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5,但其实是有倾向性的,在日常生活中会说,哪哪房子又大又便宜啦,生活更舒适啦等等,估计孩子会被影响到:lol
好像没有想法的父母最多。
其实心中多少会有期望的,但是又不想影响孩子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
孩子愿意在父母家所在地安家立业是最好,如果不愿意,希望孩子能去一个比父母家所在地条件更好的地方,一代比一代生活更好。
所以选项是“更好的地方”。:lol
希望在一个城市。哪里都可以。
我希望送孩子进大学后,就和老婆去别的地方养老了。至于他们去哪里读大学,最后再哪里定居,那是他们的生活。
我向往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含饴弄孙的生活。
随便他自己,我的想法是老了跟老公回中国养老,hdb出租,孩子们随便他们自己,我不想跟他们一起住,等下儿子难做人
孩子长大, 选那里, 随他
当初以为可以和父母在一个城市生活,但是当有一个机会出现时,似乎都没有 考虑这些问题。。
不孝:Q
孩子有好的发展,是父母最欣慰的事。
是啊!!
只是现在想到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 心里萋萋然。。
等父母退休了,接来住了。
赫赫, 爸爸已经去天堂了。。
妈妈在家和哥哥过,写个哥哥都好亲切。。
慈心柔肠。
其实我是希望孩子在新加坡,这里有她的亲戚,堂哥,堂姐。。。。但是,以现在的人来说,亲情都很淡漠,往后更难讲,且行且看。我也没想到离家那么远,来到这里。
现代人都太忙碌,心里有彼此就好。
这是我的本性, 虽然外表坚强, 其实柔情似水。。
当你的孩子有更好的发展时, 你就会放手了
同一个城市.. 至少在同一个国家. :Q
选5.他喜欢哪里就到哪里
还是那句,性格第一,能独立担当,可以快乐地生活,在哪里都好。
在想,如果在中国的网站,给出这样的问题,选中国的会不会比较多?
如果在美国的华人网站,给出同样的问题,答案又会怎样?
希望孩子到哪儿,落地生根之后,都记得捎上她老爸老妈子。。。。 不希望一家人分两地。不一定住同一屋檐下,虽然我不介意帮忙烧饭扫地带孙。;P
这是我对老公的要求,孩子到哪儿,我们要有能力在她附近买个小房子生活;P。
我家老大当年拿到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好多大学的录取通知。
我个人希望她出国读书。她开始也很兴奋。
后来她选择留在新加坡读大学。
老二老三还小。不过老二说不喜欢美国,不安全。(小朋友还搞不清楚啦)
她想去英国读书。她说读完书还回新加坡。
老三原来说去美国。现在又说要和小姐姐一起去英国。
孩子们随便他们选择居住地。
我和老公一起就好。新加坡和国内为根据地。
每年探望一下孩子们。不打算和孩子住一起。
不是没有想法,是由不得父母
选5 - 没有想法的多数人。虽然孩子梦想长大去英国读书,但不见得愿意在英国工作生活。
估计多数会在新加坡生活,去中国的最少,其他的也许散落在世界各地
觉得会有30%左右散落在世界各地。
只要不是新加坡就行,住腻了。
随他们自己啦!任何选择都是一种经历
两个女儿,老大特别不喜欢新加坡,心心念念的想走出去,估计是留不住了,老二暂时还没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希望能留一个在身边,有个照顾
不要在新加坡,这里工作压力太大工作时间长,本不该是生活的全部。同时如果要创业,坡不是个好地方。不过还是得看孩子自己,父母会给他点建议和提醒罢了
感觉女孩子留在坡县还是不错的, 男孩随便.
住在一个城市比较好,飞机老是出事。
如果行动党大选失败了。还有人希望孩子留在新加坡发展吗?
领导层变天,还没有这么紧迫;屋外的变天,却直接影响到宜居指数。
就是不变天我也不想儿子在新加坡发展
在新加坡习惯了,儿子说以后他要去美国,有点担心我们两老年纪大了,真的会习惯在美国养老吗?回中国也没有退路了。
现在加州亚裔一大把。
美国对孩子的发展,比新加坡更好吗?机会更多吗?黄种人会不会被歧视?另外,美国适合我们养老吗?
大家觉得澳洲如何呢?
经历过移民的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增强了。
比人口基数,行业种类,你说哪边机会多?公平的说,不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新加坡都处在边缘地带。孩子在新加坡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去美国读大学比从国内去有优势,不然我早回去了。
上海博物馆那么多的青铜器,进去还免费,上个月才领略了新加坡博物馆免费排队长龙的人谁不累流满面哦
但是,还是感觉黄种人在美国的发展上升空间有限,感觉主要是做一些技术方面的工作,升到高层很难。
最近看过一篇文章,说印度裔在谷歌屡升高官,中国去的大多数在底层做技术工作。
我觉得重点不是种族的问题,而是语言的沟通能力问题。我说过一位中国的亲戚,中国读的是英语专业,在美国近20年了,一般沟通没问题,但是电视新闻还是听不大懂,这种情况在中国新移民中,估计不是少数。印度国内的英语普及教育,比国内要强得多,在美国发展,语言对他们来说不是障碍。
如果无法对任何话题进行深入流畅的沟通,怎能让别人更了解你,更赏识你?
