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教育

珍惜生命:课业和感情不是一切

                青少年应该珍惜生命:课业和感情不是一切
http://static.stomp.com.sg/stomp/sgseen/chinese_ss/675708/teens_should_cherish_their_lives_school_and_bgr_arent_everything.html

                                                           
                                                
            
在1个月内,就有3起青少年结束自己生命的事件。表示担心的STOMPer G认为他们应该珍惜生命。

根据6月13日The New Paper报道,16岁的Darryle Tan Wei Guan, Lim En Han 和18岁Krystal Aki Mizoguchi都摔楼自杀。

中 4四的Darryle在3月25遭停学 (注: 因为打了老师)。他随后兼职并且独自发奋用功读书,看似变得比较乐观。但不到两个月后在5月29日那天便自杀了 (注: 临死前曾打电话向父母道歉)。

Lim En Han (注:林恩函) 一直都在看心理医生,在3月时离开华侨中学。根据联合晚报的报导,相信她是面对感情问题和课业上的困难而导致她在6月5日当天自杀。

日本人与新加坡人混血儿Krystal Aki Mizoguchi,,在义顺初级学院领取A水准成绩后,得知只能够就读私人大学后在5月14日摔死。

STOMPer G 分享了他的看法:

“我感到很难过。他们的前途无量。

“我赞成新加坡撒玛利亚(Samaritans of Singapore)要求学校通过自杀预防计划。 我们对成绩太过于在乎,忘了考虑到人性的因素。

“Facebook联合创办人,Mark Zuckerberg 是哈佛大学的辍学生,但现在27岁的他,也是成功富有的。

“世界其中一名最富有的人,Bill Gates,离开哈佛大学自己创办了微软公司(Microsoft)。

“Steve Jobs 因为父母财政负担太重,离开了里德学院。要不是有他,我们就不会有iPhones 手机、iPads和其他的苹果产品了!

“自杀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有需要,就要寻求帮助,因为我们毕竟只是人。

“还有那么多值得我们生存的理由!”

file:///C:/DOCUME%7E1/LC&T/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母亲陈太太(48岁,家庭主妇)和父亲(52岁,建筑公司老板)展示儿子生前的日记,并说儿子被令停学后心情沮丧,就像日记中所说“很累,厌倦一切”,结果走上不归路。从Darryle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他很想回去上学。—————————————————————————————————————————————————–

新加坡‧疑學業感情受挫‧女高材生墜樓死
http://www.sinchew.com.my/node/207384

(新加坡6日訊)新加坡一名18歲獎學金女高材生疑學業、感情受挫,從住家組屋17樓飛墜,當場香消玉殞。新加坡勞明達捷利歌路第815座組屋昨天下午1時50分發生一場墜樓案,死者是18歲的林恩函(譯音)。據瞭解,死者天資聰敏,從小對新科技發展有著過人天賦,曾榮獲國防科技局獎學金,前途燦爛光明,堪稱“小小科學家”。
曾獲國防科技局獎學金
記者查悉,死者中學畢業自著名女校,是直通車計劃下的學生,現就讀新加坡著名初院。她也在2008年榮獲青年國防科技研究獎學金(YDSP Scholarship),並在去年榮獲國防科技局獎學金,原本擁有在外國名門學府深造的機會。此外,死者從小成績斐然,是政府會考的常青狀元,小六會考科科考A*,中學時期數學、生物、物理等科目成績也十分標青。據知,她的中文造詣深厚,從小到大中文考試從沒失手,就連教補習賺外快,也專教華文與數理,是一名人才。
死者曾看精神科醫生
據16樓一名居民鄧先生(70歲)說,死者面部朝下倒在組屋樓下,頭部流了很多血,情景駭人。“女生蓄一頭短髮,身穿米黃色上衣和褐色短褲,被發現時沒有穿鞋。”消息也指出,死者之前有看精神科醫生,不知是否是在學業上面對很大的壓力。警方受詢時證實這起墜樓案,並表示把此案列為“非自然死亡”性質處理。(星洲日報/國際)”I have benefitted from this attachment programme in learning more abou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ow to draw a research poster and interacting with experienced researchers. I have also learnt how to deal with unpredictability in research works. In the future, I am thinking of becoming a Physics lecturer.”
         Lim En Han, Hwa Chong Institution student, participated in JC Science Award Student Attachment Program in 2010

图片来源: http://www.ime.a-star.edu.sg/html/sReflections2010.htm

                                                                                                                  
                       


很痛惜~~~

教会孩子努力向上
也要教会孩子左顾右盼
放松精神
适当的享受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人生终究不是一场智力竞赛~~~


安全和健康比成功更加重要


我的同事uncle,两个女儿分别是律师和医生,都是VJC毕业的,今年以来一直在劝说我:
不要硬生生推着孩子去到一流名校,承受非一般的压力。
不如让他退而求其次,有那种更多的自信和从容的生活。


现在的社会,只讲功利!忽视人的本性!让我们的孩子早早的就被污染了!

好可爱的孩子们!你们要顶住啊!


昨天我收到华中的信,学校为学生们开设了“Penn Resilience Programme (PRP)”, 目的是预防忧郁焦虑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家长也被要求参加今天晚上的课程介绍会。看到这封信我隐约感觉一定是出了什么事,就去网上查了一下,于是发现了这一条新闻。

华中学生因精神问题退学休学的事儿时有耳闻,看来学校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太让人痛心了!如花的生命就这样瞬间飘零,让家人们如何能面对啊!
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要早早地告诉他们,胜败乃人生常事,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
和生命相比,任何成功标准都只是一个游戏。


怎么会这样,太痛心了。
好在我儿子从来就是一个输得起的人,混混的性格对自己没要求,平凡,平安就好。


那位林恩函是怎么回事?有没有从华中毕业?毕业后自杀的?


好可爱的孩子 !痛心!!!


这个社会,本身就是适者生存, 每个国家都有这样的事, 对比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被劝退,8名学生相约自杀相比, 就不算什么了。


查了一下,她还没毕业, JC2的。以下是她自己写的简历(华文补习的广告):

2010 Scholarship (Hwa Chong Institution)
          DSTA Junior College Scholarship
                                                         
2009 GCE O (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
          Higher Chinese Language (A1)
                                                         
2009 Integrated Programme (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
          Language Arts (A1),  Higher Chinese Language (A1),  Integrated Mathematics (A1),  Biology (A1),  Chemistry (A1),  Physics (A1),  Integrated Humanities (A1)
                                                         
2009 Testimonial (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
           
                                                         
2008 Scholarship (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
          YDSP Scholarship
                                                         
2005 PSLE (Hong Wen School)
          English Language (A),  Chinese Language (A*),  Mathematics (A*),  Science (A*),  Higher Chinese Language (Distinction)
                                          


能查到这个女孩的家庭背景吗?
我觉得这种事情出来,学校应该不是最主要责任。应该是家庭教育哪里出问题了。


我们存在的目的
不是变成疯狂的陀螺
让自己的精神和健康分崩离析

我们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
是让他们学习爱、体会人生的美好
而不是让他们学习争斗、走极端

这些外表成功、内心绝望的孩子
人生对于他们已无乐趣可言
他们逃避的究竟是什么?
压垮他们的究竟是什么?
他们是怎样被推上这条路的?

