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四十多了,工资三四千,家里两小孩,大儿子12岁,明年上中学,可能会上不错的中学(学费一个月将三四百);小的女儿两岁多,开始上全天的豆豆班,每月6百多学费。老婆几年来在家带孩子,没什么收入。我工作的话,也就一千多。
考虑到PR与公民的学费差距越来越大,而且几年后,PR会不会再给延期还是问题,劝他带孩子申请公民,但他死活不要,为了所谓的回国养老,(他在国内是有交些最基本的社保医保)。
你老公觉得新加坡养老没有保障吧,想以后回国养老。
和你老公好好商量一下吧。
不然你出去做工,然后自己申请带孩子一起申请公民好了。
我杀风景的说一句哦,你老公的工资和你家的条件,就算去申请公民估计材料都不会收的。。。
我觉得还是你出去做工吧,计算1k,也是家庭收入。
我觉得你老公的想法也许是对的,因为没有足够的基础,没准儿真的是带钱回国养老更滋润。
如果妈妈没有上班的话,妹妹不用上全天的豆豆班啊,两个小时的pap的豆豆班才百多块吧。如果妹妹上全天的,妈妈出去工作比较好一点吧,多少也是贴补一下。纯属个人意见。
至于入公民,我见过有人条件差不多的也批了,不知道是否最近政策又宽松了一点
是要出去做工。
我也知道这样的条件,人家还不定批呢。
但他就是不愿意去试下。
我在国内还有个事业单位的工作,我是想如果他不想在新。我是得回去工作,保住我国内的小工作。如果要在新生活,我会辞去国内的工作,在新读个文凭,找工作。
申请公民除了看工资年限也要看的,再加上两个孩子,应该有机会吧。
这个不能勉强吧,换国籍是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强迫别人。
LZ可以找工作,进修,打两份工,等等,靠自己申请公民,如果你觉得自己也不行的话就不要怨老公了。
嗯,谢谢你的开导。
我准备要去工作,要去读书了。想让他申请,是因为孩子学费可以补贴,一个差三百呢,得读四年的幼儿园。
不过好像妈妈带孩子申请公民成功的例子很少。
有时也觉得自己自私,不舍得放弃国内的工作。
国内事业单位的工作现在很多人抢着要啊。如果你在这里读书,一个是学费贵,再一个是读英文的文凭比较难但是读个中文的文凭又没有含金量。
劝你回中国保住你的事业单位的铁饭碗。新加坡养老不如中国,你老公的想法是对的。四十多了拿三四千,以后很难再往上涨了,所以还不如攒钱回中国养老。我老公快四十了,现在也经常担心自己到了45岁失业了怎么办,因为他们公司最近刚刚炒掉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员工,新加坡人啊,有经验没能力,还不是被公司炒鱿鱼了。但是人家结婚生子早啊,最小的儿子也读poly了,所以家里没什么负担,失业了也不怕。你现在最小的才两岁,你们还得供她二十年,到时候你老公都六十多了,还要拼命工作,多辛苦啊。
你可以带女儿回中国,你的薪水应该够女儿上中国幼儿园的费用了,600新币就是3000人民币,中国普通幼儿园一个月哪有这么贵。你老公带儿子在这边读书工作。
我以前在国内是公务员,金饭碗啊!我辞职过来,没上几年班就生了孩子做全职妈妈,现在我特别后悔。如果我能在中国工作多好,那份工作多清闲工资又高!还有,中国请个保姆多便宜啊,我爸爸妈妈也在身边还能帮把手,我根本用不着辞职做全职妈妈的嘛!
但是我后悔也迟了,你还不迟,最好保住你的铁饭碗啊,新加坡太苦了。
再补充几句,你儿子已经12岁了,还可以上好的中学,那么你老公带着他在这边过,只要供个十年就差不多供出来了,到时候你儿子大学毕业在新加坡工作不也一样拿公民嘛,到时候你们老两口平时在中国养老,偶尔也可以时不时的来新加坡住住啊,如果你们喜欢新加坡的话。
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你也别怪你老公,换国籍是大事,不能只为了省那么几百块就换。1 你的俩宝都上班了,你可以上班呀,赚的钱可以COVER那个公民跟PR之差的。2 不上班的话,可以让小宝上2个小时的豆豆班,没有多少钱。3 现在就决定回家,保住自己的铁饭碗。
我个人觉得回不去了 就算大儿子毕业上班了 可还有小的呢才两岁 带她回中国 到时候万一在国内学业或工作方方面面都没有在新加坡的哥哥混得好的时候 会不会埋怨当年爸妈把自己带回中国和13亿人民抢工作啊 或是真的以后决定留在新加坡了要是越来越难了拿不到呢 到时候公民的优惠没拿到 还是一样要为新加坡做贡献 凡事要早做决定早下手的好
其实申请公民也没什么不好,lz一家打算以后回国生活么?孩子呢?一起带回去?即便回国也是大人的选择,从孩子的角度回国未必是最好的。
LZ。。我也严重缺银子。。 请问你家日常开销怎么弄的。。。 能养一家四口 真厉害。。。 传授点经验?
