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吴明盛:组屋不应当成赚钱工具

国民团结党秘书长吴明盛:组屋不应当成赚钱工具(2011-04-22)联合早报网 蔡添成
大选2011   
国民 团结党指政府的资产增值政策让人民付出更多的钱购买组屋,但组屋价格不可能一直不断地上涨,因此人们应把房子当成自己的家,不应当成赚钱的工具。   
党秘书长吴明盛针对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指新组屋售价如果被显著压低,更多购屋者将选择购买新组屋,不买转售组屋,转售组屋价格将因此下跌的说法作出回应时,指出他本身所购买的组屋,价格是他的父母亲早年买价的十倍,因此对组屋价格能不断上涨提出质疑。   
他认为当组屋屋龄超过50年时,屋价就会下跌,购屋者要贷款也有问题。因此用组屋来养老是有局限的。   
房屋政策是团结党昨天发表的竞选宣言中主要的一项。它主张政府以“比成本多一些”的价格售卖新组屋给首次购屋者,并且规定永久居民必须拥屋至少八年才可出售,以制止投机活动。它也建议增加组屋供应量来支持人口增长、缩短购屋等候时间以及把组屋区翻新计划同选票脱钩。   
吴明盛认为团结党建议政府让首次购屋者以较便宜的价格购买组屋,不会导致整体组屋价格下跌。因为建屋局可以控制组屋数量,而市场对组屋的需求也很殷切。   
马宝山近日接连反驳工人党在竞选宣言中建议以便宜的价格把新组屋卖给国人,以确保人民负担得起的言论有悖国民利益。他指出如果新组屋售价被显著压低,转售组屋的价格也将跟着下跌,现有的百万间组屋屋主将受打击。 竞选宣言六大项团结党主席张培源和候选人陈礼添和潘群勤等人,也分别在记者会上介绍团结党的竞选宣言。
除了房屋政策,它也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政府开支、消费税、政治领导层和国防等六大项提出主张与建议:

●经济增长模式——适度引进外来工人、减少中等技能水平外来工人的数目;在就业方面优先照顾新加坡人;协助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工资;以及支持中小企业的成长等;   
●政府开支——增加医疗开支以减轻国人的负担;增加医院床位以应付日益老龄化的人口;增加对公共交通的投资;   
●消费税率——从目前的7%调低为5%;基本必需品豁免消费税;   
●政治领导层——培养有志于服务大众的政治领袖;削减部长薪金,使它与全国工资增长挂钩;扩大“人才”的定义,不仅限于高收入者或精英;减少担任政治职位的人数;   
●国防——通过精简训练,把国民服役期缩短为15个月。

宣布马林百列集选区候选人 要与吴资政团队展开“君子之战”   

国民团结党表示它一直都有意派候选人角逐马林百列集选区。而当它的领导人走访这一区时,一些居民也希望有反对党候选人前去竞选,因此决定顺应部分民众的呼吁,派人前去角逐。   
党秘书长吴明盛昨天在记者会上指出,团结党将会和国务资政吴作栋所率领的人民行动党团队展开“君子之战”,并针对政策和课题来交锋,而不会借抨击行动党最年轻候选人陈佩玲不成熟来捞取选票。

网民戏称 “玲玲之战”
  
团结党已宣布将派出各政党中最年轻的候选人佘雪玲(24岁,广告公司执行员)到马林百列集选区竞选。一些网民因此把马林百列集选区的选战戏称为“玲玲之战”。   
另四名候选人是前议员蒋才正(60岁,从事网络商务与出版业)、杨忠文(63岁,国际投资公司董事经理)、阿都沙林(29岁,货仓助理)和黄俊宏(31岁, 公司老板)。   
作为最年轻的候选人,佘雪玲昨天自然成了记者会上的焦点。问及她为何决定从政和个人所关注的课题时,她答说政治需要多元的声音,而她也要在政治和政策上与年轻人接触。   
她表示个人曾参与社区福利团体的活动,很同情低收入家庭的困境。   
至于决定到马林百列集选区竞选,她表示那是因为她曾在区内念中学和初级学院,对那里并不陌生。   
杨忠文则表示团结党派候选人参加竞选,对马林百列集选区的选民来说也是公平的。因为他们已有20年没机会投票了。马林百列集选区上一次是在1992年举行补选,过后三次大选都因吴资政的团队没遇到对手而没有选战。


    回应马宝山指责 刘程强否认“盗储备金”

(2011-04-22)
    ● 谢燕燕
大选2011

  虽然离提名日还有好几天时间,执政的行动党和反对党的交锋开始加剧。工人党秘书长刘程强昨天回应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指工人党的房屋政策建议“危险”的说法,并否认工人党的建议等于在盗用储备金。

  刘程强说,如果说用较便宜的价格卖地给建屋局、使国家储备收入减少等于在盗用储备金,按照马宝山的这一逻辑,政府一直在盗用储备金。
  他的理由是,建屋局目前的土地价格,不是通过公开竞标,而是根据首席估价师的估价计算出来。刘程强认为这就意味着目前的价格是比市场价格来得低。如果马宝山认为降低土地售价是在盗用储备,那政府现在就已经在盗用储备。

  其次,他认为如果说储备收入减少相等于盗用储备金的话,用相同逻辑看待政府把财政盈余变成讨好选民的“增长共享”配套(Grow & Share Package),政府岂不也在盗用储备?  刘程强表示,为公平起见,建议政府公开过去五年,即2007年至2011年的卖地收入。他认为这能增加透明度,新加坡人会想知道卖地总额究竟多少,当中有多少进入国家储备,多少已被政府所动用?

  马宝山说工人党建议把新组屋价格与购屋者收入中位数挂钩会贬低组屋转售价,刘程强认为这是混淆视听的说法,他不明白降低新组屋价格为何会压低组屋转售价。

  刘程强认为马宝山是在假设一但调低新组屋价格,需求就会增加,而他的这一假设是基于自由市场的供求原理,但情况并不是这样,新组屋的土地供应和兴建计划全操控在政府手中。

  刘程强也强调,工人党不反对以组屋提升计划来改善组屋居民的生活素质,相反,工人党认为这是每一个负责任政府该做的。他表示,工人党反对的是行动党用人民的钱,在大选时以组屋提升计划来威胁选民。他认为用选民的钱来获取政治好处是政治分肥的作法,这不是第一世界政府该做的事。  他强调工人党要说的是目前的组屋价格太高,将成为年轻一代新加坡人的经济负担,工人党不同意政府为了增加储备,抵押年轻一代前途的作法。

  他表示,工人党不是在主张动用储备金,或建议不要累积储备,也不是不要未雨绸缪,根本的问题是需要多少储备才足够,代价是什么?

  工人党也认为政府把新组屋价格与公开市场转售价挂钩的作法,长远是不可行的。刘程强说,市场因经济情况而波动,如果遇到1997年的金融危机,组屋转售价会迅速下滑,很多人的资产会变成负资产,政府能否向国人保证这种情况不再发生?

  他认为政府应该回应这些问题,不是转移视线。他还表示,过去五年,投诉组屋价格高涨的声音不断,但马宝山没有因此“跳上跳下”,现在会这样,是因为目前是大选期间。


。。。要是新加坡人不从组屋里赚钱
他们怎么upgrade到公寓啊。。。


咸吃萝卜淡操心


组屋的升值主要是由于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造成的;
外来移民的大量的涌入是因为新加坡的先进性。在这个广阔的落后的贫穷的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地区,世界需要一个先进的国家或哪怕是个城市。如政治倾西方,讲英语,无明显宗教倾向(印马不行了),政府廉洁高效(菲歇菜了),讲法制,生活水平高费用高(越缅柬泰没戏了),等等。
但是,这个城市国家是个资源极其有限的地方,人口不会无限制地增长下去,总有饱和的那一天。人口不长了,谁还要去抢组屋?(除了学区房)
再就是,未来有那么一天,天朝改好了,天蓝了,水绿了,空气清了,馒头不染色了,猪不健美了,肉不变肉了,人民不被幸福了,不再GDP了,那边EP/PR版发的都是退PR转回公民的帖了,联合国上真敢讲话了。 这是一个标志,组屋不涨的开始。
那么请问,那一天(天朝变好或人口不长)何时到来?


组屋会跌价?RESALE的那?


反对党是知道自己不可能当选,乱喊口号
也不考虑政策的可行性和后果。。。


房价跌的话,政府就会被骂死了.反对党其实是在支一些”看上去很美好”的昏招


这就是不是天朝了,是天国


新加坡的种种问题如就业,屋价,反对党的政治口号等等对中国来说都还是将来时,等到了那时新加坡的问题就变成人太少了。。。


太多既得利益者了。。。

其实人家说的很有道理啊,对本国公民第一套房子就该成本价,消费税5%对大家都好啊。。

就算你住的二手组屋升值了,不卖也赚不到。。。

如果xzf指望从房地产赚钱,那和天朝一个德行了,是走向堕落的体现


问题是成本价,大家都想买bto,买不到的又要抱怨了。。。
而且会导致二手房价格严重下降。。。

不是说新加坡人想从二手房里赚钱,其实二手房高价,也是政府补助中低收入家庭的一种方式。


具体事情上,谁都可以挑毛病,还是那句话,要看整体。反对党苦啊,但执政党也作的好啊

现在慢慢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反对,因为很大的历史原因啊。就像台湾,肚子空空也要选阿扁


现实的原因,是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我的同事,薪水当然比我高,这次总算可以参加大选了,多次说他一定投反对党,因为政府对我们外国人太好了。

有时候真的哭笑不得,不结婚所以买不了房子,等35岁可以买了,不买,公寓,不买。现在房价高涨,后悔,怪谁?怪我们这些买房子的?我们是要一个住的地方啊。

他的房子整体重建了,不用加钱,30年的组屋免费换一个新的,地点还更靠近MRT。还是不满意?为啥?因为要装修、要买新家电!靠,最好躺在床上别人喂算了。那么高的收入,还讲这种话。

我说,你的钱,肯定全到巴淡花掉了,要不就是经常上赌船

很多人都怪外来的,其实外来的,苦主多了,他们看不见。他们只看见好的。就眼红中国人,那洋人,Temasak, DBS头头,他们自觉比不上,不说了。


现在慢慢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反对,因为很大的历史原因啊。就像台湾,肚子空空也要选阿扁
这个看不懂啥意思?


其实降低新组屋价格的同时可以提高购房津贴 (换房的如果申请新组屋levy以新津贴计)
3万块津贴在房价高涨的现在难免显得杯水车薪 房价涨了 津贴也应该与时并进 不然何来“确保人民负担得起”?
如此新组屋降价也不会影响转售组屋的价格
不知道这算不算“盗用国家储备”?


3万元的津贴,哪里够弥补房子的差价?


今天在晚间新闻上看到:
黄根成 叫 选民 不要把选票 投给 反对党。我看了挺不爽的,虽然我不是公民我没有资格投票。但是我感觉 黄根成作为 部长,他不该这么 公开地说。

这个有没有违反选举的公平 公正的原则?

行动党 和 反对党 ,应该公平地竞争。你不管人家把选票投给谁,那是他的自由和权利。


这个是正常的吧,反对党也会说不要把票投给pap啊


新屋订价不是成本价,不然为何有地区差别? PAP此次肯定为此栽一跟头.  


都在扯蛋…


新加坡靠自己养老,房价高,公积金和一部分积蓄都要还房贷,虽然老了以后房子是你的,但是你还是要住也不能换成现金,养老钱能够用么?卖了稍微大点的房子换小房子,好像也倒不出多少现金,因为小房子尺价更贵。卖了房子租房子,死了房子归zf,那可真的是赤条条来赤条条走了。但是就算这样,活得太长的话前还是不够。现在的地本来就是99年,最终还是zf的,土地本来就是人民的,盖了房子给人民住,类似于宅基地,为什么还要算土地成本?估价是参照商业地价?我看这次大选,这个课题执政党很难解释。


这里靠自己养老,房价高,公积金和一部分积蓄都要还房贷,虽然老了以后房子是你的,但是你还是要住也不能换成现金,养老钱能够用么?卖了稍微大点的房子换小房子,好像也倒不出多少现金,因为小房子尺价更贵。卖了房子租房子,死了房子归zf,那可真的是赤条条来赤条条走了。但是就算这样,活得太长的话前还是不够。现在的地本来就是99年,最终还是zf的,土地本来就是人民的,盖了房子给人民住,类似于宅基地,为什么还要算土地成本?估价是参照商业地价?我看这次大选,这个课题行动党很难解释。


不好意思,一直显示错误,多点了几次


老了可以反向抵押,套取现金。但很多人不缺钱,很少有人这样作,而是把房子留给后代。

至于土地成本什么的,其实无所谓的,因为政府并不按那个算。


不错,选举就是喊口号,很多东西是无法简单地说清楚的。

所以部长老早就自己写了个系列等在报纸上;现在的,纯粹是选举动作


住房高成本,是通胀的源泉之一。住得贵了,获取这种住的成本就高了,人力成本就贵,结果是什么都得涨价。
靠调汇率解决通胀,是西药治病,正副作用都大。
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引擎马力强大,不减少供油,而却用提高风阻来刹车,隔靴捎痒。
把房价推高后,大家都骑虎难下了!


为什么转售组屋房价高了不能卖啊,可以卖了upgrade 到公寓嘛,反正基本上都是还贷嘛
这就相当于政府补贴你买公寓,难道不好吗?

地价是要valuation的,因为这是国家资源,不是政府的,不能由一个政府自由挥霍


看到一个英文帖子,说的很有道理。LAYMAN是俗人的意思,即一般百姓。

MBT – to a lay man when housing costs are low, it means less money locked into fixed assets and more money to keep for rainy days and more money for better quality educations for the children. When you artificially push up porperty prices and call it assets enhancement you are forcing more laymen’s money into fixed assets. Remember, when you sell high = you have to pay high and alot of people buy houses as homes. So many don’t sell their houses as it’s their home. When I don’t have to pay for the artificial extra costs of my home it means I have more money into my savings or CPF. Are you telling us money in savings and CPF are not our reserves? Do you know your fomula of assets enhancement is benefitting only the rich and speculators.


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罢了
在政府的立场上,第一。房价上涨这是一个市场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亚洲人的买房,投资观念造成的。过分打压,可能造成市场的崩溃。。
第二。政府要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50%左右的组屋居住者是会upgrade去公寓的,或者会投资公寓或组屋,房价大跌,会损害很多人的利益。
第三。政府也好考虑自己的利益。如果政府以成本价压低一手组屋价格,在现有市场影响下,必然导致转售组屋和私人住宅的大跌。最终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财政赤字。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一定要通过其他手段来增加收入,比如说 提高 消费税。。。这必然又要引起更大的不满。  
所以政府只能进行有限度的调控,所以我觉得新加坡政府应该说做的很好了,毕竟在很大程度上照顾了公民的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我觉得新加坡人是被政府宠坏了,只是会complaint。
比如说上面引用的英文贴里,政府的结论是没有错,买政府组屋的人的财产是增加了。
但是政府并没有逼迫你买房啊,如果那人觉得教育和现金比房子更重要,那就先投资教育嘛,或者开源来同时实现好的教育和买到房产。这些都是个人的的人生规划
什么都想鱼和熊掌兼得,什么都想他人帮你做好,那有那么好的事


新加坡政府有没有逼迫人民买房?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
不过有一个很有名的政策叫“居者有其屋”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
政府以政策(少盖HDB 多批PR)来间接导致HDB价格上升
再跳出来说不干预市场 这。。。


居者有其屋,所以政府才有 组屋 政策啊。。。
多批PR 并不影响 一手 组屋 的价格吧,对公民房屋影响有限吧,政府照顾本国公民先,是无可厚非的啊 (当然,国内政府那样的两说)
但政府今年大力度的控制房价,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吧。


回复 orzzzz 的帖子

其实“居者有其屋”的目的就是让拥屋者资产增值
这一点政府可说是贯彻始终 要说它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也无可厚非
但是这无法消除首次购屋者的不满 政府等于用他们的钱去给上一辈养老
所以反对党才会有见缝插针的机会


如果控制入籍,bto不会有问题,一年盖1万套算什么。。

二手房又不是没跌过,怕什么,该谁掌权还是谁掌。。

xzf目前有点里外不是人,还不如顾一头,多引进点有用的人才,,别整那些虚的,你说屁点地方发射个卫星干哈。。。


还有整天引进所谓的文艺人才,拍个没人看得电影演个话剧啥的,更是扯淡


多引进有用人才?这个正是新加坡人不满执政党的其中一条,其他的还有【房价高涨】【通货膨胀】。如果执政党做得很好,就不会出现【更多的人加入了反对党】。
此次大选,是有史以来【全面选举第一次】,84个议席都面临挑战。
有什么高级公务员,高级军官,法律博士,加入了反对党的选举队伍。其中,有一个参加选举者 是吴执政的前秘书喔。。。有好戏看了。


大选之后,外来移民政策可能将收紧,房屋政策可能又将出台新的调控措施,还有反对党指控的低收入者问题,大选之后 ,执政党可能都将积极地面对。(我猜想的。)


我的同事就说了:

政府要我们多生孩子!可是生孩子就得结婚!结婚就得有房子!我们的收入,买不起房子,又怎么结婚呢?我们拍拖8年了,都老夫老妻了。不是我们不要结婚,而是我们结不起婚;不是我们不要生孩子,而是我们生不起孩子!

这是新加坡本地年轻公民的心声。


回复 老鼠爱小米 的帖子

更正:不是84个议席,而是87个议席。
出处:omy

本地新闻
Local News

日期:22/04/2011新闻来源:新明日报记者:黄建业 叶伟强

独立后第一次 全部87议席或有挑战人民行动党或将面对反对党的全面挑战。(图/档案照)

独立后第一次,我国或爆发全面选战,所有87个议席都需要经过投票,才知道花落谁家。虽然选区划分细节公布后,反对党阵营就曾表态要竞选所有选区,但反对党阵营过后陷入内讧,多个选区出现多角战,国人也以为一些选区将不会有反对党挑战。可是,随着提名日的接近,反对党阵营似乎已经达成和解,原本乏人问津的三巴旺、宏茂桥及丹戎巴葛集选区,昨天都传出有反对党前去挑战。根据最新的战报,民主党已确定到三巴旺竞选、革新党则要战宏茂桥,民联及社阵联盟料组队到丹戎巴葛。倘若反对党倾巢而出,届时所有的选区都将燃起战火,全国的782个投票站也将首次全面开放投票。资料显示,我国自1965年独立至今,前后历经过10次全国大选,这将是第一次全面爆发选战,过去竞争最激烈的是1988年大选,共有70个议席面对挑战。仅榜鹅东如切最终爆三角战?;民联秘书长:是否与社阵联手,尊重成员党意愿;政治观察家:全民都有票投是民主的进步。完整报道,请翻阅22.04.2011《新明日报》。


觉得只要李光耀在PAP的话,我还是会支持PAP。还是比较信任老李这个人的能力和眼光。

反对党叫叫的,真的上台了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一个国家不能一党[关键词屏蔽],有几个反对党时常敲打敲打执政党也是好的,防止腐败。

但是真要是什么工人党或是XX党上台的话, 这个小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很难说。


房价还真控制不了,历史上那次房价跌是靠政府调控出来的?除非像朝鲜这样

移民政策绝对也紧不了多久,人口负增长可是硬伤~


干脆说新组屋免费给公民得了。


我的意思是一样的啊,
这是个人规划问题,他可以不买房子啊,要是他觉得生活质量下降的话。。。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要是二手房价跌狠了,拿下刚买不久,贷银行款得,怎么办?
要是银行revaluation,觉得房子价值已经少于贷款,要求top up,
我估计很多人要破产跳楼啊。。。


要求一手组屋价格跟10年,20年期一致是不合理的。。。
难道材料,人力,地价都一点不涨嘛?没有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嘛?

政府06年才消化完前一个经济危机留下的一手组屋
现在也在大力新建。要是觉得2手组屋贵了,就bto啊。但是房子毕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我想大部分外国人都很眼红新加坡公民可以以白菜价买到一手组屋,这也是不是很多人入籍的考量之一吧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很明白新加坡人想政府怎么办啊,免费把房子送给你,还得是高层,通风,海景???


他们买不起什么样的房子呢?

一手组屋,二手组屋,还是公寓

政府对不同收入的家庭有不同的房屋补贴政策吧。
很多家庭都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财力状况,规划自己的房子之类的

如果财力不足,可以先买小的,量力而行嘛,不能事事要求一步到位不是


看来房子问题还真的是大选的课题!
如果照着反对党的说法,各位的房子就要贬值了!各位想想吧!


怕房子贬值的新加坡人比我们还多呢
那些喊口号的反对党也怕自己的房子贬值吧


反对党没说要房子贬值;那是行动党就着反对党的建议而自己理解的。


看看反对党的建议才来理解吧!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是啊,反对党是没有说房子贬值,但是看看他们的建议,想想这些政策的结果,就知道了。。。

还有,现在2手是很贵,但是我说了,不是还有bto嘛。
一手组屋基本上是政府以白菜价(考虑了建筑成本,地价等因素)送给公民的,还有各式各样的住房补贴,nnd,我都眼红啊。。。

买房应该因人而异,量力而行。要是资金不够,就买bto,多花点时间等等
要是想马上入住,就多花钱买二手。

你不能什么都要,做不到就怪政府,怪外国人啊。。。


回复yishun2009:
工人党的降低一手的房价BTO价格的说法,实际上就是个使全新加坡的房价贬值的作法。:@
因为要降低一手的房价BTO价格,就必须让地价贬值才能做到。
因为BTO价格包括2个部分,建造费+地价,建造费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只涨不下,除去政府补贴的部分,只有降低地价,但一但降低地价,全新加坡土地就会贬值,也就是全新加坡的房价就会贬值。:@


我并不是说pap有多好
只是就房屋政策而言,pap的更现实,也更符合一个国家的长远利益和规划
而反对党更多的是为了选举而喊的口号 (当然这也与pap没有太大的选举压力有关)

要知道新加坡的房屋市场毕竟是一个开放的自由市场。
政府的作用是规范和有限度的调控(像建给公民的低价组屋,新出台的调控措施)
不能过分干涉,不然还不如 实行 中国 以前的 福利房 政策 不是更好。。。


觉得是借口。要结婚老早结了。在中国,我们那时候的人,有一间房就可以了,还想这想那的。

新加坡有些人,就是不想结婚。拿房子作借口。8年前,房子多便宜?!真的跟青菜萝卜似的,咋他们也不结婚呢?

还有 ,生不起孩子,那新加坡穷人生孩子最多,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政府一直要鼓励生小孩,可是今年,后知后觉,不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了,WHY?因为要生的老早生了(而且至少两个),剩下有30%的人不结婚,那怎么生?原来我也不太明白,现在想想,我身边就有两个(我这里新加坡人很少)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有时候,不结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再加上西方个人主义影响(红毛确实很多40才结婚)。在中国,老早撮合你结婚了。

还有,中国人就认个房子。前面有人说车什么的,在大家眼里是高消费。省吃俭用就买个房子。新加坡人享乐主义比较多,每年旅行啊,下馆子,泡夜店,说真的,钱全没了。一心想把钱花了,花了才是自己的,这类人没法买房子!08年房子暴跌,大家也没那个心思买房子。现在暴涨,没有买的眼红是正常的。但房子也可能下跌啊,所以,短期的。等三年后房子全出来了,房子不跌才怪了(除非政府再开国门)


谁知道新加坡有多少家庭同时拥有公寓和组屋?


长期看房价稳步上涨似乎符合所有人利益,但是现实情况是,房价过快上涨。这个就有问题了。普通老百姓拥有租屋和还未购买租屋者,都不能从过快上涨的房价中获得好处。只有一套房子,虽然房屋的纸面价值提高了,在住房需求下,卖高买高,也不会有什么实际的利益。未购买租屋者,当然直接受害于高房价。过高的资产价格对经济也是一种极大的风险。新加坡这么小的经济体,一旦资产泡沫破裂,后果严重。
BTO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房价上涨的缓冲平台,但是BTO的上涨速度似乎和二手市场接近。只是略于市价10-20%。我想执政党应该对此有个交代,谁对过快上涨的租屋价格负责。现在看组屋的投资潜力很大,因为租金高,我觉得组屋的价格上升的直接原因是租金上涨推动的。相反,公寓特别是非中央区的公寓的租售比就没那么吸引人。外来人口大量增加,新建房屋减少导致的租屋价格上升至少是没有给新加坡人带来利益。马部长跳上跳下的解释,就是不想承认政策的失误。而且他还坚持了2年多说组屋供求是平衡的。
新加坡房价能不能降,肯定会降!只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但是新加坡这么小的经济体,反应肯定是非常快的。近一点,回想一下2009年初,经济一旦出现波动,只有一部分人离开了新加坡,房价马上叠了20%。我之前的一个同事,2000年买的3房19万,2005年卖的14万。虽然算上节省的租金亏得买那么多,但还是亏了。
组屋房价上涨过快,增加老百姓财务风险,就是政策失误。


个人同意.就是一个选举,打口水战而已. 其实, 真正有多少人受影响? 大家心知肚明. 即使这些全投反对票, 也无关大局.

前不久,一个反对党(刘?)建议说要降低消费税,理由是帮助穷人度过难关. 简直是脑壳坏掉了, 因为降低消费税对富人有利. 顿时引起炮轰. 这次这个”组屋不应当成赚钱工具”的说法也有问题. 语焉不详.

它说新加坡人应该把组屋当成是家, 而不是赚钱工具. 简直是扯淡, 有几个人是把组屋当成赚钱工具? 房屋价格上升,下降无法预测,但大家都是它当作家的(能增值当然好). 吴要么是混水摸鱼,让一些人嘴巴爽爽; 要么是自己表达不清, 自己把自己搞混了. 政府也回答的不伦不类. 这就是选举! 谁都可以放话, 谁都可以让自己嘴巴爽爽.

每次反对党的群众大会人山人海,群情激奋; 执政党的冷冷清清, 无人问津. 不过,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 没办法但挺有意思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我的新加坡同事普遍反应是,BTO的地段偏远,(地段好的又贵得惊人,像Dawson Road),所以都不得不买房价高企的社区成熟的二手组屋。
BTO偏远地区的组屋价格是相对便宜,但一是要等3年,二是太远,没有吸引力。
自己住在好的地段,以前便宜买到的组屋里,然后希望年轻人去买偏远的要等上3年的组屋。年轻人怎么想?


其实这个问题政府心里最有数。多少选民有两套以上的房子,就有不低于这个比例的支持率。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这是市场的普遍结果。
不然cbd不是要挤到爆。。。

如果想好地点,那就自己多赚钱
或者先买偏远的,然后upgrade。

难道自己没有实力,还要一口吃成胖子。这合理吗?

财富主要还是自己创造的,政府只能起到一定指导和辅助作用 (比如 住房 补贴)
都想要政府给便宜的cbd住房,都要轻松赚钱的工作,都要政府养老,这现实吗?
不是政府不做,是政府能做到吗?实现这些要多少补助,政府,国家能承受吗?


都想往市中心钻,可是市中心还有多少空地能用来建租屋?


办公室有2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要结婚,在不断的试BTO,都超过5次了,不挑地点的试,至今还没成功。公司在Tuas,有此说到如果抽中了榜鹅的话,就得每天TPE-SLE-BKE-KJE-PIE-AYE了。。。两人都恨不得去淡滨尼投反对党。。。两人都30出头了,别问他们为什么现在才想结婚,人家才觉得ready嘛。


说得太好了!我们不买房没有第二个OPTION,他们留着第二个选择不用现在后悔,别给外国人优惠,也别批PR了,大家都回国吧,看他们是不是求我们再回来建设新加坡!!!!


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了,毕竟没有一个政策能使所有人满意了

可是反对党也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啊。至少在我看来,他们现在提出的 所谓 降低 bto 降低 gst 的政策 都不过 是 华丽的口号。 估计他们自己都不一定相信。。。


反对党就是一群不负责任垃圾,喊一些看似华丽的口号煽动人心,
他们有为这些华美的愿景做过精算,考虑其可行性和科学性吗?看他们上窜下跳的样子,就知道根本没有花心思关心国计民生,只是把选民当成头脑发热的弱智。


挑剔和责难傻瓜都会做,如果只是为了鼓动一些头脑简单者跟着摇旗呐喊就更是猥琐。
他们有为自己的建议作出周详的计划和精确的财政方案么?只是一个完全无心当政的小丑妄图混个脸熟罢了。


要么马部长说谎,要么两个人说谎。

按部长的话说,这些人试了以后,看好房子(楼层等)被人挑走了,自己就放弃了。所以政府后来规定新政策了,放弃的,一年以内没有优先权。估计是这种的,不然怎么也得上诉去啊

本人没资格BTO,所以不敢乱说。只是,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这个去马部长那里直接喝茶就可以解决了。新加坡政府还是很为群众着想的


一点不错。

金文泰那几座组屋集体重建了,大部分人嘴都笑歪了,但仍然有十户人家不满意(总会有人不满意的,比如我说的那个同事)。反对党赶紧去了。也只能这样。

他们代表大多数人代表不上(因为政府先占了),只好代表少数人。苦啊


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enblock的话,那些人住哪里呀?是要搬去过渡房住吗?为啥大家都希望enblock?


还真没得到放弃的机会,我们都开玩笑说他们上届选举肯定投反对党了。。。


就知道新加坡这两年转售组屋价格涨得飞快,租房价格更是飞升,不是说涨了不好,但这种速度还是挺让人诟病的


回复 kendo7 的帖子

调低消费税对富人有利,这你还用质疑?说了多少遍了,调高那两个百分点的时候,给穷人的补助远远超过那两个百分点,都是用富人和外国人的税来抵消的。

至于国防预算,整个反对党连个屁都不敢放,轮不着我们这些人瞎操心。红线!

李资政说过,飞机飞一次几十万没了,但就因为新加坡政府干的好,有这个钱。


联系部长呈情,或者至少给报纸写写


行动党都不会为自己说话:为什么涨这么厉害?大家有钱呗!

过去五年,新加坡这边不是一般的有钱。导致50万60万的BTO,大家不都是一眨眼就哄抢光了。没钱,你看政府卖去?


如果部长撒谎,反对党应该集中炮火:

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指出,去年每10对购买新组屋的夫妇中,有8对夫妇只需用25%或更少的薪水支付每月房贷,这意味着多数人用每月的公积金就能支付贷款,无需或只需动用很少现金。

他昨天出席淡滨尼一项活动接受记者访问时指出,年轻夫妇只要工作不到2至3年,就能存够足够公积金,支付新组屋首期付款,中低收入家庭也能在购买第一套组屋时获得额外津贴,最高可达$60,000。


执政是一会事情,但反对党在议会中的席位多少是一回事。


现在的租屋可不再是白菜价了,别老拿过去的历史说事,要不过去没有的声音,现在怎么那么多。


如果不是炒房的或者有多套房的,自主的房子价格的高低,有什么影响呢?你住在里面,高你卖也得买高,低你卖你也是买低,除非你要移民去其它地方,才盼望楼价高。


靠,BTO跟中国人和中国房子有什么关系?莫名其妙
引用: 切,啥红线,不就是给美国人的保护费。。

反对党胆子比你打,但也不敢说,


中国人就比较不太会祥受, 挣一点现金就全填进去了, 所以, 第一套房子比较快地了结

我的房子, 50%应该是现金. 没有新加坡人那么快活, 成天旅行, 没钱的,政府一发补贴马上去旅行. 命好啊!


BTO跟中国人和中国房子有什么关系?莫名其妙

蝴蝶效应没听过啊,这边80%华人,每年多少中国人入籍pr,你敢说没关系?

如果租售比和中国一样,谁抢着买二手大租屋,cov也炒不上去,不着急结婚的也不着急bto了,像楼上说的谈了8年的。反过来,要是知道cov暴涨,还不赶紧结婚占个坑。。。
你还别觉得俗,不可能为几万结婚,现在大家都是经济动物。。为点便宜能抢破头


按最好的可能算了一下,就算2个人的月薪刚好8000,CPF的普通户头每月会有1840,3年36个月,共得66240元可用于购买新组屋。20%的down pay,不计其他费用,可以买330K的屋子。刚听说的4房BTO是240K~280K,似乎是够了。不知道这20%的首期是不是等房子造好了才需要给。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本身就是扯淡, 因为说不出原因. 当年研究气候学的人发现毫无规律无法研究, 才作出这种感叹.

用这里确实正好, 所以也就不用答了. 瞎猜谁不会啊


回复 csy2006 的帖子

还真不是那历史说事

你去和新加坡情况相似的国家看看,能不能一手组屋的价格买个房子。。。

不要看到总价高就觉得政府亏你了,要知道这些年建造费不涨啊,地价不涨啊, 人工不涨啊。。。

难道要政府亏本送你房子,要真有这种国家,大家都加入了


顶一个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涨是一定的,关键是涨幅,不能再说目前的租屋时白菜价了。


是啊,可是要是弄几个只好喊口号的反对党,还不如不要


所以说,bto 还是便宜,要不他们也不会看到二手房涨,而去bto了。。。

不过,说到底还是眼红,自己没有占到便宜的人都多啊

转售是市场行为,买不买是自己的事了,政府在尽力调控,就成了,你还想他们怎样,一定要弄得房子不值钱了,经济下了了,大伙一起受穷就开心了。。。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嗯,反对党目前还不足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政策,因此不可能执政的。但至少会牵制下政府做出错误决定,或者政府做决定的时候多能听听不同的意见。往往系统内部的意见会被和谐掉。


还不是白菜价,一手的四房组屋30万以内

你看到二手的都买到多少钱了啊,还要不要我们外国人活了啊。。。(虽然我现在还不是pr,可是我愁啊:_adll:_adll)


这点完全赞同:_hill:_hill

我只说觉得大家应该对反对党也高标准要求,这样才是一个较公平的选举


十分同意

ZF要表示他们有做工,所以赢了之后一定会有所行动:L


今天又派大红包了,3185套BTO啊。榜鹅水道的第二批优质组屋4房才31万到39万,真便宜。:Q


回复 terryli 的帖子

感觉来的晚了,民怨已经滔天了。


早他丫的干嘛去了。。。价格还不够低。。。


哎,得了好处还卖乖,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如果年轻一代都这样,连努力都不会,就知道依靠政府。这个国家也没有什么前途了。。。


哈哈,新加坡ZF是幼稚园阿姨;天朝ZF是后妈。天壤之别啊。


严重赞同啊:_qrjll

有时候真想考虑入籍,虽然现在人家不要我


对,貌似有点心虚的表现


一手组屋白菜价格??
这个白菜也太贵了点。


呵呵,打个比方罢了


你可以做一个投票帖,调查一下。


1,拍拖8年,是从中学开始的,他们是同学。今年26岁。
2,就算之前房价跌,他们也买不起。因为刚刚出来工作,薪水不高,交际广,再加上又去进修读书,和出国渡假,基本上是月光族。


回复 csy2006 的帖子

这你就错了,假如你住的房子40万买进的,你还在供房贷,现房价跌到10万,你再也淡定不下来了.;P
风凉话谁都会说,反对党不用负什么责任,随便在那放个P,总有人会说是香的.;P


这个恨不得投反对党,
我也听到我的新加坡本地同事在说要投票给反对党。
Good99的同事也说要投反对党。。。。。他们可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公民,不是新移民。

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出现?难道不值得深思吗?(为什么新加坡本地人说要投票给反对党?难道他们只是说着爽?)

