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第一时间消息: 总人口518万了噢, 房价继续涨吧

http://realtime.zaobao.com.sg/2011/09/110928_25.shtml

增长 2.1%, 但PR减少了 1.8%, 估计是转公民的太多了

139 万非居民 (WP, SP, EP, 私立学生), 不知道这139万里有百分之几会抢房子的


PR竟然减少了。。


之前都是3万多每年 现在老李不是说先2万5试两年


PR少了。。组屋的压力就少了!


转公民的开始把目标放在BTO 新房子了。


没看到现在很多买公寓的都是出于无奈么


房价别涨了 新币跌就够了


估计的确是转公民的多了

可能还有一些回国/出国的PR没renew吧

粗略算了一下,去年新增的PR大概是1.8万左右,转公民的大概2.6万左右

再加上BTO定限放宽,所以买BTO估计抽签的竞争也大了一些


                                    总数            公民             PR                外国人

2010/8/31数据              5.08             3.23              0.54               1.31

2011/9/28数据              5.18             3.26             0.53                1.39

对比一下,不就知道了?


另一则消息,http://realtime.zaobao.com/2011/09/110928_27.shtml

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去年收入增9.2%

(2011-09-28 2:55pm)

  (新加坡讯)新加坡统计局今天公布的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约有4100个机构,聘用约66100工作人员,营运收入达89亿元,比2009年增加9.2%。

  该行业的营运盈余上升5.4%至10亿元。

  2010年,医疗服务行业的总增值为49亿元,比2009年增加13.2%.

说明你医药开销增加10%,对吗?我理解的为支出增加,没什么可欢欣的!


知道什么了?


说明“新批-退出”PR只有1万多
————————————
应该是“退出-新批”PR只有1万左右

我之前的算法是粗略的,不考虑自然人口更替。如果考虑到去年新生3.4万左右,每年挂2万左右,那么本地人口每年增长1.4万(大概估算,准确地话要等完整的统计报告)

2.6-1.4=1.2万左右,所以去年PR转成公民的大概1.2左右(包括新公民的新生儿)

这样看来,去年新批的PR真的挺少


说明你医药开销增加10%,对吗?我理解的为支出增加,没什么可欢欣的!
---------------------
只是统计数据而已,好比GDP,没什么欢欣,也没什么悲哀的吧

而且这个是收入,不单是GDP,收入=营收-开销。收入的增加可能从病人的支出增加而来,也有可能从提高效率减低开销而来。从医疗人员/机构的角度看,收入增加是好事

从出钱的人的角度看(病人和政府),也未必是坏事,增加的支出很可能转化成更好的健康,也不错嘛 (不是说,医生越穷,病人就越好,关系不是对立的)

看问题不要太极端,按你说法,没有经济活动就最好了,但是你又靠什么生活呢?各家各户男耕女织?


外来打工的继续高速增长,跟PR没太大关系


本地媒体总是把客工和PR混为一谈。。。。不知是否故意混淆视听。。。本地群氓比国内的更容易被诱导,分辨能力更低下。。跟着别有用心的人士和喜欢掺乎的舆论走。。

其实本人愚见本地PR有1/3都是马来西亚的。。。。顺下些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的过客和客工型PR。。。。真正有强大购买力和和急于扎根在此的中国PR其实并没那么多。。估计最多也就1/3吧

可怜中国PR成了新移民的代名词。。。。成了高房价的推手。。。成了众矢之的。。。可怜的中国人。。。


9月的bto抽签率才1。6,说明大部份公民都有房了?


呵呵,大家都挤balance sale去了
呵呵


说明大部分人不差钱。。。


PR减少是因为PR政策更严+一部分PR转SC+部分回国的PR不能RENEW REP的共同结果
其实SC里面买RESALE房子的也不少


今天的报纸似乎说resale组屋比BTO更受欢迎


二手组屋的位置比BTO好太多,也不用等几年才能拿钥匙,因此不少公民是直接买二手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推出好地段的BTO啊,最好是环线以内的。


你看错了, 受欢迎的是剩余组屋 , 还是新组屋,只是等待的时间比较短, 或者有些立马就可以入住了, 有些地段比较 受欢迎, 只有公民可以申请。


原来是这样,就离得远远的看了一眼大标题……


是啊

不过也没办法。他们也不全是媒体“诱导”不“诱导”的问题

一来是保住心里的一些“优越感”,毕竟比中国早了几十年吃饱饭,对中国的崛起,几十年的优越感将毁之一旦感到忧虑。(动不动就第一世界,我反正没见美国人天天念叨自己是第一世界)
二来么,面对真正优秀的PR/新移民,又怕又恨。


现在越来越少人表现出所谓的“优越感”了,除了一些老aunt, uncle 和一些德士司机. 希望中国越来也强大.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