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如果我是发展部长

      对于新加坡掌管房地产调控的政府职能部门的掌门人来说,居民住房的房价究竟是涨还是跌,始终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房价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对现有政府调控政策优劣和行政执行力好坏的评价,而且还直接可能引发国家其他方面的经济政策。最近,许掌门不断放话,要让人民负担的起房价。随着天价组屋和不断攀升的COV,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掌门人的话究竟有多少“科学性”和“可信性”。人们都费解的现象:政府职能部门和房产专家们嘴上看空房市,让人民不要急于进场。老百姓们在各种升/跌报告面前不知所措;同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不断攀升的房价而叹息;在这些数据冲突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      总结,不管“空军”还是“多军”,都有个共识——这2年新加坡的房价增长太快,现在是个“高点”。从政府出台的那些制标不制本的政策看:短期内房价不会跌,还将继续上行。
      如果我是新加坡的发展部长,我将会告诉人民——新加坡组屋是大家财富最好的仓库,如果你建造这个“财富仓库”,会有各方面提供的各种补贴。补贴依据省略1W字。
      粗略估算,新加坡拥有110W套的组屋,按500W新/永居民x84%住组屋率=420W/110W=3.82人/套组屋。组屋够不够,应该很清楚了,至少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紧缺吧!
      首先,协助那些没有“仓库”的人民早日兴建。其实HDB手上还有不少的存货没有被好好利用,加上这几年组屋换现金计划还能收一点,差不多有2w个单位,把这些单位全部用来解决首次申请者。停止一切不痛不痒的“降温”措施,专心加快新组屋的建造期,避免造成人民“恐慌性”的抢房。
      其次,调整购房成本。提高银行的房屋贷款利率,降低HDB的房贷利率,缩小两者间的差距,要不然让HDB的“高利贷”式的利率情何以堪?
      再次,让年轻的屋主能动用更多的CPF还款,例如CPF里的医药户头,年轻人身强力壮,没必要把钱烂在户头里。让人民有更多的自主权,减轻他们的月贷和更快缩短还款期。
      最关键的是——出台保护租户利益的条例,最少要限制屋主随意涨租和任意赶走。要不然即使房价再高都有租客来负担,因为租客们太没安全感和保障性,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租客转变为屋主。要想引导年轻人,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其他领域取得更好的回报,就一定要让他们能用低价钱租到高质量的房。新加坡的租售比实在太高了,就导致了炒房无需技术性,任何人有钱买后坐等收租就可。多少人是同时拥有组屋和私宅的,应该更合理的分配资源。要狠狠打击那些非法出租者,还要对合法出租者收更高的税,压缩聪明人的利益去补贴弱者。
      还有杀手锏——HDB回收所有的转售组屋。控制市场的流动率,提高分配效率,减少交易成本。这是个大工程,省略1W字分析。
      总之,只有把房产回报率降下来,才能使房产真正降温。新加坡既小又吸引人,就算建再多的单位都是徒劳。对购房者的多方限制,只能增加无端的交易成本,抑制正常的需求。


你说的太对了!


恕某直言…

您这题目应该改成《无产阶级的心声》

您这是从下往上看,天就井口那么大…  部长工作是从上往下看,照顾初次购屋者只是他一小块的任务.. 只是这部分民怨较大,所以常放在纸面上…

其他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
如保障拥屋者的利益和产业价值,
保障国家总体产业价值提升,
保障国家产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保障公积金作为国家重要财政流动性的充裕和稳定…
提升新加坡国家竞争力和吸引力..
防止产业过热和避免产业过冷…

如果您真是部长,也不会做您写的这些事…
不过文章还是不错…


楼主较适合当工会主席,金星是当部长的适合人选。


只要个人能受益就成,哈哈


最关键的是——出台保护租户利益的条例,最少要限制屋主随意涨租和任意赶走。

这条很给力,好多发达国家都有,所以人家不怕你屯房出租。。
现在新加坡想学香港当金融中心,不管制造业的死活。。
以后大家都收租挣钱不用上班,谁还来这边打工,房子租给谁去?


