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新人咨询帖:准备到新加坡工作

公司现在给我提供了一个去新加坡亚太总部工作的机会,可以带家属过去。
我们家的情况是:我在一家外企上班,我老公在大学里做讲师,我们有两个孩子,大的明年上小学,小的明年度幼儿园。我想去新加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小孩读书。
目前我对新加坡的相关政策还不是很了解,公司那边还在谈合同,应该可以拿到P1签。
想请教下各位达人,如果我老公拿DP签在新加坡这边找工作,困难吗?新加坡目前对于DP找工作,有些什么样的政策?
小孩过去读书,如何申请学校?可以申请到什么类型的学校?申请学校与有无房子是不是PR/SC有关吗?


舍得放弃大学讲师的职位吗,现在的大学可是出来容易进去难


不是公民=没有名校


1: 新加坡已经取消P1,P2之类级别,统称EP。当然工资有高低差别,但是准证上体现不出来

2: 拿DP找工作难易不好说,要看什么类型工作,你老公年纪。
在这里找到工作的DP很多,做的工作差别很大。

3: EP的DP找工作申请LOC就可以了,不受名额限制。

4: 小孩读书申请到学校没问题,学校好坏嘛。。。。

5: 入学申请优先顺序是 SC > PR > others


你老公的专业决定了他能不能找到个好工作,啥专业?


钱啊。。。。。
我一个朋友做生意的,孩子读国际学校,3个月学费+其他学校花费1W5-2W。而且入学限制很多,特别是英文,如果孩子英语发音不好,不流利,直接拒收。

当然不同国际学校费用和要求有不同,但是都非常贵,不是普通工薪阶层可以承受的。


岂不是要牺牲了做讲师的老公??三思啊,老公来度假就好。不建议过来。


要考虑好,要来就做好长期定居的准备,否则干脆不要来。大人进退还没大的问题,小孩要是读了几年书再回国,那就麻烦得很了,除了英语好,其他的估计跟不上国内变态的教育了。


这做法太不稳定了吧。。。。。
我是一个人工作,养老婆孩子的,薪水比8K少大几百,国际学校是绝对不敢想的。

一家人的生活花费是不少的一笔啊,特别是孩子的。


恩,如果两夫妻都工作,是有可能,只是这个做法不现实,花费太大,对于他们以后存钱买房,日后发展都不好。

公司是否有补贴这个我们不知道了


朋友, 您的孩子还小,全家第一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会有很多想不到的问题。孩子的教育是做父母的最关心的,但我觉得国内的基础教育也不差。我建议您自己先过来工作,切身感受一下新加坡的生活,文化及教育。然后再作决定。您觉得比国内好,而且您自己有了这边生活的经验,这样准备会更充足一些。


能负担得起和值得负担是两回事,如果家庭收入的绝大多数都扔给了国际学校,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另外还有两个问题,一个是8k收入的我不认为够资格跟公司谈教育补贴问题,另外就是老公,作为高校教师,除非是工科的,别的学科想要找到像样收入的我觉得挺难。


一群孩子啊,上来动不动就帮别人算薪水,讲工资。真正有本事的人不会仅仅是为了万八千的薪水而来,因为他们觉得将来得到的会更多。而就是有一群不到万八千的,喜欢在这谈钱钱钱的,觉得别人高嘛,嫉妒,觉得别人低嘛,看不起。有点俗啊。


生几个不在于有多强的经济实力,而在于政策是否允许。现在养孩子花费大,很大一个原因是只有一个孩子,啥都怕亏欠了孩子,为了那条不存在的起跑线而花费无谓的钱,折腾自己也折腾孩子,要是有多个孩子,东边不亮西边亮,反而没有那么花钱了。


中专哥,真的有本事的人,在哪里都能成功的,无需专门去啥地方。


国际学校什么收费标准?什么入学流程呢?


不要误会, 我觉得你们太过注重钱这一部分了。
考虑的因素会有很多。


一文钱难死英雄,不事先算好可能的收入和花销,就就凭着勇气冲过来,想当然的认为能力可以解决一切事情,到时候遇到困境了中专哥你负责资助吗?


谢谢大家热心的回复和帮助。
我现在的情况是新加坡的老板在申请这个offer带家属,如果可以带家属的话,我们公司的政策是会给小孩上学各方面的补贴 ,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标准,下个礼拜会找老板谈,到时问问。
我们现在就是为了小孩的将来才选择出来,国内的教育怎么说呢,感觉太早开发小孩子了。
我老公是搞集成电路,材料光学的,今年36了,不知道找工作如何,还是应该再读个学位?他对金融感兴趣。
什么是LOA?有没有人介绍下?


博士弟,你的思路总是一条道走到黑,钱固然是一个因素。但不能否定有些人觉得它不是那么重要。万一前提是人家不缺钱呢。那么多明星大碗办移民,他们考虑得最多的是钱吗?况且也有很多普通家庭,为了孩子的未来,来到国外,他们自己苦点,累点,穷点都是心甘情愿的。
你是不是以前穷怕了,还没缓过气来。


我们是属于只能靠自己的,父母帮不上什么忙,生两个小孩是因为希望他们将来有个伴(我们是双独)。


呵呵,多一句嘴。楼主可能只是想这边有了工作,老公再慢慢找,孩子可能也有读书的机会而已。并没有说一定就要上所谓的国际学校。但是楼主如果身份短时间内解决不了就拿孩子的Dp身份试着申请政府学校,肯定进不了好学校,但是上学的机会还是蛮大的。至于国际学校嘛,我知道的一个例子可以供楼主参考。NUS的教授,工资比你只会高不会低,也是试着把孩子带过来上了几个月的国际学校,最后泪奔着又送回美国了,说实在上不起,太贵了。所以看你个人的财力了,你可以查查网站,预先了解情况。当然最好还是你先过来适应一下新加坡的环境,看看值不值得把家庭都带过来,说不定最后你觉得不好又回归家庭了,也免得你折腾。


