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混迹论坛三年多,发现很多坛友晒薪水5K、10K,更有甚者 年薪Gross20W.
2013年,新加坡人均收入的中位数是月薪3400块。
小弟感觉中国人的平均薪水不会高过新加坡人。
就本人所见, 一般普通Executive职员的薪水不过2500,
manager经理4000块,director总监才月薪1W,
明显中国人很少出任经理、总监职位。
那这薪水是怎么回事?
请大神解惑。
这种帖子已经出现太多次了。。。。你说的现象都有但相互之间不矛盾啊。
1。中国有很多在打工卖体力的,也有很多NUS NTU毕业的,还有直接从国外挖的中高管。新加坡本来就是个贫富差距很大的地方。
2。经理4000。。。。或许有吧,不过我也知道title经理收入过万的。title这玩意不要太当真。。。
3。其实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平均”二字。千万千万千万不要被平均薪水迷惑了。
4。新加坡和全世界其他地方一样,有钱人很多,没钱人更多。指根据身边接触的人下结论是难免管中窥豹的。
5。新加坡有很多中国富豪。但他们压根不在你描述的人群中。。。。
如果按国籍算,恐怕是不会超过本地人。
毕竟从事低收入工作的中国人数量相当不少。
以本地WP庞大的数量看,估计PR+EP+SP的中国人都超不过拿WP的吧。
你这概念混乱的。。。
入籍了就不是中国人了,这是No 1。
No 2,说在新中国人的收入只看PR和EP无视WP有啥意义。。。
No 3,一个问题,近些年新加坡的人均GDP不管怎么算法哪个机构公布的都是世界前列。除了新元相对坚挺以外,会不会是分母只用了SC+PR的原因?
不能从论坛里的数据来推测在新国人的薪水吧?论坛里“随处”可见的例子相对于在新加坡的中国人而言数据简直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且很多EP持有者自身的条件本来就很好,能拿到高薪也不稀奇啊
金牌哥说的是新移民来着- –
行业不同,职位不同,也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人比人,气死人。好比如说,你干个一般的经理的职位,拿个5k,非得去跟人家高大上的区域销售总监比薪水干嘛?
淡定,淡定!
一个人在职场上值多少钱,大概都有数,觉得亏了就去另寻高就。
至于这些高薪,原因很多。藏龙卧虎的高人拿钱多很正常,拼爹的也正常,国外投行雇佣官二代已经不是啥新闻了,当然还有无聊的来和大家开玩笑的。
所以嘛,该干嘛干嘛,别人挣得再多,都和你没关系。
楼主工作几年了? 工作5年以上4K, 5K也很正常。
薪水结合年龄比较有说服力。
例如,25岁拿5K和35岁拿5K不太一样。
在这边稍微有点上进心的 有5年工作经验以上的 5000块只是个起点 没什么稀奇的
如果对比双方一边是全体SC本土人,另外一边就要把全体在新国人算上了,要不就没意思了。这样对比下来,不是灭自己威风,我觉得不管是平均数还是中位数,应该还是坡人占优。
不是只有manager, director之类的才能拿到5K-20K这个范围的薪水, 投行,石油这些行业的就不说了,光是像我们这些做IT的,各种senior头衔的engineer还有counsultant拿到7,8K的比比皆是。
还有一点就是,你多逛逛几个版
比如移民版,很多担心拿不到SP,EP的。
也有很多人自报收入两三千想拿PR的。
只不过这些数据没有引起你注意而已。
这不是你的错,一个说一月2000的和一月20000的,我肯定记不住前者而对后者印象比较深。
不要把网络言论当作民调,这是基本常识啦。。
人比人得死 …
新加坡还不算一个真正的第一世界国家。
2013年才POLY毕业的,当然理解不了啦,,,
如果你是self employed 就不同啦
由于行业和圈子关系,我周围的中国人都是月薪五六千以上,十几万年薪的也不在少数。但我不会认为这是在新中国人的普遍薪水。
老公在制造业工作,每天接触到中国工人,薪水都是几百块靠着加班能拿到一千多块,同样,这也不会是在新中国人的普遍现象。
在新的中国人那么多,有蓝领,有白领,有总监,有老板。所以你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拿多少薪水都不奇怪
都把大放水进来的pr/sc忘了吗,这些人就算是混进来了,收入可不见得有多少增长。
拿到pr就会加薪?还有这等好事,我咋就只听说还要减薪的呢。难道把cpf给算进去了?
