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准证

看看大家申请公民的动机是什么

暂时只能想到这几点,还有什么其他因素吗?大家可以提议


看结果。晕,每人投票的。我是沙发


你投的”其他~”吗? 那可以说说是什么样的原因么?


我投的原因是想看统计结果。


这种投票结果根本没有参考性的,正如楼上所说,投票是为了看结果,所以结果的准确性可想而知啦


哈哈,我是因为电梯翻新,贪小便宜,想省2万7,哈哈,反正早晚也是拿,还不如早拿。


通常只想看结果的应该是目前还没有拿或正准备拿公民的人吧,一般这样的人会投”其他~”,现在已经是公民的应该就在所列出的选项之内了吧~我发起这样的投票就是想知道一下那些已经拿了公民的人当初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


呆太久了, 习惯了。

准备去申请


这回复,配上你的头像,太悲崔了


俺是好人。。


hahaha~~我也想这么说。


应该是多选题 ,相信很多人在选择转换国籍的时候,不会只有一个 原因。


恩,也对.已经改为多选了,谢谢la


每次看到你女儿的这个照片,哈哈哈,太可爱了


2万7已经不是小便宜了~这个便宜一定要贪~~


谢谢你


太差了 。。。。


看来护照还是首选


孩子房子护照


實在, 好好。


这动机,无敌了


不能否认,在不能维持吃住的情况下,没有安定可言。看看近期的欧洲,如西班牙。


大家好厉害


看结果。晕,每人投票的


大多数人都是2和7啊,我也属于大多数人。


不需要所谓的护照方便,因为又不用出差,也不经常出国旅行。
不是为了孩子什么教育之类的,孩子的发展最主要的还是要靠他自己,父母只是引导。
不是为了房子,反正都已经很贵了。。


在犹豫以后要不要拿公民啊,主要是因为新加坡政策变的太快了。


政策这种东西太宏观,还是关注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进而升职加薪比较有意义。
早早就全家换公民了,回过头看,当时的决定很对。

来新15年,这论坛上有比我更早的吗?


动机应该是想长期呆在新加坡,争取更多的福利,还有自己的责任。


为了买有地房产


住的太久,习惯了,老婆孩子都在这儿,就从了吧。

我认识的朋友大部分来新都在17年左右,还有一部分有20多年的。


实话实说, 为了护照。。
每个月都出国的, 签证受不了呀


没有什么动机,也不太需要护照出国,就是为了孩子能生出来收到各方面公平的对待,无论是身份的平等,还是学习机会(这里非公民没什么奖学金),自己这一代就是苦命的移民第一代。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的机会!


想了解大家都是通过什么方式过来的,我也想来:)


我想好了、公民是一定要申请为了孩子教育


真心不想回国,为自己的小命担忧,地沟油三聚氰胺皮革胶囊假鸡蛋and so on,生活没保障,民不聊生,贪官污吏,天朝已经被GCD搅得乌烟瘴气一团糟了,真心觉得回国前途渺茫,为了自己也为了下一代,真心希望能留在新加坡啊,唉,不是我不爱国,实在是爱莫能助。。。


习惯了这边的生活,放心安心。
孩子从中学到大学,一路是奖金。感谢这里的公平合理。


申请公民都是为了孩子。


我是无奈之举,唉~~~


公平,公正。说其他都是扯。


不是为了护照的方便,因为辛苦工作这么多年,从没出差出到岛国之外;出国度假也不是每个月都去,再说签证费暂时还出的起;
不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孩子的未来他自己创造,如果只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起跑平台,我相信也不是这儿。
不是为了福利。因为我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些许福利食之有味,但弃之并不可惜。
不是为了拿他作为跳板。身子骨就这样,跳多了,会摔着。

唯一的原因,我把这里当作第二个故乡,第二个家。


赞,很少有这样想法的人


在新15年,PR 了9年,看不到回到家乡工作(2线城市)的机会,也没钱衣锦还乡。既然还要工作谋生,估计下个10 年还得在新加坡。
又有了孩子,生在新加坡长在新加坡,那么全家换公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说这里是家也谈不上,福建话听不懂,拜天公大伯公的也看不惯;没有四季乏味无聊。
但这里无疑将是我孩子的家乡。这里也可算是华人世界里治理最好的地方。


落叶归根到底我们前几十年都是中国人,可以说第二个家,可是抛不开的是我们是新移民的事实


再赞一个


选项都是个人利益嘛!  

