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闲谈

世界上最大的(PX)项目竟在新加坡弹丸小岛,你怕了吗?

上图中红色为PX工厂所在裕廊岛。

世界上最大的(PX)项目竟在新加坡弹丸小岛,你怕了吗?

据路透社报道,3月30日广东省茂名市发生当地人对二甲苯(PX)项目的反对示威游行,
曝出新加坡弹丸小岛居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PX工厂。
貌似与“定时B炸ob弹”同榻而眠,人口密度如此之高的岛国,又无纵深腹地闪避,是不是相当尖锐的矛盾?
据悉(PX)项目距离居民区至少要100公里才是安全范围,但在新加坡,PX装置与居民区仅隔900米远。


放心。px毒性在裕廊岛里那是小儿科。。。


我的乖乖


能否普及下那边还有啥毒性啊。。。


这个真普及不来,我熟的那几样说粗来就把前公司卖了。。。


有钱能使鬼…:lol


工艺稳定状态是没有任何毒性的。。。我们也不希望不稳定啊。。。


地球太危险了。。。


活着太危险啦。。。。


那就挑1-2个说,别卖


。。。不是这样的。。。。比废气有毒的东西多了去了
那个岛上的确很多危险的东西,不过应该都在控制范围内。


PX词条被篡改为“剧毒” 清华化工学生反击
2014年04月06日13: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PX词条被篡改为“剧毒” 清华化工学生反击

  清华化工系学生捍卫PX“低毒”描述

  “PX即对二甲苯。可燃,低毒化合物。”4月5日,搜索网站百度百科词条中关于PX的解释被定格在科学的描述上。可是,如果你打开其右侧的历史版本会发现,对PX“低毒”这一常识性科学论断的捍卫,源自近10位以清华化工系为主力的清华学生的昼夜坚守。

  PX词条被篡改为“剧毒”,清华化工学生亮明身份反击

  4月2日下午,清华大学化工系大二学生王润佳惊讶地发现,百度百科词条中对PX的解释内容竟是“剧毒”。

  原来,3月30日,茂名反PX游行事件发生当天的凌晨00:09,网友@幻想书生wjc悄然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两个字的改变成了“词条保卫战”的导火索。自此之后,先后有网友多次对恶意篡改行为进行客观的更正,但连续几次都被人改回了“剧毒”。

  “PX从化学毒性上看,的确是低毒的。”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骞伟中解释,通俗地讲,PX的毒性跟乙醇(俗称酒精)差不多。

  “这些人怎么能不顾科学常识?”王润佳决定用所学知识科学解释PX词条,并采用各种方式号召同学们来宣传PX知识。

  随后,王润佳将自己在大学生中广泛使用的某社交网站上的头像改成了对二甲苯(PX)的化学式。还在人人网上建相册、传截图,号召同学们参与。

  看到王润佳的相册后,化工系大四学生蔡达理也参与修改了词条,并在修改原因中写道:“清华化工系今日誓死守卫词条”。此言一出,清华化工系的学子群起响应。

  “跟他们坚持到底!”化工系大三学生张睿每隔一两个小时就会刷新一下词条,随时准备“应战”。

  不仅如此,清华化工学子捍卫PX低毒属性真相的战场拓展到了各大网站。清华化工系和化学系学生邓耿、徐克、白如冰等积极参与百度、人人、知乎等网站的解疑释惑,迎来众多网民的点赞。

  据了解,以清华化工系为主力的清华学子,先后有近十人自发在知名网站上捍卫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

  清华化工学生最终取得了这场词条保卫战的胜利。词条所在网站对PX词条锁定在“低毒化合物”的描述上。

  公众对PX了解程度仍然偏低,对PX产业发展存在误解

  在广州工作的莫雯清明假期回到茂名的家中。3月30日当晚,由反对PX项目引发的打砸抢事件就发生在家门口,家人都是亲历者,惊心动魄的一晚历历在目。电子商务毕业的她对PX有毒无毒不了解,为此她曾经上网查询过,结果让她非常糊涂:记得百度百科说是有剧毒,但更多的文章说是低毒。

  茂名石化工作人员钟大海注意到了百度百科词条遭恶意修改一事,当时他非常惊讶,但他也无可奈何,因为百度百科是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修改编辑。他发现,当舆论一边倒的以讹传讹称PX剧毒的时候,也是茂名PX项目引发的打砸抢事件达到顶峰的时候,当大家被理性告知PX项目低毒时,市民的情绪逐步平静。

  PX百度百科词条被修改,在“茂名在线”网络论坛上也引起了激烈讨论,许多网友表达了对“PX低毒性”的谩骂与冷嘲热讽,与严谨执着的清华大学学子形成截然相反的对比。

  “参与此次恶意篡改的主力是一个叫‘溺水三千s’的网友,他一再篡改,并要求我们清华学生‘别乱说’。后来,我们化工系的同学专门给他写信,给他讲科学、谈法律。最后,他停止了篡改行为。”王润佳不无骄傲地说。

