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准证

申请公民的理由是什么?—— 问一下这边的养老制度

我不想说什么爱国不爱国的虚话。我是想实实在在地问,如果我们成为新加坡公民,放弃中国国籍,有什么好处?我很担心新加坡的养老制度啊?达人可以给我介绍一下吗?我听说退休以后只能用自己以前CPF里面的钱,也就是坐吃山空啊。万一老了得场大病,这些钱岂不是都没了?有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吗?国内好歹还有一些养老金(自己现在回去交社保),大家是怎么想的啊?
当然我还不是PR,我只是想多了解一些情况。谢谢!


你只看到这个’其他的多了
个人各有原因


您的问题很好,但没人能回答,因为答案会是五花八门的,因为每个人的情况,经历都不一样, 所以对每个人的好处也是不一样的,对某个人的好处未必适用到另外一个人. 这个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或者原因.

有的人也许喜欢新加坡护照的方便, 有的人已经在这里住了10几年了,水到渠成的事, 也有的人喜欢自己的小孩在这里读书,以后再做跳板去其他地方. 有的人也许这里赚钱比在国内多…..


难道你就指望着后半生靠养老金或者 CPF 活了?不管在新加坡还是中国,这玩意儿只保障你老了饿不死而已,不保障你过得舒坦。


每个人原因不同
这样的帖子超过5页必吵架~~


有本事可以去欧美加拿大,那里的养老制度好,但也要工作一段年限后才能享受。。。
新加坡就是靠自己养自己,买保险也好,拿cpf也好。。。。。


呵呵, 豆妈说的对
吵架贴看得俺头晕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申请新加坡公民即使有千万条理由,养老肯定不在其中:lol


我同事家里的老人,都在养老院。


大多数申请公民的应该都是在30-40岁的年龄段吧,离养老还远着呢,30年后的事了,哪里考虑那么多,抓紧时间赚钱才是硬道理。


其实我的意思是不会有人为了新加坡养老而申请公民,因为这里没有养老福利,完全靠自己。


你這話說的太有水平了,頂你,呵呵。


等你拿了pr4年后,开始填公民表格的时候再来问比较好。


http://news.sina.com.cn/s/p/2011-08-19/105423018165.shtml

这也是个原因。


将来30年后的事,很多人都还没有考虑的那么远。
如果拿PR时年龄比较大了又入了公民,到老了CPF捉襟见肘,如果又长寿的话,真不知是悲还是喜。


在国内不太发达环境好的的地方买个房子,等老了,把CPF的钱都取出来,回国养老了……


即使以后老了可以黑在中国,但如果拿了公民,怎么可能把CPF都取出来呢?


放弃新 国籍


这个,好像还很遥远的事情。。。


个人有个人的情况,问10个人给你10个答案,国籍还是自己斟酌吧。光从养老;护照等等哪一个单一方面分析都很片面。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全面考量吧


据某所知 美国的养老制度比较差,欧洲还凑合


我们就是欧洲过来的啊。我觉得欧洲生活很好,舒适,稳定。养老医疗孩子教育都有保障。可我老公不乐意啊!事业上没有上升,一辈子可能就做同一件事情,还有语言问题(欧洲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虽然靠英语能活,可是日常生活还是需要当地语言的)……现在来了新加坡,钱确实赚得比欧洲多,事业也确实有更多大空间。可是过几年就四十了,然后就五十了。。。年龄越大,越不可能再回去享受福利了。


一样的,那里的税交的多,所以福利好,这里税交的少,如果你把30年工作少交的税自己做好投资,等你退休了,也是相当可观的一笔钱。


看上去你在那里靠政府福利,实际你只是拿回你以前交的税来用。


LZ担心很有道理,其实大家都担心~~~~
至于国内的养老金,聊胜于无吧;新加坡也一样~~~~


唉,问题是我们都不擅投资。想买个房吧,还被PR限制着。


拿到pr再担心公民也不迟 呵呵


说的一点不错。新加坡的福利就是少缴税!就您明白着。

有公积金、再买上保险(身体不好的多买几个),福利好的恨。住院有国家津贴着,唯一需要的是把小孩培养出来、做个医生、哈哈!

