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2011年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于今年7月12日出炉。对比2010年的排名结果,首6名始终保持不变,而新加坡则由去年的第11名跻身为本年度第8名。而于去年位于第8名的香港则在今年排在了新加坡之后,成为第9名高成本城市。
这一调查来自人力资源咨询、外包和投资服务提供商美世,其调查的目的是帮助跨国公司拟定外派员工的薪水和津贴。调查共涉及全球214个城市,衡量项目包括住房、交通、食品、服装、家居以及娱乐等。
新加坡一直与香港是对比城市,那么,从生活质量及成本方面来看,两个城市的差距在哪里呢?
让我从各方面解读浅析一下(皆是个人感觉,本人在香港和新加坡都住过一段时间):
1. 环境 – 本人认为新加坡稍微优胜于香港远观:从飞机上往下看,香港和新加坡同样都是灯火璀璨的城市,空气比较清新,能见度高。近看:同样是高楼林立的城市,新加坡比香港干净,而且新加坡绿化比香港好。建筑外观:新加坡的旧式组屋有点整齐而单一乏味缺少生气的感觉,新式的组屋和公寓从外观上看令整个城市看起来比较崭新,但仍欠缺活力。香港的房屋虽然新旧落差大,但让人感觉更有生气,建筑物更有特色。但是新加坡房屋之间的距离比香港大,普通住房的质量也比香港高。(纯属个人感觉)气候:有四季的地方会更有“人味”,春夏秋冬的更替能渲染出人类多层次的性格特色。一年到头都是30度左右的新加坡还是让人感觉有点厌倦的,特别是当你感觉到一年又这样在不知冷暖中过去时。人口密度:香港太挤了,在香港生活总会有一种血压上升、气短的感觉,过红绿灯的时候每个人走得像在小跑似的。
2. 购物方面 – 香港优胜品牌:新加坡和香港皆以“购物天堂”著称。但是在新加坡居住那么久,从来都没有过自己生活在“购物天堂”中的感觉,而在香港生活时,确实有。从同等品牌的物品价格来看,新加坡还是不够香港便宜,而且,从百货商场、街头小店中,大至奢侈品,小至地摊货,香港所拥有的货物种类比新加坡齐全,包括香港本地品牌,大陆品牌,日本品牌、欧美的二线品牌等。而相对于电器和生活用品,有了国产货的加入,再加上毗邻深圳,在香港选择面更多一些。如果是买进口货,香港会便宜一些。信誉:新加坡的商家信誉高于香港,香港还有可能买到假货,新加坡买到假货的概率就小很多,顾客可以很放心。
3.饮食费用:总体来讲,在外面吃同样性质的东西,例如工作餐,或者去一般酒楼搓一顿,香港的费用总体来讲比新加坡高20%。但由于新加坡政府鼓励大家少在家做饭,多去外面吃,刺激了大大小小的食阁林立,而且一般居住区附近总是可以找到食阁,因此,在新加坡,外面吃跟自己家里做饭的差距不如香港外面吃跟自己做的差距大。因此,如果到了香港,选择中午外面吃,晚上自己做的方式(相比新加坡每顿都在外面吃),那么香港的饮食费用只是比新加坡高大概10%左右。味道:至于吃的质量,我是肯定偏好香港的。
具体点来个物品价格对比吧(按20天工作日来算,以下香港方面的数据是现居于香港的朋友统计所得的,新加坡数据是我所了解的,也许会有偏差,那就让大家来补充或说说吧)
A. 香港(按1:6.4算成新币) B. 新加坡(新币)
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 1562(78.1/天) 2800(140/天) (薪水统计是按照两地的名牌大学平均起薪计算的)
普通T-恤衫 3(0.03天)
:lol:lol:lol:lol先抢沙发,然后再慢慢欣赏,哈哈哈哈
Mercer的报告…..有些水分的。它都是在金融区或者是购物区做的调查
提问:若是每月(30天)工作日20天,每天剩下78元(去除所有日常花销,纯剩78),买房需要20万,需要多少年才能攒够这些钱,你会怎么算?
条件:说说算法,看看思路,哈哈:)
新加坡市区2室一厅的月租金应该是2000~3000元比较合理。现在的价。
边远地带的老组屋3房式(2室一厅)月租金都已经2000元了。
香港的房价这么便宜?