也要看年龄呀。。。5000薪水大多数人还能达到 不过1W以上有些行业可真是一辈子都不容易
呵呵,这事你认真就输了,虚拟世界更是如此
论坛的各个板块中的话题中,提到有关薪水的,可能就是PR/EP子板块吧,在这个板块中,可以申请技术移民PR的,必须是SP/EP准证。除了在本地读了poly和大学的,绝大部分现在申请EP准证的,来自大陆的,不是刚毕业的,工资不到4500,拿到EP准证的可能行比较低呀。有的现在都得过5000,才给EP呀。所以这里出现的人的工资很多4、5000,很正常呀。而且PR的工资平均值大于本地公民的平均值,正常呀,政府的目的就是要引进高端人才呀。
难道楼主是捂着个人学历,能力,就业时间和经验看工资的么?
感觉楼歪了,lz只是问问大家那些高薪水大概是怎么出现的,怎么变成在争论新加坡如何计算中位数工资的帖子了?
其实我觉得,我所在的行业,这几年很不景气,poly毕业,工作3年半,底薪仅增加了700多块,而这还是换了三份工作的结果(gross增加一倍吧)。而现在fresh graduated的基本薪水都已经和我仅差500块。而我身边的朋友也大多是这个情况。刨去通货膨胀,薪水更是没有增加多少。看着论坛上各位高人晒着四千六千的底薪,真心不懂,真心反思啊。
现在pr要求那么高 没有学历 没有高点的工资 都不会贸贸然去申请 除非是家属
论坛看的毕竟是一小部分
我月薪只有basic 2100,今年年初递交了申请,已经7个月了,还在pending.
楼主poly毕业1年了,工资涨了100块、现在才S$ 2100. 按照这个速度涨,感觉群里的大神们动辄月薪上万可望不可及啊。
起薪只有2000啊,工作5年能涨到5000嘛。。。
向我们公司一年只涨4%的,到5000估计得等到退休。。。。
哥们,这是啥学历啊。
Poly毕业起薪只有2000块,
5年之内怎么能升到5000啊。求指点迷津。。。
各位poly毕业的童鞋。。先拿到degree再谈薪水低怎么办吧
不然,poly撑到死就一大专,好多工作干不了(至少公司认为你干不了),发展严重受限。
这个版上那些5k,10k的不是好多都是国内名校硕或者本地msc,工作好几年然后再求pr的么- – 话说我觉得5k和10k还是差非常远的- –
我认识一个朋友POLY毕业起薪1800哦,2007年工作的。
第一个单位,3年,薪水从1800起到2700 走人
第二份工作,4年从3500干到4500至今 上面都是BASIC哦。
DEGREE这个同学是第二工作的时候读的。 不说加薪很快,毕竟到达一个水平开始就困难了,也是自己努力工作表现出来的。
另一个POLY毕业工程类的男生,2007年开始工作。
第一份工作1700 干到2500 走,历时3年。
第二份工作2900 干到 3500走,历时4年
第三份工作3700 干了1个月
第四份工作4000+津贴 至今
这个男生也是抽空读了个公立的本科,经过自己努力才打拼到现在。
也许7年时间太长,但是总比什么都不干好。人挪活树挪死。 好好跳槽,还是可以的。
工程类的就别想那么多好事了,poly的就更别提了。好多公司里面,poly起点比本科以上的差着好几档呢。
先是technician,然后是senior technician,然后才是本科fresh的engineer 1。
更糟糕的是,就算是本科以上的,过些年如果没有提升到经理,或者是没有公司非你不可的技能,根本就涨不动了。。。而经理可不是那么容易提升的。
不想用太多“我朋友”“我听说”之类的东西来忽悠你。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MDIS私立本科毕业(起点还不如POLY的),IT网络业,09年10月入职,第一份工作薪水1700,10年第一次跳槽后2500,11年跳槽两次,分别为3100和3500, 12年跳槽两次,分别为4000和4700,13年跳槽一次为5600,今年加薪过了6000.
