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MOE这什么情况???

我孩子申请淡滨尼北小学今年的小一被拒,有找过议员appeal,同时老公的公司也有帮忙appeal,最后还是悲剧。开学后我老公也亲自跑过学校,学校说身份是DP不让排位。
但就在今天,老公同公司的一个同事收到通知他儿子可以进入淡滨尼北小学小一就读。他这个同事的情况我们再清楚不过了,他们原来在中国就是同公司的同事,三年前他跟我老公同天进入现在的公司,去年八月这个同事辞职去了香港一年,今年九月又重新加入现在的公司。两人的情况对比如下:
1,我老公在新加坡呆的时间比ta他长
2,我老公是EP的P2,他是SP,工资也比他高
3,我老公有degree,他只有diploma
4,我的孩子是女儿,他的是儿子
5,我的女儿是08年生的适龄


手机发的,还没写完,一不小心发出去了。


5,我的孩子是08年生的今年就读小一的适龄儿童,他儿子是07年生的,之前在香港读完了小一。


6,我老公和他同事工种完全一样


实在想不出我们为什么被拒了,难道新加坡真是欢迎男孩吗?我可以拿这个例子再去MOE appeal吗?


在别人的屋檐下,拿个例子去appeal不是个好主意。


是不是你老公同事拿了香港的绿卡?


他中途去香港一年而已,所以没有香港绿卡。香港必须呆满七年才能拿绿卡。


同情!新加坡政府就是这样的 有时候真的是看运气。我倒觉得你可以上诉试试


既然那孩子在香港上完了小一,那学校是不是可能是让那孩子插有空位的小二呢?如果是的话,与你申请的小一还是有所不同的.


这种很难appeal的,因为学校可以说正好小二有多出空位。


他们是申请小二,MOE把他儿子分配到小一。


4,我的孩子是女儿,他的是儿子
这是他们唯一强过你们的地方。
没错,这里需要保家卫国,又可以为新加坡传宗接代的军人!


他们申请小二,MOE把他儿子分配到小一。


在香港上完小一,孩子可能归类不同。


我个人是觉得是类型可能不同,他是小二,因为英文不好,降级的吧。
不过我支持你继续appeal,总要为自己继续争取一下的,不然自己会遗憾的。


我们直接报的是淡滨尼北小学,他们没有选择学校,直接由教育部分配到这所的。


再贡献一个例子,老公的公司还有两个香港籍的同事也是同年同月同日进的公司,工种学历也一样,一个pr上个月才批,另一个前年的七月就已经批了。运气好的很,刚在pr满三年才能买房的新政前买了组屋,他们两个的区别也是一个是男孩另一个是女孩。


也许真是男女有别?
男孩子要自己(政府)教,从小培养爱国心,长大服兵役才能放心。
女孩子可以娶过来,谁教的都一样。

去年小一报名,被拒的DP,是不是女生比较多?


这边又没有计划生育限制,觉得养女儿吃亏的赶快再生个男孩凑个好字。


我和老公都喜欢女孩,我是独生女在中国也可以生二胎,但目前还没有打算生。
只是觉得这边号称公平什么的,其实也就那样,分配制度太不透明了。甚至有中介找我们说可以搞定小一学位,学校都有留学额的,开价八千但不能选学校。不知道是不是骗局,又担心最后分配到离老公做工很远的地方,所以后来还是选择了国际学校。


这怨不得MOE吧,只要选的那个学校回复说没有名额就算是新加坡公民也没用。
我先前帮儿子申请住家旁边的小学到现在都没位子,儿子是07的新公民,在国内读小二过来继续读小二。


先去 Marsiling 小学,小二再转校吧


你可能不知道2015年的小一第三阶段已经改革全部是由MOE分配的吧?跟以前不一样,以前是由学校来直接入取的。


这个小学在哪个区?谢谢!


可是一个孩子上学都焦头烂额了
谁敢生第二个?
要是2个都进国际学校
一年的学费不是普通家庭负担得起的
同情楼主妹子
不过我觉得appeal只能针对自己的状况
跟MOE说我的同事如何如何都能入学
为什么我不能入学是没用的
MOE一个case by case就把你堵回来了


这也好比的吗? 什么都比?

