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ar奖学金得主在美以四项投毒罪名被起诉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奖学金(A*Star)得主Ouyang Xiangyu(欧阳湘玉?)最近被加州地方法院以四项投毒罪名起诉。欧阳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Cancer Biology Center的学生,被正式起诉四次向同实验室学生的水杯中放置有害物质聚全氟烷氧基树脂(PFA)。她的辩护律师表示将提出精神失常作为辩护理由。
欧阳据称从投毒之前就有失眠,梦游及头晕的症状,因此“无法认清自己行为的性质”。欧阳之前就有多次破坏实验室他人实验结果的行为,labmate产生怀疑之后告诉了导师,导师调出监控录像证实是她做的,马上报告了校方和警方,但是这个时候投毒行为已经多次发生。 怀疑被确认之后欧阳被强制送入精神科,期间打电话给校方要求继续留在学校,对话中不承认自己投放的是PFA。 原话大致是“实验室里有很多东西,我抓到什么就放什么,具体是什么已经不记得了,可能只是自来水” 。斯坦福大学据称已经决定永久禁止欧阳进入其校园,但鉴于联邦学生隐私法律的限制,对于她的学籍问题没有发表结论。 被警方拘捕时,她正准备从斯坦福的研究生公寓搬出。警方表示在听完米兰达警告(即“你有权保持沉默“)后,欧阳开始拒绝回答警方的问题。
在对警方的供词中,欧阳的labmate和导师对她的描述都是非常内向,害羞,不合群;但是又表现得对她的研究生学业十分紧张,经常找实验室的人问问题问个不停,是个“很难教的学生”。
欧阳是新加坡公民,来自中国, 她的父母在新加坡从事科研。 欧阳在伦敦帝国学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于2013年获得A*Star奖学金并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注:以上内容来自北美华人论坛和海峡时报。下面是海峡时报的相关报道。
A*Star scholarship holder charged with poisoning classmates
感慨:
1. 余澎杉(Amos),欧阳。。。再优秀的孩子也可能会被心理问题轻易摧毁。
2. 本地中国人又中枪。网上开始骂了。。。
http://www.straitstimes.com/news/singapore/more-singapore-stories/story/sex-videos-fetishes-scholars-who-made-headlines-the-wron#xtor=CS1-10 她是其中之一。可惜。毁了自己和家人。
叹惜。。。。。。
又有人会借此攻击政府的精英制度了,新移民也会受牵连。
教孩子努力向上,也该教给他que sera sera心态。
人格、道德塑造最重要
孩子的教育, 不单单是学习, 一个善良的心胜过所有。。
确实,楼上说得对,这孩子不单单是好胜,心肠也是过于歹毒
内向害羞不合群。问题 从小就存在,一直不被重视,或许被成绩的光环遮蔽了。
PFA是明确的无毒的塑料。
当然,动机不纯的话,投放食盐也是不当的。
另一个角度讲,可能斯坦福大学的学业压力过大?
如果本身孩子的心理素质不错,道德素养也好,可能抗一抗就过去了。
从为人父母的角度,了解孩子的素质和实力很重要,不一定每个孩子,即使学业不错,就一定要送往哈佛,斯坦福,尽管那里可能是很多人的梦想。
我家有很多PFA的小东西,耐高温化学稳定光洁不粘连易清洗,是理想塑料,就是贵!
又看到一句:
无毒害:具有生理惰性,可植入人体内 。
应该算是有微毒,但不会致命。当然,制成塑料后的确是无毒。
摘自百度百科:
“健康危害:本品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引起鼻炎、咽喉炎、肺炎和肺水肿。对呼吸道有致敏作用。 眼直接接触可致灼伤。对皮肤有刺激性,引起皮肤红肿。口服强烈刺激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引起干燥、皲裂、脱屑”
摘自维基百科:
“paraformaldehyde is a suspected carcinogen. Its acute oral median lethal dose in rats is 592 mg/kg”
学业压力大是肯定的,可是不读博士也是可以的吧,反正硕士都读完了,回来结婚工作多好。
我觉得,压力应该来自新加坡这边。
2018年毕业都30了,不知谈恋爱了结婚了没有,学习不是全部,可能没人提醒孩子。
也许患有忧郁症什么的。
下午看到这个报道的一瞬间,我已经挨个儿同学群跪谢他们当年的不杀之恩。。。
以前中国有个孙维。
应该取消女人读博士的权力,女人应该干老天赋予她的使命。看这女孩书呆子的样子,觉得她好可怜。
这个孩子即使不是出生在新加坡,也应该是在新加坡长大的,和天朝已经没啥关系了。
她应该是精神有问题。遇见过在读博士有这种症状的–精神分裂。
没谈过男朋友,我觉得这个是遗憾,这个年纪找工作找爱人都应该放在读博士之前了吧。
不反对读书,但读傻了就跟生活背道而驰了。
男人,书读的越多,越容易找女朋友,女人则相反。
也许对父母来说,她一直是乖女儿:专心读书,不早恋。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得实事求是,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就会出问题。
人生路很长,一路上竞赛很多,不可能总是你赢,教孩子输得起,也很重要。看报导,美国一10岁男孩,因为输棋,从教室窗口跳下身亡。不胜唏嘘。。。。。。
看看周围新移民的孩子性格内向,或者说孤僻的孩子不在少数,不影响读书,但是没有朋友,少说话。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还是一个融入的问题。并不是从小来就一定融入得好。南方人和他们的孩子比较容易点,关键还是语言的问题。所以,强烈建议家长不要和孩子说方言,特别是丢给祖父母管,自己当甩手掌柜。等大了,孩子口音很明显了,改就难了。你不要不相信,就是进幼儿园,口音重也会受排斥,影响孩子的性格。我朋友的孩子一口四川话,很有趣,去了幼儿园,一开始非常喜欢催着去,过了一段时间不要去了,发现这么小就被排斥,很活泼的孩子变沉默了。小学据说更加明显。
觉得对这件事,也不必大惊小怪, 毕竟是占极少数极少数的。现在也只是起诉,还没最后判决, 律师不是说有可能因为精神原因免以诉.
上学后孩子上课时比的是成绩,到下课比谁会玩。流行的电子游戏谁玩的级数高谁就有威信,搁哪里都一样,。
反正出了事,都会说是精神有问题。
没出事的时候都到哪里去了。。。
始终觉得女孩读个不错的本科,有个不错的职业,早点结婚生子才是正确的人生之路,书读大了,婚姻耽误了,总是觉得有点缺失!
相信这孩子从小就优秀,太过优秀,也许是博士班读得不尽理想才变成这样。孩子啊,活得开心,健康确实更重要,前几日见到一孩子,让人心疼,没日没夜补习,各种琴棋书画,瘦骨如柴,睡眠不足,跟他说话都打瞌睡,只为了高才班,为了更好的前途,想象一下,这孩子要如何融入一般新加坡孩子的社群中,拥有正常美好的同儕关系,有点难。
旁人都看着心疼,他父母咋不心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