么多年了,都说了这么多年了,又听到了。。。每年都说要跨了,要跨了,结果又翻倍了。
说得像真的一样。


这飞机刚飞低点您就想抄底。小心摔着。这不跌个十年八年的不算完吧。注:不涨也是跌。


你够狠,要跌十年八年的。我看跌三年就不行了。不赚最后一个铜板,也不抄最低的底,适可而止吧。


说得好,人永远不要想着得到所有的好处。


抄底要知道在哪里抄。。。

金融风暴一波又一波。 抄底飞灰湮灭的多得很。。。

下次再来,你知道在哪里抄吗???!


杭州那里都好,就是每次出租车带我绕着圈的欣赏西湖不爽。一年要欣赏好几次。


上次有个杭州朋友来新加坡,说西湖附近的都五六万每平米。


M2增量在那儿,跌不到哪里去。房地产崩盘最大可能是跟鬼子真干仗了。      杭州真不错,适合自住。话说那个金碧辉煌夜总会还在么?


注水依旧, 但不晓得是不是哪里暗地漏水了。

敢情习大大这次打得狠了, 官员赶紧卖房。 然后卖房的钱又没地儿收,得赶紧外逃。 所以搞得房价汇率一齐跌。

下来得资本管制了


五年前西湖附近就这个价了


一个个都喊着抄底,真的有胆做的没有几个2008的底,有谁抄了?报个名让偶们崇拜一下


所以,
都喊着抄底的时候,
就还不是,
底。


08年哪里有底可抄? 跌了不到10%温宝宝就出手了。


杭州现在夏天还是很热阿,能到40、41度这样的。
上次去看一朋友,开车路过西湖,那个人山人海阿~~。知名景点,就是这样了。


还需要更多的实例来证明房价下降, 现在说还为时过早。


08年我在中国,那时形式很不好,人民币对韩币从1:100变成1:200,很多来中国工作的韩国人都是拿韩币薪水在中国生活的,这一下子就呆不下了。小区里的韩国人拼命卖房子,还有两个韩国人就跳楼了,可能是自身财务原因吧。房价一下子一个月内每平方跌了3千多。小弟俺不才,碰巧就吃了一套韩国人抛出的房子,那时候贷款简直是太容易了。后来国家救市就又慢慢回来了,目前基本是翻两倍。
其实抄底并不可怕,都是用银行的钱,有自己的HOLDING POWER当然最好了。就算市场一时不好也没什么,只要租得出去,用租金来COVER每月房贷。抄底的概念是自己觉得抄到了理想目标价位,没有人能预测哪里是底,诺贝尔经济学家都会预测错。
举个在新加坡买二手HDB的例子,朋友们买35万的4房,后来跌到28万,俺觉得是底就抄了,08年跌到最低19万。但俺就一直放租出去,现在大概市场价45万吧,租金累计也赚了20多万了。所以抄底还有个主要原因是最终还是看好这个国家的发展前途吧。中国房产只要目前价位跌个50%,俺就果断抄不带回头看,回头看就算俺耍流氓。


崇拜。偶像


就跌50.1%让您抄底^_^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