运气人品, 有得比吗? 人家中头彩的也许是捡垃圾的,什么都不如你, 怎么比啊


今年很多dp孩子现在还失学在家呢,去学校问,说今年教育部不让学校自主收外国学生,往年去差点的小学放waiting list 一般最后都有学上,今年看来只能失学了


楼主,我们也是没学上,在家待着呢,去好几所小学问,他们今年小一都有一些student pass的学生,有时想不通为什么不给我们家庭生活重心在新加坡的dp孩子:'(


楼主,今年和性别没关系,周围失学在家的dp大都是男孩


搬家呢?就是大人辛苦一点。熬过一段日子。你老公如果是这里紧缺类型的工程师的话,申请到pr只是时间的问题。
总会熬出头的,加油!


也有听人说,教育部其实是有位,只是政策原因,可能和大选有关,只是拿孩子开刀,实在有点


抱抱!你接下来打算怎样?


和男女没关系,周围失学在家的大部分是男孩


现在不知道怎么办,孩子是08下半年的,回国也是没学上,只能在家呆着,我们找议员两次,说随便哪所,随便哪里,只要有学上就行,教育部回复永远只是一句话,没学位。


之前有看到论坛里有个家长回复,有个微信群里都是被reject的孩子的家长,做了个统计其中被拒的15个都是女孩,只有一个是男孩。


我周围认识的大部分是男孩被拘,所以应该和性别关系不大


这个是有可能的,moe是要留一些学额给随时回流的公民和pr的孩子,这些娃是一定要给学上的,这个可以理解。

我邻居带小女儿回国上国际学校,临走前到学校申请保留学额,先保留一年,一年过后再renew,只要继续交学费就可以。


那往年为什么大家都有学上,包括陪读妈妈也都能找到学位,今年政策变化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呢?


如果真如妹子所说,那有点可怕……


真是细思极恐


是的,我打了淡滨尼、巴西立、勿洛、盛港、榜鹅五个区所有学校的电话,都说没位了。再追问一些问题时,有些比较好的接线员明确告诉我PR和公民还是有位的。


我妈的朋友有认识一些陪读妈妈,她特地帮我打听了,今年还是有陪读妈妈来陪孩子读小一的。


如果政府真要赶人,EP到期不给续就行了,不需要刻意拿孩子开刀,应该是各个部只管自己的事,统筹安排不合理造成的。


应该是划分不同的组别,每组占一定的份额,还是保留原来的多元化。


是的,学校说有配额问题,有些学校会问身份先。


DP的身份肯定会被限制,政府希望留下有经济能力的人才,小孩子有国际学校可读。
我儿子今年初回来,周围的学校都说没位子,找MOE也没办法,所以去了比较远的学校,每天校车接送也挺方便的。
也幸亏去了普通学校他才没有被留级,我们在国内几乎没有补习英语。


我认为教育部没有刻意比较你家和同事家情况有什么不同,我觉得教育部只是随机挑选的,随机在DP这一个组别里挑选一个罢了。你同事运气好,被抽中罢了。所以楼主不要烦恼了,这里不存在什么公平不公平,只不过你运气不太好没被抽中罢了。其实要我说,从长远看,上国际学校更好呢。


还是别大纠结了,无论政府小学还是国际学校,别误了孩子的上学年龄最重要。以后有机会再转去政府小学。


有些人说读国际学校不太值得!来新加坡就是要跟主流进入政府学校就读的,要读国际学校也不用花那么多钱来新加坡读了!:)


其实我们真不是特意拿同事来比较,最终的目的还是看若有一线希望再争取一下把孩子弄回政府学校。


那还有人说我儿子读mindchamps preschool不值得呢,说我们每月花1658块钱学费是纯粹浪费钱,唉,这个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价值观不一样吧。

只要你自己觉得值得就行了。


楼主,我们群里也有妈妈说家附近小学有新dp插班上小一,我去学校问,也问我去年有没有注册过小学,看来教育部就是不让这批孩子上公立了,以后这批孩子进政府小学越来越难了


当时MOE的拒信就已经说了是final outcome了,所以也有可能他们不给我们这批在8月28号统一报名的人,反而给错过这次报名后来来的新DP。
有没有appeal成功的案例可以分享一下!


据说政府要在2016年之后完全取消小学的双班制。所以可以预计入学名额一定会减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家8月报名,11月初通知没报上,女儿,上周去MOE说小一不会给任何外国小朋友包含DP学额了,因为现在满了,就算有也是留给公民和PR的,如果一定要上就7月来报名考试,考试合格可以入学。
那现在又有小朋友报上了,这个和答复不符合呀!
我们是爸爸先来,都没预计到报不上,我同时启动工作调动从国内转来新,结果我的流程跑完了才得到通知没报上,只好我过来把女儿留国内上小学,郁闷啊!