我换公民,开始是想 享受 选举权, 这个可是社会主义国家享受不到的。

现在觉得是 替宝宝拿8000 津贴,自私了。


对我来说,纯粹是国内房子买不起,没面子,回不去,只好留下。可是这边福利也不咋的,国内农村老人看病还报销70%呢,唉~~


你的话好愤青也没看明白,而且我也没看懂你到底是早期新移民还是父辈是移民,anyway,只是换一个国籍没必要这么激动。


现在中国很多城市实行每月报多少医药费了(我们那才200元,很多人都还没有呢),更何况应该很多农村务农的老人都没有医疗保吧,至少我们老家是,除非那些村干部(“人民公仆”),至少这一点新加坡每年几百买个医疗全报了。中国的社保也不少交吧,也就那回事


我的动机恐怕会被某些高尚人士拍,但是我不怕,我就是这样想的。如果申请公民,那就是为了避开针对PR的歧视性政策,加上以后去别的发达国家发展相对便利些,仅此而已,谈不上要精忠报国。


一样的,我比你还多一条,就是回国以后可以用expat的身份。。。。


新加坡生活还是拿个身份号点哦


by right, 你的护照变了,其实就已经不是中国人了。最多是新籍华人。不过,你的心里想自己是哪个国家的,没有人能控制你。我个人觉得,既然都已经换国籍了,还说自己是中国人,让ICA情何以堪阿? 哈哈。 In principle, you are no longer china national if you are holding sg passport.
However, bt left.. its up to you:)


你觉得这个对你很重要吗? 还是你其实心里面就已经同意了他们的想法。Anyway, you are Legally and lawfully registered as a citizen of Singapore, no matter how acceptance and recognition are granted by the native. Even if you are in china, do you think the mainland ppl still deem you as a Chinese? i highly doubt so:) Just be yourself and blend urself in properly and eventually u will gain their recognition. However, if you still treat ur self as a china national although you are holding SG passport, how could you expect to have their respect:) Right?


我认为converted的人只能称为新加坡公民,而不能称为新加坡人。不然真正的新加坡人和中国人都会鄙视你,两头不是人了。


对第一代新移民来说,最好是避免提到这个话题,因为咋说都不对头,说是新加坡人,真正的新加坡人和中国人都会鄙视你,说是中国人,新加坡人听着更不舒服,中国人会认为你装X。所以不提才是最佳解决方案。


:L:L:L:L:L  FYI. 从小在这边读书,身边的朋友都是本地人或者马来西亚人。 几乎没有中国人。 相处的非常融入。最多有的时候开个玩笑而已。还是要看人的。人不认可,都不重要,只要你在这里生活的开心,舒服就okie le. personaly, 从小在这边读书政府学校一直到大学的, 一般都是蛮融入的。anyway, 自己想当什么人就当什么吧。 i really cant be bothered. (end)


什么叫融入?
说东南亚风味的华语,参杂福建广东话? 歌台大伯公?– 事实是新一代的大陆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多半都带着点优越感,文化上或者智能上。会对自己普通话的自豪,会对标准英语的向往,但是去学东南亚腔,很怪。

同新加坡本地人多交往多沟通? 那么每个本地人自己的生活圈子都很大么? 也未见得。工作中礼貌但有距离的交往似乎是常态吧? 工作外的圈子,这是看兴趣爱好的,岂能强求? 我爱喝两杯啤酒,平时酒友里有本地人也有中国客工。大家常常一起喝酒聊天吹牛。这算融入么? 未必未必。人与人沟通本就如此复杂,如此多的层次。我不相信orchard tower 的背后后台是马部长的儿子,我也不相信淡马锡控股就是老李家的。 但是在酒桌上多半就随声附和免的刹风景。我也不会跟新加坡本地人说致青春是多好的电影,因为不一样的成长经历,他们不会有同样的感触。
我又参加教会,每星期都有团契小组聚会。如此属灵的沟通,那算融入么? 也未见得。基督在新加坡还是少众。
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如果简单的谈融入 就是让新移民看起来像本土坡人,或者粗暴的把融入等同于“同化”, 那注定是失败的。

我所认同的新加坡,是清廉,守法,整洁,公正。这是新加坡之所以独特,之所以对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还有吸引力的原因。 每个人,尤其是新来的都应自觉的维护这一切。认同这个,我觉得就是融入。


大家又跑到这里来谈融入了?之前已经讨论n次了,再怎么追求融入有些本地人就是看你不顺眼,我公寓住着车开着高薪拿着,本地人看着不顺眼,管它那么多,爱顺眼不顺眼。


你不需要关心别人是不是把你当做新加坡人,你实际上就是新加坡人,他要怎么看你,你不需要太在意,不鸟他们就行了。一句话,你认真守法,诚实守信,依法纳税,那你就应该昂首挺胸的。


赞同,到哪里都有能力不行但是却眼红的人,不需要太过在意


作为新加坡公民,我觉得跟欧美澳公民比起来,人家的政府还比我们的政府好一些。我从来没有看过反对党执政过,以前反对党连个一席之地都寥寥无几。现在虽然改善一点,但没有超出人民的期望。新加坡人又要多辛苦一点,还要忍受政府的高压统治。