反正我没票投,我围观。


呵呵,这是正常的啊
毕竟pap的得票率是 70% 一下啊


上届可能没有投,这一届倒可能真的是投反对党,看这次反对党的阵营来势汹汹。人家高级公务员都倒戈了还说普通老百姓。


噢,从中学算起,那八年不算长。


呵呵,好像这个和政府没有关系吧

他们自己都没有买房的规划 (月光)。
一手组屋怎么降也没有用啊。除非政府白送


我想大部分国家 一般家庭的年轻人 刚毕业头几年 也是没有能力买房吧

就房屋政策而言,新加坡政府的组屋政策 真的 是对公民的 很大 福利了


早上上班路上,听958电台的【我有话要说】语音留言,里面很多低收入者在抱怨他们生活艰难。


林瑞莲:讨论组屋价课题
重点应是人们多久能还清房贷?(2011-04-25)

● 何惜薇 报道
  人民行动党与工人党针对组屋价格的交锋这几天不曾停息,反而出现越演越烈的势头。昨天,随着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指责工人党至今并未直截了当地回应他所提出的组屋政策问题,工人党主席林瑞莲表示希望把讨论的重点带回到最基本的课题,也就是人们的负担能力,以及多久才能还清贷款。
  林瑞莲昨天在介绍工人党第四批候选人的记者会上说,工人党重视该课题是因为不少家长都关心孩子的未来,尤其是孩子未来是否能负担得起组屋。
  “我不认为当年成立建屋发展局是为了让人们拥有高价值的资产,建屋局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提供大家负担得起的住屋。如果这的确是主要目标,就应该回到收入(的考量),看看人们是否负担得起组屋,以及他们需要用多久来偿还组屋的贷款。我们正设法把讨论带回到最基本(的关注点)。”
  工人党在竞选宣言中,就房屋政策提出多个建议,包括把新组屋的售价与购屋者收入中位数挂钩,让新组屋更便宜,确保人民负担得起。可是,这引起执政党(尤其是马宝山)屡次批评工人党的建议“不符合新加坡人的利益”,甚至是“危险”的。
  针对马宝山昨天指工人党的建议将扭曲市场运作,有损数以百万计的组屋的价值,林瑞莲强调,绝对不会蓄意提出导致这样后果的建议。她重申,过去几天已指出建议只针对新组屋的价格,而新组屋只占组屋总成交量的一小部分。再说,能购买新组屋者只限于一些新加坡公民,他们还得遵守许多限制,如不住满特定年份就不能转售组屋等等。
吁政府公开建筑组屋成本
  林瑞莲说:“任何时候都还是有人因为不能购买新组屋而转向转售组屋市场。根据我们的评估,把新组屋的售价与收入中位数挂钩,对转售组屋市场的影响不大。这些我们都回答过了,我只是在重复之前说过的。”
  此外,林瑞莲也再次吁请政府更透明地分享建筑组屋的成本,这样才能进行相关公开辩论。
  林瑞莲介绍候选人时说,工人党迈入创党50周年,能存在这么多年并非易事,全凭党内人士的韧性和坚持。在来届大选中,工人党希望呈现给选民的是个“可信、理智、负责任和值得尊敬的政党”。
  针对坊间不时出现反对党没能尽早介绍候选人给选民,相对于对国家层面的课题,反对党对“在地课题”的着墨也不多等等言论,林瑞莲指出,已竭尽所能尽早让候选人人选接触选民,也借此初步了解在地课题。
  “选民会以大选作为对执政党整体政策满意度的晴雨表,国家政策会显得更为重要和能够产生总体的影响力。至于在地课题,如果我们在来届大选中能突破现有一个单选区的议席,我们将会非常认真地看待在地政纲,这件事对我们来说还是言之过早。”
*hosb@sph.com.sg

《联合早报》


不用当真。真有事的,直接找议员。

电台上面就那几个人,至少我听的英文电台是这样,每天早晨就那么几个人。每天闲着没事儿,一定打电话进来。

抱怨总有的。那天去看议员接见选民,先发东西,呵呵。有些是驾着车来(当然,停的远远的)


这个太正常了。年轻人,年少轻狂。不反对政府政府的年轻人就不是年轻人,那是国家栋梁!

我那个同事,就一喜欢唠叨,见谁都说,没钱!我就揶揄他:你一个人,工资那么高,每天花花也花不完(他就喜欢说些小黄);肯定是经常上赌场,还赌大的。不然怎么可能没钱。

所以,这种唠唠叨叨的人太多了,大选就是让他们发泄的时候。反对党的集会总是群情激奋,行动党的总是平平静静,因为他们的支持者不用大声嚷嚷。

铁票,不管怎么搞,反对的票数是30%,这是铁的;行动党有40%的铁票。这就是基本大局,行动党赢也就这10%。所以他们只要不让中间选民全跑了就行了

赢多少?选来选去就是看赢多少,少于10%比较难看而已。赢者通吃。这个没办法。虽然民主,虽然你能赢 >40%的选票,可是,没法进国会!只能悲惨。


:(只看标题,不看内容了,因为一没资格选举;二没了解什么政党问题。就标题来说,我想如果我们连祖屋不让我们租,估计很多来新加坡的华人都会考虑去草坪搭帐篷睡吧?公寓房起码一间是1000新币。祖屋主人房都涨到了900新币啊,阿弥陀佛,我想赚就赚吧,多少住祖屋的算是新加坡的贫民?不懂,瞎掰2句,算是顶老鼠的帖子哦,别拍砖……


我同事刚刚跟我讲他老爸申请到了政府租赁组屋,全新STUDIO哦,每个月租金才99元新币!!!

等我老了把房子全卖了去申请租组屋!哼哼~~~


NND, 房价不许跌!!:@


回复 老鼠爱小米 的帖子

自己没有一点规划还怪政府?!
刚刚出来工作就想买房?进修读书不会拿奖学金吗?不会贷款吗?还出国度假!

我#%#……¥%#%!

我觉得新加坡的年轻真的是被宠坏了!建议政府不用让他们服兵役了,那两年把他们丢去非洲之类的落后国家,让体验一下生活就知道什么是福气了。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选阿扁好啊。
可惜阿扁下台了。
我支持台湾人选民进党。
继续和大陆对着干。
为什么呢?台湾和新加坡是竞争对手。
台湾烂掉了,对新加坡是好事。
最近那个联电的总裁不是加入新加坡了吗?就是给阿扁逼的啊。

台湾的所谓民主就是新加坡最好的榜样。支持新加坡反对党的人可以参考民进党上台后的台湾。


还真难说. 不认同中国的台湾人越来越多, 认同中国概念的人越来越少(老了,或走了,不象新加坡,那些还都健在). 小马哥很可能明年被选下去了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那就好那就好。
以前阿扁搞的一个政策,给台湾企业直接投资大陆的比例下套,所以很多台湾企业不得不把企业设在新加坡。为新加坡的会计界争取了很多客户。感谢阿扁。
最好民进党上台,全面禁止台企投资大陆,逼台湾企业跑来新加坡。这样就太好了。台湾有钱人全跑光后,剩下都穷人让他们去追求自由吧。


组屋价格下跌了,那政府组屋回购计划HDB就要亏大钱了。谁买单?

是否考虑让第一次购屋者以相对固定的低价格购买新HDB,一生只有一次机会(会珍惜这样的机会,不会滥用这样的机会)。卖掉组屋时赚的钱只能用于购买转售组屋,或只能放在CPF里等到退休才可用它(这样就会买得起新房,也买得起转售房了,或卖房所得可供退休生活费用)。


合理规划,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组屋是性价比最高、最稳妥的賺钱工具。


这个很正常,永远都是不满意的比较大声。


如何申请的呢?


不清楚诶


回复 freesoul99 的帖子

如果已经两次拿过政府的新组屋,就没有资格再申请租赁屋了,hdb的人说的。更详细的要问建屋局了。


组屋本来就不应该当成赚钱的工具。。


呵呵,
如果在不违法犯罪的前提下
合法的使自己的资产增值,有什么错呢???


房子没卖掉,怎么赚钱?反对党这句话纯粹是语焉不详


你炒股股价上升,但是你没卖,说明你没赚钱?你保税的时候和税务局这么说,看他们认不认。。


不是有人一直喊着,组屋不会卖的,所以不同意政府的计算方式吗???


capital gain 在新加坡不缴税


原来这样啊,学习了。。。


真的假的,怀疑。。个税申报没有这一项?

那每年的房产税怎么要?


谢详解


个人所得税基不包括投资所得么?


toto 得奖没有税? 不是20% 吗?

我要买toto,toto:_btll:_btll


昨天刚好搭Taxi回家,司机40多岁华人男。我就问了下他投谁,没想到他话多到我到家他还没说完。。摘要如下
1. 司机说还是PAP好,那些反对党都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背景不够好,小家都顾不好还想顾一个国家。
2. 反对党自己的区都没整治好,杂费一样多,环境也不咋地,哪里来的说服力。(后来我老公说这是因为PAP克制反对党的发展造成的,不能完全说反对党没作为)
3. 问他的孩子买房结婚觉得压力大不大,BTO的几年能等吗?司机说这个是个人生活规划问题,当然不可能一想结婚就马上住上房子,他们那个时代也是要等的,现在等个5年太正常了。只要自己勤劳就会有收获。

总结,还是要投PAP并且中国崛起他们很高兴。算是给大家提供不同的社会观点。HOHO。


其实,总的还说,老一辈都是比较支持pap的,毕竟他们是和这个国家,和pap一起成长的,知道中间的艰辛。
像我女朋友的老板,就是pap的铁杆支持者,总说他始终记得谁给他们创造了现在的生活,反对党就在选举的时候出来露一下脸,就想人民选他们,他根本不放心。

相当而言,年轻一代比较偏向反对党,毕竟刚入社会,心高气傲,要的比较多,但毕竟实力有限,能实现的少,就觉得政府不行。而且年轻人毕竟有反叛精神。呵呵


呵呵,有人不是还说,这次反对党出来的比较多,是因为宪法改了,会有9个非选区议员给落选的反对党候选人,比以往机会大了好几倍。所以大家都出来露一下脸,争取走后门,进入议会


kendo7: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愿闻其祥?
如果你说不出来说明simple的是你,哈哈。随便说个NO谁人都会,No了之后下一步要怎样就一问三不知了。

BTW 我都说了当故事听,不代表本人观点。


跑题一下,记录大选瞬间:
1。感人瞬间1:当李总理高喊“人民行动党是为人们服务的行动党,是为人们行动的行动党”,心里热乎乎的
2。感人瞬间2:当詹时中到场时,还没下车,围观群众一遍遍高喊Chiam See Tong,并鼓掌欢迎这位老人
3。感人瞬间3:提名演说之后,工人党候选人在操场出口列队与退场的支持者握手,其他政党候选人都没这么做
4。心酸瞬间:当看到詹时中被同事们像妈祖像一样“抬”来“抬”去,走路颤颤巍巍,步履阑珊,说话有气无力,手臂也必须被旁人抬起向大家示意。这位新加坡反对党标志性人物,廉颇老矣,还奔波在政治这条险恶的路上,还在为他的追顺者铺路,唉。。。
5。纳闷瞬间:昨日在德义中学人民行动党的支持者众多,能有上千人,上了年纪的人占大多数。有些人拿着旗帜和宣传牌,排着队伍浩浩荡荡走来,每人皆白衣白裤,着装整齐化一,不愧为新加坡第一大党的粉丝,比那些反对党的支持者们杂牌军式的着装强多了。纳闷的是,这些白色衣服是他们自己掏钱买的吗?
6。惊讶瞬间:当行动党候选人讲话时,反对党支持者嘘声四起,很多人还作出当年倒扁的手势。这么好的国家治理,还是有些人不满,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7。亲民瞬间:杨荣文部长始终一脸谦卑的微笑,主动向选民握手,强调在阿玉泥选区他们团队过去五年所承诺的都兑现了,希望人民再给他机会服务于人们


觉得以新加坡的资源和人力,这么多反对党有点多

如果反对党能组成一个团结的大党,没准能和老美一样,实现两党轮流执政。
(当然,如果这是老李有意为之,那就另说了,呵呵)


不错。存款利息原来要缴税,几年前已经取消。

至于股票或房产增殖,从来都不用缴税。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亏损了呢?所以,只有买卖的时候国家征收手续费、印花税。

至于房产税是根据房屋年值(可能的出租价格)计算的,跟房屋本身价值无关


大家讨论得很多,报告大家一下,题目上的“吴明盛”已经退出大选了,被更年轻的反对党代替。


吴明盛不是Goh Meng Seng吗?他不是率NSP队到蛋饼泥挑战三马吗?


http://news.omy.sg/News/Local%2B … 4271638-240728.html
对不起!是看错了!
民主党临阵换人 林镇荣取代吴金盛


让我想起了中共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民进党上台后的台湾难道不比gcd好?

再说了,新国反对党要执政还有很长路要走,早着呢。
但是反对党进国会又是另外一件事,有不同的声音总比没有好。
反对党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中,前高级公务员,医生,律师什么的。

难道全新加坡都除了穿白衣服的就没有人才?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谁说民进党上台后不好?
我一向支持民进党上台的。我还支持阿扁继续做台湾“总统”的。人家阿扁也是堂堂大律师啊。上台前也是号称很清廉的呢。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新国反对党要执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你能证明?
政治是随时会风云突变的,你知道吗?
苏联解体前很多人还认为苏联可以当超级大国几十年呢。
不是小蒋忽然宣布放弃独裁,台湾的民主选举怎么会那么快?
人人都抱着“让反对党上台试试看”的心态,马上就改朝换代了。人人都认为“多一种声音”最后多出来的肯定不止一种声音。看看台湾和香港就知道了。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人是缺了他就不行的,地球照转。

再说就算换几个议员,换几个部长,新加坡会完蛋?你据个例子给我看看。

香港台湾你又知道,你问过香港人台湾人,他们要不要反对党入国会,还是喜欢一党独大?
多几种声音又会怎样?


大家淡定,淡定。。。
这是新加坡的家事,我们关注一下就可以了。。。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老蒋小蒋死了以后,台湾才出现了真正民选的总统。


呵呵,阿弥陀佛,老李,小李要长命百岁啊:_btll:_btll:_btll


新加坡年轻人应该让他们去国内混几年回来就惜福了。。。买个新组屋贷款可以贷90%,还在那边叫买不起,来新加坡的中国人靠自己努力买了组屋公寓就眼红,干脆怪政府为什么不要白送好了,一群本地群氓~支持PAP继续执政


kendo7  我同学在上海张江半导体企业(台巴子开得),硕士就给5000rmb, 还整天加班。  发表于 1 小时前 删除

硕士的薪水才5000人民币?在上海这地方?
我雷到了。


广告上那对马来人,男的月入600(我当时以为是月供600),加OT什么的月入1400。BTO的房子政府补贴60000,结果月供250块。爽呆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得等三年吧。

新加坡人不会惜福的啦。由奢入俭难啊。前不久不还有女佣给军人背包等等的搞笑事情。

选举没什么看头,唯一看行动党在阿裕尼会不会折掉两个部长和一个政务部长。

反对党水平是差。刘今天晚上把自己比喻为副驾驶,说如果正驾驶不好好开车,就打他一巴掌。流氓的一匹,这种比喻明天肯定招来反击。


今晚新闻我也看了,我听到台下在笑,在叫,不知道是真叫还是在嘘他(刘)。。。这关系到是褒是贬的问题。


当然是褒:因为他说要打行动党,嘴巴爽了,底下的人也爽。

反对党的群众大会肯定比行动党的热闹100倍,因为就是瞎扯。底下大都是支持他们的。这就是我说的肚子扁扁还是要选阿扁,不少是有过节的。年轻人就更喜欢瞎搞了。

除了警察还有少数便衣,看有没有说得太异常,


呵呵,看来这种群众大会很热闹啊,有时间去凑凑热闹来着


此群众,乃公民群众。你公民了?


没有,但是旁人不可以进吗?


昨晚革新党在金文泰体育场讲到组屋321,322,323的问题,说居民无钱(大概差几万吧)买新房和装修,所以有意见;而且他们的组屋也才翻新没几年。看来这时候搞SERS,选错了时机,被反对党逮了个正着。

革新党还说西海岸选区是新加坡3房组屋最多的选区,如果将来都重建,问题大了。

革新党还拿移民说事,说中国印度来的移民抢夺了他们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权利,如果进国会,一定好好收拾新移民。看来新公民不会投革新党了。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反对党只是把自己比作备胎,一个什么印度人部长说反对党不只想做备胎,而是想做副驾驶。
比喻成副驾驶不是刘说的。


回复 张惠妹 的帖子

比中国好是正常的,但本地人为什么不可以要求更好?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抨击政府政策,并不是抨击个人。新公民都已经是公民了,难道还怕被遣返,无稽之谈。

现有的移民政策也没什么好的,一会儿紧,一会儿松,没看到ep/pr申请板块成天有人要死要活,一会儿”父母的ltsvp申请不到,刚出生的婴儿怎么办?”,一会儿有人“我这种条件pr都申请不到,早两年肯定没问题的”。


可以啊,但是要有限度。。。如果国家过分照顾公民,我想很大程度上会让他们失去竞争力。到时候可不是闭关锁国就能解决问题的。。。
毕竟新加坡地小,没有什么资源,受外部影响很大,又不像香港有中央挺着。。。


要求更好,又不肯努力工作,不肯吃苦,更好的生活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新公民要饮水思源不是,不能自己进来的,就断了后来者的路不是
不是还有亲戚朋友在国内嘛
哈哈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知道移民为什么一会松,一会紧得吗???
不就是本地人不停的complaint,怕输,没信心。。。反对党不停聒噪。。。
政府没有办法了嘛。。。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你没看新闻。刘自己在群众大会上说要做副驾驶,而且要干预正驾驶;如果他不好好开就打他。你说是不是口不择言?


随便去的,好多小孩,大家就是凑个热闹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不会。没钱的,就那么少于十户人家;那栋楼可几百户人家啊。
反对党就拿个德行,就喜欢嘴巴爽,为5%的人说话,就是为民请命?水平太差!
还说小贩中心什么专门有老年人等着别人吃完,去捡剩饭吃?不是他脑子有水就是捡剩饭吃的脑子有水。

引用: 革新党还说西海岸选区是新加坡3房组屋最多的选区,如果将来都重建,问题大了。
革新党还拿移民说事,说中国印度来的移民抢夺了他们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权利,如果进国会,一定好好收拾新移民。看来新公民不会投革新党了。
重建就等于是中马票. 还是等中了再来说吧.
我前面就讲我那个同事, . 房子重建, 30年的房子免费给个新的、地点更好的,他还是不满意: 说要花钱装修,要买家具家电. 真想骂他滚一边去. 白赚20多万、自己又月入1万多,还抱怨个屁.
这些人好像就只剩一口气了,你让他搬一个橱可能也会累死

政府也是,干脆把国库打开,大家分掉算了,然后新加坡变回甘榜,肯定还是有人追捧的。


zhuantie

“吴明盛也吁请民众看清楚,资产增值实际上是“资产通胀”,不必拿出现金缴付房贷,并不意味着组屋便宜,也不等同于购屋者负担得起。

  他说,政府最初以国家发展之名,用每平方米七角或一元的价格向人民征收土地,约征收到八成的土地后开始垄断市场,然后以高价格卖给年轻人。

  “我的父母在80年代以三万元购买四房式组屋,五年就缴清房贷;现在政府却是以30万元、40万元,甚至是50万元把四房式组屋卖给年轻一代。” 

  他希望民众认清,别以为不从口袋里掏出现金,就等同于是免费的。

  “马宝山说,不用掏现金还房贷,组屋是负担得起的。如果你觉得不用从口袋里拿现金出来就是免费的,那就错了。”

  较早前,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已指出,团结党提出的“比成本多一点”的价格卖组屋的政纲,本质是要降低新组屋价格,而本地去年约八成夫妇购买新组屋后,每月只需动用极少或完全无须支付现金,说明组屋是负担得起的。

  吴明盛昨天下午在记者会,针对马宝山批评团结党所提出的公共住屋政策,实际上与公共租屋制度无异,及组屋价格是可负担说法,表示非常失望。


确实,国家这么有钱,干脆把钱分掉。反对党应该以这个为号召。管它以后洪水滔天。


本来挺支持工人党的,但他们非要拿新移民和给中国学生奖学金的课题来炒作,NND, 开始支持PAP乐:@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看着有点吓人,这不容易出车祸吗?


那他的意思,是不是政府应该免费送组屋给公民,那才是正确的。。。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这是说反话吧~~
还真是很清廉呢~


新加坡人到了应该用手中的选票告诉反对党,要进入国会,就拿出点真本事出来 的时候了
光会嘴巴爽,进入国会也起不来制衡的作用,就会拖后腿。。。


同学在上海,美企,欧企和日企的薪水还不错,奇怪,日企得也不错.台巴子最扣.
很多人都走了


据我所知,白衣大部分人都自己有,不要求统一,白色为主就可以了。白裤有一部分竞选班子会发,也是发给比较核心的基层领袖而已,有些会要求支持者自己出钱,三十块一条。
我在集选区,PAP在巴刹拉票时,几个议员身上的衣服都不统一,有的是自己负责那一片选区集体订的,有行动党标记有区名,有的只是穿普通的白色T恤。
另外RC和CC的基层领袖之前有开会公开要求他们除非以个人身份参加竞选造势可以穿白衣白裤外,以RC和CC成员身份活动是不允许穿的,因为RC和CC隶属PA,人民协会,而非PAP。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饮水思源那不是连共产党一起要感谢。


呵呵,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不是没有一点成就的吧。。。
你不能说共产党一点贡献都没有吧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Said Mr Low: “Bear in mind that just putting on a safety belt and hope that the driver will drive you to your destination is not enough. A co-driver is essential, especially as road gets tougher to navigate. The co-driver is there to slap the driver when he drives off course or when he falls asleep or drives dangerously,”

co-driver不是他提出来的,他只是接下去说。 他说得并无不妥,slap而已,难道等车撞毁大家一起完蛋


问题是,如果不引进外劳,
打扫卫生,女佣,建筑工人,谁来干,新加坡人有多少人愿意干???
高科技的产业,新加坡人又有多少人能干???
企业也不傻啊,要是能招到本地人,他们也不愿意招外劳啊,限制多,税交的也多。

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你要是不能提供好的人力资源,或者自然资源(新加坡有吗?) 谁愿意在这办企业。。。

过分限制外劳,只会逼迫企业外迁,最后连原有的给本地人创作的机会都丧失了。。。


还有反对党一开始是说要做备胎,可是人家部长一眼就看穿了,说他们其实要做副驾驶,让反对党不要遮遮掩掩的。。。
所以不是露出真面目了。。。

所以说反对党只会喊口号,没有什么实际有效的措施。

你slap,只能车毁人亡。。。
你要是有能耐,就要想办法避免车祸,或者take over做驾驶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同意,关键是闸门放多宽,放水放多快。
这个是可以拿出来讨论的,反对党(包括很多本地人)认为放太快而已


这个说的才合理。
呵呵,至于尺度,这个本人属于未来的外劳,就不好评论了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本来出自反对党。

不管怎么样,这样会有车毁人忘的危险。任何一个驾车的人都知道,这是瞎搞。

他的比喻不合适。开车、开船,只有一个人可以掌舵。如果要监督政府,可以用其他的比喻,不能用这个。所以它是口不择言。这就是智慧问题。


回复 kendo7 的帖子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随嘴乱说?制造业是早就有的,比旅游、金融都早。不是因为人多才引入制造业。

反对党也没这么说,因为他们知道,制造业不是被引入,而是原来就有。我不知道你怎么会这么糊涂?反对党把你搅得这么糊涂?

以前制造业的产值比重很高,那时候,哪有什么旅游、金融?只有不值钱的土地。去年走掉了的吴庆瑞就是负责招商引资。为了吸引日本人来投资,好多土地的租金,只有1块钱一年(整个工厂,而且是几十年),等于是完全免费给他们的。这样才来了很多外国资金投资。

如果按现在国人的想法,土地哪能那么便宜给外国人?哪你看能有多少外资来。

后来进过几十年的发展,新加坡遇到了另一个坎儿:制造业撤退。因为新加坡土地、人工太贵了,特别是没有那么多能用的人,很多制造业搬走了。就这样,也占25%的GDP吧。反对党要取消制造业,我觉得真的混蛋。

另外有一个例子,有一个很夕阳的制造业,海事业。危险高、人辛苦,外劳比例很大。因此政府确实鼓励放弃。可是,也就邪乎,却在近十年发展壮大。这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问题就在这儿。他完全是借喻不当,他还自以为是


回复 kendo7 的帖子

  他说,政府最初以国家发展之名,用每平方米七角或一元的价格向人民征收土地,约征收到八成的土地后开始垄断市场,然后以高价格卖给年轻人。

  “我的父母在80年代以三万元购买四房式组屋,五年就缴清房贷;现在政府却是以30万元、40万元,甚至是50万元把四房式组屋卖给年轻一代。” 

简单地说,自打嘴巴。前面说“然后”,后面又说到了现在的年轻人。年轻人已经好几拨了,前面的享受到了。

新加坡人其实只要自愿降薪到几百块钱一个月,房价肯定会下降,不过很得大马给你沙子,油价在20、30十美元才行。原来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啊!好,很好!


太谦虚啦。堂堂PHD~

昨天我也看了电视广播。感觉反对党里面就团结党的稿子稍微好一点。有理有据,也不是和PAP挣什么,反对党确实有存在的必要。但还是觉得强势的政府对于小国来讲最有效。


PAP歪曲了他的proposal,他没说要close制造业,只是说重点要转移
Mr Tan also accused the PAP of distorting his proposals in an economic paper he wrote on ideas to regenerate the Singapore economy.

“I did not propose closing factories and abandoning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Mr Tan said.

“What I said was that we should not promote manufacturing because it requires a lot of land and labour.

“But Singapore is short of land and labour. I am not against manufacturing. Existing factories can continue if they are profitable, without depending on new incentives from the government.

“You know, (for) Sembawang and Keppel, the Prime Minister has said 75 per cent of their workers are foreign workers.

“And Sembawang and Keppel occupy huge stretches of land. These are valuable land. Land beside the sea.

“(They are) what we call fore-shore land. Foreshore land is very important, very valuable.

“So this is expensive land, valuable land that we cannot afford to give to industries that benefit foreign workers. Where do Singaporeans count in their economic policy?

“We want to promote, we want to use our land, limited tax incentives… promoting services sector such as medical, health sectors, education, creative industries. Why do you need to subsidise rentals of factories?”


这个更是离谱:

引用:   刘程强前日在记者会上形容自己领队挑战阿裕尼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媒体昨日询问他觉得“老虎”是否被他的冒险精神“吓到”,刘程强犀利回应:“山上的老虎要等着选民去杀吧?”

华文社会的人真的是苦大仇深啊?!


回复 mppp 的帖子

where  is the original proposal? he stated something wrong, now try to cover it.

“why do you need to subsidise rentals of factories?” stupid question. there are so many vacant lands of Singapore, why don’t you propose to use it? Is there shortage of land for medical, healthcare, education, etc?

what is creative industries? do you know the govt set up many high tech factories and benefits the country a lot? however it may not provide enough work positions as they need investment but not the workers.

why do you want to rob the work opportunity of 25% of the employees? why do you want to rob the 75% of the PROFITS of those factories? they are for Singapore, not foreign workers.

“Existing factories can continue if they are profitable” but you suggest to close the profitable Sembawang & Kepple just because they are hiring more foreign workers? Are your ideas conflicting with each other. Better think twice before speak out!

many many loopholes are there with his proposals.

nothing valuable. for example. He promote healthcare. Please take a look, how many foreign nurses, even doctors are there in the govt hospitals?


制造业才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总有人把香港和瑞士做例子,觉得金融业旅游业可以撑起一个国家,可是他们都看不到,或者说不愿意看香港和瑞士发展的特殊历史阶段,天时已过,新加坡已经失去了金融立国的先机。


呵呵,我强烈要求被请去“喝茶”:_haixiull


如果这里有新公民,记得一定投票给人民行动党。

从最自私的角度考虑,既然选择了新加坡,就希望新加坡能够继续在经济上保持成功。。。。

反对党这个副驾驶在别人聚精会神开车的时候,喋喋不休,甚至想拍一巴掌,那是要翻车的。

等到正驾驶要睡觉了再来吧,只要老李小李在,正驾驶就不会睡觉的。


看到我公司了,我就不得不说两句了。。。

sembawang和keppel,实际上是新加坡成为整个东南亚运输和转口贸易核心港口的支柱。
原因无他,中日韩的远洋船队,在设计建造之初,就考虑了新加坡的因素,新加坡可以给船队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无论是维修,改造,还是建造,新加坡都是马六甲区域唯一的选择。而且,由于新加坡的存在,中日韩的远洋船队,实际上是分割成东亚-新加坡和新加坡-欧洲/美洲/非洲/澳洲两部分的,这样,就可以减少船只的重油携带量,从而减少运输成本。

若是新加坡放弃了sembawang和keppel,众多远洋船队,在新加坡中转还有什么意义?要知道,菲律宾,印尼和马来西亚,可是能提供更廉价的淡水,食物,以及Ji~NV的。。。而且对于中日这两个远洋运输的巨无霸来说,在印尼买岛,建立自己的码头,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所以说反对党为什么到现在还是绝对少数,
是他们太不争气了,没有政治智慧和长远目标。只能靠少数人民对执政党的不满生存。。。

但是这样短视的人民代表,我想 有还不如没有呢。。。


强烈支持,因为也算在海事业混,这个行业给新加坡带来了很多收益,拉动了很多产业,oil and gas 也会让很多大公司在新扩展业务,而他们要求的不过是偏远地区的一小块地,带来的确是新加坡的国力增长。记得十几年前一次到Sembwang, 出去一看到处都是黑漆漆的,现在那里不一样了,难道没有一份功劳么?


真不知道如果没有Kepple和Sembwang的那些订单,新加坡的经济增长还能这么强劲么,还能像前几年一样顶得住经济危机么?新加坡人还能有这么多花红么?


是的,哪那么容易。

香港有内地支持,制造业老早跑内地,但赚钱进香港。旅游,香港以前是个门户。新加坡,什么都没有。有什么好旅游的,周边都是小国,而且都要和新加坡竞争。

新加坡到今天当然很不容易,所以行动党希望不要太大的改变。其实反对党应该站在更高层次,明确地提出要改变,而不是为眼前的利益在那里吵。你看人家李资政,谈的都是原则问题


就执政的角度看,在没有大的危机出现之前,改变应该是缓慢有序进行的,而不是反对党喊着的那种改变


完全赞同。陈如斯也就一鼠目寸光的主儿。以前是公务员怎么了?现在还不是好多公务员水平也很差?

他还提出“把学校班级人数从40人缩小到20人,这可增聘更多教师,制造就业机会。”

新加坡小学到现在还因为校舍不够分上下午班,再增加班机,怎么办?只好先增加建筑业了,呵呵。


无语,这样的还做反对党,取消海事业,把那些靠海的地拿去盖房子吗。
反对党应该直接就说如果他们上台,免费发房子,年底全民发高额花红得了。


看来大家对新加坡还挺满意。。。但是和五年或十年前的新加坡相比,生活质量下降了不少是不争的事实啊,部长们的工资倒是涨了很多


他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直接在那个地方盖疗养院,大家集体去养老。

不过,肯定要引入很多外劳,因为,本地人肯定不愿意当护士啊。而且,都养老了,为什么要当护士?


有道理,新加坡的制造业是解决了本地很多就业问题的。而且没有基本的制造业,就没有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基础了。


生活水平下降了吗?通货膨胀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新加坡还算好的。

新加坡近年的发展远落后于中国倒是真的。特别是房价。


反对党的确让人失望,和一般市井小民发牢骚一个档次,在指责执政党做得不好的地方时,没有提出自己的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只是发牢骚,谁不会呀


确实如此,楼上几个都是既得利益者啊,当然角度不一样了。
keppel一年发8个月花红,有几个制造业能比啊。。
造船业算夕阳产业吧,利润真给力啊,能解释下不?

貌似投资多年的生物医药开始挣钱了(电视这么说),不过一般学生物的都在抱怨工资低,搞不清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我原来的意思是现在引进的人太多了,所以必须扩大制造业来吸纳,人多好种田;;还不如少引进点,多开几家keppel这样的公司,人少好过年。。


这个,太搞笑了

我一口茶全喷出来了


赞成,物价和工资比起来。和别的国家比起来,新加坡真是不错的了


●消费税率——从目前的7%调低为5%;基本必需品豁免消费税;
这个我赞成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你说得很对。地球是不因人而照转。
但社会因人而改变。
菲律宾原来是东南亚最富的国家之一,现在呢?
缅甸应该是亚洲甚至全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事实呢?

多几种声音会如何?未来的事情谁也不能确定,过去的事情却是看得到。一个没有什么资源的小国能成为发达国家,这就证明了过往新加坡政府的英明。以前很多决策,包括建组屋清理河流引进外资等等,都是不受当时的人民的欢迎的。如果当时”多几种声音“,结果就是什么也做不了。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新加坡的反对党算比香港的好了。
看看香港的长毛,彻底的流氓。
香港人是怎么选上长毛的?
理由很简单:好玩啊!
不少香港人(包括很资深的文化人)选长毛,说白了就是看不顺眼香港的精英领导,比如就是看不惯姓曾的弄一个领结。所以要弄长毛来搞他们,然后就在一旁看戏。所以说选举的非理性是常态。其实如果真的”民主“的话,香港人就独立了。你以为当时多少香港人愿意回归祖国啊。


那当然不能比啦。台湾、香港的反对党都是外面支持的,而且被前任扶持,已坐大。

新加坡的相反,执政的一直强势,反对党老早被镇丫过多次了。

一种是有组织地乱,一种是有组织地稳定


回复 kendo7 的帖子

没有谁说要扩大制造业,这个是你自编的。反对党说要关闭制造业,政府说不能关闭(当然,现在反对党说他们只是建议减少)。到了你这儿,怎么成了扩大?
引用: 这你要问土生土长多年的坡人,新移民会说:比在原来国家好多了, 你们这帮土著不知足。。
公平地说,这些年新加坡当然是比以前好:大家收入增加、抵御金融危机。除了房子,其他上涨有限,而大多数人也早有了房子,多是得利者。

经济好的几个表现:餐馆太多了,比5年多太多了。金融危机最厉害的时候,还不是家家客满、生意兴隆?这就很说明问题。还有,房子,涨得最厉害吧?还不是到处追捧。没有钱怎么折腾?


你是Keppel的?高收入一族。


他们忙着选举呢,没空来逛论坛。


这一点,我也承认,他们的看法很偏激。

新加坡学校的奖学金,很多还是只发给新加坡公民。


本版还是有不少有投票资格的公民。我看这些公民都不要投革新党的票了,他们当选了新移民还有活路?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说新移民抢了新加坡人的饭碗,间接说明了本地人很2.。。。新公民未必不选反对党,我感觉很多新公民未必喜欢后来的同胞。。。。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要求这个字本来就错了,要什么只能靠自己争取,政府职能只能是提供一个相对平等的平台。新加坡为什么比中国好是正常的呢,我觉得是暂时的。


Kepple和Sembwang可不单单是造船,现在全世界都在drill drill drill,  油价飞涨,海洋工程才是大头。


回复 男人如树 的帖子

对的,虽然俺没有投票权,但是我也希望这里的新公民投给PAP~反对党的能力远不如PAP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看来看去,他们的最大卖点就是能代表那些自己不努力怨气满胸的穷人和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完全属于只会喊,想法偏激,无执行能力


贴一段话大家共勉一下:
动物尚且知道有对手,保有警惕,便不失活力。这个道理人类亦然。
当年七国称雄,秦便图强自新;一旦六国并入秦的版图,没了敌人,秦也就穷途末路了,二世而亡。
现在公认竞争是好东西,就是因为竞争使参与者都有了对手,逼着你锐意进取,否则就会自我毁灭。
在人生漫漫的征途上,对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战者,是对手唤起我们挑战的冲动和渴望,失去对手,我们或许将失去一切。


我希望PAP不要赢太多,否则他们没有了压力,会变得不思进取. 一言堂的国会辩论缺乏深度.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反对党就一个工人党的陈王牌最给力,其他人不咋的,他应该去单选区才对,真是失策的一招棋. 满盘皆输. WP赢不了,弄个非选区议员当当吧,呵呵!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反对党在国会的表现辜负了投他们票的选民,新屋定价过高早该在国会里提出来了,为何迟直今日才提? 所以他们是机会主义者,进入国会只图津贴,反倒是有人在报上提出异议.