官方答复都是这样的,我说的这件事情千真万确,下午我刚刚跟幸运的孩子的父亲通过电话,昨天收到信,明天这个小孩就可以去淡滨尼北上小一了。


你可以去拿这个例子去教育部appeal一下,教育部这样做事很不公平,我们的孩子应该公平对待,反正现在也没希望,不如为孩子争取一下,说不定有转机呢


国际学校都报了,不用再给自己添堵。不同的二个家庭综合条件不可能完全相同,你们申请学校的时间点也不同,还有运气问题…

总之,在坡县要懂得随遇而安,不管是pr还是ep、dp都是外国人,能享的福利就算捡到,没有的也不是ZF欠谁的,说白了,整就是外来人口,在天朝,外来人口有资格要啥福利。我这么说不是打击大伙的自信心,只是想要大家明白自己在这个国家的位置。坡县的民主是中西合璧的,能划出芳林公园让申请准证的人群聚会,CPF事件等等,大家认为这是西方的民主吗?我个人认为,学额这事不是appeal越多就是越好,要分时间段,每个学期申请一次,该考试的考试,就是等。同一个学期,不停的appeal是不是有胡搅蛮缠的感觉。不当家不知道当家的难处,我相信MOE有自己一套录取规则,不会因为某些人不断appeal就会改变,也没有必要给你解释为啥你同事的娃能入学而你家的不行。

在还没换护照之前,即使pr也是外国人,外国人在他国的土地上最好就是低调、容易管理,枪打出头鸟,不要把天朝的思维拿到这边过日子,这样会很累。山不转水转,摆好心态,不要期望政策为你改变,自己调整家庭规划去适应比较好,这样幸福度比较高。


但是教育部这样做显然有失公平,小一本来学额就少,新dp不断插班,那这批孩子将来更难进公立学校了,这对孩子公平吗?


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公平。
孩子将来可以凭成绩转校,又或者凭身份(pr,sc)转校。
国家保护公民利益是必须的。
首先被牺牲的绝对是外来人,到哪都是一样的。


弱弱的问下,dp孩子报小一被拒,能不能换成学生准证呢?


这个问题小飞猪姐姐应该知道的,大神快点来回答!


小鱼儿妈妈真的不值呀!很多小孩进了名校,学前只是读PAP的政府学前班,花那么多钱的学前班肯定教得好,毕竟是学前,上学后很快透支了这点底儿。不如把钱花在特长学习和小学阶段的名补习中心,往往能看出成效!


要换学生证,也得先有学校接收不是?
孩子有DP,不用换成学生证,除非父母要离开新加坡,DP没地方挂了,才需要换成学生证


姐姐,是不是只要超过七岁的身份是DP的孩子,在没有拿到PR之前想进入政府学校就必须参加AEIS考试?


其实往年有DP的孩子,超过7岁也是可以通过教育部找学校的,现在……不知道
还是往年的经验,有DP的孩子考AEIS几乎都会通过,现在……不知道
没拿到学额又还是想进政府学校的,不如去试一试2月的AEIS,报名到1月30日,快要截止了


通过中介进的不是DP,是陪读妈妈的孩子。


孩子的身份我不太确定,但是那个孩子跟我们一样是08年生的,8月28日报名被拒的孩子。正常来说,不在新加坡的外国学生一开始肯定就通过中介报名的,不会被拒后才去找,所以我判断孩子是DP。呵呵…


感觉不知道怎么办了,问MOE回答是没有位的,可是现实还是有人能后面插班进去,这个。。。


想不到新加坡也是暗箱操作


作为失学家长之一,完全同意你的说法


各位妈妈怎么会觉得学位是先到先得呢?坡县这么多的EP、SP,要是先到先得,后来的人才要怎么留得住。申请公民、pr、ltvp哪一种是先到先得的,各位是不是急得晕昏了。moe认的条件不会是小朋友,家长的条件比较重要。男孩子比例高貌似有可能,大家都知道坡县还养着一支尼泊尔雇佣军,明显缺人。