英文不好,读不了英文的文凭,是想读个学前教育大专文凭。政府有补贴学费大概四千,全职读也得近两年。报名了,还没交钱,但现在又有点后悔了。因为如果要回国保工作,书是读不了了。
最近经常半夜醒来就睡不着,想着几年后,儿子要上大学,需要钱,大人老了,赚不了多少钱。头大!
想过带女儿回去,我边工作,如果老公决定不想在新加坡,女儿也不必要在这受教育。
佩服你的勇气,金饭碗都舍得放弃。不过你在这边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比较无所谓。
当时他爸先过来工作,我后来带孩子过来就是为了一家团聚的,现在又要分开,对不住孩子。两难!
谢谢你的关心。可以看出你是个做事干脆利落的人,向你学习。我总是拖泥带水,犹豫不决。
1、就算小宝还没上幼儿园,我在周末也去上点兼职了。现在把她送进幼儿园,准备去读个书,再做全职的,也考虑边工作边读兼职的。
2、也准备下个月就回家工作,(9月学校开学)保住饭碗。但儿子9月、10月小六会考,又想在这边陪他为他加加油。纠结!
我是想让他带着孩子申请公民,我留住PR,既可以享受些福利,也不影响以后回国。身边很多人也是这样做的。但他就是不愿意。
大人回去养老吧。孩子不大可能回去,昨天问儿子大家一起回国好吗?他不想。
谢谢,你想得长远,我还真没想到以后女儿会怎么样。
因为有个小的,要不儿子再过六年中学毕业,当兵,读大学,可以不管他,我们回国去。小的没国内户口,回家怎么读书?
就是怕他以后想申请了(人家不定要),“到时候公民的优惠没拿到 还是一样要为新加坡做贡献 ”。儿子是第二代PR,肯定得当兵的了。
所以我也说服老公他带孩子拿公民 我留PR 万一不得已回国 他可以跟我回 我是十万分不愿回国 我们又不是官二代 没钱没背景想混好不容易啊
惭愧,没啥经验。一来感谢孩子们没怎么花钱。儿子小学六年来除了学费没花一分钱补习,课外也就参加一个足球队,CC的便宜得很,一年六十块钱。女儿从出生到现在都是我带,除了打预防针的钱,奶粉,尿布,也没花钱,衣服都是从国内买来的。二来感谢国内亲戚的支持。每次回国,都从家里带来一些干货(木耳、香菇、干贝什么的),这也为平常的生活费节省了不少。
一日三餐一般都在家自己煮。最大花销就是平常的买菜钱、房贷(现金五百左右)和回国的机票。儿子一般每年回去一趟。去年全家总的机票有8份(我、儿子,女儿各两趟;老公回一趟,还有我妈来),破一大洞。一年也剩不了多少银子。所以想到明年的孩子们的学费一个月可能近千块,跃进太大,有点接受不了。急着逼他加公民了!
如果我是你,首先考虑到的就是1家4口一定要在一起,我个人觉得这点很重要。那么就只有俩选择
1 要不都呆新加坡,你努力读个书,混个文凭然后找个工作。即使这样,你带着孩子申请到公民的机率也是很低的,想要公民还是要说服你老公。
2 要不就一起回家,这个目前来说不太现实。
我想知道楼主几岁了, 如果年龄实在太大了, 那读书也真的很辛苦, 好像我, 现在根本有心无力。我们一家也都是PR, 也是一直在挣扎中。
以后的事谁知道,想到晚上睡不着觉,也没有用啊。以你们的情况,当然是爸爸带两小孩申请,留你PR最理想了,但现在讲融入,一家人有一个不申请会增加申请的难度。
再说申请了公民就没烦恼了?大街上那些7,80岁还要出来做工的不也是新加坡公民。我觉得你家最大的负担是有一个2岁的孩子,有了这个小女儿,只能晚十年退休了。儿女双全,有负担也是甜蜜的。你家儿子成绩好,只要考进了好中学,在本地上大学,PR也能用父母的CPF还学费。只要把孩子培养出来,不用啃老,你们两边都有房子,将来老了回中国或留在本地都可以啊。
现在工作好找,你找一份全职完全可以负担两个孩子的学费。
我觉得让你老公申请公民是挺明智的,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你保留中国籍,他有新加坡籍,到时候看哪边发展得好,都还有退路。
我有朋友读了你说的那个什么学前教育大专,没用的,找不到工作的,找到了也才每月1300,而且没什么前途,除非以后你们自己开幼儿园。
一家团聚当然好,那是在经济无忧的情况下。现在你们这样的经济,这样的年龄,如果没有两岁的女儿还好点儿,也许试试申请下公民,但你们现在还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基于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我个人认为你带女儿回国比较好,
第一可以保住你事业单位的铁饭碗,那份工作可比你在新加坡做幼儿园老师体面多了有尊严多了,赚的钱也经花多了。而且养老治病都有保障,新加坡养老治病都很贵的。
第二可以让你女儿得到好的教育,根据我多年的了解,其实新加坡的基础教育不如中国,你完全可以让你女儿在中国读完初中再过来,直接复习考新加坡的o水准。
第三现在你老公的薪水除了养他自己和儿子,还要养你和女儿,如果你回国了,他的开销就少了很多,就可以多攒些钱以备将来养老了。
当然缺点是你和你老公以及儿子分开了,但是你儿子现在貌似在新加坡有好的前途,你老公也还有工作,所以不能叫他们也回国的呀!