  据了解,通过清华学生的解释,网友“溺水三千s”还专门发信向化工系学生道歉。

  化学系博一学生邓耿在这场保卫战中发现,公众对于PX等化工产品的基本认识仍然不够,一些人甚至不断用错误观点来影响他人。

  凤凰网曾经对如何看待PX项目进行了调查,有1647人参与调查,其中59.31%的被调查者不知道什么是PX,59.89%的被调查者不知道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许多物品中都含有PX。

  清华化工系学生都知道,PX来源于石油,所有的汽油中都含有PX,它的主要用途是生产PTA(精对苯二甲酸),而绝大多数的PTA,又都用来生产聚酯,包括聚酯纤维、薄膜和瓶片,这些产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人类健康并没有产生明显危害。

  长期在清华化工系教学的骞伟中认为,从科学性上讲,发展PX项目安全性没有问题。日本、韩国都在大力发展这个行业,地域狭小的新加坡也在离居民区不远的地方建了规模较大的PX项目。

  一些网友认为,国外建这些项目是因为其安全性更有保障。对此,骞伟中表示理解网友的担心,但他认为,PX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安全保护措施都有一套国际标准,并不存在我国标准和安全保障能力低于国外的现象。

  2013年,人民日报《求证》栏目曾关注PX产业发展问题,调研了解公众对PX敏感主要是担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政府安全监管的缺失。

  骞伟中认为,PX是化工行业中上游非常重要的产品,产业链条长,对拉动就业、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等有积极意义,不发展PX项目是不现实的。目前国内PX的产能大概1000万吨左右,每年还需要从韩国、日本等国进口500万—700万吨。随着国内自给率越来越低,从国外进口PX价格不断上涨。因此,从长远看,发展PX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社会各界都应承担科普责任,政府更应做好沟通工作、民主科学决策

  骞伟中认为,学生的行动是富有责任感的行为,是科学理性的,他们是学生,不会从行业利益角度作出判断,这是一次对科普责任的主动承担,有利于不明真相的民众了解事实,更加理性。

  对于公众和专业人士在发展PX项目上产生的分歧,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丁俊杰认为这值得关注。丁俊杰分析,PX项目之所以常常引起民众的强力反对,与此前类似事件的处理有关。此前厦门、大连、昆明等地出现的群众反对PX项目事件,都以民众的反对和政府的退让而告终。这种博弈结果形成了一种既定模式,也造成了人们对PX的刻板印象,加剧了人们对PX项目环境危害的不安。

  丁俊杰表示,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有所增加,PX项目等环境事件,容易和拆迁等事件一道成为人们表达情绪的窗口和通道。一些反对PX项目的人,可能并不是单纯地针对PX。同时,其他地方的群体性事件,也产生了一些传染和示范效应。

  面对这样的矛盾和困境,骞伟中认为,针对公众对PX的误解,化工专业的专家和学生有责任对公众开展一些科普活动,和媒体一道做好解释工作。政府还要学会用老百姓能够理解的方式沟通。如,政府和企业可以请居民代表到已有的化工项目去参观,让他们切身感受PX项目的环境危害性。

  “在项目开工前期,政府要督促企业把工作做严做实,严格按照标准建厂。在生产过程中,执法部门也应坚决防止企业偷排。”骞伟中强调,企业生产中要严格操作流程,避免人为造成的泄漏事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一系列PX事件不是单纯的科学问题,更是民主决策或科学决策的问题。“我们在民主决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公众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利。政府必须充分意识到,政府不仅要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而且要向公众充分说明,这项工程能够给他们带来多少利益。”

  丁俊杰表示,今后顺利推进PX项目,首先要完善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机制。很多时候刚刚有反对声音的时候,政府往往不重视,认为自己是对的,没有必要去沟通,这种漠视态度和单向决策机制使矛盾加剧。其次,政府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更好地服务群众;同时要完善政府与公众双向沟通的决策机制。

  (徐迟馨、秦雅琛参与采访)

  链接

  守护PX“低毒”真相

  3月30日,茂名反PX游行当天00:09,网友@幻想书生wjc悄然将PX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当天20:33,网友@847872000和@道牙子没事多次修改词条,留言指责@幻想书生wjc恶意篡改。随后,网友@溺水三千s等又三次将PX词条解释为“剧毒”或“巨毒”,引起清华学子的参与。

  4月2日18:25:网友@ImhotepEgy:内容自相矛盾且涉嫌恶意篡改。本人是清华化工系学生,以专业知识担保修改部分准确性。当前PX为敏感话题,望百度对审核行为负责。

  20:01:@溺水三千s:别乱改可以?明明有毒。

  20:33:@ioriiii:敬告楼上用户“溺水三千s”,请到词条正文看一下PX的LD50值,再对比一下乙醇的LD50值。我不否认它有毒,请你不要每次都改成“剧毒”行不?本人也是清华大学化工系的,同样以专业知识担保。希望管理员在审核时仔细一些。

  21:28:@hydslagrange:内容扩充。本人也是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楼下的溺水三千s罔顾事实,逻辑混乱。对二甲苯毒性低于乙醇,乙醇就是我们平时所喝的酒的主要成分,酒都能喝,对二甲苯还能是剧毒么?篡改者可以休矣!

