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圈1】新加坡首次公布国籍离婚数据,59%的离婚申请是什么概念?
近日,新加坡家事司法法院首次公布涉及国籍的离婚申请数据…是不是很多准备结婚的小伙伴有点小紧张…在新加坡结婚后能不能快乐的生活,能不能白头到老,这个数据是蛮有参考价值滴!数据显示:夫妻都是新加坡公民的离婚申请,从2011年的67%,降至2016年的59%,并从2016年起,一直维持在59%。至少一方涉及非公民的申请,则从2011年的33%,增至2016年的41%,过后一直维持在41%。
(图:来源自网络)
过去八年,新加坡家事司法法院接获的离婚申请中,涉及新加坡籍夫妇的有下跌趋势,而至少一方是非公民(永久居民或外国人)的申请则上升。夫妻都是新加坡公民的离婚申请,从2011年占总数的67%,降至2016年的59%,并且从2016年起,一直维持在59%。至少一方涉及非公民的申请,从2011年的33%,增至2016年的41%,过后的三年每年维持在41%。
(图:来源自网络)
新加坡离婚面临国际化难题!新加坡家事司法法院每年平均接获6000起离婚申请,离婚案已日趋国际化和复杂,跨越不同司法权限和法律的选择,一些还涉及国际拐带儿童、国际迁移、国际代孕、婚姻和离婚是否有效等课题。例如一起提呈了275份宣誓书,用了3万8946页纸,涉及57个传票、17个主簿的上诉,以及三次调解、16次涉及离婚附属事项(Ancillary Matters,简称AM,包括婚姻资产分配、子女的抚养权、生活费等)的会议,以及长达35天的AM审讯。…这究竟是离婚…还是写论文…过程真的太煎熬…不过,过去四年来,有更多夫妇选择以“简化方式”(simplified track)来处理离婚申请。家事司法法院是在2015年推出简化方式,即准备离婚的夫妇同意多数的离婚事宜,不必通过打官司解决争议。数据显示,选择“简化方式”的怨偶,从2015年的24%,增至2018年的55%。去年余下45%没选择“简化方式”的离婚申请中,有约一半进行调解,而接受调解的夫妇中,有约70%成功解决争议,另16%解决部分争议。
(图:来源自网络) 在相当程度上,离婚率的走高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体现。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年代,能自主选择一段婚姻,是一种幸运;能自主选择结束一段婚姻,也不失为一种洒脱。摆正心态,积极面对,体验过、经历过的,都是人生的财富。离婚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离婚习以为常。罗曼.罗兰曾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套在婚姻上同样成立,因为婚姻的实质在我看来,不是两个人爱情梦想的幻化,而是平淡生活的打磨。20年前,小李子和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那部惊世骇俗的《泰坦尼克号》,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爱情范本——一见钟情、不顾阶层门第的差异,哪怕献出生命也在所不辞。很多人被这样的爱情打动,纷纷为相爱的两个人最终没能长相厮守惋惜。
(图:来源自网络)
但是,很少有人想过:如果他们平安抵达美国,两个相识很短、背景差别又那么大的人,真的能经受住生活的琐碎,把婚姻维系到最后么?2008年,还是泰坦尼克里的小李子和凯特两个人,一起主演了一部名为《革命之路》的电影。影片里,他们饰演一对曾心怀远大理想、婚后却不得不为生活的柴米油盐折腰的中产夫妻,一个在不喜欢的公司做着无聊的上班族,一个则是不入流的18线演员。爱情和梦想渐渐被生活耗尽,两个人的争吵越来越多,间隙也越来越大;为了找回曾经的激情,他们决定搬到巴黎开始全新的生活——结果,仍旧是一地鸡毛……
(图:来源自网络)
婚姻和爱情没有绝对;但是,也正因如此,才给了我们去投入和珍惜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更高的离婚率,因为拔高的离婚率,恰好能够证明爱情和婚姻的昂贵。乐观久了,就是随意,就是对任何人都觉得:我失去你也可以。但如果你有一天,发现你可以失去任何人的话,是不是会觉得更加孤独呢?洒脱是最得体的品质之一,但洒脱的前提是:你曾认真经营,你曾好好珍惜。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混淆视听,这里的百分比和离婚数量没半毛钱关系!!!
标题写了 国籍离婚数据
天啊,是晓林老了,还是都在装聪明啊。。。
他们说的是:在全部离婚人群里,双方都是新加坡人的原来占69%现在到59%,一方外国人从31% 到41%,请问离婚人群是100个还是1000个?如果是100个,就是从69降到59个。如果1000个,就是690降到590. 这个百分比不过说明新加坡外国人通婚人数多了,和离婚多寡或增加与否没有半毛钱关系。。。。。。
中国男女比例失调、男多女少。新加坡这么好的国际大都市过得不好。新加坡离婚的女人,找不到好老公回中国找。任你挑选。
是一年的结婚人数,和离婚比对!出来的数据!文章有说最近几年,每年平均有6000对夫妻离婚案!按59%比例算!每年平均有8460对情侣结婚!
请再读一遍原文,你说的根本不对啊。。。估计小编也是这么误读的,读报学习不认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