当然我自己比较拼,网络行业里该考的认证都有了,还有一点就是,在新加坡你要想薪水涨的快,那必须勤跳槽(当然你自己得不断提升自己),这绝对是真理。
这和行业有很大关系,很多POLY的小孩子在SINGTEL或其他电信公司,跳也很难跳去哪里,跳了也升不了多少,能拿到稳定工作都不容易。。。IT业则不同。。。
跳槽这一点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公司一看这种一年跳一次甚至更多的,直接就不考虑了。但是也有公司不介意的,通常是小公司。
毛毛兄这靠想象力在回帖吗?
大公司跳跳跳也要的,好多例子。 工程类的工作你是做过了? 我老公就工程师,没你说的那么绝望!
新加坡公司招人不是特别看重你跳几次,一年一次跳的算稳定的了!想我这2个朋友7年换2-4分工作,这是长情了!去面试都被问上一份做那么久啊?
跳槽多了必然整体生产力下降- –
跳槽很正常,代价是要年轻,
不懂就不要乱误导人了。市场就是最好的风向标,如果真的有前途收入高,本地人天时地利人和早就抢着去干了,根本不会出奖学金利用bond找外国人来干。
跳槽有只涨50块,有不涨的,甚至还有降薪跳槽的,这完全和个人的能力,还有是否努力有关。
我这几年在自己专业上的付出和我现在的收入是成正比的,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注重频繁跳槽这个东西,5年间跳槽6次的我面试也不下50次了,真正在意频繁跳槽的公司不超过5个,我之前在多少公司里做过,每个公司做过多久,薪水多少,简历里没有半点水分,写的很清楚,如果很在意跳槽次数多的话,他们根本没有必要安排我去面试,不然的话岂不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别的行业我不清楚,反正我工作5年是从CCNA,CCNP,CCIE一步一个脚印把网络行业这些应该有的认证都考了,另外一些什么HP, ARUBA, ARISTA的证书也都拿下了。
我接触的圈子里也有不少十分上进的,也是频繁跳槽后拿到了丰厚的薪水,所以这完全是个人的能力问题,但也许我们这样的群体确实是少数,造成了很多像楼主这样不相信工作4,5年的非manager职位的人能拿到5000+薪水的事实。
我5年6次跳槽,new media express (10人小公司) — AT&T (美国电信,超大型公司)—– Equinix (美国数据中心公司,大型公司), NTT (日本电信,超大型公司) —— NCS (新加坡本地最大SI,大型公司)——- OCBC (银行,算大型公司) ——– Stone Forest IT (本地中小型SI公司)
看不出来只有小公司才能接纳跳槽频繁的。
因为你的都是比较junior 的职务。长远来看频密跳槽这种跳槽加薪是不持久的,只适合熟练技工。就是给你五年内涨到六七千,不代表你接下来五年就可以持续同样的涨幅到一万
呵呵,除了前三个工作是比较Junior之外,之后的都是consultant和senior的职位,拜托如果5年工作经验的CCIE在网络这个行业都不算你所谓的“熟练技工”,那敢问阁下什么样才的才算?我现在的薪水已经6000+了,敢问阁下哪家IT公司愿意出这个价钱请个junior?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OK? 另外我今年28岁,30岁之前还能继续跳,不一定非要挣到10000多才能证明跳槽成功,但做为私立学校毕业的,我的收入在同龄人中已经不算低了,甚至和部分NUS,NTU的毕业生比起来也不输给他们。
看来职场的确是多样化的,网络这个行业可能就是如此吧。就如同炒股,有些股可以长线,有些股就只能快进快出。
你才误导吧。你给了什么好意见了?我劝楼主年轻多找不同机会,工程这个话题你非要拿出来说,相关吗?
FYI,我这个行业的佼佼者都是工程专业,公司老板,除了财务经理都是工程师出身!请问你什么专业,哪里高就,薪金上2万了吗?