  21:54:@ak47aug:清华化工系今日誓死守卫词条。

  22:47:@913712607:少了一个句号,我给加上了。另外我们清华化工有责任解除民众的误解,有责任捍卫科学的阵地。


我是火星星王。欢迎移民火星。我星一切纯净,空气无污染,干净到什么都没有。
呵呵。


感觉新加坡安全措施蛮严格的。。但愿不要有问题啊。
如果有问题,整个新加坡都受危害啊。远近不是问题,主要看风向。


;P回火星吧


对于咱们来说….这点毒当补充营养了…化学元素周期表都吃遍了…新加坡的工厂多数是加工厂…搞搞化学很正常


新加坡安全措施蛮严格的是相对的,新闻说:NUS的工程系大楼2年内烧了最少3次了。NUS的教授还力挺在新加坡搞核电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搞个核电站算了,至少用电就接近免费了。还可以卖给马来西亚。

NUS法律系的教授和那个女同学关系很铁的那个,日前也无罪释放了,自己抗辩的。


我觉得有一套成熟的“px”项目设备,完全不用担心其安全问题。

压力容器又不是纸做的,哪有那么容易就泄露,爆炸什么的。那都是小概率事件。

只要废气,废水,废渣处理得当,也没什么大问题。


从工业革命开始, 人类就开始愚蠢的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


其实,核电站安全性更高,核泄漏也是非常非常小概率的,结果,俄罗斯,美国,日本都中招。
核反应堆又不是纸做的,怎么可能漏呢?日本的核电站更是世界级安全的,地震都不会坏的。直到漏了。


人类作啊!
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都等着吧。。。


楼上某些说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别上网留言了,把电脑丢了。影响生态平衡。


俗话说:尽人事,听天命。
他们中招,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导致的核事故,不能因为这些而否定它。
而且核电站和化工厂不是同一级别的,在这讨论没什么意义。
至于新加坡要建核电站,无论那个教授如何力挺都没有用,我认为是不可行的。


还一片净土,未尝不可


让危险都远离我们吧,再不然就只能逃到月球去了!


二甲苯中等毒性,只针对二甲苯不太公平

其他很多易挥发的化学药品如苯更为有毒。只有吸入大量的二甲苯蒸汽才会中毒。

Xylenes—p-xylene included—rank 62 out of 275 on a list of substances with potential threat to human health compiled by the U.S. 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 Disease Registry (http://www.atsdr.cdc.gov/spl/).

LD50 ranges from 200 to 5000 mg/kg for animals

二甲苯特殊的香味也容易识别。
3.7 ppm (parts of xylene per million parts of air) and can begin to be tasted in water at 0.53 to 1.8 ppm.

最大危险是意外爆炸泄露,蒸汽随着风向扩散。紧急时刻,如果闻到空气中”香味”过重,可能要找个扩散不到的地方暂时避一避;怕死的买个呼吸面罩(不是n95,要能吸附有机溶剂)防患于未然。

一些参考:

the 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 Industrial Hygienists (ACGIH)
recommends limiting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no more than 100 ppm per an 8-hour work day or 150 ppm for a 15 minute exposure. Similarly, the U.S.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limits worker exposure to Paraxylene to no more than 100 ppm per an 8-hour work day. The European Union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is 50 ppm per an 8-hour work day or 100 ppm for a 15 minute exposure. Since Paraxylene is used in a closed process, exposures are unlikely to approach these levels.

http://en.wikipedia.org/wiki/Xylene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996004/
https://cen.acs.org/articles/91/i39/Chinas-p-Xylene-Problem.html
http://www.exxonmobilchemical.co … -safety-summary.pdf


我都忘了回家的路了。哈哈


目前人类三次5级以上核事故,切尔诺贝利和福岛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与反应堆本身的质量无关,三里岛的那次算是反应堆的设计问题在这三次之外,民用核电领域的老大法国,后起之秀中国都没有大型核事故,特别是中国,只发生过一次0级核事故罢了。


等下一次石油危机到来的时候,一切都可能了


核电这个东东, 就像 飞机一样。 出事的概率不高, 但是一旦出事,不得了。。。。


出事故看后果,人为因素也是因素,改不了核事故的严重性。就像车祸一般都是人为因素一样,还是会死人的。

在新加坡,我们可以选择不建造核电站,来规避风险。


如果石油和天然气价格,超过了坡岛的承受范围,除了核电,坡岛别无选择的


就跟百分之九十九点以上的飞机事故,最后都人机平安一样,其实大部分核电事故,除了专业机构,根本就没人关注,也没什么损失
机毁人亡和五级以上的核事故,都是极小概率事件


哥们原来你是这样死的啊


人固有一死啊。。。


哎哟,不回头


那你现在就是好兄弟嘛


好兄弟讲义气嘛。。。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