楼主这种算法不太严谨哦
只比较几项谁高谁低,但是没有加权,就不能quantitatively得出哪个生活成本高点。不过无所谓了
印象中,香港用的便宜些,吃的如果按一样的质量数量,也是便宜些。因为公共住屋有限,就是住房贵点。但是租金来说其实新加坡现在也不必香港便宜
所以我也觉得新加坡现在生活成本的确要高过香港,sigh
个人觉得,香港虽然人多,但是做什么事情都比较方便,而且效率高。
食物:香港更加的胜过新加坡。
居住:香港贫富差距比较大,所以有的地方不如新加坡干净。
治安:新加坡好。
人民:香港人更加的又自信。
HK普通房子100平米 12.5~32万 * 6.4 ?
是这么读的么? 这么便宜? 咱江浙的沿海农村都快这个价了
恩,数据我会再跟香港的朋友核实下,大家可以都补充下哦~到时候我再整理出来~
HK100平米的屋子,除了占很少比例的村屋外,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住得起的!
普通工薪的,全家住交通方便的50平米(实用面积)的房子,已经算小康了;就这样的房子,没几百万港币还拿不下。
小朋友同样读国际学校,HK的平均素质比SG差很多。因为这样的居住环境,这样的空气素质,很难留住好的洋人老师。
还有女佣,这边的女佣若是怀孕了,雇主立刻送走没有二话;HK的却不能,必须服侍到她生完孩子为止!这边还在讨论要不要每2周给一天休息;那边早就是铁定每周一天休息了。
对于不喜欢逛街,只喜欢全家自煮自吃有机健康食物的人而言(我的一个好友),HK没有任何吸引她的地方。从SG去了那里没多久,夫妻两个就眼睛发红(空气差,过敏);住的地方又小又贵(租在以中产为主的老楼-置富花园,50平米建面的2房1厅,12000港币左右月租)。流利的英文与普通话,当地却不是个个都能听懂的;有时还必须请我这个广东话的三脚猫去做翻译。所以,合约一结束(主动不想继续了),全家立刻逃回了本地。
对待女佣等这些,感觉香港更人性化一些,更“民主”一些。香港菲佣多,本地印尼,缅甸佣多(连菲佣都会挑去香港)。
小学教学,香港我不清楚,这边的小学生整体水平貌似要弱点,当然正如“精英政治”,顶尖的小孩在国际拿奖也是不手软的。
我没有在香港混过,说不清楚,等待更多数据/观点
最后,希望大家比较时多用数据,少带情感,因为情感是难以数据化的,而且为个人经历而左右。
不然,这贴很快就违了楼住的本意,变成口水贴,到时候喜欢香港踩新加坡,喜欢新加坡的踩香港,那就一点意思没有
难道香港大学生的起薪只有1562新加坡元?比新加坡大学生少那么多?
香港人那叫自信还是SB?
新加坡不管是政府还是人民,都是自己打拼出今天的成就的
香港离开了大陆,屁都不是了
这还是中国在保护香港人,不让大陆毕业生轻松去港的结果
其实以香港和新加坡的实力来说,是根本没资格玩民主的
我觉得香港的食物比新加坡的好吃而且相对便宜.
但是住太贵了, 一个2室一厅的服务式公寓一月租金要1万5港币, 虽然对着很好的景色, 但是厅那么小, 房间就是只能摆张床和一个衣柜还有一张超小的写字台, 天花板到地板的距离也比较矮些, 感觉压抑.
有公寓住就幸福去吧
香港的屋村可是全世界出名的。。。。
真没想到香港大学生起薪这么低。只有1562新加坡元,和新加坡的Poly毕业生差不多了。
语言很重要。香港讲广东话,新加坡人讲“坡式英语”。对于天朝人(除广东人外)甚至红毛人来讲,新加坡远好过香港。广东话是与普通话或国语一点不搭边的,“坡式英语”还是靠谱的,所以就语言环境来讲,新加坡好!