如果你非要一家团聚,那你只能牺牲你的事业和前途了,一家人过着拮据的日子,虽然有些新加坡人日子也很拮据,但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他们至少亲人都在这里,还有小学同学、中学好友、大学同窗和工作后的同事,他们的生活比我们丰富,而我们千里迢迢背井离乡离开亲人跑来出国、没日没夜辛苦工作、想念亲人只能打电话,偶尔周末和同事朋友聚餐唱k就已经觉得很开心了,我们付出这么多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生活过得更好,结果现在把日子过成了和少数新加坡穷人一样,你能过得了自己那一关吗?
如果你没有事业单位的好工作,而只是个下岗职工,那我当然劝你留在新加坡。你知道事业单位的编制多难拿吗?我表弟去年名牌大学毕业,考了几次公务员没考上,现在想进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他父母到处托关系花钱,都很难进得去啊。
如果你英文不错,有能力读个含金量高的英文文凭,那我也会劝你留在新加坡,高学历等于高薪水,早晚会苦尽甘来的嘛!
如果你现在就有一份三四千的工作,我更会劝你放弃中国的事业单位而留在新加坡了,不过如果你现在就有这么好的工作,你自己就会做出选择了,也不会来网上征求意见了。
你大人不是现在还没老嘛,干吗现在就回去养老啊?!
等你老公老了,你儿子不是也大了嘛,十年后你儿子就上大学了呀,十五年后你们才回国养老不是很好?
报纸不是也经常在招幼儿园老师吗?NTUC的MY FIRST SCHOOL也经常举行招聘会啊?真找不到工作啊?要读全职二十个月呢!全额学费一万多。我也在纠结要不要读呢,因为至少二十个月没收入。想找个工作做,然后晚上读兼职。
国内的小工作是在农村,一个月近三千人民币。是看在医保、社保的份上,毕竟以后老了生病什么的,不然工资是没什么。要等到退休得再过二十年。
确实是在国外过得比国内亲戚朋友穷。姐姐小学教师,姐夫中学老师。今年暑假,先是我姐他们学校组织去台湾旅游一个星期,跟团三千多,学校出一两千。后是姐夫学校组织去杭州、上海、南京、无锡、苏州玩。
女儿是二胎,没中国户口,回国读书还是问题呢。如果初中再来考O水准,很辛苦的。
提升自己出去工作,增加家庭收入。要不然你老公入公民也不是"包到完"的,四千养四口人还是很辛苦。
怎么我觉得这事跟加不加公民之间不是必然的关系,我觉得加了公民反而是需要更多的钱才对阿。也许我思维有问题,但是在我看来新加坡公民如果没有钱日子太难过了,首先这鬼天气没有空调就呆不下去。
人和人不一样,虽然我朋友找不到工作,但也许你读了能找到吧。
不要小看医保社保,新加坡可什么保都没有。在新加坡养老全凭年轻时努力工作,你没见新加坡很多老人头发白了还要开出租收盘子?你没见中国很多老人有退休工资医保社保,他们衣食无忧,每天到公园遛鸟练气功吗?你老了找儿女要钱?儿女要是不孝顺呢?三思啊!新加坡可不是遍地黄金啊!