这个国家就是李家的天下。所以人民敢怒不敢言。是你的话,敢不敢言。


就算新加坡实行医保,人民还是要掏钱买单,而且要缴纳保险金,看似由国家出钱报销,可是用的是人民的纳税钱,医院就会乱了套,而且收取高额的医药费。反正是可以报销嘛,万一随便拍个X-ray就 5000SGD,6000SGD,然后向国家报销,就是怕会乱收费,医保就像无底洞一样,永远填不完的。迟早自己吃垮自己。所以新加坡政府聪明就推给商业保险公司,大病就靠商业险,小病自己买单。


为什么很在意自己拿什么护照,自己高兴就好,什么人拿什么护照,依然是什么国籍的人,别人的事,我们管不了,我就管好我自己就好。我要叫华裔新加坡人也好,华籍新加坡人也好,或新加坡人,别人管不着我怎么看。如果怎么在乎,那就别移民不就完事了。


爱不爱国,没有人可以批评你。这个很普通嘛,新加坡人都有不少移民到国外,难道我可以说他们是卖国贼吗,当然不是啦。喜欢移民就移民,别人管不着。


新加坡政策变快,我们人民拿不了注意的。只有他说的算。要不然,下次就不投给他们。


政策变化快说明政府官员有做工。如果政策不变的话单身国民就不会有BTO的机会。


在北美都能入籍了也没有申请,在这就更不想了,新加坡地方太小,在未来能如何不好判断,新加坡的好坏完全要看中国印度这些国家的未来,如果这2个国家好,那大量资金就会流向这些国家,新加坡的地位就会弱化,到时候就业什么的不知会如何,还有新加坡抗冲击的能力太弱,如果有风吹草动就是感冒,还有觉得亚洲的未来是中国牵头,这些年新加坡没少给中国添堵,加来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不好说。搞不好就像97香港回归时大量西方国家接纳香港人一样的情景。总之未来的风险是很大的。


唯一的理由:方便出国度假,懒得每次请假办签证还要问HR出信,可以节省一点年假,而且回中国14天内也不用办签证~~


什么叫每月几百买个全报了??买新加坡的保险吗?


居然还有选项3.。。。。


人要移民是他的权力。不管有多少理由都好,谈不上爱国不爱国还是别的。


在国内就融入了吗,还不就是和自己几个要好的朋友,同事,同学,亲戚吃吃喝喝,看电影,国内攀比心理更严重,你不是上海人跑上海去人家还看不顺眼呢?这都移民来了,你不喜欢这能去申请公民嘛,自己喜欢就好,在乎别人干嘛,日子过得开不开心最重要,管人家怎么想你怎么看你,累死了


在中国只有十三亿份之一机会,在新加坡是五百万份之一机会,在那边更有机会出人头地?


你这比喻有问题啊,全中国只有1个机会吗?新加坡只有一个机会吗?你这是选领导人还是创业?创业就是有13亿的市场和500万人的市场哪个更大,机会更多!兄弟请先把对比的基础选清楚再说了啊!没别的意思,人个有志啊!


这样的话家里有一个公民就可以省吧?


父母 公民+pr 孩子出生也是公民吧?


那加入国籍后,对家里父母养老问题要怎么解决阿 觉得对独生子女而言是个很大的问题 大家都怎么看?


1、为了子女教育,至少不怕孩子学坏,新加坡是所有华人教育里相对最好的,美国高校里的优等生在中国大陆学生大举进入之前基本都是新加坡留学生。而且这里的学生相比国内学生更运动更单纯一点;
2、为了干净的空气和水,安定的治安环境,不怕孩子被拐,而且毕竟是华人多,将来把老人接过来养老他们比较容易适应;
3、为了相对低的税率,个人所得税基本和香港差不多。比国内和美国都优惠,也有很多免税条件;
4、为了这里相对灵活的金融环境,货币可以任意兑换,股票市场收益稳定,金融产品丰富,而且可以投资其他国家的股市、债市等,资产保值增值让人比较踏实;
5、为了新加坡护照方便,以后孩子大些我和老公就准备四处云游去;万一发生全球政治局势动荡,这里肯定比大陆跑路容易,跑去美国分分钟被保护;
6、为了拿新加坡公民比大陆人转香港身份速度快,转香港什么方式都避不开要等7年;
7、为了逃离大陆,那里已经成为全球人淘金的胜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已经被破坏的惨不忍睹,未来政治动荡在所难免,作为普通人只能忍痛漂流异乡。


担心雾霾现象。
另外工业区离居民区很近,Jurong west经常闻到奇怪的味道。
听说要讨论建核电站。不管建在新加坡什么地方,一点出事故全岛都在和污染范围内。
能源资源贫乏,水电气等可能短时期浮动剧烈。受全球大环境影响很大很大很大很大。


比较同意


还不就是为了房子孩子 中国护照太扯了


增加个选项: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


有能力就接父母过来,不行的话送他们进养老院


这个concern提的好,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一直还没去拿SC, 想到如果将来成为一个连父母最后一面都没见的人,真是愧为人子啊。。。


你知道养老院如何对老人?你就对父母就这样?我和周围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待人原则:不孝顺父母之人不可交!连生养自已的父母都能狠下心送走的人,还能指望对朋友好?


