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对比下新澳两国的生活成本以及底层人民的生活质量

之前在新加坡待了小十年,最近搬去了澳洲,发现两地的工作状况和生活成本相比,跟之前道听途说的还是挺不一样的。于是开帖和大家分享一下,也期待有在其他城市生活经历的人分享自己的经历。

以下全部人均收入支出均是基于一个无娃的两口之家算出的,背景介绍完毕。


先说收入。

楼主是POLY生,第一份工作2000不到,离开时有了几年工作经历加上Degree文凭涨到了4000不到,扣完CPF到手3000。差不多是身边相同背景朋友们的平均水平,勉强快够上小坡平均工资线。

如今在澳洲换了行业从头做起,到手3000不到点,折算成时薪是这边的最低薪水了。这边平均年薪税前8万,楼主这个绝对算底层。但是这边由于很多家庭只有一个人做工,所以平均家庭年薪是10万,这样算来楼主家两个都工作,也算能凑合过。


接下来楼主打算从衣食住行来说说支出。

既然是理财版,就从大家最爱的房子说起。虽说澳洲地广人稀,但绝大多数人口聚集在几大城市,导致了大城市房价飙升。以楼主生活的墨尔本为例,传统意义上的大地别墅,好区都是200万往上的节奏了。离市区20公里开外的没有啥公共交通的新区还有60万左右的HOUSE,但也是越来越少,而且早晚高峰开车进市区是一个小时往上的节奏。

目前新建的房子,出现了比较多的联排别墅(TOWNHOUSE)或者私人地块自己开发的七八户的那种单元房(UNIT),中等地段70万也能找个两卧。

至于公寓,以前听说只有CBD才造,现在各个区靠近火车站的地段都开始兴建。开发商质量参差不齐,价钱看上去很美,50平米的一卧30多万就有,50万就能拿到像样的两卧,无奈当地人大多买来投资,自住的极少,楼主现在租住的小区至少3/4是亚洲脸。导致有地房产疯涨的同时公寓几乎不动。但买来收租还是不错的,租金至少COVER房贷,CBD的便宜STUDIO甚至能做到正现金流。


期待后续


这10万也是祱前吗?税后是多少?楼主到手的3000是扣了税以后的吧?


楼主说的单位是新币?澳元?能把单位标下就好了!


新币和澳元差别不大,可以认为等值。


10万是税前,税后多少来去比较大,这边医药费学费投资房等等都可以抵税。如果没什么东西抵税的话,按夫妻一人5万没小孩算到手大概8万不到。楼主的3000是扣了税的,这边发到手就已经扣税了


感谢大家捧场,楼主一有空就继续写。关于汇率,楼主默认讲哪边就是哪边的单位,反正1-1.1之间的汇率,可以忽略了


换了本子过去的/还是RPC的?


羡慕你在墨尔本。房价比较低,而且夜生活也多。我现在在悉尼。。闷死!


貌似抵税项目比较多,这个我喜欢。


楼主你继续啊,本人现在也是想这边熬到快退休了,就想尽办法去个大点的地方买个二手破车,到处开着玩.


悉尼会木有夜生活?你别逗我啦


真没有,我搬家前就住在市区,夜生活就是酒吧酒吧酒吧。正常吃饭的餐厅很早就关了。。除非去唐人街。我上个月刚去猫本,发现dockland和市区周边的餐馆都开到很晚呢。
而且这里一个像样逛街的地儿都没有,起码你们有chadstone shopping centre呀。
哦 最近有夜生活,今晚开始有vivid sydney *翻白眼*


我发现猫本的司机也很patient, 这边的颇没耐心的,红绿灯前起步慢一点都要滴。而且猫本有很多活动,F1呀,一年一度的赛马盛事还有网球赛都在你们猫本呢。这里屁都没有


三月去的墨尔本, 挺喜欢的,市中心和新加坡差不多,朋友买在新区point cook有地住宅50多万, 离火车站和机场都近,开车去市中心也就半小时


哈哈 那搬来chadstone做邻居嘛


继续说一段房子。其实不考虑升值的话,CBD的公寓对楼主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毕竟组屋的价钱公寓的享受,内城区电车完全免费,在市区做工的话交通也省了。现在CBD非工作日已经被亚洲人占领了,贡茶芋圆炸鸡扒鸡蛋仔各种小吃一条街,简直有在他乡重建家园的气场。除了满街的国人,新加坡人的比例也是相当的高,走着走着就能听到几句Singlish。。。


