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普通的人生,无非是出生,读书,工作,买房,结婚,生子,变老,生病然后死掉。 听起来很郁闷,很无力。但是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正常生命的循环。这个中间当然必不可少的就是资源供应。 读书需要钱,生孩子要准备给他读书的钱,结婚买房也是要钱,养老要有钱,然后生病更是要钱。我们的生命不管有什么形式,他都要有对应的资源支持。不然那全都是大脑过电,瞎想想。很多人说自己50岁提前退休,带着老婆环游世界,听起来很刺激,实际上看看他的资源根本不可以支持,而且大多是说而没有实际规划。
在做目标规划的时候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应付自如。自己的资源在哪里?工作,投资,生意,遗产。。。。。。你未来目标所需要的资源是多少?然后根据你能承受的风险,心理承受的能力,做出合理的理财规划。以普通工薪家庭,年收入在10万左右的家庭,有两个小孩来说。储蓄保险是最合适的投资工具。
储蓄保险的本质
储蓄保险是有受保障部分和不受保障的花红部分组成的一个有年限的合约。合约规定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的:
《1》. 在规定的时间内,每年购买人甲方需要向保险公司乙方提供规定数量的保费(保护费)。
《2》. 保险公司乙方向购买者甲方提供如下服务:
A. 如果购买者甲方出现死亡残疾或者末期病症,保险公司乙方会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给你保额数量的钱加上不受保证的花红。
B。如果这段时间购买方没有出现上述情况,那么会在期满结束是付给购买方受保额的钱和不受保证的花红的钱。花红会跟根据投资回报每年宣布。
整个储蓄保险就这么简单,是一个简单的合约。通俗讲就是黑帮大哥跟小弟们收保护费,如果哪天你进去了或者被人砍了,大哥按约定给你们一家人一笔钱。如果你没事, 10年后也会按约定给你一笔钱,如果有盈余,再给你点花红。
他相比别的投资方式有几个方面的优势:
1. 保险成分:
储蓄保险里面有一个保险的成分。以教育基金为例,一般家庭需要慢慢积累这笔钱,可能以每个月500块的形式。如果顺顺利利,没有生病,没有意外死亡等发生,那么你也可以达成目标。但是人生不是都会顺顺利利的。储蓄保险中的保险成分会在你出现这些情况下,照样保障你未来所需资源。 相比把钱投到银行,债券或者是股市,你放几年的钱就得几年的利。不会因为你在第三年得癌症而把未来所需的钱给你。
2.相当的回报率
在正常的金融市场里面, 买东西所用的货币叫做投资回报,货物就是风险。每个人都在卖自己的风险。每个买家都在衡量买进风险的利润。金融市场是这个世界上流通性最好的市场,他的回报也是最公平的。 回到储蓄保险,他因为流通性比不上银行,国家储蓄债券等,所以回报率会超过他们。但是因为他的很高的资本保障,又会对他的投资风险有限制,所以他的期望回报比不上股市,他的资本保章却远远胜过他们。一般的储蓄保险回报率在通货膨胀率左右。一般5年以内的储蓄保险,都是100%资本保障,就算是长期的也有95% 左右的保障。
