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廷,这个名字,恐怕水库里没人听过。我也是在翻查档案之后才知道。1940年,约2.6万名波兰军人和公民在苏联斯摩棱斯克州以西的卡廷森林被集体杀害。当时,在纳粹德国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希特勒就放心大胆的大肆屠戮欧洲各国,所向披靡,但他没料到,看似蠢不可及的老毛子却趁着希特勒向西推进的同时,也出兵西进,连续的侵占土地,不断的扩充边境线,也就是让希特勒的努力白费,典型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终迫使希特勒撕毁条约,调兵东进,不顾东西两线同时开战的最大风险,猛烈攻击不要脸的苏军。苏联军队一时措不及手,打不过善战的德军,步步后撤,就在这个时候,苏军进攻波兰期间所积存下来的大批战俘让苏军司令部觉得是个包袱,在商讨之后,处理的办法竟然是:杀掉!既不让这批战俘成为包袱,又不要还给波兰,成为波兰强大的助力,因为这批战俘多数是中高级军官和各界精英,普通士兵数量很少。这还是我们当年的“苏联老大哥”吗?这个事件我最初是从国内的《世界知识》半月刊上看到的。当时的斯大林可是签字批准这个决定的。结果,从1940年的4月初直到5月中旬,苏联军队每天都在杀戮俘虏,他们的方式还是蛮有效率的:一批俘虏,每名俘虏都被反绑双手,头上套一个黑布套,每个人都有一名苏联士兵押着,苏军提前在卡廷森林里挖了一个大坑,就是我们熟知的“万人坑”,俘虏挨个被推到坑边跪下,士兵抓住他,然后一名行刑的军官从俘虏身后走过,同时在他后脑开一枪,这名俘虏当场死亡,士兵一松手,尸体自己就摔进坑里,然后,那名士兵再拉下一个过来。每名军官都有一名助手,专门负责给手枪上子弹,军官则只负责开枪,这样两个人围着坑边转,转一圈就可以击毙几十名俘虏,而一名军官每天都要打坏好几把手枪。讽刺的是:正是杀人如麻的德军发现了这个苏联人极力隐瞒的罪行,德军追着苏军的屁股打,让苏联人没时间把所有的痕迹掩盖掉,也正是波兰政府的穷追不舍,不断的追查,最终让这件事大白于天下。最后调查的结果是:根据战俘营的记录,当时一共杀死两万一千八百五十七名俘虏,但是,根据现场检查的结果,掩埋的尸体的数目却接近两万六千人,多出来的这四千多人是怎么回事?经过反复研究当时的记录,得出的结果是——杀害这么多的俘虏的事情在当时是如此的惨绝人寰,即使受命行刑的苏军士兵也受不了,断然抗命不遵,坚决不肯开枪,这些坚持正义的苏军士兵也同样被射杀,和俘虏埋在了一起。两万六千人,几乎都是正值青壮年的男人,几乎是整整一个军的兵力,在世界战争史里,无论任何一场战役都能够扭转战争结局的庞大力量,就这么神秘消失在苏联森林里,我称它为黑色森林,不是因为它的植被是黑色,而是因为这里埋葬着两万六千个冤魂,使这片森林成为暗黑之地,死亡之都。在历史上,苏军如此大规模的屠戮并非鲜见,还记得苏德战争中发生过一件事:有一个很年轻的女共青团员,叫该娅还是米娅什么的,她在夜间去一支德军的驻地,那支德军的番号大概是169军还是196军,那女孩子想放火,结果被德军的守卫抓住拷打,德军问不出什么就把她吊死了,就因为这一个人的牺牲,斯大林下令:在击溃这支德军之后,将所有投降的德军全部就地枪决,那次大概也有几千人吧。
嗨,跟中国历史上的活埋还是不能比啊。
南京,南京,南京你忘了吗??