哈哈 以新加坡的车价,你来这儿可以买个豪车嘛。。。不过澳洲风景挺单调的,大土澳嘛,看风景可以考虑新西兰啊,看照片就流口水


市中心确实差不多。。我也很喜欢POINT COOK的大地豪宅,不过你说的开去CBD半个小时应该不是早高峰,西面去市区每辆车必须经过西门大桥没有别的路可以绕,早上经常时速20挪行。。。


接着说说租房成本。楼主在新加坡搬过几次家,基本组屋主人间加上水电费之后1000出头一个月,极少煮饭,谈不上啥生活质量,找个安静地方睡觉罢了。

这边出租单间的几乎都是国人,有些是买了大屋子增加点人气的,有些是一个人买个公寓找人收租还贷的。所以单间不多,而且几乎都只租一个人。好处是通常价钱不贵,500到800都能找到包水电的。

这边独立工作了的,不管单身还是两人,大部分还是会单独找房住的,也就是为什么小户型公寓买来收租不愁的原因。月租studio1300左右,一室一厅1500-1800,这都是公共交通方便的地方。开车的话,2500一个月能找到2到n个房间的HOUSE,不同地段相差很大。所以如果一大家子,居住质量还是会高不少。


其实我真的很想,无奈公司在悉尼这边呀。。


说完住的,接着说说吃的。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人有不做饭的习惯,在外面吃价钱不贵选择也多。楼主以前也是几乎不煮,通常食阁巴刹搞定,有时叫个煮炒去个餐馆。这样平均下来,差不多一天一人20,不包括周末去超市买水果零食的花费。这样算下来,一个月两个人得吃个1000多。

来到这里就只能自己做饭为主了,午餐大家也都自带,因为LUNCH BREAK也就半个小时40分钟这样。一个礼拜去采购一次,菜肉水果零食加一块儿一百多吧,不吃零食的应该到不了100。加上偶尔不想做饭在外面吃的钱,月均800差不多了。

就质量来说,自己做饭从原料到卫生都能掌控,相对健康。但是做饭洗碗还是挺耗时间的,楼主时常怀念以前下班楼下打包个烧鸭饭回家看剧的潇洒人生。


这边普遍肉便宜菜贵。找对地方的话,肉便宜到难以相信。有一次楼主5块钱买到16个猪蹄,啃了一个礼拜剩下的看着就想吐于是倒了。。。以楼主常买的几种肉来说,整片的猪排最贵,一公斤15,牛腱12左右,羊肉块8-10,牛肉碎7,猪肉碎9,华人摊位卖的涮火锅的肥羊片一公斤15,鸡中翅4块,一只炖汤的老母鸡5-10块,猪血一盒3块,内脏一公斤3-5块。上好的牛排一公斤都是20往上,楼主红烧爆炒为主,就没糟蹋过这么好的原料。在新加坡这么多年都没机会去湿巴刹整公斤的买肉,也没概念价钱差多少。

菜的话,这边本地超市叶子菜以生菜为主,剩下的就是茄子番茄土豆青椒这些。价钱么,差不多是新加坡超市菜价的两倍。买叶子菜得去华人超市,一颗大白菜5块,上海青两棵1块,空心菜菠菜那些一公斤经常十几块,因为人工实在太贵了。之前认识过来WORKING HOLIDAY的小朋友,农场采花椰菜的时薪是23,就这还不是熟练工的价钱。这边农产品又不让进口,本地菜卖出这种价钱也就不奇怪了。


支持楼主继续写~貌似土澳吃素的人没法活下去。

以前只知道香蕉贵,现在看来绿叶菜也贵。


支持楼主直播澳洲生活


看來楼主不太去湿巴刹,其实价格大多差不多。

猪排最贵,一公斤15,本地一公斤应该也差不多;
牛腱12左右,本地湿巴刹十到十一,我经常买,从未超过十一;
羊肉块8-10,不太懂
牛肉碎7,可能本地略贵?
涮火锅的肥羊片一公斤15,这个太便宜了,本地一般要十几二十多;
鸡中翅4块,不太吃
一只炖汤的老母鸡5-10块,我平常买老母鸡一般都是九块左右,还特意让人留大的。
猪血一盒3块,买不到啊,我最喜欢了;
内脏一公斤3-5块,看什么内脏,本地猪腰贵,猪肚贵,其实都还好吧,猪头一只四块,猪大小肠一副也是四块,洗好的猪小肠多少我忘记了,大概要十来块一公斤?反正牛肚是九块一公斤;
上好的牛排一公斤都是20往上,本地应该更贵,平常买澳洲牛排都是一片十几块,大概一公斤要五十起吧?