3. 不需要一次性大额投资。 你如果要投资到房地产,债券等的理财产品,大多需要一次性的大额投资。比如投资公寓首付20多万。而储蓄保险100块一个月也可以开始。也可以享受到高资本保障,相对高的回报。特别是工薪阶层,每个月积累数额不大,储蓄保险是积攒首付的最好方法。
很多人觉得回报太低,但是市场就是这样,以你现有的条件,你能找到更好的投资吗?如果你有更好的投资,别人也会投资,也会把利润压下来到一个平衡状态。我觉得你还是攒点钱投资到自己的专业,让自己更值钱才是最好的投资。你的钱就找个安安心心的地方让专业的人替你投资,这样你还能得到一个合理的回报。
前排占座, 再慢慢看。
既然占了位,又看完了就来写点感想吧。
楼主有点过份美化储蓄保险的保障部分,
对于孩子,大人的term保单提供的保额是储蓄保险远远达不到的标准,
如果要用储蓄保险取代term, 最接近的也是目前多倍赔付的人寿保险,
所以定期储蓄保险的保障还是太弱了。
说到回报部分,虽说市场已经很透明,
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依然存在,
这种零存整取中途不能退出到期才保证本金的
适合一小部分人群例如花销不规律没节制,风险承担弱,或太忙的人。
但说是最适合工薪阶层的保险有点过头了。
不懂你是自己感悟的还是你老板授意的,
目前低利率环境的储蓄保险的合约束缚力是很弱的,
作为一位长期战斗在保险前线的人
建议你多了解和总结下医疗保险,意外保险和term人寿等侧重保障的保险的感想,
以这些为起点再涉及大病,终身人寿保障。
当然我的话或许会觉得刺耳,若觉得有用适当记下,觉得无用就作无稽之谈就好。
给你点个赞。
“很多人觉得回报太低,但是市场就是这样,以你现有的条件,你能找到更好的投资吗?如果你有更好的投资,别人也会投资,也会把利润压下来到一个平衡状态。”
同意。
平衡状态才有可持续发展。
基本来讲,储蓄保险适合打工的工薪阶层,收入稳定且风险承受力低,并且可以持续储蓄一段时间,如5-10年,回报至少比放在银行的定期储蓄要好,还有一点点的保障。
但如果说没有比它更好的投资,有点过于武断。市场上的投资形式多种多样,时间可长可短,回报可多可少,只是不象储蓄险那样有一定的保证部分。所以每中投资或财务规划都有它的特点和利弊,到底什么最合适自己,需要全面衡量。
个人认为储蓄保险,尤其是长期的,适合人群太窄。(儿童教育和退休计划除外)
人们购买储蓄保险其实就是为了赚钱,同时不想冒太大风险。保障可以有人寿意外住院等。
因此对于储蓄保险通常推荐5年或以下的计划,保本的,佣金比例在1%左右。这样的计划会比较符合客户利益。
最好有保证收益的(比较少见)。
首先是这个投资期适合不适合的问题。如果他存钱就是为了几十年以后再用,放在银行也是放,不如放到储蓄保险,特别是储蓄保险的那种每年可以拿回一部分钱的。你说的很对,人购买储蓄保险是为了回报,同时人很怕风险,也就是亏本。在市场上你能找到保本95%,回报也这么好的产品吗? 没有啊,这个不是你想要的,但是是你能拿到的最好的。其他的投资方式是没有保本钱的。你如果有可以介绍给大家,这边很多经纪人可以帮你代卖。 比如资本保证80%, 回报15%。
“很多人觉得回报太低,但是市场就是这样,以你现有的条件,你能找到更好的投资吗?如果你有更好的投资,别人也会投资,也会把利润压下来到一个平衡状态。”
金融市场信息透明,很难有套利机会了!
楼主应该是被市场有效论给洗脑了!
看到这么多保险经纪出来推储蓄保险,就出来说一句:储蓄保险不是个投资!因为如果以通胀的角度来看,储蓄保险会不断的贬值!