我也觉得这个很重要


您又说对了,

房租贵了,竞争力就下降了… 竞争力下降了,外来人少了,房租就下降了… 房租降了,竞争力又上升了…

所以您甭担心,市场有自己的平衡力量… 政府其实没有什么能力操纵市场,只是调控平衡…

好的部长要做好前瞻性的调控。 以前那个马部长为神马做不好? 他只会后置性的调控,房子太多,他就不盖了;房子不够,才加紧盖… 其实移民指标,发展指标早早都摆在那… 经验太差了…


作者也不想实施这些政策,作者只是看不下去,想跟无产阶级们说:“新加坡短期内房价是不会降的,大家千万不要被人忽悠。为什么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一边叫大家不要买,一边是自己拼命盖拼命买。
作者相信部长们,肯定知道关键的问题所在,只是利益集团们肯定不会轻易的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其实很多问题也都不能怪发展部。


冬天到了
羊都长羊绒了
农夫开始剪羊绒
拿去卖钱
羊们 不干了
这么冷的天这不是要冻死我们啊
抗 议 抗 议
%%¥……*9此处省去1W字
农夫拿出一小部分卖羊绒的钱
给羊们修了下四处漏风的羊圈
羊们 便开始感激
感激啊 感激¥%…………&此处省去2W字
年复一年
要的就是这个循环


很形象,我也打个比方。
双重围城
城外的拼命想进城,城里的也不想轻易离开。


原来聪明人比例少,市场很容易自己调节。

现在的情况复杂多了,沾上毛比猴子还精的人比例大幅度提高,各种操控市场的手段工具不要太多。。单一指望市场自己调节,那个周期太长,估计等不到几轮,就该闹革-命了。。

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调节富人穷人,一般情况下富人可以剥削下穷人,到了要革-命的关头,杀富济贫也没得选择,富人出点血总比被革-命强。。

美国富人都叫着向我开炮、给我加税,新加坡号称精英治国还不得走到前头引领潮流。。。


有点同意。也不是无产阶级,而是比较片面一点。只是解决目前问题,而不是着眼于基本点。

基本点是什么:私有制!私有制就是由市场来控制。组屋本身并不是公有制的东西,目的是提供负担得起的房子、以及使房子增值。好多人现在要政府来控制,这恰恰是破坏私有制的基本准则。要动这一点,政府当然是要很小心、很小心。动一发而牵全身。这些东西,连大陆也不搞了。

如果动了这个,还不如政府花一个亿、能买很多组屋吧?再半卖半送地给那些人呗,或者干脆搞公屋,花个100亿,搞10万套房子,低价提供给那些人。连这个政府都不敢搞,其他涉及动摇根本的就更不可能了


这个贴子很熟眼,应该是转贴,
原本我也想写一样的题目,可是一直找不到时间,
看几时有空,
我也来"天马行空",胡言乱语的写一段


跟聪明人有什么关系?这点太。。。是资本以及市场的全球化!以前资本主义没钱,老打仗,后来有钱了;现在连新兴国家也有钱。

新加坡这点地方,搞得太好,太吸引人了–安全、政府信用高–吸引资本并让资本赚钱。否则,资本根本就不来。那样有钱人就用脚投票了,穷人应该就高兴了

“美国富人都叫着向我开炮、给我加税,”
你说的跟真的一样。瞎掰。国家随时破产,奥巴马才提这个,反对党坚决反对。要知道,美国的税已经很高了,根本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啊!


我发觉有些人说到这个就太。。。新加坡再怎么样也不会革命,至于把好好的国家描写的这么黑暗?大不了换个党坐,民主嘛,至于革命的什么思维啊?
新加坡形势很好,再怎么折腾都有资本
如何解决现在的问题,我老早也写过,现在的搜索功能不好,找不到。

其实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政府根本就没有什么措施。因为,第一,问题不大,炒作而已,第二,问题表面,原因深层,不好改,第三,短时间问题,第四,还真无解


美羊羊 还是喜洋洋?