反对党工人党的刘程强也是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不可小瞧。


就业是次要的,关键是制造业是抵抗金融危机的主力,98,08两次金融危机,新加坡的抵抗力要远远超过香港,要是没有大陆挺着香港,香港早就成臭港了。
可是,一旦新加坡放弃制造业,没有哪个国家会为新加坡死扛的。


我是sembawang打杂的低收入者


工人党肯定这招是肯定奏效的。因为这次非选区议员名次增加,他们即使输,最多数那么一点点一点点,也就是落选里面最高的,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当议员。

当然刘说自己坚决不要当非选区议员,来逼迫选民。问题是他跟上次他的那个主席一样,留个尾巴:最后还要看党怎么说。党叫干啥就干啥呗

他们这次很可能有突破。上次输不到10%,这次只要多赢5%就赢了。


是否有制造业,新加坡人自己知道。说那些空中楼阁的话,只能说所谓的公务员跟普通人真的是一样:没多少好智商。

新加坡全靠自己,所以奋斗、所以拼命。我不担心行动党会在这方面懈怠,因为他们的政策肯开放,所以竞争很激烈,想回头都难。

反观香港台湾,为了个所谓民主折腾吧。香港如果没有大陆,经济必然倒退。台湾就不说了。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加坡这几年,其实大家是很有钱的,比他们进步多了。没资本折腾;但折腾也不一定不好,工作懒散一点、工资少一点,可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恩,危机来的时候只有实体经济才是最靠得住,都是基础产业。


新加坡国家太小,折腾不起的。需要个反对党来牵制一下就好了,这样执政党才不容易那么腐败,象天朝一样了。


你怎么知道他们没在国会提?主流媒体没报道而已


哇哦,这你都知道啊


已经够腐败了。一个部长200多万一年,当20年部长就4000万,还不算60多岁后终生的养老金(=2/3年薪)。天朝多数贪官都贪不到这数。还说不给那么高的工资没人愿意来从政。。。


如果中国中南海里的人能把中国治理的像新加坡这样,给他们比新加坡高几倍的工资,我想全国人民都会答应。


别总说香港的金融业什么的,能和香港比吗,97之前,香港有个爹叫英国,97之后有个更牛的爹,叫大陆。


200万一年 是rmb吧
呵呵,中国有多少官员一年的灰色收入比这多多少倍啊

如果能保证政府廉洁,这些钱还是值得的


姜还是老的辣啊 李mm一语中的:“要建立一流国会,要的是一流议员, 不是说有人在国会嚷嚷就可以了的…”

就反对党这帮人,成嘛???


拜托,200万是新币!!!


以前还有一个儿子叫中华民国。香港的银行很多是在上海发家、后来搬到香港去的。那时候新加坡还是一个小小的地方


新加坡500万人口,中国500万人口的城市如果公务员前30名收入都在150万新币以上(再加终生养老金=每年2/3曾经最高年薪),您觉得能接受吗???


如果这是腐败,那刘程强怎么不说?你这是过过嘴瘾而已。

法律上承认的,就不是腐败。新加坡政府认为政府责任很大,则部长薪金要和同等企业的总裁一样。李显扬不是部长,你看他一年拿多少。再看看大学校长拿多少。

最多你只能说应该义务服务,不拿或拿很少。


看来您不怎么留意新闻,每次国会辩论新闻里都轻描淡写的提议下反对党的抗议。电视报纸都被执政党控制,根本不可能有客观的报道。


那为什么只有新加坡的公务员需要这么高的薪水?而且不是高一点点,是数十倍


OK,其实也不管我的事,都不是公民。我不是说天朝比新加坡好,但是这十年新加坡执政党的确自满骄傲不如以前对人民好,相信在这里生活超过10年的人都会有这个感觉。部长薪金大幅上涨也是这几年的事(有一次调整了50%多),今年纳丹就又加了89万新币一年!这个国家需要稳定的确需要PAP继续执政,但是现在也是应该在国会有更多的监督的声音了,不然这个政党会越来越自满腐化。


你直接说老李小李贪WU不立马被告诽谤破产吗,这招都玩了无数次了。


这就是原则。法制社会,你非要玩体制外的,几十年前还立马可以关你呢。

法律承认的你非要说贪WU,你不是吃饱了撑的。


我是说这其实和贪WU没啥两样,真的贪也就这点,有问题吗?

法律还不是执政党定的


回复 mppp 的帖子

你这个是正常的年薪吧?不包括花红吧?

昨天在群众大会上工人党候选人说2010年新加坡公务员的花红是8个月,那么这些高官们去年的年薪是多少?

这点年薪跟600亿国家储备计较起来,神马都是浮云。


今天NWC建议调高工人的薪水了,5年来头一次(以前NWC每次的advise都是加薪会减少工作机会等),还赶走选情最紧张的时候,还有那个growth bonus也是五年一次赶在大选前给。不是反对党的压力执政党会这么做吗?一个国家有反对的声音和监管机制绝对不是坏事。


不包括花红,也不包括pension(超过60几岁法定退休年龄的部长除了工资还有相当2/3工资的pension)


据我观察,无论大选结果如何,ZF已经把好大众的脉搏,大选后ZF肯定会执行更为严厉的移民措施,移民人数(新PR,新公民)会大为减少,而且会至少执行到下一次大选。PR的REP也会控制起来。吴的发信论可能会付诸实际。大家瞧好吧!


跟谁比,数十倍?

公务员并没有那么高。部长等高级公务员,是根据私人企业的新酬定的。以前没涨,是因为虽然私人企业涨了,他们没涨。几个银行的总裁一般都有5百万以上的年薪。

规定在那儿,我们就不能说那贪WU。其他的,我们这些外人真的是不说为好


那些高收入的都跟贪WU没两样,他们不但拿的很高而且连条例都没有。这样说你满意了吧?

贪WU,不是随便说的


工人党副驾驶这种比喻没错,很恰当。开过长途的人(尤其是夜间)都知道,身边有一个帮自己看路,看标识,提醒,说话的人,是多么地必要。否则自己会看错路标,走错路,打瞌睡,出现可怕的后果。
我有一次自己长途驾车,赶路回家,夜深了,路上没其他车,有累又困,就想,哪怕闭一下眼休息一秒钟也好啊,幸好没让自己那样尝试,否则就没今天了。如果当时有人在我身边,保持我清醒驾车,就不会有那种可怕的想法。


除新加坡的总理部长外,最高的是
香港50万美元年薪
美国总统40万美元年薪
英国34万
法国31万
其它国家更少。不是数十倍吗?全世界top30收入的政府官员全在新加坡,第30也有150万新币


私企是有accountability的,做的不好是要走人的。这里像那个vivian部长搞青奥会overshoot budget 3 倍 (预算1亿,实际3亿)一点没事的事情在好的私企是不可能的。


私企CEO,高管的薪水是董事会定的。这里的部长总理薪水是执政党定的,也就是自己定的,完全没有可比性。


新加坡的高薪政策制定了这么就,新加坡人民都没多大反应,我们激动干什么,我想,如果给我们机会,估计大部分人更希望在中国当低薪水高官,不在新加坡做高薪高官吧。


没有说有反对声音不好
而是要求有水平的反对党,
不然进入国会,只会喊口号有用嘛,别人一反驳,就萎了,这样能帮人民争取利益???


有水平的副驾驶才有用
没有水平的,估计只能车毁人亡!!!

不是说pap有多好,而是说反对党根本不行。
没有一个政党是能做到完美的,人们能选择的是两个当中好的一个

但是反对党有show这个quality嘛????


您这是典型的只看政府喉舌的新闻报道还全相信了。。。CCTV新闻说的您也都信吗?


这个时候想到和全世界比了啊

怎么没有比新加坡人享受的福利啊???

而且支持或者反对一个政党,看的是这些?还是看的是大政方针,和执政水平啊???


算了,私企你就天真,政府你就较劲。不可抗外力的预算变化,哪个企业也都是必须接受的。

薪水不管谁谁定的,你都不能说那薪水的人贪WU。这种是原则问题。反对党每次这样就这样胡扯,自己下水了。


哎,不要不允许不同观点,有不同意见就对他人恶意揣测。。。

刚刚还和学校老板 (本地铁杆反对党支持者)讨论了一下 选举, 讨论了 反对党 和执政党。。。(听了不少反对言论)

要是辩论不过,就恶意揣测,那还有讨论辩论的意义吗???
(你说我是五毛,我说你是受反对党毒害,这有意思吗???)


好像反对党现在还没说竞选纲领什么的,说要当选后再说,拜托,有这么玩竞选的吗,虽然我们中国人没见识过政府竞选,但好歹也知道,要竞选怎么也得有系统的口号原则,什么都保密,让大家猜啊。


谁都知道不能一党独大,需要制衡和监督,但是,担当制衡与监督角色的人也应该具备那个能力,不是说是个阿猫阿狗就可以,至少我不是说见不得有反对党,我只是见不得水平这样的反对党,简直无语。最反对投机分子来胡搞。本事没多少,还四处乱跳。


一点不错。阳光一点不行吗。总是指责别人偏听偏信,其实自己就真的正确?

其实本没什么对错,我们也是局外人;非要证明自己对也就罢了,还要诋毁别人,这就没道理了。

而且新加坡的媒体是私人的,大选给反对党的报道是很多的。


赞同。反对党其实还是受欢迎的,但赢者通吃的规则在那儿,没办法突破。看啊淤泥了。资政已经发狠话了,如果选那边,一定会后悔

至于小脚色,现在好了,没有三角战,否则押金都会被没收


李MM 这点,我觉得会起 反作用哦 。。。


不了解还是不要乱说吧。

SDP竞选纲领
http://ge2011.yoursdp.org/solutions

WP竞选纲领
http://wp.sg/wpge/manifesto/

政府媒体不报道不等于没有。。。


新加坡人的福利?新加坡人的福利比美国英国法国好???


昏倒,我什么时候说你是五毛啦?你这是不是有点此地无垠阿。。。


后港投WP 20年了,有人后悔过吗??


我不是说他发狠话嘛。我又没说人家是否真的后悔。总体来说阿淤泥可能有突破。那边估计有仇的不少


老头说什么别人也管不了。那里形势上次就不好,这回确实玄


数十倍,也就是二十倍以上,对吧?有吗?信口开河吧?

当然,这可以另外说。

我只说一个美国,美国是低。其实很多西方国家政府都不干什么事儿,权力全在私人。比如,美国最有权的不是总统,其实是美联储主席。你可以不同意。再跟你说一个,美国是政商一家,穿一条裤子的。很多政府部长都是年薪千万,去做个部长玩玩,之后又回到企业,好处更多。比如财政部长。


回复 mppp 的帖子

你读过报纸没有。没有报道?没读过不要乱说,老乱揣测就很不上路子了


老大,你有没有仔细看我的帖子。。。。

我想表达的意思 是 要是大家人身攻击,那讨论就没有意思了啊。。。


呵呵,不敢说比法国好

但是比美国和英国好上不少吧


我是回应楼上的某位说反对党没竞选纲领,在国会里也不吭声。

这个得承认这次大选媒体对反对党的报道比06年好点了,有了互联网想封锁也不太可能了


不会吧。新加坡有最低工资?失业补助?公费医疗?新加坡除了买房的那几万快,其它福利离福利国家差远了。这里的政策是低税收低福利,说新加坡人福利好就有点扯了吧


晕死了。。。

哎,童鞋,请花点时间理解大家的意思,我想那位童鞋说的 是
反对党 刘程强 说的 反对党要在“当选 后 才会 提出 阿裕尼 的未来规划。。。。


老大,比较是要有前提的

你不能拿 猪肉 和 梨 比较吧。。。。

又要马儿跑,有不让马儿吃草。 神仙啊:_cnll:_cnll


俺lab里有一个 老板,一有空就跟我们 说 政府怎么怎么不好,pap怎么做错了。。。。

可是这次大选,他说自己虽然很不情愿,但是要投pap,问 为什么。
他说去参加自己选区的反对党群众大会,说那些个反对党 提的 纲领之类的 没有点可行性。。。


选举往大了说,是决定国家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往小了说 是决定选区未来5年的发展。

你和选民说你要当选了才公布 未来规划。你觉得合理吗?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反对党根本不了解这个选区,或者自己知道自己的规划拿不出手,不敢公布规划
往小了说是 儿戏,往大了说是不尊重选民。。。


虽然新加坡选举和我一点屁关系都没有,但我没事天天看新闻,觉得那些反对党真的水平不行,有些言论很无语。
不是什么人都能搞政治的。


反对党的竞选纲领有,塞在居民的大门口门底下的小册子。用了4种语言。前面英语,背后倒过来是华语,中间是马来语和印度语。


good99 发表于 30-4-2011 21:05
靠,你读过报纸没有。没有报道?没读过不要乱说,老乱揣测就很不上路子了

good99,我不喜欢你动不动就【靠】呀【靠】的。看在眼里是根刺儿,听在耳朵里是噪音。


之前有人提到“新加坡媒体是私人的 会公正报道”
我个人看法是媒体在本届大选的报道的确是比较公正客观了(和以前相比) 这说明新加坡在政治上慢慢开放了
就算是媒体“私人的” 也是要看政府的脸色 媒体控制在新加坡还是存在的 只是没有天朝那么厉害
要是“媒体会公正报道”这句活在90年代说出来 不是笑掉别人大牙就是被当成“政府人”or PAP
有闲的话可以看看当年的在野党人士邓亮洪先生和老李较劲的过程和。。。。下场
http://www.tangtalk.com/index-jt.htm
http://www.sginsight.com/xjp/index.php?id=3123

年代更久远的谢太保 和“媒体公正报道”关联不大 就不提了


反对党得了势,我们这些新移民会受欺负的,这么明显的事都看不明白?

要是哪个新公民投票给反对党,我只能说他脑袋进水了,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难怪挤破脑袋都要参加竞选。


强势插入围观:

mppp被大家群殴啊,包括seanjin phd妹妹。。这样也没有必要了,大家都是国内来得,利益应该总体应该一致,细节分叉。

其实我认为即使没有反对党冲击,移民政策以后也会越来越紧,大势所趋,全世界对中国移民的门槛都在提高,早报上说的反对党建议将ep从2800 升到4000是早晚的事情。。

早来的就多占些便宜,也别得色打压后来者,一副既得利益者的嘴脸;后来的或者后知后觉的也别抱怨没占到便宜,就象目前房价,现在是贵了,以后更贵的概率更大,赶紧作出明智选择,钻营一下,比如信个马来教啥的。。

反过来讲,来得早的,买了房入了籍有个发9个花红工作的人,理论上应该支持反对党收紧政策,这样以后你的竞争才小一点,不然国内博士硕士熟练工程师一涌入,你工资上涨幅度就不好说了。没有拿pr买房的才应该希望pap再活500年,将引进人才进行到底。。


反过来讲,来得早的,买了房入了籍有个发9个花红工作的人,理论上应该支持反对党收紧政策,这样以后你的竞争才小一点,不然国内博士硕士熟练工程师一涌入,你工资上涨幅度就不好说了。没有拿pr买房的才应该希望pap再活500年,将引进人才进行到底。。
本文来自 新加坡狮城论坛 原文链接: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443800-33-1.html

你这话说得不对,自私的人是短视的,入了籍也和新加坡人有区别,自己的群体越壮大对自己才越有利。。。

不过坦白说,身边这种自私的国人还真有


您可能不太了解这里的政府运行,每一个town council有多少资金,未来政府可以补贴多少都是执政党控制的,在你拿下那个选区前根本不可能有这些数据,这种情况下怎么规划?而且PAP最喜欢玩的一招就是不给反对党选取翻新组屋,这本身就很无理,这些钱是国家的,是每个纳税人的,不是某一个政党的。


就是啊,我昨天刚说这次大选好像媒体有了点进步了,今天的strait times就不对了,反对党的篇越来越少了,估计随着大选接近,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对于PAP的攻击,反对党的多数完整的反驳都只能在网上看到,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没有反驳呢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老实说 行动党提出的比喻也不伦不类,可是双方都喜欢拿出来讨论,其实挺无聊的


回复 老鼠爱小米 的帖子

新移民都移民了,还怕没活路,
怕的应该是后来的人吧


回复 张惠妹 的帖子

没有人愿意和更多人分享公共资源

这个好像叫什么公车理论,
还没上车前,拼命想挤上车,
上车了以后,希望车下的人不要再挤上来


回复 张惠妹 的帖子

行动党最喜欢你这种人了,论调和行动党一模一样。
反对党不是以前那样的乌合之众了,你人不认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更正一下 是部长级的高级公务员  普通公务员1个多月
总理一个月工资11万,花红20+, 所以总工资大概有400w
花红20+月之中,8个月是 gdp bonus,performance bonus 是 3~12(好象是这个数字)


也不能说是 “群殴”那么夸张了:_haixiull

大家意见不一致,热烈讨论罢了,呵呵


回复 男人如树 的帖子

胡扯蛋,反对党要全面执政,这次不太可能,所以还是pap执政。
新移民受欺负 你怎么想出来的,政府要告你诽谤的。


so? 在私企拿再多也是你的本事,因为那是market driven。政府官员拿高薪没问题,但不能高得离谱,像全球 top30收入的政府官员都在新加坡,而且最junior的部长都比美国总统高一倍就不合理。


回复 mppp 的帖子

要说就好好说,不要弄一个什么几十倍。美国政府算个什么政府,底下几十个州都有自己的政府,全体人民拿枪指着政府呢。要看看美国是怎么发展过来的。

反对党都不拿这个说事儿,我就不说了。


回复 老鼠爱小米 的帖子

无语,改了


来了这么多年,town council 怎么运行,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
这个运行模式是因为新加坡太小,只能选择的一种模式。

至于说pap不给翻新组屋,要是反对党执政,也会这么做,这个两个政党半斤八两,选民谁也靠不上。。。。

关于那个规划,我还想说几点。
首先,主流报纸有报道(不知道童鞋有没有看报纸),并没有屏蔽信息。
其次,他说的我就该全盘接受? 作为一个选民,对他的言论,做 他不了解选区,或者没有好的规划,猜想不合理嘛???
第三,ok,就按他说的,不想开空头支票。 那 是不是 “空头支票” 是不是应该让选民判断? 请尊重选民的智慧,没人是傻子。 你觉得你的规划让选民觉得是 空头支票 (这么没有信心?),ok, 那就做一份能可行的规划!
第四, 不能知道town council的资金? 首先,town council每年都有财务报表,这个上网能查, 第二,town concil的资金,有一部分是 组屋交的 物业费之类的,这部分 政府扣不了吧??  基于这些数据,再考虑政府打压这一因素,难道做不出一份规划???

当然有人会说,这规划肯定不如政府. ok, 还是老话,请尊重选民的智慧,大家不能理解?

反对党现在不说规划,难道当选了,规划就好了???


在这还没有满十年,不能做比较。

不过倒是觉得政府这几年对pr的待遇是越来越差了,记得刚来是,pr和公民基本是一个待遇。
现在,上学,医疗保险什么的,都拉开了。听说还要继续扩大差距。。。

哎,毕竟不是亲孩子啊


我家订strait times。如果你去看一下几个非政府控制的网站的报道,就知道区别了。
e.g
http://theonlinecitizen.com/category/current-affairs/


呵呵,这个网站我也看过,
就像我说的,我老板就是 反对党的铁杆支持者。 他跟我们介绍了不少网站之类的。

我也重申,我不是说觉得pap是完美的,只是比较pap和反对党,觉得pap更好些罢了。
当然,毕竟不是公民,看待这个问题的方式不一样 (比较法)。
很多新加坡人用的是 排除法吧 (pap 有错,选反对党):_cnll:_cnll


问个傻问题, 啥是五毛党啊?


哦,就是共产党的支持者吧
好像是这样的


呵呵,当然,我不否认 反对党在成长。

当某一天,上面说的那些论坛,不是在 开 执政党 批判大会,而是 热烈讨论 反对党的 执政方针和规划,对我来说,反对党才是成熟的


我只能说你幼稚。

你如果去设立一个网站,进行选举,PAP肯定输。行了吧。那能代表什么了?不要看网上、网上。网上太多不负责任的东西!我早就说过。

设立网站都有他的目的。各人也有各人的目的。
而且很多人不上网,至少不发表意见。他们用脑子想就行了,最后选谁最重要。最能叽里呱啦的,很可能是少数


反对党不是不说计划,是不到时候。
因为离选举还有5天,这么早说出来了,
会被攻击的。
一定是想让攻击者没有时间攻击,来不及攻击。
就像这次的阿裕尼一样。
要让对方措手不及。

孙子兵法在这儿也是一样有用的。


哎,真是这样吗?
反对党连面对攻击的自信都没有???
那他凭什么要求 执政党 接受 “攻击” (进入国会)

还有,选民连这听 执政党 对 反对党 规划 的评价 的权利都没有???


这种选举本身就是不对等的选举。对处于极度弱势的反对党苛求太多是不现实的。
反对党也需要时间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实力。“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他们未必没有能力治理好这个国家,只是以目前所掌控的资源根本没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我想很多投反对党的人,也不一定是真心支持反对党,他们更多的是希望看到一种改变,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长期一党独大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人无完人,更不可能有永远的完人。一定的制衡是必须的。


这点也赞同
所以我说大家看问题的立场和方式不同。。。
只是说对反对党也要有要求,这样对他们成长也能有帮助。。。


看到老李说在野党不够格当“第一世界的”议员的时候 我笑了
够格的 早就流亡海外
去查查邓亮洪事件吧 身家上千万的律师 为何流亡澳洲?
去查查萧添寿律师 为何流亡海外?
当年谢太保 人才一个 为何被关三十几年?

当有人质疑某陈姓候选人长期旅居海外 为何现在回来竞选时 我无语


是中国公民的话,就不要对别的国家指手画脚,争取民主自由,中国那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如果换成了新加坡公民,就不能不认真考虑,反对党势力越来越大,对你究竟是福还是祸


其实有点好奇,pap有多少党员啊?


是新公民的,都该投PAP一票,让反对党认知新公民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群! pap :victory:


哎呀,不要拿什么既得利益、打压后来者。这种先给对立面破水有什么意思?

对反对党没什么好感的,都是听其言观其行得出的结论,并不是什么得利与否,那种就水平太低了。说那位是博士,他又得什么利了?

大家讨论,就事论事。什么既得利益,纯粹是搅乱视听。


昨晚去参加了一个群众大会,那可是空前盛况的。
没看清台上站的是谁,也没听得太懂。
走出来时问我家小子:看到了什么?
他说:屁股。
以他的高度,真的就是那玩意儿了。
听说今晚还有一场,去看看。
选有能力的,比较好。
:$不好意思,我是PR。没有实质意义,就是给群众大会外面的小摊贩,卖冰淇淋的,饮料的,贡献了一点钱。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最早也是反对党提出来的,然后才有口水战。

不伦不类没关系,可刘非要说slap司机什么的,明显是为了讨好选民,出口气,好像自己能打行动党似的。明显表现出草根也好、流氓也好的本性。潮州怒汉,只能这样了。好一点的人才都给行动党搜罗走了。

开车都知道,最烦旁边坐个人唧唧歪歪,还要动手打你。聊天还差不多,那也得正着聊。所以,他举可能发生危险的例子,还自以为得计,这就不对了。


他们还真组织去了。提名日那天。


是这么个情况,现在版上的争论本质就是这点


回复 kendo7 的帖子

你这种我怎么讲你呢。我今天要加班,要一直在网上,怎么了?

大选跟我有什么利益,就多一天年假。那些公民,这几天个个几百块钱进口袋里了,我没一分钱。

你说什么都好,老这么乱揣测就太不上路子了。


回复 kendo7 的帖子

通过发表观点以便更容易得到pr准证?真能异想天开。心理阴暗啊


SEANJIN同学,请问您来新加坡多久了?从您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您对新加坡或这次大选不甚了解。

看新加坡,不能从您来新的时候看起,也不能带着国内的印象来看,更不能以一个PR的角度来看。别整天关在LAB里上网,请您走出来,每晚去看看群汇大会,PAP的和反对党的都看,尝试以一个新加坡人的角度多看看,多想想,然后再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您会发现,反对党的领导人,是不是您想象中的那样。他们有没有纲领,有没有诉求,有没有才能,有没有群众基础。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不是空穴来风。他们在群众大会的讲话,都是被录像的,是要负责的,是可能被控上法庭的。 之后您再看看所谓的主流媒体,是如何报告这些大会的。

我经历过1997年的那次大选,那个JBJ还在WP的年代。新加坡人对PAP和ZF的看法,对岷煮的渴望。邓的流亡,JBJ的下场,等等,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问题。


大选和你没利益关系?你不在新加坡打工?你没住政府组屋?
相比没拿pr买房的,你的二手房早涨了几万了,你还纠结人家公民多发的几百块钱?

所以Yishun2009说的对,别以国内或pr,新移民的利益角度谈反对党,说人家没水平,

多看看那些上了年纪腿脚不便的本土老人给你打扫桌子收垃圾,想想要是你父母,你会说他们年轻不努力,没技术,好吃懒做,所以才沦落如此么?


这个,来了有8年了吧,上次大选也关注了一下。。。

也请相信我的消息来源不是仅仅从主流媒体来的。
我也是有我个人判断力的,

还有,说道群众基础,也请尊重那60%多选pap选民的判断力。。。
我在这不是要说服谁,只是说出对一下问题的个人看法.(对反对党领导人的看法之类的)

所以,要让我信服,请举出实际的事实了。。。(限于这次大选吧,成年往事就不用了,你告诉我,我不了解背景之类的,我无法判断。)总是质疑我的阅历和判断力,抱歉,我无法苟同。


那你有没有问过? 他们的子女在哪里呢???

以华人的传统观点来说,看到老年人出来干活,大家责备的是政府,还是会说子女不孝???

还有,你有没有尝试以国内,pr或者新移民的角度看问题呢?
他们的论点,角度是不是一定是错误的呢?  (还是仅仅因为大多数的这类人观点与相右,就无法接受呢?)


我说大部分反对党的水平不行,是对我来说, 一个合格的国会议员 他至少要具备 以下三个标准

第一,能看到政府方针,政策的缺点 (这个新加坡反对党做的还成)
第二,对这些缺点,问题能找出解决的办法。这对超少数派反对党更重要,因为你只是提出问题,执政党很大可能就利用人数优势强行通过。但是你能提出替代或者更好的解决办法,就能获得民意支持,也有协商的筹码。
第三,对国家,选区的发展能提出好的议案 (因为新加坡太小,议会一定程度上是参与了大政方针的制定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质疑 刘 关于 选后 推出规划的言论。。。

就我看了,新加坡大部分反对党还达不到 第二,三条。。。
所以我说反对党水平不行。


大家要是有不同论点,就出来反驳嘛
啥琢磨他人的动机,私心之类的,乱扣帽子,有意思吗? 选举中,谁没有私心,选民没有私心,反对党没有私心,pap没有私心,大家都一心为国家??? (乌托邦啊???)
还有新公民,pr支持pap就一定是有目的的,就是被政府毒害的,就是没有阅历和判断力的? 支持反对党就是正义的,为了新加坡人民的???
你当上届60%多的选民都是傻子啊???


打工,组屋,跟大选有什么关系?

涨了几万,那我国内没买还亏了几十万了,我公寓没买亏了50万新币。你扯这些干吗?新加坡都有房子,赚多了,我嫌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了?

引用: kendo7 :  网上舆情可以影响选情,这都不懂还斑竹
你觉得可以,至少这里不可以。谁神经病会到这里来试图发表言论影响选情?你真的会异想天开。

哦,也可能我说错了,支持反对党的可能对此比较感兴趣,那您请便。但别用这种动机来诬蔑别人。


一些总是一方面说要允许不同意见,另一方面就时不时地说你不懂、你有私心、你既得利益、贪WU,胡乱揣测简直是让人受不了。

这种骨子里的诋毁别人的思维,真的是可怕


我认为国会必须有反对党的声音
执政党必须接受反对党的竞争
在有辩论有竞争的民主机制有效运作之下
反对党必须更有效的制衡与监督决策者
决策者才能制定更完善的政策
确保国家的长远利益不会受到损害
让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能够持续
这样才更能改善民生
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
一党独大的国会
跟全国人民大会没有分别
这就是为什么新加坡需要有选举制度
每个国人都能行使身为公民所拥有的权利


这点我从来就没有反对过
我只是说选民应该也对反对党提出要求,促使他们也进步


我要淡定,我要淡定:_ttmmll:_ttmmll


呵呵,你只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和所处时间点,你的利益就已经决定了你的观点。。

政治就是利益的博弈,空谈政治不讲利益分配额的人很容易被利用。。


这个,每个人都一样。。。
所以我才说 质疑这个没有意思。既然是一起讨论,就摆出各自的观点,论据。。。


呵呵,可是多少的支持率是 足够的支持率???

多于30%够不够???

人民还要等多久,反对党才能成长???

所以要给他们压力


一对住ALJUNIED的新本地人,女主人要投PAP,因为希望住家旁有之前PAP承诺的购物商场,男主人想投WP,因为也是不满一党独大,同时喜欢WP亲民作风(这是他居住后港20年得出的看法),可是因为他们这区跟切身利益相关,所以男的还在纠结和矛盾中,不像一些区的一些选民隔岸关火,无关将有的利益,只要是闪电的标志就反对。所以seanjin 说“选举中,谁没有私心,选民没有私心,反对党没有私心,pap没有私心,大家都一心为国家??? ”这点我同意,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手中的选票是很难投下去的,不管新移民还是本地新加坡人私心都不例外。。。反观我的这一区,因为没有任何计划要动工,我们也希望国会有不同的声音,不希望未来的ZF接班人是在温室长大,没有危机感,所以一家四口,除了家婆拥护PAP,家公,先生,和我都要用选票支持反对党(当然我的这区反对党不是很强,群众大会才有几百个人去看,可是在新走反对党这条路真的需要勇气,就这点我很佩服,能支持是一定要的,要不他们可能连按柜金都拿不回就太惨了)


什么都是利,呵呵。

追逐利益没什么,反对党壮大也很好。可是,不要说什么大家既得利益,什么胡扯几十倍,什么主流媒体不报道,什么有私心。

尽丫的泼脏水,这种就是很多反对党的行为,所以,被起诉。这种行为漫延到这里,还说我急了。有些人当泼脏水好玩。

01年,徐博士跟着吴作栋乱骂,我亲眼看到。虽然我不认为他应该破产,但那种行为太不上路子。

06年,Gomez,在媒体面前展示自己的表格,可是自己却又转脸把表格收起来,没有上交。结果之后非要说交了,说选举局剥夺他的参选资格。好在24小时后在录像里看到他把表格收进信封带走了。

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比行动党作得更好就一定有人支持你,不要搞什么小把戏


竟然有人回说邓 萧 谢流亡海外是犯了诽谤罪
不知是犯了舍滔天大的诽谤罪需要流亡海外?


回复 mppp 的帖子

比尔盖茨的身家几百亿美元,你有意见吗?
世界500强CEO的年薪动辄千万,有的甚至过亿,你怎么不反对?

一个企业的高层拿高薪,没人有意见;
新加坡的高层把新加坡这样一个没有什么资源的三流小国家变成世界一流的发达国家,拿个几百万你就呱呱叫。
嫌新加坡政府高层收入高,非洲穷国家的政府人员倒是低收入(不包括腐败部分),你怎么不愿意去非洲穷国家生活?

就跟你去企业工作一样,你愿意去微软google IBM这类的公司工作,还是去年年亏损的公司工作?前者的高层可是拿上千万上亿的钱啊!如果你愿意去后者的话,再来批评新加坡的政府高层拿高薪吧。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香港也是如此,而且比美国更明显。
比如以前前特首老董就是大企业老板,跟霍英东包玉刚他们的关系很深。
最明显的就是前财政部长梁锦松(就是伏明霞的老公),以前是大摩亚太区总裁,年薪几千万的那级别,老了从政捞点面子(呵呵,结果名声反而被搞臭了,还好赚了一个老婆)。

日本的政府更是被大企业挂空权力的那种。首相都不知换了多少了。所以这次日本核电危机,日本政府表现极其低能。而日本政坛的腐败和低效,已经是公认了的。

不了解这些政治背景和权力关系,只会看薪水的高低是很肤浅的。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回魅力S射和张惠妹

你们两个没看明白我是在反讽吗?
我说“民进党上台好”是说民进党上台了把台湾经济搞倒退。台湾倒霉了,其他地区相对地就有好处了。比如最近那个联电的老总,就是被阿扁逼的加入新加坡国籍了。假如台湾经济倒退个10几二十年,除了南部那些穷人,我看台湾有水平的人都要跑去别的地方了。我认识一个台湾人一家就放过话:“谢长挺上台就离开台湾”,可惜小马赢了,不然台湾人口又少了。不管是站在新加坡或者大陆的角度,其实民进党上台是最好的。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你这种看法就是典型的自私加目光短视。

公车是封闭的有限空间,你能拿一个国家或者城市来跟公车类比?
当代文明社会是开放的。新加坡能够从一个没什么资源的小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就是因为采取了开放政策。闭关自守不要说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连中国这样的大国是怎么下场,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

再说,人民也不是乘客,上了车就等着到站,人多了除了互相挤压就没别的出路。国家是个有机整体,越来越多的人才,发挥的是越来越大的力量。如果应要比,我觉得可以拿大学来比,一个大学的人才越多,这个大学就越成功。越成功,吸引的人才就越多。

就凭那些把国家比喻为封闭的空车,把人民当成只会互相挤压的乘客的反对党,如果把国家交到他们手上,人民就等着互相挤压的份吧。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如前贴,就凭公车司机这个比喻,说明了反对党还是乌合之众。


老李又提了英国在野党影子内阁的例子 要刘程强提名他的内阁人选
老李应该先问问自己 新加坡有没有老牌民主国家英国一样的土壤和气候 让人民可以“没有任何顾忌的”支持、参加在野党?


回复 orzzzz 的帖子

台湾阿扁不也是律师?上台后如何?

老李也是律师出身,老李也是人,也是一步步出头的。老李可以成为统治者,姓邓却只能流亡海外,后者那就叫没本事,懂吗?


回复 orzzzz 的帖子

你不如问问自己新加坡有没有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家当。

你也可以问问自己菲律宾是怎么从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变成现在要送自己的人民给别国当女佣的。


那些反对党不行,真的不行。他们没当过家,能力怎么样现在无从评论,但从他们的竞选思路来看,都是挑些容易让草根激素上升的口号。这种事 PAP 在新加坡独立前就干过了,这样选出来的后果就是独立后那几年的混乱。不是说你李光耀以前做过,为什么现在就做不得,现在不是打抱不平的年代了,谁也不想看到政局不稳经济倒退 n 多年。

我不需要帮助,政府的那些花红补助对我自己根本没影响,对本区的PAP的印象就只有觉得PAP的幼儿园太简陋。。。按理说我应该算那种没有立场的中间选民。但是看到发到邮箱里的反对党的竞选手册,就气不打一处来,尽是些鸡蛋里挑骨头的陈词滥调。我想看到的是某个反对党对新加坡今后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实实在在的路线建议,可惜没有哪个反对党这样做。

不是我想拍 PAP 的马屁,但是那些反对党实在是歪瓜裂枣啊。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这位同学,先问你一个问题:
你认为08年的金融风暴是新加坡政府的错么?

然后请你看看从1999年来全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状态。美国,日本,香港台湾,欧洲,这些国家的情况如何?你提到的收入相对减低物价上涨的问题,有几个发达国家没有?

你提出的现象是对的,但你要看清一点,这些问题是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面对的问题,换句话说,是全球化的问题。

看清这点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各国政府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如果你有留意世界现状的话,你应该知道:美国金融风暴把自己卷入泥潭,到现在还没复苏;日本都经济衰退10多年了;台湾经济倒退(拜阿扁的民进党所赐),香港靠大陆撑着,但房价比新加坡的涨得更厉害;欧洲出现主权债务危机高福利社会模式引起质疑。。。。

对比之下,是否发现比起其他发达经济体,新加坡还算不错的了。你说组屋价格涨了一倍,那你为什么不看到香港政府为了挺住私人房屋的价格把公屋都停建了,新加坡政府却努力建新的公屋给新加坡人?你说收入没涨,你不看看香港也差不多,而且更惨的是他们的港币还拼命贬值了。

这位同学,在看到现象的同时,不要一味埋怨政府。关键是新加坡政府在面对经济民生问题时,是做得比较好还是比较差。我的看法是新加坡政府算是做得比较好了,不然你们的日子更惨。

新加坡人以及香港人要看清楚的是,以前那种黄金年代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不要整天拿以前的日子来比,要站在当代的世界来看。你说1999年的工程师如何如何,那你怎么没看到以前的社会是怎样,现在的社会是怎样?还有,你怎么不看家里的菲佣才多少钱工资?告诉你,许多菲佣一点都不笨,如果有机会培训锻炼,你我做得到的事情她们也做得到。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那您能不能解释一下 在一个“第一世界的”民主国家里
一个“没本事”的人为何会被逼流亡海外?


你这sample明显太极端,就跟国内的计算机专业毕业人才一样,99年就能月薪1万,现在普遍还是这个价,你能说中国人收入没涨吗?新加坡政府每年都会发布居民收入统计,99年到现在新加坡人月薪不管中位数还是平均数都涨了不止50%。


这个事件不是很清楚背景,所以不好评论
不过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李mm 确实过分 (果真政治是黑暗的啊!!!)

不过,我想,就大选而言,现在两党的基本盘应该都是很稳的,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多争取中间选民,呵呵

那现在的问题是,中间选民有多少人care about 这类政治迫害,政党内杠。我想很多人还是比较关心民生吧??? 只提一些形而上的口号,有时候是反作用的。。。

我觉得反对党不应该过分依赖 “悲情牌” 要敢敢打 “政策牌”!!!