女儿上户口,好像现在中国也放开政策了吧,找找熟人,不是什么难事。
很多中国学生初中毕业来新加坡复习一年考o水准啊,人家高中毕业都有来的呢,只要努力,也不是很难啊。反之你女儿如果从小就在这里读书,没错英文是没问题了,但中文数学都不如中国同学好呀,而且每天只上半天课啊(早7点到中午1点),另外半天如果上托管中心的话(中午1点到下午7点),每个月也得两三百块新币呢!你算这个帐了吗?中国可是全天都在学校上课的(早8点到下午5点)。
这事的确跟加不加公民没有必然联系,但很想听你解释为什么加了公民反而需要更多钱呢?愿闻其详。
我明白,就是人到中年又多了老二所以压力了。换你姐家多个小孩也会压力。如果你们夫妻全职,家庭收入6千,孩子快上初中了,两边的房子都升值了,肯定不会比国内差,也不会逼老公换国籍了。慢慢来吧,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我叔叔也是人到中年才生的女儿,他说朋友都羡慕他,别人的孩子都成家了,他每次聚会还带着个漂亮的小女儿,有件小棉袄不寂寞。
哈哈,我也这么想的,在这里生活需要更多的钱,如你前面的帖子说的,我们在这边没什么亲人,一不小心遇上人祸灾病就得混进新加坡那一小撮穷人堆里去了。
在国内时,怎么也不会混成穷人,再怎么落魄还有家里人帮,走关系靠朋友。
在这里生活需要更多钱我承认,但是不管是PR还是公民,只要是在这里生活的人都会需要更多钱啊,为什么说加入公民就需要更多呢?
跟我家一样,也是老公不愿申请,我孩子马上上小学了,今年我为了孩子上学自己带孩子申请了。每次说起这个事我就理直气壮的说我老公:把老婆孩子都卖了,自己年纪大了逃回中国去,把我一个人丢这
我的意思是加了公民,老了基本上就动不了了,养老的钱肯定是在新加坡比在国内多。
就算想方设法回去中国,就看病来说,外国人的收费就是完全不同的。
你好有勇气呀!我也有这种想法很多年了, 可是想到真的成了新加坡公民, 不知为什么有种莫名的害怕。
说得很对啊,如果拿新加坡养老的钱回中国养老,那日子是很爽的。
突然想起前两天搭出租车碰到一个司机,新加坡人,但是早在1982年就开始投资中国广东某市的房地产了,现在赚死了,他很得意地说以后老了就回中国养老,你看,人家新加坡人都要去中国养老。我们还巴巴留在这里,当然有钱留在这里是没问题啦,没钱留在这里怎么养老?
1982年?
广东哪个城市?
广州市1982年才第一次出现商品房,他大老远从新加坡跑来成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太厉害了吧。
1981年,全国第一个商品房广州东湖新村的兴建,轰动全国。这是广州市东山区引进外资住宅建设指挥部与香港宝江发展有限公司,采用补偿贸易形式合建的商品房小区,第一期建设工程于1982年完成。当年的东湖新村出售非常严格,都要用港币。所以出售的对象都是要有港澳关系的,或者是香港的公司,还有就是国企购买给领导居住。首批150套房发售时1800人排队,一日售光。
这个新加坡出租车司机的老家是广东的,所以爷爷什么的都在广东,什么市我忘记了,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回去老家后就分了一块地,自己修房子,四五层楼啊,后来有开发商700块一平米要买,他没卖,现在涨到一两万一平米了,他现在年龄老了,有点想卖了,反正卖了可以拿钱还可以再分一套高层有电梯的公寓,何乐而不为呢?现在他那栋楼租给学生住,因为附近新盖了几所大学,很多外地学生老师都要租房子,所以租金也很可观啊!
他在新加坡也有房,但只是组屋,也是二十多年前买的,现在也升值了。他好像都50多岁了吧。他以前做建筑,最近几年才做出租司机,薪水虽然不高,但是孩子都大了没负担,上大学的上大学,上poly的上poly,他的薪水自己和老婆用都用不完。
对了,他老家还有果园荔枝园什么的。
哦,原来是自己盖的祖屋,在我们那里叫宅基地,和一般的商品房不同。
他这样子父母和配偶不是中国国籍如何去中国定居,再说,人老了医药费是大头,中国医疗虽说比新加坡便宜,但他在这边有慢性病还有住院手术政府都负担90%,可以用自己或配偶和子女的CPF还,回中国又不能参加医保,掏腰包掏几次就肉痛了。
有同事的妈妈去年心脏病发作在樟宜做了个小手术,通血管,我们广东叫通波仔,二十年前在中国做一次都要4万,十年前搭个桥十来万。新加坡老太这么通一通住了几天七扣八扣要一万新币,以前已经通过两三次血管,自己和大儿子的CPF都用光了,还好她生了好几个孩子。
如何看病就不知道了,没听他提,可能是不是想身体好的时候住在中国,拿个中国PR, 如果哪天生病了再回新加坡?
