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听过、看过、甚至传播过这样的言论吧:1、告诉家人、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今年广元的橘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2、山西一些地区要发生地震了3、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多人感染艾滋病。甚至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无端编造、恶意传播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等等等。
有不满这种状况的人说,网民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喜欢信谣传谣。这样的结论很容易得到知识文化精英人群的精神呼应,因为他们已经被那些“开口就骂,逮谁骂谁”的所谓愤青气得够呛了。
如果分析传谣信谣的原因,从好的方面说,中国人很善良,很容易被欺骗。从坏的方面说,中国人喜欢看热闹起哄,良心麻木,巴不得别人比自己下场更坏。但理性人的考量不能仅止于此,这样解释清楚网民信谣传谣这件事,至少不充分。
为什么谣言会轻易的传播?
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事不关已,与自己不存在切身利益,姑且看之,姑且信之,姑且传之.如果有人告诉我说,明天我的工资会上调50%,或者告诉我明天工资要下调50%,我一定会想尽办法去确定那是真的还是谎言,因为利益太关已了,不会也不可能”姑且信之”.而象山西地震、柑橘生虫等信息.信之又怎么样,不信又怎么样?无所谓。
其次就是自身的经历和认知水平的原因. 西方人曾给谣言总结了一个公式:“谣言传播速度=事件的重大性乘以事件的模糊性,但和人们辨别水平成反比。”也就是说:事情越重大且越模糊,谣言传播速度越快,反之越慢;而百姓文化知识和辨别能力越低,谣言传播越快,反之就越慢。近97%中国的公民不具基本科学素养。想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相信张悟本的“吃绿豆能治百病”?又为什么会有人相信道长李一的“盖世神功”? 再来想想,日本人在核事故来临时大多能保持冷静,而远在海这边的我们确自己乱了阵脚,国人在核事故面前的焦虑、狂躁、抑郁、跟风,到底有多少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一个科学知识只存在于专业和精英层面、对媒体信息没有质疑和过滤功能、不具备科学思维和精神的民族,一个公民科学素养处于极低水平的国家,是谣言传播如同链式反应般放大的极佳土壤。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私心或者妒忌心,尤其是关于明星的谣言更是如此。有人借这些事批判网络暴力,说网络这个无疆界媒体纵容了信谣传谣的习惯,而且由于无限制,暴民们总是借网络行凶,把“用吐沫淹死你”这句狠话变成了现实。比如有人说女星是潜规则的牺牲品(因为现在都不能知道这些话题的真伪,只当是谣言),想想那个漂亮女星,被那样几个人给规则了,而造谣者却永远没有机会,所以就造谣了,浏览者没有机会,所以就相信了,这样可以有机会去骂她,去泄愤(于是就成就了几个骂人出名的人)。
于是我想,对公民个人而言,还是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发言之前,应首先考虑自己的发言是否有确凿根据,是否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不捏造事实,不传播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蜚语,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守法公民的应尽义务。
做谣言的终结者,从你我开始。
“做谣言的终结者” , 可能就是在造谣。
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发言之前,应首先考虑自己的发言是否有确凿根据,是否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不捏造事实,不传播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蜚语,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守法公民的应尽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