回复 orzzzz 的帖子

本次大选的一点直接感受:

1,上周末,在咖啡店用餐,遇到反对党拜票,热情洋溢的来到我的餐桌前握手,当得知是PR非公民,飞驰而去。。。
2,本周五,在家中,得知执政党的部长来组屋拜票,即告之前来大前阵的基层领袖本人PR,无投票权,对方倒还客气,说不要紧,部长来拜访每一个居民。结果部长显然不知道我们是PR,当得知后,即对我们表示“以后要争取有机会投票”,拿在手上的东西也缩了回去,转而淹没在周围的热情的人群中了。
3,每天沿途发现两党的宣传海报,行动党的总是挂在上面,海报平整;反对党的总是在下面,很多的海报都变形了,搞得人看起来也猥琐,原来制作成本不够,没有后面的合成木板,只有一张海报而已。

没有其他的了。


就目前反对党在新闻报道和群众大会上的演说理论,还真没PAP的人有逻辑有思路有执行力


呵呵,其实我想说的是,你不能以一个人的背景,就判断一个人的判断力。。。
如果是这样,反对党有一些候选人也不能代表“普通民众”了吧!
一个人的背景是会影响人的世界观之类的,但不是唯一绝对的因素。。。

还有,我也有就业压力,特别是我的专业在新加坡这几年的就业形势很不好
还有,买房也是个压力,二手组屋很贵,家里还有弟弟要帮衬 (家里是农村的)。

但是我看到的是,政府在做事,不管是表面的,还是深层次的。
反对党给我的感觉就是 打“悲情牌”,搞“政治赌博”,却少有“可行性的政策”

最后想说,希望讨论的时候,尊重一下对方 “一句不懂普通人的生活压力”之类的 就打发,很难让人信服。。。。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要不要我提醒你一下,你的数据有问题。十几年前,如果算96、97的话,私宅也就高出20%,组屋50%都没有。不要随口就说1倍,要有整体概念。

现在是峰,不要跟谷比。为什么大家有1倍的感觉,因为上次高峰以后,房子跌的很厉害。东南亚金融危机、IT泡沫、SARS等等,房子跌跌跌。那时候大选,又会有很多人说,为什么我的资产是负资产?!

政府这方面是失误,但也有外在因素,确实被吓怕了。所以,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还有,现在的新房子质量比以前好多了;旧房子不断被增值:整体翻新、电梯翻新、邻里翻新,等等。整体翻新的成本是4-5万,电梯是1-3万。这些都是增值。看不到这个就可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比中国的房子(香港老房子),房子没有好好维护,几年就变的很旧

不说了,大家全面地看就好。

至于收入,昨天我一个朋友,以前他薪水比老婆高,现在老婆比他高两三倍。根本不好比。另外,通胀是全球问题。大米还比以前贵一倍呢,反正政府是不会津贴的。


是的,新加坡特别,好多地方不好比。

通常西方都是民间势力很大,政府就是一个招牌。全是看有钱人脸色说话(讲起来是选民,但选举玩的就是钱)

新加坡不一样,从一开始就是政府势力很大,而且越来越大。存在即真理,为什么越来越大?运作的不好就不会越来越大。负面效应是大家总认为这个政府不民主:因为大多数民主的国家的政府都是憋三!情况特殊而已


回复 emmer 的帖子

是的,任何时候,大家还是希望稳定。新加坡这么多年如果发展的不好,老早换人了。好的反对党上,大家也不会有意见的。

弱势群体总是有的,但为什么没有钱搬家装修房子、到小贩中心拣剩饭吃,这种东西真的不需要拿出来讨论


这个帖子里面的讨论,有点电视里面那个《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的架势。很好!

讨论热烈一点,针锋相对一点,言语犀利一点,都没什么,可以的。

只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要骂人,不要对辩手做人参公鸡就行。


这个没有什么好比的阿。我也认识和食阁打扫老人一样年龄的老人,开公司做高层。
只能说生不逢时。年轻的时候没CPF,有CPF的时候已经没了存钱的能力。如果儿女不赡养或者没有儿女,那么就只好出来做工。。。


“kendo7  你会对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提出要求么?  发表于 昨天 18:01 ”
kendo7 你把反对党比作刚出生的婴儿吗? 那很好阿. 多去再喝几年奶再读几年书可以正常说出自己观点了再来选..

都什么逻辑什么比喻阿..我在长周末最后一天笑得很开心 哈哈~


mm你太天真啦? 走反对党那条路是因为在PAP那边不能有良好的发展.  不是什么勇气不勇气的.
政客嘛..大家都懂的~


我同意每个人都有点私心,投票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这一点。
如果让工作准证者也能投票(举个例子而已),他们肯定是从有利于自己的私利来考虑的:哪个党能宽松地引进移民能够放宽PR放宽加入新公民的条件?他们就把手中的选票投给谁。
新加坡的贫穷者,他们要看哪个党为低收入者着想,提高他们的收入,给予他们更多的福利,更多的津贴,更多的免费,他们就把选票投给谁。
新加坡的富裕者,他们要看哪个党保护高收入者,不要给提高税赋,发放福利时人人有份,他们就把自己选票投给谁。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看法不同,其最终结果也是不同的。


支持。
一党独大更可怕。时不时有反对党在一旁敲警钟,有反对党的监督,国家才能健康地发展。


kendo7  说白了,没有利益关系谁会五一节在这儿争论,包括你。别整的自己格局很大,起点很高似的,没意思  发表于 昨天 14:47 删除

kendo7  说的自己不食人家烟火似的。。 seanjin是没得到好处,但并不代表她不希望通过发表观点以便更容易得到pr准证  发表于 昨天 14:44 删除

这2点非常不同意。


同意+支持。


关于老人的言论,有点激动了,对不起。。。

养老是个很大的社会问题,pap做的是不够好,确实看到不少年长的员工。这个观点我同意。

我觉得政府政策的可取之处在于,对于经济困难,但是还有工作能力的老人, 鼓励他们再就业,推出优惠措施鼓励雇主招聘 年老的员工。 而不是一味的补贴。


我前面也是这么表述,话糙理不糙,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就是ugly truth。。

其实版内搞个投票,看这里有多少ep, pr ,citizen比例,哪个观点占优势一目了然。。

有些人喜欢抓住细枝末节展开,自己的观点不知觉就背叛了自己的利益,很少从根本上发现新趋势,解决新问题。。

最后想说的是,任何政策长短期效果常常是相反的,在支持一方的时候也埋下了以后买单的代价。。但是没办法,短期内我要买房子,我只能支持让房子短期快速下跌的政策(不管哪个党提的),比如限制pr, 加快bto, 延长持有时间,提高交易税率。。。我估计这里买了房的多,所以受拍也有心理准备。。


不谈政 治的路过


呵呵,大实话,支持!!!

俺也还没有买房,但是俺也还没有pr?
怎么办,矛盾啊!!! 呵呵


回复 kendo7 的帖子

那是你还年轻,等你50岁的时候,希望你也这样看年轻人的挑战。。


啧啧,6年bond都让你猜到了。。。
看来咱们是同病相怜哦。l” />ll” />

大好青春都奉献在这了。。。


这个投票早就有了啊。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2673360-1-2.html
PR占大多数。但是不一定准确。可能有些人多次投票(比如有几个ID,每个ID投了1遍。)

单选投票, 共有 545 人参与投票
1.  新公民

22.02% (120)2.  永久居民

77.98% (425)你已经投过票,谢谢你的参与


没有俺的选项。。。
第三类人。。。:_cnll:_cnll


收入比较,不应该自己现在跟自己过去比较,因为人总要往上走,工资总要涨的。我现在的工资是十几年的两倍,这只能证明我的身价在上升。这没意义。
要比较,只能在不同的时间点,在不同的人身上比,但这些人的背景经历应相仿。比如,一个学工的本科毕业生,在1996年拿多少,现在又拿多少。我记得96年时一个工科博士在欧美公司也就拿到4千,现在不也这个数吗?可能还不如4千。这样比,才能看出一个社会是不是在进步,收入是不是在提高。
我在别的贴子提过,1998年的一套5房转售组屋卖36万,同一套组屋,在2009年卖65万,80%的增长。一套3房转售组屋,在97年15万转手,在2010年卖30万。这说明房价(特指组屋)涨幅远远超过收入。
请注意,我在这一直在谈的是ZF组屋,不是私宅。别把组屋与其他什么地方的公开市场的私宅相提并论。这里ZF是完全有能力控制组屋价格的涨幅的。
一句话,组屋价格相对收入来讲涨的太快。你不同意这句话,我没什么可说的。


回复 orzzzz 的帖子

 你不如问为什么同是反对党,潮州怒汉可以20多年不倒,而你推崇的”有本事的人“被逼到流亡海外?

     让你看看旁观者是怎样客观地看待新加坡的反对党的:
——————————————————————————
新加坡的反对党为何老是不能击败行动党?
  作者● 黄世泽
  
    作者是一名旅居香港的英籍印尼华人,从他在香港见到的反对派人士如何在选举前积极为社区居民服务,立即为民解困的作风,给新加坡以及台湾的反对党提建议。他说,在民主政治里,人民最关心的是代议士能否真正为居民尽心尽力。
  
    新加坡大选终于曲终人散,人民行动党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六人集选区全部不战而胜,全数囊括五人集选区。除了波东巴西和后港两个单选区,人民行动党也以压倒性票数取得其余七个单选区。反对党赢得波东巴西和后港,也只是险胜。吴作栋总理说人民行动党得到全国人民有力的委托,所言非虚。
  
    笔者作为一个旅港英籍印尼华人,本来不应评价新加坡选举,始终这是新加坡内部事务。不过笔者观察反对党的某些作为,实在看不过眼。不过,笔者好歹与反对党某些人有一面之缘,在香港就曾与工人党的戈麦斯(James Gomez)和邓亮洪见过面,曾与邓亮洪公开在香港新城电台论战。
  
  政党政治中的反面教材
  
    在此,笔者向新加坡反对党给点忠实的意见,另一方面,亦可以给香港以至台湾的在野政党一些参考。新加坡反对党的方针,实在是政党政治中的反面教材。
  
    在任何一个民主国家,空是喊民主或一些漂亮的口号并不能取得选举的胜利。只有由威权政治过渡到选举政治的初期,选民对政治事务比较[关键词屏蔽],民主和一些左倾社会主义口号才会取得选民欢心。但最终政党在经济事务的表现才是最重要,君不见英国工党也是把英国经济搞得服服贴贴,首相布莱尔才能把位子坐得那么稳。
  
    而新加坡反对党在经济问题上,始终都不能提出比人民行动党具体而实际的方案。套句新加坡咖啡店的用语:人民行动党是老招牌,建国35年政绩有目共睹,反对党在记录上已经陷于劣势;如果还提出一些只管派钱,而没有实际解决当前新加坡经济问题的方案,怎能说服讲求实际的选民支持?
  
  狮城反对党不熟悉地方事务
  
    像新加坡民主党,居然在这个时候讲失业救济金。毫无疑问,新加坡确实有些人需要援助,但失业救济金派了后,怎能解决往后的问题?失业背后的原因,才是政治人物应关注的重点。人民支持一个短视的政党,无异于自杀。
  
    像新加坡这样没有什么天然资源的岛国,依赖出口来赚取外汇,经济总受国际的经济大气候所影响。反对党若不能提出具体的方案,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如果不能提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那就帮助人民解决社区的问题好了。这方面,新加坡反对党大多数成员都做得不好。很多反对党成员都没有好好经营地区网络,只是在宣布大选时急就章找选区来选。如此不熟悉地方事务,谁会投你这种政客一票?
  
    在香港,各大政党都相当关注社区问题。就算像民主党主席李柱铭、前线召集人刘慧卿般常把民主自由四字挂在嘴边的政治人物,他们对社区问题都绝不马虎。
  
  选前就应时刻为民做事
  
    像笔者所居住的小西湾,隶属香港立法会的香港岛选区(五议席比例代表制)。而自从信和集团的蓝湾半岛私人屋村建好后,所有巴士总站都搬离小西湾村总站,搬到蓝湾半岛那儿去,这令小西湾村(公共屋村)的人很不方便。刚好李柱铭是港岛区选区的议员,李柱铭接到居民投诉后,立即与民主党在东区区议会富景花园(富景花园是小西湾区的组屋屋苑)选区的议员陈耀德找运输署官员商讨,结果大大解决了小西湾村巴士的川行问题。不要忘记,香港三年后才选举,但政客时时刻刻都为人民做事,不是选举前才做事。
  
    而笔者亦曾与刘慧卿(香港立法会新界东选区议员,五议席比例代表制)合作,很清楚刘慧卿对居民的投诉是立即处理,替居民向政府出头。刘慧卿和李柱铭在选举中取得高票,并不是光靠喊民主自由口号那么简单。民主党有很多成员就是因为只喊民主自由口号,没有扎实搞好社区的问题,结果在地方议会(区议会)选举中输给亲共政党民主建港联盟。民主建港联盟在香港地方议会,有相当雄厚的实力。
  
    就算在台湾,民进党也不只是只懂喊台独口号。在台湾南部的县市,民进党的成员治理得相当不错,取得了南部人民的信任,才令民进党有本钱进军总统选举。如果以为一些理想主义式口号就可赢得支持,这类人只宜当空想家,不宜当政治家。
  
    新加坡的反对党不用理会政府如何划分选区,只要替居民解决好社区问题,取得人民信任,有很多人转而支持反对党时,怎样划分也不怕。如果反对党不能证明在社区问题上能比行动党做得更好,就算废除集选区制度都不能令他们有什么成就。后港和波东巴西反对党也只是险胜,这显示他们在社区工作中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如果刘程强和詹时中不加把劲,恐怕下次大选时,木瓜和人心果就真的会熟了。
  
    谈到这一点,笔者会稍为看好蔡厝港单选区落败的民主联盟候选人谢镜丰,根据新加坡宪法他有资格成为非选区国会议员。刘绍济副教授是相当强的行动党候选人,但谢镜丰的作风有点像行动党候选人般务实,所以他能取得三成半的选票,对一个新人来说,是相当好的成绩,证明反对党不必像徐顺全靠哗众取宠来争取选票。
  
  真正的民主政治
  
    如果谢镜丰继续好好替蔡厝港人服务,改掉反对党传统的陋习,特别是像徐顺全、邓亮洪、惹耶勒南般不经脑袋随便乱说话而不做实事的作风,谢镜丰未尝不是新加坡反对党的新典范。
  
    到最后,笔者希望,不论新加坡、台湾还是香港的政治人物都能够明白,在选举政治之下,选民最终只会选择能够替他们解决问题,做实事的人成为政府的领导人,而不是随便乱发空头支票,思考问题不细密,又不能妥善解决人民问题的人当领导人。真正的民主政治,就是找替人民做好事的人当领导人。如果只有一腔热诚,却不能替人民解决问题,就算你提的东西如何高尚都没有用。
  
    笔者不喜欢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低品味行为,但他当美国总统时,美国经济确实不错,他YIN~DANG但得到人民支持,我们亦无话可说。如果这一点都不明白,连民主背后的真义都不明白,谈什么民主自由口号都没有用的


最后一句话,我同意!!!

不过发现举得两个例子 都是 97经济危机刚过 房价低谷 和 现在 房价高峰的比较。
不知道这有没有指标意义呢??


前两天连看了两场群众大会,工人党和PAP的,在同一个地点。情景是天壤之别。
工人党的大会是人潮涌动,整个体育场坐台上都是人,草坪上都是人,门外斜坡上也是人,全场热闹非凡,马上上塞车了很久,体育场附近根本没有停车位。来新加坡后,我从来没看见过这么多人聚在一处地方。
PAP的大会是一小群人,我们晚到了,还可以挤到最好的位置上。如同PAP的一位女议员,在发言时语带哽咽地希望大家支持他们一样。他们此刻的心情应该是我们努力了,我们付出了,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相信PAP的团队是努力的,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他们都成了有钱人。
一群有钱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怎么能体会到普通老百姓的疾苦。
组屋增值了,跟百姓没关系的,他们没有卖,也不可以卖。但生活费却升得离谱。
我们这个市镇的未来5年计划,貌似改进了老百姓生活,其实不然。
PAP把很多露天的,几乎不要钱的设施,改进到一个有冷气设备的建筑里,相信羊毛出在羊背上,到时肯定是要收更高的钱。
那么普通老百姓能天天享用吗?把这一区的档次拉上去,那明摆着这一区的生活费会提高。
选PAP,意味着这一区未来5年的各种建设会跟上去,生活费会提高。
不选PAP,意味着这些5年计划都会搁浅,那至少维持现状,可以享用很多免费低廉的设施。许多几十年的老树免遭砍伐,维持更多的原生态。

如果我是公民,相信我一定会很纠结。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前面回了你一个那么长的贴,你一点都不看?

你不如直接说zf应该直接免费给公民房子算了。然后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每人年薪10万,再加上不用交税。这样你满意了吗?

”组屋价格相对收入来讲涨的太快“,就是事实又如何,你有看到事实背后的原因吗?
”ZF是完全有能力控制组屋价格的涨幅的“。那你可以预想完全控制组屋价格的后果吗?我前面说的就是香港的公屋(等于新加坡的组屋)政策,你自己理解水平低还以为我说的私宅。香港目前是停止建公屋(这才叫完全控制,直接不给你建了),原因就是97年建了大量公屋(其实跟新加坡比不算大量),导致楼市全面大跌。这被认为是97金融危机的一个触发点。房产(包括公屋和私宅)并不是简单地说政府让降就降,必须顾及到对经济的整体影响。

只看到现象不看到原因,更看不到政府决策的客观,就是典型的短视。你这类的选民就是最容易被政客煽动的。最常见的还有拿欧洲国家的高福利来说事。反对党就是最爱讨好你这类的选民。为什么美国的预算赤字一直都降不下来?因为都要拼命讨好选民开大支票啊。当然,美国有家当可以撑几十年。


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1998年底才结束。1998年是组屋价格低谷吗?
HDB网站显示,组屋指数在1997年从136到121,1998年从113到100。其实2001年到2002年才是底,2002年第一季最低,95.5。
请到HDB网站上自己看。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组屋增值了,跟百姓没关系的,他们没有卖,也不可以卖。但生活费却升得离谱。“

请参考我前面回yishun的贴。生活费上涨是全球化的现象。你也不看看现在黄金的价格都如何了。如果你拿黄金当参照体,你会发现不是物价上涨了,而是货币贬值。

至于你说的什么有钱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请问发达国家哪个领导人不是这样?台湾阿扁上台前倒是据说很清贫,你没看到他上台后怎样?中共上台时也是穷人,你没看到上台后的情况?难道你乐意到50,60年代的中国生活?


 新加坡大选终于曲终人散,人民行动党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六人集选区全部不战而胜,全数囊括五人集选区。除了波东巴西和后港两个单选区,人民行动党也以压倒性票数取得其余七个单选区。反对党赢得波东巴西和后港,也只是险胜。吴作栋总理说人民行动党得到全国人民有力的委托,所言非虚。

大选不是要到5月7日才投票吗?怎么是曲终人散了?


神人啊, 提前知道结果


其实, 对国家来说, 通货有时候也是必要的, 不然, 富人安于现状, 经济就没有活力了。
只有当你手里的钱不断贬值, 你才会有紧迫感


关于新加坡老人出来工作的事情

有人谈到老人在咖啡店端盘子的现象。这个其实很多人都提到了。以前我也一直认为凭这点,说明新加坡政府对老人家确实不好。后来我家里老人来新加坡住了半年,期间参加了很多为老人家准备的活动。我才了解到其实新加坡老人的生活并没有说的那么惨。

新加坡是通过政府,私人慈善机构,宗教团体来解决老人问题的。新加坡老人家就算不出来工作,基本生活吃住无忧。政府那块因为我家老人不是新加坡公民,我没有太多体会,大概知道是有很便宜的组屋和一定的补贴。我家老人参加慈济(佛教的)的活动,吃喝全免费,还带你去玩。至于信耶稣的,新加坡的教会有钱的很,我亲耳听到不少生活很惨的人(不止是老人)说教会如何如何帮助他们。

那么有时看到那些年纪特别大的老人家出来端盘子呢?我听到楼下老人家的说法是:为了孩子孙子,出来工作帮补家计。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国也很普遍,只是他们做的不是清洁工服务员(这类工作中国有年轻的女工做),而是当保姆之类的。我有朋友是在新加坡开清洁公司的,公司请的很多临时工都是一定年纪的老人。那些老人家平时在家带孙子辈做家务,还得出来做过帮补家计。

这算是东方社会特有的现象。华人老一辈都是以下一代为中心,宁可苦自己也要帮下一代。新加坡报纸上甚至有许多新闻是儿子骗父母,孙子告祖母的。

总而言之,与其说老人在咖啡店端盘子是老人福利问题,不如说是家庭问题。

————————————————————

回深水:私人慈善机构和宗教团体本来就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部分。即使西方国家也是很依赖民间团体的。


回复 victorasn 的帖子

关于紧迫感这点,其实新加坡政府最不缺的就是紧迫感。

一个弹丸小国,没有什么资源,被周围不同种族的国家包围着,面对各种竞争,没有紧迫感才怪呢。别的不说,本来连水都不够用,以前被马来西亚吓唬要停水什么的,最后被逼得搞水源管理。吃的喝的穿的,盖房子用的,什么都靠进口,换了我当领导,我肯定是晚晚睡不着。


需要指出,房价和人工成本有个悖论:

zf说工人工资不能太高,否则没人来投资;但是另一方面zf把组屋定价和估价提得很高,间接刺激人工成本上升;而zf靠卖私宅地获利丰厚。所以目前zf政策是有矛盾的地方,要不你就象天朝一样放开卖地,也给工人大幅加工资,,要不你就多建廉租房,吸引有学历和技术的外国人,保持本地工资处在有竞争力的水平。

另外,我觉的现在组屋公寓的价格差别太低,应该提高到3倍以上,把民生和市场隔的更彻底一些,不要模糊两可,玩中庸之道。。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看来你只是在纸上谈兵。
去看过群众大会吗?难道那么多人参加反对党的大会,而鲜少人参加PAP的大会,是你我所能预见?还是PAP所能预见的呢?
有些事情确实存在了,纸上论兵是没有用的。只有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才有用。
对于老百姓来说,只是希望上去的政党能更好的为大家服务。
这一次,对PAP来说也是很好的敦促,把在政党里拿着高薪水,但没有实际作用的,没能力的人换下来。


月入600,加花红共1400。买BTO,月供250。

不要跟我说什么买不起房子。每次BTO都像疯了一样。

我看房价下跌的风险更大,这才是政府需要关注的。利率一上升,呵呵。


你真是晕,我说峰不要和谷比。现在算峰吧,那你应该跟峰比。有没有100%涨幅?

你倒好,把谷扯出来。

我买的房子在97年要三十多万,现在最多40万多一点。你在看看,峰与峰相比,也就50%。

没钱?每次BTO像疯了一样,是没钱?就因为新加坡这几年太有钱,你看那餐馆,开多少。现在的人比以前的薪水涨幅20%肯定有。另外通胀,低利率,没办法的


反对党的大会从来都是人山人海,以前是这样,以后也会是这样。从来没赢过。

问题的关键是不要用一些言语只在大会上挑起支持的兴奋度,要看有没有真正的解决办法。好的反对党大家肯定支持的。看有没有突破了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我的回答是针对你提出的论据观点,怎么变成纸上谈兵了?要说是纸上谈兵也是你先。话说回来,论坛里的那句话不是纸上谈兵?

有句话你倒是说对了:”只有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才有用“。问题是反对党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了吗?面对全球化下的各种问题,要真的能解决,别说上台,诺贝尔经济学奖和平奖全都可以给你了。


回复 kendo7 的帖子

我说的是差价,也可以降低组屋价格实现。另外,高级人才都住公寓啊?astar里面的那么多博士科学家算高级人才不,你问问他们有多少住公寓?

我想还是红毛的高管住公寓的多,他们对价格敏感度比较低,再说就是把公寓价格提高一倍,买的人再卖也不吃亏,zf也赚的多了。。

所以不要鼓动自己普通国民upgrade组屋去买公寓,档次上去很难下来,而且zf挣的都是自己国民的钱,还不如赚红毛的。。


回复 emmer 的帖子

“kendo7  那你想一个比喻反对党的?还笑,有你哭的时候。  发表于 5 小时前 ”

你可以把反对党比喻成婴儿。但如果就因为他是婴儿就投票给他,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就是你自己。

竞选选的就是一个党派来代表你发声,表达你的需求,达成愿景。而不是选一个小孩子来养育。人的一辈子就这么长,你愿意用你一辈子中20-30年的时间来培育一个反对党?

对人的期待和对政党的期待是不一样的。一个政党当然必须应当在一出生就承担相关的重任,就显示出成熟的政见,这样选民才可以把一辈子的诉求托付给他。

哈哈。感动的时候我当然会哭。悲伤的时候我也会哭。愤怒的时候偶尔也会哭。
只是看到阁下幼稚并且自大的言论,实在忍不住笑出声而已。


如果你觉得没有win-win的政策,是你不够明智不够洞察力而已啦。

你觉得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未必是对整个国家有利的方向。
就比如与其天真地“支持让房子快速下跌的政策”这种基本上完全不会发生的事情,不如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比如工作提升,升职加薪。当然你完全可以表达你自己支持反对党的意愿。这点我没有异议,但说得模棱两可逻辑混乱我就不能理解了。。。

BTW 我亦有房贷。但因是自住,我买房前后评估的是自己的还贷风险,并不会因为有买才天真地希望房价跌或涨。市场自有判断。


回复 kendo7 的帖子

”鼓动自己普通国民upgrade组屋去买公寓“?

不是吧,这种升级到公寓应该是买主自己的行为,不是zf鼓励他们去的。要是按照你的方案把公寓价格提高一倍,我猜肯定是反对的人多过支持。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之常情,按照你的方案得剥夺多少本地人住公寓的机会啊,这些人肯定恨死了。就如开车一样,zf摆明了就是限制开车,新加坡车价多贵啊。可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很多人就算超出自己的范围都要买车。话说到这里,我觉得很有趣的是明明新加坡的房子相对便宜,偏偏很多人嫌贵;明明新加坡的车贵得要死,偏偏很多人打死都要买车。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请你搞搞清楚,公家的钱和私人的钱能比吗?
人家google microsoft愿意付高薪 那是他们股东和ceo自己的事情  跟我们无关。
这里的高薪可是纳税人的钱,需要向纳税人负责。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第一 反对党首先提备胎论,行动党 提司机论
第二  今天又有人把反对党比 rojak,我无语了

乌合之众这种话 你就自己收回去吧


一定要说PAP也有不靠谱的人。
如果一定要比“不靠谱”。那么反对党里面不靠谱的人绝对绝对比PAP里面不靠谱的人多。退一步说好,你愿意选一个有点不靠谱的呢,还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如果你认为姓邓的是因为没本事 才流亡国外的,那我看你最应该支持 中共,中共本领最大,比这里执政党厉害多了,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我也很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现在香港和台湾摆明了就是靠大陆。
日本欧洲都自身难保了。
我觉得韩国倒是可以学习:比如韩国的IT业游戏业,这种行业是可以通过高端人才和政府扶持来发展的。

个人希望新加坡可以发展高科技的植物培育中心,比如那种立体式的蔬菜场。现在的菜价那么贵,蔬菜又不好保存的东西,万一没菜吃怎么办?比起房产问题,我更关心食品保障问题。。。。。。


看了大家的言论,相形见绌啊
我还是隐了吧。。。:_jwbll:_jwbll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什么公家私人的钱,说白了都是百姓的钱:
那些企业说是私人的钱,也不想想没有公司的员工帮老板打工,公司怎么能存在?那些大老板的亿万身家说白了就是从员工身上榨的钱。马克思把那叫做剩余价值。凭什么那些股东(特别是从父母身上继承的股份的那种)什么都不干就可以分公司的红利?干得最辛苦的一线工人拿得却最少?

公家和私人企业差别的是前者是人民交税,后者是员工出力。本质上都是统治者/老板从普通人身上榨出来的价值。而且在某些国家比如日本,超大型企业已经跟国家机器成一体了:国家从人民那边拿税放到企业手里,企业又让员工出力。这叫双重剥削。

所以说搞不清楚的是你。资本家用一句”私人的钱“就把你打发掉了。你也不会想想”私人的钱“从哪里来,天上掉下来的?比尔盖茨几百亿的身家不是员工帮他赚的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中国有句话交羊毛出在羊身听过没有?”私人的钱“其实就是人们的钱,这跟纳税其实本质一样。

而且我个人觉得资本家比政府更狠:政府起码名义要向纳税人负责,资本家却从不需要向员工负责,经济不好说裁员就裁员了。看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都破产保护了CEO还坐私人飞机。

所以说搞不清楚的人是你。
————————————————————————
更新回复点评:
这个帖子是针对有些认为私人企业大老板高层可以拿高薪而政府高层不可以拿高薪来说的。那些人的最大错误就是看不到其实两者本质都一样。

比尔盖茨有几百亿身家是因为他成功领导了微软,那么,成功地领导了新加坡的政府高层为什么不可以拿几百万的薪水?
身为员工,你愿意去世界500强还是愿意去一个不入流的小公司?
身为百姓,你愿意生活在非洲穷国家还是愿意生活在新加坡?
答案是很显然的。

我上面提到了“剥削”两字,是采用了马克思的说法。但我不认同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最大的错误是只看到了统治者/资本家”剥削”人民的一面,却不明白两者的关系是互相依赖的。资本家在利用员工劳力的同时也给了员工体现劳力价值的机会。就如比尔盖茨靠员工赚了几百亿,但微软的员工也因为比尔盖茨的领导获得了高薪和成就感。把资本家都打倒了,资本家是完蛋了,但员工也跟着倒霉(那叫共同倒下)。

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也是互相的。政府是靠纳税人的钱运作的,但纳税人也需要政府来管理国家事务。关键在于政府是否能把国家管理好。管理得好拿高薪是应该的,管理得不好就该下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今经济挂帅的社会,国家政府作为国家经济体的管理人的身份越来越明显。用中国人的说法是政经一体化的情况越来越明显。美国一些经济学教授曾指出,新加坡整个就是一个“企业新加坡”,也就是说新加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企业。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高人一个,佩服佩服!


刚刚看到,刘程强提出 新移民 要 服过 兵役才能 成为 新公民。。。

我有点好奇,那女性新移民要成为 新公民,不知道有什么新要求呢???:_bhysll:_bhysll

to 靚剑 呵呵,这样啊。 这次有哪个候选人没有服过兵役嘛? 好奇中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这些反对党除了制造话题还能有什么本领?
小李曾经幽默过要求新移民服兵役:“三四十岁才去当兵,换了我是长官都不愿意带这样老的兵”(大意如此)。要求新移民服兵役不如直接要求新移民的年龄不超过25岁算了。

本来对刘程强挺有好感的(一些住在后港的朋友每次都投他),看到如此偏激的提议,就明白他也不过如此。


回 小小一片云的点评“看来你还是什么都不懂,在这里理论,观点的。不要坐在电脑前,走出门去看看走走听听,也许会更客观,更实在。  发表于 昨天 23:34”

看来就你什么都懂。别人在电脑上发言是纸上谈兵,你在电脑上发言就是客观实在。

你让我去走出门去看看走走听听,我还让你走出新加坡的国门去看看呢!你好好看着新加坡周围的那些国家地区是怎样的吧!有本事你去泰柬边界体会一下什么叫真枪实弹。
典型的身在福中不知福。


回张惠妹:
麻烦你看帖看完整好不好?
你的点评完全是南辕北辙。


谁能看透刘程强和反对党?精英们,不管土生的还是新来的。

这次选择在阿淤泥挑战杨荣文,分析一下,他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新加坡人民?想明白的都是精英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公私你都搞不清楚你还来谈什么,公司需要向员工负责?公司高管主要要向股东负责!


这样断章取义可不好。。。

(新加坡讯)工人党秘书长刘程强今晚在群众大会上指,工人党建议,那些没有服过兵役的新移民一律都不能成为候选人,这样才对大家都公平。

  他说,他服过兵役,陈硕茂也服过兵役。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孺子不可教也。


呵呵,是,我昨天晚上看错了。。。。 对不起
不过好奇中,哪个候选人没有服过兵役嘛?


大家先不要谈政党,行动党,反对党,那样会有明显的政党倾向,搞得大家像仇敌似的。

我们要聚焦真正的社会问题,之后看这些问题是ZF有没有办法解决的,还是政策使然;最后讨论谁应该对这些社会问题负责。

这样思路才会理清。别总是避开本地的社会问题谈什么其他地方,国际形势。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富二代也是父母贡献给他们的,这又有什么好嫉妒的。有本事也得个好父母咯。
资本家们第一桶金也来的不容易,多少人缺的就是第一桶金啊~人家抵押房子抵押车子的时候你没看见。


回复 维妮公主 的帖子

你从哪里看出来我“嫉妒”了?
我们几乎整个家族都是经商的,经商的艰辛我比你清楚一百倍。别说抵押房子和抵押车子,破产时全家流离失所都经历过。

不管资本家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资本家赚的钱是靠员工帮忙赚来的这点都不会变(除非你是个人公司单干户)。所以我从来主张老板要善待员工。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讨论了那么久,你前面这一句说得最好。

但你最后那句说明了你不懂新加坡。新加坡作为一个没有资源的弹丸小国,国际形势的影响是直接影响到本地的社会问题的,而且影响是巨大的。包括你一直爱提到的组屋问题。提醒你一句,新加坡盖房的许多资源(包括建筑材料,劳工等)都是进口的。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不用这种理念去要求自己,何求进步?
大家谈的不是现在的新加坡,而是未来的新加坡。是一种发展。
现在好不等于将来好,现在不好也不等于将来不好。
我们不能否认现阶段反对党是绝对没有行动党优秀有实力的。而且行动党肯定会赢的。

但是当我看到未来5年计划里,像叠千层糕一样,把一样样的基础设施,都放进一个钢筋水泥一层层的格子里,把游泳池置放在4楼的顶部,然后要空出一大片的好地建组屋时,我的内心一片冰凉。
民怨是怎么产生的,就是这样来的。
如果真有一天像泰柬边界那样,真枪实弹。我们可以走,我们有退路,可是那么多新加坡普通的老百姓怎么办,他们也是人哪。
我明白政府确实为了大家做了很多事情,但真的应该更加多的考虑到民生问题。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请恕我愚昧,你后面的话我怎么看了半天看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你说的是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是吗?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说到点子上了。
外来移民,无论他们换没换护照,他们总有3个选择:1回国,2在这待下去,3去第三国。因为他们已经出来了,再走也不奇怪。
土生土长的新国人,绝大多数只能留在这,一个选择。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我想不明白,难道已经建好的组屋还需要与建筑材料的价格一起上涨吗?1970年代的房子,为什么要飞涨?

我不想与你争什么,因为你现在很像坛子里的另一位大侠。我懂不懂新加坡,我自己知道。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好了。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我真服了你。我说到建筑材料的价格,是说到国际形势会影响新加坡国内时举的一个例子。你一下就能联想到1970年代的房子。看来你对房价上涨这个问题不是一般的关心了。

关于房价的影响因素,以前我有发过文章,但不知道去哪了,改天重新整理出来发个单独的帖子给你看看。


人家陈川仁说,“新加坡应从世界各地引进人才,不论有没有服过国民服役都应接纳”。这是一个事实,因为很多人才都过了服兵役的岁数。这根本就不应该有争议!

到了刘这里,嘴巴一歪,非要攻击说陈的意思是说国民服役不重要,纯粹是歪嘴和尚!另外还引申说候选人也都当过兵“才算公平”,纯粹指桑骂槐(有议员是大马人,后入的公民)。就因为陈硕茂当过兵就讲这个?人家也可以回答你说那过去5年在新加坡生活的才可以当候选人,那陈硕茂马上就不合格。

所以说呢,纯粹扯淡。没有规定的地方不要为了自己的一点小利把水搅浑!讨论点实事儿!


虽然反对党的很多言论我很赞同,不过还是投票给PAP.目前还没有哪个政党能与PAP争锋.
以目前新加坡和国际形势,行动党在民生和新加坡发展的平衡问题上,作的相当好了.


简直是笑话!股票发行的时候1块钱。现在什么涨到十几块钱,还有人买?这都想不明白还来讨论?

1970年代的房子,卖给你1万块,到你死,它还是那个价钱。问题是只要你卖,就有人出50万,难道你不卖给出50万的,反而希望以5万块被政府收回?