各行各业成功都是爱自己工ML自己专业,愿意拼搏和努力的人。
那些读了很热门专业又没有努力和抓住机遇,说风凉话的旺旺真的要反思一下了。
突然想到之前一个同学在国内找工作的时,软件开发,一家德国大公司,面试的时manager(德国人,外派来中国的senoir manager)问他对未来什么打算,是不是准备一直在这个公司,我同学没有给很积极的回答,然后就跪了,那个manager说的就和你说的差不多。。。
那种励志的知音体就别拿出来现了,知音这种杂志过了20岁就应该扔到垃圾堆去。个别例子根本不能否认engineering没落的现实。要举个别的例子,那还不如忽悠去卖鸡饭更加励志。
无法沟通,请圆润地退开!
这就是我最瞧不上上海女人的地方,想骂人有本事就明着骂,拐弯抹角的,透着一种小市民的猥琐。
警告一次,再敢绕着弯骂人,小心我的上海粗口直接招呼你的祖宗八代。
没有一个脏字顺德人!自己看看,你骂人可以啊,骂骂看咯。
趁年轻完全可以多转换一下职业轨道,看看哪里适合自己。完全不用一个坑做到老死。
35岁找个好坑好好做下去。
35岁以后职业一般定型了,就不用一直跳槽了,只要一个深度的钻下去就好。这是我的建议。
你行为给你自己抹黑!我不会怪广东人,因为我认识的广东人还是很好的,幽默善良。
我只觉得怎么一直无法跟只金毛交流,好累。
算了,别吵了。冷静冷静,有人高,有人低。自己努力收入增加了是自己的本事,跳槽增加也是本事。不过我还是同意35左右应该好好的找一份做下去,少跳为妙了。
能别扯地域么
就知道你会有这等反应。稍安勿躁,这只是经验分享。我的情况和你差不多,毕业不到五年的时间我已经超过6k,还是几年前的事情。可是等你到了另一个阶段,你就会了解五年真的不算senior,如果五年已经是senior 了,那只能说那个行业太浅窄了,以后移上去的空间很小。
话说你的senior 和我的定义不一样,我所谓的senior 说带领一个团队,是最高管理层的one down 或one one down,参与重要决策的那一种。
在这里要超过8k 的除非是特地从欧美国内挖来的超级大牛,不然科技或者其他行业一般需要senior 的经验。不是靠频繁跳槽就可以实现的
呵呵,还看过NUS 毕业两年内就拿6k的senior SE 呢(投行的)难道他们也算senior? 见人见智。
title只是参考,和薪水没有半点关系。poly毕业干几年成了senior technician,薪水还是2k多点,你能说别人不是senior?
所以我说见仁见智,而且定义也因人而异
呵呵 隔行如隔山,如果你不是做IT网络的,我们的理解自然不一样。我手下一样有5,6个人听我调遣,都是老板给的junior小弟,我不敢说自己是什么决策者,我是技术出生,本身对管理就不感兴趣,以后也不会走管理这条路,我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所承担的项目的质量,人事上和决策上的东西公司自然有专人操心。再说了,我可没说过我要一辈子给人打工,自己有技术,加上我工作几年积累的人脉,以后创业是迟早的事。
从国内挖人现在没有4k一般不会动的。。
所以5k很多么
我不是亲自下手的那种,不过和他们的接触很多,有些工作上的需求是我们设计给他们的。所以照你这个情况来看是熟练技工工头的类型,不是说你没有前途,只是没有什么特别啦。回到主题,身边很多这样的人,要跨过那个道坎还不是频密跳槽就可以了
还有我所谓的senior 也不光是管理决策请人方面的。不知道怎样解释。反正你认为自己是senior 就是吧。奇怪的是频密跳槽会有好的networking 吗?可以合作的应该都是路遥识马力。短时间可以建立怎样的长远合作关系?