其实新加坡生活费用还是很低的、钱应该是够用的,主要是天气的问题,人容易衰老吧或比较烦躁吧,地方也太小,最重要的,是没了亲情的滋润


sweetpink  想问一句:日本的养老制度可好???日本养老大体和新加坡这边差不多,都需要按月收入来缴交“国民年金”至退休才可慢慢领取,所不同的是日本有规定最低的缴纳年限。医疗方面认为会比新加坡好,在日本无论准证只要居留超过一年都必须支付“国民健康保险”,这样无论是任何人都可以享受保障,这也是按照月收入来定制不同的缴纳百分比,例如学生可能一年总额只需一千人民币,但是一个月入两万多的工作人士一个月就需缴纳一千多了,但这是花钱买安心,没生病钱是拿不回来的,如果经济情况不允许还可以申请分期付款或等情况好转了再付清,可以找市政府商谈。小孩老人可以享受九折医疗优惠,普通人士一律七折,包括看牙,如果是特殊疾病可以全额报销,像我一个朋友得了肾炎,母亲从中国赶去摘了一颗肾给她,所花医疗费几百万日币她一分钱也没出,所花只是住院那几天的伙食费一万日币=830人民币,那时她所拿的只是家属准证。08经济危机时,每个人户头都分到了两万日币的生活费,虽然不多,但是只要有交保险金的人都分到了,包括留学生。另外工作人士年底报税时填写表格申报国内父母退休需要你支付生活费及出示今年汇款回国的单据的话,可以退税的哦,呵呵,相对新加坡来说来的公平一些些。


老人在做工=政府制度差,政府不照顾老人

这种逻辑是极其错误的,因为你不了解人家背后的原因,也许是他年轻时只懂享乐,不存钱,也许烂赌成性,不管什么原因,我们不知道。
新加坡也有很多老人老了活的很自在,很享受的,只是你没留意罢了。

上周还看到理财版里有个网友写他们那里农民的养老保险一个月是50元,这个真是另人难以想象,但很多城市里的人可以有2000元甚至更多,我不知道是否几亿的中国农民朋友是否都是50元,但为什么会有这种农民和城市的阶级区分呢?这个怎么会是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呢?


是啊,而且自上次经济危机后,为减轻大家的负担以及鼓励生育,已经将生育费赞助提高到28万-30万了,另外孩子可获每月两万日元的奶粉钱直到两岁(可取得这项赞助者,同样包括日本人以及所有在日本的有交纳医疗保险的所有外国人士)


怎么那么少哇,城市里没工作单位没退休金的五保户老人每月都能拿两三百呢


不管怎样,现在新加坡政府还没有强制性的养老保险/养老统筹之类的政策


说这边天气热,人容易衰老,我不信。 新加坡的女性平均寿命为86岁。


更正一下,我在网上查到的:
新加坡人的平均寿命是81.89岁(男:79.29岁、女:84.68岁)。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是82.07岁(男:78.73岁、女:85.59岁)。


衰老估计说的只是长相


其实楼主不必太介意福利问题

—欧洲各国的福利都快把国家拖跨了,我们这个年纪的欧洲人老了的话也未必能享受得到
—出国的人如果是为了福利意义也不太大,再好的福利也不过就是济贫,并不能保证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对我们来说,坡国低税低福利这一点其实挺好的;但是很多方面对外国人和本公民相当大的区别对待挺让人不爽的,可能也是很多人入籍的原因,感情上未必认同. 小国就有小国的心态和做法,这也没办法的.


欧洲国家的福利把自己搞垮也算了,咎由自取,还把亚洲市场搞的一塌糊涂,害得我们股票狂跌,你说他们是害人精嘛?