新加坡换执政党和革-命差不多。。。

你说了半天就是无解,什么都不做就好了。。

那这个部长几百万年薪拿的太爽了。。

中国95%的民意值500块钱,新加坡6% (66-60)的民意可以下3个部长,你觉得目前形势可能混过去么。。


没用的话还真多,赶紧亮剑吧,赶紧的。。

“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今早在博客上指《商业时报》日前报道,发展商在私人组屋(DBSS)获得高利润的新闻是不确实,以及令他感到震惊。

  新明日报报道,许文远也直言,他在国家发展部任职5个星期,睡得不好,因为他正在拼命地稳定市场。

  他说,他需要所有人的协助,并希望媒体也可以尽一份力。因为过分渲染的报道,会增加人们的惶恐。 “”


你如果这样说,那就不谈了。小资情调的革命,没问题。就是有点混淆。后面美国富人要求加税的不知道又是什么版本,杜撰吧。要不就是以偏代全,这种最要不得。香港、日本还有人在街上撒钱呢,

无解的东西多了,去看看美国,欧洲,包括新加坡。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人算不如天算。


其实翻译不准确,不是拼命地稳定市场,而是calm the market, 建议看原文http://mndsingapore.wordpress.com/

但愿他别学影帝,虽然看出丫的有着潜质。。


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为了满足那些收入高的人高的。就像EC。现在贵了,loser就要来谈谈这个价钱高了什么的。但,最为一个政府,不可能朝令夕改。虽然是了鸡肋,如果马上停了,当然是个措施,问题是没必要吧,市场嘛,你让它折腾去呗。

不过,现在,政府好像自己气不足,停了是好事,不然是个靶子。不过,大家的焦点根本就不应该是这个东西。贵了,不买就是了。就像奢侈品。DBS根本就不是组屋,是奢侈品。大家也混着在里面乱弹,包括很多文化人。


不要点评。

不希得说你,前面你的说辞才多是杜撰的: http://tax.hexun.com/2011-06-27/130898921.html

扯淡,120个富豪,代表什么?代表少数富人吧?我不是讲了,还有人在街上撒钱呢。干嘛不捐了算了,做慈善,多此一举?讲了,不要一片待全。

新加坡当然可以加税,加吧,金融中心没了。这个也要提


金融中心重要还是自我奋斗的精神重要?

这个年代还想靠吸血发财,找被革-命。


你去看看为什么要征税?我看你是一知半解。不是你说的加税?你真的不懂。

吸血发财?革命?你以为搞文革呢,那你慢慢玩去吧。新加坡太多有钱人,太多比我有钱,比我用钱赚钱的了。我只知道自己自我奋斗,您革命去吧!你自己前后矛盾


好的,我们慢慢玩,您一路走好。。


小孩子爱玩泥巴,大人们在旁边一直喊:别玩土,泥巴脏!
目前情况就是这样。小孩玩得开心,大人尽到责任,两不误。

要怎样稳定房价,好像真地无解,能做的事就是等待。问题是,等待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时等待等于折磨。偏偏很多人患了焦虑症。

第一个可能的变动就是dbss叫停。大人生气了,小孩玩不了泥巴,改玩沙子。大人小孩都高兴了。。。


你再忽悠,别拿革命来吓人。自己不懂,还在这儿忽悠。

到底是减税、加税,希望你读懂了。不要看见风就是雨。我这种高手一下子就看出来你是一知半解瞎忽悠。话虽说得重了一点,但那绝不是简单的加税的问题。


有道理。问题是停了DBSS无关大局,而且大局无解。总不能没房子的没家发十万现金玩玩吧。毕竟,钱是大家出的。

就像现在闹的女佣假期一样,很多都说应该,但真正要立法,大家反对,涉及到切身利益了


跟聪明人太有关系了,新加坡的产业毕竟还是坡人占了大部分。
聪明人多了,竞争就激烈了,竞争激烈了价格就上去了。
新加坡政府其实做的很好了,只是有一小部分人实在太笨了。


这个世界永远都是财富分流到一定的程度 再平分  再分流。。。。。周而复始 无限循环。。。。


这都什么跟什么

吸血?吸什么血?意识形态看多了吧

“自我奋斗”这都是个人层面微观的东西,去年大家没奋斗?前年没奋斗?