cold storage的澳洲牛肉羊肉相当的贵呀,菜不值什么钱,新加坡和澳洲资源互补一下刚好。


最近连西红柿炒鸡蛋都吃不起了。。


难怪新加坡澳洲菜这么贵,不过澳洲再怎么贵好歹吃的是新鲜的,牛奶特好特便宜吧,水果应该比新加坡好太多。


所以这边越穷越差的区大胖子越多啊。。一座肉山那种的。。。香蕉2到4块一公斤,感觉还好吧。倒是白萝卜普通大小一根就是4块,炖个汤每回萝卜都比肉贵。。。


感谢支持,欢迎围观


楼主确实很少去,以前周末偶尔做饭都是去超市买的小盒的肉,所以感觉挺贵的,这么看来确实差不多。新加坡有马来西亚印尼这两个人工便宜的国家做邻居不愁吃喝啊。这边太保护本地农民了,宁可没得吃也不进口,一有洪灾旱灾蔬菜价格就翻番,真心伤不起。。。

牛排这儿也见过十几甚至二十多一片,应该是很好的部位吧


哈哈 我也想啊。。。无奈这边政府只爱出口不爱进口啊。。还好华人来的多了有人种叶子菜也有人开豆腐厂做豆制品,虽说贵好歹买得到。有个朋友之前在新西兰小镇过的,说基本想吃啥菜得等后院地里头长。。。


真的。。。我刚来那个月番茄炒了吃,后来涨价了就生吃,再后来切片夹SANDWICH,上个礼拜一公斤7块终于吃不起了。。。不过最近提子便宜啊,2块钱一大兜,就靠提子活了


本地超市的菜确实新鲜,华人的菜得去大的华人超市或者专门的水果蔬菜店,周转比较快。那些开在居民区里面的华人杂货店,有些也会放个冷柜卖点菜,但基本一个礼拜才补一次货,就谈不上新鲜了。

这边很让楼主郁闷的一点是没有新鲜虾吃。明明沿海,海鲜品种却那么少,虾还都是冷冻的煮过的,1KG最便宜也要19,真是无语。有次去海边抓螃蟹吃,站岸边就看到石头上满满的青口,真想跳下去捞一兜。

牛奶确实很便宜,一升一块钱。而且开过瓶的牛奶放在冰箱,以前我在FAIRPRICE买的最多放三天就会胀气,喝下去肚子会不舒服。这边我买的大桶的喝到第五天也没问题。不知道只是我之前买的牌子才这样,还是普遍问题。


接着说说在外面吃饭的情况。

人均5块,新加坡能在大多数巴刹和部分食阁坐下来吃个便饭了,这边么,呵呵哒。。。如果运气好碰到便宜的路边摊,也许能来个HOT DOG或者卷饼,或者随处可见的连锁店SUSHI SUSHI两个巨型寿司卷,噢,还有SUBWAY和越南区的法棍,能在这个价位搞定。

人均10块,新加坡两个人可以叫个一荤一素的煮炒,CBD的一些餐馆也可以吃一份午间套餐。在这边差不多是一碗越南米粉或者一份中餐馆午间套餐的价钱,分量大概是新加坡同类餐馆的1.5倍吧。我的槟城朋友说,在这边吃惯了回槟城,觉得正餐看起来像appetizer。。

还有,这边一些餐馆的午间套餐其实晚上也可以点的,只是他们不会主动拿午餐牌,要开口问才给。主要是正餐的菜确实很大份,拿楼主喜欢的一家川菜店的水煮鱼来说,25一大盆,人多还可以,俩人根本没法点别的菜。10块的LUNCH SET大概一半不到点,跟之前牛车水15一份的鱼片差不多量。这样还能再点份别的。所以如果有过来旅游的朋友,只想吃个便饭,千万别天天麦当劳了,干嘛不去又便宜又好吃的中餐馆呢?