前面说涨1倍,薪水不怎么涨。被提醒了以后就不说了。咳。跟不懂的人说真是要把自己气死。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土生土长的新国人,知道行动党怎么把国家从落后带向光荣的。如果没有这种事实,老早把他们赶下台了。就因为这样,新加坡很强盛,也就有搞搞新试验的本钱

国家搞这么好,反对党也有40%多的选票,很fair的啦


PAP有个印度的候选人没有,新公民才3年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看介绍陈硕茂原来是台湾来的,事业和生活主要在中国,看来大部分时间不在新加坡。
呵呵,他这种经历背景要是在台湾香港肯定被口水淹死。
咱也不学反对党攻击背景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关键还是看陈硕茂的个人水平和能否提出好的方案。


他11岁从台来新,好像跟那个维文部长是同学。兵役以后就去了美国。算起来30年了。

这次增长花红也有他的份儿。记得以前说人不在新加坡的不给发的。

他出头很少,显然没有起到重量级的作用,可惜。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刘..的样子,就会想起错爱一生中,顾忆罗的乡下亲爸爸的样子.


房价涨多少,大家心里有数。我所知道的,涨了一倍。


新加坡人用中文确实太糟糕,简单说家长里短还可以,稍微有点点修饰的词汇,他们就用的东倒西歪的,譬如最近用到的一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那解释的是让人啼笑皆非.
而且,暴打正在开车的司机,也是很容易出车祸的.
看了一些竞选演说,说真的,只佩服老李一个人,不愧为国父,那气势,那逻辑思维,用词准确,犀利. 他的儿子,跟他差了不是2个级别.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这样算起来他对新加坡的贡献还不如一个外劳呢。
不过这样也没什么好指责的,哪里好发展哪里去嘛。


人家陈川仁说,“新加坡应从世界各地引进人才,不论有没有服过国民服役都应接纳”。这是一个事实,因为很多人才都过了服兵役的岁数。这根本就不应该有争议!

到了刘这里,嘴巴一歪,非要攻击说陈的意思是说国民服役不重要,纯粹是歪嘴和尚!另外还引申说候选人也都当过兵“才算公平”,纯粹指桑骂槐(有议员是大马人,后入的公民)。就因为陈硕茂当过兵就讲这个?人家也可以回答你说那过去5年在新加坡生活的才可以当候选人,那陈硕茂马上就不合格。

所以说呢,纯粹扯淡。没有规定的地方不要为了自己的一点小利把水搅浑!讨论点实事儿!

中国有句话,叫做嘴歪眼斜心..


上海的战乱导致了香港的发达, hsbc


苦命人啊。当年,跟中国有感情的,没剩下了。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好了,HDB那写着呢。拿现在跟最低的04年左右比,有1倍。但跟上次高峰比,50%。

简单地说,最低的那段时间是新加坡走霉运的时候,房价严重被低估。要从长远看。

说五房,我朋友07年买的,28万,现在估计40万多一点点。没有1倍,50%都没有。而且他那以前没有电梯,后来翻新的。

以前,五房也算被低估,因为那个时候人没有钱,大屋子不受欢迎。现在,五房的价格是比较合理的时候。从这个方面,就知道人比较有钱了。

收入方面,同期上升20-37%

房价是上升很快,但没有有些人说的那样玄乎。更不可能像你说的,70年代的房子不应该涨那么多。市场决定的


是那么点意思。老虎说更是信口开河。

他还是老华校的,算不错的。那个党主席估计华语都不会说。年轻的话语普遍不行,特别是反对党的


回复 lz720 的帖子

那个戈麦斯绝对对着这个。


那个yishun绝对适合参加反对党,避重就轻自言自语很有一套。


对!

当年也是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很多富商也把枝脚伸到新加坡来。到了这里一看,特落后。有人就犯险回去了


让新移民一起投票给PAP吧!毕竟目前他们还是高瞻远瞩的政党.虽然行动党也有失误,但总体来说瑕不掩瑜.
希望行动党扬长避短,带领新加坡再创辉煌。


回复 lz720 的帖子

金庸就是从上海去的香港


如果老查在上海,估计写的就是 乳林外传, 而不是天龙八部了. 嘿嘿,开个玩笑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BTO 每次都是越贵的认购越多倍 钱大把大把的


回复 lz720 的帖子

呵呵,留在上海他能不能写出武侠小说很难说。但明报肯定是没影了。


贵,说明地段好房型好,升值空间大,现在国际社会动荡,资源匮乏,货币贬值,只有房子既可以用来投资又可以用来居住。


那套五房的,1978年3万五,1998年36万,2010年65万。当然中间翻新过,有增值的因素。对于组屋,这么个涨法,很合理吗?


这个,case by case吧,一个组屋没有指标意义了。。。

而且也要考虑cpi嘛。。。


存在即合理,没办法。

我也希望没有这样,问题是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重要的是,如果房价很差,是否意味着新加坡发展的很不好?政府是这么认为的。李资政就说,为什么新加坡的房子比马来西亚贵10倍?你这个地方发展的不好,就不会吸引人来,土地也不会增值。我觉得就这么简单。

否则,我们就保持一个渔村的样子,其实大家也可以生活的很好,不同的活法罢了


那还是比不上李敖,哈哈。那时候太多有钱人了。


是啊。

其实再贵,只要买下住5年,一转手就十万是小case了。政府这么好的福利,不拿的人现在肯定后悔,肯定眼红,肯定反对房价上涨。

比如我的那个同事,自己就不买房,看着别人之上账面上赚很多,很气。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肯定是一起上涨的,你现在去买70年代黄金的价格是多少?会因为当初买了便宜而不涨吗?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决定选票的就这两块,
第一,前5年政府所做的是否,让选民觉得受益了;
第二,未来5年政府的发展蓝图是否让选民看到希望了。
如果坛子里有政府的人在这里,请帮忙问问,东海岸集选区们的领导们:
勿洛这么大,就容不下一个可以脚踩着地的游泳池了吗?
游泳对新加坡人来说是全[关键词屏蔽]动,每个孩子必须学的。
活生生要把一个好好的游泳池拉到四楼的楼顶。
请问准备安装几个电梯,在繁忙时段,把所有去游泳的人载上去,然后把脚下湿漉漉的孩子大人载下来。
政治是男人的天下,但请别忘记了,孩子才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我不住在bedok,你说的事情我也不了解是怎么回事。
不过有问题你可以向议员提意见。不行就投报纸。这种国家设施的事情你是可以据理力争的。你在论坛里发牢骚倒是一点用都没有。

我个人对我那选区的挺满意。我喜欢看电影,那边看电影很方便。6月份一个大型的体育馆也要开了。
唯一不满的就是那边的海水质还是差。
生活上最大的不满是摩托车的噪音。哪天遇到议员我一点要建议把那种吵死人的摩托车抓到一个罚死他们。

顺便说句,我个人不觉得一定要学游泳。我从小到大都住海边城市,不会游泳也不觉什么。


组屋不是赚钱的工具,那ZF一直在那强调,谁谁那屋值多少钱,哪哪哪卖什么价。。。玩文字游戏啊? 真是那样,一个4房纸面估值1亿又何妨?


回复 无缘走近u 的帖子

房产同时有投资品和商品的性质。
“组屋不是赚钱的工具”是针对组屋的商品性质而论。
屋子值多少钱是做为投资品而言。
两者不冲突。


说不是赚钱工具。
但是同时又拿反对党和行/东/党的区域的组屋价格比较。
什么后港不值钱,什么自己的地区组屋值钱。
又要稳定房价,又要比较房价。
矛盾重重。


补充说明:
简单地说,商品有很强的自由流通性,可以不受限制地买卖的。而组屋虽然可以买卖,但很明显地有非常多的限制。商品是讲求短期快速流通的。

而投资品主要看的是保值/增值的功能。一般是是长期持有。

新加坡政府的做法很明显是弱化组屋的商品性质,强调投资品功能。


回复 平凡又平凡 的帖子

请看我的补充说明。
不明白再继续问。


投资就是为了赚钱。
不然投资为了什么?
投资品,就是用于投资的商品。
所以,政/府/自己把组屋当成了商品房。
既然是商品,就希望保值,也希望增值。增值的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赚钱吗?
否则,增值再多有什么用?


本地人是给ZF宠坏了, 整天投诉来投诉那些在天朝都是芝麻绿豆事 ZF能廉洁就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了


我的问题是,组屋价格上涨过快,合理吗?是谁造成的?我也愿意住的房子涨价,不想跌;但要平稳地涨,健康地涨,可持续地涨,涨过CPI就好了;但是别忘记,这是ZF组屋,受诸多限制和保护的市场,为何如此疯长?入门级的房子都如此地涨,对谁有好处?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组屋已经不算贵了 不管是resale 还是bto. 在大部分人民负担的起的范围。

新加坡地小 经济发展快 现在的价格已经是政府大力津贴了 觉得贵的都是什么人 BTO越贵的组屋认购倍数越高说明什么


回复 平凡又平凡 的帖子

广义的商品是凡是能拿来卖的东西都算商品。
但说到“商品性质”,一般指是否能自由流通交易。
简单地说,就是短期内可以快速以市场价格交易。

增值的目的是不是“赚钱”。可以参考我在别处回你一个帖子。
你进行一个交易“赚到钱”了,跟你专门以这种交易“赚钱谋生”是不同的。
说“不是赚钱的工具”指针对后者而言。

文笔不好,尽量希望你能看明白。


龙哥给高房价道歉时因为现在拜票时期 得顺着大家话走
其实心理喊真TM便宜


是啊,组屋还没贵到私人公寓的价格,怎么能叫贵。4房中位数,红山555K, 碧山463K,污迹芝麻528K, 金文泰495K, 亚龙458K, 女皇镇573K, 马羚摆了473K,都真够便宜的。还有更便宜的了,三巴瓦390K,侯康388K,污迹棒将369K,真便宜啊。


疯涨是价值回归 喊贵的是错过投资机会的loser


呀,谁把我回复给删除了?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真的是便宜,对大部分的人来说都是萝卜白菜价。要是没有诸多限制,早都没了。政府已经卡很严了,还要怎样?


有点看不明白了。工人党的政策是不是要降低 转售组屋 的价格啊?
怎么两党比较其 谁的选区 转售组屋 成交价价格高来了??


谁的房价高,水的土地收益就高, 财政收入就高。  反对党,现在是放空话。  因为现在没有掌权。  你相信,反对党,就是要房价跌到很便宜,人人都买的起,就会支持他。 这样那些喊贵的人,怎么不买在反对党的房子。 反对党的房子,很旧,多数没翻新。 而且PR如果选择反对党,就更没理由,会更后悔,  因为反对党提出的口号都是排外的。。。。  以后有着吃亏的。  


新加坡房价真算便宜了, 和国内一线城市比起来。 还喊贵。。。。  普通刚毕业的学生,工作5年,肯定付得起首付, 付得起月供。  国内你找一个毕业10年的人,靠自己付首付,再月供可能吗。 就比如说啦, 新加坡毕业生一个人,就算2500新币一个月, 一年3万新币。  如果夫妻都做工,存一个人的薪水3万。 这样40多万的房子,首付10万。 他们存5年,完全够付首付了,光公积金就一大笔了。   中国毕业生。 一个月,算他薪水不错了,8000人民币一个月。 2个人,一年能存6万人民币。 现在大城市买个300万房子, 首付60万,看他们首付工作10年都痛苦,别说月供了,中国贷款的月供利息是,一年6%以上。 新加坡的,在3.5%以下。 能比吗。    更不用说,刚毕业的学生,在国内能有8000人民币??     新加坡刚毕业的学生打底都2500,以后的5年可能3500一个月新币。  
看看比较,你就发现,新加坡房子真的好便宜。


2500的薪水,扣掉公积金,拿到手就只有2000元钱。一个家庭,2个人,七扣八扣的,2000元一个月不一定够。

一年存3万,多么省着花!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没必要发牢骚,也不叫发牢骚。我对PAP很有感情。
只是看到有些言论太表面了。
顺便告诉你一句,新加坡的孩子必须学游泳。特别是男孩子。
中国的海边城市紧粘着内陆,不学没关系。新加坡四周临海,不一样。
不想跟你谈这个话题了,打住。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你对那个四楼游泳池的事情好像提过几次了,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你是非常不满,这不叫发牢骚叫什么?
我认为发牢骚不是坏事,我个人就很欣赏那些敢敢写信去批评的民众,特别是他们说出我们的心里话时。发牢骚说明你有不满,有不满就提么。这几天正好是最好的机会。你现在不提什么时候提?
我跟PAP可是一点感情都没有。支持它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把新加坡管理得很好。要是管理得不好谁都得下台。


呵呵,pioneer体育场的游泳池也是在二楼,去过几次,出了有时候人有点多,和地面的感觉没有什么区别,不知道lz的顾虑是什么呢?


回复 老鼠爱小米 的帖子

一年存3万是太夸张了,楼上的网友算账是差了一点。
但在新加坡大学毕业生毕业5年结婚,规划好的话买组屋绝对不是问题。
假如一手新组屋的价格为30万,首付20%=6万。每年存1万2.夫妻两人平均一人一年存6千,每个月存5百。这绝对是可行的。

问题是很多人连这6万都拿不出来。年轻人平时花费多,喜欢逛街出国旅行等等,结婚的时候又要拿一笔不菲的结婚费用。各种东西加起来,最后要买房的时候钱就不够用了。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年轻人都是诸多不满。


新加坡年轻人认为房价高,是人家的事。人家怎么花钱,怎么不积蓄,是人家的事,因为他们已经习惯那样的生活。一句话,人家的起点高,生活高素质,不认为把收入的大部分用在房子上是应该的。

有人认为新加坡人应该省吃俭用攒钱买房子,是因为这些人习惯这样,或者这些人来自那样一个省吃俭用攒钱买房子的地方,所以这些人把自己的想法或生活习惯想当然地强加给新加坡年轻人,认为他们生在福中不知福。

我在美国看家美国人太浪费了,整天在公路上跑来跑去,可是他们认为这就是他们的正常生活,这叫国家利益,不惜去中东打仗来保护这个国家利益。

不理解别人,是因为没在别人那个环境中长大。


薪水2500, 别算扣掉的公积金, 扣掉的公积金也是首付,一年存3万,算公积金加起来了。就算没3万,2个人公积金加现金一年准备2万总可以了吧。5年,10万的公积金加现金总拿得出吧。


说的非常好。有人就是不懂。。

在美国读博的wsn还从厕所偷手纸回家用呢,我在这边也见过几个。。这么抠能攒不下钱么。。

怪不得天朝整天要扩大内需,本来产能就过剩,都这样节省,还发展个p。。


对只有一套组屋,没能力买第二套房子或无法提升到私人公寓的人来说,组屋就是自已的住屋,自己的老窝。
对有了1+1的人或1+n 的人来说,组屋就是赚钱工具。
对于还没有房子的年轻人来说,现在的组屋价格确实很高(相对于他们的长辈或5年前的组屋价格,另外他们的薪水也涨得太慢了)。组屋是他们最花钱的东东。

至于买得起与否,见仁见智。过节俭的生活,五年左右应该付得起首付,问题是房子不只是首付还有月付。
过节俭的生活,中国人比较容易接受,但新加坡年轻人较少愿意像中国人那样节俭地过生活。所以,他们就“买不起”组屋了。


新加坡人买不起个P啊,一般家庭每月房贷都不用出现金,生活再奢侈也不至于付不起房贷。只是好高骛远的人哪儿都有,你只有这点本事赚这点钱却要盯着大房子或者热门地段 哭着喊着说房价高买不起?就算那些房子只卖一块钱也轮不到你啊。


用数字说话,想当年,也就几年前,老公刚毕业,我们刚拿pr, 我一直没有做工,游手好闲,so我们手上只有1万多新元存款,然后跟银行借了10k,我们买了cck的hdb,
价格22万,我们首付2。2万。又傻又呆的我们赶上了好时候。
我还是很同情现在的年轻人,存到100k都不够。


2500的毕业生很少的。3年以后,基本上都是4000了。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有些人很短视。房子再贵,你咬牙买了,5年以后,就赚十万。这种买卖你不做,怪谁啊?有人不想结婚,转不到这个也跟着起哄。

偏偏新加坡政府是个很远视的政府。下面是我在另外一个帖子写的:

引用: 新加坡政府就像对小孩严厉的父母,逼着小孩前进。新加坡这些年发展的很好,他们总是“居安思危”,作一些人民反对的事情。事实证明那些都是很有远见、魄力的决策。

反对党还谈不上什么,最多是对小孩溺爱的父母。能被溺爱当然是好事儿,谁也不想当个穷孩子。问题是长久以后的发展会怎样?特别是他的下一代是否也会被习惯性的溺爱?


确实,赶上好机会。那个时候新加坡的房价太低,很不正常,很多人要求政府干预,提高房价。

现在是报复性反弹,再加上利率太低以及其他因素,没办法。总有些人生不逢时(不过也不用100k),但抱怨是没有用的。只要政府说会尽力保持房价稳定,你就买呗。这么好的政府,还抱怨,那你就不买,也挺好的–跟房价无关、但千万不要眼红


新加坡人生活太舒适了,没有吃过苦,不懂得吃苦的含义。

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被物质宠坏了。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呵呵,别激动,我只是好奇,你觉得游泳池在楼上有什么坏处罢了。
是不是不方便带孩子呢? 是不是出过事故,不然下回也不敢带孩子去楼上游泳池了。。。


本科毕业三年拿到4千我没碰到过,一定是我孤陋寡闻。

我的一个同事NUS本科毕业7年了,又兼职拿了个NTU的硕士,现在才4千出头。另一个大马的本科,NTU的硕士,现在还没到4千。

请本科毕业三年现在拿到4K的童鞋出来证明一下。

回下面:我的同事是制造业的工程师;请问你的童鞋是干啥的?


我感觉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新加坡年轻人工资都高,最低都拿2,3千的。
原因可能有:
1。周围的新加坡同事都是大学毕业生,公司也不错,工资高,所以这些新加坡人就变成了这些人眼中的“全体”新加坡年轻人了;
2。有这种看法的人本身在天朝受过免费高等教育,或在新加坡受过免费高等教育,没什么负担,一开始工作就能攒下钱,加上中国人的简朴传统,买房当然是轻松的事情
3。房子贷款可以用公积金付,不用现款。好像那公积金是白来的似的。如果再来一场什么危机,公司关门了,工作没了,公积金就停了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会游泳不难,但会游泳的人也会溺水,知道为什么吗?
地表的寒气,让人的神经无法适应,脚会抽筋,抽筋了就没办法游,往下沉了。
你这么想知道,我免费告诉你,
一楼的水温和四楼的水温一样吗?
当孩子去深水池游泳的时候,他们会害怕。
一个因为踩不到底,一个因为下面的水很冷。
贴着地的水会有来自地表的寒气,但这是孩子们必须适应的。
漂亮的游泳姿势不是父母所追求的,父母不是想培养世界冠军,父母只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生存。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沉下去。
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知错就改。至少我是这样这样要求自己的。
虽然这些言论对于我来说没什么实际意义,但还是说了。


原来是这样啊,学习了
呵呵,谢谢解释


其中的逻辑没看太懂T^T
是不是说在四楼泳池会游泳的孩子,在一楼因为水温更低就抽筋了?
另外,为什么在新加坡必须要学会游泳?是为了将来逃难吗?


服兵役时会测试游泳,完全不会的,会教你。只是当作生存技能测试里的一种,不要求你游得多标准,只要沉不下去即可。

至于建在楼上的游泳池寒气会不足,没法达到有效的寒气训练。。。哈哈。不知道是哪个无证游泳教练说的。


回复 冏冏有神 的帖子

好奇问一句,你原来那个ID不要了?


话说当年经常去那些野山水库畅游 10几米深的水下还真不是一般的冰冷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都是在金融行业做的,不是Goldman, Emmer正解

回chakach,没想说明什么,这是纯粹陈述事实,再说认识的人中10+并不算多呀


大学毕业3-4年还没拿到4K的,与其抱怨房价高,还不如自己去反省一下。


回复 冏冏有神 的帖子

以工科的算,三年2500×105%×105%×110%(Prom)X1.05%=3183, 四年的话再1.05%=3342
跳一跳120%=4010刚刚好。那要运气与努力。


对那些装着自言自语的,我真的是懒得回。

以前那个说什么主流媒体不报道反对党的不说了,说薪水几十倍的不说了,说房价涨了一倍的不说了,说以前造的房子那么便宜、现在不应该涨价的不说了。

反对党一个样,说说嘴巴爽爽,掉头就不管了。


对。这个跟几楼没什么太大关系,最关键的是深度。水深的,明显比较冷,道理大家都知道

当然,山里的水很难说。我有个哥们,滑进小水沟里,当时冻得几乎晕过去


个别反对党如WP纲领中有些提议还是不错的,但他们候选人嘴里说出来的话却牛头不对马嘴,让人失望,不知道是否因为中文水平差。


这个同意。有些跟行动党是一样的,就争一个是你跟我象还是我跟你象。哈哈。

但他们追求短期效果的太多了。

举一个例子,说要设立最低工资。这个好啊!真的很好!是不是?不是。

最低工资提高了,成本增加,价格提高。穷新加坡人是多那么一点钱,可惜,很可能工作不保!

政府怎么作?给那些低薪的发额外补贴,把实际收入提上来(同时剥削外劳,嘿嘿)。政府不说,我们也不知道。颜部长说了一下,我看,老早被反对党各种声音早淹掉了,没几个人知道。


和一些打算投反对党的新加坡人聊过,他们投反对党的原因基本上都是PAP太Arrogant,希望国会里多点不同的声音。


对,纯粹就是因为他们比较“傲慢”

正常。水平低的人,一般会觉得水平高的人傲慢。问题是人家把国家搞得那么好,没法不傲慢。

等大家把国家搞得一团糟的时候,肯定不傲慢。就这么回事儿。

我前面说了,严厉的家长,小孩通常当然不喜欢。一个道理


不说,不等于我同意某人讲得都对;不争,因为某人总没完没了。
所以,某人说什么了,我只能不说。
一定要淡定!


对于男人来说,舍弃此,营造彼,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成功。
对于女人来说,感性地认识这个世界,让人与人之间有更多人性化的东西,让我们的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就是一种追求。
但是对于人性来说,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更希望亲近大自然,更加喜欢脚踏实地地活着。
理论行得通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准确的。就如同当年泰坦尼克号一样,撞上冰山一角,就轰然沉没。
这个世界有太多未知的事物。只想更有希望地活着!
让各位大侠见笑了。


呵呵,断章取义,讲话又冲,不能心平气和的讨论,自然懒得再回帖


找这种理由,又泼人脏水,不能心平气和的讨论?

说错了,就不要怕别人纠正。你不道歉没关系,但不要怪纠错的人不给面子。多大点儿丝啊


对。说真的,新加坡人喜欢跳槽,不给升职,不给涨工资,早跳了。那一跳还不。。。要想涨工资,跳槽是捷径。当然,不涨不跳的肯定也有。那真的是有原因的了

金融系统薪水较高,但花红一般固定。普通的,月薪低一些,但花红多,最后差不多。


如果都不选反对党,不是还有9个非选区议员可以让反对党发声吗,还是我理解错误?执政党做的总体还是很不错的,当然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也不可能没有失误。反对党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提出什么解决方案,只是停留在替某些人发泄不满的层次。


其实金融系统花红也不少啊。。。 里面做IT的都很赚钱。。。

倒是engineer 工资不多,花红也不多。要是新加坡接下来不再支持制造业的话,估计工作都找不到了。。。


我们公司最近申请几个名牌大学的engineer,全部被拒签,甚至都不给原因。气的偶那个火大。上诉都不知道怎么上诉!


呵呵。非常时期嘛。淡定,淡定。


啧啧,执政党和 工人党 都明确表示  会保证转售组屋价格不会 下降。

大家还讨论啥啊,散了,散了,洗洗睡吧。。。:_rdll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看你做哪行, 只是我周围的新加坡人都是4000开头的。 我说的是2500的薪水很平常了。 连POLY毕业工作3年都能在2500左右。 不要说4000来供房子了,  夫妻两加起来5000,买房,轻松的多。


偶也是这么想,淡定先,等大选过后在上诉到底,EP的4个硬性指标条条都达到,intel公司最近的人也都拿不到ep


原来这么难了啊,难怪今天我收到原来的校长发给我的手机短信,她说她要华文老师,有没有朋友介绍,必须是PR或者公民。在这之前,他们找华文老师一般都直接去中国招聘。先是网上面试,再中介办过来。这些老师都是会英语的科班出身的正规3年全日制师范学院毕业的,有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办过来是老师自己出的一大笔中介费,还需要跟学校签约2年合同。学校给这些从中国招聘来的华文老师繁重的工作,最低的薪水。我一直以为她们是拿的SP准证,因为毕竟她们是大学毕业(广东的华南师范大学),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不久才听说她们是拿的WP,不是SP。做得不开心,又不能辞职,不像我们说走就走,东家不打打西家,看哪家的薪水高哪家的待遇好哪个老板看着爽。

唉,不容易呀。


不是条件达到了就一定给批准,看行业了。如果,申请的那个工种,新加坡本地可以找得到这样的人,他们就会把这个工作机会留给本地人。这个就是【优先就业】的原则。


这两年很惨的,花红估计就一个月。当然,做销售的或有业绩指标的不一样。

巨额花红的只是那部分作交易的,觉得没多少人。倒是能拿几十万以上


这帮家伙,以前乱批,现在罢工,该打


你不要忘记了,不是所有的公积金都可以拿出来供房子。公积金户口里面的钱,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可以供房子。


回复 kendo7 的帖子

不知所云。大概你就是装傻,我就是傲慢。

猜错了了,回国,每年必定回。下个月又要回去了。

傲慢很正常,你比别人好,你自己不觉得,但别人肯定觉得你傲慢。

大马知道不?大马啊,新加坡是什么,小新唉。小新跟我们大马比算个什么东西,但小新为什么就那么傲慢呢?这就是很多大马人的想法:新加坡人来到马莱西亚很傲慢!

虽然不爽,但不得不承认自己落后,所以觉得小新很傲慢!


中国的年轻人也是不节俭的,也是过不了节俭的生活的。


老早说了,反对党说降低新组屋价格,不会导致已有租屋价格下跌。行动党说很可能导致下跌


工人党晚上 实龙岗 群众大会说的。
网上,报纸上应该有吧。。。


所以说 我们 是 “外劳” 嘛


zt

房屋政策是国民团结党的竞选宣言中的主要项目。它主张政府以“比成本多一些”的价格售卖新组屋给首次购屋者,并且规定永久居民须拥屋至少八年才可出售,以制止投机活动。


反对党很针对永久居民的。


严重同意~

反对党将新移民和外劳当成“靶子”
炮声隆隆 炮火全开
左右了政府未来的移民政策

有木有人替“靶子”说话?
有木有啊?


抑制投机,按照逻辑会把cov降下去吧。。希望估计也能低一些,这个fdd有何作为或者措施?


希望你不要投票给反对党。让他们当选,紧缩外劳,收紧批准PR批准公民,永久居民的房子8年才准卖。。。:(


投票给反对党,让反对党进国会,来反对自己?

你以为偶的脑子进水了~
还是脑子被门夹扁了~


新组屋的价格是政府炒上去的。
本来组屋的原来设定是供人们基本居住的。
可是后来,他们改变想法了,他们要在组屋上面让人们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
所以建造了丹戎巴嘎的达摩岭。
自从达摩岭建成后,新组屋价格就不断飙升。
新组屋都这么高的价格,那么附近的旧组屋当然也就有道理价格往上走啊。
因为新加坡政府一般保证人们组屋是保值的。

因为这样的原因,组屋的价格就不断不断地循环往上涨。


不敢苟同。

那个高档组屋,当初卖的时候没有那么贵。谁想到会翻番?

组屋5年前是不正常的低,现在是报复回弹+人民富裕+外资流入+政策失误(5年没盖房子+人口增加)+低利率+泡沫

等几年那么多房子出来,肯定应该下跌


有啊!第四代领导人!

引用: “我们也有勇气做正确的事,改变一些必须改变的东西。”


我觉得干脆说组屋不让转手,要卖只能卖给hdb,让他们再分配,谁要再找hdb买,这不就完事了。当然hdb回收组屋不可能是当初的售价了,加点利息给屋主就可以了,这样大家都老实了。


回复 nikesb 的帖子

顶!反对党不找你入伙,真的是可惜了。


回复 nikesb 的帖子

中国近几年实行的廉租屋, 就是政府管理分配的。


我个人觉得,既然各方都叫嚣组屋不是用来赚钱的,只是住的,不是投资的东西,那就应该所有产权归国家,只是由国家分配,回收,再分配。这下都公平了。


回复 shinejump 的帖子

我前面说的那个新加坡同事,NUS本科,NTU硕士,工作7年,工作很努力,现在才4千出头。我公司人力部门不认为这个员工的工资偏低,大概在中位。公司每年都从专业公司买市场工资信息,有很大数据来确定工资范围。这说明这个工资对这个员工背景和职位在新加坡是正常的。

而今天这个4千(30岁的工程师)的工资在十几年前(相似岗位,相同年龄和背景)就是这个数,现在还这个数;而现在的组屋房价比较十几年前的房价早飞上天了。我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这个同事讲现在的转售组屋价格对他们夫妇来说,都嫌贵;那么,对于那些毕业3年5年,工资没他们高的年轻人,就更贵了。这个同事还讲,一些朋友BTO多次都没有资格来挑选哪怕是地点远楼层低的新组屋,婚期如不能等,只好到转售市场。


即使这样也难以做到人人满意–如果给你分个CBD范围内的租屋,给我分个甘榜的,我肯定有意见。


回复 nikesb 的帖子

呵呵,我觉得他们解决问题总是有这个那个的漏洞,干脆来各一刀切,绝对公平。具体细节,当然由各党派里的高才生去细化。哈哈。


是啊. 大家也知道他们是嘴巴喊喊.

如果不是碰到这次我前面说的那众多重因素导致物价高升,他们连喊的机会都木有

其实, 要喊就喊福利社会了, 敢敢跟李MM硬来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实在看不下去了,阐述各自的看法没有错,但你不能总整些没用或骗人的数字啊。
十几年前30几岁的工程师在新加坡普遍能拿4千?退一步说,就算真能拿4千,当时的新加坡人力市场上有几个NUS本科NTU硕士的年轻工程师。十几年前手机和电视多少钱,现在多数钱?我要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随便转告你的同事,生在新加坡该知足了。新加坡的组屋对他们来说真的是白菜价了。


如果没记错的话。9几年,30几岁工程师能拿个3000就不错了. 看看本地大学生的起薪,就知道了。


嗬嗬,我真不知道说什么。不说这是蠢吧,至少是简单的直线思维。我引用人家大马人是怎么想的,就导致某人认为我是大马人?他自己就不能稍微那么一点怀疑自己的判断?

水平差没有关系,稍微怀疑一下自己都做不到,更何谈分析能力?

二等公民?有些人总是把自己打扮得好像多悲情似的,一不小心就露出本质。骨子里就是那么瞧不起别人的思维。这种要是一旦有权有势,底下的人肯定遭殃

我引用大马自己网站的说法,我觉得挺有意思:原来马国人是这样称呼新加坡的。蜡笔小新,说给小孩们听他们都笑歪了,很有创意啊。


组屋这个热点对于新加坡人来讲,有的是买不起,有的是买不到,有的是想捡便宜,除了根据需求调整供应量之外,解决办法有:

1)差异化建设。可以考虑建设不同层次的组屋,位置优越、装修完善、配套到位的,定高价,偏远不便的毛坯房,定低价,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2)调整补助金额。组屋价格一涨再涨,而公民的3万块多少年来一直不变,因此应该涨涨。但是这个金额也应根据组屋情况差异化,偏远的补助应高些,以补偿买主因居住偏远而多付的交通费用和时间成本。相对小面积组屋而言,大面积组屋享受的补助应该相应减少;
3)调整抽签办法。有些人运气不好老抽不到,怨气自然就大。可以考虑头两次抽签次不中者,第三次多一次抽签机会,如第三次仍然不中,第四次直接给入围选房机会;对于连续两次放弃机会的,如第三次仍放弃,则取消其以后的选房机会,并张榜公布;
4)改革组屋制度。拥有组屋者,即使拥有私有房产,其本人仍必须住在组屋内,不得整屋出租,当然个别情况如出国除外。再严厉些,就是有私宅者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售出组屋;
5)建设公租组屋。新加坡的房子租金很高,对于部分短期无法购买组屋而又希望与家人分开住的的年轻坡人来讲,如果政府可以提供比市场价优惠很多的公租组屋,应该可以满足他们过渡期的要求。当然,政府应该把好关,设定一系列的标准来确定谁才有资格;
6)改革PR购屋政策。凡PR者,必须在新住满X年,其拥有PR身份不少于Y年,才可购屋。
太多了……当然如果政府再狠点,可以像前面楼里的人才提到的,组屋拥有者只能把组屋卖回给HDB。不过我想很多既得利益坡人肯定不同意。


呵呵,这也是我看不起大多数反对党的原因。看了吴明盛在李显龙道歉后说你是神我是神的发言,让我感觉TMD哪跟哪啊,什么神不神的,其实还不都是神经病?还有什么党的方月光说PAP义工也要道歉,你说你反对PAP吧,攻击人家义工有什么意思?
当然PAP也有很多地方让人诟病。不过正如有几个新加坡人告诉我的,他们还是希望PAP在台上,同时也希望国会有反对党让PAP有危机感,有鞭策才不敢懈怠。


我尊重你忠实你自己的短期利益,所以我很理解你为什么会觉得别人傲慢。燕、鸿
记得不要见到风就是雨。我随便引述一下就成了马来人,呵呵


回复 魅力S射 的帖子

1998年,30岁的工程师当然可以拿到4K,这有什么稀奇的?在欧美大公司里做的工程师,这个数很正常。今天的欧美大公司,30岁的工程师也拿这个数。那个时候有很多大学生,NUS, NTU, 英国的,澳洲的,美国的。很多人在兼职念硕士。这就是事实。

我说到的那个新加坡人同事,因为NTU硕士是兼职念的,所以工资只考虑其本科NUS和7年工作经验。

我从没说这个普遍的现象,这是你说的。我只是拿两个在1998年和2011年可以比较的人做比较,来说明工资并没有明显增长。


有人说现在组屋是白菜价,那就白菜吧。看来很多新加坡人因为这白菜价而买不起房,而不满ZF,真太奇怪了。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2011年30岁NTU硕士在欧美大公司做工程师,拿1W的都很正常。可是你偏要拿你公司同事做例子,说拿4K。既然用你公司做例子,那你就查一下你公司十几年前的工程师是不是也拿4K。这样比较才有意义。
还有NTU,NUS出来的也是有区别的,不能出一个卖猪肉的,就说全部人都只能卖猪肉。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新加坡组屋的价格相对于中国的一线城市,绝对是白菜价。只要中国的一线城市一天不下跌,新加坡肯定不会掉。有人还说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是白菜价对不?


看行业了, 制造业的本地硕士在欧美大公司30岁拿不到1W , 能拿到5000 都高薪了。


大家自然会对你的“1万30岁硕士工程师正常”的说法做出评价。据我所知,1万在欧美大公司是高级经理或总监的价钱,绝非一30岁工程师的薪水。
1998年新加坡没有我们公司,自己没有可比的历史。只能在大行业中那不同公司(类似的岗位)做比较。
那么请问你,在1998年,一个30岁NUS的本科毕业,有7年经验的工程师,欧美公司,做产品开发,薪水大致多少?


哎呀,总说薪水有啥意思,同一个行业,薪水也有差很多的,哪怕工作经验一样,学历一样,这东西包含机遇什么的,有的人善于寻找机会,敢闯,就有可能拿到高薪水,有的人就差机会,始终前进缓慢。


远的不说,我公司一个工程师30出一点点,在我们公司做了2年而已。文凭不祥,只知道澳洲毕业。被派到马来西亚装机台8千底薪,3千出差补贴。一个月回新一次,包来回机票。


  真是看不下去了,你为什么不看看年轻新加坡人买不起组屋的都是些什么人?不好好读书又不愿意找份正式工作的,有一个钱花一个钱从来不存钱的,这些人买不起房子一点都不值得同情


good 99 :这个绝对是极品浮云

也觉得自己挺极品的。
说到房子,撇开别的因素说。
其实挺欣赏马宝山的,觉得这个人能力太好了,虽然谴责声一大片,但就他自己职责之内的事是干得非常漂亮的。特别是在最后,淡滨尼城市规划图做得,一个词“震撼”;(诸位不要扔砖给我,没有政治目的,心里话)
还有 我们这个区的李奕贤,应了一句“人不可貌相”。跟他面对面谈过一次,我的华语表达能力那可是非常强的,他很认真地听着,一针见血扔给我一个问题,反应能力太强了。后劲很足,爆发力蛮大的。

别人都喜欢帅哥,我对帅哥有点视觉疲劳。这年头,帅哥不一定吃香的哟! :lol
有本事才吃香哟!