5k 的技术恐怕都要三思再三思 。。。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可复制,你频繁跳槽涨这么快薪水有你考了很多认证的因素,也有你本身工作能力的因素,可能也有本身市场行情的因素。
新加坡市场是这样,跳槽就会加薪,至于加多少就看能力。
我不是IT的,但对于做技术而言,5年换6次,难免会对行业经验的积累与职业的发展有不好的影响吧。所以,你的经历分是个励志典范。 但作为职业发展的典范,还是不太认同
按论坛大神的说法 你是poly毕业咯~ 就有可能 再就是另一半是新加坡本地人 这个工资ok吧~
能pending这么久 可能就有戏 ~:)
是POLY毕业的,可是7个月了还没消息。
上个礼拜发邮件询问,
也没有回复。
我估计,励志哥的频繁跳槽和从事的行业有关。网络管理配置这个东西,标准都是统一的,所以才有那些CCNA的认证。也就是到了任何一家公司,从第一天开始就可以干活,无需培训无需熟悉啥,因为都是一样的。
而大多数行业,特别是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开发平台,自己的编码规范,自己的一套东西,老鸟进去也要熟悉一段时间,好不容易搞熟了,跑了对自己和公司都不利。所以频繁跳槽不现实。
如果按月薪,不算全年收入的话,5K是道坎,8K是道坎,10K又是一道。5K上8K是很难的。
薪水首先由行业决定,其次是个人资质。象医生 航运业部分职位,即使本科毕业,月薪也是上万起吧。现在半导体,再精英的非经理人才,5K卡住了。
我个人并非歧视POLY,但我觉得POLY刚毕业不久就和别人比工资或怀疑别人的工资是很可笑的,因为你的圈子无法接触到,但并不代表不存在。
我的圈子接触的是年薪10万以上的。所有曾有人问我年入20万的税收,我只能闪,不了解么。
楼主不要光看人家薪水,还要看人家的学历和背景。
1. 坛子里想说 什么 说什么, 可信度自己衡量。
2. 那个平均薪水只是做个参考, 实际生活里,个人是没认识一个低过这个平均值的
3. 你给的那个executive 2500; manager 4000; director 10000, 行业之间差距很大吧,绝对不是普遍衡量标准。
4. 为什么中国人在新加坡很少出任高层的? 这个非常纳闷,身边挺多的呀
果断跳槽, 薪水是跳出来的。跳槽一般20%是基本, 50%算中等, 100%也不是奇迹, 当然还是要看行业。
文凭是铜牌;经验是银牌; 人脉是金牌; 思维是王牌, 现在的社会文凭的价值越来越体现不出来了。
我一直觉得知识至上,能力至上- -:):)
中国人在新加坡出任高层的还挺多???
你知道什么是高层吗?一个公司最多十几个才能称得上高层。就如同说起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政治局委员才算,县长村长可不算。
而且讨论高层,首先要确定是不是这边的中资企业,中资企业就没啥好讨论的了,也不是几个人的那种作坊。
国人在这边从事技术的居多,我走过的几家公司里面,可以说担任基层经理的中国人都凤毛麟角,更不要说中层高层了。
如果说印度人,那真的是基层中层高层都很多,这不是涨别人志气,事实的确如此。
哈哈, 比我还频繁。 8年5次, 不过后三次严格来讲是被猎走的。
新加坡本地一家一万人公司,月薪超过1万的有130人左右,中国人(包括拿了SC,PR的) 5个人
如果炒股的话,在各大财经网站上其实可以查到上市公司的高层,有时候还有点小简历。新加坡公司的美国公司的都可以查到。高层有多少中国人一目了然。
国际投行里面倒是有可能有中国人职位较高,但是这些投行高薪聘请官二代也不是啥新闻。
不过没啥高层是好事,除了洋人担任高层,其他什么新加坡人,香港人韩国人台湾人如果是高层,那就意味着下面员工的日子不好过,不是100%,但是多数如此。
万人公司,本地?singtel?
没注意职位,只看的薪水,排了个序截取1万以上的,具体哪个公司不能透露了,反正这个规模就是那几个大公司中的一个
其实,不管多大的公司,高层的人数基本上是一定的,越大的公司,层级越多而已。
关于100楼的点评,欧美的公司在大陆的分部,刚开始核心都是欧美人+港台二鬼子,现在大陆人担任高层的越来越多了,毕竟也成长起来了。
NCS Basic过万很容易的,资历久点的PM基本都是。
http://www.glassdoor.com/Salary/NCS-Salaries-E138872.htm
:P,不过细节不能透露了,只是看到大家聊得很起劲,就去数了一下,按照名字区分的,中国人名字很好区分的,不过结果确实很残酷,这个不是我朋友说,或者我听说之类的,希望给大家参考下
结果残酷一点都不奇怪。我知道的一个ntu的助理教授,做了若干年后来无法拿到tenure,只好毅然回国,这人还发了很多牛论文呢。但是没办法,考核除了学术水平,还有项目基金啥的,本土教授或者洋人出去和别人谈笑风生,中国教授连嘴都很难插进去,这样还拉啥项目呢。
总之,还是我以前说的,一个是语言,一个是内斗,导致残酷的结果。。。。
确实国人比较少
这个帖子我关注好几天了,聊完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吧;P
项目资金绝对是个坎。多少牛PAPER都抵不过FUNDING!!!
