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刀声》是怎么回事?为何有这么多桥段是抄袭其他小说的?
以前还真没看过这部,真是不看不知道,
以前杀手组织上门的部分(印象中好像是《七种武器——孔雀翎》里高立的家),
还有《天涯明月刀》里傅红雪上公子羽家的部分,均套用了过来。
据说虽是古龙著,但大部分由丁情代笔,但也抄太多了吧?
古龙先生多年前就作古了
后来多有抄袭者
《边城刀声》是哪一年出版的呢?
印象中还是陆小凤、小李飞刀、中原一点红靠谱
古龙一生烟酒色不断,也算在他的兴趣中享受一把了,作古了才算得上古龙嘛。
百度上查到了这本书:
《边城刀声》为古龙构思、丁情代笔的作品,多列为古龙作品,然属伪作。1986年6月万盛出版。本书内容属于《边城浪子》的续集,与《边城浪子》内容部分完全一致,不过大纲上仍有差异,并参入些其他古龙作品如《大地飞鹰》一字未改的拼凑;但因为伪作,并未列入《小李飞刀》系列。另外因书中有女角名“风铃”,加上书名之“刀声”,所以常有人误为《风铃中的刀声》为本书外传或续集,甚至直接列入《小李飞刀》系列,然为误传,两者毫无关联。
难怪我看着这么怪了。
楚留香、陆小凤、小李飞刀、七种武器系列都是我超爱的,最迫使要看很多其他小说的原因就是多多少少都会有着联系。
我就说怎么没听说过这本呢,原来是伪作。
大爱楚留香,特别是蝙蝠公子,印象深刻。
据说古龙是被柯俊雄害死,这个柯俊雄太坏了!
,记得他是喝酒喝死的啊?!
1980年,著名演员柯俊雄带着一班马仔去风月场所吟松阁饮酒,闻得武侠小说名家古龙也在隔壁消费,借着酒醉,就让身边马仔去拉古龙陪他饮酒。古龙当时刚自组宝龙影业拍戏,一身疲惫只想放轻松,是以不愿去应酬这个没啥交情且名声不好的大明星。
结果,古龙友人对柯俊雄马仔说不去,结果两厢争执起来,古龙闻得嘈杂声,就从包间出来,走到柯俊雄一个马仔身边,不以为然地拍了下对方肩头,对方以为要动武,及时拔出扁钻。
那时,[关键词屏蔽]尚未泛滥台湾的社会上,黑道之流多半以日本武士刀和扁钻为武器。所谓“扁钻”,是用菱形锉刀磨成,三面有刃和血槽,锋利异常。
古龙醉眼朦胧,他见对方拔出了武器,就摆出他作品的大侠风度,以赤手空拳抵挡对方的武器。 扁钻菱刃,无论怎么握着,都有刃口朝外。古龙对这扁钻抬腕一拔,手腕上的大动脉正好迎上扁钻的利刃。因酒后血气运行急骤,动脉被斩断。顿时,血如喷泉,他当场栽倒。
古龙遭此重创,当场昏迷不醒,后来被送进医院抢救。因失血过多,据说有2000CC,医院血库存量不够,只好向医院外面路边的吸毒者买血,血液不干净,结果输到有肝炎的血液。后来,古龙好不容易活过来,却患上肝炎,他又不停喝烈酒,最终因肝硬化引起食道静脉瘤大出血去世!正因如此,如果追溯古龙之死的源头,柯俊雄就是那个罪魁祸首!
事实上,古龙吟松阁被刺后,柯俊雄和马仔马上被警方逮捕,后来他以巨额保外随时听传,但因受警方限制,却不能出境拍片,柯俊雄只好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伤愈的古龙要他撤诉,最终古龙心软,遂放了柯俊雄一马,可怜他自己间接却死在了那一刀之下!
古龙死于酒,悲感和戒不
绝的酒。直接的死因是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在葬礼上,朋友们带来了他
生前最爱喝的XO,一共48瓶,象征他48岁。对于古龙,真是成也酒、败也酒。
网上抄来,话说这个“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食道瘤出血和肝硬化有关系吗?!