假定人民每年都同样努力的话,国家的能否越来越“富强”就在于宏观经济政策,因应环境和时代的变迁而导航,从而保证国家竞争力,领先于本区域的其他国家。

蛋糕不做大,固守着以前有优势的产业能不断变强?

方向不对,再奋斗都没用。[/b]

要知道,像中国印度,追赶的速度远比发达国家要快,无论是技术,还是人才。


下次什么时候平分?可以的话告诉我们,好让我们在此之前把钱花光!重新分配:lol

我观察到的是,财富的积累越来越不平衡

以前嘛:
穷人–>中产–>富人

现在阶层的固化更加严重,通胀抢劫中下层,税收打劫中层,富人嘛,那避税的手段多了去。所有的国家都腆着脸吸引有钱人,看不出有什么平分的机会

2,300年前,这倒是成立。贫富分化太严重,穷人活不下了,就革命,改朝换代重新洗牌

现在呢?穷人能活下去,但很难生活下去


现在的贫富分化还没有严重到要平分的地步  新加坡远远未到  我们此生应该是看不到平分的那一天了
所以要做的事情是 尽量把财富流到自己的口袋里 才是最重要的


假如我是部长,我会尽快从本网本版本帖中选出几个高手去替换那些决定房子政策的精英们,这样房改就成功了。然后我就度假去!


哈哈哈,有的朋友确实很厉害的,:victory:

有的,可能咱不了解吧,总是先吹自己,再踩别人,也挺厉害的。:lol


竞争一般导致价格下跌。所以这两个竞争的意思不一样。

如果新加坡如有人所说,不要制造业,等等,反正需要外人的行业都受限制,你看新加坡人再怎么聪明,价格还是下跌。

首先你要创造财富,创造不了,再怎么聪明,房子价格也不会上去。新加坡挺好的,创造了这么多财富,DBSS那么多人骂,还不是很多人买(注意,他们也不是什么富人,最多是个中产)。所以说,有了财富,房产价格才会上升。

讲道贫富差距上来了,甚至要革命,根本就对不上了。马来西亚、印尼贫富差距不大?房子呢?