对我们来说,好的回报就是在客户能够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客户能够理解并且接受的回报。投资也好储蓄也好都没有绝对的好坏,一切都已客户的需求为准,才是好的plan。
我买了一个15年的aviva的,现在第13年了。终。。。。。。。。于。。。。。。。。。。。停保的收益快赶上我到现在为止交的保费了。
根据数名身边朋友的经验,一般强力推荐这种保单的经纪,。。。。。。。
终于能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第一,我的保障部分是指资本保障部分,就是老本保障部分,投资里面的风险部分。不是你说的那个为了出现意外,买保险的那个。我是以一个投资产品的角度分析的,不是以一个风险管理为出发点的。我们说的不是一个东西,不着边。 第二,这个保险合约就是一套。什么中途不能退出。退出就是已经违约了,当然没有保证。这是一套整体合约。本质里面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你连续付多少年保费,结尾给你多少利益。如果中间出现死亡,残疾等我们给你什么利益,你那个是弃保。你觉得对于一般的工薪家庭,按月领工资,一个月剩下几百块,上有老,下有小,你给推荐一些理财产品,更合适他们的?放在银行,丢到股市,买的债券,还是你有别的招教教我们,我们也跟着你发点小财。什么低利率环境合约约束力若?合约的约束力是法定的,低利率就弱了,高利率合约约束力就高了?资本保证的部分,不管利率高低,就要付。花红部分合约就规定灵活,要根据实际情况宣布,也不是乱来。也有约束的人。作为长期战斗在一线的人,好好读一下标题读。我这是爱说那些乱七八糟的保险吗?我说的是储蓄保险,那些保险有时间慢慢写。还有我出来做保险,就是不想要老板,你老板每次授意你做东西,那你去领工资不是更好。
那楼主给我们推荐一个回报高,风险低的产品,让我们也跟着发点小财。
现在的储蓄保险如果在20年左右,还是跟得上通货膨胀的。如果十多年或者需要灵活性,那是跟不上的。
确实是这样,不是最理想的,但是是不理想里面的最好的。
你有别的东西推荐一下?
你的朋友也是听身边的盆友说的吧。为什么光道听途说,找的专业的问清楚就可以了,而且介绍这些东西都是免费的。
现在倒是有退休计划能做到保本,收益最多4%多一点。不过
只有到退休才能开始取,而且保障不高。所以可以说见仁见智
吧。。
个人观点:
若一个人不会投资,只会把钱放在银行,那储蓄保险的确至少比方定存强。
若一个人,投资已经够多了,想找个风险低点的,分散一下自己的投资组合,那储蓄保险可供选择。
但是,若一个人,是想为自己的长远将来做打算,那Term+投资的组合,会比较适合。若对投资抗拒怕风险,可考虑用债卷基金。
实际上收益比CPF SA account 高的低风险的东西还是有的,比如银行优先股,企业债卷。相对储蓄保险收益更高,相应的风险也不同,比如人才买完不久挂了。
看来你是很少在论坛混的,连谁是楼主也分不清。
本来想和你有点探讨,但看了你对小五的回复打消了念头。
市场上要打败储蓄保险产品的投资太多了。但是没有基本的投资理念,找到了也不能做到。具体的我就不在这里阐述了。
还有给楼主一个概念,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产品是能保本的。通货膨胀会侵蚀所有的保本交易。
在这里给所有的小朋友一点忠告:年轻人储蓄是对的,但储蓄目的是有钱来投资,不是拿来买什么“储蓄保险”而且还要10年,20年!
在新加坡随便买间房也可以完胜任何储蓄保险产品!如果以十年,二十年为单位。
我觉得买适合自己的保险最重要。各个保险都有它所适合的人群。
我不喜欢买医疗保险
医保的费用很便宜,而且保额高,保障很全面,算是亚洲地区数一数二的医疗保障了,还是值得拥有了。保险毕竟保障的不是过去一个人有没有生过病,而是保障未来万一我们生病住院了呢?新加坡的住院费很肉疼的,我的很多客户都是住过一次院才来买医保,因为医疗费太吓人。还有需要说一下,医疗保险是针对任何原因造成的需要住院的情况,和大病小病,意外还是医疗没有关系的,保障大病的有专门针对大病的保险。
即便是觉得自己非常非常健康,最少最少买个医保也是不会错的,不会耽误您储蓄的。
新加坡什么房间一个月100块200块能买到,介绍一下,我也买一些
你们家的基因好,上天对你们比较好。但是保险公司看的是大数,你们这种买保险的都是为整个群做出贡献的,你们的钱也是被有需要的人理赔了。
另外疾病也不只是基因的问题。可能环境,饮食,生活习惯都有点关系。所以单凭基因好一样还是有风险。你其实可以考虑一下这些住院,疾病的保险。
赞小五一个! 学习了!