嗯,估计到那时候,钓鱼岛已经漂移到大陆,与海南岛合为一体,钓鱼岛争端也没有了。。。。。。


回复 魅力S射 的帖子

这个不算是正常的,有外派的意思。一外派,那无底啊。早年从新派天朝,那工资补贴高得离谱。
我说的岗位是在新加坡工作的正式员工。


回KENDO7, 你的意思是,这的组屋价低,天朝一线房价高,所以人从天朝移民来这,买组屋是吗?如此这般,天朝人炒高了这的组屋?如果你是这意思,那为何放那么多移民进来?

而本地出生的新加坡人买组屋,为何要看天朝一线房价?有何关系?他们只看自己的国家的房子,原来什么价,现在什么价,为何要看外国的房价?


说马宝山这么神有点过了

事实上,他在几个部长里能力算是比较靠后的

移民问题,组屋问题,这两大本届政府最大的“过失”都栽在他手里,难辞其咎。虽说,有时是形势比人强,变化快,但是像移民人数,组屋供求,这些,坐拥这么多信息,但凡做做scenario planning, future planning都不至于把执政党拖到这么被动的境地

tampines发展规划不错,你是该谢谢他。其实,规划哪里并不难,跟能力不太挂钩,就看资源怎么分配,广东人喜欢小平,上海人喜欢泽民,理所当然

其实我也该谢谢他,不过就事论事的话,我的意见如上


回复 godfree 的帖子

我猜,从天朝来这的,能有好工作的,做办公室的,所谓白领,大概不是在天朝,或是在这受过高等教育,本身是比较有能力的人才,人家新加坡人叫“FT”。这些人自然学习好,是原来天朝学校里的好学生。那么,天朝学校里有没有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很多。那新加坡有没有不好好学习,或无论怎么学都学不好的学生?也有不少。本地学生(本地出生的)能考上本地3所大学大学的应届学生比例有多少?
当自己优秀时,觉得周围的人不如自己,会认为那他们是不好好学习的人。因该讲,中国的人才在这,会看本地的人,如何。好像,天朝的外地学生去一线城市如何看那些没上大学的一线本地人一样。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女人和男人的看法就是不一样。我看李奕贤听中看的,我领导一看就说他长得难看。赫赫

李奕贤,稍微想了一下,他是苏州工业园的首席代表,华文当然没问题。他在中国大概有很多年吧。后来工业园被迫卖掉他才回来的。

他算是华校的,华中毕业的。不过,我不知道那个时候是用华语教学的吗?


你的辩论逻辑和新加坡人一样混乱,敢针对我说的2点反驳吗?
1.不好好读书又不愿意找份正式工作的,
2.有一个钱花一个钱从来不存钱的

你说了一大堆和我讲的观点有什么关系? 书读的不好就找份正式的工作,有工作有CPF,楼上已经有人算帐给你,5年是可以存够买房的头期的。不愿意找份正式工作的和从来不存钱的也要怪政府吗?说了一大堆,就是想不劳而获。
你说一大堆学习好不好的,我有说学习不好,成绩不好和赚钱能力有一毛钱关系吗? 反而我发现大富大贵都是学习不好的. 学习太好的也有读书读傻了脑筋不会转弯的,更不用提赚钱能力和财务规划能力了。

不如我教你辩论好了,你可以举例说下还有哪些年轻人为什么也买不起房,让我开开眼界?


好了,周六晚就知道结果了,可能反对党全输,可能反对党能攻下一个GRC,无论你愿不愿意,你都将迈入新的历史。
总之,无论结果如何,非公民将是被打击的对象。
拭目以待!


在我们这儿,不是经理也很多一万的。小case

说起FT,新加坡人不服。我们这里很多外国人,高低薪都有


不少年轻的坡人的愿望是easy job, easy money,有时先潇洒,没时再骂娘。


to yinshun2009,

淡定,淡定,我还是支持你大部分观点的,比那帮拿高薪卖乖的有现实感。。

关于“天朝人炒高了这的组屋”,现在买公寓中国人已经超过小马,去年超过印尼,成为最多,你看看这几十年公寓组屋的价格指数曲线,那是大体一致的。

“放这么多移民进来”是zf昏招,马上KARMA就来啦, 当年他们学天朝搞gdp挂帅,盲目上项目招人,也不加以仔细鉴别。所以fdd提出要以人均gdp来衡量zf政绩,长远看是必须的。zf前两年刚明白,开始提高生产力,腾笼换鸟,edb开始引进加速国外的研发中心和高附加值的产业。但是一大帮低门槛进来国人的都有pr,开始学国内的人炒房,特别是这么高租售比、低利率的环境。如果hdb死循环,local 可以不问国外价格,但是有了resale市场炒作, 谁都不能置之境外了。50多万pr(估计国人占一半以上), 相对于这边的年轻人比例不分伯仲,这种挣快钱的刺激让谁都难淡定。。所以,bto供不应求,这是投机需求,水涨船高。

所以以国籍彻底切割组屋和市场势在必行,换言之,一个老外在中国可以买政府的经济适用房么,有这政策在天朝还不被骂死。。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就中国一线城市那房价和性价比,还有人打破头再抢,出了限购还不让抢了。富豪手上人民币总要找出路吧!可参照香港的房价。


回复 godfree 的帖子

新加坡人就是给政府宠坏了,人民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今天你就是把政府组屋免费送给一些人,他还嫌政府给的小。给大了,他还嫌养不起,给不起杂费和水电费。全免了,还说:最好能给2套房,住一套,出租一套就不用上班了…….依次类推,永远没有全部人满意的一天。


回复 godfree 的帖子

好么,又来一个说话冲的。
你说的那些不好好学习,不找份正式工作的年轻人,我不知道在哪。你周围很多这样的人吗?
你说别人举的例子,都是按起薪2.5K算的,如果没文凭,做什么能有这个数?你说不好好学习的人,这样的人哪个国家都有。这些人也是公民,也有住的要求。
新加坡教育制度也培养精英,这个题太大,不谈了。
关于年轻公民买房,我周围的年轻公民,大多大学毕业,包括买过房的,嫌房贵。他们说房贵,理论上他们能买得起房,比如小的,地点远的,但比前几年,要用更多的代价。即他们觉得不舒服,原来可以用来爽的钱现在要被迫放在房子里了,箍得越来越紧了。
所以,买得起房,和嫌房价贵,是两个概念。
那么那些不如他们的年轻人,会更嫌房子贵。
行动党都说,包括刚才电视广播,李总理也讲了这个问题,这是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政府要着手解决。
ZF组屋的第一宗旨,是给公民居民提供大众居住的房屋。
现在组屋高位,是个骑虎难下的问题。组屋拥有者,包括我本人,也不希望房价跌。ZF能做的,一是大量提供房源(这已经开始了),二是考虑提高补贴,减轻首次购房公民的经济负担。


你不去从政,简直可惜了。


大家还没睡,都为大选操心了。
辛苦辛苦。


许多本地人其实不太关注于组屋价钱,反正自己住着,看不出来。
就是年轻那一辈会比较纠结。
物价飞涨,贫富悬殊,会影响很大一群人的选票。


我操心的是,那个芽龙选区的投票站为啥设在我家组屋楼下?明天该吵死人了,还想趁不做工好好睡大觉呢。(我家大牌的所属投票站,又跑去蒙巴登CC。我家大牌底楼,又成了别人的投票站。想不通。:Q)


每次新楼盘出来,一拥而上的,是坡人多还是外人多?
830新政出来之前,同时拥组屋和多处私宅,炒楼花炒得最凶的,是坡人,还是外人?
小车换大车,大车换豪车,炒高拥车证的,到底是坡人,还是外人?
。。。。。。
这些统计数字都是查得到的
只是我们不想介入,不想添乱,懒得跟他们理论。

得好处最多的,和骂得最凶的,是同一群人
不懂珍惜、贪得无厌、好逸恶劳
最终搞垮新加坡的不是外来人,是坡人自己

如果骂我们,他们能有所长进的话
我倒乐得被他们骂,被他们比较,被他们借镜

就怕骂了、爽了,把外来人全赶走了,
自己还是不长进……

到时候只能求老天爷 赐给他们第二个李光耀
但这种远见睿智的人,500年才出一个~


不管谁输谁赢结果如何,
本次大选最直接的后果就是
非公民的处境会越来越艰难
执政党引进外来人才会更加谨慎
反对党会一直抨击移民政策

拿到公民权的人的选票 改变不了这个现实
能做的就是--
大家应该更加勤勉,发展才是硬道理!
自己也好、孩子也好
在这个相对公平的社会里,实力决定一切。


在新加坡做外来人口,就是会被人当炮灰的,没办法。


不错,实力决定一切。前面有人问,怎么拿一万月薪?你如果有实力,你就能拿(当然运气要有那么一点),不在这儿拿,在别的地方一样拿。

这次大选政府应该输一点,因为他想走中间路线,可是谁听你的。你越让,我要的越多。好时机也过去了,世道太好没人支持政府的。
阿裕尼那里本身差距很小,这次增加单选区却没有是反对党去单选区,这里就很危险了。


如果新加坡不是按选区投票,直接全国投,结果会怎么样。


讲起收入,1万在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公司花红固定,就靠薪水,所以月薪很高。本地很多公司,花红比例很大,去年有不少4-6个月的。因此,十几万的不少。

当然,要资历的。首先得搞定猎头公司,其次PK就是印度人,再次,4000+作几年contractor,谁愿意?那就有希望。

至于跳槽的就好一些。我说十几万的就是本地公司跳来跳去,超过同期人一倍的也有。运气要有,实力更重要。

没实力的一般空谈,空谈的一般没实力。


说来说去,我就二个字:特别火大!
新加坡人生活这么幸福,相对别的国家,生活质量亚洲最好的,就知道抱怨,抱怨,付出的少,又想什么都要,好好检讨去吧!选出没有能力,没有经验的党派来慢慢蚕食现有廉洁高效的执政党吗?喷嚏,大喷嚏!!!


回复 鱼爱洗澡 的帖子

说来说去,我就二个字:特别火大!
本文来自 新加坡狮城论坛 原文链接: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443800-65-1.html

哈哈哈哈哈哈哈……
鱼啊,,再数一下,“特别火大”到底是几个字?
烧糊涂了不是?

好久木有吃红烧鱼了耶……


谁让政府把国家搞得那么好呢?有那么多钱,当然很多人想不劳而获了。一个人发几百块,大家觉得打发叫花子

反对党其实说的不错,100亿也好、600亿也好,国家有这个钱。花呗!所谓劣币驱除良币,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xuemei166: 好久木有吃红烧鱼了耶……

你不是吃素的吗?


没有天灾,
没有人祸,
上帝眷顾新加坡50年,
真的应该惜福啊~

真正的改变应该在下一代
他们只能从书本上了解建国的艰辛


另200涅?这都有折扣?


因为你太有钱了,哈哈。富得流油啊!马来人多

今天被马来人欺负,想想老爷我每年交几千块的税就被这帮人弄去好多,偶一个子儿都木有。不爽


马来人欺负你啥了?


唉,反对党输得惨了。


不过PAP支持率也下了不少


如切险胜,也是胜了一个议席。在国会中,反对党的议席,太少了。


Pap阿玉泥输了


同感……估计OP会拿下2个单选区,1个集选区,PAP总支持率63~65%。


目前得票最少的就是林睦荃。。。贴漫画编顺口溜的那个


一个小时以前,我在车上听到收音机958频道已经说了刘程强攻下了阿育离,可是第8波道的直播选举局还没有公布到阿育离。


反对党最关键的,是【波东巴西】和【阿育离】,可是这两个选区都还没有公布。
其他的很多选区都已经公布了。


LKY带威胁意味的发言使很多阿裕尼选民转向了OP。


阿裕尼WP Win。


电视怎么这么慢。。。。唉~


接下来5年 aljunid 不会好过的…如果政府因为失去了一个选区而去建设它,让它发展的话, 也会失去其他选区.


也不敢太明显,不然会有跟多人倒向OP


房子多的赶紧抛吧。。让偶有机会抄个底。。


公布了86个席位,只等波东巴西的最后1个席位的选举结果。詹时中妻子罗文丽VS司徒俞斌。

(很奇怪,波东巴西是最小的一个单选区,为什么等到最后了还没有结果呢?我等着波东巴西的结果出来我好去睡觉。)


不是慢,那是收音机广播的【第一手小道消息】,只是已经出来的得票结果,还没有点完所有的票数。(电台的记者们守在计票地点——四德女中)。

电视的结果是看选举局的官方公布。


波东巴西 PAP win.


工人党大胜,其他OP全军覆没,PAP有惊无险,估计以后会谨慎从事。GRC制度可能会有所改变。


一帮马来肥肥。写在我的blog上了。

    结合到这次选举,首先我要骂人。骂那个蛇蝎“美女”。她能啊,能个屁!还代表什么新加坡华人给马来人道歉,去她妈的。新加坡好好的出这种败类,她为了拉拢选票,挑起种族问题,还代表华人道歉。马来有个狗屁东西要你舔?神经病!算个鸟。有这种反对党,我一定支持执政党!     –访问的时候让她用华文说的,她只能说一句华文:“这很难唉”。还华人呢

    还有,什么反对外来移民。他们懂个屁!没有我们中国来的,20年,新加坡就成了马来南亚了。新加坡华人真的是不懂唉,政府也没有办法明说!马来人没别的,就是生,华人就不生(你们争点气啊),政府也没办法。为了保持种族比例之间的平衡,那只能靠引进外来人(只要不是穆斯林教的)平衡。
    蠢!看看马来西亚是什么样的


谣言满天飞。你不能听的

这次行动党下跌10%。正好阿淤泥也就是10%反过来。
PAP险胜波动巴西,算是一点交待。其他也都如预料。阿淤泥是肯定要输的。杨荣文太弱了,一点攻势都没有,水平一般(可能玩玩音乐还可以 )。最后还出卖老李


太可惜了。
杨荣文失去议员资格。


虽然詹时中离开波东巴西去攻碧山-大巴窑很可能既丢了波东巴西也攻不下碧山-大巴窑,但是还是希望奇迹出现。。。。。

唉,最终的结果,正如预料中的一样:詹时中既丢了波东巴西,也没有攻下碧山-大巴窑集选区。

结果出来,我还是为詹时中感到难过。。。。。

只能说,詹时中走错了这步棋,满盘皆输。

刘程强,取得全面的胜利。他既保住了后港单选区,又攻下了阿育离集选区。

这次选举,赢家是刘程强。


从长远讲,这次大选对PAP敲响了警钟,对新加坡的发展是有利的。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不过新加坡华人未必这么想,他们心目中的方案有 1)多引入文化相近的马华而非中华,或者 2)他们自己负责生,让政府负责出钱出力养——因为他们认为今天的局面都是LKY当年的人口政策造成的。


刘程强=小孔明。:'(

PAP会检讨的。加油闪电。。。。。。。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丢一个GRC应该是pap能接受的吧。
就看接下来的5年wp能做的怎么样了。

政府一定是不会帮wp,这点是肯定的。呵呵,老李这话是有道理的:世界上,没有一个执政党会帮反对党的道理。


这点很同意。
即敲打了pap,下面5年里,pap的所有政策应该会更小心了。不然下次大选就会产生连锁效应。
也能在接下来的5年里,检测wp的能力。wp的压力也不小啊。要是这个grc管差了,下届就惨了。


当然,移民包括马来西亚的。而且马来西亚移民其实占的比重很大。问题是,反对的都反对。而且,马来西亚很多人是不入籍的。

至于什么小孩由政府养,这简直是荒唐。而且我也没看出来原来的政策有什么问题。LKY有什么能耐能搞这个?不要忘了,对面马来西亚华人的情况,不是一样的?难道LEE 的政策能管到那边?所以,肯定是不成立的。很多本地人就是这么鼻子眉毛一把抓,稀里糊涂的


强烈建议,工人党的刘程强去当外交部长。


强烈建议,行动党的李美花去当国家发展部部长。
:kiss::kiss::kiss::kiss:


其实,很多人都不了解LKY的人口政策

政策至关重要的核心,就是不能让新加坡马来化,回教化(敏感敏感!)。我推测的,虽然政府从来没有明说

关键是,要保证华族比例不大幅下跌,保持华人主导的社会。人家印度/马来每个家庭生个4,5个,只靠本地的出生率,1,2个,早晚得被占领。
(不夸张点说,这样下去,50年后,回教在世界影响力大大增加!还不能说他们是“寄生虫”)

其实,华人移民来自哪里倒是其次。也要看其对移民群体的吸引力。至于说,本地人prefer马华多过中华,其实也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在就业,置业受冲击的时候,管你是不是马华,就算同是本地人也未必见得“相亲相爱”!


管理个GRC,wp还是有能力的。关键上他在国会中的表现,和自身变革吸引人才的能力,目前表现还可以。


关于人口增长  

其实新加坡情况有点类似中国。“低教育/收入”群体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高教育/收入”群体(执政者角度,从社会成本考虑)

但是,政府对于他们的生育速度,毫无办法。因为这是人权的一部分。而且随着时间增长,在一个社会,人口就是力量,选票就是力量

如果扩大基本福利的话,受益最多的固然是低收入群体,但是更是马来/印度的群体。

现在,法国的穆斯林人口大概是600万 (citizen+PR),占10%,非常高。法国又是一个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这是非常好的研究样本。其实可以密切留意其对法国发展的影响,因为可以对很多其他国家提供一些远见,如英国,甚至新加坡,美国


不知道最近,大选后,会不会有新的房产政策出台, 比如PR买房年限,还有其他的卖房限制, 所以有能力买房的PR,尽早动手,不然又是新政策出台


回复 North-West 的帖子

是的,这些不用明说,而且,老李在那儿,谁也不敢乱说。他在书上就说,马来需要改变(其实是融入现代社会)。蛇蝎女人还为这个胡乱道歉以捞取选票。

但老李是没有可能成功的,因为那个教确实太。。。所以,政府的政策只能倾斜,可华人确实一盘散沙。

只要老李去了,新加坡真的很可能变乱。因为,那个时候,这个问题会被任何人随便挑起,比哪个蛇蝎女人还要凶的了


回复 North-West 的帖子

现在所谓的投票式民主制度说白了就是数人头。少数服从多数。

其实这种做法很多时候不合理。多数人的想法就是对的?不见得。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不是吧。不同意见人士妥协的决定就是最好的决定?不是,往往是中庸的决定。

顺便一提,希特勒就是通过民主选举上台的。而且得票率还超级高。史上最大的恶魔竟然是人民民主选举选出来的,这是最大的讽刺。

但我必须要说,有制度起码没制度好。就当做游戏,遵守游戏规则。即使我从心里不认同这种游戏规则。


新加坡是精英政治。但现在小李小变一点,所谓民主一点,正好碰上时机错了,搞不下去了。  发表于 2 小时前
=======================

大势所趋也!
他也想拿下所有87席,他也想不需要任何反对党

但是,在全球范围内,领导人个人权威都是不断下滑的,民心所向。
好比中国,毛>邓>江>胡。江当年一天到晚都说核心,现在有谁提胡核心?影帝还一天到晚的谈改革,仿佛政改是他大力倡导,而且是胡大力阻挠似的。党内“民主”,派系互相妥协越来越重要

新加坡也是。老李耀走了,指不定行/动党内部搞成什么样呢,那些部长级的,到时几个向着吴,几个向着小李,也不是绝对。不过总体还是比较乐观的


sgcn007  有的,李登辉时代的KMT

好吧,我错了。。。


非常靠谱。。。


还不如在本论坛选一个新移民去当。


年轻一代将会有有识之士有能力之人加入他们的队伍。


希望以后可以有中国的新移民议员,为新移民说说话,感觉现在PR就是被任人宰割的对象。。


这个,近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不过,即使选上了,也不怎么可能在这个议题上发表言论,毕竟现在主流是排斥pr,和ft


回复 lz394 的帖子

顶一下,这句是实话。


其实有点担心吧!
我们这个区也是危险地带,差一点就失守了。好像是掉尾巴的。还没来得及看完。
PAP真应该重新考虑这个未来五年计划。还是那句话,新加坡的公共游泳池是不适合建在楼顶的。
有人说,你问什么不去投报社或是见议员?
有些话从有份量的人嘴里说出来才会变得有份量。
我不会去蚍蜉撼大树的。
就让良知说话吧!


再有,詹老,虽败犹荣。:victory:
新加坡需要一种精神,他的身上就有一种精神。
就像我们这些新移民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要想更好的生存需要一种精神一样。


回复 nikesb 的帖子

不要总拿一个弹丸之地和中国来比较,人口和地域的复杂性是不可比的。同样当总理,新加坡总理也就去个乌节路视察一下淹水的情况。中国总理呢?


这话正确

开mini的难度没法跟开加长货车比


治理不好国家,不要拿国家大,摊子多做为借口。从49到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每个阶段中共都能找到国家贫弱的借口。
如果国家大管理不好,难道都分裂成一个个城市大小的地盘中国就富强了??
没有秩序,没有民/-主,富强就只是浮云。


你是说中国那些县市的长官们都干得很不错?


为什么说到中国,总有人说中国大,不能和其他国家比,这不是自己骗自己吗。


回复 nikesb 的帖子

就是。
人口多地方大,是负担也是本钱。
说人多地大不好管理,怎么不想想有那么多人才劳力土地资源供你使用支配?
花钱在人民身上的时候就嫌人多,从人民手上拿钱的时候就嫌人少了。


天朝政府很善于找借口的。总说什么我们建国晚,底子薄,人口多,国情复杂,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等等。其实说起来,德国日本战后也不都是在一片狼藉中发展起来的吗?而起比起天朝日本更是天灾不断,资源匮乏。不说日德,韩国做的也让天朝汗颜。

和一些去过天朝多处的鬼佬包括新加坡人聊,他们的看法是从东部沿海往西走,越走越穷,越震惊,俨然两个世界。


回复 prtscr 的帖子

前面说得很对。
但千万别以为有什么“民/主”国家就可以富强。不信你看看东南亚国家比如菲律宾之类。
新加坡有今天其实很大部分是靠老李的du cai。早期他实现的许多政策,现在看起来正确无比,但当时人民可是反对得要死。现在新加坡人抱怨买不起组屋。可知以前很多人从甘榜被逼迁到组屋的时候,心理是多么抵抗。现在大家都认为高楼比较好,可知道当初抽签抽到高楼的人还不高兴,宁愿换去住底楼?从组屋这点就可以看出,如果什么都要讲求ming 主,很多长期好的政策根本无法实行。

人民的眼睛雪亮?长期来说是如此。短期可未必。记住一点:希特勒是民主选举选出来的。


对于一个治国天才来说,独菜可以让他最有效率地利用各种资源以使使民富国强,而民主制度却会使他处处掣肘
对于一个祸国天才来说,独菜可以让他随意滥用终极权力,祸国殃民,而民主制度却有一定的制衡
民主制度中的选民未必是理性的,有时甚至是短视的,这也是希特勒上台的原因。不过,自己做的选择,自己承担后果。


回复 山谷无回声 的帖子

那怎么防止不了希特勒的出现?怎么防止不了希特勒的du cai?希特勒还不算坏?

min主未必带来最好的,也防止不了最坏的。

民意也是可以操弄的(好听的说法是引导)。以前看一本书,书名忘记了,里面是心理学家用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参与测试者。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设计下,得出的答案竟然是相反的。除非某人是那种意志非常坚定非常有主见的人,否则都是可以被引导的。


无语,每个国家都可以有自己的民主,没谁说天下民主都是一模一样的,好比是社会主义,不也有中国特色的吗,关键是政府是不是想去做他应该也是可以去做的事情,很多东西,不是做不了,是做了,怕揭开更大的一个烂摊子,谁都想粉饰,这样能有个好吗,不是天朝法律法规不够多,而是法律之上还有他物。


难!
“配额制”防止外来人口聚集,形成特区。
因此,在任何一区,外来移民都只占少数。
基层选举,“草根”不接受新移民作为他们的领袖。
在公共服务部门,新移民只能做事不能出头。

陈硕茂如果在执政党,是当不上议员的。
在反对党,他凭高学历、学术以及事业成就,成为WP竞选的“秘密武器”。
离开刘林二人,单凭他自己,坡人也是不接受的。


没有用的

真的转了籍,要去竞选议员的话

马上和旧群体切割关系,唯恐站错了队,唯恐切割的不够快不够彻底呢!哪有工夫为新移民说话,不下重药就不错了,呵呵

咱不靠这些


听说PAP这次有个印度来的新移民,才3年公民,就当议员了;看来天朝来的又输了一回。那个人叫Janil Putchucheary. Pasir Ris Punggol


嘿嘿,你以为换了马甲,人家就认不出来吗,没个十年,二十年,人家不会认可你的公民身份

我是举双手支持限制外劳的,你不给人家发泄一下,认识到外劳的可贵性,新加坡人吃点苦头,那里会觉得外劳好。

那些外劳,那些低薪,清扫马路,车站,小店给人家打工,你练人家住的地方都想搞的远远的,嘿嘿,便宜你都拿,麻烦全走,世界上也没有


呵呵,小李这次选举策略 很冒险,也很勇敢,
不过我想他也没有办法,必须要为后 老李 时代做准备了。。


Good99 其实移民也要限制,第一原因,就是给人家发泄发泄吗

其实新加坡不好直接讲移民的不好,因为你不好对衣冠楚楚的移民说坏话,大部分都有能力的。可是大环境不好了,世界各地都限制,新加坡不免也跟风嘛,再加上人确实多了点,快了点,还有那个国庆阅兵的小姑娘,说话说得太有水平了,人家发发脾气也是正常的。

其实,我们要防止的才是这类人,你去sgforum看看,有多少对移民,PR不满的,这类人,是将来会影响到新加坡政策的主力,也是吴资助的得力支持者,问题是人家吴讲了,新加坡人移民的,也是不忠于新加坡,可是底下人却把这句话忽略了

移民,PR从一个国家层面,是绝对有利的;但是从公民角度,就不那么有利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竞争的,至于国家好不好,水平不到吴资助的,估计也没什么感觉。

所以,这次,PAP的傲慢提供了口实,下一次选举,对PR,移民的攻击就没这么轻了,如果经济再不好,嘿嘿,华人和印度人等着吧,有你们好看的。来个CPF不退了,几年内不能卖房了,保证你的那点钱都被拿走。

什么SDP,RP啊,就是这类代表
我是紧密观察,PM LEE要是3年内顶不住压力,我要买乖乖的转公民,要买卖了房子逃之夭夭的。毕竟,咱啥资格也没有,讲话没实力,还不如放屁


从引进外资这方面看,借助东亚经济体发展的东风,还能坚持几年,不过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饱和过剩。。FT自求多福吧,好日子过去了。。

连美国那么大盘子都限制移民了,这边已经上车的人的压力,zf是顶不住的。。。ls的骑墙战略风险也大,要不早转公民,要不早回去占坑,3年后形式难料,再说年纪越大回国越没优势。。


补充一点,早转公民还能多享受一下前十年的积累。。。人性的弱点(特别hua ren):1.不患寡而患不均; 2. 王侯将相(所谓精英)宁有种乎;3. 能共苦,难同甘;4.苟富贵,毋相忘(否则,哼哼)。。


这次选举最大的赢家是工人党和小李子(集选区当中最高支持率),输家杨荣文5人组。
PAP失策处,有人说太多,该出来说话的人却没出声或太小声。就像两人吵架,一方当事人咄咄逼人,另一方当事人沉默不语,只是请律师团据理力争,效果立见。
道歉时机不对,在节骨眼上道歉,让选民没有时间消化和接受。选后再道歉,会有更好的效果。可是有人太怕输或者怕赢的尴尬,只好断臂。


什么烂建议阿。这个满嘴跑火车的家伙哪里比得上George一半儿!!


移民问题以前一直讲,今年反而不讲了。移民政策有失误,这次反对党也不怎么提这个

不是一点发泄,这次所有东西撞到一块了。形势比人强。现在的人什么都有了,开始追求政治权力。“打造第一流世界国会”,其实很空洞,但大家就觉得应该有反对党。其实他们也不要反对党作什么,你在那么里就对了。

以前的LEE很凶,现在的LEE很弱,丢掉议席是应该的。你不权威,那就得给人一点位置。丢掉集选区是迟早的事儿,阿肯定是第一个,因为那里本来就弱

看吧。移民政策已经改严了有两年了吧,应该不会大动。现在是房子问题


新加坡的物价我来了这么多年都没觉得有涨到。。房子全世界都涨,新加坡涨的还算慢的了。。。本地人买个BTO还可以贷款90%。。。真不知道这里的P民在抱怨什么,怪就怪PAP把新加坡治的太好,让一帮叼民不会自食其力。。。打压不够。。叼党太过张狂。。。希望政府大选后不要继续被这帮人要挟了。。


回复 张惠妹 的帖子

美国没涨,因为栽了  🙂

我一直认为,PAP是“固执”远见的政党,所以很多人觉得‘傲慢’。可惜这几年诸多短期因素导致问题

说真的,马真的利害,别人当了替死鬼。


你是哪个选区的?我看完了的,收音机电视机两边听,还加看网上的即时报道。(我通宵没睡)。


居住地有配额制,不能在家里聚堆儿,可以来狮城论坛聚堆儿呀。外来人口都跑到这儿来聚集,照样形成一个特区。


有认识一些新移民她们在基层工作,做基层工作,很积极热心的。
中国的妇女主任居委会主任照样可以成为人民代表,照样可以被相中成为政协会员,再加上一点运气,进入中央不是不可能。
新加坡有些议员就是从活跃于基层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我觉得最大的赢家是工人党(刘),最大的输家是人民党(詹)。


还没有涨?我来了以后的那个鸡蛋,咖啡,车资,水电费单价,大米等都不知道涨了多少回了。。。只涨,不跌。


如果纵向比,新加坡物价是一直上涨,但如果横向比,这里出了房、车之外,其他物价真的不算贵。
几年前从天朝刚到这里时,感觉物价真贵啊(按1:5换成人民币),后来多次回天朝出差,发现拿100块钱根本不敢出门。。。
前几天坐夜班大巴去KL,在小摊吃了个云吞面早餐,花了4.5RM,中午吃了个印度菜饭,8.8RM,按汇率1:2.4算,价格不比新加坡低。另外比较震撼的是半夜到后看到路边楼房走道上睡满了人,大部分是印度人,地上铺张纸皮就当床了。相比起来居者有其屋的新加坡人不知道有多幸福了。


有反对党给政府压力是好的,不然政府会变得越来越傲慢,推行政策越来越一意孤行,我们会看到消费税很快长到10%(上次大选完没多久消费税就从5%涨到7%大家应该还记得吧),更多ERP竖起来,哦,不对,政府已经研究用卫星定位收过路费了,部长们的薪水越来越高。。。经过这次大选,PAP政府应该学会了更HUMBLE一点,更多听听人民的心声。所以我是以非常正面的心态看这次大选的结果。好!


本地人没必要跟天朝,大马比较,如果那样比,新加坡就原地踏步吧。
本地人只有与过去的新加坡,他们的父辈,他们的兄长比较就好了。
看看地铁巴士商场食阁图书馆里人潮,高昂的组屋的价格,高昂的房租,工作机会,等等。


同意。

不可能什么都不涨。个个都知道现金是会贬值的,为什么?因为涨价呗。不涨价,那些工人农民的收入如何增加?再说,国家分那么多钱,不就完全抵消那些了吗?新加坡人是健忘,说那只是一次性的,他们就忘了,政府哪年不分钱来抵消?

房子,有点难度。


物价和房价很大程度是相互依存的,平抑物价首先就要压制房价。敢不敢对房价动真格,考验的是政府处理长短期利益的智慧与魄力。

所谓人工成本中房租或者房价支出一般占到20%-40%,房价涨了貌似赚了,其实把物价人力价抬高老百姓日常损失更大。。房价上涨除了少数拥有多套的得利外,最大收益者就是政府和一小撮开发商。。

ps.貌似汽油价格昨天开始降了4分钱。。


不够苟同阿。

PAP怎么可能让反对党的区做得好?
如果让反对党的区什么都实现,那岂不是打自己耳光。下一届岂不是人人选反对党?

我同事在aljunied,周一上班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区,你懂的。。。电梯翻新就等吧。诶。(当然是用英文说的哈哈)


我发现跟你对话总是存在障碍。我举这些例子是想告诉你通胀是全球性的,新加坡作为一个连水都要进口的小国,怎么可能在全球性通胀中独善其身?大米在涨,原油在涨,其他生活日用品在涨,基本上样样都在涨,商品采购价格都涨了,销售价格反而不变,可能吗?哪个商人会赔本做买卖?为了应对物价上涨,MAS让新币大幅升值,已经算不错了。如果想找不涨的,建议每天只喝西北风。


呵呵, 还是不敢苟同。
我们提一下意见,不是说要本地人什么都和大马和中国比。但是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大环境因素,现在是一个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加坡这么小的国家,国际因素影响很大。

只和自己的父辈比,笑话,这样新加坡才完了。。。


kendo7  那你没看看人家好多马来人的小别墅外加一辆proton,比大部分坡人住组屋幸福多了,还有油价。。
————————————
马来西亚对马来人政策倾斜的不是一点半点啊
另外人少,东西马总人口加起来才2800万左右,小新的5倍多点
各种资源也远非新加坡可比,光棕榈油每年就不少钱


回复 lz394 的帖子

你也没理解我的意思。
我没说物价不能涨,所谓输入型通胀,物价哪有不涨之理。不过,我在讲普通人收入的涨幅有没有跟上物价涨幅。最明显的是房价涨幅过快。
这次大选,新加坡普通民众希望能分享国家经济增长的果实。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
与父辈比较,是指他们父辈买组屋时付出的代价或负担,与今天他们买组屋的代价相比较。不是绝对价格比较,而是相对的比较,所占收入的比例。
当然,科技进步,生活现代化了,花费也多起来了。
比如之前我提到的五房组屋,1970年代一手是35K,2011年二手700K以上;2010年相近地点的一手,在500K以上。
一手比一手,价格增长14倍,那么工资增长有没有14倍?如果工资增长14倍,现在大学毕业生2.5千,那么30多年前,大学毕业生工资是178元吗?


房价低了,租金未必一定低。对新加坡这个有百万外军的岛国来讲,只有住宿的租金低了,相应人工成本才会低。在供给短期不可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想降低租金,最有效的办法是赶走外劳减少需求。另外就是降低商铺租金,但在经济繁荣时期,哪个商铺OWNER愿意减少自己的收入去低价出租呢?


kendo7  你错了,现在原油价格比2年前140多美元时候低多了,物价反而更高。这波涨价是投机泡沫带起来的。。
—————-
不管是不是投机,结果就是全球物价更高了,上帝都没有办法,新加坡一个小国有什么办法?所以把物价上涨归咎于政府是不理智的。
当然,政府对组屋价格过快上涨负有责任,在于(1)短期内批了太多PR,(2)没有相应地增加组屋供应量,(3)作为民生要件的新组屋走向高端化,奢侈化,和(4)没有相应调整购房补助金额。


kendo7  你也承认降低房租,对外来人才更有吸引力,也对吸引外资有利。。政府何乐而不为?肯定是卖地挣钱来得快。。
————————————————————
虽然HDB是最大的房东,貌似新加坡组屋屋主多少钱出租HDB管不着吧?如果你是屋主,能2000租你会只要1000?真搞笑


马来西亚政策倾斜的结果是人才流失。人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个不是我说的,他们的政府也坦白承认。


政策一倾斜,就覆水难收了,平衡后双方都会有意见。政策倾斜的后,会产生国家裂痕。


都不好说什么了,你让俄国和美国来一次春运看看。大多数发达国家一个大的城市也就几十万人,中国一个城市多少人?还不算每天的流动人口,这个复杂性就不好说了。服务质量和人口数量是成反比的,就拿中国火车站售票来说,如果每天接待100-200个客人,你可以微笑服务,耐心解答。如果接待1万个客人,你一天能保持多久的微笑,能耐心的回答多久同样的问题?一个厕所100人用,和几千人用,卫生一样吗?