很和谐,第六页了…..
每个月扣20%cpf感觉扣了好多,,,,,,才毕业,,,,,,现在没PR还好,要是有了的话目前找的这个工作还不好养活自己呢


联合国05-10数据,日本86.1 香港85.1 新加坡81.9


太同意了,其实新加坡的福利是很不错的,政府对医院的津贴很大。在欧洲,医院是免费的,但那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地方:被穷人霸住了。李夫人当年在英国
连个CT都作不成,只能用飞机载回新加坡作


楼上的某处对话太经典了
其实每个有固定工作的普通新加坡人都不会对养老问题发愁,医疗保险,商业养老保险都在那里,每个月交个2,300新币可以保到85岁了。


在英国看病免费的,但看个什么大病的,你可能要排队等上半年到一年,因为那是免费的,看的人太多了。


200-300保到老应该是不对的吧?年轻的时候是这个价,以后逐渐上升。现在的80岁的应该保费要到1000以上了吧

当然,这些从保健储蓄户头里出,有工作的却是永不着担心,而且这笔钱是去不出来的:政府强制你储蓄


说的我都心动了!
老公已经拿了那边的永驻,我在这边申请了N次公民连材料都不收!到底有没有必要让他放弃那边的工作的身份,再来这边忐忑不安地赌一把人生呢???
不过,我妈说“民以食为天”,新加坡的吃比日本要多也要便宜,其他东西么。。。。。就不见得了!


哦,你和你先生是两地分居呀?我是呆了六年半过来的,其实再两三年就能拿到身份了,可是当时年纪不小,结婚必须两个人中一人放弃。不过离开了就不想再回去了,毕竟离开半年后以前所呆的时间全部归零重新算起,我没有再多十年的青春再去熬了不过你可以再详细了解一下,以前所谓的永住之所以那么受欢迎,是因为和PR最大的不同是除了国籍没变其它的待遇完全一样,包括可以长期不在日本工作和生活,来去自由~~如果是这样,可以让他过来看看,不行再回去呗


没考虑那么远,就是想在这里十年了,适应环境了,孩子也在这里生这里长,以后 回国的几率很低,还不如申请公民算了,还省了部分开销,什么孩子学费,女佣的补助这些的。现在还不到30,真的没楼主想那么远:P


没有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要自己买商业保险, 每个月缴缴到老.   我们是坚决不打算在新加坡长驻的,这边的养老医疗制度太差了, 连中国都不如.  去不了其他国家就回国养老了.


这个我应该是说的严重不清楚
应该是年轻时也就几百块,一直可以保到老,但那个时候的保费确实很高


这个不对,保险有的,从便宜到贵的
费用有也低,国家津贴很多


你说的应该也是商业保险吧, 但是便宜和贵的费用所能享受的医疗补贴肯定也有区别吧, 我听一个新加坡朋友说,他现在一个月缴600新币的保险, 我想这个费用远远高出了这里一些年纪大的人每个月从CPF取出的基本生活费.

至于国家各类津贴对退休以后的年长者到底有多少帮助呢?  具体多少我也不是很清楚, 只是感觉在新加坡各处都能看到不少60岁以上都在打工, 所以想请教GOOD99能详细说一下吗?   

就我个人感觉来说, 这里的贫富差距还是蛮大的, 你能看到不少的60岁以上的长者在做工, 但同时也能看到不少人挥金如土.   

那些一辈子替别人打工的人只能在年轻时多赚些钱以备退休后养老, CPF里面的钱其实在10年20年30年后的通货膨胀后又能剩下多少呢.  很多人也许现在工作单位不错, 全家看病住院单位都能报销,但是一但退休了呢?  人老了总会有个大病小病的,比如高血压这类慢性疾病, 难道政府愿意承担这里每个老人的所有巨额医药费吗?  前段时间还和一个当地新加坡人谈到她母亲住院生病开销巨额, 她说幸亏她母亲以前积蓄不少, 兄弟姐妹还能帮助一些.  那么试想一个老人因为一种疾病多次反复入院, 那她的CPF还能留多少呢?  

所以我更想知道这里的医疗津贴针对年长者到底有多少帮助?  人总是要老的,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呢?  何况这里的人大多数都习惯夜生活, 生活压力也不小,人体的内脏器管都容易提早衰竭,  年轻时也许不觉得, 但到了50岁以后各种病就会出来了.  是不是呢?

回这个贴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新加坡的医疗制度, 并不是想和大家争论在哪里看病有多好.    不用我说, 大家也知道, 在中国动个手术想要住院, 有门路的直接能住进去, 没门路的只能等啦, 我一个朋友到一个某市三级甲等医院做一个门诊小手术就等了将近一个月还是后来开了后门才排进去的.  这样看来中国和国外有些地方是差不多的.   