如果非要把语言优劣势量化的话,我的见解如下:-
香港广东话:3 (1分最差,给3分是因为广东话在国际华人圈中还有一点点影响力)
新加坡英语:7 (10分满分,有口音,但不怎么影响交流)
我的评分标准:-
纯英语:10分(英国伦敦音,如BBC;美国如VOA,CNN,NBC等,但除南部数州;加拿大)
澳/新西兰英语:9分
北欧英语:8分
坡英语:7分
印英语:7分
西班牙语:6分
中国普通话:5分
阿拉伯语:4分
广东话:3分
闽南话(福建话):3分
俄语:2分
其他小语种(如上海话,韩语,马来话等):1分
將坡人的英語同印人的英語放在同一個層次,我不能認同。
你去印度一趟就知道了,本地年輕人除了中國移民,幾乎都沒有英語障礙,你去下印度試試,而且就算大學教授,好多口音都很硬,我學過印度的梵巴,還聽著難受,何況別人。
而這邊的大學教授,一水兒的英美腔。
这个我不同意,而且新加坡的大学生起薪都有2800 ?
几年前我就见过一家普通的休闲服装店请销售员底薪是9000+ 港元。
人家是平均,你看帖要看清,當然不可能人人都有,有的高有的低。
香港空气清新,能见度高??我家小朋友每次去香港都会鼻塞敏感,一回新加坡自愈。
香港的房屋确实让人感觉“生气”,很有“特色”。弥敦道那一带算是不错的吧,高雅的半岛酒店店边上,华丽的名牌店边上,到处夹杂着不堪入目的旧楼,肮脏得像巨型垃圾桶。
普通日用品两地差不多的,都没什么人口税,新加坡多了个 GST 所以稍贵点。
香港市区租两室一厅才1562新币???我没看错吧?04-05 年我常驻香港7个月,在铜锣湾租了个60平米不到的老鼠公寓,2万港币。
100 平米房子才 32万新币??????这是香港吗?
除了留洋回来的,本地香港人的英文实在不怎么样,从做office的到经常在电视上讲话的政府官员,发音完全就是国内学校教出来的那种口音,用法太生硬,我老觉得他们是要先用中文想一遍再翻译出来的。Singlish 发音也不好听,但用法强多了也自然得多。
刚来新加坡时,自以为英语没问题,因为在国内根老美沟通没问题;可到这参加第一次面试时,还真听不懂新加坡面试官讲的话,当时就纳闷,他们讲的那叫英语吗!?呆久了,听坡语没问题了。
跟印度人接触久了,对他们的话也熟悉了,交流也没问题;
两地的英语口音都很重,没法讲谁更接近标准英语。
所以,我把坡和印的英语放在同一水平上。
呵呵,鼻塞敏感是 个人原因多一下吧。
比如俺,回家就啥事没有,在这 就 鼻炎,还超级严重
“而這邊的大學教授,一水兒的英美腔”
这个。。。 应该不包括engineering类的教授吧。。。
楼主讲的是生活成本,我觉得嘛,focus on 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比较好
环境
空气
语言
政治
文化
。
。
范围太大了,不好讲,这样的话,就变成谈喜好了,我觉得有违楼主初衷,坐等变水贴
恩,主要是茶米油盐这些,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收集资料,不过你说得对啦,不能跑题了。我已经很多年没在香港了,这些数据也是问一个在香港的朋友拿的,大家想要什么数据也是可以提出来,我再问问看其他朋友~再做个统计
香港的房子太贵了,又小又贵
这里的组屋再不济,也比香港的好多了
想问一下 “高浓度葡萄籽胶囊”是治疗 过敏性鼻炎的嘛?