2007年出生的孩子是不同的。本该读小二,英文不过被降级去了小一


我正想这么说呢,在香港读完小一,数学、华文都不是问题,英文也是有基础的,降级到小一算是委屈了。降级一年、兵役二年,回流是要付出的。


楼主想多了,不同一批的申请正常。真的要比较要以什么标准,楼主对比二个家庭的区别,和申请PR的条件差不多,学历、薪水、时间你们家有优势。时间上差一年差距不大,工资差多少?1k、2k还是5k?男孩他们家有优势,还有年龄、是不是独生子女没列出来。这事moe不像随机给的,以前大家到学校抽签就是随机的,moe从学校收回决定权,就是要改变以前的随机,让他们“中意”的有学上,哪个是他们“中意”的?会不会也是ICA中意?谁都不知道。


据我的了解,尼泊尔雇佣军是为了防止再有种族暴动这样的事件发生而养的。是为了保持中立而不是缺人的原因。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是的。尼泊尔雇佣军一直蒙着神秘面纱,最近微信上一篇文章让很多忍了解了新加坡辜加警察,我是回帖以后才从微信上看到的。

男孩在坡县得势不是公开的秘密,信则有、不信则无,反正不会有任何部门出来说明这件事,大家也是从身边不同案例总结出来的。


辜加兵在本地人数由当初的142名,增加到目前的数千名,他们和家属被安排住在菲龙山军营Mount Vernon Camp, 群族一向很低调,以防止与外界的接触。
==—————————————-

数千人也不是很少的数,按坡县每年4.5w左右的新生儿,50%男孩也就2.25w,二年国民服役4.5w,如果辜加警察有4500人的话就是10%,占的比例也不算很少。


是吗,我还是很多年前经常路过看到有一些个头差不多,黑黑的,很健壮的人在路边跑步,才知道有这么一群人的存在。


有木有别着一把弯刀?微信上有一篇介绍得非常详细,等我有空在贴上来。


新加坡的军事力量
新加坡军事力量由三部分组成,国民服役人员,职业军人,和雇佣军。雇佣军就是所谓的“辜加警察团”,由新加坡内政部掌管。辜加警察团,英文叫Gurkha Contingent。

新加坡的警察部队构成
新加坡的警察部队构成与香港非常类似,最主要的两部分就是制服警和刑警(简称CID),大致上制服警负责一般的民事、巡逻、设卡之类的勤务,刑警则是负责案件调查、搜捕疑犯等。另外警察部队还有机场安全、海岸卫队、特勤、地铁警卫(2005年才成立)等几支特别分队。最特别的一支要算是“辜加警察团”(Gurkha Contingent)了。

辜加的来历
“辜加”(中国通译为“廓尔喀”)这个生活在尼泊尔的民族,很早就有当雇佣兵的传统,而且由于他们生活在环境恶劣的喜马拉雅山麓,有吃苦耐劳、骁勇善战的名声,19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进驻印度次大陆,向北开拓。

1814年,英军跟尼泊尔打了一场战,尼泊尔士兵勇猛不屈,但是英军拥有现代的武器。战争之后,英军对尼泊尔战士惺惺相惜,他们发觉辜加兵在战争时英勇善战,和平时却又礼貌斯文有教养,一点也不粗野的性格,令英国军方刮目相看。于是英国人招安了辜加兵,和尼泊尔签订了和约,其中一条,就是鼓励尼泊尔男人加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军队,为英殖民地服务。

辜加的战功
此后,英国利用辜加兵攻打印度,抵抗锡克人的兵变。1857年,印度军队叛变,在德里屠杀英国侨民,辜加兵负起保护英军的眷属。第一次世界大战,1万名辜加兵奉召加入英军,在法国和中东作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抗纳粹德国。之后在英国和阿根廷争夺福克兰群岛战争和中欧科索沃内战,辜加兵都派上用场。

辜加兵带来新加坡是在战后的1949年,原因是印度独立后,英国在驻印度的辜加兵军团不得不撤退,然后分散到各个殖民地,包括新加坡,马来亚,香港和文莱。

50年代,刚好碰上英国为剿灭马来亚共产党的战争,辜加兵被派上战场。

1950年12月11日,新加坡马来回教徒争夺荷兰少女玛丽亚(Maria Horthog) 的抚养权爆发了大暴动, 他们四处攻击欧洲人,造成任命伤亡,全岛宣布戒严好多天。在“玛丽亚”事件中,辜加兵和警察镇压部队负起了保安的工作。