谷歌是不是有印度人很抱团的问题,不了解,就不多说了。
任何地方都免不了会有排外的情结,但是美国是很重视能力的地方,只要有能力,机会很多。
我家儿子,对升官无兴趣,只喜欢自由自在。我头痛着呢,怕他到老了,真得去拉板车。现在才后悔,当初没给他灌输一点“读书做官”论。
来不及了,母子关系,早就已经转化成,他常给我洗脑了。
(儿子和同学合伙,开了一家公司,前途莫测。)
老来从子,宿命哈
这种观点,我也和儿子讲过,他说:硅谷的发展,也才20多年,第一代的硅谷人,无论有没有做官,生活都蛮好的。他一点都不担心呀。
对物质上的要求,他是只往下看,不往上比的。
印度人的嘴,死的都能说活。新加坡有名的律师都是印度人。
我没有什么想法。这里住了20年,回也回不去。孩子喜欢就好。其实我不希望孩子移民,留在新,毕竟生长在这里,饮食文化背景相同。
孩子开公司,没那么容易成功的,更让父母担心呢。只是我家的太随性,去公司打工,又不求升职,也许还是自己做,比较适合他。
申请绿卡的事,我不是很清楚,一般是工作满5年才可以申请吧,拥有绿卡5年之后可以申请公民,公民可以为父母申请绿卡。
俺除了常去庙里求菩萨保佑他,也没啥能做的了。
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生平安。
孩子是幸福的,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做妈妈的不要太担心,孩子还这么年轻,就让他们闯一闯吧!我矛盾的是要和孩子长期分开!我也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我是不是太没出息了?!
那也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担心也无用。居留不会有太大问题,可以办短(长)期签证陪孩子。
工作满五年还是居留满五年,读大学的四年时间算在内吗?还有,look姐的孩子工作签证是抽签中的吗?谢谢解惑’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多给孩子鼓励,人生不求大富大贵,但一定有所目标,呵呵,当然目标可以有大有小,相信孩子会有所收获。[smile]
工作满5年。
每年4月才可以办工作签证,儿子拿的还是学生签证,毕业后,持学生签证可以打工一年。
新加坡人不用抽签。只是不知是以出生地来划分还是以护照来划分国籍。
人各有志,孩子的志向特立独行。
我说过,拿PSC,做得好,有可能当部长,他说,几代人后,有谁会记得他?
这话让我很惊讶,难道儿子的人生目标是,做点什么,让后人记住他?
是年少轻狂,还是真有本事,俺看不准,以往儿子总是给我惊喜,希望将来也能如此。
儿子的理想好远大!以我们做家长的看法,拿PSC真是求之不得呀!从政的话,四十到五六十岁依然是春天,做其它的就是累!尤其上了岁数。
我是提醒他,要多储蓄防老,他嘴上答应,估计也没放进心里去。
呵呵,谁都年轻过,知道年轻是怎么回事。
感觉智商高的人不大看得起官僚系统,也不太合适呆在里面。
真心希望几代后有人记得你家公子,你看名人传记里总是从名人妈妈开头滴。
谢谢美言!做一做美梦就好,不能当真。
我只是期望孩子找对自己的位置,开开心心过一生。
事业上如能做到,让他自己的孩子,以他为傲,就不错了。
经商也是。
儿子的理想老年就是呆在自己的公司里做事赚钱,不退休,也不担心会被人炒。:)
通常年轻人很少担心年迈之后的生活,是亲的观念成功灌输进孩子的脑中?
年轻人对未来充满干劲儿,不会瞻前顾后的、畏畏缩缩的!
也不全都那样,女儿告诉我她的一个学长拿了PSC,他的学术特厉害,但对政治充满热情!也是新移民啦!
其实我家儿子,也是对政治充满热情,时事政治的课题,难不倒他。第二位的职业选择,他也许会选做时事评论员。没有一点政治头脑,拿不到PSC的。
啰嗦一下PSC的面试,面试分两次。
第一次是心理师的面试,两个心理师,面试四个小时。
第二次是评审委员会的面试,十个评审官,面对你一人,时间是一个小时还是一个半小时的,不大记得儿子怎么说的了。
第二次的面试,会让孩子有被围攻的感觉,准备申请的家长,先给孩子打好预防针吧。
他喜欢赚钱喜欢享受;喜欢酷,认为男人在办公室里比在公园和咖啡店更酷点。
他一直有生存危机感,幼儿园时的理想是做厨师,可以有饭吃。上学后知道钱也可以,就开始爱钱了。
这是成功教育吗?跟我受到的教育是不同的,反而是我被他影响到,现在开始学习理财了,以前我还真没怎么观念,被他们姐弟俩责备。我现在反思,首先可能是我没用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其次,如果不是我的问题,那就是他自己天生爱财了。最后,或者是他想给我安全感(哈哈,会吗?笑醒了!)
新加坡公民可以不用抽签,有一种专门给新加坡公民的签证,两年一签,叫什么名不是很清楚,不过不可用来申请绿卡,要那种需要抽签的工作准证才能申请绿卡。我是听一位朋友说的,不知是真是假?
你儿子能拿到PSC,却放弃了,这需要多大的气魄呀!要是我一定纠结到不能再纠结
这我就不清楚了。
做父母的,不管孩子选择走哪一条路,都会担心。
你家公子,真的适合去做生意。
亲可以老来无忧了。
这玩意谁说的准呢,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果说希望,那还是希望在美国,人往高处走。但是无论在哪里,我是不喜欢和子女一起住,偶尔探望一下ok。我是不能理解现在有些老人非要去和子女混在一起的做法。
美国、澳洲、新加坡都行。
手上有米,孩子不慌。
都是有米银啊。
有句俗话说的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