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床,听到李光耀去世的消息,虽然在意料之中,也不免伤感,哀悼中。。。。。。
在读小学的时候,地理老师在课堂上谈论过李光耀,说他是非常强势的人,反共,但是蛮有本事。
那时我就记住了李光耀,倒是没记住新加坡。
来新加坡后,听过许多本地朋友谈论李光耀,有喜欢他的,也有不喜欢他的,但是他们共同的看法是:没有李光耀,就没有今天的新加坡。
对于有远见卓识的人,我是充满敬佩的,越多了解李光耀,越觉得他真正是一位伟人。
今年是新加坡建国50年大庆,建国总理走了,给喜庆朦上一层忧伤的纱。
外面小学校里的孩子,还是与往常一样在嘻笑玩耍。
许多年前,中国建国元首走时,举国上下可是一片哀哭,仿佛世界末日来临。
李光耀留下了一个良好的体制,人们没有因为领袖去世,而产生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
祝福新加坡,在没有李光耀的未来,也能继续繁荣昌盛。
默哀。
祝福新加坡,在没有李光耀的未来,也能继续繁荣昌盛。
哀悼,
感恩,
敬重
是啊, 在后李光耀时代,新加坡能继续繁荣昌盛,是对伟人最大的敬意。
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的遗体将从星期三(25日)至星期六(28日)停放在国会大厦让民众瞻仰,有鉴于此,国会大厦周围部分道路将从今天起,在不同时段相应关闭。
根据交警最新文告,介于皇后坊和国会坊的浮尔顿路(Fullerton Road)最左边车道,以及介于国会坊和哥里门街的圣安德烈路(St. Andrew’s Road)最左边车道,已从今早8时30分关闭。它们将在明天早上6时重新开放。位于最高法院巷(Supreme Court Lane)和圣安德烈路之间的国会坊,则将从今午1时关闭至29日下午2时。
其他从明天早上开始陆续关闭的路段包括:介于桥北路和最高法院巷的国会坊最右边车道、康乐通道(Connaught Drive)、介于海滨公园通道(Esplanade Drive)和国会坊的浮尔顿路、介于国会坊和哥里门街的圣安德烈路,及介于国会坊和国会大厦的桥北路最左边车道。
新加坡也将于2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为李光耀举行国葬,之后举行私人火葬仪式。
此期间,官方也在分布于新加坡各区的18个民众俱乐部和社区场所设立哀悼场所,让公众献上最后敬意。
29日当天,居民也可在这些社区地点观看国葬的电视现场直播。
在后李光耀时代,新加坡能继续繁荣昌盛,是对伟人最大的敬意。+1
朋友圈里有人说,如果没有李光耀,新移民的人生道路会很不同。
我敬重所有对社会对他人有积极影响的人。
感恩李光耀,感恩新加坡!
没有李光耀,我们应该都不会来新加坡。
向伟人致敬
致敬,哀悼。。
没有李光耀的移民政策, 我们怎能在这里养儿育女, 享受安宁的生活, 感谢李光耀先生。。他的一生完美。为他的人生点赞。。
最深的致敬,最沉痛的哀悼。。。
伟人,请安息。怀念您!
好久不见
一路走好。
今天朋友圈只有这个消息。
是的,一生无憾,李光耀向世人演绎完美人生。
斑竹,请教一下,这种时候应该带小一的孩子去悼念吗?
孩子对新加坡还挺有归属感,不过不大了解这么大的孩子是否真的明白悼念的意义。
我们公司是有组织,如果是对孩子有教育的意义,那我再安排时间带孩子去。
不是斑竹,不过我来建议一下哈:P
我觉得不一定要带孩子去,各个学校都会在晨会的时候讲这个事情,也对孩子已经进行了应有的“教育”。孩子最应该领会的是对建国领导人的感恩以及把好的社会制度和秩序继承下去,制度的维护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追思会的目的是让人们有个表达哀思和感激的机会, 对于有真情实感的成年人而言,去悼念是情之所至,孩子其实不一定能有同样的感受。我曾经去悼念过李夫人,太阳下排队2个多小时,但是由于是情之所至,不以为苦。可是如果要求孩子,恐怕不一定做得到。
政府在很多地方设立了追思地点,昨晚我看到井然有序,可以考虑带孩子去看看。
小孩子不理解“去世”的含义没有关系,通过追悼一位伟人,可以教育孩子:做人要做怎样的人。
去悼念分区点就行。
一个继续繁荣昌盛的新加坡, 是李光耀的心愿. 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
一代伟人走了,虽属意料之中,但还是感到了心中的痛。
昨天,接小女儿回家的路上,她问我,有人”去世“了,所以,学校的国旗降了一半,为什么呀? 我告诉她,离去的,是新加坡的国父,也就相当于你的爷爷,没有他就没有新加坡的今天,也一定不会有你了,但是,她好象还是不能完全理解。
回想76年的中国,三位元老级人物先后离世,我当年差不多和今天的小女一样大,看着满世界的白花和黑纱;痛哭流泣的人群(不知道真的还是装的,反正有哭晕过去的人);表情严肃的父母,当时,受到严格命令不能乱说乱动,更不能笑的我,非常困惑和害怕,以为世界末日要来了呢!但是今天的新加坡,一切依然,孩子们还在跑跑跳跳。听广播说今天起,学校会给学生讲述李先生的事迹,让学生了解他,了解他为新加坡所做的一切。
敬佩李光耀先生,他给新加坡留下的宝贵精神及物质财富,以及健全的制度,应该会是长久不衰的。
愿他老人家一路走好,在另一个世界与他的爱妻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哭是真的,灌输个人崇拜的结果,就像今日的朝鲜。
感谢建议,说得非常有道理。
因为孩子是小一下午班,昨天回来的反馈是学校并没有着重提及,孩子也没有什么深刻体会,才有这方面的考虑。
我会在周末带孩子去社区的追思点去感受一下。
默哀。
感恩。
想某日下午,去国会大厦吊唁一下,不太想带孩子去。
最近有的忙。儿子当兵了吧?