至于, 缴税, 美国不同州缴的税都不一样, 也没有传言都要交一半的工资, 其实一般也就是35%左右.


请教一下,美国的养老比起新加坡来说应该是好一些吧? 能详细说一下美国的养老情况吗?   因为我感觉这里根本就没有养老制度.


我看明白了,这人是觉得用自己的钱养自己,是很不好的。要用自己的钱去养别人,然后等着用别人的钱养自己才是很好的制度。


欧洲的一些国家都快破产了,还有什么养老制度?

英国看病是免费的,可你知道吗?看个大病,做个手术也许你要排队等上半年,一年的,如果你有钱,你可以去私人医院,也许不用排队,自己掏腰包,但很贵。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免费啊,白看白不看!

日本周六还看到联合早报上的一篇报道,以前退休年龄是60,现在推迟到65岁了,以后可能还要推迟到68岁或者70岁,否则60岁这么早退休了,国家的退休金负担太重了,没钱付,所以要做到老。


你快去美国吧,纽澳加拿大也不错,都是福利的天堂。

每个月把薪水的一半掏出来缴税,因为其他人要看病。
然后你就等着享受你的福利吧,去公共医院看病住院确实不要钱,但得等个10天半月,要是遇到住院开刀,准备好你能熬过半年吧。等不及?那就自己掏钱去看私人医院。
啊?我每个月贡献那么多税钱,为什么看病这么慢?没办法啊,福利嘛,大家都要,排队排队。
这福利不是坑爹吗?还不如这税少交点,这钱我自己存起来,想看病时就能用,都不用排队。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辩证得看待事物,我说你红旗下接受教育的,怎么被个资本主义用个福利胡萝卜就牵着鼻子走了呢?


英国,加拿大都至少把年收入的50%交了税了,

很保守的简单计算,工作30年,每年年薪都是5万美元,2.5万交了税,30年共75万美元。

我情愿这钱自己留着,我相信30年里我至少可以通过投资让它翻倍,150万,投资的好,200-300万美元也是非常可能的,这钱养老还不够吗?


引用: 你说的应该也是商业保险吧, 但是便宜和贵的费用所能享受的医疗补贴肯定也有区别吧, 我听一个新加坡朋友说,他现在一个月缴600新币的保险, 我想这个费用远远高出了这里一些年纪大的人每个月从CPF取出的基本生活费.
无所谓商业与否。新加坡的宗旨是你自己要承担一部分,省得你没事儿躺在医院里,因此,商业保险主要是指:第一,想高级一点的私人医院的;不想承担自己承担那一部分的。鉴于这两条,保费当然高。
每个人都有普通的保险,如上所说,自己要承担一部分
至于什么生活费,不是一回事儿。专门的医疗账户里的钱你是不能用来做生活费的,只能用于医疗等。
引用: 至于国家各类津贴对退休以后的年长者到底有多少帮助呢?  具体多少我也不是很清楚, 只是感觉在新加坡各处都能看到不少60岁以上都在打工, 所以想请教GOOD99能详细说一下吗?
津贴,跟病房级别有关。虽然我这里上下介绍一点,但太复杂,我也不太清楚。
C级病房,津贴可能是80%还是90%,因此,往往扣除了这些之后的费用很低,连保险都用不上(因为前面说了你得自负一部分)
如果老者,没钱在理疗账户里付剩下,可以免除

引用: 就我个人感觉来说, 这里的贫富差距还是蛮大的, 你能看到不少的60岁以上的长者在做工, 但同时也能看到不少人挥金如土.
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来看。谁真正愿意40岁下岗了,没活干了,啥也不干过40年?
贫富差距这不是能够讨论的问题。但60岁还有做工,说明什么?劳动力不足。你看中国,有那么多活让你干吗?老人,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打麻将,呵呵