其实,版内的父母
都曾经走过青春这条路
多多少少记得那风风雨雨的内心世界

所以,关爱孩子
就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
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
面对自己的命运 经历自己的人生

即使孩子选择甘于平庸,
只要他有自己的快乐和希望
内心有自己的草原牧场
好过在绝望的悬崖上 一跃而下……


恩,我儿子跟你儿子一样,太没要求。昨天我在华中看到你家公子了,他们班卖茶叶蛋。


她拿了这么多奖学金,无形之中增加了莫大的压力,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有时候我我觉得成绩排名、荣誉甚至补习等等,都是孩子的无形杀手,杀人不眨眼的。

我孩子今年年中考试英文成绩不理想,我问她是否去上补习班,被一口回绝。好,不想上补习班那就不上,我也不勉强。既然自己表示有信心,把英文课考好,那就看你自己的表现了。


别再发了,真的要哭了,这么优秀都化为尘土了。


你认识他啊,卖茶叶蛋,我都不知道,很适合他的风格啊。


再补上一句,如果这位华中女生之前已经开始看心理医生的话,那么颁发dsta奖学金给她是不恰当的,奖学金审查环节出了问题。


如果有可能的话,建议父母带孩子去慈怀机构担任临终关怀的义工。
倾听站在生命尽头的人们的声音和忠告,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会走到终点,那里的人生总结 或欣慰、或后悔,都是诚实的
对话中,对于人生的留念绝对不是分数、职位,而是良心与爱


明年PSLE  写的多好哇~~~~~~~~~~~

嗯,有感而发~

了解自杀者的内心感受


春满月圆 这个是高年级才有的?

我儿子是中一的,班上每个同学都要参加, 但应该只是试点,别的班的有些还没收到邀请。以下是学校邀请信的部分内容 (太多字了):

Parent’s briefing on implementation on Penn Resilience Programme (PRP)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son has been selected to take part in our research on the Penn Resilience Programme (PRP) and we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to a briefing on the research and the PRP…..
The PRP was designed to prevent depression & anxiety symptoms and build overall resilience in youth. The programme comprises of two modules: cognitive andsocial problem solving. The cognitive component is intrapersonal in focus, students will learn to monitor their beliefs and evaluate their accuracy inaccord with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developed by Aaron Beck). The secondcomponent covers a variety of skill for solving problems and coping withstressors and difficult emotions. It includes teaching of assertiveness, skills for problem-solving and decision-making and strategies for relaxation and overcoming procrastination………


完了~
今天的天空又湿湿的了……

女孩儿的照片
让我想起了我的侄女

也是 花季……凋零……
痛……!!!


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他们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孩子和父母都觉得对方的思想很幼稚,导致很多时候根本无法沟通。这时候孩子往往会选择逃避,使父母亲误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大错就此酿成。。。

还记得“华文智多星”吗? 南洋女中失利后,队伍中那位瘦瘦的女孩在她的博客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再说上个星期五下午从新传媒赶回学校准备辩论赛.  一系列小插曲过后任教练没有让我上楼讨论辩论,而是在图书馆外谈了一会儿话, 虽然最终仍没有说服我, 我还是觉得很感动.  从来也没有人这么了解我(but of course, notentirely).
很 多人都会说没有人比父母更了解自己, it mightbe true for some people, but definitely not me. 其实爱啊照顾啊什么并不就等于了解, 而我说他们不了解我的时候也并不等于我否认了他们的付出.只是很不幸的是, 我的父母待人处事趋向于大众化, 所以自然而然无法理解我的想法我的行径. 大众化的思想我了解, 且能找出它的愚昧之处, 而我的思想他们不了解,也无法理解, 于是就直接造成了我和我的父母永远不会站在同一战线.

或许有人又会说不管理不理解找人发泄一下也是好的, 但是请看看这个flow:
我向父母发泄–>父母必定会用他们大众化的思想来安慰我–>这时候我必然需要指出其愚昧–>可我心情本来就不好了根本就不想辩论,且他们根本不可能理解–> 结论:一开始就不要跟他们说任何东西.

所以当任教练冷不丁问我回到家会不会跟父母倾诉的时候我真的很想笑. Do I have a choice? 就好比李煜《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指的并非自己选择不言, 而是无人对言.。。。。
Anyway. 如果现在你问我我最想要什么, 我会说: 让时光倒流. 又或许, 不论重来多少次, 我也注定做什么都是失败的吧。。。。。。。
All in all,To Nanyang, 黄博士, XS and SY,
I’m really sorry for the shame that I have brought to you.”
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男人的思维和女人的思维有别呀!
看来,我只能算半个女人,比较理性。
楼主对教育是真的有点悟道了。


十分同情他们的父母, 但要遣责这几个年轻人,不孝啊, 白发人送黑发人,如果死不成,在新加坡会被控上法庭的。


To:明年PSLE  CD88  orchestra  大地回春~诸版亲
慈怀医院有义工在全岛各区上门看望末期病人。
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填写申请表格。
社工部门根据各人的时间灵活安排。

  


呵呵,男人女人的思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侧重点有差异而已。

转载:女人的逻辑和思维方式
http://gaoxin.teeta.com/blog/data/68056.html

昨晚临睡前躺在床上看林语堂的《女论语》,结果笑得差点从床上跌下。感叹林语堂的幽默之余,开始琢磨女人的逻辑和思维方式。
男人喜欢玩逻辑思维,比如,先明确一个概念,然后进行推理,最后下断判。女人却没这么罗嗦,她们往往“抄近道”直奔主题
比如说,妻子做了一桌子菜,丈夫边吃边唠叨:“真难吃,象猪食(明确概念),炒这种菜的时候不能放酱油,否则破坏了清香,还有,我早就跟你说过,拌凉菜不要放花椒粒,弄得人满嘴发麻,呸,这是米饭还是沙子呀,牙差点咯掉……(罗列事实),你这个笨蛋(结论)。”
如果是男人,会从“放酱油有理、放花椒粒有理、米饭其实不比沙子硬”等方面反驳,但女人才不会这么笨呢。她会直接说:“你吃不吃?不吃滚一边去,是的,我做的就是猪食,所以你才肥得像猪。”