移不移就看你自己的观点!但移了民当和原住国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对第一代移民很难解决!这个在北美早就讨论过了。


动机是机动


说的好


我只知道我参观的很多养老院条件不要太好,我和老公将来老了也会自己住进去。未来社区养老是个大趋势,你以为自己多大本事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把四位老人服侍好?好的养老社区不但有好的居住环境,有配套的医疗保健,也有专业人员看护,老人们在一起更加自得其乐,更有共同语言,做子女的经常过去陪陪他们,一样其乐融融。
真等老人老得连路都走不动了,请问你夫妻两个人能背得了四个老人?还不得请人照顾!请的人怎么对老人你就放心了?
我觉得专业的养老机构值得考虑。至于你说的那种养老院对老人不好的情况肯定有,我觉得是体制不完善,这个会进步,另外还有收费不到位,花很少的钱怎么买到好的服务?
孝心责任感什么的不是口头说说,等老人病来如山倒的时候你就明白,孝不孝顺最终靠钱说话,子女教育也好,老人养老也罢,好起点好条件都是钱砸出来的。


在你不能改变体制之前你能做什么?这个体制是你一个人能改的?在改变之前你的父母如何对待!现实一些还是好的!很多事说的容易做的难!当你一个人出来把父母留在家里就已经改变了!不管是什么趋势,不管别人如何对你父母,你应该知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子女都不行,还只望别人?清醒一些,看看现实的社会吧!


新加坡有啥福利?  


不是说不孝,话不能怎么说。如今,一对夫妻要样4个老人。搞不好还要养全家人,还有弟弟,妹妹,孩子。


不管市场有多大多小,大有大做,小有小做, 要有敏锐商业头脑,在哪里都可以把市场蛋糕做大,新加坡也不例外。


有的人就会以为你是世界的中心,吹牛吹上天。这个不分国籍。


想省娃学费和女佣levy,哈哈


非常简明的对比,这就是原因,逼上梁山了


我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买房子。。。。我申请公民的时候,还没有结婚打算。 而且不想受另一半也要是PR的限制。。。。所以就申请入籍, 但申请递交1个月后,女朋友有了。。。。当时女朋友不够年龄结婚,拖了大半年也没能结婚登上记, 最后是公民下来以后才结上。。2个月后,女儿出生。 出生证明上写着,新加坡出生的新加坡人。。。。还是真是惠及下一代了。


哈哈,这位兄弟太“凶残”了  女友不够结婚年龄就怀上了… …


结婚有另一半也要是PR的限制??


不是,因为新加坡买组屋,如果是PR, 必须是夫妻,而且2夫妻都是PR才可以。 不结婚就买房子的话,必须是新加坡公民。


不结婚就想买HDB?要等到35岁哦


去HDB网站阅读一下把。。。买组屋的途径很多,别光依靠所见到的。


自己买或是和持有ltvp的父亲或母亲没法买吗?


你是公民的话,可以根父母 (有6个月以上的签证)买组屋,但只能是2手的。 如果你是公民,也到了35岁,可以自己买,也只能是2手的。

补贴有,第一次购房,算单人的补贴。 大概1万出头,1万1应该是。。。。无其他补贴,低收入或其他补助全部没有,那些都必须是家庭买。


2手能有补贴吗,第一次买


补贴有,第一次购房,算单人的补贴。 大概1万出头,1万1应该是。。。。无其他补贴,低收入或其他补助全部没有,那些都必须是家庭买。


我是因为喜欢旅游,环游世界新加坡护照太好用了。。而且我当了两年兵,不拿觉得有点。。。


谢谢,那第二次买呢 还能有家庭补贴吗?第一次用了个人的,第二次用家庭的呢?


我记得没错的话,补贴可以有两次。


第二次,你必须卖掉第一次的房子,然后你要交levy, 根据你房子的大小,比如4房是 2万。 然后你才能再次购买,再次购买补贴还是有,但少很多。这个要具体看,差不多1半

如果你是卖第一套,为了第二套的家庭补贴是很不划算的。


谢谢提醒,等两人都是公民要比一个公民加一个ltvp的少一万多的补贴是吗


少不只1万多。。。。还要看你的收入,补贴中有很多是补中等或以下家庭收入的。 如果你收入不高,补贴能差,4,5万


这就不是个小数目了,折成人民币算的话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