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就没人关注这个问题哪,你们就没发现。很多地方人比以前少多了,几个朋友开店做生意,倍感艰难,原来的人潮基本看不见了。和网购没多大关系的餐饮吃饭的人流也见不到了。牙笼中餐馆早几年的人气也没了,今天下午路过亚龙感觉路上人比以前少很多。
我不知各位感觉怎样,我看到大街上人气这么不旺,心里有点空唠唠的失落感。
也不知,到底外劳和PR政策紧到啥程度了,感觉要赶紧放人进来才行呀 .一些中介说手里HDB 组屋多的很, 现在很难租出去。空置的商铺也很难租出去。
大的经济形式不好,怎么样的人口政策才能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呢?
我也今天下午路过芽笼了。
我也看见芽笼有很多餐馆关着,因为我正好在找吃的,正好发现怎么走一家关一家,走了好几家都没有找到吃的,结果胡乱在永和豆浆凑合了一下肚子。永和豆浆的对面卖面食的摊位挂着档口出租的牌子。我第一想法是他家是不是卖贵了?第二想法是不是他家卖品单一没得多选择?于是特意抬头看了摊位挂着的食物招牌照片。第一,品种非常多,红油抄手、小笼包、饺子、各种煮面。看图片看得我流口水。第二,价钱非常便宜,每份4元,每份4元,每份4元。第三,地理位置好,在路口口,算角头,又面向大街。
但是,他就是做死了,生意做不起,关了。
不信自己去看。
芽笼24A,永和豆浆的对面摊位。
你是不是没有看到小姐心里失落呀?她们晚上才出来。而且还要看你去的哪些巷子/
不是PR紧、外劳紧了,而且商家,老板生意不好做了。没多少加班,没多少活干,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经济部长,财政部长的事情,不是人力部长。
内地一些二线城市正在全国范围内抢人。
找那啥,我早就不去牙笼了。哈哈哈
那么你去哪儿?
不开玩笑,说正经的,我的一些朋友真的感觉就是没人,没人潮生意真的很难做。
我怎么觉得地铁上很多人,吃的店是开得过多了。
天地良心,新加坡地铁人流不能用多形容,就上下班高峰那一会,人还不算少,稍微有点挤,和北上广以及香港地铁人流比,那人不是一般的少。前几个月不是在高峰期,坐一次环线感觉那是真的空唠唠。
你坐红线绿线看看,最不能代表人潮的应该是downtown line,circle line。
新加坡啥线地铁人流就从来没挤过,充其量叫人站满了,和那些靠工作人员拼命往里推才能关上门的城市地铁人流比不在一个量级上。这不是我关心的问题,我关心的是原来很多人流的地方,现在人少了很多。我认为有人就有一切,人一少,心里上感觉都不好。
我开小超市的朋友,以前每天进店消费的印度工人少说得30个,现在也就几个,营业额减少太多了。旁边几个类似的店开门时间越来越晚,都说开早了也没用,反正都是没生意。大家感觉很是煎熬。
我怎么就喜欢十几年前的新加坡呢,人少素质高不塞车!人贵精不贵多!满大街廉价劳工乌泱乌泱的有啥用
人哪?外国人都被政策送走了,本国人都被政策吓走了。
这是一个经济低迷的信号,关注中!
最近我回到新加坡在找工作,我翻看新加坡的报纸招聘广告。
我发现很多招聘广告都写着只限新加坡本地人。当然了,PR也包括在新加坡人里面。也就是其他的什么P,什么V都不请。
可能是新加坡劳动力政策,只能优先请本地人。
大部分招工广告一向来是这样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