最先看梁羽生,后来看金庸,就觉得梁大侠太碎了
再后来看古龙,少了金大侠的历史厚重感,
但多了推理小说的悬念,还有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
记得开篇看的《一只绣花鞋》,飞针订苍蝇的情节,酷毙了~
追过《玉娇龙》《七剑下天山》
后来迷上了金庸,就木有看梁老师的了
可能错过了好东西
琼瑶、三毛、亦舒
梁羽生、金庸、古龙
弗洛伊德、叔本华、荣格
。。。。。。
浪费了咱大把的青春
很多人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七剑下天山》,呵呵。
前传《塞外奇侠传》也挺好看的。
人都这样吧,过了就过了,我现在也很少看武侠小说了。古龙的都没看全。
想想以前太傻了,看书时总爱跟作者较劲,梁老师爱厉胜男我非要喜欢谷之华,金大侠喜欢赵敏我爱周芷若,看到结尾总是一肚子气。
好像过阵子得再重新看一遍楚留香才行,好像忘得七七八八了,一回想,就会想到几个特别不忍心的镜头,比如中原一点红被胡铁花误砍下一条手臂……胡铁花为了救猫让马车从身上轧过去……
嗯,也感到你所指的金庸所带的那种历史厚重感,那种大侠也无力改变的历史进程,射雕三部曲就令人看到了历史的变迁,郭大侠也最终与蓉妹妹卷入历史洪流中去,成为浪花一朵朵……
原来还有这样一宗故事。
当我把《大地飞鹰》看了一遍以后,才知道这部伪作《边城刀声》抄袭得最多的部分来自于《大地飞鹰》,多到流汗。
我印象最深的是蝙蝠宫里那些没有眼睛的绝色美女。
楚留香这部电视剧很有名,但我没法看,楚留香不可能是郑少秋这模样吧,郑看起来有点呆不够聪明,楚留香不单单是大众情人,还是那个年代的超高智商人士。
另外郑的鼻子也太瘦小了,一个有严重鼻炎经常摸鼻子的人,我觉得应该是高鼻子鼻头有点点红肿才对。
郑演臭美孤傲的叶孤城就很适合,想起他每次出场前都有美女撒花就很逗。
他唱的陆小凤决战前夕很经典。
曲:顾嘉辉 词:卢国沾
郑少秋已经不错了,但只是身上的正气太足,我认为书中的楚留香简直就是狂人一个,那种极度的自信+风流倜傥+处处留真情,一定很难演,除非他就是这种人,从小就有这样的气质,然后再一直培养到大。
我曾经幻想过,如果费翔这号人演技再好些,演个楚留香倒能试试。
这个没有女人一看就喜欢的笑容,笑容能与楚留香相媲美的就有沈浪、叶开那种。
顺手贴个83版《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丹心
[点击播放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7ytHIpCht_A/]
黄晓明的气质有点适合
小孩子版的,可以让《步步惊心》里的十四爷试一试
香港的吴彦祖可以试,不过笑容要温暖一点才好
金城武可以演中原一点红
这个笑起来也很有爱,人家太多90后MM粉丝了。。。。。
只是现在年代不同了,现在的编剧认为高智商的人一般都很难搞,不会是大众情人。
我看《边城浪子》时觉得古龙笔下的叶开,这样的人他写得太多太雷同已经有点腻了,我只喜欢傅红雪。
看《楚留香》时,楚留香和胡铁花这两个角色都塑造得很好。
叶开和傅红雪就像成熟版的江小鱼和花无缺
楚留香和胡铁花,就像沈浪和熊猫儿
不过,傅红雪,太苦了,这家伙活得太苦了。也只有这种苦难人才能练出这把刀。
活得开心些,还是《欢乐英雄》的主角那种,还真快乐。
古龙作品列表:
苍穹神剑 (1960年出版)处女作
月异星邪 (1960)
剑气书香 (1960)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 (1960)
剑毒梅香 (1960)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 (1960)
失魂引 (1961)
游侠录 (1961)
护花铃 (1962)
彩环曲 (1962)
残金缺玉 (1962)
飘香剑雨 (1963)
剑玄录 (1963)
剑客行 (1963)
浣花洗剑录 (1964)
情人剑 (1964)
大旗英雄传(铁血大旗) (1965)
——以上为早期作品, 为生计而作, 多为模仿他人, 尚未形成风格.