嗯,的确,这才是问题的关健:不好吃也没见你少吃一口。所以,男人被噎得翻过若干白眼之后,知趣地选择闭嘴。
上学的时候,我们学校没人性地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周末放假,各系回家的人数有指标,比如一个系给十个指标,分到指标的可以回家,分不到指标的只有望家兴叹,我家在外地,整个周末还不够来回的路程呢(那时是单休日,而且车速也慢),所以我从来没有回家的机会,那些指标只是为家在当地或附近城市的同学准备的。一次周末临近,一女生分得一个指标,乐得直哼哼。
我问她:“假如现在我花钱买这个指标,你想卖多少钱?”
她瞅了瞅我,反问:“你买回家指标干嘛?你又回不去。”
我说:“我只是假设。”
她说:“不可能存在的事情,你假什么设?”
我说:“比如说吧,我家在当地,我想买你的指标回家。”
她说:“你家什么时候搬过来的?”
我说:“现在还没搬,我是说假设。”
她说:“没搬你假什么设?”
我当即气昏,心里大骂遇到了笨蛋。过了多年我才发现,真正的笨蛋是我——这丫头故意跟我回避不好回答的问题。
女性的理性与男性的理性截然不同,理性在男人来说,往往可以指挥自己的行动,但理性对于女人,往往只是一个游戏,或者飘渺的概念。就像我们形容一个胡闹的孩子:“心里什么都明白,就是作(读一声)。”
有一年,妻子过生日,我们决定出去吃晚饭,我问妻子:“想吃什么?”
妻子回答:“我要吃肯德基。”
我最讨厌那种东西,于是建议说:“别吃肯德基了,咱们换个别的吧。”
妻子很乖,说:“也行,你说吧,吃啥?”
我说:“火锅怎么样?”
妻子说:“不好,不喜欢。”
我说:“川菜?饺子王?”
妻子仍旧不喜欢,我提了好多建议,妻子还是一一否决。无奈之下,我说:“你定吧。”
妻子说:“我要吃肯德基。”
?我真要急了:“咱们别那吃垃圾食品啦,都是油炸的,什么滋味也没有,再说了,那里面都是乱吵的孩子,咱俩找个肃静的、雅致点的环境多好啊。”
妻子说:“嗯,你说的有道理。”
看她终于改变了态度,我松了一口气,问:“说吧,想吃什么?”
“肯德基。”
她的回答令我眼前一阵阵发黑。
我发现,女人的直觉有时非常准,这一点林语堂先生也承认,“她们要说某人不好,某人便是不好,你要与她分辩是没用的,而事实每每证明她们无理由的直觉是对的。”
有一次,妻子给我洗衣服,把我的一件新买的白衬衫和深颜色的衣服一起扔进了洗衣机,结果把白衬衣洗花了,妻子发现自己犯了错误以后,把这件衣服塞进阳台的角落里(估计她想有时间再扔出去以毁灭证据)。后来我找这件白衬衫,到处找不到,问妻子,她说没看见,并反咬我一口:“准是你哪天喝酒喝多丢在外边了。”气得我大声反驳:“我喝酒又不是跳脱衣舞,脱衬衫干嘛?”最后衣服没找到,这事儿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过了大约一个月,我在阳台里找东西,突然发现了这件被妻子忘记扔掉的衬衫,起初没认出来,拎起来仔细看,当即气得要死。于是怒气冲冲地质问妻子,妻子脸一红,不以为然地说:“嘁!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件破衣服嘛。”
我说:“我不是心疼这件衣服,我说的是这件事儿,染了就染了呗,但你却反咬我一口,这是什么性质?你说你这样做对吗?……”总之,我旁征博引,古今中外地讲了一大堆。
妻子见我喋喋不休,不再理我,甚至不再看我,当我透明。我更生气了,扳着她的脑袋,强制她看着我,继续质问:“啊,你说,你这是什么性质的行为?”
妻子被我逼得无奈,说了一句:“瞧你那傻×样!”
啊——?我的脑袋瞬间空白之后,突然发现这个结论一针见血。可不是嘛,不就是一件破衣服嘛,哪有那么多的性质,什么性质?顶多算是捣蛋或恶作剧罢了。
最后,我总结说,不要跟女人讲道理,跟女人讲道理没用,这并不是说女人不懂道理,男人把道理拿来“讲”,女人却把道理放在心里。相比之下,真正“懂”道理的,往往是把道理放在心里的女人。

以前看过一个笑话:女人去水族馆,看到了海豹在水池里游泳,她夸奖道:“多么漂亮的鲸鱼啊!”
工作人员听了,纠正说:“这不是鲸,是海豹。”
女人说:“胡扯,这就是鲸。”
工作人员说:“你看,鲸没有前肢,而海豹有前肢。”
女人说:“胡扯,这只鲸就有前肢。”
工作人员说:“鲸的体积要比海豹大得多,鲸不会这么小。”
女人说:“胡扯,这只鲸长的就小。”
这时,海豹从水池里爬上了岸,工作人员松了一口气,认为这回能说服女人了:
“您瞧,鲸是不上岸的,但海豹上岸。”
“胡扯,这只鲸就上了岸!”
有人看了这个笑话之后,认为女人很笨蛋,我却认为:这个工作人员才真是笨蛋呢——他被聪明的女人给耍了。                                       


对对对对,还是想点好玩的事吧。

爆笑语录(双语)

Children: You spend the first 2 years of their life teaching them to walk and talk. Then you spend the next 16 years telling them to sit down and shut-up.
孩子就是:你先花2年,教丫们走路和说话。然后你再花16年教丫们坐定和闭嘴。

Laugh at your problems, everybody else does.
你有什么不开心的? 说出来给大家开心开心。

The sole purpose of a child’s middle name, is so he can tell when he’s really in trouble.
直译:起个全名就为了揍孩子前可以底气十足地喊出来。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no match for natural stupidity.
人工智能从来敌不过天然痴呆。

Hospitality: making your guests feel like they’re at home, even if you wish they were.
好客就是:让客人觉得他们像在他们家一样,尽管你真的希望他们滚回他们家。

With sufficient thrust, pigs fly just fine.
信春哥 ,得永生!