是的话,哪里有卖啊,什么牌子啊,谢谢诶了
实在是深受鼻炎的毒害啊。。。
香港就是吃得舒服,每年11月我都要去香港狂吃大闸蟹,新加坡也有但没那个气氛。
其它真没什么能让我特别待见的,当然因人而异。
转一篇相关的博客,是最新的。
忧郁的香港
鱼仔
疑似候选特首梁振英近日终于打破了沉寂,批评了政府不作为、浑浑噩噩的夕阳等死心态,并罕有地指责政府置中下阶层苦况而不顾,漠视整个社会结构扭曲而与商家共谋。似乎想告诉大家,如果他当选特首,他有决心有能力改变香港权力前行的方向。他的表态相对于其它疑似特首,更加切中香港深层次矛盾的本质。香港这个十几年来形成的烂局来讲,太需要有担当的政治家了。惟独不缺的,就是各种五花八门的投机政客。庸医害死人,庸特首更可怕,极有可能将香港这条船拖入不归路。
回归十几年来,香港贫富悬殊矛盾不断加剧,社会结构呈凝固化态势,上下流动性大大减弱。当年臧姑娘从卖水饺的小贩身份,到水饺女皇的华丽转身,早已成了香港的昨日黄花。而今社会底层上升通道完全被商家财阀堵塞,政府和商家财团明里各走各路,暗地里踩着官商gou结的鼓点,步调一致往前行。政府施政向商家财团严重倾斜,社会阶层的日益分化,导致基层民众仇商仇富情绪日甚于日。
唐英年走入世人视线后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有雨。好像游戏中的魔头,一阵商一阵官地变换着自己的装备,鱼于熊掌尽收囊中。但最近在得意忘形之时忘了自己的为官之尊,为了尽显其富贵之人高高在上的矜贵,口若悬河说香港没有长工时,没有通货膨胀,没有护士短缺,没有保皇,而且没有僭建,就差说出张栢芝也没有在飛机上重遇陈冠希!
在他看来香港什么问题也没有,就算很多人没钱捱穷,也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没有成为李嘉诚。他只是没有想到香港市民会这样回答他轻佻和傲慢:咁还要你唐英年做甚么,你不如英年早逝吧!香港需要的是有担当有能力的政治家,绝不是像他這般轻狂的纨绔之徒。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他公器私用、不修其身和一系列为官的劣政终于惹蚁上身,劣品如潮。作为政府施政的把关者,唐英年的民望随着夕阳政府一路下滑。他在市民眼里已变成一个『政治营养缺乏症』患者。现在好了,自由党主席田北俊按奈不住被日益边缘化的寂寞自动现身,以商家角度挺他做特首。市民觉得自由党的举动极之不识时务,认为他们是在抱团取暖,让人觉得做作和厌恶。
对于滑铁卢的唐唐来说,不啻于请鬼来压惊,愈帮忙离死愈近。自由党平时气血两虚,一副惟惟诺诺的鬼鼠模样。今次为了挺唐唐选特首惺惺作态,如同在回光返照中放了个响屁,虽然让人恶心,不过也就是是个屁而已,臭气散过想必留不下什么东东來。
自由党创党的人都是中小企的企业家,他代表着所有老板说话,但为了能从普罗大众手里乞讨一些民意,有时会假惺惺说一些服务于香港市民的甜言蜜语,但从其政党的服务对象和理念来看,和普罗大众的诉求相距十万八千里。在政府复建居屋问题上,自由党嘴上口口声声说不反对,但随即提出的数千个单位的居屋数量限定的建议,他们的反对立场顿时昭然若揭。『不反对』看来是『又想当[关键词屏蔽],又想立牌坊』的最好脚注。自由党头顶着『富贵党』的桂冠,忽然东忽然西地发癫痴,其实是其墙头草的猥琐本质使然。在最低工资的取态中,「自由党」为了取悦于商家财团,不惜牺牲广大劳工阶层的利益,竭力阻挠此法例的通过和实施。
自由党早已变成了『保护无良僱主的政党』,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到今日,以地产霸权为核心的财阀垄断從社會的各個方面蚕食着香港的发展成果,试想在这怨声载道民生环境中,他们还剩有多少生存空间?党内一些大佬觉察出自由党离心离德的端倪,资深党员田北辰终于发出了不想代表『商界』的声音,可见自由党已四分五裂,成了香港社会一个多余的、没什么价值的负资产,它被社会抛弃是迟早的事。