引用: 那些一辈子替别人打工的人只能在年轻时多赚些钱以备退休后养老, CPF里面的钱其实在10年20年30年后的通货膨胀后又能剩下多少呢.  很多人也许现在工作单位不错, 全家看病住院单位都能报销,但是一但退休了呢?  人老了总会有个大病小病的,比如高血压这类慢性疾病, 难道政府愿意承担这里每个老人的所有巨额医药费吗?  前段时间还和一个当地新加坡人谈到她母亲住院生病开销巨额, 她说幸亏她母亲以前积蓄不少, 兄弟姐妹还能帮助一些.  那么试想一个老人因为一种疾病多次反复入院, 那她的CPF还能留多少呢?
政府的目的就是不让新币贬值,让房屋升值。(所以房子不能跌)
政府愿意承担多少,我打不了保票,但肯定比美国好
不用偏听。同样的,前几天报纸上说到这个问题。新加坡人很多人在那里骂,但,都是不明真相的。但也有一个新加坡人就讲了,他父母住C级,基本上不花钱。至于很多病的,当然应该考虑买保险咯。
当然,政府总是让你先把自己的钱花掉,才来保障你。这些,许多人不爽
引用: 所以我更想知道这里的医疗津贴针对年长者到底有多少?  人总是要老的,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呢?  何况这里的人大多数都习惯夜生活, 生活压力也不小,人体的内脏器管都容易提早衰竭,  年轻时也许不觉得, 但到了50岁以后各种病就会出来了.  是不是呢?
想多了也可能造成人衰老。所以,不用想了


保险一定要买,岁数大了可以考虑两份以上


我家小朋友割扁桃体,KK 单人病房全部费用4K多,一分钱没出,保险全包了。
我自己牙齿手术,2K 多 CPF 也包了。
新加坡买个医疗保险才多少钱?况且可以用CPF买。
美国人中等收入家庭支出的大头,房贷,税收和保险。它福利高可是还是要买保险,美国人自己也知道福利根本不靠谱。


冒昧的问一下你给你家小孩买的是一个月多少的保险? 哪家保险公司?   


牙齿手术,2K 多 CPF 也包?

请问是哪家医院?谢谢提示


新加坡也是有退休金的啊,叫cpf life

刚刚去cpf的网站做了个测试,1954年生的人,如果cpf里面现在有15万,从65岁开始拿退休金,每个月可拿1000多点。我选的是没拿完的退休金可留一部分给小孩的。

当然,自己年轻时多赚点早退休是最好的啦。嘻嘻。


在新加坡待过,现在在欧洲
欧洲税是很高,但也没有那么夸张了,能交50%的工资已经算很高了
如果觉得公立不好买医疗保险,新币大概150
物价其实和新加坡差不多,蔬菜要贵,饮料奶制品要便宜很多
房子车等比新加坡要便宜很多很多了
其实更大的差别是生活方式,当然很多人说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把欧洲拖垮了,不过生活在欧洲,到时没什么感觉


貌似在美国呆了几年了,说实话,对美国的福利制度只是一知半解。通常你的工资单有已下几项扣钱的项目:
Federal Income Tax (个人所得税)Medicare Tax (医保税,退休后享受免费的医疗保险,好像只是住院治疗部分保险免费,其它的退休后还要继续交保费。不是很清楚,汗颜)Social Security Tax (社保税,退休后从这里提取养老金。也可提取失业救济金)401K(自己交一部分,公司交一部分,跟CPF有点类似。你自己有如何使用这笔钱的自主权)Medical Insurance(医疗保险费,自己交小部分,公司交绝大部分,一人工作,全家受保)。。。


我也是这想法。哈哈哈


逃离苦海,没有其他的


哈哈, 精辟


不要指望新加坡可以养老,看看路上的老人还在做工就知道,这里政府没有什么福利的

纽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福利不错,看病不要钱,老年人每2周都拿政府的钱,,楼主可以考虑移民这些国家


随便哪家私人牙医诊所都行。注意是关键字是“手术”,不是其它什么牙齿治疗。我那时牙齿根部发炎,牙医说要么做根管(不能用CPF),要么在牙齿边上开刀切开牙肉清洗(可以用CPF)。至于哪些情况可以做手术,哪些情况不可以,就不是我这个外行最能了解的了。


很高吗?英国年收入在7w新币左右就要交 50% 的个人所得税,同样的年薪在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要交40%的所得税,年薪7w在新加坡算是很普通的中等偏下收入吧。