武林外史 (1965)
名剑风流 (1966)结尾由乔奇代笔
绝代双骄 (1967)
楚留香传奇(铁血传奇)
血海飘香 (1968)
大沙漠 (1969)
画眉鸟 (1970)
楚留香续集
鬼恋侠情 (1970)
蝙蝠传奇 (1971)
桃花传奇 (1972)
新月传奇 (1978)
午夜兰花 (1979)
多情剑客无情剑(风云第一刀) (1970)
九月鹰飞 (1974)
欢乐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萧十一郎 (1973)
火并萧十一郎 (1976)
流星·蝴蝶·剑 (1973)
七种武器
长生剑 (1974)
碧玉刀 (1974)
孔雀翎 (1974)
多情环 (1974)
霸王枪 (1975)
离别钩 (1978)
拳头 (1976)非“七种武器”之一, 误收入
天涯·明月·刀 (1975)
七杀手 (1975)
剑·花·烟雨·江南 (1975)
[关键词屏蔽]·手枪) (1975)现代枪战小说
三少爷的剑 (1975)
陆小凤传奇
陆小凤传奇 (1976)
绣花大盗 (1976)
决战前后 (1976)
银钩赌坊 (1977)
幽灵山庄 (1977)
凤舞九天 (1978)
剑神一笑 (1981)
边城浪子 (1976)
血鹦鹉 (1976)
白玉老虎 (1976)
白玉雕龙 (1981)由中碎梅代笔
大地飞鹰 (1976)
圆月弯刀 (1977)由司马紫烟代笔
飞刀·又见飞刀 (1977)
英雄无泪 (1978)
七星龙王 (1978)
风铃中的刀声 (1980)结尾由于东楼代笔
怒剑狂花 (1982)由丁情代笔
那一剑的风情 (1982)同上
边城刀声 (1983)同上
猎鹰·赌局 (1984)遗作, 短篇
嘻,要看全也不容易啊。
瞧,《边城刀声》竟然被算进去了,看得要吐了。
丁情这个家伙,太作弊了。
我没看全,应该看了8成吧。
部分短篇的的确没看。
很多都是虎头蛇尾,看到结尾处,会非常的失望。
就连《大旗英雄传》这套都是,古龙的虎头蛇尾毛病太严重。
几天没来,错过了好帖子
真的很萌哎:P
两个男人8剧
XUEMEI老师敲边鼓
哈哈
大一时,
拿一天病假加上周末,
3天2夜窝在宿舍里
啃完了全套《天龙八部》
大四时,
将伍子胥那一段史料
改写成了一部武侠小说
当作毕业论文交给了老师
那位是副校长,
教【古代历史文献】的
他给了我最高分
原来他也是武侠迷!
我开头第一句是:
“残阳如血。韶关。一骑绝尘。
鬓如雪,衣如蝶。”
我要看~
古龙的开头啊!
快拿来看,如饥似渴了!
续写别人的书还真没见过谁能续得好,就是作者本人写了那么多本,难免江郎才尽,好的作品耗费了作者太多的心血灵感,写多了套路重复又重复,到后期想突破了抛弃自己风格写些不同的题材,读者又看不下去了。我看楚留香系列觉得本本精彩,到陆小凤系列明显觉得只一部分很好看,也可能与个人喜好有关。
金庸也是写了十五部就写不下去了,金大侠后期的连城诀真心不好看。他也一直没闲着,原来忙着修改以前的作品了。真不明白啊,武侠小说本来就是虚构的,为啥一定要改到符合史实?!
我把金庸新新版修改的地方转贴上来, 让大家郁闷一下。
新新版《射雕英雄传》
1.详细说明了《九阴真经》原始本、首抄本、二抄本的来龙去脉;
2.深入描绘了黄药师与梅超风之间的一段若有似无的暧昧情愫;
3.合理解释了“蛤蟆功”的潜在威力;
4.书的结尾处,郭靖与黄蓉镇守的襄阳城变成了青州城;
5.九阴神爪、摧心掌、四仗长鞭原为《九阴真经》中的光明正大武学,这回变成了黄裳专要破的阴毒武功;
6.将“九阴神抓”、“四仗长鞭”改为“摧坚神抓” 、“白蟒鞭”;
