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如果只有1M预算,是选择把全部资金投资在一个房产上?还是投资预算的一半,另一半保留现金在手做备用?
偶没有一百万,所以不敢班门弄斧来忽悠误导你^_^
谢谢
期待懂得理财的朋友指点。
话说回来,你有百万现钞,应该是有两把刷子的, 应该知道怎样做^_^ 你在问别人其实意味着你想投资一半留一半在手上,哈哈哈^ _ ^
隔行如隔山,不懂如何投资房产,特来请教理财版的达人。
这年头房价高高在上,要不等等,要不花一半钱再贷款一些买一套,一次全砸进去在多数时候都不太合适吧^_^ 话说五年前如果你把那是的四五十万买了一套,现在应该赚了不少,为什么你手上存到一百万却一直没出手呢?存100万要很多年啊,除非中多多,要不也要个十年八年的吧。不要告诉我你真的中多多了啊哈^_^
看了一些帖子,说将来房价要降很多什么的,心里更没有底了。
也许现在进场不是时候。
多数人多数时候都是瞎扯扯的,包括我自己,哈哈哈,参考一下就好啦,不必太当真,重要的是要自己做功课,跟随自己的心声,自己敢做决定,这样比较好^_^
谢谢
您太谦虚太客气了,生活一定会幸福富足的^_^
借你吉言,希望如此。
一定的,必然的^_^
在下建议楼主可考虑分成四分。
一份投资房地产,但不买楼,而是买地盖楼。可在海外盖两个房子。
一份投资沉香树,可买好几棵。
一份用定额定投,分成十个月进入欧美日与亚洲的中小企业股市及亚洲的Reits。
一份放定存,等待其他机会。
沉香树?在哪里买?
沉香树,好种么?
沉香树,好吃么?
国内呗 川黔一带的乌木品质比较好 但若不是行家建议不要轻易入市曾经的紫檀就是例子 乌木鸡血石的好日子也不是你我能预测的
部长建议去哪里买地盖房?马来西亚?泰国?缅甸?中国?印尼?菲律宾?老挝?^ _ ^
楼主是谦虚的人 我金融领域的同学最近都有或多或少的投资到中国的A股市场
美国(限共和党州),德国,中国(一线城市外围),马来西亚和印尼(首都及现有大城市外围,计划中的新城市千万不要)都可以买地盖楼,最主要看自己认不认识开发商。在下本身是在美国做,因为认识开发商。这些是个人项目,并非在下所代理的MAS批准金融产品。
不能吃。
还算容易种。
还是建议转回国内,国内机会多。新加坡机会太少。
盖楼作何用途?一般回报率有多少?谢谢^_^
“计划中的新城市千万不要”
马来西亚基本JB附近不是有个新建的城市,正在大力扩建招商中,也看到很多开新加坡车去那边看房子选购的人,想咨询下选择计划中的新城的利弊?
谢谢
在下建议楼主可考虑分成四分。(预算不是很多,分四份是不是太多了?)
一份投资房地产,但不买楼,而是买地盖楼。可在海外盖两个房子。(如果按照四分之一的话,哪里的地那么便宜?还可以盖两个房子?)
一份投资沉香树,可买好几棵。(沉香树?这个之前不曾听说过。)
一份用定额定投,分成十个月进入欧美日与亚洲的中小企业股市及亚洲的Reits。(是股盲)
一份放定存,等待其他机会。(这个赞同)
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政府计划不稳定,随时有可能更高。
故此,风险太大,去盖楼很可能楼盖好了卖不出。
和中国不同,政府说一不二。
就一百万来说,分成四分不算多。
美国Texas州,在下认识人在盖。
就是一种能用来提炼昂贵香精油或做成香来烧的树,价值很高。
股盲的话,可以买基金,不会买可找在下。
在美国,有这样投资房产的: 就是低价买进那些比较破旧的房子,进行翻新后,高价出售,来赚取利润。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投资中国的房产比较稳定?
沉香树在中国容易种吗?需要什么技术?
直接买房投资不行,必需去买地盖房子还可以。
而且,必需买一线城市的外围郊区的地来盖房子。
种植不大需要技术,比较需要功夫的是让其感染霉菌。
高手在民间呐。
你咋知道郊区的地价比城里拆迁的地价成本低了很多倍。
盖起来的房子,只要有个噱头,卖得比城里便宜2,30%,呼拉拉大旗一挥,立马一群吊丝来排号。
而且吊丝们还齐聚在QQ,微信某处,问谁要哪个户型。
这时候,只有这些一线城市外围郊区圈地盖房的开发商,在得意大笑。
看来现在房地产投资的方向已经从倒卖房子进阶到买地盖楼,从零售到批发,的确是一大进步啊,可喜可贺^ _ ^
可惜在下只认识美国开发商,不认识中国的。
不然的话,赚头更大很多的说。
建议直接换成人民币,买国内的理财产品,或者就存余额宝。每天有利息650元,每月 19500. 没事打个小麻将,出去旅游,吃吃喝喝足够了。 人生就这么回事。
一个货币基金而已 放点零用钱就够了 别被它包装了一下外表就看不清
40 万投资股票,QE Tapering过后,美国A股大涨,欧洲经济正在逐渐复苏。可投资强大品牌公司GUCCI ,PRADA,COLA,H&M,MCDONALDS,IMPERIAL TOBACCO,MICROSOFT….
20 万投资强国政府债券 —- 稳本投资,抵抗通货膨胀
30 万投资房地产,波动平稳,涨幅居高不下。多数能保成本
10 万买个养老保险 和 重大疾病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