出租车司机说话,我从来都是左耳出,右耳进,不当真
个人观点:普通收入的家庭(4-5000+)其实还是申请公民更好一些。起码公民有些福利补贴可以享受,新加坡政府对本国公民说心里话还是不错的。如果还能一方保留PR当然更好,灵活性大。
说到用钱的问题。。。哎~也许是国内我们生活的城市差别太大, 所以角度不同。像北上广这种城市,又有多少安全感可依靠?就凭普通工薪阶层,要不是国内还有亲戚朋友增加归属感,真的还没在新加坡呆的舒服。同样是钱不多,起码新加坡还有最基本的公平,社会稳定,没天灾没人祸,吃喝不愁。在国内没地位没权势没关系,谁鸟你?踏踏实实当个小老百姓自求多福吧,一旦点儿背碰见个飞来横祸,保证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在天朝这样的例子还少么?说难听的,在国内上的那点社保,等咱们到了退休年龄这社保制度还在不在都难说,没准早就被哪个贪官输在拉斯维加斯了。。。。前两天围脖上计算社保的帖子不知大家看过没有,BJ上五险一金占到工资比例22%,可真正享受的福利跟你的赋税成正比么?我是早就停了一切社保,有这钱还不如买商业养老保险靠谱。
所以说越是普通老百姓,越需要选择制度健全的发达国家生活。
说实在话,lz你的工作在国内貌似也不算难以割舍吧?3k人民币不到可能在三线城市生活还勉强可以,拿到大城市绝对没戏更何况拿到新加坡~如果是我,一定会说服老公申请公民,摆明利害,自己留pr,想办法工作增加家庭收入这才是最现实的想法。lz自己也说孩子回国恐怕不现实。所以就尽早定好目标好好努力吧!
太赞了,大实话
别抱怨了,慢慢来
国内那一点工资是用于生活在小乡镇,不用养房养车什么。不是为了工资,是为了退休金和医保。要不真生了病的话,哪都看不起。
谢谢你的分享。
我是要出去工作,现在把小的已经送进幼儿园了。还没把她送进幼儿园前,我也在周末去工作,一个月赚几百块。
他的工资不可能升,就他的条件,公民也不一定批。
我们比你们多了老二,多了负担。
你说得对,真生了病,哪儿都看不起!
其实你工作轻松,三千块虽然不多,但是在小乡镇住,不用养房养车的情况下,应该不仅能过比新加坡好的日子,还能存点钱,所以建议你带女儿回国工作,让女儿在国内上幼儿园。
我在国内的工作早就没有了,因为我们都来新加坡十多年了。否则,我现在一定带两个孩子回去做我的公务员,工资虽然不多,财政局发的就只有三千多而已,可是我们三天两头发钱发补助,真正做到了自己的工资基本不用!而且天天早餐午餐晚餐都是公款吃喝的,而且公车私用,而且上班轻松一杯茶一张报纸或者上网打游戏就度过一天了,早上8点上班,11点就下班吃喝了,下午3点来,不到5点就可以走了,当然如果家里有事更可以随意请假了,而且每年三八妇女节单位还会组织到外省或出国旅游,公家发钱给你让你旅游,还给你半个月带薪假期,爽啊!在新加坡,想要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估计要做到CEO级别吧,我在新加坡这辈子都不可能做到这个级别的!
当年辞职时,所有人都劝我别辞职,我不听啊,那时候年轻,觉得每天上班一杯茶一张报纸是浪费生命,年轻的我,渴望到新家坡来闯一闯,燃烧我的生命!本来刚来三年时还是可以回去继续当公务员的,但我为了一家团聚,放弃了。
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我已人到中年,不再年轻了,身体也差多了,经常感到疲倦,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每天为衣食住行奔波、加班、劳累!实在是有点力不从心了。我的生命真的是燃烧得差不多了!而除了一套房子两个孩子少的可怜的存款,我们什么都没有!而我国内以前的同事们,早已拥有四五套房子或别墅,还在股票基金期货等各种投资场所投了资!不用买车,因为公车可以私用,而且一切费用公家报销!孩子呢,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上课坐最好的座位!看病呢,人家早已有了庞大的关系网,看病不用挂号,直接找教授主任甚至医院院长级别的医生看,做CT、B超等都不用花钱也不用排队(以前我在国内就已经是这样看病的了!哪像新加坡,不管私立医院公立医院,看病都得等上一两个小时!等的火大!好不容易等到了医生也就几句话就打发了,在国内看熟人医生可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啊!)
