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教育

关于部分陪读话题的思考

近期陪读话题中有一部分人经常发布一些陪读悲惨结局的言论,希望妈妈们认真思考一下,你们来新加坡之后肯定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要让一些言论迷惑你们的思维。真怀疑发布这些言论的人是否别有用心,有些人恨不得陪读妈妈都带孩子回国,留下他们就少了竞争,所以在这里大放厥词,干扰妈妈们的一些思想,特别是当前遇到一些困难的妈妈们。可能这些人自己本身就是陪读妈妈,这样做是很不道德的,整天在这里发牢骚,谁会对陪读妈妈有好印象?新加坡政府会怎么想?对妈妈们今后的政策会有好处吗?最后受伤的还是我们自己!特别是有的言论把陪读妈妈比作站街女,你又是什么?希望妈妈们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多和家里和朋友们商量,如果这些言论影响你的想法太不值得了,特别要防止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这些虚无缥缈的言论可信度为零!


楼主是陪读妈妈吗???


大赞!!!!!!!!我,河南人,2005年带女儿来新,来时带了50000元启动。我女儿在新读了最贵的女校中学,最好的jc。现在,女儿读伦敦帝国理工。我则拿ep在这里完成梦想。新加坡是个工作学习的好地方。只要积极努力任何人在这里都能成功。这里也是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地方,你只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到,入乡随俗,到感谢感谢哪里都是备受尊重。陪读是新加坡政府赐予我们这些望子成龙的妈妈的一次重生的机会,:victory:感谢感谢。


所以说嘛 人肯拼就出头


既来之,则安之。


赞同, 适当的提醒是有必要的, 何况妈妈们都是大人, 有自己的是非分析能力, 哪里是这么容易左右的.


说什么“现状”“提醒”之类的话题?呵呵,什么现状?提醒什么?只不过是把你自己的遭遇在这里发泄罢了,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如意的人和事情,不要把自己的事情说成大家都要面临这个问题。还有什么经济基础等等,谁没有经济基础来新加坡?你以为是在中国啊?在家里混不下去了到别的城市去打工?简直是笑话!如果你混不下去就早点儿回国,还赖在新加坡干什么?没有人强迫你来,也没有人强迫你留下。哪个陪读妈妈来不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所以自己苦一些、累一些都忍了,这就是陪读妈妈的伟大!没有一点点是为了自己能如何如何,这种无私的母爱不值得大家尊敬吗?个别人在这里讲陪读悲惨的结局,这只是他自己面临的事情,这里不好就赶紧回去,别来这里讲这些废话,如果说新加坡陪读政策越来越对陪读妈妈不利的话,我想有好多因素是那些一小部分人给影响的,在中国你可以说三道四、说长道短,这里是一个法治的国家,你犯法试试?你爸是李刚也不行的!


要是说“提醒”,我看也没有这个必要,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比较认可的是如果自己遇到什么问题没有主意,可以让大家帮助出主意,最后决定还是要自己做,最主要的是别相信网上那些虚无缥缈甚至别有用心人的话语,来有来的理由,回去有回去的原因,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千万别相信一些所谓好心人,他们巴不得所有的妈妈都带孩子回国,留下他一家没有竞争。


好,我赞成你!让那些讨厌的人去自生自灭吧。


如果都是像你这样,那些假惺惺的小人就无处藏身了,如果注意一下,那里都有一个人的身影,见一个人就咬一口,能是一个好东西吗?


我把那个无聊的东西屏蔽了,它叫什么我也看不到,清净多了。


终于认了,哈哈哈


你叫吧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已,别把这里变成了“战斗”基地哦。


不发表意见。但陪读的确不容易,特别是经济不是很充沛的陪读父母。
加油!


赞楼主!心里阳光的人,遇到困难会积极解决,心里阴暗的人,遇到困难会消极对待。没办法人与人不一样,还好,大多数的陪读妈妈是明智的。楼主说的对,待不下去走人啊,谁也没留您,在这里经常抱怨很可笑,哈哈,别管她。


这个比较强。能否具体说一下你的教育背景和目前的职业?


言辞有点强烈 本人并不认为中国的教育腐败反而欣赏中国的老师认真负责教出的孩子个个都是真材实料,虽然来新很多年可是还是觉得中国自己的家乡好,后悔的话我也就不说了既然来了就要完成我们的任务,再说{爸爸是李刚}是特出的案例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要不就不会这么出名了,中国有中国的好新加坡由新加坡的好,连我们都瞧不起自己的国家谁还瞧得起我们呢?有句老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难怪我们出门经常看到新加坡人鄙视的眼光


不得不说,现在在带孩子来新加坡,遇到的困难已经不是前几年能比的了,那种借了很多中介费来新加坡,靠妈妈随便做个啥工来养活自己和孩子的时期我觉得是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单纯的指责新加坡政府,我觉得也是不公平的,中国人太多人想离开,现在世界各国的移民政策都在收紧。十年八年前不管是投资移民还是技术移民,去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都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可是现在的情形完全不同了。

下面是加拿大技术移民的情形:

“根据新政,申请联邦技术移民者必须已获本地公司聘书,或者拥有任何一个29个短缺行业中的工作经验。并将每年接受技术移民申请的数量上限定为2万,同时规定每个行业类别中的申请者不得超过1000人。并且申请人先要递交语言测试成绩之后,移民部门才会考虑。626新政将已经非常小范围的紧缺职业数量由38个减少到29个。新政删除了会计、审计、大学老师、地质、计算机等9类职业。据悉,这几个职业是中国移民申请人最多的,估计符合条件的移民数量将大大减少。”

这就是现实。在这种现实下,单纯指望新加坡大开国门那是不现实的。退一步讲,即便是如本论坛一些人呼吁的那样对陪读提供很优惠的条件,那么得益的也未必是本人,中国有太多的有钱、有技术技能的人在寻摸出国之门。

看到很多到论坛发问能不能来,如何来,我只有感慨。是啊,留在国内无奈,想带孩子出来,也是无奈,无奈呀。。。。。。


前言不搭后语,前面不是说你孩子因为多动症不让上学的吗?一会你军人出身,一会你大学毕业,既然家境那么好,来时30000还要借?但是很佩服你,30000到现在还没有用完,真的很厉害。把你的经验写出来,让别的妈妈借鉴一下。


我家附近有所小学,我家和我弟弟家距离这所学校都是不到一站公交车的距离。我家在学校的西面,我弟弟家是学校往南走。

可是我家距离学校隔了一条河,变成了另一个区,所以我儿子是不可以进这所学校的,而本区的学校恰恰离我家比较远,我只能找人啊,交了6000元赞**助+++费以后,我儿子可以入学了。不过交了6000元,连一张发票都没有。

我弟弟倒是和学校是一个区,可是我弟弟家是电力局的房子,学校也是提出来要跟电力局共建学校,这个应该是企校共建了吧?电力局不鸟学校,没有同意,于是学校一律不允许我弟弟那个小区的孩子入这所学校,我弟弟也只好找人啊,他找到的人认识校长,于是,在给了校长3000元以后,我弟弟的孩子也进了这所学校。


楼主吃苦耐劳,精神可加,不过就不要再拿出来晒啦,在新加坡做清洁工也是要准证的,这里是讲法制的,如果有人非法打工被举报,可能要卷铺盖回家喽!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