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有木有因夫妻俩收入过salary ceiling然后通过一方辞职申请BTO的

RT

想申请BTO,似乎这是个办法

有没有有经验的人来说说

比如可行性,辞职多久,要在申请BTO之前多久辞职,辞职期间都去做什么了。。。

谢谢分享!


据说要看过去三年。

不然失个业摔一跟头还拣一钱包

ZF没那么傻八


工作的看过去三个月的,自由职业的看过去一年,刚刚辞职的不知道


oh,谢谢,看来要以身试法了。。。


有人辞职6个月后,成功骗到房子.
没有亲身体验过.


好牛的想法!


曾经想过,后来连这条路都被封死了…


记得是要看过去一年的平均收入。
以前有这么干的,回家带孩子


好像05年左右还行。后来国人多了,很会找政策漏洞。政府也与时俱进。我都怀疑这个论坛里都有政府观察员什么的,哈哈。


看家庭一年内的平均收入,坡人很多这样的吧~


有政府观察员就好了,呵呵

俺就顺便反映反映,这条政策对很多银还是很不合理的,比如完全靠自己双手打拼的新移民第一代,这边没家底国内也没有家底还要养父母还要养小孩的这群银。。。


我也是其中一员啊。。泪奔


私人公寓和组屋之间的差距(价格),太大了。夹在中间的确难办。

可否考虑出台政策,让中间层可以买租屋,代价是根据收入,必须买入一定年限的某种基金,才可申请,然后政府这个基金用来兴建更多的组屋。


其实很多人,特别是新加坡人,觉得政府应该怎么怎么为他作什么,其实房子政府的宗旨就是给低收入的人
现在房子贵是真的,但对本地人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我读过反对党的一个帖. 他说现行组屋政策 比如收入顶线, 是PAP为了让新加坡打工族老老实实打工一辈子供那套房. 我还挺同意的. 新婚夫妇其实比较倾向于买3房. 但收入顶限把你完拒. 每次BTO都是4-5房一堆人抢, 3房没什么人争, 因为买不了..


1,这个要看你怎么解读。PAP是要你至少有一套房子(首次购屋者);有能力的可以换一套。这些,都是建立在对待收入较低的那一群人的。
政府没有理由说,要“津贴”你搞多套房子,这点上,反对的说法没有说服力。满足了你基本需求以后,还有什么理由非要政府给?

2,至于什么“老老实实”的说法,牵强附会。老老实实?哪个不是想着政府应该多给点儿,要两套,等等才会有不满的?打一辈子工?哪个不是大一辈子工?搞得好象应该做到40岁就回家歇着一样。

如果打一辈子工的,绝对不需要在房子上花现金!

3,至于年轻人买三房的问题,其实,这里谈的是转售组屋,是没有顶限的!本地人有钱的买三房、推高房价、是因为三房的现金要求较低、以后的出租回报率也会比较高或方便。

4,退一步,即使是新的三房,有些有5000块的顶限、比较便宜的BTO;但也有稍微贵一些的10000块顶限的三房BTO,不是没有。至于5000块的顶限,也不一定影响多少人。新加坡50%的家庭收入在5000以下;政府的宗旨是照顾收入较低的那一群人;所以,没有什么影响的。你超出5000的,就应该保留那些给收入低的了吧。这没什么不对的吧?!

最近的BTO,是三房没有人要吧?否则,政府是可以考虑增加三房比例


我就很想买3房啊, 不让我买啊…='( 房子太大收拾麻烦 而且买3房没一点儿经济压力, 可以省个车钱. Ha


您相对有钱,就。。。
我老早不想了。不是偶滴,


BTO的房子都缩水了,5房才110平方,三房实在太小,60-65平方,以前的房子比较大,坡人住惯大房子。这里的人要么不生,一生就两三个,60平方的三房怎么住~~
以BTO的房子来讲,只需要付10%的首期,三房四房差不了多少,月供的话两夫妻都工作,四房绰绰有余。


想5年供完买第二套不是. 3房不到20万 扣了Cpf贷款才几万块. 4房得贷20多万呢. .