Just remember…if the world didn’t suck, we’d all fall off.
直译:记着吧……世界要不恶心,我们早被吐掉了。

I used to be indecisive. Now I’m not sure.
我曾是个怀疑论者,现在我很怀疑这一点。

If you keep your feet firmly on the ground, you’ll have trouble putting on your pants.
直译:如果你始终脚踏实地,那就别想穿裤子了。
意译:人太老实没法活。

You do not need a parachute to skydive. You only need a parachute to skydive twice.
过了河也别拆桥,没准你还要回来呢。

I asked God for a bike, but I know God doesn’t work that way. So I stole a bike and asked for forgiveness.
开始我直接求上帝赐辆自行车。 后来我琢磨上帝办事儿不是这个路数。 于是老子偷了一辆然后求上帝宽恕。

Do not argue with an idiot. He will drag you down to his level and beat you with experience.
你永远不能战胜一个纯xx,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跟他个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Evening news is where they begin with ‘Good evening’, and then proceed to tell you why it isn’t.
晚间新闻总是以“晚上好”开头,再告诉你你为什么好不了。

Knowledge is knowing a tomato is a fruit; Wisdom is not putting it in a fruit salad.
意译:所谓知识就是知道韩少和小四都属于80后,但智慧告诉你最终还是男女有别。

Never,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take a sleeping pill and a laxative on the same night.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永远,不要在一个夜晚,同时吃,安眠药,和通便灵。

I didn’t fight my way to the top of the food chain to be a vegetarian.
老子拼死拼活奋斗到食物链顶端,不是为了成为一个素食者。

If God is watching us, the least we can do is be entertaining.
上帝瞅着咱们呢,大伙好歹喜感点吧!


春满月圆 : “哦,今天回家我问一下,完全没听到风声啊~~~ ”

昨天晚上去听了一下。全学校只有两个班被选中参加这个’试点“,我儿子”荣幸地“成为了第一批“白老鼠”。如果有效,学校会把此课程向全校推广。

这个课程(PRP)是华中老师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学习后引进的,主要是针对天资较高而又有心理问题隐患的名校孩子的。课程内容包括:

“Two components of the Penn Resiliency Program aim to prevent depression by teaching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skills before students encounter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nsition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

Cognitive Component
The ABC Model
Recognizing Cognitive (“Thinking”) Styles
Cognitive Restructuring—Avoiding Erroneous Beliefs
Decatastrophizing—Putting it in Perspective
The Hot Seat—Challenging Negative Thoughts

Social-Problem-Solving Component
Assertiveness
Relaxation
Problem Solving“
PRP第一阶段有十二堂课,时间是每个星期一的下午,后续课程会一直持续到JC1。

为什么引进这一课程?老师举例说,JC很多学生都有心理问题,一些PSLE 260+的孩子竟然会觉得自己”很笨,一无是处,总是失败。。。”,而JC的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形成,很难改变,学校能做的不多,因而决定由SEC 1开始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一个小插曲:昨晚,一位坐在我前面的本地妈妈激动地对心理辅导师说:“我的儿子除了学习,没有一样好的,学习100,其它全是0,怎么办!怎么办!”
于我心有戚戚焉。。。


一些PSLE 260+的孩子竟然会觉得自己”很笨,一无是处,总是失败。。。

这就是在所谓名校做凤尾的代价吧。


责任在谁?

我家小女,也是一超级“淡定”之人,不及格不哭鼻子,拿冠军不懂欢呼,当然也有副作用:丢三落四,糊里糊涂,实难改变。
可我少了很多的负担,因为她绝对不会在乎得失,在乎面子,所以也不会做什么傻事。

想起曾经接触过的几个中国妈妈,实在让我叹为观止!
孩子只能上高才班,对别的班级根本不屑一顾(心里);
莱佛士是唯一选择,上了华中南洋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跟别人聊天,话题只有一个,学习、学习、再学习;
孩子也是超级自觉,看着就是乖宝宝,可是却少了孩子该有的天真和幼稚。

不要总是责怪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低,源头在哪里呢?

妈妈们,孩子的叛逆期还刚开始,孩子的青春期也刚开始,请千万留意!


平日在学校,有超级自觉的一个男生,做了超级优秀的专题报告,洋洋洒洒,图文并茂,插图精美(自己手绘的),真的是感慨万端!
虽然给予满分,但我并没有向学生大力推荐赞扬,因为我觉得那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这个男生把自己的时间表排得极满,即使卧病在床,也要坚持完成。每一份作业都几近完美。
可是他却是一个说话扭扭捏捏,行为偏女性化的男孩子,整天被女生欺负,从不出门游玩,更加不碰电子游戏。

今年5月,我应他母亲的要求,连哄带骗逼他跟着我们去中国游学3周,走过5个城市,结果他大有收获,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而他也变得有男子气概多了!甚至会欺负别人了,哈哈!


NUSH 下周二开始推出 STRESS MANAGEMENT, TIME MANAGEMENT 课程,连续六个星期。我觉得很不错,当下就签字让儿子参加。没想来由,看来是在教育部的大背景下出来的课程。


这样的课程真的很好,如果儿子他们有就好了。


今天我和丫丫谈起这几个孩子。。。
丫丫领会了我的担忧后大声笑着说:“妈妈,你不是在为我担心吧。这个世界90%的人都自杀了,我也不会自杀的。”
我说“为什么?你是因为贪生怕死,还是热爱、留恋生命?”
“妈妈,这是一回事啊,是因果关系,因为热爱生命所以才贪生怕死。”
“奥,90%的人都自杀了,你还热爱生命啊。”
“那当然,还有10%热爱生命的呢。”。。。
呼呼,真有耐性呢。


分享

SOS – 1800 221 4444
http://www.samaritans.org.sg/about.htm

Comcare – 1800 222 0000
http://www.yellowribbon.org.sg/resources/help-ex-offenders.html

关怀辅导中心- 1800 353 5800
http://www.carecorner.org.sg/about_history.html

全国服务中心- 1800 838 0100
http://mandarincounsellingsg.blogspot.com/2008_01_01_archive.html

圆缘助线- 67410078
http://www.shanyou.org.sg/cn/about-us/history-background.html


如果,在你绝望的时候
有位少年为你唱这首
《有没有人告诉你》
你会不会留下……

当火车开入这座 陌生的城市
那是从来就没有见过的霓虹
我打开离别时 你送我的信笺
忽然感到 无比的思念

看不见雪的冬天 不夜的城市
我听见有人欢呼 有人在哭泣
早习惯穿梭 充满诱惑的黑夜
但却无法忘记你的脸

有没有人曾告诉你 我很爱你
有没有人 曾在你日记里哭泣
有没有人曾告诉你 我很在意
在意这座城市的距离
------------------
我听到传来的谁的声音
象那梦里呜咽中的小河
我看到远去的谁的步伐
遮住告别时哀伤的眼神
不明白的是你为何情愿
让风尘刻划你的样子
就象早已忘情的世界
曾经拥有你的名字我的声音

那悲歌总会在梦中惊醒
诉说一点哀伤过的往事
那看似满不在乎转过身的
是风干泪眼后萧瑟的影子
不明白的是为何人世间
总不能溶解你的样子
是否来迟了明白的渊源
凋谢了你的笑容我的心情

不变的你
伫立在茫茫的尘世中
聪明的孩子
提着易碎的灯笼

潇洒的你
将心事化尽尘缘中
孤独的孩子
你是造物的恩宠


我一看到这些消息,我的心肝都疼了。

我简直不能想象孩子要是以这种方式离开我我得成什么样!