说到麦当劳,一把辛酸泪啊。。太难吃了。。又贵。。。而且没有Mc Spicy没有辣鸡翅。。。吃了一次就放弃了


这么看来澳洲和韩国有点像,都是太过于保护本地农民了,导致一个吃不起肉,另外一个菜价贵。


楼主说说教育养娃的费用吧。

还有就业和经济。平均工资什么的。。。看到澳洲的同学都住大HOUSE觉得好羡慕。。。


教育方面,新加坡我看中小学公民孩子近乎于免费呀。


嗯呢。。最近有樱桃,又大又甜,不算很贵,也可以买来尝尝呢


教育方面楼主没娃木有研究过啊。。只知道幼儿园超级贵,一天一百多很正常,也就是为啥这么多家庭主妇了。。生个俩娃一个人的薪水真不够送全托的,这边可没啥菲佣能请。。。中小学只要是公立学校近乎免费吧,不同学区质量差很大的,好区房子都不便宜。私校学费就上不封顶了。大学的话公民学费比国际学生肯定便宜,而且能申请贷款,毕业之后薪水达到一定数目才需要还贷,有些人拿个最长期的一个月只要还个几十块。以前PR在学费上跟公民一样的,明年开始PR跟国际学生了,每个国家削福利都是从没选票的先开刀嘛。。。以上都是听说的,欢迎有亲身经验的来指正补充。


还有,这边餐馆MENU上的价钱就是最终定价,除非另外标出不然是不会加税加小费的。所以有些食物虽然看起来比新加坡贵,但到买单时候反而便宜些,而且分量真的很足,就算比较像样的餐馆,人均50不叫酒的话也是比较难达到的。以楼主爱去的几家装修和食物质量都不错的餐馆来说,广式早茶人均30,牛排/ribs人均35,川菜人均30但剩下的打包回家至少能再吃一餐。算下来也就是小坡50++的价钱,所以真心挺划算的。


说到酒,可是土澳人民的大爱,尤其葡萄酒,好喝又不贵,随处可见专门卖酒的大超市。但是酒也没少给他们惹麻烦,醉驾发酒疯天天都有,比如楼主亲身经历的就有大白天喝到嘴角歪斜一边淌口水一边对着我们七八个人竖中指说F word并且假装冲过来的,一个看起来未成年的醉醺醺的小哥在火车站逃票被抓还骂警察的,路上被超车时看到旁边车里司机剧烈晃头像是嗑了药的,还有前两天新闻看到一个醉汉晚上在巴士站突然扑倒一个亚裔女生企图XXX的,等等。楼主在小坡那么多年,除了一次在芽龙吃饭对面酒吧门口有人打架,从来没见过如此狂野的画面,吓得天黑了都不大敢出门。那个把墨尔本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的作者,估计也是个酒鬼。。。。


澳洲为啥不引进菲佣呢,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剪刀差,对菲佣和澳洲人民都是好事呀。不过估计白左圣母要跑出来作梗,不能低于最低时薪,每天工作不能超过8小时,休假也不能比本地人少等等,这样一来,就没戏了。

不过这对新加坡是好事,否则这里的菲佣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你们比的真细。我觉得最重要的真的是生活质量。而不是价格。


澳洲蜘蛛咋样?对于害怕蜘蛛的人,新加坡真是天堂啊。


对澳洲无感, 正宗偏远大农村,薪水不比新加坡,消费还高一大截,。那边的服务业都是板着脸,商店餐馆6点就关了,出去玩儿,回国,去哪儿都不方便,还有以后父母怎么安顿?

移民的话,真觉得北欧,加拿大,日本是最理想的,新加坡也还凑合,除了有点儿热跟没有四季。


可是加拿大去哪里玩也不方便,回国也不方便,父母安顿也是问题呀。


最近澳洲那边给了一个offer,一开始给了AUD 125K,直接拒绝,后来人家追加到了AUD 137K,还是直接拒绝,但是我估计如果我愿意松口谈谈的话,最高可以谈到AUD 150K。不过我直接就拒了人家,不愿意继续谈了。坐标城市悉尼。

原因在于:

1. 虽然这个税前看上去比我现在的高,税后的要比我现在的低,而且我的要价是200K,差得太多。

2. 虽然悉尼那里的房价车价比新加坡低,但是幼儿园什么的不便宜,太太过去也不会工作,和太太合计了一下,可能弄不好吃光用光没有存款了。

3. 和澳洲同事聊了下,他们认为这个offer还算不错的了,整体中上水准,但是外国人税也要高一点,其他生活成本也要比新加坡高。

4. 最近刚批了PR,又在新加坡买了一套120万的廉价公寓,实在不想又去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了,虽然太太还是蛮想去的。