同样的收入,在新加坡实际拿到手的,要比欧洲多得多。


新加坡的收入没这么高吧,今年初的报道#新加坡居民每户月收入的中位数是5000新元#而且是每户, 所以个人感觉年收入70000在新加坡是中等偏下的说法值得商榷

另外,和欧洲单纯的比较税率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对低收入着来说,他们拿到的福利远高于他们缴的税,所以他们的税后工资其实是变相提高了
而对于高收入来说,当然要交很多税了,但是他们的生活的肯定还是比低收入者要好
另外补充一点,欧洲很多国家的税率是和家庭收入结合起来的,单身年轻人税收最重,如果有家庭,爱人没收入,有孩子,税收比较低,所以很难给一个具体的数字

另外,单纯的比较收入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两者在福利方面相差甚远,养老制度仅仅是一个小方面

欧洲和新加坡最大的不同是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就像美国和欧洲,不能说哪个更好,关键是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


那好吧,我换个说法,7w 在英国是最高税率的标准,在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是第2高税率的标准,在新加坡是中等偏下税率的标准。

其实我不明白的是,明明知道 和欧洲单纯的比较税率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对 和新加坡单纯的比较福利却津津乐道。当然我你没明说,不过你的帖子有很强的倾向,认为把福利折算成收入,要好过收入对应的福利,至于这个高福利何时才能轮到自己享用,那是不造考虑之内的。

至于其它回帖的那些一口一个向往欧洲美加福利天堂的人,都懒得再去说他们,整个一没脑子。


呵呵,我从来没说哪儿是天堂。不过即使有人说了,也没什么,天堂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有人觉得美国是天堂,有人觉得新加坡是天堂,也许有人还觉的伊拉克是天堂呢。。。。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还有,如果你非要说我隐藏着那么一种思想 — 福利算成收入,要好过收入对应的福利 。。。
也罢,俺就不怕丢人的告诉你,其实俺就是那群中等偏下的人:'(

其实因为俺在新加坡和欧洲都待过,就是说说自己的感觉而已,离真理老远老远呢


真不了解,难道老人工作是件很丢脸的事吗?我还希望自己能工作到老呢!


移民到这些国家,不要工作拿社会福利是最理想的。因为工作的要命,交税去津贴那些失业的,然后这些失业拿着津贴去享受。


新加坡是赚钱的天堂,孩子的天堂(跟国内的教育制度比较),但我觉得真不是老人的天堂!
如果退休了,我还是回到我的杭州天堂去。


哪里都不如家里好!


住久了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也是,久了,就变成家了。


如果我们的小孩从小这里长大,等他长大工作了,回中国的概率应该很小,中国对他来说是个陌生的国家,那我们是选择回国呢,还是在这里和小孩在一起呢?


今天才发现我开的这个帖子都这么长了。。。一口气读了大家的回复,实话说,还需时日消化啊!

其实,是自己的钱自己拿好,还是福利制度好,各国领导人搞了这么多年也没搞明白。说欧洲要垮了,但我看我原来那些生活在欧洲的朋友们一个个都还好好的,住着洋房,开着小车,稳定工作。看起来不像要垮的样子。而我本人,刚拿到PR,准备去远一点的地方买个HDB,这笔买HDB的钱,在他们那就能买个洋房了。可是,他们发出的最大感叹是,怕把自己呆废了。。。。我老公也说,在新加坡能做的事情,如果继续呆在欧洲,呆十年也做不了。而我,却又很怀念那边的生活方式,平和宁静,虽说收入上升空间不大,但生活成本也并不高,每年三十几天带薪假,带着孩子出去玩一次两次的,平时不上班就去朋友家里聚餐,或者公园里走走,开车到乡村看看也是心旷神怡……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想明白和想清楚,自己更喜欢哪种生活方式。


可以说一下,你家孩子买的哪家公司的什么保险吗?门诊保险,住院险还是什么的?
你呢?买的是什么保险?哪家公司的呢?
我们家最近要买保险。。都不知道买啥呢。。能分享一下吗?


本来我们也有打算从欧洲移居到新加坡,但在新加坡待了几个月以后,我老婆特别怀念欧洲的生活。。。然后我们有回来了
估计我们已经”废”了


去投资理财版看吧,那里有很多关于保险的帖子


没有哪里是天堂, 只有天堂才是天堂。
哈哈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