7.对九阴作出解释,按易经,阳为奇数,阴为偶数,所以《九阴真经》的最高境界应为阴阳相容、刚柔相济;
8.《九阴真经》的“篇”改为“章”;
9.陈玄风并未把九阴真经刻在肚皮上;
10.九阴真经的下卷末多了梅超风的一行话;
11.对降龙十八掌做了更多更完善的说明补充,”鱼跃于渊”和”战龙在野”,皆以”或跃在渊”和”龙战于野”称呼;
12.稍微交代了乔峰改降龙十八掌的过程,原来“神龙摆尾”来自虚竹的“履虎尾”;
13.傻姑提前登场(郭啸天杨铁心时代);
14.马钰“三花盖顶掌法”改成“履霜破冰掌法”
15.特别在每个章回末或多或少的增加了一些注释(主要是对一些评论观点的反驳)。例如网友所论的“宋代才女唱元曲”、“守宫砂是否真有其事”、“蒙古军队如何有汉人大将”……等。
1 6、合理解决了靖蓉的年龄问题。
《神雕侠侣》
1.杨过与小龙女之间多了些打情骂俏,小龙女不再冷若冰霜;
2.郭襄把自己想象成了大龙女;并幻想如果是自己和杨过第一次见面而不是小龙女,那么杨过一定会爱上她的。以后还有襄暗中和小龙女“较量”的情节,哎,可爱的襄儿也变俗了。
3.郭襄真心诚意的拜金轮法王为师;
4.将西藏金轮法王改为蒙古金轮国师。
《天龙八部》
1.王语嫣的外公,从无崖子变成了丁春秋;
2.皇宫中的王语嫣担心年华老去、青春不在,为了永保“神仙容貌” ,决定跟丁春秋修习驻颜术却不幸失败。并因此无面目回到段誉身边,而暗示其最终投入慕容复的怀抱;
3.虚竹因为“抢了西夏公主而不好意思”,便把梅兰竹菊连同西夏公主的婢女一并送给段誉,而木婉清、钟灵也住到皇宫中,加上阿碧,八名美女陪着段誉住在皇宫里;
4.为符合史实段誉最终还是出家为僧;
5.乔峰修改降龙廿八掌为降龙十八掌。
6.天山童姥的返老还童功叫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
7.游坦之所练经书由《易筋经》变为《神足经》。
8.鸠摩智从丁春秋处盗取了7本《小无相功》秘籍,修炼后功力大增,并以之运使少林七十二绝技。
。。。。。。。。
哈哈,有人说作品一旦诞生,作者就S了
就算金庸作品是金庸写的,他的修改很多读者也不买账,包括我
我对他的改写一点都不好奇,不会去买,原来三联版的倒有一套
我跟510150看法不同的倒是:我觉得《连城诀》很好看,丁典和凌霜华的爱情,多凄美……
我喜欢金庸胜过古龙许多,金著除了《鸳鸯刀》,几乎每一部我曾翻来覆去地看过多次,古龙的随便看看,没有一读再读的
8厚道的人就素这样滴
把人家的瘾勾起来就木有下文了
套用网络用语:XUEMEI老师木有小JJ
20年前交的功课,没有收啊
老师看了,给了分数,也不还给我
留给他作纪念了
有空写给你吧
那个真得有大块的时间一气呵成
至少3个月关着写
因为20年前电脑还不普及,多可惜
可能你的老师也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咧
你的粉丝,哈哈
古人玩集句
以前我们也玩集情节
大家一起写武侠
一人写一段
轮流写下去
到后来不三不四,灰常好玩
古龙不适合写长篇,一长就前后脱节漏洞百出,文字的功力和情节的铺张远不如金庸梁羽生。他写短篇小故事还不错,露一个亮点就结束,没多废话当然也就少犯错。
不过他有个中篇“萧十一郎” 非常不错,在他的作品中非常另类。
对于连城诀,我当年看得太压抑了,没胆量读第2遍。最爱笑傲江湖和倚天屠龙记。
很多作家老了喜欢在作品里探讨人性,我看武侠小说追求的是情节新奇,布局精妙,天马行空。
跟读者喜好有关吧,我很俗的….
古龙的写作手法很独特,人物对话简洁,常常有这种抽离现实的对话
A:你来啦?
B:我来了。
A:你不该来的。
B:我已来了。
A:如果我是你,绝不会来。
B:我不是你,所以我来了。
…..