现在才后悔了,唉,曾经有一份公务员的工作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珍惜,到现在后悔莫及!如果上天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说三个字:"不辞职!",如果非要让我加一个期限,我会说:"三十年!"我今年三十多了,其实根本不必工作三十年那么久,只要五十五岁就可以退休拿可观的退休工资了。
你好好想想吧,在新加坡的话,就算你出去上班每月一千多,你们要养两个孩子,养老可以说也是养不起的。而且万一你老公年龄大了失业了怎么办?你们家靠你每月一两千的工资,恐怕连饭都吃不上。
回国呢,虽然短暂和老公儿子分开,但是你的养老肯定还是有保障的。不要等到你老的那一天才后悔。而你老公因为少了你和你女儿这两个负担,也可以多存点钱,万一失业了也不至于吃不上饭,实在不行了把房子卖了再加上存款,回中国也能带笔钱回去。
所以我很能理解你老公的心态,他也是担心加入公民就没退路了。
就好像我们中国的房子到现在都没卖,就是打算万一老了回去养老的话,还能有个地方住,留条退路。
楼主,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请慎重考虑,三思三思啊!
很有道理
也是大实话,不过呀,我个人觉得,你不能只关注自己失去的东西,也要看看自己得到的,比如夫妻和睦,儿女绕膝,夫妻分的太久最后可能连家都没有了。。
小鱼儿妈妈悔不当初的心情十分能理解。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是所有人在国内都有公务员的待遇,也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能像小鱼儿妈妈那样轻松自在照拿工资的~国内医保社保我个人认为没什么公信力,得了要命的大病能cover多少,有没有附加条件,是不是需要自己先垫付,谁都没有尝试过,相信大家也都不想尝试;P到底这样的制度能持续多少年,还得至少20年以后才知道。这么看也是有风险的~
当然关系网也是很多人割舍不下国内的原因,可换个角度想,你关系多关系硬,总有比你关系还多还硬的人,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社会应有的现象。如果你在国内是那种前呼后拥呼风唤雨凡事都把走关系摆在第一位的人,那定居新加坡一定一百万个不爽。私以为在新加坡没有关系可走反而体现的是一种良性社会,这就是所谓最基本的公平。
恩~lz其实你应该借鉴与你家庭情况类似的妈妈的建议,毕竟考虑问题出发点相似。
在新加坡多年,以前还不太明白为什么国内有些人特别愤世嫉俗,现在多多少少的明白一些了,你们确实挥霍的是纳税人的钱.路是自己走的,没什么后悔的,那些本来也不应该是正常渠道得来的,放弃没什么损失.更何况lz跟你情况并不一样.我觉得在论坛大家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你这种怂恿lz回去的说法,我个人不太赞成,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辛苦,不简单
考虑得很周到。在新加坡全家人都会过得很辛苦,妈妈带小宝回去的话,只是小宝没得读新式英语。
损失不止这一些,还有很多是用钱计算不出来的幸福
哈,这个要顶!
路是自己选的,选了就好好走下去。一家和睦夫妻恩爱就是幸福。儿女始终会长大成才,只要人没死说不定哪天就发达了,将来儿女成了国家栋梁、亿万富豪,现在后悔也太早了点。
回国挣三千,但是国内的房子不能出租,等于白忙,除非你把新加坡的房子分租出去,牺牲自己的家庭幸福,用夫妻分隔两地,儿女的快乐童年来换钱,值得么。再难,新加坡到处是千多两千的工作,折合RMB差不多一万。这还不够交孩子学费
夫妻和睦?
难道你没有看过我那篇吐槽公公婆婆的帖子吗?如果我们现在在中国,我不仅可以给我老公的姐姐弟弟出钱旅游,我还可以开着公家的车四处带他们旅游,我请他们吃饭的钱,买礼物的钱,甚至给他们孩子买玩具的钱也都可以拿去单位报销,我们单位三天两头成箱成箱的发水果啊,油啊,洗衣液啊,卫生纸啊等等等等,我们用不完都可以分给他们,我们有好几套房子,他们来了可以住一套,无所谓,我甚至可以动用我的关系帮他们找到好的工作,等等等等,如此这般,我老公也不会因为我公公十一要来的事情和我吵架了。我们现在在新加坡就是贫贱夫妻百事哀。
儿女团圆?