我能接受一切自然力,我不能接受我的错误。

生命教育是父母,学校与社会的责任。  然而三者的顺序和比重绝对是先家庭,后学校,再社会。

生命的教育,要从小教起。孩子的健康心理建设,也要从小做起。。。

可惜的是,这方面的书籍,不是特别多。无论如何,这方面的教育,不能只靠学校,我们做父母要从自我做起。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要学会找乐子,遇到问题,要敢于面对,接受,想法解决。。。以身作则,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生活环境,尽力让孩子有个阳光的个性。


六六:生命教育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38241
看到微博上的消息,一位网友15岁的儿子跳楼自杀死,原因是早恋受到老师管束,老师收了他的团徽。网上对老师的指责声一片,认为老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懂青春期少年心理造成了孩子的死亡。但我作为身处母亲和教师双职的人,我不能苟同网友的评论。

孩子死了,这是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但不能因为孩子死了我们于是回避问题的关键所在找一个替罪羊。我们要做的是探讨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再发生。我个人认为,老师的教育方法的确不符合青少年青春期心理,老师应该把这些情况跟父母沟通,双方联合起来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与其探讨早恋的利弊,让孩子趋利避弊。但孩子的心理素质也要从小锻炼,尤其是生命教育这门课,在中国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要让孩子知道这世界上所有的伤害都敌不过生命的消失。因此,在孩子跳楼这件事上,家长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比学校少。

我儿子今年五岁半,某天威胁我,说你要是不答应我的要求我会让你难过,我从七楼上跳下去,我死了你就没儿子了。我为此跟他非常详细地谈了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你要的不过是一个玩具,你今天得不到,不代表你明天不会得到,你要得到就要付出努力,而不是以要挟的方式让别人妥协。你能要挟我是因为你知道我爱你关心你,你拿你的生命在要挟一个爱你的和你爱的人,你想过没有,你说这句话或者真的做了这样的事,对于不相干的人来说,他们会有什么反应?顶多一两天的不舒服,过后谁都不记得你。而你,再也不能享受爸爸妈妈的爱,再也不能享受与你的小女朋友一起玩,再也不能去吃PIZZA饼,你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未来世界有什么比IPAD或宇宙飞船更让你觉得AMAZING的可能性发生。你愿意,愿意放弃这一切仅仅为了一时的生气或得不到吗?你妈妈的妈妈,你的外婆,没有因为我喜欢音乐就给我买钢琴,甚至我努力考到100分,她也没有遵守诺言,我当时很难过,可我没有去死,直到今天,我已经37岁了,我终于有机会和我亲爱的儿子一起学我内心里向往的钢琴,这就是我活着的意义。而且,我今天是一个作家。如果,当年我因为老师骂我,妈妈打我就去死,我会有今天我喜欢的生活和亲爱的宝贝吗?我就没有我珍爱的儿子了。你可以赌气,也可以娱乐,可你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不能冒任何生命代价—–谁都不能预料你的未来有多宽广。

我过后当着儿子的面把保姆认真教训一顿。儿子的话是保姆跟他说的。保姆说你要不听我话,我就从楼上跳下去你就没有保姆了,你也会为这个而内疚一辈子。她用了GUILTY这个词。我对这话其实无比愤怒。小孩子是无法分辨话的轻重的,孩子不知这话的真假,他如果依此实施,我会杀了她。但我也感谢保姆给我这样的机会跟孩子认真讨论生命的意义。从我内心里,就为这句话,我非常想辞退这保姆。但我知道,她虽然错了,未来我儿子有可能面临更错的人,我辞退了她,不代表我有能力辞退整个世界。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锻炼我的孩子心理素质无比坚强。这不是他人的责任,这是我作为母亲的责任。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比我失去他更伤心。

我不可能让整个世界按照我儿子的意志运转,他如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是这件事,就是那件事,总之任何的挫折都会引发他放弃生命的念头。我要从根上掐住他,告诉他这是最大的错误,除此以外,妈妈对你什么错误都可以原谅。当然,我们尽量,少犯错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理智和大脑。我不能阻止他人做错事,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教育我的儿子不学错,能分辨错,同时不因任何伤心或激愤作出更错的事。

我曾经,在17岁上,吃了88片苯巴比妥,这是一种强镇静剂,用于精神病人的药,我当时就是想用死去解脱我的年纪不能承担的压力。很感谢也很高兴我的命被医护人员救回来,才让我有了今天对世界最美好的感受。那么,我,一个既早恋,又走过青春期,既叛逆又害怕的年轻人,今天已经很成熟地站在愉悦的生活之上,我以自己的心路历程告诉所有的年轻人:你必须要珍惜生命,因为你不知道,凤凰之所以要经过各种磨难,最终的原因是,你终有一天要成为百鸟之王。你曾经以为很重要的掉毛也好,难看也好,在你成为凤凰以后,看起来,都是让你觉得温馨和发笑的小事。活着,真好。

你熬不过去,你就永远没有机会成为凤凰。


xue版太煽情了!

孩子们的确太可惜了,成为了现代社会教育体制的牺牲品。令人痛心!
急功近利的教育,越来越让养育孩子的幸福过程变得苦涩,再后,必荡然无存!
这样的教育体制、社会氛围,到底谁之过?!
到底要不要改变?!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一直在给他们”洗脑”:”生命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 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一天,儿子问:”生命是最重要的? 所以说学习不重要?”
我说:”当然,和生命相比,学习非常不重要.”