挺有意思的。
他的书以情节布局吸引人,像福尔摩斯或倪匡的书,谜底揭晓了,一般人就不会去读第2次,但不妨碍成为经典。
我比较欣赏古龙书中人物的英雄气概,泰山崩于前不变色,最感人的是男人间不但交心还可以交命的手足情。那种胸怀气场别人模仿不来。听闻他大病一场元气大伤后再写不出精品。
有点失色的,也许是对男女间两情相悦花前月下的描写吧,我觉得古龙是不大擅长写。作为武侠小说这点也不碍事。
他对女性通常着墨不多,某些配角还是设计得很好,如《武林外史》里如小白鸽般楚楚可怜的白飞飞。
读者与小说也讲点书缘。
小学六年级就看金庸了,那时是地摊上买的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山寨版本,翻来覆去看得津津有味。后来出国了工作了安居了买了全套的精装三联版,却只当摆设用了。
后来又看温瑞安,这厮每个系列都太监了,后期的风格更是写得不知所云。
来新加坡后又看黄易,每个月出一章,7-8年间追了好几本书,记得那时每个月20 多号必去百胜楼一楼的一家小书局,因为最新章节在香港一上市,隔天就在这里出现。
然后。。。就看月关了。现在追看锦衣夜行哈。
嗯,古龙的作品我有印象的也是《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和《天涯明月刀》等少数几部
我觉得流星蝴蝶剑也有点意思,有点像现在流行的“养成”类小说,高大姐和她养的杀手,呵呵
最爱笑傲江湖和倚天屠龙记。
——————————————
再加一部《天龙八部》
萧峰是金庸笔下,不,武侠世界第一男主角,至少对我来说,呵呵
金著是越长越好看
刚上大学那会儿,国内好多出武侠的,找[关键词屏蔽]写山寨武侠小说,系里有几个男生干这个,算是我哥们,写了拿来给我看,笑得我打跌,说这么滥的情节和文笔怎么会有人买来看。但租书的地方这种烂书还真不少。
高中爸爸代单位的工会主席,工会有图书室,每年都购书款我都挑拨我爸买武侠,那时候只爱看金庸,看完了他的全套,记得好象是广州百花还是什么地方出的。我爸自己也是武侠迷,说他念中学的时候把吃饭的钱拿去租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
上到大三大四开专业课后比较闲,开始租书看,我看书粗而快,一套射雕那种厚度的,一天就能看完。看了不少古龙和温瑞安。有一段很喜欢温,不过我们也公认他是骗稿费的高手,废话一箩筐,用排版制造视觉效果,看多了就有点伤。古龙倒一直是还好,不算特别喜欢也不算特别讨厌。
在新加坡前几年宅在家里,每天除了看足球新闻和写稿,就是在网上看小说,把金庸梁羽生古龙倪匡都看遍以后就看黄易,居然追过黄易的大唐双龙,每个月巴巴地等新的放出来,真是~恨死他了,现在想自己也是无聊得够可以的。黄易应该是种马文的先驱吧。也去看我老爸当年钟爱的蜀山,还……挺好看的,就是巨坑一个。我居然看完了那几百回才发现文没有写完。
前不久在图书馆借过新版金庸,其实还好,没有想象中改得那么不堪。
基本上,我的阅读是呈现倒退的状态,高中和大学故作深沉看了不少世界名著,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毕业后只看纯消遣性的流行小说,现在看得多的是给少女们看的言情,偶尔被LG看见,都怪汗颜的。
明显是打算捏个3、50年后,然后悄悄改编出版……可畏啊可畏
金庸曾经说过,写书是娱乐大众,后悔没有给自己时间多看些书,现在估计多看了,知识见长,回顾旧作,多有疏漏,为求完美,一改再改,另有一图,改后再卖,再赚一把!
捏3、50年改编出版?
恐怕很难呢~
我毕业时,
老师已经是一个中年男子
那时写这种鬼东西久了
人也变得不真实
-------------------
毕业前,在校园的一棵花树下
老师找到我:
“大家都在忙着找工作,
你的去向有眉目了没有?”
我淡淡地:“我没有找。”
老师:“那你这段时间在做什么?”
我:“在拦江堤外钓虾子。”
老师:“为什么?毕业这么大的事……”
我:“老师,人怎么过都是一辈子,不是吗?”
老师:“你这人小小年纪,怎么这么灰呢?”
我从地上拈起一束未开的花蕾:
“许多花还没开就谢了,
这也是花的一辈子。
开不开,有什么关系呢?
人的一生跟花一样。”
说完,我转身离开~~~
----------------
这个片段记忆犹新
那时不食人间烟火
太禅了吧~
心智早衰啊,哈,与世无争、望穿秋水……
《天龙八部》啊,我觉得支线太多,主角太多有点乱。太戏剧性了,特别是虚竹那一块,梦郎+梦姑,金庸后期的作品越来越重口,嘻。
中间有一段倪匡帮忙写,倪匡讨厌阿紫把她眼睛弄瞎了,金庸也太不负责任了,没把阿紫照顾好。
XUEMEI老师
这是真事儿
还是你写的故事呀
不用不好意思,我也看言情,不过要口味略重,有点新意的,老式浪漫就比较没劲
扁我怕什么?