同意

毕竟政府可以进步的地方还有不少。

当然,如果非得要和天朝政府比民生,那再堕落一些都还算是先进的,为民请命的


春运在于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美国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天朝还是举全国之力打造那几个城市,而不着眼于均衡发展,再过五十年,春运之类的问题还是会存在。


十分正确

政策偏颇的话,对社会族群的割裂是深刻的,很容易走上民粹主义的道路,纷争永无宁日


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前都已完成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在人才和技术方面储备很强大的。二战结束虽然在物质上匮乏,但是人才和知识方面都有基础。反观中国,一年的钢产量才几万吨,基本没有大的工业而且文盲满地。日本和德国都是美国占领,不需要国防开支和维持军备,日本的工业发展也是靠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作为美国后勤保障才建立和强大的,这个论题早就有。请多读一些历史书籍加强认识。
中国本来就是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有什么可震惊的?震惊的人那本就是不了解中国的人,中国一直在强调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啊,所以国家从9.5-12.5计划一直在开发中西部,要减少贫富差距。


估计很多上年纪的对196-4年的时间记忆犹新


世界上的事都是锦上添花容易,雪里送炭难

所以区域发展也是一样。一旦有了优势,就更容易出成绩,良性循环。

所以重点发展几个重镇,再慢慢带动周边的地区,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


回复 North-West 的帖子

天朝就是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共同奔小康,哈哈。


本意是如此

但是富人有了第一桶金后,各种资源都占优,有任何理由发的比普通人慢么?况且,政府又做裁判又做球员,与民争利的事情没少做,还高税负

综合下来,财富的不均衡增长就很严重了

不过还是比大家都穷要好些


美国 欧洲这几年的房子再跌. 也就是房产泡沫破裂才触发了07,08的世界金融危机. 这个妹子要知道


但问题在于这些城市不仅没带动周边,反而成了吸血城市,造就了环京贫困圈的怪相——经济活动围绕权力转。


在全世界抓着机会大搞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损失了宝贵的十年,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不能因为对某个人某个党有偏爱或成见,就一叶障目。
我们建国60多年了,成就是巨大的,但成绩背后的问题也是危险的。


最危险之处–整天摸石头过河。
人家有那么多的先进经验不懂的借用,那么多血的教训不懂的借鉴。整天在那摸啊摸的,没走到对岸,就给水冲走或者被鱼吃了。


谈天朝的话就是无底洞了,讲不完没结论

至于摸石头过河,有它的历史意义,国外虽然经验多,但是在当年的确不能硬套。

比如说九几年搞医改,要借鉴谁的?法国的很成功,财政负担得起么,美国,德国,日本都有不同的体系,向谁学习?而且本来的系统是完全公有的,农村是另外的系统的,覆盖面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只不过,到了今天,老百姓都过河了,他们还在那装着摸石头,那就笑话了:funk:


我倒是挺愿意支持工人党的,毕竟同情弱者是人的天性。而且PAP的一些作法,比如集选区制度, 调高GST, 对反对党人士诽谤官司之类确实挺无耻的。虽然WP对外来移民也并不友好,不过大选语言,也不必太过在意。至于社会上的排外风气,不过是一群Loser的叫嚣而已。


日、德包括台湾、韩国,在战后都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持,跟中国处于重重包围中的处境大不相同
但中国的问题在于改革开放之前都没有致力于国家发展,真正损失的时间不只十年


呵呵,pap的这些做法,还算不上无耻吧,至少到现在,pap玩的都是合法的。要是玩不起,就不要玩嘛。
处于弱势,却叫嚣要公平,这不是政治。
政治就是不公平的游戏,wp上台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至于wp对外来移民不友好,是不是大选语言。pap还在台上,可能是,wp上台了,可能就不是了哦。。。
还有,就像你说的,选民对pap和反对党的要求,标准也是不同的 (同情弱者),这好像对pap就不公平了吧。。。呵呵


工人党上台执政这样的事,未来10年之内应该是不会发生的。即使现在,PAP不也开始收紧移民政策,降低PR福利,提高劳工税等等。对于PR而言,PAP或是WP也没什么区别了。

刘程强还是蛮有魄力的,这次破釜沉舟攻下Aljunied, 让PAP尝到了集选区的苦果,也算是自作自受了.


对的,就变下一届不变天,很多PR政策也会改的


呵呵,这么说有点本末倒置了吧。。。pap收紧政策,就是反对党和人民反对的结果,当然和小李的作风有关,要是老李,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呵呵。

刘程强确实厉害,对形势和时机把握的很好。不仅是民意,也看到了pap对这次选举的开放态度。
呵呵。至于集选区,总有一天会输的,也是让对集选区有异议的人有一个宣泄口。pap应该也预见到了。只不过现在老李还在,要废掉集选区,不太可能。


PAP收紧政策也不见得是坏事啊。老李的作风,20年前可能有效,现在可不一定。Aljuned的失守,多少也是因为老李的强硬讲话。老家伙已经看不清形势了。

PAP的作风,秉承了老李的风格,对反对党强硬打压以及各类下作的手段的使用,最终引发选民的反感。既然无法公平对待他人,又怎么能要求别人公平对待你呢。


呵呵,老李真的不行了吗?

像老李之类开国的人,都有股狠劲。不是我们这些和平年代长大的人可以理解的
不是他不行,是他现在放手让小李主导形势,毕竟他的日子不多了。。。

所以也别拿公平不公平,打压不打压说事,这就是政治游戏规则 (胜者为王)。wp要是有pap这样的政治优势,说不定做得比这还过分。。。GCD 当年还说要实现民主,打到独裁呢

所以别给俺整这些虚的。有本事就找好的候选人,提出有意义,有远见的规划和建议。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政治游戏规则表面上一定要公正,否则一定会引起反弹,自受其害。


呵呵,那这次选举表面上有什么不公正的地方吗?


集选区制度阿!PAP已经自食其果了。一个能干的部长被赶出国会,另一个很傻很天真的陈佩玲搭顺风车进入国会。而PAP却说只有最优秀的人才才能进入国会,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吗?


呵呵,这个,如我刚才说的,老李还在,这个就无解。。。
还有那个 陈 现在就下结论,好像有点过早了,呵呵。。。

我觉得刘 现在应该是喜欢这个集选区制度了。要是都是单选区,这次就不太可能是反对党当中,工人党做大了。呵呵
不过,觉得刘 和 老李有些方面还是很像的,很强势。反倒是小李显得有点过于温和。


回复 lz394 的帖子

1、2对,3是的,有点高档化。
4,有的。主要是收入5000以下的,有额外补助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又提了。来,我们讨论讨论。

70年代是什么概念,国家刚独立,房子盖了还没人要呢。就算卖到700K,比起之前十年,就涨了2倍,其他的近十倍是在前面涨的,跟现在又关系多大?

其次,2010一手是500K,也就是国家给你补贴20万以上买新的,还要怎么不满足?笑话。国家补助你房价的20%-30%啊(所有的新房都是这么个补助比例!)。

再次,14倍是什么概念?大吗?不合理吗?你玩数字是有点意思。30-40年14倍!知道李敖吧?你知道李敖的第一桶金嘛?1976年前他坐牢5年多间,12万买的房子,涨到250万卖给银行。20倍没有,十几倍有了吧?几年时间啊?那时候新加坡还没怎么起步呢。李敖扣除还银行利息,用100万置了几处,没过几年又翻番。我找不到其他可供参考的例子,但房价上涨是太正常了,不然,怎么大亨都是房地产商呢?

我都不拿什么伦敦纽约比,就比四小龙。汉城,据说大部分人不住在汉城,因为太贵。台湾,现在买房子要11年不吃不喝。

新加坡没有地方,没的选择,但房价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不是这几年连出昏招,我看是世界楷模。


现在要看PAP和WP这一批精英的境界了
合作解决困扰的难题是最好的路

如果一个负责做,一个负责骂
将党争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新加坡的春天就过去了……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说到独立的事,其实大马的领导人就是楚霸王的心态。
当时老李连个可指挥的部队都没有。马人要灭他就是一句话而已。
70年代新加坡的前途未卜,当时老李带领的班子整天想的是如何养活自己和坡人。

某人还说什么“我是新加坡人我了解新加坡”。当时的新加坡能跟现在的新加坡比吗?good99说的很对,当时房子盖了都不一定有人要。
号称了解新加坡的新加坡人还是回去好好读历史书吧。


回复 xuemei166 的帖子

我不喜欢刘程强。但他确实很得民心的。
其实这么多年他也没有跟PAP对着干。有争论,基本是在民生范围。所以安啦,新加坡的春天没那么快过去。

新加坡的党争跟台湾的政党斗争基本差了10万八千里。台湾的混乱是很多原因的。但就算台湾政治乱成那个程度,台湾也还撑得住。新加坡不可能会像台湾那样的(除非民主党上台)。在此呼吁,不管你多么讨厌PAP,你可以投工人党人民党,千万不要投民主党。民主党上台新加坡马上完蛋。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pap 这些做法还不够无耻,每年GRC划来划去,把自己的政敌告破产,利用组屋翻新威逼利诱,如此下三烂的手段。


我在谈新加坡的被严格控制与限制的组屋,你在谈台湾韩国等不想干的私人地产;
我在谈一手价格,你在谈什么补贴(这是一手价格与公开市场价格的差价,这叫哪门子补贴?谁把钱补贴在里面了?);
我在谈30年来组屋一手房价上涨14倍,你在谈14倍是合理的,还提什么不相干的东西来硬比较。新加坡人买组屋还看什么海外市场?什么逻辑。
我在谈收入没有上涨14倍,你什么也没说。
我不想多谈了,因为我在谈A, 而你却在讲B, 大家都看眼里。


那就请你找一个在20年里收入跟屋价同步增长的例子。让新加坡学学。

差价?津贴是虚的?你五年之后,是不是就是公开市场?你不就赚了20多万?蒙谁啊!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怎么兑现这20万
看看世界,不要管看着自己的东西。眼界开一点


我知道的一个例子,85年房子6万,01年,也就是16年以后转售是22万,现在就是十年后42万。就算二手跟一手比,16年7倍。其中3.5倍是在前十六年,2倍是这十年。


这是各个政党在利用自己的政治资源。如果wp上台后,也是一样的。政客的话有时候就像是感情,一开始时真的,到后来慢慢变成假的了。


算我格局大了一点,放眼世界。

格局小的,只谈新加坡,那最好不要HDB,大家租房子、买房子,爱干嘛干嘛。

我相信,没有行动党,新加坡的屋价肯定很低,大家生活也可以不错,而且新加坡可能真的永久并入马来亚了。新加坡就成了“乌敏岛”,大家都住新山、马六甲,很爽的。吃饱了撑得在这打拼

自觉是很不错的选择。


不知道有没有点到某人的穴位

您真逗,应该是长裤。看来长裤比短裤贵多了 🙂  穿不穿皮鞋?:lol  其实看起来大家发展起来的时候都差不多。以前中国也就几十块钱,现在1、2千。

说真的,大家对新加坡的历史不太了解,谢谢分享。


就我个人情感而言,我是欣赏马宝山的,做事有魄力,该放的时候放,该收的时候收。
就组屋来说,我觉得政府应该让利给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
新加坡小国寡民的,保证本土人士的利益是无可争议的。人  才是最大的生产力。
“怒其不争”,这是许多妈妈会面对的问题。但做妈妈的哪怕孩子真的不争气,她也绝对不会抛弃孩子。
国家也是这样,PAP作为执政党,也会对自己的民众“怒其不争”。但千万不要抛弃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国家的帮助。他们会因为愚昧无知而做出一些让执政党看不顺眼的事,但作为“精英“的领导层,是有责任帮助这些普通民众的。

执政党的职责,在内  为民众谋取更大的福利,在外  使本国经济得到更强劲的发展。
流言止于智者,争斗止于小国。
相信新加坡这块肥地,会有许多“狼狗”在虎视眈眈的。

高薪是能养廉,但高薪也会使人“江郎才尽”。


论坛里有些人喜欢选择性失明,只讲对自己有利的,不谈对自己不利的。


其实除了先天上地理位置属于咽喉要道之外,新加坡还真没什么。发展成今天这块肥地,全凭后天努力,一方面靠高瞻远瞩的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一方面靠拼搏不息的怕输奋斗精神,否则新加坡还真是“蛮荒”之地呢。不过现在的年轻人觉得时代不同了,该享受生活了,所以我不看好新加坡20年后的发展,除非这些年轻人能受点打击,认清现实。

对于PAP政府来讲,估计问题不在于它要抛弃民众,而是某些民众要抛弃它。貌似政府一直在帮助普通民众,只是帮得多还是帮得少的问题,帮得是否让人满意的问题。由于人是贪婪的,你做得再多也会有人不满意。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的帖子

赫赫,选民最烦的就是MBT,不过,不完全是他的责任。制定650万人宏愿的应该和他沟通。

至于让利给年轻一代,政府从2006年就开始了,叫额外津贴,现在又有了特别津贴。这些我们很多不知道,当时我还争执说买新房子没有津贴,其实从06年起就有了,就是因为屋价上涨。

说真的,我们不关心,因为不是公民或收入没那么低。政府很帮助那些低收入的,比如,月入3000左右,买新房子额外津贴2万吧。现在又有特别津贴。

问题是华人很少有这么低的,马来是反正。。。所以,大家都装作不知道。:shutup:


我反而一直感觉OP的那个尼姑拉屎颇有阴谋家的潜质,尽管她很讨选民喜欢。


回复 山谷无回声 的帖子

山谷弟,我查了SPF的网站,摘录一下信息,供大家分享:-
Corporal(我估计叫小警察,下士,警曹?)
1。O水准的无NS,1559 – 1641
2。A水准的无NS, 1641
(我记得在1990年代中期,那时这些入门级警察的薪水在1200左右,因为报纸上常登招聘广告。所以十几年来他们收入大概涨了30%;而反观二手3房式组屋房价,从15万涨到30万,长了100%)

Sergeant (中士,我估计叫警官的) 1843 – 1958
服过兵役的,比没服过的,大概多1,2百。

有大学文凭的,官职就高了,如assistant superintendant, inspector(我估计叫督察什么的), 2650 – 4062。

不知山谷弟讲的2千多是指哪一类的官衔的,因为从1千多到4千,差距较大,不宜一概而论。

关于70年代的警察的收入,我不知你提的出处在哪,请给连接,我去查一下。

关于短裤,我猜是因为当时空调太少,天太热,为凉快着想,非没钱穿裤子。现在空调太多,穿短裤反而冷,所以改穿长裤。


昨天在电视上看了杨荣文的记者会,其乃真君子也!有一貌美女记者提了很多问题,估计她是他的粉条。

真君子,守错了选区。其实PAP早可以把他调出阿淤泥的保护起来的,至于为何未动作,这里面大有深意啊。

一难得真君子,离开政府,国之损失。


引用: 再多个近期的例子, 1990年 大学毕业起薪 1200-1500, 现在(2010) 2500-3000 — 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通货膨胀,资源毕竟有限啊
也就是说薪水也涨了1倍啊,不多说了,有些人也不用搞的天变了一样。


切,如果这就是你所谓的无耻,那就像我说的,wp要是能掌握和pap一样的政治资源,我相信他能做的更无耻。刘 的强势 堪比 老李。

没有多少人能做到 华盛顿似 的无私。 不然,我们早就实现 共产主义了。

这就是政治规则,玩不起,就不要玩。。。


呵呵,可是要是调出来,谁来守 阿淤泥。 要是把 阿淤泥 拱手让出,小李会被党内势力压垮的。。。


觉得新加坡 年轻人 要 跟父辈 比,没错。

但希望比较的全面一下,比如你不能单比 房价和工资比,你也要比 父辈们得 付出,这才是一个积极的想法。。。


回复 lz394 的帖子

这个要顶


回复 ilovepuppy 的帖子

呵呵,眼光是没法比。
但是看他的演讲和wp的纲领之类的。能看出来他很强势。


滥民主就是演戏。人家菲律宾就是演员当总统,极端典型。nicole本身不是真华人,居然代表华人向马人道歉,真丫的能演,nuts。玩阴的当然玩死傻傻的,赫赫.

她还是网选总理呢,网络啊!

笨蛋就是JB的儿子,造谣说李总理在慰问信中说JB该死。阴谋太小,人家都不告他


回复 山谷无回声 的帖子

服了你和good99.对某人喋喋不休地抓住N多年前的房价不放还这么仔细回答。

时代是不断变迁的,特别是在新加坡这种发生本质变化的社会,拿多年的东西跟现在比毫无意义。以前新加坡河是臭水沟,住那边的都是社会底层。现在呢?

新加坡政府应该强制新一代的新加坡人去参观博物馆,看看以前新加坡是怎样的。


新加坡人现在买组屋房子,当然要比较他们过去的房价和支付能力,这无可厚非。拿什么其他国家讲事,才毫无意义。

我的核心观点是,组屋房价涨幅远远高于收入涨幅。

这个事实与ZF在其他方面如何表现没多少关系。你不承认这个,我无须再讲什么。


今天休假,闲着也是闲着,也查了两篇文章,希望对大家讨论有帮助
1. Public sector pay and adjustment: lessons from five countries By Christopher Colclough
政府部门clerical service入行薪水分别为:1977年:250,1992年:609
政府部门最低级的civil service 如office attendant入行薪水:1977年:210,1992年:531

历史上公共部门薪水大的调整分别在1973,1977,1982,1989,1994等。
2.另一篇是HDB自1960年来的统计数据
http: //www.hdb.gov.sg/fi10/fi10221p.nsf/0/d4a0f107613b79944825766200236310/$file/Key%20Statistics.pdf


看来大家,今天确实比较有空啊,呵呵。


比较有两种:直向比和横向比。前者是拿过去跟现在比,后者是拿本地跟别的国家地区比。

直向比:新加坡在30年间从第三世界国家成为发达国家。
横向比:新加坡没有资源的弹丸小国,经济实力远超周围国家。

一个基本常识:房价是跟该国家总体经济状况挂钩的。发达地区的房价肯定是一流的,落后地区的房价肯定是超低的。

多年前新加坡是落后地区,房价肯定属于落后地区的水平,现在新加坡是发达国家,房价应该属于发达国家水平。

要比新加坡的房价水平,应该比的是发达国家水平。拿新加坡N多年的房价来跟现在比,就等于拿菲律宾之类的落后国家的房价跟新加坡比。

楼上拿新加坡N多年房价说事的,你有两个选择:
一是回到N多年前新加坡的生活水平
二是直接移民去菲律宾。保障你住得起大房子。


1. WP上台后会比PAP更过分,只是假设而已。而且不能作为PAP现在可以无耻的理由。
2. 目前PAP的这些做法令越来越多的中间选民厌恶,也是它这次得票率下降的一个因素


借人气补充两个观点:
1. 现在的年轻人的压力比父辈大很多(而收入并没有成比例上涨),这边外来的年轻人更不容易,我见到从国内来帮子女看孩子的老人抱怨:这边太不人性了,2个月产假,干到生产前一天,在国内从怀孕开始就成单位保护动物了,上班就是打酱油。。
这个有世界经济一体化扁平化的原因,也有现在资讯发达、交流多爱攀比的因素。。

2. 不同意老马所谓低价卖房卖地给人民是盗用国库之类的说法,哪怕免费给房子住也是应该的,整体来说财富没外流吧,不影响你卖公寓的地挣外国人的钱。。。 真正好的国家是藏富于民,像日本那样,别觉得丫挺的现在不行了,他们拥有的国外资产够他们几辈子用的,虽然他们住房不免费,从小到大牛奶金各种福利比这边强太多。。。


Pang Eng Fong的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bour Market in a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y: the Experience of Singapore一文第11页显示:
在1972年professional的周薪平均为190.97S$, clerical 平均64.18,production平均50.54,总平均为75.62,折3629.76/年。
在1979年professional的周薪平均为341.86S$, clerical 平均116.57,production平均96.60,总平均为142.77,折6852.96/年。最高的Mining and quarrying行业为623.47
请注意以上薪水不是入行薪水,而是全社会的统计值,刚入行的充其量为均值的1/3,故1972年按1200算,1979年按2300算,由此估算1970年及1980年刚入行者薪水分别为1100及2350。

而在另一篇文章The Singapore Model of the Welfare State (Sock-Yong Phang)中,作者提到一个新四房组屋的价钱分别为:1970年$12,500,1980年$24,200。

两组数据一比可以发现房价约为刚入行者薪水的10倍左右。

现在一套新4房组屋大约25万,入行年薪水平均下来至少也有22000吧(月1800左右,包括三所大学、各种LEVEL和POLY),算下来其实也是10倍多点,况且相比70年代女人上班还不普遍的情况下,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是两个人都有收入。

至于另一篇文章 Counterpoint: HDB contributing to price spiral (by See Leong Kit)中所说的70年代毕业生每月收入1000块我当他放屁:
In the 1970s, a graduate’s starting pay was around $1,000 per month. Then, in HDB Marine Parade Estate, prices of 3-room, 4-room and 5-room new flats were $17,000, $20,000 and $35,000 respectively.


呵呵,1. 我不同意说 pap 现在的做法无耻,这是一个掌握大量政治资源的政党的正常做法而言, 所以他不需要理由。在这个前提下,想要政治绝对公平,那是无知。
所以wp能更过分,是一个预期,可能性80% (我想这个%应该是合理的吧)。
2.我倒是同意,呵呵


DongTing  同问,哪里的新四房25万?  发表于 1 分钟前
kendo7  哪里的新4房才25万?有数据支持70年女人不上班么?  发表于 10 分钟前
———————————————
http://www.hdb.gov.sg/fi10/fi102 … 266E96?OpenDocument

PRICING OF NEW FLATS AT GOLDEN DAISY, Orchid Spring @ Yishun AND Vista Spring @ Yishun

6New HDB flats are priced with a generous subsidy below their market value. The market value, as determined by professional valuers, takes into account the prices of comparable resale flats in the area, adjusted for factors such as location, flat attributes, design, availability of flats for occupation and prevailing market conditions.

7In addition, eligible first-timers buying 2-room and bigger new flats and earning not more than $5,000 per month can also apply for the Additional CPF Housing Grant (AHG) of up to $40,000. The AHG can be used to offset the initial down-payment.

8The selling prices for the flats range from:

Golden Daisy
$83,000 to $118,000 for a Studio Apartment

Orchid Spring @ Yishun and Vista Spring @ Yishun
$93,000 to $112,000 for a 2-room;
$150,000 to $183,000 for a 3-room flat;
$230,000 to $278,000 for a 4-room flat; and
$292,000 to $353,000 for a 5-room flat


回复 yishun2009 的帖子

看看自己前面的质疑:一手比一手,价格增长14倍,那么工资增长有没有14倍?如果工资增长14倍,现在大学毕业生2.5千,那么30多年前,大学毕业生工资是178元吗?

大家已经证明,差不多就那工资水平。已经证明你的怀疑错了,还要坚持远远高于?真的X言重复一千遍就。。。?

我让大家看看新加坡人是怎样幸福地生活的:http://bbs.sgchinese.net/forum.p … =4482614&extra=


我发现有些人蛮有意思,数据网上多的是,自己不动手去找,还自以为是地喋喋不休叽叽歪歪。1970年新加坡女性就业率不到30%,现在是50%多

http://www.mom.gov.sg/Publicatio … 0in%20singapore.pdf

另一个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 … oyment-wb-data.html
Over the past half-century,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labor force has
increased steadily in many Asian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n the rapidly growing
economies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Figure 2). Singapore is a clear example.
There,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generated a strong demand for labor, but few
could be drawn from the countryside because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was
already small. Thus economic growth relied in large measure on women’s
movement into the labor force. About 22 percent of women age 15 to 64 were
employed in 1957 (Bauer 2001), rising to 55 percent by 1999 (ADB 2001).


你怎么就想不通呢 ? 我就再给你补充点。
所有物品的价格都会随着各种因素涨跌,你光盯着房价不看综合其它条件本身就是个错。
以前的房子附近有地铁,有巴士,有商场,有外国人租吗?以前的大笨手机,电脑都是上千块,现在你能卖多少,丢在街上都没人捡吧!


回复 kendo7 的帖子

开什么玩笑?老人不懂,你也跟着起哄?
在国内才拿多少钱?多少人浮于事?妇女地位多高?不能比的。这里你也可以请假歇着。我认识的,不上班,光生孩子。公婆都气死了。

引用: 这个有世界经济一体化扁平化的原因,也有现在资讯发达、交流多爱攀比的因素。
对。特别是年轻人,看东西喜欢片面的,有选择性的。为什么日本中国有那么长的假期?一说起来啧啧称赞,好像就新加坡不好。
或者,为什么中国那么穷啊,连电灯都没有(这是十年前他们问的最多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到这里可以挣大钱?:dizzy:


一点不错。不说眼高手低吧,就是惯性思维

你补充的这点很现实。LKY曾经说到他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70年代以后鼓励女性读大学,结果现在知识女性,很多人不结婚,后果是什么,大家知道


你要把ZF组屋(福利性的公共事业)硬要当成公开市场的东西,与经济挂钩,我无话可说。

我本人有什么选择与我讲的话题“新加坡人买ZF组屋”没任何关系。

如果站在新加坡人的角度看问题,你应该知道问题的实质了。


算了,夏虫不可以语冰,我认输。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老李的话“什么叫公平?为什么你出生在新加坡而有人出生在菲律宾?”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有的话是——————“死亡”。任何人都难逃一死,死亡面前人人公平。活着就是永远都有不公平。比如说有人比你有钱比你好看比你高。。。。。。

想要绝对公平的人,最正确的做法是自sha。死了就绝对公平了。


我说的178元,没有在那位童鞋的数据里出现;
我说的178元,是当年1977年大学毕业生的按14倍算回去的收入,那位童鞋的数据里的职位没有提学历,但根据职位Clerical Service,我猜当时1977年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可能会比250高,可能300,可能350。那么,如果300,到现在的2500,增长了8倍,而不是14倍。我举的那个五房组屋的例子,也是1978年建的,一手35K,有可比性。
所以,这些数据证明,房价涨幅远高于收入增长。


回复 魅力S射 的帖子

你提的这些没错,物价全面上涨是事实。
家用电器不好说,而且是非耐用消费品,非大宗消费,不能与房产混为一谈。现在也有上千的手机。因该这么说,商品的价格是供需决定的。大哥大贵,应为供少。而ZF组屋不是简单的商品,是福利性的商品,ZF需廉价卖给民众。这是当时居者有其屋的宗旨。
手机换一个,别人不敢冒;买了一新房,大家都好奇要问个究竟。这就是大家对大宗商品的敏感度。
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东西不能简单地比较。但人是有记忆的,不比较,人怎么知道是好了,还是差了。那么为了比较,只能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相对地进行公平地比较。
而且这种比较谁也没有权威。这是主观上的认知。我一普通人,谁会拿我的比较当真?又不是博士论文。但没有数据,又太主观,所以我就用我能找到的数据去比较,发现这种感觉是对的。我只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我又不能去BTO,如果一手房价下来,或者ZF的补助多了,我得不到任何好处。

你没有这种感觉,不认为组屋价格上涨过快,那是你的事,我没想非要说服谁。


回复 山谷无回声 的帖子

精英出身的政府高层最大弱点就是放不下姿势拉不下面子。

比如香港前财政部长梁锦松。下台的原因是被质疑偷步买车。
我百分百相信他是清白的。但群众说你是偷步你就是偷步。老梁拉不下面子辞职了。
真正的政客遇到这种事情,应该第一时间认错(不管你是错),然后开个记者会,在记者会上“一时控制不住情绪”落泪。

新加坡这次大选,失去老杨后,PAP也不会做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小李带领主要人物出面记者会,为失去老杨感到遗憾,男人眼眶要湿润了,女人眼睛来点眼泪。然后全体PAP高层高举双手大呼要“change”。然后小李要誓言满足人民的要求,比如人人有豪宅,人人都有车,有钱花(之后能不能实现是不用管的,韩国李民博就是这样)。

建议下届大选,PAP要下大本钱去请来奥巴马的选举顾问,不然台湾的金辅聪也可以,再不行就请我了。选举之前要看看《投名状》,听听Jet Lee的名言。然后要请来IT高手,为小李制造动画“小李超人”(当然要以草根的名义发表)。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手段了,在此就不表了。不懂的人推荐看《孙子兵法》和《厚黑学》。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无耻是衡量道德标准,道德标准低的人当然不会觉得这种事无耻。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无耻的标准,主观判断,并无客观标准。


算了,有人非要坚持让他去坚持吧。那个年代还不知道有几个大学生呢?还好意思

说真的,我们这么多聪明的人在这里都说服不了那么固执的人,行动党那几个水平的,怎么可能说服选民?陈部长到了选举开始才知道年轻选民肯定不支持他们,杨部长还在那里哀求人家来讨论选区问题,笨到家了!新加坡人已经很富有了,选区里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随机应变也很差。有人当他的面讲:老李的话不中听,所以这次我要选反对党。杨说什么?我理解你的心情(就是说你投反对党是对的啦)。你就不会乘机会跌软拜拜票吗?不能说那是老头自己的话,有什么事儿我道歉,你一定要选我啊?等等。就那么傻傻把自己当靶子?

说真的,水平。。。


回复 WAYNEWEI 的帖子

其实,也算是非战之罪:

行动党政府创造出来的成功,最终却让它自己遭殃,这些年来,人民的期望被推高了,政府变成在追逐人民的期望,很高的期望,而当政府无法追得上这些期望时,人民自然会产生不满

“不久前,有居民来找我,拍桌子对我说:‘为什么要我去买远一点的转售组屋?为什么要我买小一点的组屋?我就是要买这里,靠近市区,我要五房式的,但这一带的转售组屋很贵,我要你们让我申请新的组屋,我们夫妻的收入现在已经超过8000元顶限了,你们要去调整这个收入顶限才行!’

世界上有哪个政府敢承诺全民就业?有哪个政府敢承诺国人‘居者有其屋’?

行动党政府做到了,但是,行动党政府创造出来的成功,最终却让它自己遭殃,这些年来,人民的期望被推高了,政府变成在追逐人民的期望,很高的期望,而当政府无法追得上这些期望时,人民自然会产生不满,再加上他们认为,政府没有与他们有效沟通时,这股情绪最终便爆发开来。

在许多国家,政府会对人民说:这些年来,我没有让国家倒退,你就应该来选我。

这次的选举当中,我看到的是,新加坡选民告诉政府:每五年,我要看到你给了我什么,我才决定选不选你。”


这铁这么热….


烫手的铁。。。。:lol


是哦,好不容易拜读完全部。


花了三天,把这80多页看完了,真累啊,最后发现头更晕了。


我绝对相信民主的好处是每个人按自己的心意投票,谁也甭说服谁,选完后,少数服从多数,accept it and move on.

FULL STOP.


一是从中国来得精英在讨论新加坡的大事, 很重要。。。
二是大家都有空, 有写的, 有追踪的。。。
哈哈!


不管这个贴的核心是啥,大家到底在讨论啥,我就说自己最肤浅的感觉,我觉得pap还是不错的,几十年把新加坡建设成为这么好的一个国家,人民生活得比周边所有的国家的人民都幸福。当然它也有它的毛病,可是谁没有个毛病呢,国家和国家比,它已经比周边的国家都做得好了。国家领导人和国家领导人比,应该也是差不多了吧?物价房价,任何一个国家都涨了,再说了,新加坡是个什么都靠进口的小国家,蔬菜,油,米等等等等的生活用品都是进口,其产地本身就一直在涨价,怎么能够要求新加坡不涨呢?工资涨幅可能是没有房价涨幅那么大,可是相比国内,还是好很多了吧,至少有生之年买房是希望很大的。不像国内,低收入的人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基本可以说买房无望了。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其实可以承诺。
能不能兑现是另外一回事么。
谈恋爱大家都说爱你一辈子,将来离婚了就说“性格不合”呗。
反正总有借口。

民主选举那些东西,我早看透了。
“兵不怨诈,这是战争”,选举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PAP想当好人和君子,迟早是会被搞下去。
香港就是榜样。
香港在慢慢去精英化。
梁锦松被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搞下去了。不为啥,选民就是不爽你。
然后一个无业游民大流氓型的长毛当议员了。不为啥,就是要教训政府的精英。
这个就跟学校学生一样。书读得好被老师宠的尖子最招人怨。


我这样的,在坛里属于穷人,在国内啥也没有,两手空空来到新加坡,待了3年,幸运的买了房。我自己觉得在这里比在自己的祖国还舒心,出门方便,碰到的人大部分都很友好。所以我虽然是PR,不过,我还是支持PAP,心里支持。希望不要被拍砖!


对. 你支票都不舍得亮出来,那就拉倒了

change,管他以后怎么change。我可以说保证房价下降10%,等两年后,你大概什么也不做,就下降了20%。


回复”good99″

只是波东巴西一个选区,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票数差距太接近 (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俺还没看,80多页,看完工作不用做了…

大家打字功力都很强…


回复WAYNEWEI

凡是没有100%完美,民主也一样。


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很有感触,贴这给大家看看。关于大选,关于民主,我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GE2011 BY Catherine Lim

How GE 2011 proved me – oh, so wonderfully! – wrong

For 17 years, since 1994, I had been writing commentaries on various issues in the Singapore political scene.  Whether these were  long-standing problems such as the emotional divide between the PAP leadership and the people, or specific issues such as the controversial increase in ministerial salaries, the articles invariably identified the underlying cause as the unrelenting authoritarianism of the PAP government, with all that this implies of stern, punitive measures used by the leaders, and of timid compliance shown by the led.

Even as I made a plea for a political opening up, I could not shake off the pessimism that the PAP’s obsession with  control would at best allow only a very limited version or, worse, only a semblance of it.

Now GE 2011 has changed all that.

There were four distinct issues that I had brought up in my commentaries, in all of which I had been proved wrong by GE 2011 :

1)  a climate of fear.  I had come to believe that the PAP’s systematic use of fear as a strategy to silence critics was so successful that it had become a permanent feature of the Singapore political landscape.  During election time, it  would spawn all sorts of rumours about how a powerful and vindictive government could find out who you voted for, and punish you accordingly.  But the climate of GE 2011 was far from fearful.  I saw to my amazement, in the days leading up to the ele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group of young Singaporeans who were articulate, confident and bold, speaking their minds freely, fearlessly, in the mainstream and social media, and showing open, unabashed support for the opposition.  Their confidence seemed infectious, spreading quickly among the people.

    Never again can I write about a population muted by fear, and its contemptible off-shoot, self censorship.

2) a politically naïve electorate. The climate of fear, as I wrote in my articles,   had created an unquestioning society that I once rather gloomily described as among the most politically naïve in the world,  since they had never been allowed exposure to the normal democratic processes of public debate, open criticism, an independent media, etc.  I even compared such an infantilized society to hothoused plants that could not survive in the jungle of the real world outside.

Apathetic, ignorant, namby-pamby Singaporeans?  No more, as shown by their surprising display of knowledge, interest and concern about social issues that had come up for debate during the GE 2011 campaigns.  They had clearly thought hard about the issues, examined the impact on their lives, and understood the power of their vote to bring about change.

3)  The underdog status of the opposition. I had shared the view, long held by the Singapore electorate, that the opposition would never pose a challenge to the PAP because of their chronic lack of quality candidates, resources, and proper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resulting in their utter helplessness against the formidable  PAP juggernaut.  It was my belief that GE 2011 would be the opposition’s last chance to cast off the ignominious label of the underdog; otherwise they would risk being written off permanently by an exasperated, weary and resigned electorate.

But in the space of  just a few years, the various opposition groups had clearly undergone a remarkable transformation, producing candidates to match any  PAP  team in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credentials.  In the short nine-day campaigning period, they had vastly improved their public image and standing. Indeed, so serious a threat  was the star among them, The Workers’ Party, that the PAP had to do some last-minute scrambling to come up with new campaigning strategies.

It was a startling case of underdog-to-top-dog  transformation.

4)  The inflexible mindset and style of the PAP. Clearly the chief reason that had resulted in  the realities listed  above – the fear, the apathy, the continuing weakness of the opposition –  was the outright resistance of the PAP leadership to a political opening up.  In my articles, I had invariably concluded that this resistance was in turn due to the PAP’s almost pathological dislike of the messiness of political dissent on the one hand, and their unshakeable confidence in  their own superiority, on the other.  In the four and a half decades of their rule, they had given the appearance not only of a one-party government in total control but of a government with rightful claims to perpetuity as well.

And then midway through the GE 2011 campaigning, I saw something never before seen in the PAP strongmen: a wavering of confidence, signs of real fear.  What had happened was that, while campaigning, they had received a rude shock.  Accepting the reality that for this election the ground was not really sweet, they had no idea of its sheer toxicity, and were not prepared for the extent and depth of the people’s frustration and anger on a whole range of issues.  Shocked,  the Prime Minister resorted to effusive apologies for past mistakes and humble promises to do better in the future.  The all-out strategy of placation was quickly taken up by other PAP campaigners who too promised to work harder, listen more, show more caring, etc.  One minister even spoke of the need for no less than a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P style.