我们家族都
也许我会考虑买医保。不过我不喜欢去医院。
买保险是为了以防万一,事实上最後没有用到反而比较开心。
如果人人买保险人人都用上,那保费肯定贵到不如不买。
保险就是风险控制,以防万一罢了。就好比家中买个灭火剂,事实上希望永远用不上。
对了,养生术再好,病毒病菌感染这种纯粹意外性的病症还是防不了的。
倒霉的时候,被蚊子咬一口都得住院,在下几年前就住过。
住院保险是个最基础的保险,主要是保障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不会因为生病就付给医院了,到头来我们成了给医院打工的了。所以建议您了解一下,再考虑是否投保。
至于其他的保障,比如重病,人寿,也要根据您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保险并不能降低我们所面对的风险,只是在万一发生不幸的时候,有一份经济上的支持,让我们可以保留一份属于自己的尊严。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保险呢?为什么做保险的有那么多类的人?
从来不买储蓄保险,一听到保险经纪说这个就亮出STOP信号。
自己的钱为什么要放在别人手上几年十几年不能动?然后等N年后拿回一堆贬值的钱。十年前可以买苹果手机的钱,十年后可能只能买个苹果了。而保险公司拿着你买苹果手机的钱投资又买了几百个苹果手机了。
我从来都是劝我周围的朋友不要买储蓄保险,买好住院保险就好了。
最近只看到一个朋友买了储蓄保险我也不怎么想劝他的,是因为他说他老婆老是查他的帐,把钱都搜刮干净了,买个储蓄保险,至少10年后自己还能拿回来一笔钱。
你可能了解不够深入。
这种形式是个双保障的储蓄形式。
1.首先, 他的老本保障很高。在合约满的时候,他的老本保障大多在95%或者以上。 别的投资形式都是没有什么老本保障的。 比如股票,债券都是不保本的。如果你真的必须要那笔钱,到时候市场低迷,你不光可能没有利息,连本钱也可能亏。银行可能会100%,但是他的回报太低,长时间就会很不同。
2. 他对存款人也是有保障的。一般来讲,你要积攒一笔钱,需要时间,特别是拿工资的,每个月固定能存一笔。 但是谁也不能保障这个人不出意外,不生病,一担出现这些情况,他们是不可以继续储蓄的。那么最终达不到目标。 但是这个有一个附带保险,在你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保险公司会理赔这笔钱。
3. 他的回报以一个长期的时间的话,是能够比得上通货膨胀的。如果你亏不起老本,主要以银行为手段,而且长时间不需要花钱,那么这种合约是非常理想的。特别是最为一种保底的投资方式
你跟我说的根本就不是一个点。
我什么时候说了不买储蓄保险就只能把钱存在银行?请不要强加你自己的概念在我身上。
我说的意思是与其让保险公司拿着自己的钱去钱生钱,还不如自己拿着这钱去生钱。即使不投资,也是想花的时候就能花,自己的钱自己作主,明白吗?
我能说储蓄保险是经纪最一劳永逸的赚钱方法了吗?
医疗还要去医院啊FILING啊,帮客户讨钱。 储蓄保险代理卖出一份就有COMMISION然后客户交钱就好,不喜欢断保亏本也行。 AGENT不用再提供任何服务了。 真的是,说破嘴皮赚到一笔是一笔。
我本人不买,宁愿买政府的BOND。3月份新的储蓄BOND已经开卖了。10年利息回报率是2-3%,而且随时可以支取,不会损害已经得到的利息。
具体可以看政府网站。http://www.sgs.gov.sg/savingsbonds/About-SSB/Returns.aspx
我觉得比保险靠谱啊,至少100%保本,随时可以用,拿出来已经拿到的利息也一分不少。虽然流动性差点,可是0风险啊。
当然动点脑子的人可以考虑BOC的SMARTSAVER哦~年利率3.55% (首6万元)加上2张返利信用卡每月如果能消费到1500就有100左右回扣。这样177.5+100+100 每月也有大概377.5的收益。 我觉得得蛮好了。 就是自己动脑子而已。
最后,作为服务行业要做到替客户想,替客户分忧,因为你的佣金是客户出的。 谦虚和博学才能以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