所以说嘛,说这些干什么,还要革命什么的,有些人太危言耸听了。还混淆是非说什么美国人要加税。

其实,真正的富人,还在乎什么房产。倒是没钱的中产,最好下降,然后买个几套出租。如果当年我错过的40万的公寓再回来,那大家还不买个几套,出租也够了。

除非新加坡真正搞滥,房子1000块也租不出去,那我们就等着10万块买个公寓,大家happy?no,到那个时候,谁也不会买喽:lol


部长注意了,可惜,都离精英太远。

这里的言论,说真的,不痛不痒。那些新加坡人,什么建议都有,那才是‘精英’,部长都不敢招惹。无解


这就是不上路子的人。如果不是意识形态,就是欧美恐怖片看多了。呵呵。还要革命呢。我真的想起了阿Q正传

还说什么美国富人要求加税,把我笑死。简单的一叶遮目不见森林。那是遗产税。加税?是取消。而且不就几个美国超级超级富翁嘛。

新加坡,前有TTS,后有邱德拔,再有黄廷方。超级富翁的名字都成了医院的名字。这还是没有遗产税的情况下。而且,富翁捐钱,政府按同样数目出钱,我看,美国都比不上。


现在是买家们在竞争,所以价格在上涨。如果卖家竞争,价格才会降。
以新加坡的竞争力,房价还是很便宜的,在外部没有非常大的剧变下,房价绝对不会降的。


其实房价的涨跌,真不是发展部能控制的。


是的是的。我只是说普遍意义上的。

市场,是不可理喻的。随便折腾吧。新加坡市场还是很正常的。房价总有降下来的时候,大家等待就是了。急不得


现金为王,等待时机


请问楼主,本文是你的原创吗?
是原创就在标题上注明【原创】。
是转载就在帖子的开头注明文章的来源,原文的网址,这是尊重原作者。


有思想总是好的。至于能不能实现,可不可行,那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欢迎有思想有头脑的人才。


房地产过分炒作不能说是小问题,美国,日本都已经有教训了。新加坡本身就没有什么本钱,如果一折腾,就啥都没有了。 所以政府一再为购买房屋设限,但貌似挡不住啊,因为自由市场的原因。


貌似很多富人都是房产出身,尤其是在亚洲。


关键是资金太便宜了(利息低),这里投资房地产回报率太高,风险太低。


新加坡是欢迎外来“热”钱买房产的。只是会宽进严出。进来可以,进来就别走了吧,来坐会儿,凉快下来就是冷钱了。老老实实呆着。控制住热钱的流出是政府的重点工作。


新加坡目前已从欢迎热钱转成控制热钱… 取消产业投资移民,和快速提高新元币值,就是对热钱不断升起堤坝…

‘热钱退出’的担心,并不是当下,而是以后。当下担心的是热钱流入… 这个’热钱退出’目前不主动权不操纵在新加坡手上,而是美国这个热钱源头不让热钱从亚洲退出…

美国的救市方案是全球性资本注入,一方面造富他国,另一方面通过贬低美金做穷自己… 通过人造落差关系,提升本国制造竞争力,从而刺激经济和就业市场复苏… 现在落差创造出来,对国内的刺激作用却不明显.. 所以美国应该并不急于收回流动性,而保持他国的相对‘富裕’… 其实就是把美国被金融危机削弱的那部分购买力,转移给他国….

关于这部分奇怪逻辑一直想写篇关于《资本主义和民主》文章,我看抽空写写…


新应该没有过分炒作问题,就从出租价格就可以看出
美国那纯粹瞎搞,三无人被允许贷款,都知道要出事儿,没想到那么大而已


不错,这部分钱无法控制
而且,我一直认为:
新加坡人有钱,很多住组屋的都有公寓
新加坡有钱更有实力,吸引人才和资金。印度穷吧?到几个充满机会的城市,屋价比新加坡还高。机会多啊!
整个亚州都比以前富裕,水涨船高
因此,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低收入帮助,或提供替代的保障房之类的:如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低收入的,以后卖出时80%的利润给回政府
当然,现在的情况下什么也作不了,因为没有房子,变不出来!以后等房子有了,市场可能就自己“和谐”了


哇靠!山谷你真厉害!!!
什么叫远见卓识!
这就是远见卓识!
这次真的不佩服不行了!
今天报纸出DBSS的用地被暂停推出了


前不久,埃及貌似重新洗牌了…  发表于 昨天 14:06
=======================

难道你认为埃及平分了财富?!

仅仅选出一个新政府,还是改变不了资本世界的游戏规则。别的不说,现在埃及能搞定物价问题就不错了(未利花的导火索)


呵呵,的确靠谱,赞一个

最近tampines等等这些DBSS功不可没啊


我今天早上在班车上读我报的时候看到那篇文章,当时就惊了!
严重怀疑山谷是在GIC工作


其实千万别相信这些部长们是什么精英,他们其实也是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在猜房地产的供需和走势。更多是时候是解决问题,房价高的时候想办法降房价,房价跌的时候救火。没有什么长远规划。

