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让公司人事部研究如何利用政府的各种津贴和补助来帮助公司发展,其中就有关于教育的skillfuture的。 看了一下, 光那个Skillfuture Award, 一年就会发出1000万啊,还不包括其他各种有关教育的津贴在内。 到底花这么多的资源和时间来提升本地人, 和直接引进外来人才, 哪个更划算呢,前者看起来是有点事半功倍, 而且员工去读书提升, 这多少也会影响雇主的business的吧?在这点上, 拿来主义不是更好吗?
上了班再去读书提升,如果是特别的技能还行,如果是拿文凭,基本可以说是浪费公司的钱。
直接引进外国人才肯定更划算啊。
提升本国公民,不是划不划算的问题。
Skillfuture在钱的方面应该可以帮助公司的吧
金老的意思是取信于民的问题?
一个是动产,一个是不动产
一个是短期投资,一个是长期投资
你都说这是提升了, 就是改善中低收入的一种爱民措施。。
新加坡是小国,产业单一,人口又少。 岛国民的悲哀就是要跟着政府战略跑。
要发展电子业,就要去培训当电子工。
电子业玩完了,发展药剂业,电子工怎么办? 只能再去培训啊。
楼主的言论肯定要被深蓝喷死了。
作为公司,逐利是本能,如果外来人才更好用,那作为老板,我管你本地人的死活作甚?
就是论事,这个不是针对人。
好像很多公司也是支持员工提升的,可能是想留住人吧,大公司尤其如此,也是响应政府?
因为这个只是作秀工程,政府根本没打算这么做。
1000万是什么概念呢? 只相当于每年本地科研经费的0.1%都不到,说白了,这个计划只是一个廉价的形象工程,而且政府压根就没押宝这些受训人士能有什么作用,但是爱心或者关爱是一定要表达到的!
这样说来大多数公司应该也不太热衷这个啰?
形象工程而已,然无卵
搞笑。
一个是动产,一个是不动产
一个是一次性的,一个是可循环的…
的确,平均到人头上少的可怜….
或者可以说,是拉选票工程?
哈哈
我们公司老板,去读了个mba,听说跟政府报销了一大部分。几个月前,我们全部的治疗师队伍,在这个项目的支持下,去参加了一个技能培训,成果不错。如果不是政府出资,想要我们老板出钱去给这么多员工读那个课程,我想说呵呵呵呵
外来人才政府可以挑,不符合要求的可以不引进。
但本地人政府挑剔不了,故只能老老实实培训了。
这次内阁重组,教育两个代部长,一山二虎?看了这个帖子,孰轻孰重豁然开朗…看来总理在权力的平衡和安抚方面,真的是煞费苦心…
提升本地人才肯定不存在融入和归属感问题。
对头。
前面那些回贴的,我真担心你们的高学历。
你们家花钱装修自己家,和把装修的钱花了住酒店,哪个更划算?
LZ家的小孩如果不是天才话,没必要让他受教育, 赶紧扔到家门外。 领养一个智商高又刚好大学毕业的小孩,这比较划算。
什么一千万, 是一年十亿。
引入也好,培养也好,都是为了提升竞争力,不矛盾。
一年一千万的投资,根本不算什么,很多大公司,几个高薪的CEO的薪水就可以达到这个数字。羊毛出在羊身上,每个月各个公司都交钱的,按人头。
完全开放竞争,在多数领域,都不会被实践。
因为,优胜者可以扩大优势,但对于弱势群体,却是致命的。关税,贸易保护,一直也都存在着。
哈哈,这个比喻虽然刺耳但却是很容易理解。
low skill 的公民你不培训人家就坐吃山空
你就有一批吃白饭的要养
你觉得是把这部分劳动力用起来自给自足好
还是请外国人来养他们好。
所以政府必须想办法提高用外来人口的 成本
本地人没工作你让他去死啊?不可能啊。开除他国籍?也不可能啊。你还是要养他啊。
与其养他以鱼,不如授他以渔
不管高薪 低薪 高层 底层, 政府或公司有没有津贴, 每个人都该提升自己以却保持自己在自己工作领域的竞争力。等你哪一天失业被裁员了找不到工作,别怨天尤人。
对的。所以政府一方面要照顾本地人,一方面也要引入竞争发展经济,要在这两者之间找个合理的平衡。
必然,所有的措施都分长期和短期
所以引进人才和培训本地人不矛盾。
而且新加坡无论怎么培训人口老龄化也是跑不掉的,必然要引进年轻人。
没有任何国家的所有行业都是完全开放的吧。
中国我就不说了,欧盟和美国经常因为农产品撕。
香港算不算全开放的?
现在啥行业都不怎么景气吧。不光是一个电子。
而且政府并没有撤出电子业的意思。
有的厂走了也有的厂扩建
按份额电子业可能萎缩了,但绝对值还是制造业中最大的一块吧
“完全开放竞争,在多数领域,都不会被实践。”,我的原话,我们说的不是一个意思?
所以电子业现在全是半导体在撑吗?
目前还是制造业中第一大啊
可能因为这个,制造业的人员也是要公司,政府和个人来培训提升新技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