虽然现在MOE增派了心理辅导员,
在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程,
但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

打一个比方
给你背上压一座大山,
然后用心理辅导催眠你:
“你想像背的不是山……
你调整自己的心态想像自己是蜗牛……
你到了终点发现它是一座金山……
它可以换来你要的幸福……
大家都在背,你放弃你是孬种……”

拜托~!
山还是那座山
硬撑?就会压断人类的脊梁骨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将重量减到人力许可的范围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
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标
培养大爱宽容坚强的心胸
同时健康快乐地享受人间乐趣
才是对抗绝望的途径


      痛苦和快乐都源自于内心,名利从来不会给人带来长久的快乐,有钱人的烦恼不会比穷人更少。
家长的责任是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不要太过看中学业上的成就而忽视孩子的心理成长。
那些学业优秀又很上进的学生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给孩子减压,真正了解孩子的家长不多。
大多数孩子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告诉父母,父母对孩子的了解绝对少过同学和朋友。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往往是学业上的,学习好的话其它就忽略不计了。
      我自己参加孩子学校的家长会,义务为学校做一些事,同时可以通过了解他的同学来了解现在的孩子。
会牺牲一些业余甚至工作的时间但还是值得的,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让他了解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我家四岁的女儿对我说,妈妈,我不要长大,长大后会老去,老了就会死掉.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清清楚楚地记得老师对我们说过的话
情愿做个快乐的清道夫也不愿做个神经病的学者
虽然有点偏激但很受益


SOS – 1800 221 4444 http://www.samaritans.org.sg/about.htm
Comcare – 1800 222 0000 http://www.yellowribbon.org.sg/resources/help-ex-offenders.html
关怀辅导中心- 1800 353 5800 http://www.carecorner.org.sg/about_history.html
全国服务中心- 1800 838 0100 http://mandarincounsellingsg.blogspot.com/2008_01_01_archive.html
圆缘助线- 67410078  http://www.shanyou.org.sg/cn/about-us/history-background.html

谢谢你贴的这些热线,昨夜为孩子的问题打去尝试请教他们。
服务于我的工作人员说:我听你说话,感觉到你承受的压力,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问下你:你有没有曾经想到过自杀或者轻生的念头呢?
着实吓了我一跳!之后她强调提到了解孩子的压力。这些同时都说明目前关怀中心是如何地看重挽救生命。

关怀中心的人员说:
平时家里有大大小小事情,倘若无法解决,你们都跟谁商量呢?如何寻求帮助呢?
如果没有诉说的朋友,都可以打来跟我们说。
我们都是培训考试过的义务工作人员, 如果讨论下来,你们需要进一步的协助,我们都会安排专业人员的特别辅导。


呀!也吓了我一跳。。。没事吧?

最近我也在为一些事纠缠。亲戚家的两口子为了孩子学习的事,从小打小闹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帮忙救火中。。。

看来培养孩子是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事业”,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风险大收益却低,而且一出手就会被套牢。。。


xue版啊,你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
今天早上刚跟女儿聊起这些,我说有点学校开了心理辅导课,给孩子减压.女儿说:开这样的课根本没用,又不见学校有什么实际行动给学生减压,门门功课都要求那么多,几乎天天考试写报告.开这样的课只不过是学校自我安慰罢了,反正开了这样的课,以后你们出事也不要怪学校了.
所以我觉得家长能够做的还是要多跟孩子聊天, 听听孩子抱怨发牢骚也好,起码他们能够发泄发泄,总比憋在心里强多了.


各位家有小六生的父母,真的要放松心情!
这个时期,孩子心理还在童年,是初生的牛犊,
家长考虑得更多更远,心理压力反而更大

每年都有家长在这个时候情绪失控
焦虑、担心、惶惶不安、哭泣、倾诉……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劝父母自己一定要放轻松
避免情绪紧绷,反而影响到孩子

有许多会考失误的例子
原本260、270的实力,最后只考240
临场没有状态,问题出在家长身上
焦虑的家长拖了孩子的后腿

例如:

妈妈担心孩子练习得少而搞题海战术
拼命加码惘顾孩子的承受限度
孩子得不到充分休息
疲劳战拖垮了孩子

有些妈妈絮絮叨叨地提醒责骂,
自己都不知重复了多少遍,
碎碎念到孩子厌学、厌考
随便应付考试以求早脱苦海

曾经有一位妈妈
孩子一进考场就打电话跟我哭
孩子考多久她就哭多久
其实,孩子已经凭游泳DSA进了RGS
可是妈妈还是觉得煎熬
想要4A*昂首挺胸地进去
结果孩子的发挥不尽人意,低分过关。
我说:
“改次二女儿考试期间,
让先生陪您出国渡假吧~
相信您渡假回来,就能如愿以偿!”


人死就是结束,什么过去和未来都是虚妄之言。人死为大,功过不要多说了!珍惜生命,最是根本!没有教会孩子珍惜生命,就是为人父母的失职!


是的~上了中学后,
越往后走,孩子给自己施加的心理压力越大!
因为他们开始独立了,思考未来,
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
想要建立自信和尊严。

这个阶段就像雏鹰试飞,
经历很多挫折,
一不小心就会折翅受伤
“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
就是他们的写照

父母的理解、包容和爱
对于内心敏感脆弱的少年人很重要!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重压之下,人死了,或许真就一了百了,自己解脱了,痛苦悲伤留给亲朋好友。但是活着的,就真是不幸的了。有报道台湾的女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出现头发尽失的,精神失常的。所以一切目标,都应该保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或许孩子更能发挥实力。我们给女儿的目标就是学校前五十名,她胜任有余,而且常常可以给我们惊喜。生活幸福快乐,比什么奖励荣誉名次都重要!


看来培养孩子是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事业”,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风险大收益却低,而且一出手就会被套牢。。。

笑歪了


一直想说这句话,可是怕遭到反对,因为很多妈妈对这些课程的设立举双手赞成,甚至感觉救星终于到了!
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
学校一直都有心理教育课,一直都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员,甚至还有专门针对自闭症多动症的特别辅导员,每节课跟着那个学生,待遇简直太好了!
可是,可是。。。
一个老师面对全班40个学生的心理辅导课,不说老师是否认真教授,学生是否认真听课,就说学生40个人40种问题,你一个大课能解决吗?
曾经有学生在父母离婚后情绪极其低落,曾经有学生在失恋后自残伤身,
曾经有学生因为失去老师的宠爱而出奇叛逆,也曾经有学生因为家境困难而特别自卑。。。。
我曾经跟一个问题学生谈话很多次才解决心理问题,可是有几个老师能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来应付这么多学生?

一句话:父母永远是孩子坚强的后盾,家庭永远是孩子最后的港湾。
只有父母才是孩子命运之舟的舵手!