比老百姓更可怕的是,他们严重脱离了老百姓,他们肯定不住HDB,他们可能有多套私人房产,子女在国外读书,以他们的收入永远可能想不通老百姓在想什么。

更不要说,在新加坡部长是议员担任的。议员可能是演说家,是政客,但是对于房地产,可能一无所知。

千万倍迷信这些精英。和中国比起来,新加坡的精英更加善于包装而已。自己多做些研究更重要。换句话说,你都可以当部长的。


说的不错。精英是精英,但精英有什么了不起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前5%的聪明人算精英,新加坡得有多少?怕的就是精英自己斗起来,因为位子就那么多。西方民主国家就有个好处:政府没权没势,不然,就跟东方一样,大家争夺呗

新加坡的房子问题根子在1997年以前。积累了很多年,现在,也需要很多年来解决。
不过话说回来,经济问题,任何精英都是白给,因为市场是无序,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下面怎么走。大家都只能瞎猜。很多人都认为诺贝尔奖的经济奖是纯粹扯淡。


引用: 难道你认为埃及平分了财富?!
有些人,纯粹在那儿乱弹琴。能扯到埃及、革命,就知道是多么的不“专业”了


话说回来,部长无所谓精英…

很多公司里,博士生都是打工的,老板是小学生…

领袖不论大小,所要具备的素质,早就超越教育体制的范围…


其实千万别相信这些部长们是什么精英,他们其实也是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在猜房地产的供需和走势。更多是时候是解决问题,房价高的时候想办法降房价,房价跌的时候救火。没有什么长远规划。
——————————————————–
长远计划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1,关键人是短视的,是唯利是图的,放大到dang的层次,也不过是唯dang利是图,所以力不往一处使,很难贯彻长远计划
(你是小李,你也不想再卸任的时候,宣布“很好的贯彻了老李和老吴定下来的长远计划,给人民带来幸福”:L)

2,任期也有几年,大家有自己的KPI和口碑去争取,大家都抢着去干那些见效快的,人人看得见的活,积累政绩。他们混到这个位子,都是人精了,吃力不讨好的活谁会去干?大不了有问题塞在地毯下,等实在藏不住,大家一起扛,扛完了还变成政绩了

(这是我的问题,但如果者变成了我们所有人的问题,那它就不再是我的问题了;或者它变成了你的问题,那就更好了)

(好比若干年后某一任美国总统声称他控制了全球通胀,tmd也不想想是哪个流氓国家放任通胀)

3,引用一位美国总统的话:一切事业归根结底都是演艺事业


引用: 难道你认为埃及平分了财富?!
有些人,纯粹在那儿乱弹琴。能扯到埃及、革命,过于不“专业”了


其实新加坡提倡的是meritocracy,我倒是很赞同的

不过,一般被翻译成“精英主义”,其实不正确。meritocracy说的是不论世袭,不论阶层出身,不论肤色,唯“能力”论,能干者上位

老吴貌似就是kengbong boy,起来的


这个没什么差别的嘛,唯能力,也就是唯精英。

精英其实很广泛的,部长肯定购精英标准。反过来说很多人也可以当部长。不要说一般的精英了,美国那么多经济学家级的精英,谁也解决不了美国经济的问题。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精英在做什么。金星说的博士打工、小学当老板。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博士有什么了不起?自己不会发明创造,就应该给别人打工。当老板的,有当老板的理由。部长也是打工的,哈哈


推理起来是没什么差别,听起来给人的印象就差远了

唯能力论,听起来是American Dream的味道

唯精英论,听起来是红二代,官二代的味道

你问那些阿伯,是精英主义好,还是草根主义好,那当然选草根主义,因为“精英”已经打上官僚,独断等负面烙印了


嗯,我也觉得是

亚洲的话,香港之前就加了息;人民币还在不断提高储备金

新加坡的话,新币已经很高了,而通胀还远看不到结束,加上第二季的私宅比第一季都还要火。嘿嘿,还真说不准什么时候加息呢


太准了…早上看报纸,真的暂停了!