由于辜加兵负起保安的工作表现优越,对任务一定忠诚完成,对敌人格杀勿论,很得到这些前英国殖民地国家的青睐。1962年12月8日文莱人民党的阿查哈里(A. M. Azahari) 发动武装叛变,以阻止文莱,北婆罗洲与砂劳越加入马来西亚。当时文莱的宗主英国,在文莱苏丹的要求下,派辜加兵和英军开进文莱,只用了48小时就将叛乱平息。此后文莱苏丹也就雇佣辜加兵来驻守王宫和重要政府部门。

辜加警察在新加坡
在新加坡,每年都从尼泊尔招募体格强健的廓尔喀青年(17岁半到21岁,最终录取比例是千分之七),经过近乎残酷的训练之后才能来到新加坡正式成为“辜加兵”。为了让这些雇佣兵在万一发生种族[关键词屏蔽]时能够保持绝对中立、冷静地执行雇主的命令,平时尽量减少他们与本地人的交往:他们只能回尼泊尔娶妻(但可以把妻子和未成年的孩子带来,在营地里一起居住),平时他们和他们的家人都不能随便离开营地。营地里有学校、食堂、医院等,除了偶尔送货进去的司机,外人不得擅入。

辜加兵通常被派驻看守金库、使馆区、政府重要部门等地方,除了执勤就是反复进行体能和战斗训练,到了45岁左右就可以领取一笔丰厚的退休金带着妻儿回乡养老(他们的妻儿不能寻求在本地长期居留),过上在尼泊尔堪称小康的生活(也有些人成功获得居留权,在本地干一些保安公司之类的行当)。大约本乡生活艰难,廓尔喀人一代又一代地走上这条佣兵之路。

在新加坡,辜加兵也在重要政府机关,如总统府,樟宜监牢,女皇镇的明月湾监牢,(新传媒明星李明顺因酒醉驾车安被判坐牢,就关在这里)负起了保安的工作。内阁资政李光耀自从1959年当上总理后,他在奥思礼路的住家就一直由辜加兵负起保安的工作。

辜加兵在本地人数由当初的142名,增加到目前的数千名,他们和家属被安排住在菲龙山军营Mount Vernon Camp, 群族一向很低调,以防止与外界的接触。

马士沙拉末逃脱事件
2008年2月27日下午4时,在内部安全法下被被拘留的回教祈祷团新加坡支部头目马士沙拉末(Mas Selamat bin Kastari),从惠德里路拘留中心逃脱。

事件起因在事发当天,马士沙拉末由辜加警察被带出牢房,到接待家属的房间,等候家人探访。他要求上厕所,并逃走。警方事发4个小时后才通知公众的作法,引起国人普遍的不满和不安。而一向给人绕勇善战,办事绝对不马虎,富有纪律和忠诚的辜加警察,竟然会如此的疏忽,更是令人大感意外。这一次逃脱事件,影响了人们对他们的忠诚和对敌人格杀勿论的信心。

有别于其他警察,辜加警察的特征是使用特殊的武器装备:辜加刀。辜加刀呈弯月形,长可达10多英寸,是尼泊尔人的传统武器。对尼泊尔人来说,刀就是他们的生命,一旦出鞘,必须染血,否则不能收回。

辜加刀是世界闻名的肉搏利器,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陆战队用的匕首都仿照廓尔喀刀的式样设计。因为这个缘故,辜加刀也成为各个辜加兵团标志的一部分。

新加坡辜加警察部队成立于1949年,主要被殖民地政府用来暴力镇压当年的工运,学运等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政治运动。由于辜加警察的特殊性,每当殖民地政府动用辜加警察的时候,就意味着会有流血事件发生。因此,辜加警察的出动,往往含有强烈的恐吓和警示意味,代表局势恶化到了一定的地步。

辜加警察平时与外界隔绝。在街头巡逻的时候,除了特殊的佩刀,很难识别出他们的存在。

资料来源:新浪博客、搜狐、新加坡文献档案馆、腾讯,由新加坡那些事儿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没觉得他们带着弯刀,只是对他们油亮的黑肌肉印象深刻。


还要谢谢你这么全的资料,长姿势了


楼主同事SP而你们P2,这更加说明了政府公平啊,不看父母钱多钱少。。。


更何况小二降级跟直接申请小一本身就不同,没有可比性。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