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汽车

自助换胎

上次service时被告知下次要换轮胎了,记得以前早报上有个可以自助换轮胎的网站,谁记得啊?


自助?随便到哪个保养的地方都可以替你换得吧?

多少公里?我的六万,想换人家都说还早呢


俺自己找到了。

网络上车“轮”滚滚

  2008年4月正式成立的“胎派客”(tyrepac)从新加坡起家,目前已在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和韩国成立网站,号称亚洲首个轮胎销售平台,也是让顾客自由浏览、货比三家的“轮胎超市”。

  “胎派客”创办人兼执行董事吕辉忠从事轮胎业已有15年,3年前萌起创立“胎派客”的构想。他表示,这一类的轮胎销售网站其实在欧美已相当成熟,如美国的“tyrerack”和德国的“delti.com”。

  德国的网站讲求实务精简,美国的网站则花哨繁复。吕辉忠集合各家所长,配合新加坡人的网上购物习惯和心理,经过一年的筹备,终于开设了亚洲式的轮胎购物网站。

  所谓的亚洲式,就是以最简易的方式直接选购,如果想要更详细的解说,可点击阅读。顾客选购所要的轮胎及付费后,再选择所要装配的地点及时间。

  网上轮胎选择多

  如此看不到、摸不着的网上轮胎超市,如何与传统轮胎店竞争?

  吕辉忠表示,网上购物更加系统化,供选择的轮胎品牌和花纹更多,每一款至少有10种选择,可慢慢自行比较。传统轮胎店一般只代理几个品牌,一些店家也会尽量推荐库存最多或利润最高的。

  价格大公开是另一大特色。顾客选出所要的轮胎后,会出现不同品牌的多种选择,价格一目了然。吕辉忠说:“这在业界可说是一大创新。”

  网上标明价格,顾客不必担心被“砍菜头”,也可依个人预算选择不同品牌的轮胎,如2007年车款的“Toyota Vios”原装轮胎共有6款供选择,价格从83.42元至124.52元。

  与35家零售店合作 方便顾客选择地点

  网上轮胎超市的另一特点是“看似无形,却是有形”。本地大型轮胎商的零售店不过十来家,没有自家店面的网上轮胎超市伸缩性更强。

  以“胎派客”为例,它目前已取得35家个别轮胎零售店的合作关系,让顾客拥有相等于35家轮胎零售店的便利。顾客可选择在指定时间到最靠近的轮胎零售店,由技术人员代劳,换上在网站选购的轮胎,不另收费。

  有必要的话,技术人员也可提供上门服务,但需缴付额外费用。

  吕辉忠相当看好轮胎销售网站的潜能,据他的保守估计,亚洲市场每年所需更换的轮胎达2亿个,市场总值达170亿元。新加坡每年所需更换的轮胎约四五万个。

  “胎派客”网站成立至今2年,取得销售量倍增的成绩。根据吕辉忠的调查,新加坡25%的车主知道本地已有网上销售轮胎的服务,在谷歌(google)自然搜索名列前茅。

  国外成功的相关网站可取得约3%的市场占有率。吕辉忠希望在三四年内达到的目标是:每个月销售3000个轮胎(约占市场8%),以及与50家零售商取得卸换轮胎的合作关系,让顾客在5公里内即可获得换胎服务。

  期待更多竞争者 形成网购轮胎文化

  短短一年半内将业务拓展到五个国家,吕辉忠并不因此止步,他计划将这盘生意的触角延伸到泰国、印尼、澳洲和纽西兰等地。

  新加坡市场的“跟风潮”相当兴盛,吕辉忠并不畏惧竞争者的出现。他说:“不担心,不担心!我反而希望能有多几家,这样才更容易形成在网上购买轮胎的文化。”

  他认为,亚洲庞大的市场并非一家公司能够独揽,想要激发市场潜能,教育是重要的一环。

  设线上交流特区

  传统轮胎店“以人为本”的强项,是冷冰冰的网站所无法给予的。吕辉忠也了解到与顾客拉近距离的重要性,因此选择以“新派”的作风让网站更热络。

  他在网站增设线上交流特区,上班时间服务人员都会在线上,欢迎顾客随时咨询。服务人员也可追踪到顾客正在搜索哪款型号的轮胎,必要时会关心顾客是否需要协助。

  顾客在网上订购轮胎后,服务人员还会亲自致电作最后确认,避免顾客选择到不适合的轮胎。

  不知在网上如何订购的顾客,也可拨打24小时热线咨询。吕辉忠表示,服务人员会从轮胎的规格、车速级别、花纹、车主的使用习惯和需求等方面,教育顾客如何选择。

  即使买卖作不成,顾客还是可以吸取一些专业的知识。至今,“胎派客”已成功累积了约15%的回头客,顾客也从原本的网络经常使用者扩展到女性和乐龄人士。

  吕辉忠直言,将轮胎“搞”上网的利润低、难度高,若不是他从事这行多年,恐怕也不愿“泥足深陷”。

  在业界擦出火药味

  毕业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与地理系的吕辉忠,从没想过会和轮胎扯上关系。他说:“当时朋友的母亲推荐我到一家跨国企业的轮胎部门当销售员,我也不好推辞。”