那是有点先入为主了吧。从来没有人说精英暗指有背景的人

草根有什么好?不就是民粹嘛。他们水平那么低,能有什么好主意?达信妹妹赢了,台湾民进党也做过大宝,都是靠草根。至少,曼谷的精英们是气死掉了:谁让一人一票呢?(当然,同情达信因为他是被过火的军人搞掉的)

民主是个虚的,靠民主,必然得迎合多数的草根,不一定会有多大好结果。民主搞得好的最好前提就是:有权势的人搞独裁(资本家),没权势的搞民主(政府官员)。大家各取所需、达到平衡制约。美国最有权势的是谁?不是总统,至少联储主席比他大!谁会和Bill Gates谈民主、草根?与虎谋皮嘛。私人独裁,毕竟有限。政府独裁,那就惨了


这不叫先入为主,是大众和媒体给”精英”的stereotype, 但是话语权不在你这,那有什么办法?

草根也不是说不好,不要向民粹主义发展就好


没那么严重。中国的都6%以上了,房子还不是噌噌地。

利率如果从1。5%上升至3。5%,还贷也就几百块钱的差距,我觉得不值一提。而且,新加坡不用利率来控制,也就是政府是不控制的。

房价,主要是财富流动的问题。财富多了,没地方去,必然买房子。世界范围内,大城市的房子就是一个贵、再加贵、再加贵。就是因为新加坡成为了世界一级的城市,说真的,除非准备不要经济而搞起福利了,不然,就是一个财富流动的洼地。重要的是新加坡本身财富很多

当然,财富总是要流动的,世事难料。投资大鳄从来不看贵不贵,而是有没有更贵的或更便宜的。新加坡如果对人没有吸引力了,房价肯定下降。代价可能更大

很久没有关心过房租了,发现上涨了一倍多,所以,有钱人收租子就够了


新加坡不加息,跟美国的…


sibor一般跟美国是不错,新加坡一般也不干涉银行利率

不过说到用加息作为一个金融工具,我认为政府还是会根据自己经济的具体需要,干预不是不可能的

(列举香港,中国,不是因为新跟随他们,而是目前新加坡和他们,尤其是香港,面临一些共同的处境)


民主的结果是眼镜店发了财:平民百姓近视,政客也不得不近视(一直看选票呀)。看看欧洲就知道了。。。。。
如果民主有用,那就用民主手段(投票)来决定房价再高些还是降低点的,看看会怎么样!

这楼歪得好厉害:房价-。。。革命。。。精英。。。。。民主。。。。   
几轮措施的结果是把卖房的给吓了:你卖了组屋几时可以买回来?你不提高卖价万一又涨了你不就亏更大了?同时也把买家给吓到了:现在不买等新限制出来就更没能力买(公寓)了!看来稳定房价是无解了,只能涨了,除非部长采纳了本帖高手的一些建议试试。。。。


现在买房有风险,卖房也有风险。真为难有米有房的人。。


其实也不是跟美国。新加坡从来不把利率当作中央银行的手段,也就是没有中央银行利率。这大概是少数几个国家吧


不知道这种人有多少,不是新加坡很多人没房子嘛,呵呵。但租金我觉得应该可以cover大部分。


回题

振荡期,确实大家都无所适从。自住的安啦。讨论也没多大意义,就凭这么多人,都有工作,还是不错的工作。那么点房子,哪里会够啊?

我觉得比十年前,现在的人太有钱了。别跟我说什么起步工资没怎么涨,刚跟大学毕业生谈,都有两三个offer。两三年以后都是4000-5000的了。虽然穷苦人是很苦,但人家有钱你不可能让人家不花、银行不贷款啊


大家都从宏观经济,世界经济走向分析,有理有据,再次学习了。

那么从小处说,对于组屋政府的直接手段会不会取消cov或是抑制cov的最高点呢,对于公寓,会不会限制公寓拥有套数或是减少申请公寓土地的批准呢?


