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得知一个同事也通过PR了,情况基本一样,P1准证2年时申请,4个月左右通过,而且公司算是比较好的,
所以我个人感觉,在相同大陆华人没有本地学历的背景下, ICA考虑的因素应该是
先工资 + 公司 , 然后在新加坡时间,然后就不重要了。。。大陆学校是否有名基本一点不受重视?
当然我的看法很有可能比较片面,希望有人能提出反例。
除了北大,清华。感觉别的985没啥优势,不如本地神器poly
北大清华p1 一年半能拿PR么?
北大清华p1 不到2年就能拿PR么?
也看你公司和行业, 去try,没有一定的case。
我知道一个北大的,12k薪水,一年半拿到pr。
也知道几个12k-15k薪水的,有1年多几个月就拿到了,但是总感觉那是因为薪水高,不是学校,因为他们学校普通真心感觉国内大学啥学校根本不管用
至于学历影响排名,我个人理解如下,不知道国外名校是否沾光,请指教
Poly 》本地公立 》本地私立》国外学历 》国内学历
POLY=本地公立,除了三所大学加五所poly以外。其他排名意义不大,还是看薪水看行业。
刚才也是跟同事讨论了一下, 是这样的:
08年以前PR门槛低的时候很多人申请的时候刚刚工作,只在新加坡工作了很短时间,公司和待遇都很一般,这时候学校比较重要,因为你没啥其他优势。
一旦你工作5年以上,公司和待遇就变的更加重要了,
工作10年以上,基本不看毕业学校,只看你目前的工作和曾经的工作经历
觉得这个说法比较有道理,鉴于目前PR很严的情况,大陆学校学历应该是一点点光也沾不上。只看工资和公司
建议中国应该和新加坡多做教育上的沟通交流,大陆的大学没有那么差,看到拿国内学历的不少人不被认可还是很惋惜的。
对于学校排名,我的感觉是:
1)本地大学和poly(不包括直接读研和博士来的)。
2)发达国家名校。
3)别的国家一般学校和国内名校。
4)本地私立和国内一般学校。
公立本科要排在poly单身前面,poly结婚和poly单身也是不能比的。
我看到那个排名也是醉了。。说白了就是一个政府本科一个政府专科 怎么可能专科比本科靠前。。
本地公里的MSC能和poly一拼吗
美国常青藤=poly=local u,poly不可能大于local u的。。
没得一拼,个人感觉本地master《phd《poly=local u 就申请pr来说吧。
NAFA毕业,工作3年了,今年四月申请pr了,不知道能不能过……
我觉得 phd还是有优势的
本地 phd > 本地公立本科 > poly > 本地公立master > 其他
至少我认识的几个国内本科毕业后过来读phd的都是刚工作就申请PR,等三四个月就批准了。
MSC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