For me, this was the most unexpected – and gratifying – proof of how wrong I had been to suppose that the famous PAP knuckleduster approach, so beloved of the party’s founder, Lee Kuan Yew, would be used forever on Singaporeans.  GE 2011 killed it.  The rather dramatic public display of contrition, humility and goodwill, so at odds with the PAP’s usual implacability, might have been initially used as an election ruse, but through its instant spread among the PAP campaigners, its  urgency of tone and consequent high public visibility, it quickly took on the character of a serious compact with the people, from which there could be no turning back.  Indeed, it had a momentum all its own, for in his speech after the election results, the Prime Minister saw fit to reiterate the humble promise to serve the people better.  It is expected that in the coming days, his PAP colleagues would echo the same placatory message.

Only a temporary aberration of the PAP style that would assert itself once again after GE 2011 fever has died down?  Not likely.  Neither the people nor the opposition would allow that.  For by now, this promise must have sunk enough in the minds of a newly defiant electorate for them to protest as soon as they see it is not being kept.  Again, a newly emboldened opposition will want to use it opportunistically in parliamentary debates  on  PAP policies which they sense to be unpopular with the people. In this connection, it would no longer be  easy for the PAP to push through contentious decisions such as the hiking of ministerial and presidential salaries, or to make conciliatory and compromise offers that are merely concessionary, such as the Nominated Member of Parliament scheme, or  insultingly tokenistic, such as The Speakers’ Corner.  Prediction: the most feared, most infamous instrument of PAP control – the defamation suit against political opponents –  will be a thing of the past, fading away with its regular exponent, Lee Kuan Yew.  

In short, a newly energized opposition and a newly empowered electorate, two little Davids, have brought Goliath to his knees.  It is an amazing psychological victory quite independent of the outcome of GE 2011.  This election will indeed be remembered by each of these three groups, as the crossing of some defining line in their political calculations, when each will do some fine recalibrations to their strategies of dealing with each other, in order to improve on their gains or cut down on their losses, as the case may be.  GE 2011 may well be the historic reference point against which all will measure their past performance and chart their future course of action.

One very positive outcome may be that, past the rhetoric and the acrimonies, the triumphs and the bitterness of GE 2011, all three groups, whatever their individual stance, will be ultimately committed to the overriding goal of  the society’s good as a whole.  This will have the happy result of a convergence of interests and a unity of purpose, something of a rarity, but still achievable, in Singapore politics.

This, for me, will be the most significant outcome of GE 2011.  Beside it, the actual votes-count and the official taking up of positions to form a new Parliament are only the mechanics of a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hat has already begun in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people.  Along its way , it will see many missteps and misunderstandings, and probably even a return of  the rancour  of  the GE 2011 campaigning.  No matter.  For the process can only move forward, since the high-sounding public commitment made by the PAP to change itself from within, for the sake of the people, has a sacrosanct quality all its own , making a breach politically costly, morally unacceptable and emotionally unsustainable.

Hence I believe that something once thought unthinkable, is happening in our midst right now – a made-in-Singapore political renaissance or revolution  of sorts, that will eventually lead to a  maturing of our society and  enable it to take its rightful place among the practising democracies in the world.

For me, GE 2011 will always be special.  For never have I been so glad that I had been proved so wrong on so many counts.


民主选举的趋向就是演技化,娱乐化,虚伪化,金钱化。

演技不好,不会搞话题,不虚伪,不砸钱的主儿,全都完蛋。
对比这次阿裕尼,不就是这样吗?被称为君子的老杨从此88了。


这篇转阅率很高阿。推荐一看!


回复 freesoul99 的帖子

eventually lead to a  maturing of our society and  enable it to take its rightful place among the practising democracies in the world.

本文来自 新加坡狮城论坛 原文链接: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443800-85-1.html

多么天真幼稚的想法。
民主能带来社会的成熟?
看看台湾,菲律宾。。。。。
这些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已经被鼓吹民主的人洗脑了。
民主选举那一套我早看透是怎么回事了。
需要强调的是,GCD和朝鲜的那套我也早看透了。
都不是好东西。


回复 山谷无回声 的帖子

我才不管什么民主独裁的。都是形式上的东西。最可笑的他们都说自己是最好的,最爱用的辩解词前者是”民主不是最完美的,但比其他制度好”,后者是“特殊国情”。

我只知道一个国家需要像邓小平,李光耀,蒋经国这样强有力有魄力有卓越眼光头脑清醒又有现代知识的领导者。

那种从草根爬上来的领导者往往很可怕,不管是民主选出来的还是靠枪杆子出来的。


回复 emmer 的帖子

看来新加坡人都很天真啊。


先赞扬一下童鞋的 高尚道德啊,哈哈
呵呵,那么在这么个标准啊,那玩政治的,都很无耻,君子都被玩死了。所以谁也别赖谁。。。

呵呵,政治是 狼之间的战争,不是 绅士游戏。讲究的 胜者为王, 不是什么骑士精神 (一直觉得 西方的 骑士精神 很莫名其妙。。。)

顺便说一句,道德标准不是说 对 任何事都是一个标准。。。比如说 一个大企业 用自身资源 以价格战 之类的 挤垮 小企业,你会觉得他无耻吗。。。


没有,输一票也是输。波东这么搞,就有点无理取闹的意思了。。。
《2%必须要重新算票罢了。


看看台湾的政坛就知道不成熟的民主会给国家,社会带来怎样的灾难。


呵呵,这楼已经歪的不成样子了。。。:_haixiull


就房价方面的争论,我觉得大家都有道理,所处立场不同。

YISHUN兄是站在坡人角度思考问题,GOOD99兄站在中国人角度。

可能新加坡政府作的是不错,比中国的强很多,我和很多坡人谈论过房价,不过他们不是这么认为的。由于很多坡人短视,觉得吃亏了就会抱怨,所以组屋的话题被提出来很正常。

关于房价(HDB),PAP对这几年涨幅的确过快是有责任的(我说的是这几年,这几年的涨幅远高于收入增加),HBD的炒作也有政府一手新房抬高价格的痕迹,PAP其实这几年他们可以做的更好。

06年大选后的5年,PAP是傲慢了,这个坡人都感受到,他们感觉这5年日子不好过了,这个是事实,有些原因不是PAP造成的,是全球大环境的关系,不过很多坡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可么有诸位国人那么的包容心。

当然PAP这几年,比如GST调高,逃马事件就这么轻描淡写的处理了,高级公务员的薪水涨得离谱,包括更多的ERP收费,房价等诸多因数,尤其是PAP政府高官对一些的事件的推托和忽视百姓的呼声使坡人觉得很有意见。坡人觉得是需要有反对的声音出来了,而不能让PAP在自大下去,然后就看到这次的集选区的失败,小杨是倒霉的,也是PAP各派斗争的牺牲品,除了老小李,换别的部长上去,结局也差不多。

当然坡人也清楚,执政党最近几届还会是PAP一党独大,反对党只是个用来敲打PAP的工具,他们更不会让这些没有实战经验的反对党控制新加坡,否则那更灾难。


看来 杨部长 是 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的阴谋论 很有市场啊
呵呵


回复 cindyw03 的帖子

台湾的民主很不错,你别被新闻报道迷惑。真正灾难的是泰国,菲律宾等地。


民主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当然独裁也不是个东西。
如果选用独裁政府比作买股票,选民主政府就像买基金。
股票买对了,可以一本万利一飞冲天;买错了,就是一贫如洗一塌糊涂。
买基金,输赢不大。除非市道(代表人民素质)非常好或坏,要不然起伏不大。精英们要向流氓妥协,流氓也不能太离谱,属于中庸社会。


我只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比如前面说的那20万津贴,你我无份,可你我贡献。

至于什么阴谋,大家都知道了还叫阴谋?杨在那个选区23年了,难道为了保他,换别人去?那才是阴谋呢。如此拙劣的猜测。

陈是有点被牺牲的,她是上届大选才过去的,因为要她拉抬选票。其实,那个选区为什么弱,其实很有意思的。

至于过去五年,我看比前五年好。看看这几年开了多少餐馆、每个餐馆多少人,看看那5年多少人破产


xuemei166  下一届,老李去阿裕尼,小李去后港。口号“明知山有虎,布拉布拉布拉布拉……”  发表于 昨天 12:13 删除

本文来自 新加坡狮城论坛 原文链接: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443800-80-1.html
本文来自 新加坡狮城论坛 原文链接: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443800-80-1.html
本文来自 新加坡狮城论坛 原文链接: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443800-80-1.html

这个提议很好。5年以后的大选,就该这么办。老李走出丹戎巴阁,去攻后港。小李走出宏茂桥,带着他的集选队伍去攻阿裕里集选区。


是月收入1500元以下,家庭收入。


常混这儿的都知道:这儿只处理两种帖子(表情符号灌水和广告帖)。
歪楼,是被允许的。


我说的金融区的,门槛不低。

现在经济形势危险?我们这里忙得累死累活的,呵呵


月收入1500以下,4万。

Average Monthly Household Income

Additional CPF Housing Grant
(before 6 Feb 09)

Enhanced Additional CPF Housing Grant
(from 6 Feb 09) **

$1,500 or less

$30,000

$40,000

$1,501 – $2,000

$25,000

$35,000

$2,001 – $2,500

$20,000

$30,000

$2,501 – $3,000

$15,000

$25,000

$3,001 – $3,500

$10,000

$20,000

$3,501 – $4,000

$5,000

$15,000

$4,001 – $4,500

$10,000

$4,501 – $5,000

$ 5,000

注意,这是新房子,其价格本身有10万左右的津贴


有贡献但是没份,这个没办法,游戏规则就是如此,PR的话,就是没有津贴,PR在新加坡就来做贡献的,就是鱼肉,我和我其他几个PR朋友也说过,新加坡要我们就是看我们还有价值,如果哪天我们没有工作了,可能连RENEW都难,新加坡政府会像扔一块破布一样把我们给扔掉。但我们在新加坡也有所图,所以大家谁都不欠谁的。新加坡出问题了(比如打仗,自然灾害了),我们也会离开,而不是像SC一样,大多只能留下,如果他们没有其他选择。

PR可以做的就是选择变成SC,或忍受,或者离开SG,这3条路做PR的时候就可以盘算了。

我认识很多国内来的朋友拿PR后这几年变成SC后买房,可能就是为了房屋津贴,或者避免失业后RENEW不会有麻烦,既然我们都是决定拿PR不暂时加入SG这个小国,说明还有别的东西的比换国籍更值得留恋。

说到大选,我这次也是关注到8号早上3,4点。投票这东西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东西,是反映坡人的想法,而不是我们国人的想法。说他们幼稚也好,天真也好,不过这是他们眼中的政府,我觉得我们这些外来的PR根本就不了解他们土生的坡人的想法,无论我们在这里呆了10年还是更久。

可能我们觉得这里的政府比较不错了,改知足了,我们是有参照物的,就是我们的天朝。但他们没有,他们认为这里的政府完全可以做到更好,因为政府之前做到过,但是现在是有能力而没有做到,这是我最近和坡人朋友聊天的主要谈论到的。

杨荣文这次算是比较倒霉的,碰到最强阵容工人党的孤注一掷,如果真的如PAP之前所说,杨是PAP最重要的部长,那么他完全可以被调离那个胜负难料的选区,但我认为是PAP党内的一些人乐观看虎斗,这不是我的主观臆断,其实很多报道也已经隐射了这个问题,说明PAP党内有派系斗争。

别认为PAP是君子,大选之前SMC和GRC一直割来割去干吗,难道大家不知道他的目的?这个不是再明显不过的策略了么。

PAP这几年自认为是新加坡的救世主姿态自居,居功自傲,说实话他们是对新加坡的建设发展来说功不可没的,不过就这5年来,我没感觉多数本地坡人有太多的收益的地方。

另外说餐馆这个好像不能说明经济好吧,坡人本来就喜欢外面吃的,自己又不煮,家里也不方便煮,就是再穷的人,也有很多人在外面吃的。这是个习惯问题,不是我们国人可以理解的。

我们不是经常看到一些低收入老年人在巴沙只买了1,2瓶啤酒坐在没冷气的地方喝酒么,那也要10多块,换作我们国人,会么,这就是差异。

看了帖子那么多页的回复,我的感觉是国人还是不太能理解坡人的感受,当然坡人是很幼稚,天真,也偏理想化,这也是事实。


俺的大选总结:

政府官员是了解民间‘疾苦’的
老百姓大部分是短视、贪得无厌的,就像穷人一定是比富人多的
反对党也是很会挑起人民内部矛盾,分化族群,抢穷人票的
政府内心是着急的,也是有口难辩的,所以最终也是手忙脚乱的
政府知道人们贪婪的深渊是没有底的,穷人均富的革命思想是有增无减的,增加福利大家是会一起玩完的,虽然自己是高薪的
所以结果难逃一个规律:劣币驱逐良币


恩,我不了解pap是不是有派系斗争,不好评论。

但是说 调离 杨 这个策略有点行不通。

首先,杨是那个grc的队长,要是调离,就等于直接放弃了那个grc。
第二,调离杨,调谁进来救场? 新人不熟悉那个grc,这是一,调弱的人来,就是放弃,调老李,小李进来,有点孤注一掷的味道,好像pap现在还不至于。。。而且调老李,小李进来,刘就可能转战 东海岸 等其他grc了。。。

所以,留着 杨, 胜负还是 五五开 (至少在提名日,我想pap是这么估计的),调离 杨,胜负就是三七开了。。。
所以就竞选策略来说,留着杨是正确的。


的确是这样的。

我老公陪议员家访的时候,有一个人说:为什么我爸爸妈妈楼下的停车场周末要收停车费?我来看我爸爸妈妈泊个车还要交钱,你们不取消周末停车费我就选反对党。
天,他家走路到他爸爸妈妈家五分钟。他爸妈的屋子离地铁站一条马路,如果周末不收停车费,那些逛街的人铁定把车停过来不要去停商场楼下,到时候他找不到地方停车,还不是会选反对党?
这种烂理由理直气壮说出来的还不是一个两个。

总之,政府你得管我衣食住行不说,还得让我衣食住行得爽才可以。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thank you

引用: 呵呵,那么在这么个标准啊,那玩政治的,都很无耻,君子都被玩死了。所以谁也别赖谁。。。

呵呵,政治是 狼之间的战争,不是 绅士游戏。讲究的 胜者为王, 不是什么骑士精神 (一直觉得 西方的 骑士精神 很莫名其妙。。。)

你觉得无耻就无耻,不无耻就不无耻

引用: 顺便说一句,道德标准不是说 对 任何事都是一个标准。。。比如说 一个大企业 用自身资源 以价格战 之类的 挤垮 小企业,你会觉得他无耻吗。。。

如果在合法的情况下用“自身资源“挤垮小企业,无可厚非,一定要是企业自己的资源。
如果你认为纳税人的钱是某党自己的钱,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啧啧,某党非法用政府的钱了嘛。。。
要是的,反对党能不提。。。笑话

还有,你说的某党 的那些手段,那些是 “非法”了啊???


反对党怎么没提??

组屋翻新用是国家的钱,不是PAP的,每个纳税人都应该有权公平的得到机会,但被PAP用为拉选票的工具。


回复 3irdworld 的帖子

同意,这就是坡人的想法。做好了,没有用;只有做的更好。说的不错,想法不错。问题是,怎么是更好?福利社会肯定是更好。这我们大家都同意。
追求不现实的,缥缈的,也就是国富民安了,大家才会想、折腾折腾。但不现实。新加坡的现实是第二世界,第一世界只是空中楼阁。

引用: 但我认为是PAP党内的一些人乐观看虎斗,这不是我的主观臆断,其实很多报道也已经隐射了这个问题,说明PAP党内有派系斗争。
赫赫,影射?个人都可以提出看法。这不过是那40%的人随便试图分化别人思想的一种方法。
首先,谁不可以被替代?很客观的问题。没有谁是不可以被替代的。杨在那个选区服务20多年了,这还有谁能去保他?被调离的话,他的信誉、党的信誉就完了

引用: 不过就这5年来,我没感觉多数本地坡人有太多的收益的地方。
另外说餐馆这个好像不能说明经济好吧,坡人本来就喜欢外面吃的,自己又不煮,家里也不方便煮,就是再穷的人,也有很多人在外面吃的。这是个习惯问题,不是我们国人可以理解的。
我说的是金融区的,不是什么小贩中心!以前,好多大楼下面以前是没有店面的,现在,到处都是餐馆(典型如公积金局总部)。
再去各大新的购物商场。什么Nex我是没有去过,不过,只要我去过的,不但人多,生意嘛。。。不说了,一叶知秋。我不是吹的,向来高屋建瓴。
引用: 我们不是经常看到一些低收入老年人在巴沙只买了1,2瓶啤酒坐在没冷气的地方喝酒么,那也要10多块,换作我们国人,会么,这就是差异。
有没有反对党、比如那个什么非华人为他们哭泣?没有吧?所以,这种生活是不错,而不是不好。拿了公积金,除了喝点小酒,我倒真的想知道您能建议他们干点什么、享受点什么?
人家反对党说经常看到老人在等着别人吃剩下了不要了,捡剩饭吃!所以哭来哭去说政府不照顾穷人。你信吗?


后港,波东的组屋没有翻新嘛?

还有这么做 “非法”了嘛???


PAP自己都明确表示了后刚,坡东的组屋翻新优先级排在所有选区最后,这个话题都抄了无数年了,您是不是才来新加坡啊?

执政党说合法就合法咯。。。


。。。。

有更新就是 维护了 “纳税人”的 “合法权益了”

难道一定要把后港,波东排在第一才是“合法”了

真是“高尚”啊


一点不错, 现在的人呐. 我就会找免费停车的,不过,确实越来越远.赫赫

看看行动党新人说的:

行动党政府创造出来的成功,最终却让它自己遭殃,这些年来,人民的期望被推高了,政府变成在追逐人民的期望,很高的期望,而当政府无法追得上这些期望时,人民自然会产生不满

“不久前,有居民来找我,拍桌子对我说:‘为什么要我去买远一点的转售组屋?为什么要我买小一点的组屋?我就是要买这里,靠近市区,我要五房式的,但这一带的转售组屋很贵,我要你们让我申请新的组屋,我们夫妻的收入现在已经超过8000元顶限了,你们要去调整这个收入顶限才行!’


您的思路真有意思,对排在最后有意见 = 一定要排在第一???就不能对其它选区一样公平对待吗?


哎,无语了,竞选手段而已。。。

反对党做的少了,高喊口号,把好的说成坏的,把正的说成歪的,拼命曲解他人的意思。。。

还有 什么才是 “公平”,不是政府在 “经济大衰退”,”民怨滔天“的时候 解散国会,开始竞选才是”公平”???

不论执政党还是反对党,那个不是要充分利用对自己有利的竞选资源啊。。。


引用: 底层人数又多, 有容易被操弄–ZF就难做了

前面说的对, 不过这里有点不能苟同.

新加坡不是底层人数多, 其实是国民富裕了, 中层越来越多. 而很多优惠政策并没有惠及他们, 所以他们不满. 政府这方面没想到.

反对的都是40岁以下的, 其实没有多少是底层的. 他们本来就不错, 老李吓他们他们一点都不怕: 有房,有车,有钱,没有什么可以惧怕的. 他们的要求也多也高. 政府不出点血是搞不定他们的. 可能必须实施赤字政策.

真正底层的, 其实也是不会选政府, 原因你懂.


那你说怎么才是公平对待?

最后就 一定是不公平的?

那 要是pap选区排最后了,那边的选民是不是也要不满意了,是不是也要说 “不公平”


当选的议员当然要利用自己的资源,给自己的选区争取最大的利益,不然下一届选民还能选他?

反对党的议员资源不够,给自己的选区争取不到资源,正常。这个时候,执政党还要帮反对党争取资源,为反对党下届大选加分,他脑子让驴踢了。。。
pap没有剥夺反对党选区 组屋更新的权利,那是不是“合法”,是不是保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了。。。

哪个国家不是这么做的,美国的议员在国会里都市拼命往自己的选区拉经费。。。


回复 3irdworld 的帖子

非常赞同你的意见!大家切入问题的角度不同。上届大选后的这五年,PAP在很多问题上没有accountablility,各种政策出台和执行时部门间缺乏协调,追求政府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人民积怨的原因。


哪里的房子最需要翻新的排在前面啊,和那个政党的没有关系,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吗?
你自己去看看坡东的房子有多旧就知道公平不公平了


还有,一个国家一年的预算就在那里,给一个区多了,另一个区就少了。那怎么分配,在国家规划之外,就是本区议员尽力争取了。

既然选民选了反对党作为自己在国会的代表,就应该预见 在争取国家资源的情况下,反对党议员会处于劣势。这是人之常情,只要不是不合法就成了。。。

既要选反对党,又要求 得到和执政党选区 一样的待遇,合理嘛?
执政党要是这么干了,他下届就不用选了,直接退去就成了。大家还能选他?


首先同意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你自己觉得现实嘛?

你问问 其他选区 翻新组屋的 人, 他们觉得公不公平?
要翻新的组屋是不是也已经达到翻新的标准了?
如果说让他们把翻新机会先给 波东 的,他们愿不愿意?
如果波东先翻新了,他们会不会觉得自己的议员没有做事?
不要忘了,执政党也是有竞选压力的。。。

新加坡不是”乌托邦“(至少我住了那么多年,没有发现)。


呵呵,说什么都没用,选票已经说话了,71%-》66%-》60% in 10 years time


呵呵,选票的是,前面已经讨论很多了。。。

我想大家都同意,今年选票下降,跟全国性议题,跟民生问题有关吧。

跟公不公平关系不大吧。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我住sembawang,我觉得应该把翻新的机会让给potong pasir and hougang,
PAP sembawang GRC 选举期间推出5亿元翻新计划,我觉得这是浪费钱,sembawang woodland admiralty 都很新了,没什么可番新,组屋层层有电梯,5亿元都不知道要怎么花。


这么花,你看看市政会报表就知道了。

真的都很新了,每个组屋都是?
我上次去我同学在 woodland的房子,旧的不成样子了。。。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按照你的标准,potong pasir简直就是贫民窟了


呵呵,我同意你的想法很好,很公平

但问题是在存在对立的反对党和执政党的时候,在每个议员都有竞选压力的时候,这个想法是不是现实和合理?

你的意见能不能占到50%以上,不然选区的议员没有办法,只能在合法的前提下,往自己的选区拉资源。。。

to 5095, 同意,所以我说在“合法”的前提的,就组屋翻新而言,至少要翻新的组屋都是 符合翻新标准的。在这个前提下,尽量先翻新自己选区的组屋,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的那些住其他区的本地同事们,无论是住组屋或私人房产,在谈论这个问题时,没有不认为政府对波东巴西是不公平的,现在的反应基本上是,这样也好,波东巴西这么多年遭打压,也应该有机会翻翻新了。所以对你的问题的回答是,绝大部分新加坡人应该对把翻新的机会留给波东巴西没意见,并举双手赞成。如果是我,如果我还住组屋,我愿意把翻新机会让给波东巴西。


呵呵,我周围的本地同学正好相反。他们觉得自己的组屋早就应该翻新 (大部分在西部)。但是政府现在还是没有规划他们的。。。


看来偶的同事们境界比较高啊:lol:victory:


回复 freesoul99 的帖子

支持!希望大家讨论时多讲事实,尤其是周围新加破人的感受,毕竟选举和组屋课题他们的看法最具代表性。我们中很多人只是从外人的角度去理解。


呵呵,俺也同意。
不过没有办法啊,关乎自己的利益嘛。这么想也是正常的


我朋友住的区,自从财政部长作了那里的议员,就得到不少翻新,这正常吗,政府的资源分配就这标准?


呵呵,就像我前面回答的,要翻新的组屋是不是 符合 “翻新标准”,政府是不是在翻新组屋的问题上,浪费了纳税人的钱。 如果没有,那先翻新自己选区里的组屋,不合理嘛?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你的同学觉悟高啊


找免费停车的没什么不好。
不要不放coupon就好了~


呵呵,毕竟关系到自身利益。组屋翻新就等于政府给组屋增值。没有办法的了

就像很多本地人为什么排斥外劳啊,不就是“觉得”他们侵占了自己的利益嘛?
可是他们有考虑吸引”外劳”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嘛?


一点没错,我认识的新加坡人几乎全部认为PAP这种做法很不公平


波动的人大部分不赞成政府的行为,因此,政府提倡的翻新,当然尽量不要在那里实施。人家反对的,政府干吗要做?尊重民意嘛。

跟选票一样,Yes or No。只有一个选择。象人家阿裕尼多好,翻新完了,大家就可以反对翻新了,让行动党下去,fair。


我要给翻新,你还反对我。我也觉得不公平。

其实无所谓公平与否。只是体现差距。翻新本身也很多人反对的。波动的人很可能拒绝翻新,尽管现在行动党上台了。你看吧,不用其他新加坡人怎么想。


对于翻新,如果是同等条件下,反对党选区排在最后勉强说得过去。比如所有30年的组屋翻新,后港排在最后也就算了。但当PAP选区20年的屋子都翻新了一大半,后港30年的组屋还没消息时就有些过分了。

当然,站在PAP的立场,自然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辩护,但这种做法也势必导致越来越多人的反感。PAP的形象也会越来越差,就像这次大选,有更多的选民不在乎这样的优先权而选择反对党


回复 emmer 的帖子

问题是很多居民complain啊。所以取消了。

引用: 不用上电视阿。兀兰最出名那家肉骨茶,每次都看得到有人吃别人盘子里面的。

欧洲福利国家,很多地铁站不少要钱的。那些吃盘子的,我看,比跳楼的人数还少

引用: 所以这位怎么回应的呢?

第一句就是他的看法。全部的在83楼


回复 reddust 的帖子

同意。好处享受完了,当然不在乎了。其实,这次选民比以前更富裕、要求更多。

政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国家太有钱了,大家开始要更多的了


RE: 吴明盛:组屋不应当成赚钱工具

“俺的大选总结:

政府官员是了解民间‘疾苦’的
老百姓大部分是短视、贪得无厌的,就像穷人一定是比富人多的
反对党也是很会挑起人民内部矛盾,分化族群,抢穷人票的
政府内心是着急的,也是有口难辩的,所以最终也是手忙脚乱的
政府知道人们贪婪的深渊是没有底的,穷人均富的革命思想是有增无减的,增加福利大家是会一起玩完的,虽然自己是高薪的
所以结果难逃一个规律:劣币驱逐良币”
===========================================
你就是老百姓的榜样吧。;P;P;P
你以为这是新加坡第一届大选吗?:lol:lol:lol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豪门后代常争产,
富豪子女多内讧。


买房的怕房价跌,这是正常心理。
讲太多虚伪的话只会污辱自己的智商。:lol:lol:lol


这是PAP用所谓合法的方式,为自己捞票的手段之一。当然所谓翻新标准也实质是PAP的人定的。

之前老李(直接)和马宝山(间接)说过,要让各区选民考虑清楚,投谁,才会有个人利益上面的影响,都有要挟的口气了。阿育泥的选民不是更有强烈反弹了么,小李再去打圆场。

这次后港的人还是很有骨气的,并没有为了自己的组屋可以翻新,乘刘出走而投向PAP,而波动巴西这次罗文丽的失利也有老詹出走,和老詹把党产和家产混淆的因素而失了不少分。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什么党政不分,不懂,也不想上纲上线

税可以少,还怎么少?只能是赤字预算了。其实也可以,最好不收税,然后国家把HDB按市价买回去,大家继续住。我跟你说,新加坡真的有这个钱。行动党就这个本事:聚财!

兵役,可以啊。国家花这么多钱,养这么多军队,几十万啊。问题那是国家大事,关系国家存亡的,真的不好说。我附议


高房价谁受惠?
1)地方政府。 可从土地售卖赚取大量资金。
2)发展商。 可从售卖房子赚取大量金钱。(承包商是打工)
3)投机者。


回复 money9090 的帖子

纳税人的钱是不是要平均给回给你啊?有钱人不坐地铁,交那么多税建地铁跟我何干?发花红也只有100块。

事事要顺义,翻新还要钱呢,到时候又很多人说没有钱。不用担心,人家波动的人不用别人好心,我严重怀疑他们会过不了翻新民主门槛。老根据地的了。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引用: 波动的人大部分不赞成政府的行为,因此,政府提倡的翻新,当然尽量不要在那里实施。人家反对的,政府干吗要做?尊重民意嘛。
我指potong pasir 的居民,能不能少缴税 不服兵役


还真有这么点意思。

行动党也是,把国家搞得这么有头有脸有钱,咳。真的分点算了。


恩,高房价地方政府是主要的收益者。新加坡PAP也是尝到了甜头,或者从TG这里学到了一点,只是他们不敢做的太明显而已。

TG就是这么干了,这几年从某几个1线城市发展到全中国,把罪名推给炒房团(他们其实最多就是一个助纣为虐的帮凶而已),这几年房价而且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了。

60多年前打着响亮地口号打了内战,抢下了江山,其实就是他们的红2,3代留下的大片土地和亿万奴仆。


回复 山谷无回声 的帖子

问题是天也没多高地也没多厚。他们该有的都有了,开始想别的了(民主这时候是很有吸引力的东西)。

他们那里是老根据地了,下届大选,要看运气了。现在什么都有了,最多把那条地铁延迟,但没多大意义。当年后港还不是一样被 -[关键词屏蔽]去。

其实现在挺好的,还是那么多反对党议员,重要的是要保住边上的。住那里的PR可能要发达了。


所以说,一样的道理,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所以说,只要还有选举压力,pap先照顾自己的选区,并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自己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想)

没有一个政策是能绝对公平的,总是有人要不满意。
现在是组屋翻新计划做的差不多了(还有3年左右吧),还是放在刚开始翻新前,能有那么多人跳出来说不公平,要先给波东翻新?


论坛,是一个公开聊天的地方。大家就某个人某件事,有权利公开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请注意网络发言也要讲究文明。首先,要尊重讨论的对方,尊重别人的看法,其次,我们也要尊重新加坡人民,尊重新加坡政府。

请:

善待他人,和谐社会!


波东巴西很多老人反对翻新,说自己没钱,所以詹时钟为他们考虑并不寻求翻新
一些老人还说喜欢落后,那样没人爱去,清静;而且新移民少,眼不见心不烦。

可惜年轻人想要发展,不想要清静;想要资产增值,不想静静地陪老家伙们等死……


年轻人似乎也是有两种意见的,并不都支持大规模城市化。


回复 legilimens 的帖子

是啊。估计司徒要给翻新也会胎死腹中。他也说了,清洁是居民的要求。

新加坡太小,没可能讨论什么喜欢这个,喜欢那个(可是就喜欢讨论)。人家印度就是各个州不同特点。共产党的几个州就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东西都不要,大家落后,但悠然自得。不喜欢的可以自由移居他省。新加坡没这个可能。

至于你说的军队的事儿,就不讨论了。


新内阁开启新时代 14部门11部长换人
21人阵容减至15人 黄根成、马宝山、林双吉引退 

(2011-05-19)

周殊钦 报道
  在本月7日那场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大选过后,李显龙总理昨天宣布大刀阔斧地组建了一个象征着开启新加坡政治新纪元的新政府内阁,作为对新世代选民诉求的回应。这个被他形容为“全新阵容”的内阁,只保留了第三代领导班子,同时也引进两位有潜力的第四代领导人。

  新人这次受委以政治职务的速度比一般快,李总理解释这是因为他决定提早引进并考验他们。

  “因为我们有个紧急更新领导层的任务要执行。”

  这个被他形容为“开启新纪元的改变”的新内阁的变动幅度确实相当大,新政府最高决策层中以“旧人带新人”的意味相当明显。

  至于分别代表第一代领导人的内阁资政李光耀(87岁)和第二代领导人的国务资政吴作栋(69岁),李总理都决定接受他们上星期六提出的要求,让他们退出内阁。

  此外,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黄根成(64岁)、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62岁)和交通部兼外交部第二部长林双吉(51岁)也将卸任。这意味着李总理将是新内阁里最资深,也是唯一在1984年步入政坛的领导人。

  他宣布委任财政部长尚达曼(54岁)出任副总理,同另一位副总理张志贤(56岁)一起和他分担治国重任。当他出国时,张志贤将任代总理。

  尚达曼除了担任财长,也将兼任人力部长;张志贤则兼任内政部长及国家安全统筹部长。

  内阁经过这次改组,原有的21名阁员已减少至15名,平均年龄也从56.2岁降至52.5岁,而14个政府部门之中将有多达11个有新部长。杨荣文外长在阿裕尼败选后最受瞩目的外交部长职位,将由放下内政部长职位的律政部长尚穆根兼任。

两名新议员王瑞杰和陈振声少将则立即挑起大梁,前者出任教育部长,后者则担任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代部长。他们是第一代领导人之外,自胡赐道博士在1984年当选议员后,直接受委为贸工部长以来,首两位在当选后直接入阁的议员。
  新政府内阁将于星期六(21日)晚上7时30分在总统府宣誓就职。

  李总理昨天在总统府召开记者会宣布新内阁阵容时说:“这是个全新的阵容,虽有一些旧面孔,即一些原来的阁员,不过职务都重新调整了。我带进了几个新面孔,以融入这支队伍。这是一支可以重新审视问题,并迈向未来的全新团队。我们要检讨现在该做什么,又要改变什么?”

  他指出,新内阁不仅将检讨现有的政策及制定新政策的方式,也将努力打通同新一代国人的沟通渠道,以在国内与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现实情况下带领国家继续向前迈进。“这是一个集合了经验和新鲜度的组合,但是我们准备一切都从零开始检视问题。”

  在原有的担任政治职务班底之中,易华仁升任总理公署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及贸工部第二部长;王志豪升任总理公署高级政务部长;张思乐升任贸工部政务部长。

  这次还有两名资深的后座工运议员被挑选担任政治职务。裕廊集选区议员哈莉玛将出任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政务部长,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杨莉明则受委为财政部兼交通部政务部长。

  新内阁变化之大已超出人们意料,但李总理指出这只是个过渡的安排,他打算在约两年后根据新人的表现进行内阁中期改组。一方面是为了减轻一些领导人,如尚达曼的负担,另一方面是推进政治领导层更新,以实现在2020年由第四代领导班子接棒的目标。

  虽然对内阁进行了几乎彻底的改组,但李总理还是相当重视资深部长的经验,特别是两位资政虽然都将卸任,但为善用他们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广泛的国际人脉,国务资政吴作栋将受委为荣誉国务资政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高级顾问,内阁资政李光耀则受委为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高级顾问。

  他也表示将设法寻找适当的方式,以善加利用因落选而淡出政坛的外交部长杨荣文的才能。

  张志贤和尚达曼昨天都出席了记者会。张志贤指出,政府纵然须要重新检讨政策,在这个自省过程中也不应忘记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所定下的一些主要的治国原则,正是这些原则使得这个国家能发展得如此突出及成功。

尚达曼则坦言行动党政府组阁时,自然必须考虑大选结果及选民所传达的信息,个别部长也肯定会重新检讨他们的政策与措施,然而除了因应大选结果之外,组阁时的更大驱动力是改善民众的生活,同时也是基于积极向前看的国家议程。
  询及两位资政卸任是否因他们在竞选期间曾发表措辞强硬的批评时,李总理回应时强调他可以肯定他们退出内阁的决定,与之前的评语无关。

  “李资政的一些话确实引起相当多国人的不满情绪,但我不认为这是导致这次大选结果的因素。我也认为这不是他们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就如他们所说的,这么做是为了因应具挑战性的新环境,由全新的队伍去带领新加坡前进。”

*chuching@sph.com.sg

来源:联合早报网


楼上各位的评论,看得我头昏脑胀,好像日本人在讲中国的是是非非;P;P

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各不同,大家都说服不了谁,不如大家一起喊喊口号,为新加坡加加油。

我先来:D

“祝新加坡在李总理为首的新政府领导下,国泰民安,风调雨顺”:lol:lol:lol:lol


3irdworld  是的,PAP这种做法只会让越来越多人反感的,这次第一个吃螃蟹的集选区已经出来了。  发表于 12-5-2011 13:14
money9090  时代不一样了,pap老方法搞不下去了。  发表于 12-5-2011 13:00
———————————————

从这次大选没有对反对党人诉讼,就看出执政风格和老李老吴以前不同了

也是顺应选民,特别是Y世代的政治诉求

在组屋翻修这方面,政府很可能放低身段,柔软一些。毕竟民意在那里,好比后港不翻新,但是后港人反对也就算了,如果其他区的公民都站出来为后港说话就不好办了,毕竟人家顶着压力,保住了反对党在国会的声音,会得到其他国民的同情和支持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