5. 我觉得,对单身来讲,如果对自己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钱并不重要,有发展可以去;如果拖家带口的,就一定要好好谈谈工资了,毕竟要养家糊口。除非很执着把孩子的singlish矫正成澳洲口音。

6. 说到底,package和本身的工作不够那么吸引力。但是我觉得将来又更好的机会,我还是非常愿意去澳洲或者加拿大工作生活的。


哇,楼上一说我去看了一下所得税。。。太吓人了吧。

The rates for residents are:

Taxable income

Tax on this income

Effective tax rate

$1 – $18,200 Nil 0%
$18,201 – $37,000 19c for each $1 over $18,200 0 – 9.65%
$37,001 – $87,000 $3,572 plus 32.5c for each $1 over $37,000 9.65 – 22.78%
$87,001 – $180,000 $19,822 plus 37c for each $1 over $87,000 22.78 – 30.13%
$180,001 and over $54,232 plus 45c for each $1 over $180,000 30.13 – less than 45%

The above rates do not include:
The Medicare levy of 2%.
The temporary budget repair levy, which is payable at a rate of 2% for incomes over $180,000.[6]
The low income levy, which effectively increases the tax free threshold to $20,543.

姐生完2娃后不交税好多年了。。。。


交税多福利应该也多吧。
不过还是那句话,折腾要趁早,等到了拖家带口,特别是孩子还要开始上学的时候,即使是offer很好,也不容易再动了。尤其是现在各国都收紧移民的情况下。


多税收,福利会多,但是这个是针对本国人的,对于外国人,福利享受到的很少,从过去到pr,再到公民,基本上也要五年。
这个五年,你真的是吃光用光的过日子,心也是虚的。。。。而且澳洲的企业文化也不是很好,比如说吧,一个project 结束了,或者失去了一个主要客户,澳洲企业的处理方式多半就是直接裁人,等有了新项目再招人,经济衰退期,不稳定性很高,这个就是典型的澳洲企业的方式

至于孩子的教育,我想很多华人选择新加坡的原因本来就是和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思维有点接近,然后又是英语的环境,所以可进可退,适合孩子。但是如果我要选择去澳洲,这么就可能是一个只进不退的决定,因为你不可能去澳洲待了几年,再回来,那么孩子的教育必然有点不三不四,是去读公立小学,还是国际学校?所以真的决定去了,那肯定是要孩子接受那边整西方教育体系,直到考大学了。没有对错,看自己怎么权衡利弊和风险。


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现在澳洲也在修改移民条例,五年能从pr到公民可能悬。
对新加坡pr来说,要做出去澳洲的决定,那必然是有进无退,因为有个过期的问题。如果在澳洲发展几年,pr过了期,那根本没法退,要退也是退中国,孩子教育可就瞎了。
我有个同事就有类似的问题,去了美国几年,但是绿卡排期还很遥远,这边pr即将到期,权衡利弊,只好全家搬回来。


基本没有可能性啊。。这边蓝领薪水高到吓人,司机加搬货那种都是30多刀一个小时,清洁最低也是20多的时薪,更不要说建筑工人这类技术活了。要是引进菲佣这种拿一点点钱家务全包的新物种,甚至引进外劳,他们必须第一个造反啊


是的。但对楼主这种穷人来说,价格直接影响着楼主的生活质量[titter][titter]


看住哪儿。楼房公寓还行,HOUSE的话,那玩意儿的常见程度跟组屋里头的壁虎差不多吧。。。大大小小的都有,刚来的时候楼主就亲眼室友拿扫帚簸箕弄了一只算上长腿比我拳头还大的。。。放生在邻居家门口了。。。。


薪水蓝领和入门级的文员一类,新加坡拿不到2000的那些,一定是这边高,分分钟翻倍。普通办公室工作,新加坡刚够拿EP的那种,两边差不多。在坡拿到七八千或者过万的,这边算上税收到手的很难达到一样标准了。

商店餐馆的话,悉尼不了解,墨尔本的CBD餐馆会营业到半夜,大超市各个区都会有至少一间开到晚上9点以后,甚至24小时营业的。住宅区的餐馆有些很早关,但留学生多的区,像楼主家附近的中餐韩国餐一条街,晚上10点左右关门。但是SHOPPING MALL WEEKDAY下午五六点就关了,里面的FOOD COURT自然也不做晚餐的生意,这一点很神奇。