还没有去,5月份。
现在当兵这么迟呀!我们那时是1月份就去当兵了。
“Auld Lang Syne”,今早总统府上空飘逸的乐曲,触动了我内心最脆弱的神经。。。。。。
一路走好,李先生。
今天晚上带娃去兀兰这边的追思点,给老人家献束花,因为他的领导与付出,我们作为异乡客才能体会这个美丽的花园城市。
昨夜去了国会大厦,向李先生致敬。
夜里队排得也是很长,在政府大厦广场那边蜿蜒伸展,围栏已经不够用,义工人手不足,但是人们还是井然有序地跟着前面的人走,李老如果有灵,应该感到欣慰。
心情很沉重,真正的国父啊
悼念李光耀先生。。。
1997年来到新加坡, 只想做2年工, 挣点钱, 回家。
从来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落地生根, 而且变换了国籍。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想法。。。
虽然我们不是生于斯, 长于斯, 但是通过李先生的离世, 深切的感到我们是那么热爱这片土地。有安全的生活环境, 清新的空气, 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双语教育, 以及人人有其屋,充分的享受到平等。象我们这种只身来新加坡,没有任何人脉,做任何事只凭自己的努力, 不用求人, 不用靠关系,可以有稳定的生活,找工作可以通过面试解决, 不用担心你所买的东西是否是假货, 你的食品是否安全 , 半夜回家亦无须怕打劫, 人民安居乐业,而且又有了第二个孩子, 这是来这里最大的收获, 有房, 有车, 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这里的生活简单且平静, 无须为一些琐事去烦忧。。
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谢伟大的李光耀先生!!
没有他就没有这么美丽的家园,所有华丽的词汇都想献上, 可是不用了, 一个伟大足以。
李先生为社会奉献一生, 最看中的是他对爱情的坚贞, 虽说瑕不掩瑜, 伟人不谈私生活,但是就凭这一点, 又有几人可以作到, 铁汉柔情。。。
伟大的李光耀先生,安息吧, 一路走好!!愿和你的芝在天堂再相逢!!
27.03.15
赞同!
李先生的自律让人敬佩。
让小孩在烈日下排几个小时的队或许并不容易。 除了悼念,我会让小孩读李光耀的人物传记,告诉孩子什么是优秀的人:对国家的热爱,对爱情的忠贞,对事业的执着,对人民的责任。。
虽然我们还未入籍,但是看到如今的新加坡美丽整洁,政府部门办事高效廉洁,百姓物质和精神上都富足,李老功不可没,所以怀着对伟人的崇敬,今天我们也去了国会大厦悼念。虽然在烈日下排了六个小时,但是周围的人都互相打气,甚至听到旁边一位女士说”我不能晕过去,否则会增加他们的麻烦”,听了真的很感动。
昨后半夜,国会大厦那边,人潮太多,队尾关闭过一阵子,不愿离开的人很多,今晨重新开放。
昨天看到一个段评论:两个都有高度的权威,一个由着自己的[关键词屏蔽],肆意妄为,为了自己的理想视人民如草芥;一个约束自己,藏富于民,建立高度的法治,形成可以传承的清廉体系。境界高低一比便知!
看着许多人挥着手中的国旗,大喊着李先生的名字。
心酸,一路走好,李先生。我们将不会忘记您对新加坡的付出。:(
今天老天爷也在流泪了。
十里凄凄别,烟雨袅袅春。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向建国总理致敬!
(联合早报网讯)大批公众趁公定假日前往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参观李光耀纪念展。博物馆外已排起长长人龙,据当局发布的最新消息,预计等候时间长达四小时。据知,上午10时博物馆开门前便已有人龙排队等候。截至下午3时,今天的单日到访人数已突破3000人。
二楼的 Glass Atrium展区最多可容纳250人。为让公众享有舒适的参观体验,当局在一楼疏导和控制人流。据现场观察,展出红箱子,假发和劳力士手表的柜子外也被围起,大约每三分钟允许15人参观。
在场的日本旅客阪堂千津子形容,大家得在博物馆外面排一小时才进入,到了里面还得再排多一两个小时才能上电动扶梯上展厅。但她说,整个过程没有人埋怨,新加坡人这种能耐甚至超越日本人, 让她很惊讶。
当局已实施相应的人流管理措施。老年人,孕妇,残障人士和带有年幼婴儿的公众可享有优先权。(本报记者:蓝云舟)
在国会大厦前排过队的亲,可以去看看4月3日的,会有亲切感。
与楼主同感!
3月25号一早排队瞻仰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