温家宝总理自五、六年前就多次提出香港深层次矛盾的问题,但香港的深层次矛盾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方面看似有很多答案,一方面又觉得讳莫如深,其实揭开这个谜底也不难,香港的真正权利不在于政府,而在于财团阶级,如果说商业垄断是原因的话,贫富差距就是结果。
一般正常的社会发展逻辑是这样的:发展是手段,目的是将发展带来的利益结果惠及大多数民众,人民由此走上富裕之路。然而我们在香港看到的情景是相反的,社会财富的蛋糕愈来愈大,而广大中下阶层吃到嘴里的却愈来愈少,贫富悬殊迅速扩大,社会系统正不断地被恶质化。其实,如果撇开了资本垄断贫富分化的因果关系,什么中心什么未来的大都市定位及发展以及香港大多数人的利益都是扯淡。
香港的垄断财团如同某些可以控制宿主的寄生虫一样,寄生于社会机体不但榨取社会财富,且会控制社会的运行,并使之朝着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他们运用自身强大的公关能力,可谓上九天可揽月,下五洋可捉鳖。和社会各个权力关键点默契配合,把民众的诉求声压到最低,用各种良好归宿诱使当政官员有意无意踩着他们的鼓点跳舞。其结果是可怕的,广大市民的福祉就这样被社会少数资本的操纵者蚕食了,以至于造成今日之结果。正如梁振英所言,社会整体财富大幅增加,而广大底层市民生活质素大幅后退,甚至差过回归之前,形成今日民怨沸腾的社会。
香港和新加坡是亚洲双城记中的主角。两个城市都是面积细小的城市,都接受过英guo统-治。但新加坡在其强势政府多年的积极作为下,较好解决了市民的衣食住行; 而香港长期奉行积极不干预经济政策,一面要看大商家的脸色行事,一面又要脸面朝北力求政治正确。为了推脱责任,把英殖民地时期留下的经济自由度当成金贴在脸 上,香港在短短十几年时间,丧失了科技发展和创新的能力,以至经济基础越来越狭窄。香港的经济结构中所有的蛋全部放进了寡头经济的篮子,孤单的金融业成为未来对外竞争的唯一王牌,香港在动荡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格外显得脆弱。
风雨飘摇的香港面临问题多多,在一团迷雾中前途堪忧。
呵呵, 其实 香港 的 古惑仔 还是很让人向往的。。。
我來新後也深受過敏性鼻炎之苦,就診多次都不行,說是這里花草太多的緣故,一回國就好了。
去年我LP在網上查到了用艾灸來治,說起來你不信,我只烤了一周,基本就好了,以後基本不發。
要知道我最重的時候,一年大概要流兩百來天的鼻涕,而且稍重點就發高燒,健康基本全毀掉了,所以本來都打算回國謀職的,呵呵。
艾條也便宜,人民幣十來塊錢買十根,就能用五天,你大概花個一百塊人民幣就能解決問題了,但只知道過敏性鼻炎。
“艾灸” 好像没有听过
麻烦嘛? 治疗鼻炎的 艾条 有什么特殊要求嘛,还是只要艾条就好
还有,怎么 艾灸呢?
谢谢了
新加坡也能買到艾條,拇指粗的象蠟燭一樣,點著了以後邊看電視邊烤一些穴道,主要是鼻兩側的迎香穴,一次十分鐘,烤上一周以後,基本就OK了。呵呵,我可是二十來年的老鼻炎,也就兩天見效,一周就斷根了,說實話,我自己都不相信有這么神的東西。
以前吃各種脫敏的藥,噴各種噴劑,我和別人共用一個辦公室,呵呵,害得人家都很郁悶,因為我怕空調太冷,還總打噴嚏,一天要打幾百個。現在真的是好了。
你上網自己搜吧,有個網好象叫艾灸網,我現在要是有心情,就用來烤烤肚臍,說是養生的,以我的經驗來看,絕對不會是吹牛。
好,谢谢童鞋了
呵呵,最近刚好有朋友回家,让帮忙带一些试试
新加坡就有的,直接買一包試試就好了,我是直接去中醫診所去開的,回來報銷,呵呵,反正也就是五坡幣一包十根,我一次讓人家開十包,夠用半年的。
現在是什么都用來烤,什么風濕啦,保健啦,呵呵。
俺还是学生,没有报销。。。
其实,你也可以去本地的大众书局买这本书:《過敏,原來可以根治!》,自然医学博士陈俊旭博士写的。他本身曾是严重过敏性鼻炎的多年受害者,现在早已好了。
香港人也是一样靠香港人的努力才有今天这样的香港,回归后中国大陆的确给予了香港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但是不能否认香港人同样也有自己的成绩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