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有没有人觉得看了优质组屋再看普通组屋无感

1. 普通组屋窗户太小, 太压抑, 搞不懂HDB为什么要大量安装这样坑爹的窗户, 谁能给一个合理的解释2. 优质组屋的layout大部分都是客厅和房间通过走廊分开的,虽然浪费了几米但是避免了打扰, 而且摆东西更容易, 看到旧普通组屋客厅周围都是门, 很难摆东西, 沙发只能放在客厅中间。
3. 优质组屋的装修比较时尚, 比如电线走法等等细节
4. 优质组屋貌似位置貌似都不太好,所以好像也不是那么受欢迎


你不觉得优质组屋很小吗?卧室放个床就基本没位置了


除非有钱就能任性。。你不觉得在普通住几年然后换优质不是更有优越感。。另外普通比优质大


不能要求太多了,不要说hdb了,就是有些condo,看了之后都恨不得把设计师抽一顿,脑子是进水了咋地,设计的怎么这么反人类呢。
当然,hdb的毛病更多,坑爹的外观,随意混搭的颜色,毫无必要的低层高等等,都是败笔。


同感~最讨厌普通组屋的小窗户


我觉得优质组屋房间太小了。这难道不是反人类?


ZF口口声声提高生育率,但是呢,组屋是越建越小,怎么看都不像能把三个娃给装下去的迹象,二个娃顶到头了。

一个孩子总要一张床+一张书桌,五房式也就三个房间,三个娃以上就是要二个娃公用一个房间,床小时侯可以双层床,书桌总要一人一张吧,拿对卧室的要求就是一个双层床+二张书桌+一个衣柜,现在的新房有几个做得到的。着还是孩子小的最低要求,等到孩子发育以后,那么大的孩子爬上爬下睡上铺也不合适。感觉设计师就是让大家少生优生的节奏。


再小都比新的大众公寓宽敞啊


娃大了自己就能买hdb了。你生3个机会不少呢。


全玻璃的好看,但隔热,隔音就比较差,
砖墙的隔热隔音就好多了


厅大房间小这是现在的趋势,这个倒不算是反人类。


这个回答比较靠谱


不小啊, 我了北部68x的几个房间, 感觉都挺正常的。我看的都是5房式, 3个卧室的。离mrt10分钟路程。
对比了一下附近的旧5房式, 主要是通过去掉了一个房间, 阳台, 洗衣室等实现减少面积的。 主人房差不多大,甚至更大。


这个有道理,没有完美的东西,只能在各方面找个平衡。


要等到娃成家才能买组屋,现在娃都发育的早,到中学都比父母高了,那时就需要大房子了,哪等得及娃成家勒。

我家是不可能生三个的,一家五口加一个女佣,那至少要122平的老组屋才够住,还不能没有闺女,女佣只能和女娃同房间。


他们大了才不想在家里呢。全部往外跑了。哈哈


孩子多的话,那就不是房子大不大的问题了,是房间多不多。新的hdb,五房EA也不过3个卧室而已。所以,最多养两个孩子了。


我也发现这个特点,说是5房其实是三个卧室, 那为什么不直接叫4房呢, 叫4plus

看了好几个这样的5房,感觉客厅不是很容易布置,虽然不小, 都是简简单单的,空出很多地方


新房太小,楼距也小,有些房型还不正,更重要的是地点偏一些。


HDB面积已经不错了,近来的新condo设计,3个房间70多平方米,4个房间90平方米。。。


DBSS的面积还可以,设计也很优质。有没有高人贴下它们的转售时间?谢谢!


房间越盖越小是反人类的, 私宅方面, 开发商为了好销售, 多盖小面积的房子, 可以说是市场的选择。但是组屋越盖越小是不应该的。


楼距这种事 公寓不是更黑么


对坡县的房型我是一肚子怨气,新的房子,所谓公寓式设计,房间小的放不下一张双人床,有的家连着把窗台都打成床了,旧房子设计挺大气的,可是那个长走廊,一点隐私都没有,还有point block 的设计,一点风都没有,很闷热!


