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 过千年的历史长河,,是中国最引以为傲的独奏乐器。在不同的时代,她总是展现不一样的风采。在西元三-四世纪时,中国一个[关键词屏蔽]的时代,她走进了中国,为中国人所接受并脱胎换骨成中国代表性的乐器,时隔一千多年,又正逢世界文化交流激荡的新时代,琵琶,她又会以何种姿态迎接挑战,进而走向世界舞台?琵琶的一些代表作: 十面埋伏,彝族舞曲,赶花会,春江花月夜,等等。
本人中国师范类音乐学院毕业,自07年开始进行钢琴,琵琶培训,教学经验丰富。在此期间,学生多次比赛获奖,教学深受学生好评,课程可以双语授课。熟悉本地ABRSM考级系统。
现招收琵琶和钢琴学员!采取一对一,一对二(琵琶)的教学方式(琵琶学生需要自备琴)
年纪: 琵琶学生 6岁以上
钢琴学生 4岁以上
地点:靠近 中巴鲁Tiong Brahu MRT
联系方式:sissiangle@gmail.com
无论您是否接触过琵琶,钢琴,无论您是孩子或是成人,只要您感兴趣,都可以来体验琵琶带给您的乐趣!
可参考曾经的一些演出录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uBQPco3pAA 美丽的神话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4yabczeTng 欢沁
让每一位孩子都像树一样成长
——由俞敏洪老师的话想到的
教学生就像是“种地”,同样的学生因为不同的培养方式而结局完全是不同的。第一种是“草”的培养方式,首先种子会买的很浅,然后盖上土,施上化肥,种子就长了出来,然后再一个劲的施化肥,她就会疯狂的向上生长,最后直到长不动为止但依然是颗草;第二种是“树”的培养方式,首先种子会买的很深,然后盖上土,静静的等待种子长出来以后,再让她充分的接受阳光和雨露的滋养,等到成长为树苗后给她施上有机肥,精心的呵护看着她慢慢生长,最后直到你老了走不动了坐在她下面乘凉时她依然在慢慢的生长,我想这才是我们搞教育的最终目标和终极价值。
你们弹琵琶之前此过手没? (转)
一是讲卫生,二是请胶布更好的包在你手上不易脏
三是对琵琶的尊重 别看它是一块木头,它可是有灵气的,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琵琶?
刘德海老师就特别爱自己的琵琶, 他的教学思路中说到:”弹琴前必须洗手,擦干手才能可抱琴. 他称自己的琵琶叫”木头朋友,木头伙伴” 看,多亲切啊……….
有些人在弹琴前洗手后在琵琶背板上来回搓了几回, 哈哈,估计是给琵琶一点温度让它活了,真是个”琵琶精”了. 戏说而已.别见怪
我在教学中,会培养学生一个好习惯, 练琴前洗手, 练琴过程中尽量不要碰水一类的东西,以免不小心打湿了面板. 弹完琵琶后一定要放到琵琶盒里或者包里保存, 最好准备一块软布可以擦拭一弦, 因为南方天气湿热,一弦容易粘上手上的汗水,汗水里含有盐份容易让裸弦生锈,最好给一弦擦一层强生婴儿BABY 油。可以起到防锈作用,如果一弦生锈了,对手指,对音色都不好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孩子开始学琴时,我们就要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琴”习惯。
在孩子学钢琴的过程中,需要培养以下能力:
独立识谱能力
从入门时期的后期开始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识谱能力,教材在进行中每条都要示范、讲解。当孩子顺利进步时,留一部分作为“自练”,即教师不作任何讲解,也没音响效果,孩子可自己找难点,标指法,处理发挥。这样不仅有效地锻炼了识谱能力,也培养了独立处理作品的能力,避免了过于依赖教师的倾向。这里注意:1.作为“自练”的曲目,难度应小于正在学习的内容;2.“自练”允许孩子出错;3.“自练”的安排应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4.不要将用于考级、比赛或演出的曲目用来“自练”。
独立识谱是独立练琴的开始,因此独立识谱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教师和家长都要引起重视。
背奏能力
教材中应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曲目要求背奏。背奏三要素为:记乐谱(视觉感),记乐感(听觉感),记手指与琴键(触觉感)。背奏的练琴方法是,先听一遍范奏或录音,明白重点难点,掌握风格、要领,然后练习。练一句记一句,练完了也记完了,再练就不用看谱了。
背奏注意事项:入门时期不主张背谱;已背会的曲目要反复练熟;已背会的曲目要经常复习。
视奏能力
视奏的训练实际上从学琴时就开始了,但作为一种能力专门培养时宜放在后面的学习中。视奏之前要将谱看一遍,视奏三要素为:找难点,找规律,找感觉。视奏时要求速度放慢,不错不断,强弱分明,指法不乱。
协作能力
孩子学到一定程度后,要做一些联弹、齐奏、合奏等练习,锻炼互相的协作,还可以弹一些器乐伴奏,锻炼与其他乐器的协作。
登台能力
登台能力指登台表演、参加比赛、考级等临场发挥能力。学生往往在下面练得很好,一上台,面对千百双直视的眼睛,或面对监考老师严肃的面孔,会产生怯场心理,不能正常发挥。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应该经常告诉孩子,学好一门乐器,不仅要下工夫苦练,而且要敢于上台,善于发挥。在演奏时,要注重音乐表现,身心放松,不要考虑与演奏无关的其他事情。另外,在登台前进行一些模拟训练很有好处。
要勇于参加各类演出、考级、比赛,使上台成为经常性的活动并将其作为学习过程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这样做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提高登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