再说本地崇洋媚外的很,洋人教授,别管是保加利亚,还是加利福尼亚,都高人一等。
我好像不是经理啊,貌似快5000了
很励志!考证提升+工作经验!
看了这个帖子真的是觉得 半桶水 荡的叮当响啊。 眼界真的很重要啊。我们那真正的高层,没有一个是做了少于十年的,基本都是做了快20年甚至30年的。5年工作经验真的不算什么。5年在我们那只算才开始。
其实越专业技术含量越高的工作,五年真的只是一个入门级
十年上高层的也都是本地的scholar
我司欧美IT企业,在上海的公司4k-5k SGD即2w-2.5w的普通员工随便抓一个都是,别提manager了,要是到新加坡依旧拿4-5K谁会愿意来啊。所以还是看行业,我司在新加坡的manager 底线也得8-9k吧
什么公司?IBM, HP, 微软 google 。。请指点。
整体来说上海的IT 两万到两万五不算是普通员工,最起码技术含量和工作量还真不是一般的普通。可能你的公司列外。所以不是看行业,是看公司吧
国内一二线互联网公司做开发,不是fresh,有个3,5年经验,2w+不是很普通么。。。虽然工作是辛苦点- –
是软件大工厂来的,不是这些家。普通职业也可以分senior, expert. 公司里的招的大学毕业生应该也有1w RMB 这样子,上海消费水平高呀人力成本也高
问题有多少人是在互联网公司做开发的??美国Google FB之类大公司的研发岗,master起薪就10万刀以上了,你以为这能代表美国的平均水平?即使是在大型互联网公司内部,搞核心开发和研究的也是少数人,其他大部分人是做front-end developer,QA,support,UX之类的工作。。
1W RMB=2K新币。。上海重点大学研究生的起薪相当于坡县poly(大专生)的水平
大学,意指本科,不是研究生。6-7年前的行情了,这几年我也没接触过大学毕业生
呵呵,不是。Oracle应该也挺不错吧,可是Larry辞职了
还有,上海涨薪快,新加坡这是蜗牛速度
甲骨文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在北京的,不在上海
6-7年前的软件大工厂给本科生开10K年薪?你倒说说是哪家啊?有啥好遮遮掩掩的
oracle在上海有研发的,我有同学就在里面。我母校也不算啥顶级名校,07年毕业生的情况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8d05df0101cfts.html
10k月薪还是有的。我12年本科毕业的,7-8k挺普遍的。牛一点的就是10k向上了
你的普通是指普遍吗?毕业三五年拿两万还算是比较牛的啦,估计百分之十吧都不到
开什么玩笑,当时大学毕业的6到7k 已经很了不起了。研究生大概是这个范围,可是也只是那很顶尖的一小部分。不是说上海没有这个价钱,不过真的不是普通也不是普遍
这点我倒是承认。不过到了一定的水平,比方两万以上还是比较难涨上去。在新加坡的话必须跳一跳曹不然基本没戏
不开玩笑,我知道很多公司招本科毕业生薪水低,可是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确实情况不一。
“小弟感觉中国人的平均薪水不会高过新加坡人”
呃,很奇怪你这个感觉是哪里来的? 你也说3400是中位数,不是平均数,如果赚的比大部分本地人少,那我们过来干嘛呢.
我们来新加坡的原因不是要比大部分本地人挣得多,而是比自己在国内挣得多。
也许是小弟孤陋寡闻,
但Poly毕业的起薪2000,
Degree的起薪3200。
工业领域薪水的年涨幅5%到10%。
这样一来,Poly毕业生到30 岁也很难拿到3000块。
Degree 毕业生到30岁差不多4500块。
如此算来,如果真如各位所说,中国人高薪比比皆是。
那么到底是谁构成了这些高薪者。
或者说中国的高校毕业生素质远高于本地高校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