“觉得政府应该怎么怎么为他作什么”,是应该这样想的。因为政府就是为人民建立的。至于合理不合理,可以讨论。但每个人都有权去参与。


参与呗。明显不合理的,还不是多少人天天在那里“参与”?而这些人参与的欲望还特别强烈,呵呵。
这叫光脚不怕穿鞋。光喊劫富济贫的人也不少


为什么非要供完呢?发现身边很多国人都喜欢短期内把房贷供完,可能理念不同吧,HDB的贷款利息是固定2.6%,把钱套出来放哪不超过这个数呢,又灵活,我们家就没打算一下供完,把钱都压在房子里。


那些参与者没白忙,参与的结果就是,很多我们认为不合理的东西,他们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法律条款,成了各种政策。让那些没权力参与,默默无闻的最大利益相关者,承受损失。原因在于根本没有参与意识。


呵呵,那是一厢情愿。假设也不对。把不合理的,特别是只是对少部分合理的但大多数人不合理的,再怎么提也没有用。
那位挺为群众请愿的李议员自己就讲过一个例子,为区内一些民众争取一条新的巴士路线。巴士公司怎么解释也没用(不会有多少人用),顶不过,最后只好开了一条,结果,就是没多少人用。结果可想而知。
不争论了,没什么意思。可以讲重在参与,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我也是发表个人的意见,但比那些勤于参与的价值高多了。


不是有政策说第二套房如果你没还清第一套房的贷款的话要交30%首付吗?

如果你手上有8WCPF, 老婆5W,政府如果允许我买16W的3房新房的话,我才贷2W。随随便便5年还清了。过了MOP,我要买100W的4房公寓,可以贷80W,付20W+现金。没那么困难。
同样,如果我买35W简装4房,我要贷22W,只靠工作那我5年是还不清的。要买第二套,只能贷70W, 交30W+现金。比较难实现。
我的意思是说,很想组屋公寓兼得的话,第一套房越便宜越好,免得被一步到位的想法绑死。大家不都想早点租一套住一套嘛。

你所谓的低利率拉得越长越好的想法我也想。那是买第二套房时候用的策略吧?


考虑太多了。到时候什么第二套的限制老早没了,因为房价会向下


反过来看,政府的政策是很不错的啊,阻止你们这种不必要的与弱者争利的行为。好


这个刚才我也在想 是对弱势家庭的一种保护.
就是在这没事讨论讨论


感觉这边的三房真的是对穷人的一种福利,报纸上不少这样的例子,一家人月入不到2千,只能BTO三房,十来万的房子,减去低收入津贴四五万,住父母一公里内再减一万,剩下的供2,30年,在巴刹收盘子也供得起了。但在新加坡这样的家庭毕竟是少数,还没买第一套就为将来买公寓铺路的也属于少数吧。大众化的一般会选四房五房,一步到位。
我粗算了下,不懂有没算错啊,按你说的只差10W的公寓首付,用你的例子,夫妻俩有13万CPF,如果买三房剩11.4万,四房剩9.5万,如果买第二套公寓比供完的要多付10万,也够了吧~


我同事新加坡人总共才花18万买三房~小夫妻,老婆有收入,EXE POST,男的自由业者,可能男人是报无收入的才拿到BTO的,还申请一个什么LOW SALARY SCHEME的有津贴的!坡人也钻空子的!无业的也开轿车的~


其实很多人都只是在政府眼里穷,但其实是绝对有米之人啊~~~


都钻空子,人本性。
不过任何政府都该照顾真的低收入家庭。
国人喜欢一下供完,其中一个理由是钱共有。有人AA制,都不急还钱。
无论如何,都不理解AA,父母是共享财产,我们就一样。
网友是这样的吧?老公的钱都是我的,老公的人也是我的,盖个章!大话西游啦!


有好有坏吧. 老婆赚钱自己花 老公给家用 家用之外的钱老公自己支配不挺好. 让我把薪水一把交的老婆可不敢要..


有集财经追击里的观众提问。一个观众月薪不记得2000多还是3000,老婆没做工,养3孩子,还驾车,供房子。
家用超资,问怎么理财。


木有,因为貌似需要太长时间筹划,期间损失工资也不少,而且也没了积攒工作经验的机会(本来就没做多少年又停好几年大好青春恐怕就不剩啥了呵呵)申请bto又靠运气等等,而且老大不小了就这么闲着也很奇怪,就不了了之了

但后来和本地同事交流过,貌似确实很多本地人这么做,而且合理合法


也刚听身边人说有些人赚得不多但是活得非常自在,就是靠刷信用卡然后还最小额的方法,不知最后会如何。。。

或许是想等过了2012再说,嘿嘿


引用: 刷信用卡然后还最小额的方法
这是个啥方法?如何操作?分享一下。


,还不如稍微少那么点儿钱,bto个新组屋或者EC就是几十万的差价

** 这句话很赞同阿。。


呵呵,赞同,所以死心了


人类就是这么难以满足,哈哈

福祸相依啊,钱少一点有钱少一点的好处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