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教育

无知新加坡家长抱怨小学数学太难

昨天在海峡时报网络版看到一个新加坡家长投诉小六数学题目太难,伤害了他孩子幼小的心灵。看题目,本来我是很同情这个家长的,个人也很痛恨无聊的数学题目,一些毫无意义又无技巧可言,但是看完了那个家长的投诉信之后,才发觉又是一个无知无畏的家长。原文如下:
Don’t hurt pupils’ self-esteem with tough questions
AS A PARENT, I wonder whether some teachers who set exam papers are really interested in gauging the ability of pupils. Sometimes it seems as though they are simply intent on making life miserable for them.
                                                                                                                                                                                          Take a look at this maths question in a recently concluded Primary 6 preliminary exam:
                                                                                                                  ‘Three halls contained 9,876 chairs altogether. One-fifth of the chairs were transferred from the first hall to the second hall. Then, one-third of the chairs were transferred from the second hall to the third hall and the number of chairs in the third hall doubled. In the end, the number of chairs in the three halls became the same. How many chairs were in the second hall at first?’
                                                                                                                                                                                    I challenge readers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 five minutes, which is all the time a Primary 6 pupil has to do it.                                                                                                                   I challenge school principals to do it, without the help of equations, which Primary 6 pupils aren’t equipped with yet.                                                                                                                   Setting such difficult questions serves no educational purpose – it only undermines the pupils’ self-esteem.
                                                                                                                  Stephen Lin

看看红字的部分,感觉校长压力很大啊。这题做还是不做?不做,伤了小孩自尊,做了,伤了家长自尊。

另外今天海峡时报刊登两个家长回信,一个家长同意他的看法,另一个家长说他小五的小孩做出来了,呵呵。


这种题目还好吧, 初等数学的范围, 和中国小五的应用题难度相当. 虽然有点绕, 但也能训练逻辑思维, 不算变态的题吧?


我自己是很快做出来了,晚上回家给孩子做下.
不过我估计5分钟有点难度.10分钟差不多:P


其实这种题目吧,现实生活中确实遇不到。但是从锻炼思维,培养逻辑角度出发,还是有道理的。其他科目如英文,中文,文章里面讲的事情有几个人能真遇上。

COMPLAIN就COMPLAIN了,还有脸挑战校长,请校长做题,还非用方程做不出?真活脱脱的无知无畏。

可怜校长老师,没点EQ做不好这一行的。


看过太多这种家长!无语很多次!


建议楼主把标题改改,去掉前5个字。
话说:有点敏感呀


谢谢8楼提醒。写之前我也考虑过要不要强调新加坡3个字。后来想了想,还是放上去吧,因为这是典型的新加坡家长,受了点教育,就敢于稀里糊涂义正词严的质问校长。况且最近新加坡论坛上有的没的老拿中国说事,我这还是思量半天才放上去的,既然写了就不改了。


不过新加坡数学教学是蛮变态的:

1)喜欢出解方程的题 又不用解方程的方法。—-这在中国初一才学啊
2)喜欢出数列及排列组合,又没交这个。  ——这在中国高二才学啊
3)四则运算,又太过滞后。


就是~
所以我后来不敢教了
免得把孩子弄得更乱


我跟朋友借了一套15年前中国的初中数学课本让我儿子学,据他反映这套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比本地的强多了。。。


画图很简单的。五分钟正常。这题画图比代数快。


孩子5年级的时候,看到那些题懒得去学儿子的model,干脆教方程得了。孩子记性不错,找了个武大数学系的大哥哥一个假期下来,三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解了。不过回来学校,遇到题坚决不用,说老师没教。过一阵方程就忘了,然后我自己又教了一遍,还是抗拒坚决不用,只用老师教的方法。我只好狠狠心潜心研究MODEL,等我的MODEL比较熟练了,跟他讨论题的时候,人家却回过味来爽爽地用上方程了,跟我对着干就对了。不过有些题,画MODEL真的比方程直观和快捷多了,而且锻炼思维能力。


说实在的,我也不太会做那种题,特别是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
但,我不会去骂老师、说校长。因为出题考试,就是要分个三六九等。


话说小六生,就是专业对付这种题的人。平常的复习应该都对这种题不陌生了吧,其他人做不出倒正常,要不百万小学堂能难住那么多成年人呢。


呵呵,无语


新加坡家长们可别看不起校长——校长比你们厉害多了。记得我高中时候,我一个当年因成绩好而保送复旦的好朋友告诉我,高三时他因为一道物理题难住了正好碰到校长,没想到我们那女校长轻轻松松地就给他讲个明明白白,让他从此对我们的校长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年俺校长的先生也是清华的名教授)


刚让俺家小四儿做了,计时:5分18秒。有点儿慢,但还可以加油。
他也是用画model的方法做的。我跟他说,这题用working backwards的思路更快,不用画图,顺藤摸瓜,就解出来了。他信服。


      各位牛爸牛妈,用model怎么做啊?请教一下!


没错,是这样。

想请教,这个图是怎么弄出来的啊?刚才我也想画来着,结果只会画成这样: l__l__l__l__l__l.  用电脑里的Paint来画效果也不好,正琢磨着呢就看到你这个回复了,高!


现在中国的初中数学课本呢?


现在的初中课本也不错啊。看看这个: 七年级数学上册, 点击可查看每一章节。


那你为什麽不用现在的,而要用15年前的呢?是不是15年前的还是要好些?具体好在哪儿呢?


刚好手上有旧版课本,是我朋友六年前送给我的,她告诉我有一天我的孩子可能会用到。 当时我很不以为然,现在有点明白了。。。

新版的也不错,下次回北京买一套来看看。


嗯,这我就放心了,我还在想,我是不是也需要去搞一套旧版本来。

你应该是有两个孩子吧,一个小一,一个中学?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