点评sunflower77  想必是孩子丢三落四忘记改和交了,你帮他订正过放进文件夹就好,别把事情看得太严重。  发表于 20 分钟前

谢谢小妹妈妈,不敢不重视啊。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啊。

谢谢小美妈妈,我打错了还不自觉。童心自己起的名字啊。


呵呵,这个也太小儿科了吧!“PSLE”的神经还是太脆弱,如果当年我也为这种事而抓狂的话,可能早就吐血而亡了。
我儿子从三年级就开始隐瞒功课了,有的功课回家路上被丢进垃圾桶,有些就藏在家里的几角旮旯。等我发现后,毫不夸张地说,从家里搜出的没做的作业可以装满一个书包。有一次被学校“召见”,老师拿出别的同学做的功课,厚厚的四个文件夹,我儿子的呢?几份而已!老师告诉我,我儿子上课也不听讲,拿起什么玩什么,手里没东西时就玩左右手互搏。老师还说,这样的孩子不是没见过,但在重点班里却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老师断定他很快就会被踢出第一班,而且还会跟不上“大部队”。
这些毛病一直持续到小六,无论老师如何告状,无论我如何威逼利诱,他就是改不了!后来老师都懒得投诉,听之任之了。不可思议的是,我的儿子却一直顽强地“赖”在第一班, 直到小学毕业。。。
现在回头看看,儿子的这种行为应该是对学校那种枯燥教学和题海战术的一种无意识地默默地抗争。课堂上反复灌输,下课后同一种题型反复演练,大同小异的试卷一篇一篇地做。别说是他,我也烦!
和我家的比起来,令公子那种“小错误”实在算不得什么。孩子也不容易,无聊的学习生活被强加在他的身上,“许胜不许败”的咒语压在他的头上,他又能如何呢?“人有人性,妖有妖性”,偶尔钻钻空子 ,逃避一下,人之常情嘛。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做些说服教育工作还是必要的。但如果孩子学习没问题的话,给孩子一点空间,偶尔出一下格,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呢。当然,这样做还需要家长的神经和心脏足够强壮。。。


哈哈,这第一句竟然跟我看PSLE帖子时的想法是一样滴,只不过我想的是:我早跳楼了!

我儿子从K1起就被老师投诉不做作业,小一的时候我接到老师投诉如临大敌,好好地跟儿子谈过。也狠狠惩罚过,后来什么法子都用了,还是没改掉。
小学4-6年级的班主任很厉害,每天把作业要他记在本上,放学前确认过目后才放人。回家后我检查本子上的项目,这样他没法逃了,好了一段时间。
然后,老师又开始投诉有作业没做了。我奇怪啊,每次都回复老师:“你记在本子上的那些我都检查了啊。”
直到后来发现。。。

儿子在老师签过名后,用涂改带修改作业内容。比如说:1-10页改为1-2页,如果有几科的作业,就涂掉1-2科。
我把本子往前翻发现这伎俩已经用了2个月了,心里怪自己太大意了。把涂掉的全部抠掉,真相大白。
为了不做作业的问题给了很多惩罚:当着他的面用锤子砸了他的GAME BOY, 丢他的LEGO,GANDAM。。。 主要是为了我自己发泄。
小六后期没这种问题了,因为不管老师有没有作业,我们都很忙碌。

到中一,这个问题又出现了,因为老师不像小学老师那样管,又有空子可钻了。现在还经常被我发现书包里没有做的作业纸,还有老师的投诉。
不知道这个警察与小偷的游戏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CD88: “那你儿子现在还有这问题吗? 我们家的又出现了,正纠结呢”

现在还有,但是好很多了,至少老师没有投诉,也可能我还没发现问题。反正他也没闲着,不是做功课就是做Project (也会偷着玩一会儿Facebook),要不就是背法语,弹钢琴,拉二胡,有时写一点文章,谱几个小曲,剩下的时间就是看书了。我给他订了很多杂志,Reader's Digest, BBC Knowledge,Times,几种英文报刊, 还有很多本的青年文摘,读者等一些中文杂志,够他打发时间的了。

除了星期一,每天下午他都有活动。钢琴CCA,钢琴校外学习, 华乐CCA,二胡校外学习,法语,LEP等等等等,他应该没什么时间偷懒。

只要老师没投诉,只要他不是整天无所事事地看电脑,我就不管了,也管不了。


呵呵,其实我强调重视的不是作业问题啊。诚实和写功课比较,我宁愿他不写功课。

楼上各位达人,我家孩子功课很少的,目前还是很有时间玩耍和睡觉的。我不要孩子变成读书机器,原来在托管中心的时候,我就明确了只要保证校内作业,不额外做托管中心老师的功课。因此我们家孩子自己去跟老师拒绝了,老师也同意了。

品德和性格,是我目前非常重视的东西。


我们也都面临了诚实的问题,我儿子涂改作业内容和jjrchome儿子在路上把作业丢掉都应该算欺骗吧。


您真的太操心了!
不好意思这么说。因为改正没有做是很多学生都会经历的,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
因为有更多新的功课迫在眉睫,因为已经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何必浪费时间再改一遍呢?
正因为你太看重太在意给自己不必要的压力,孩子才会转接压力才会撒谎啊!

我女儿华文听写20分,因为默写漏了一句话,14个字,每个扣5分,当女儿告诉我时,我跟她一起哈哈大笑!因为考试中没有默写。
学校老师要求她背作文佳句,她从来不背,我也从来不逼,因为她的阅读量足够让她写出更有创意的佳句。

其实学校老师的话不需要全部遵照执行,因为他们也是在执行上面的命令。
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不必要面面俱到,让孩子感觉家里始终有一个探照灯追着他,那他就会“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地寻找探照灯无法探及的角落。

孩子进了中学会开始叛逆,那时更要注意弹性关爱了。


我家的 貌似很听话啊~~~
收到的都是老师的表扬

问题是,怎么还这么听话
我像他这么大时,主意老多了
何况他还是男孩子,
长大后,会不会很娘啊~~~

我盼望着,盼望着
小朋友的叛逆期
早点到来吧~~~

不要拍我啊
我真心的这么想啊~~~


安了吧
到学校来来做做老师体验一下吧
我每天的一大任务
就是跟各种谎言作斗争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起锻炼智力
一起成长~~~

心理学家说
适当的谎言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建立的标志
你看,婴儿饿了就哭
饱了就睡
从不羞羞答答~~~


咱可以组织一个交换阅读吗?

上了中学后
读的书越来越挑剔了
不是popular买的最ing的书
老说不好看~~~


好啊。只是。。。有一些名著是存在Ipad里的。

不过我从来不鼓励儿子看流行小说,甚至哈利波特也是PSLE考试过后才开始看的。我总觉得流行小说是“快餐”,故事虽“引人入胜”(其实也未必),但内容却常常很肤浅,文笔也大多粗糙。一本厚厚的小说一下子就看完了,过后就很难再有兴趣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和思考了。想想看,我们自己小时候读的那些所谓“当代小说”,现在还记得多少?