大不了传部《金刚经》给我
以前觉得尖锐,后来反觉刻薄
————————————–
就是这句话
哇塞
只能感叹一下
各位同学的记忆力都太强了~~~
这些人咱也读过啊
可是,说起细节
一点头绪都木有
包括金庸~~~
尤其那个亦舒
俺肯定也是读过的啊
可是使劲想了半天
一个作品我也想不出来~~~
看看各位的记忆力
真是太受打击了~~~
在新加坡呆久了
各种状态都在严重下降中
包括智力~~~
另外,我儿子现在很迷倪匡啊
假期看了一堆
现在,有空就去图书馆借一本~~~
倪匡的书,我还真是没有读过~~~
我一直在幻想……
若有天,
可在山间的小亭中,
环山面水,
摆上几道小炒,
一壶小酒,
我可以不说话,
就这样望着,
一口酒,
一口菜,
呆滞……
突然觉得,在这个帖中回复的人,几乎每个都能陪得了我这么做。
呆滞……?
这个人在幻想退休后的生活了。
无论如何,能迷华文书,对新加坡学生是好事啊,要是我女儿能迷上哪个华文作家就好咯
我女儿倒是很喜欢看中国的小品、相声(奇怪),有时候跟着观众傻呵呵滴笑,我问她好笑在哪里,她又蒙查查,明显没怎么听懂人家的包袱
俺肯定做不到
俺是话唠子
像姬版这样有酒有菜还呆滞……
高难度呀
是祈求短暂的脱俗吧?
整日fast-paced,必然有人希望呆滞一会的。
你一这么说,我已经开始想象了。
相信你总会说累的,到那时,大家开始集体呆滞。
补充,我已经飞快地阅读玩了《大地飞鹰》,才发现这丁情竟然如此大幅地抄袭《大地飞鹰》以完成《边城刀声》,基本上就是将人名、地名全部换一遍,情节稍许改动,就这样出书了。网上还竟然这么多处将《边城刀声》列入古龙作品,简直不可理喻,逼古龙落泪嘛!
山间,小亭。
一口酒
一口菜
呆滞……
好极! 极好!
到了
球疯子的世界了~~
那部经回头再细细读~~~
下周四早上如果脚不痛能否参与一下?
国内有高手通过围脖下战帖了
(详情见打球的帖子)
木有想到这把年纪还被下战书打群架
510150 ……起码我的青春还真没被荣格浪费过…..
一部《荆棘鸟》给自己套上了枷锁
一部《百年孤独》让自己掉进了黑洞
。。。。。。
不能承受之重,只因太年轻
玩深刻,把自己搞得痛苦不堪
呵呵,青春是很认真地犯傻啊
困在自己的世界里,颓废得要死
回想起来象牙塔里的青春
是自我而苍白的
每一个人心里
有一个侠义的世界
浪漫的英雄主义
而接下来的脉络
开始寻找自我的定位
在自我的圈子里打转
表现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求同的心理
当跳出了小我的圈子
开始关注他人的感受
表现为一种求同存异的同理心
进一步历练之后
开始放弃求同的心理
因为世界本来是多样化的
于是自然而然有了包容心
《荆棘鸟》不是爱情小说吗?哈哈,我是这样给它定义,归入《飘》一类。
看完这本书喜欢上拉尔夫这个名字,Ralph,Ralph Fiennes和RALPH LAUREN 香水……
《百年孤独》,就冲着作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慕名找来看了,有点累,内容对我来讲比较隐晦沉闷。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看出不同的东西。
我看书走不出来的,只有《骆驼祥子》,那种对时代对社会对命运的无力感,到现在还总感觉自己就是祥子,房子钱就是我的车。老舍的世界太悲观,自杀死了。我不想死,看了两三次不敢再看了。
大家有没有看过搞笑版的西门吹雪大战叶孤城啊?
月圆之夜,紫禁之巅,一剑西来,天外飞仙…..
[点击播放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YabV7Ybj6o/]
我的脚还是不好
不过我可以去观战
顺便做拉拉队
为狮城茶馆队加油,哈哈
510150这么感性哦
你是蓝的吧……
以前看卡夫卡的书
也是看到害怕
所以现在的俺才不看那些个名著
俺要看言情,武侠,耽美……
各种小白文……
最近不是在放《天涯明月刀》了么,看了简介,剧情大幅改动,可以再看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