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我的孩子还没有到DSA的阶段,我纯粹是以旁观者身份看这个问题,没有切身利益
1。教育部推出DSA政策,它就必须是公平的,对学生公平,对学校也应该公平。
试想一下,如果公开允许Appeal, 德明立化DSA收到的学生,一达到RI,华中的分数,就都Appeal走了,那他们剩下来的学生,将比S1进来的还差,那么他们还有必要进行DSA吗?还有那些在德明立化后面的呢?更加不需要DSA了
2。 DSA也是一种契约,你和学校签了一个契约,这个契约保证你在考砸了情况下,只要够快捷分数,也能进这个学校,那么反过来,你考好了,凭什么就应该理直气壮的撕毁契约呢?
3。 教育部的责任,有人说教育部今年改变政策,不能这样看。教育部从来没有规定可以Appeal,前几年RI带头走了一个灰色地带,没有明文禁止的他就去做了,但他的做法是错误的,对其他学校不公平。今年教育部把不合理的灰色地带堵住了,这很正常,它没必要为正确的做法征求民意。
4。 今年这批孩子有的赶上了,确实令人惋惜。原来花园里被人踩出来的小路被装上篱笆了,耽误你事了,但是不能因此就说人家装篱笆前要昭告天下啊,实际上篱笆运来还没装的时候,很多人还是看到了的。
非常欣赏你的文章,因为在讲道理,在就事论事。
多年未与人争论什么人和事了,只求夹尾巴做个顺民。但今年实在忍不住,这些天来啰里啰唆地在教版上写了挺多,见仁见智吧。
你的比喻很好,DSA APPRAL好像一个苗圃,本不该进的,但有人把它变成一个灰色地带,且好几年了。教育部今年终于把这个苗
圃用铁丝围了起来,这么做没人反对,我强调一下,没人反对。
但我们为什么还啰里啰唆呢?就因为我们一早打给教育部询问:那个苗圃今年可以进吗?回答都是:不鼓励进。不鼓励进。我甚至
得到过这样的回答:可以进,可以进。直到最后一刻,教育部却突然告诉你:今年不能进!但为时已晚。
psle是一条路,dsa 是一条路,dsa appeal 又是一条路,作为家长,我们恨不得给自己的孩子无数条路,骂我们自私也好,无理取闹
也好,用尽资源也好,我们都坦然面对。我们犯法了吗?我们做错什么吗?没有啊。我坚信如有可能,每个父母都会这样做的。
希望今年的这一场论战能让你有所获益,这样我们能欣慰些。
顺其自然为上
辩论清楚了,肯定是有收获的。
对我们后来的父母来说,抉择就实实在在摆在眼前了
如果不能DSA进RI,华中,是接受其他学校的Offer呢,还是横下一条心,凭PSLE分数硬上。
今年DSA开始的时候,该要变成这里的热门话题了
哎,看来今年真是给大家上了“狼来了”这一课啊!努力过了就做家长的就没有遗憾了。
孩子们也别灰心,中二是不是还能在搏一把?让孩子们用实力去证明一切!
我同意你讲的DSA是一条路,PSLE 是另一条路.
但很难同意你讲DSA Appeal也是一条路,与前面的两条路平列或等同.
我想问题就出在这, 你太把DSA Appeal看成一条路了,所以设计得太深入,把它当成一条必经之路,心理预期太强了.它难道真是必经的吗?如果是必经的(其孩子一定能够上260分),为何不在DSA时就直接选RI? 是不是设计太过复杂,太过聪明了?为何总是把选择留给自己,把风险留给别人?
从来没人说你Appeal犯法,但在这个社会,不是说做法律没有禁止做的,就合情合理.
你说的"每个父母都会这么做的",请不要包括我.我就不会像你这么做的.请不要把别人也想得象你一样.
重申一下,我决没有找茬的意图,只是看到有人把话说得那么满,那么绝对,说几句自己的话.
个人同情不能appeal的家长, 如果在今年DSA之前教育部就明文规定不可appeal, 或在DSA政策开始实行时就明令不可appeal,有实力的应该不会去DSA非心仪的学校。但之前有开这个口子,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多留条路, 这是人之常情。 教育部在DSA实行时就不应松动这个, 这对其它学校是明显不公的,总之,觉得是教育部的错。
也不能说是牺牲吧,又不是去了什么烂学校,只是去不了RI和华中而已,去德明政府中学或立化就叫牺牲啊?
德明和立化都是名校,不要再纠结了。立化去年A水准考得相当不错,德明稍差一些,但是谁知道6年后的结果如何呢?
从积极的方面说,德明和立化的学费比HCI和RI要便宜得多。
讲到学费,莱佛士家族算是最黑心的了吧?RGS校园比南洋小,更比南洋破,为什么学费反而贵了100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