  就这样,吕辉忠成为第一个到轮胎店“串门子”的大学生。他从基层做起,加上本身的学识,加速了他在这个行业的成长。他曾先后为数家知名轮胎品牌服务,还曾长期在缅甸、香港和中国工作。

  吕辉忠创业前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中国担任库柏(Cooper)亚太区销售总监。当时他将家人安顿在上海,周一飞到山东工厂,周末才飞回上海和家人团聚。

  “想到在外国住了差不多十年,现在面对女儿的教育问题,所以打算回新加坡。”吕辉忠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创立轮胎销售网站。他花了约一年时间搜集资料、图片、开发软件等,投入30多万元资金。

  价格公开引起同业误解

  网站推出时,成功打响了第一炮,却在业界擦出火药味。吕辉忠透露,主要是因为价格公开的问题。本地的轮胎店,不论大小企业都没有明码标价的习惯。如今所有品牌和型号的价格都能在网上一览无遗,有违传统经营手法。

  “当时我找批发商拿货有困难,找轮胎零售店合作卸换轮胎也碰壁。”吕辉忠在逆境中求存,尝试直接从国外生产商那里取得货源,也成功说服本地批发商。

  轮胎零售店与网站互惠互利

  原本以为吕辉忠来“抢生意”的轮胎零售店,渐渐发现间中存在的其实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吕辉忠将顾客介绍到零售店换轮胎,付给零售店卸换轮胎的费用,店员也可向顾客介绍店内的服务和产品。

  轮胎销售网站在新加坡起步后,吕辉忠将这个概念推介到亚洲其他国家时就方便多了,尤其是在寻找合作的轮胎零售店方面。目前中国网站有1400多家支援零售店,韩国有100家,马来西亚有80家,香港有20家。

  吕辉忠将每个国家的服务人员控制在三四人,以节省成本,保持具竞争力的价格。

  轮胎业九成是兴化人

  轮胎业传统上以兴化人居多,占据至少90%。早年兴化先辈从中国南来,多当三轮车夫,同时召来许多同乡从事补胎换胎的工作,轮胎店应运而生。早年的轮胎店大多集中在市区,许多店主都有亲戚关系。如今,这些轮胎店已传承到第二、甚至第三代。

  传统的轮胎店,部分没落消失,部分发扬光大,上市公司友发国际(YHI International)和添福胶胎(Stamford Tyres)就属于后者。这些大型轮胎企业成功争取到知名轮胎品牌的亚洲批发权,借此将生意做大。

  吕辉忠不是兴化人,没有从事轮胎业的叔父辈,反而能没有包袱地应战,开创一条全新的道路,为这个行业写下另一篇章。

  古代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现在是“网民不出门,能买天下物”,网上可购买的物品还包括沉甸甸、黑压压的轮胎!本地出现亚洲首个轮胎销售网站“胎派客”(http://www.tyrepac.com/),带领传统轮胎业迈向新时代。

  网上购物更加系统化,供选择的轮胎品牌和花纹更多。

  价格大公开是另一大特色。顾客选出所要的轮胎后,会出现不同品牌的多种选择,价格一目了然。


我在 Joo Chiat 的 Yong Soon 换的轮胎,那里的老板叫 Mr. Wee, 人很好,价格绝对公道。电话是64400552。

我的许多朋友也是去那里换的。


Yong Soon 的价格同 tyrepac 相若,只低不高……


真空胎,自己换要注意什么?
放气和flat tyre加气是不是在一般的加油站就可以DIY?
要用千斤顶吧?


被楼主误导了。
去那个网站看了看,是要预约有资格的修车铺帮你换。只是网上自助选轮胎,价格优惠而已。

也是啊,这个可是技术活,人命关天的事。
所以听说自己换,也是很吃惊。


呵呵,楼上的,是我的不是,表达有误。

我连车前盖都打不开,不要说自己换胎了。因为我上次service时人家说下次要换轮胎了,我才想起曾经看过这么一篇文章。


没有问题。倒是应该感谢楼主提供了这个信息。
网站收藏了,下次换轮胎就用它了。
service的地方一般只卖一两个牌子,价格贵不说,都没有太多选择。


还是花钱买省事吧,反正也差不了多少钱。这么多轮胎看都看晕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