从企业发展,社会发展来说,草根没有指示性的作用。只能是被领导。

虽然号称人生来平等,其实这是骗鬼的。当然,草根不应该被忽视,这是精英需要一直铭记在心的。这样就完美了


这个加息指的是,加央行借贷利率,例如美国商业银行向联储局借贷的利率… 不是直接给商业银行定息…

MAS貌似本来就没有自己的利率…


你这就是典型的精英心态。
虽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毕竟大多数人不是从你这个角度看问题的。民主就是即使不用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也要照顾到大多数人的情绪。


根本的问题解决不了:没房子。

没有COV,可以,我不卖可以吧。现在租金多高?回报率有5%以上。所以,还不如政府给你津贴,鼓励你卖;当然,也可以给没房子的津贴,帮助你买。

我看政府是不想搞赤字财政,舍不得银子。七拖八拖的,房价到时候自然下来了也就万事OK了。自由市场经济,大家都能不干涉尽量不干涉。政府干涉市场是很严重的罪过。当年香港干涉股市,不是被骂。当然了,带头的美国,最后只好自己干涉市场。资本主义啊


正确

不过政府可以选择动sibor,它需要的话


可是看zf的样子就算不想干涉,为了应付选民也要出几条政策来干涉一下,以此证明zf是关心大众的。

其实我个人认为,虽然房价高但是正常,这里经济形势明朗,政治稳定,按部就班,虽然枯燥,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本质就是平淡的。

难道要楼市倒了就好吗?

以上是我的” 妇人“之见。


动cov的话是大工程,收效还不一定明显,可能性很低
(cov=接轨市场化,取消cov就是取消市场化,取消了部分的物权,限制了流通)

公寓,如果要给公寓降温的话,那就是增加公寓地块供给,非减少供给
增加买公寓的首付是一个保留手段,不过本地的小投资/自住客会很反感;提高外国人首付的可行性高些


看了楼上2位的解答,感觉上控制楼市光靠几条小政策是无法达到降温效果的,只有让楼市在大环境中自我调节了。


时间吧,时间是最有效的手段


我绝得你说的很对,并没有出什么太大问题
轨道设计的好好的,只是“发展部”变成了“不发展部”,停滞了几年,现在要赶路,而不是靠虑换柜道的问题。赶路就是需要时间,急也没用


目前新加坡的利率和通胀形成倒勾,就变成借越多钱越划算,而且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改变.小投机客们通过房产是最大最快的途经能拿到贷款的.有些人都不在乎本身房产的价值了,只要能从银行套出钱就可以.一些高手只要有一只”母机”就能生出很多”蛋”.


为什么说通胀是抢劫穷人,我很不理解。
举个极端例子。富人一百万,穷人一元,现在通货大膨胀,物价涨到一亿,现在富人穷人都一个起跑线上了,大家都差不多了,但是其实资源还是那么多,所以类似于均贫富的效果


你的比喻不够恰当,
富人可以把99万9千9百99元用来买物品(假设也和其他人一样只是花1元,当然不可能的,可以花多一些),那么通货大膨胀后,贫富才差距就更大了,不是?


富人那一百万都是现金配置?
房产,债券,商品,避险/升值的方法比普通人多多了

他们的财富很有可能是升值的。

即便到通胀后期,他们也受影响。但是你的财富贬值50%,他们贬值20%,那么就相当于他们的资产比一般人升值了60%

这还没有算通胀初期的宽松信贷环境,他们借用cheap money投资生财。。。


哈哈,这个问题很好玩啊…

您又说对了,这个例子里的2个人如果资本不变还是100万和1元,物价1亿,就都是穷光蛋…

但是怎么转不过弯… 这1亿的钱被谁拿去了?

这个世界上,穷人指的是出卖劳动力的人,就是传说中的工农阶级… 富人指的是通过控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权利牟利的资产阶级…

很自然,物价增加的好处被资产阶级赚去了… 所以在你的假设里,结果应该是富人1亿零1百万,穷人还是1元…


你举的例子永远不会出现,如果物价是1亿拿1M根本不能叫富人.
1块越南盾和1M,没有区别.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