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啊。哈哈


本来很向往落地窗不靠走廊的新组屋,听说四房只有90平方又小又热之后果断放弃了。


我是感觉有些hdb的房型设计,很随意,就像是打发叫花子,胡乱设计一下,反正也不愁销路。想怎么乱拐就怎么拐,外墙颜色想怎么刷就怎么刷。
有些condo呢, 也好不到哪里去,看得出来设计师想在外表做点事情,搞点层次出来,不要那么单调,但是外面一胡搞,里面房型就乱了,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军部那边的north oaks。还有就是客厅缩进来,面积一下子小了不少连带电视墙也几乎没有了,而缩进来楼下那块地方,也没啥大用,典型的东施效颦。


新加坡是热带国家,应该提倡南部通透的设计。可惜,这种设计理念还没有传播到新加坡。新加坡condo大多是东南西北,每个角有一个单位,所有房间和客厅朝一个方向。

新加坡也应该提倡两梯两户。


萝卜快了不洗泥,一方面我觉得是设计师水平差,另外一方面是房子供不应求,就是设计成一坨屎,照样销售一空。
还有就是资源有限,就那么点地方,要排进去几百个units,南北通透的话,那block之间的距离就要握手了。


Pasir Ris和Clementi的两个DBSS房间面积小的只能放下一张小床。有孩子的家庭根本没法住。。。而且价格也贵得离谱,都跟EC差不多了。DBSS本来就是鸡肋,后来政府就不再建了。


不是设计师的水平差,而是经济考量. 南北通透的设计当然好, 但是成本也高了


我刚拿到的优质屋65平米,确实是有点点小,但全屋落地窗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


其实南北通透,一梯两户的设计最适合新加坡的热带气候,不是没传到新加坡,而是得房率,新加坡地皮有限,为了多建房子,才产生那些坑人的设计!


地皮有限无法南北通透也罢了,热带气候下hdb的房顶还修得那么低,这就属于贪小便宜吃大亏了。


我一说新组屋盖得太小不适合一家五口以上居住,上面有的回复穷人照顾好自己等等,小伙伴们,住五房还叫穷人吗?新组屋都没有EM,EA也是三卧室的,难道让养三个孩子以上的都去买四房卧室的公寓或者有地房产?新的公寓四个卧室的房间也不是每个房间都放得下一张单人床+书桌+衣柜的。。。


养三个及以上孩子的,可以考虑两个孩子share一个房间。我们那会上大学的时候,8个人一个房间呢,博士生才2人一间。这还都已经是成年人了。


组屋窗小是可以降低成本,且都是预制构件,不容易改变尺寸,公寓是现浇混凝土的可以根据开发商要求,随意设计,落地窗那成本一下就上来了。总之钱花不到位,窗别想要大的,层高也别想要高的。


我说的问题就是现在新房子房间小,二个孩子想share都不容易,很多就是房一张床,正常尺寸的书桌都放不下了。


这么专业??能解释的具体些吗, 纯好奇, 组屋的混凝土是模块化的?
玻璃的成本应该比混凝土低呀。
有预购就有预制, 那为什么不把窗户做大, 把混凝土做小?
是不是做窗户的厂家不如做混凝土厂家跟HDB的公关做的不到位哈哈


这个还是跟设计有关,设计的时候是3/4的玻璃,那么模块化当然也是3/4的模块。新的HDB小是小了一点,但是很多的格局还是很合理的。


那就买老房子就好了啊


hdb层高这么矮,我觉得有可能是政府有意这么搞的,就是要和condo拉开差距。


层高2.6个人觉得还可以吧,新组屋还是很漂亮的,所以Condo压力来了,价位是人家的两倍,还要交300多物业费,享受没有2倍啊,对于不经常游泳打网球的人,更是没啥大的区别。有能力还是可以二套上condo的,这也是实话。但新组屋性价比更好。


其实condo的300多物业还算可以,前提是你要有车子。


层高2.6真的是有点低,装个风扇,稍微高点的一伸手摸到了。
hdb的思路应该是越修越好,倒逼condo修的更好才对,而不是主动修的差来给condo让路。
condo的物业费游泳网球啥的都是毛毛雨,关键是车,如果有两辆车就比hdb划算了。


所以EC的性价比很好;P;P;P


EC就是公寓。呵呵呵


是的, 旧组屋客厅周围都是卧室门,厨房门, 很难摆东西, 然后也声音会影响其他房间。 但是中介说50%的人认为新组屋浪费了6,7米走廊的钱。 有些地段这个钱也是不小的浪费。
第二就是旧组屋厨房太大, 浪费。


我家就是南北通透,一层两户,
可惜这种房子都有岁数了。


你好豆包妈妈


没错,组屋很多地方都是拿预制构件拼的,新加坡讲究生产力,政府认为这么拼起来的能起到提高生产力的作用,公寓都是混凝土现浇,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寓的结构比组屋更稳定些。
至于窗户肯定是玻璃窗更贵啦,窗框都要铝合金的,且玻璃又要隔热隔紫外线等等,所以你看公寓都是大片落地窗 几乎看不到墙面,组屋就是一大片墙面抠出来一个窗户而已。


上班的地方有大片的hdb即将竣工,回家的时候看到cck那边有更大面积的hdb也要竣工,感觉hdb的前景不妙。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