恩。。我之前大概算了下,只算到手现金部分,就是把新加坡的20%CPF也当成税来看的话,年薪5万以上的这边到手都低过新加坡。要是把CPF当成自己的钱,那差的就更多了。

所以高收入的人都会想办法避税,最常见的是买投资房租出去,每年账面上的depreciation通常会高过租金,差额部分拿来扣税。


恰恰相反,税交的越多的人福利越少,劫富济贫嘛。最简单的例子,每个PR和公民都有的medicare,可以免费看GP和去公立医院看病,药费自理但有折扣。同样是这个medicare card,某些自费项目比如牙医,只有难民和有低保卡的才能享受,其他人就得自己掏钱。年收入超过9万的更惨,要额外加1-3%的税才能享受这个“免费”医保。想不交?麻烦跟保险公司买私人医保,最低的一年也是1000多,可以去更好的私立医院,但大多数POLICY都有自付部分。对于这部分人来讲,只有交税的份,哪有什么福利呢?


澳洲的基尼指数和欧洲差不多,属于世界上比较低的,贫富差异比新加坡小。最底层的人收入不低,高的也高不到哪里去,就算高,也用税收给你拉下来。这种方式需要国民有极高的素质,否则就是养懒汉了。


我和你相反,墨尔本住了半辈子,然后去了其他地方,现在在新加坡,很喜欢新加坡的方便和安全


想问下楼主是怎么从新加坡找到澳洲的工作的? 在新呆了10多年了想换个环境。


说说那里的医疗质量如何?
网上吐槽的好多啊。
我身边的好多新加坡朋友都很想移民去澳洲。

看病,快的话还是中国,
但是医生好不好,是不是澳洲和新加坡的都差不多。


哈哈,跟很多欧洲国家很相似,本地蓝领薪资高,拒绝政府引入外劳。


过年去悉尼住妹妹家,早上一醒来,朦胧之间觉得对面墙上有一片黑色貌似是之前几天没有的,但是近视700度,真的是看不清。然后伸手拿眼睛,这一看把我吓得魂都丢了两个,成年人手那么大的蜘蛛就在我不到三米的地方!!!我妹一看就是见过大场面的人,非常淡定,说你别喊,不要伤害他,就leave it alone就好了。。。她们一起生活和谐共处了很久了。。它走了还会有别的爬进来,早习惯了~~


个人觉得日本并不是很理想~个人观点,日本这个以A型血为主导A+O型社会实在不太适合洒脱惯了的国人尤其是老人,生活会太压抑。。而且日本人太排外,第一代移民就想都别想了,第二代都没办法完全融入,生活久了心里未必舒服。 去旅游或小住就非常好,气候什么的真的是没得说~


记忆犹新多年前冬天去墨尔本旅游半夜下飞机就发烧了,只好等天亮去看医生。当时和老外医生说我是游客可不可以打针?他严肃的拒绝。然后我强调一定给我不会睡觉的药,拿了单子开车到另一个地方拿了药,之后就开启了在酒店一天三次的吃完饭吃药睡觉、醒来又吃饭吃药睡觉的模式,五天过了酒店门都没出还是发烧不退提前两天回新了。当时好怀念天朝啊哈哈


反观日本超市里就有各种各样的药琳琅满目


日本药激素多,吃了怕长胡子


lz最近也忙着报税了吧?
周围都是大减价呢,得想想买些什么东西扣税。
想换车了。。。


这么大的蜘蛛,要是土著可能都直接烤了吃吧?


去年又去了趟悉尼,歌剧院旧了…..食品价格高居不下,尤其香烟哈哈。到处都充斥着亚洲人,(坐出租车泰国司机自己都说现在悉尼是亚洲人的天下)没有偏见只是感觉已经不复十几年前的风采与宁静。喜欢首都堪培拉


最近有篇报道说澳洲现在更偏亚洲。。。因为亚裔太多。


其实平常生活的话,除非是住亚洲人区域,不然的话亚洲面孔不多的。毕竟澳洲辣么大。。分散了住也不是太明显。其他亚洲人不知道,反正华人到哪儿都迷学区房,所以只要一个区里面有好学校的话,华人数量自然会上去


不错,很多有用的信息


楼主人过来再找的。Entry level的工不难找,蓝领工如果能拿到当地证书那简直是大爷,高的职位还是找到了再过来靠谱些。


第一年没这烦恼呢。。工作没几个月,直接全退了。。。最近在到处看房子,猫本最近房价飙升啊,要是涨成悉尼的价钱,可就哭都来不及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