提卡廷不提大波波和毛熊之前的恩怨可是不全面的哦。。。
话是这样说,单从数量上看,当年白起坑赵卒,一夜之间狂杀40万赵军俘虏,卡廷相比简直小菜一碟,但那已经是几千年前的事了。而卡廷却几乎就在我们眼前。
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唉
卡廷惨案当年苏联是否认的
近50年后才承认
南京大屠杀确实够惨,不过,其中老百姓居多,男女老幼都有。
卡廷却全部是男性,而且是精英中的精英,我在翻查档案时读到:1.6万名军官,其它是波兰公民,涉及政治、教育、商业、制造业等等多个行业高级人才近一万人,这些可是社会的栋梁。老百姓不能比的。
这个就要拜托空姐了,那段历史好像很复杂,我短时间理不清。
老毛子也知道这件事是天大的伤天害理的事儿,他哪敢承认?得等到时间淡化这件事以后,这才扭扭捏捏的宣布一下。
正是因为复杂,所以不能将惨案简单描述成屠戮。
东线的你死我活可比西线的眉来眼去要残酷的多。杀俘从来就不是文明世界所提倡的,但战争中能跟谁去讲文明懂礼貌?德军甄别苏军政委,苏军甄别德军纳粹,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有趣的是,德国人捅出这件事后,美国人英国人一个劲儿的帮苏联人擦屁股,翻脸那是铁幕之后的事情了。
单从历史的长短来看,西方的文明程度远比我们的文明差很多。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权力争夺,勾心斗角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艺术;而西方的纷争完全以利益为基础,赤裸裸的你死我活。
斯大林之所以签字批准,就是怕波兰日后会强大起来,到时会吃亏,所以先一步做到“釜底抽薪”,消灭波兰的精英人才,但这个手法实在是丑陋到丑恶。不过,这种做法我也不奇怪,还记得当年苏联是如何在新中国刚刚建立,正值困难之际闪电般撤走所有的专家,让所有的中国人饱尝饥饿之苦,那不也是“釜底抽薪”吗?
这已经不是丑陋,而是一种下贱了。
当年日本让所有会英文的新加坡人。。。。
继续啊,当年发生了什么事?
“斯大林之所以”后面的话是定性而非论证,我不认为该定性是正确的。
枪杀俘虏的决议来自贝利亚的一份报告“‘所有这些人充满了对苏维埃制度的仇视,是苏维埃政权的万恶敌人。’战俘营中的军官战俘和警察战俘,‘他们每一个人都等待着获释,以便有机会积极地投入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国与国的关系,从来都是利益
至于建国后,苏联援助和撤离
建议 参阅 毛泽东 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虽不一定全对,但有一定的参详价值)
你说的对,这是我的看法,并不严谨。
不过,看人的方法,是看他习惯于做什么事情,就可以根据他的这些做法而决定这个人的优劣善恶。看国家的方法,其实也一样,看一个国家习惯于做哪些决定、事情,也就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走向。
毕竟,最后作决定的是国家领导人,国家的性质还是由人来决定,斯大林最后的决定反映了他个人的想法,所以我觉得。。。。。。
最大的可能我觉得是斯大林看了一下报告:哦,贝利亚写的,关于战俘的。行了,你们自己办吧,我还要研究怎么打德国人呢。这里签字啊?好了。
嗯,我看当时的情况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样子。上边儿信任下边儿,所以就放任不管了。等捅出娄子,再找几个替罪羊就是了。
不过,空姐,相信你也是有年纪的人,还记得当年“低指标”的时代吗?那时斯大林是不是还在执政?
经历过那个年代,你对苏联人的感觉如何?
斯大林53年去世。中苏论战交恶算不到他头上。
当然他晚死几年不意味着中国的日子会好过,援建会更不容易。
中国对苏联的感情是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苏联,
中国很多事情是不会的。
没错。我们是从这个“老大哥”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最主要的一项就是:自立自强。当初要不是苏联的半路撤援,我们的国家也狠不下心来走自力更生,艰苦拼搏的路子。
我想,苏联的做法就已经暴露出他们的本意:本意就是拿中国做个傀儡,资源的供给国和产品的销售市场,不过后来一看中国不肯受他们摆布,自然就要一脚踢开。
我的年纪还不算大,没有亲身经历过“低指标”的年代,但从父母和长辈的述说之中也能感受那个年代,尤其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个票证满天飞的时代,粮票、布票、油票、肉票、鸡蛋票,更别说自行车票、电视机票更是一票难求,粮本、煤本、煤气本,再加上户口本,看看电影,再想想自己的过去,真仿佛自己就是从电影里爬出来的一样。
中国走自主道路实际上从彻底消除共产国际对中共的遥控就开始了。中国人的事情只能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是由中国的大小决定的。打个比方,中国就是一身高一米九的甜素纯,高帅富就那么几个,也不是真高,投到谁的怀里谁都受不了,所以除了让自己变成白富美别无他法。。。
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文明程度比西方高,因为我们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下去。
苏联那么庞大的联合体都解散了。他们当年的强横哪里去了?
文明无所谓高低,但生存能力有。。。
要是这样的话,那我在这个帖子一开始说的那些事情是不是都白说了?
那也倒不是。关键在于打赢了再谈文明才对。
几千年和几十年,有什么区别? 话说现在已经是2012年了,你说的事情也已经过了多半个世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