如果我们不来新加坡,早就生孩子了,中国请个保姆也便宜,因为反正所有的开销都可以报销。我爸妈也可以帮我看着保姆,多好,我何必辞职做家庭主妇呢?又累又讨不到好,孩子不听话能气死人,老公还觉得你在家里享福了,他觉得他上班更累。
就是因为来了新加坡,刚来租房子,后来买房子,想生孩子的时候我又读研究生了,读完想生了吧,我老公又读研究生了,好不容易他也读完了,想要孩子又要不上了,半年后才怀孕。一怀孕就辞职做家庭主妇,一做就是两年,刚想出去上班吧,又不小心怀了老二,没办法继续做家庭主妇,看样子还可能继续做下去。
我现在只想早点出去工作,攒钱养老,否则老了就很凄惨了。
你现在正式处于最困难的几年而已,孩子稍微一大,往幼儿园一送,你不就能上班了嘛? 困难都是暂时的啊,你读硕士不会是为了更好的做家庭主妇吧? 即使你国内舒服自在的工作还在,你就能带着小的回国,放大的跟爸爸在一起? 这不太现实啊
小鱼儿妈妈,你的例子比较极端,其实适用的人群相当有限。lz的情况可能跟你有所不同。对你个人而言来新加坡也许放弃的东西太多了,但同时你也得想想放弃的原来的那些东西难道都是正常得来的么?呵呵 没什么其他意思,大家都在国内呆过,这是体制的问题,咱不讨论政治。楼上有位妈妈说的对,本来不是正当渠道得来的东西放弃其实没什么好可惜的。从国内到新加坡,除了那些超级有钱的,没有人感觉是一步登天,总有一个逐步过渡适应的过程。其实国内国外生活的差别也就在此,作为老百姓,面对国内种种特权阶层,享受种种不正当福利的人,心态永远平和不了,浮躁易怒仇富。。。。最终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但在新加坡,当个老百姓的感觉很踏实。虽然我也同意“贫贱夫妻百事哀”,但我觉得坛子里的妈妈们还都没有到这个程度,起码温饱不愁,其他的幸福感完全来自心态,自己选择的路要好好的走,才会快乐。也祝你早日度过难关,等孩子稍大点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第一,我知道我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但我并不算挥霍,那些贪官污吏才是挥霍。而且我至少还认真敬业地为纳税人做事了,你问问那些贪官污吏,他们除了挥霍,为纳税人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了?
第二,刚毕业我也很看不惯很多同事和领导的做法,但是没办法,你在这里工作,一定要和他们一样的,否则他们就会排挤你给你小鞋穿,为了生存,我只好同流合污了。换了你,我就不信你不会向现实妥协。
第三,我并没有怂恿楼主一定要回国,我只是让她好好想清楚。回不回国是她的选择,我希望她不管做任何选择,都能不后悔,所以跟她分享我的心情,希望她能借鉴。如此而已啊
也许我在中国是个小特权阶层吧,而大家在国内都是小老百姓,所以我说这些搞得大家都很不爽,对不起大家了,但是我也很委屈,希望大家能理解这不是我的错,我大学毕业后身处这个阶层,刚开始也看不惯,但是看不惯就会受到这个阶层的人的排挤,无法生存下去,我不得不同流合污。难道说我非得辞职在家待业,你们就会觉得我很纯洁了么?如果你们当年在中国也是像我一样的公务员,你们还不是和我一样?
现在国内公务员大把,他们过的生活比我说的好得多,很多中央领导每年公款旅游得花多少钱!据我所知某中央委员每个星期带夫人,厨师,司机,警卫和保健医生一行八人到深圳打两次高尔夫球的花费已经等于我一年的工资了,我也没说什么呀!整个中国社会现在就是这样腐败的,从上至下的腐败,各行各业都存在腐败,我只是一个拿工资生活的小公务员,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错。
我的错在于我不该在网上公开这些,是的,好的,以后我不再说这些特殊待遇了。早知道这样我什么都不说了。
至于来新加坡,我现在过得很好,有时担忧养老的事情时会后悔一下,但毕竟我的学历能力以及我努力工作的态度现在也能让我过上至少中等的生活,没有沦落为新加坡的下层去,所以,还好,我既来之,则安之,还远远没到后悔的活不下去的程度。
谢谢大家对我的鼓励,大家都是热心人,能在网上认识大家是我的荣幸,希望友谊地久天长。
如果我所说的一些信息让大家不舒服的话,我在此表示深深歉意,希望大家能原谅。
如果国内舒服的工作还在,我可能真的会回去,在国内是人上人,在新加坡是二等公民,也许是三等,而且在新加坡经常加班,钱是赚得多,但是太累了。
新加坡的确是个相对公平公正的国家,一个和谐安全的良性社会,跟中国比的话。
你总结得太好了! 一针见血。如果去欧美养老福利好的国家,还可以放弃国内的工作,但为了新加坡这种养老不好的国家,放弃国内工作也可以,但一定要考虑清楚。
可是如果楼主非逼着老公加入公民,然后一家四口紧紧巴巴过日子,难道就不会发生口角吗?如果经常吵架,有什么幸福可言?