我曾经以为我们家很老土,孩子六年级了还没看过哈利波特。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儿子班上英文很好的几位同学和他是一样的。


给”明年PSLE“,

爱撒谎的孩子更聪明(ZT)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对1200名2-17岁的儿童及少年进行了研究,发现2%两岁幼儿会说谎,50%三岁孩童不老实,四岁会骗人的比例更是高达至近90%;年纪越大比例越高,到了12岁,几乎每个儿童都会撒谎。此外研究还发現,16岁撒谎的比例降至70%。随着年纪增长,儿童开始学习成人运用「善意的谎言」,避免伤害他人感受。此外,小时撒谎並不代表长大后会考试作弊或诈骗。

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所长李康(Kang Lee)博士表示:家长无须担扰孩子出现撒謊行为,因为几乎所有儿童都会撒谎,这代表他们到达了新的成长里程碑。这阶段认知功能发展越健全的孩子,说谎技巧就越高明,因为他们有办法圆谎。孩子会說谎表示已发展出“执行”功能,也就是有能力同时操控多项大脑处理讯息的过程,编造出可信度更高的谎言。

同时专家还称,儿童撒谎并不是坏事,而且还可能是早慧的体现,更是是脑部快速发展的迹象。而且,长大后成为领袖、执行长和银行家的机会更高,但学者提醒家长必须把握8岁前的成长期,因为8岁前孩子属于「皮诺曹(爱说谎的小木偶)高峰期(Pinocchio Peak)」,这时的孩子说谎时眼晴会往右或左瞄,在这个阶段,他们撒谎还需要通过大脑将谎言“物化”,他们会向右或是向左“看”这个自己编出来的答案。但过了8岁,这一情况就不再出现了。父母也就错过了教育孩子不要说谎的最佳期。所以,好家长们要在此之前好好教导孩子诚实的重要性和撒谎的恶果。

简单地说,专家的意思是学龄前的话,聪明的孩子才会撒谎,这跟道德没关系,而且很多人会慢慢改掉撒谎这个坏习惯。因此作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撒谎,应该觉得欣慰啦,也不用过分紧张,只要好好引导,让他尽快改掉就行了。

加拿大研究人员说,孩子越小学会撒谎,表示执行力越强,长大了当上领导的机会就越高

  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的这项研究也发现,老实的孩子非常少。他们找了两岁到十六岁的孩子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孩子从两岁起就会撒谎。年纪越大,撒谎的比例越高,技巧也越好。

  依据统计,两岁会蒙人的比例只有两成。这两成或许都是今后金融界的高级主管。到三岁就有五成的孩子会骗人了。到四岁,骗人的孩子占了九成,像华盛顿那样诚实的孩子反倒成了凤毛麟角。

  多伦多大学李康教授指导的这项研究显示,从十六岁开始,孩子说谎的比例会下降。不过,别高兴,从二十岁起,他们又开始说些所谓的“善意的谎言”了。李教授说,从接受实验的孩子的背景来看,不论是家庭教育或是宗教信仰都不能让孩子不说谎。所以,发现孩子唬你,别生气。因为,多数孩子包括父母都不算百分之百的诚实。

  李康说,发现孩子说谎不需要打骂,只要诚恳地跟孩子说明诚实的好处,就可以帮孩子戒掉一些胡说八道的习惯。


是该盼望着。。。

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可能更多 (ZT)

在心理咨询过程,为了分析来访者产生问题的根源,常常会涉及他们的成长经历。近几年来,在前来咨询的来访者中,我发现,从小听话的孩子,长大后问题反而特别多,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心理学上有一种认识,人性的核心在于内部有一个“本能的内核”,它希望摆脱外界控制,朝向满足自我选择、自我实现方向发展,成为自己支配自己的人。人总是希望实现自己的需要,因为只有本人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只有当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并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这个人才不容易出现问题。在变化的世界中,人经常进行选择,如果能遵循自己的内在需要,忠实于自己的本性,做出与自己需要相符的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才是真正心理健康的人。

  从小听话的孩子,很多时候,为了得到“我是一个好孩子”“我是一个乖孩子”的积极评价,常常忽略自己真正的需要,他们在选择自己的行为时,经常是为了“不犯错误”。如孩子作业完成了,家长要求孩子练钢琴,这时,孩子真正的需要是和朋友一起去玩球,但家长多次教育: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等,孩子为了证明自己是乖孩子,就去练钢琴。结果是:他得到了“真是个好孩子”的表扬,但自己玩球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没有满足的愿望使他内心产生缺憾。但听话的孩子,是不能表达自己的缺憾的,否则就成了不听话的“坏孩子”了。听话的孩子,往往通过压抑和忽略的方式来对待自己没有满足的愿望。压抑也好,忽略也罢,并不是真正的需要就不存在了,这种需要一直在躁动着,在试图寻求满足,但却总也得不到。我们试想,如果一个人真正的需要总得不到满足,他的快乐和舒适从何而来?因此,这样的人会问题多多。

  从小听话的孩子,常用顺从去满足长辈,长大后,甚至用讨好的方式来获得别人的正性评价,他们选择行为时,特别看重自己的面子,常以证明自己是“好人”、“正常人”为标准,这是一种虚假的自体发展,这种顺从,造成与人性的核心保持一种隔离状态。所以,过于顺从听话的孩子,长大后,个人真正的需要常常是缺失的,在与别人对比中,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有明显的自卑心理,他们喜欢通过从众的方式来选择行为,是为了别人眼光而活着的人,他们过着孤立虚假的生活,与人建立虚假的关系,不能自然地活动,缺少真实感和生命意义感,因此,对于正在养育孩子的父母而言,“顺从听话”不应该成为衡量孩子的标准!

  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认识自己,要解决此问题,重点在于让他们领悟到:是什么原因使自己保持了现在的这种行为,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真正需要。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这样的理念: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缔造者,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选择负责!


那真是太奇怪了啊
比照各位版友的描述和对孩子的要求
我家小朋友从小生长的环境
求学的环境
可说是相当的宽松阿~~~  


我对孩子的阅读要求无禁忌~~~

哈利伯特
我家小五就翻来覆去好几遍
这个六月假期
把金大侠翻来覆去好几遍~~~

再说现在经典的,比如红楼西游记
当年可都是流行小说啊~~~


唉~多省心的乖孩子!

我那个瓜 咋成天把《圣经》和漫画翻来覆去呢?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