我老公的意思也是我先过去看看情况如何,再做决定。关于小孩上学,我们之前没有想过国际学校。只是想了解一下申请公办学校的可能性以及学校的排名。


婚姻要门当户对,上学我觉得也是这样,什么样的财力进什么样的学校就好,如果你是公司高管,国际学校的费用对你来说九牛一毛,那不妨送去。如果砸锅卖铁才能负担,我不建议这么做。在那种家长非富即贵的地方,普通家庭的孩子会不会被排挤,心里会不会有落差,这都是要考虑的地方。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拿DP找不到工作,可以申请LOC去找工作吗?不是很明白,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现在EP多久后能够成功申请PR阿?


1。国际学校先不要考虑了,你的薪水支持不住。
2。上面有人说的对,先自己过来,看情况,觉得不错,劳工请假过来趟趟水,再作决定吧
3。孩子经不起折腾,你首先保证自己未来5年到十年不会大变化。


其实就算是个旅游签证也是可以找工作的,工作找到后,在根据您的学历,待遇,薪水申请相对应的长期工作准证。
有些准证可以在新加坡呆得久一些,这样的话,时间久找到工作的几率大一些。


中专哥的想法才是真正的一条道走到黑,不管有钱没钱,先过来再说,有钱的情况钱不是问题,没钱的情况穷点累点。这种想法对超富和超穷的适用,偏偏不适合中产阶级。


有必要花50%以上的收入来新加坡读国际学校?““““这个钱在国内也可以上很好的贵族学校了,考sat  A level 都行 。


我真的很好奇你是怎么分析出“不管有钱没钱,先过来再说”。 人总是要量力而行的,正常人都明白什么事值不值得去拼搏去冒险。
我说的是如果条件差点,如果值得一拼,还是有人愿意冒险的。不是在你那里就一个标准,有钱做,没钱不做。


一万多也不适合上国际学校。。。
除了钱的因素,其实大多只有两种人上国际学校,一般新加坡人有钱也不上。
1。父母从欧美来,不定何时就回去,上国际学校容易接轨。
2。父母是国内的,特有钱,未来不考虑在新加坡升学,大多去欧美。在新加坡学校孩子跟上也有点困难。。。


您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说工作准证是根据学历,待遇,薪水来决定的嘛。 有些高职位可能需要长一点时间,我这个回答有点疏忽了,请见谅。


两个人一万多没有这样的经济承受能力,一个人一万多可以考虑,虽然有把钱往水里扔的感觉。。。
注意。晓林说的是一般新加坡有钱人不上国际学校,其实有些新加坡豪富还是把孩子送去国际学校的。这可能和新加坡学校录取制度有关。


没那么玄乎吧,把什么好学校的作用吹到天上去了,现在国内扩招的情况下,上个985基本上同龄人的1%就ok了,楼主老公36,那个时候还没有扩招,如果楼主夫妇都是重点大学的,那个年代起码是同龄人的0.5%,在新加坡只要是同龄人的10%,南大国大妥妥滴。千分之五的父母还担心孩子到不了百分之十?


人家只是来了解情况的,怎么楼上几位砖家开始帮人家规划了呢?

我觉得一条大河说的很有道理,如果楼主有兴趣来新加坡发展,建议先自己过来看看,或者把你老公一起带过来,了解一下,之后再决定要不要把家迁过来。

楼主不要听楼上几位砖家瞎规划,敢问砖家们对国际学校了解多少?

亲自了解,亲自和学校打交道才是正途。


同意,国际学校对于楼主的情况根本是不现实的。

大人过来适应下,稳定了先,不要马上就让孩子过来读书。


我认为不能把楼主老公来这边的发展想的太乐观了。大学讲师等同于没有公司工作经验,竞争力不会比这边的postdoc强,postdoc在这边是个啥处境大家都知道


最好不要


你是不是把讲师想的太高了,什么是讲师,就是高校教职员工最基层的那种,不是每个讲师都有博士学位。每天忙于讲课和做项目,和外面公司干的事情一点都不一样,就等同于无公司工作经验。这种情况下想来这里拿5k,真的是有点乐观了。除非是干的那点事正好是某个公司急需的。


夫妻是重点大本以上的新移民,我觉得无需跟风什么名校。孩子的基因加上夫妻平时随便指点一下就够了。


这种帖子,一般都是 皇帝不怎么着急。。。。。。。


毛博士对人体基因学还有研究?


一般来讲,孩子的智商和父母的智商正相关,这就是为啥李光耀鼓励新加坡的男大学毕业生娶他们的女同学为妻。但是注意,这仅仅是说智商,和读书成绩相关,和以后是否成功的关系不大,因为智商在成功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另外,不要被那个大河带坏了,乱叫什么博士,本人严重声明,不是博士。


开个玩笑,不要介意


你可以先过来了解情况,自己切身体验再衡量得与失,毕竟牵连着你老公和孩子。新加坡教育这方面还是对小孩以后挺有帮助的,但你老公毕竟在国内是大学讲师,到新加坡你老公的工作还要等机遇,当然以你老公阅历普通的工作不难找,但未必就还能找到一样的职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