没有跟你吵架的意思,只是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和我对楼主的担忧。
转一篇文章吧,题目是《人活着为了什么?全世界都懂,中国人不懂》
英国某小镇。
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唱为生;这儿,有一个华人妇女,远离家人,在这儿打工。他们总是在同一个小餐馆用餐,于是他们屡屡相遇。时间长了,彼此已十分的熟悉。
有一日,我们的女同胞,关切地对那个小伙子说:“不要沿街卖唱了,去做一个正当的职业吧。我介绍你到中国去教书,在那儿,你完全可以拿到比你现在高得多的薪水。”
小伙子听后,先是一愣,然后反问道:“难道我现在从事的不是正当的职业吗?我喜欢这个职业,它给我,也给其他人带来欢乐。有什么不好?我何必要远渡重洋,抛弃亲人,抛弃家园,去做我并不喜欢的工作?”
邻桌的英国人,无论老人孩子,也都为之愕然。他们不明白,仅仅为了多挣几张钞票,抛弃家人,远离幸福,有什么可以值得羡慕的。在他们的眼中,家人团聚,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幸福。它与财富的多少,地位的贵贱无关。于是,小镇上的人,开始可怜我们的女同胞了。
中国山东,有这样一对夫妇
刚刚结婚时,妻子在济宁,丈夫在枣庄;过了若干年,妻子调到了枣庄,丈夫却一纸调令到了菏泽。若干年后,妻子又费尽周折,调到了菏泽,但不久,丈夫又被提拔到了省城济南。妻子又托关系找熟人,好不容易调到了济南。可是不到一年,丈夫又被国家电业总公司调到重庆。
于是,她所有的朋友,就给她开玩笑——你们俩呀,天生就是牛郎织女的命。要我们说呀,你也别追了,干脆辞职,跟着你们家老张算了。
但是,她以及公婆、父母,都一致反对。“干了这么多年,马上就退休了,再说, 你的这么好,辞职多可惜。要丢掉多少钱呀!再干几年吧,也给孩子多挣一些。”
其实,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已经非常优越。早已是中层阶级,但是他们仍然惦念着那一退休.于是,夫妻两个至今依然是牛郎织女。 我们,是一个尚义轻利的民族。
中国人一直是为了某种自己未必真正明白的主义而活着。于是,中国人,不能在没有目标的生活中活着。而这个目标,可以是工作,可以是理想,可以是金钱,可以是孩子,可以是老人……但是,唯一不可能是的,就是自己。
中国人,可以很委屈的活着。可以是工作上的极不顺心,可以是婚姻上的勉强维 持,可以是人际关系上的强作笑颜,可以是所有欲望的极端压制,可以是为了一个所谓的户口……哪怕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也在所不惜。
中国人,可以过异常艰难的日子,但并不能安贫乐道,他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必定有一个近乎玩笑的借口;中国人,可以把高官厚禄当作成功,中国人可以把身家百万当作理想,中国人可以抛却天伦之乐四海飘荡,但是,中国人唯一不认可的成功——是家庭的和睦,人生的平淡。
于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把爱国、崇高、献身、成功、立业的情结推向了极致——他们要么在大公无私,其实是舍本逐末的漩涡里苦苦挣扎,要么在肩负重任,其实是徒有其名的怪圈里受尽折磨……唯一遗漏的就是自由和自我。于是,在外国,妇孺皆知的道理;在中国,没人能明白。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有一个美国商人坐在墨西哥海边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墨西哥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美国商人对墨西哥渔夫能抓这么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还问要多少时间才能抓这么多?墨西哥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美国人再问,你为什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墨西哥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国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墨西哥渔夫解释: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满又忙碌呢!
美国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硕士,我倒是可以帮你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在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
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墨西哥渔夫问:这又花多少时间呢?
美国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墨西哥渔夫问:然后呢?
美国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 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
然后呢?
美国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
墨西哥渔夫疑惑的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感言:
人的一生, 究竟在追求什么? 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回答. 但我们应该知道成功有很多种定义, 有些人终生都在追逐名利, 他们生活得很快乐(也许), 有些人毕生都在灯红酒绿, 他们生活得也很幸福(当然); 还有更多的人在平淡充实, 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度过平凡的一生,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或许, 真正的成功只有一个, 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 去度过人生
一个人,一辈子,为了什么?楼主的家庭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好好过日子,没大家说的那么惨。虽然有老人端盘子,但也有很多每年出国旅行享清福的老人。
看得出楼主是很贤惠的女人,很会过日子,孩子也出色,在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俩孩子将来怎么也不会不照顾父母的。真的不行,年纪大了,出租房间也是收入。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将来孩子大了,夫妻相濡以沫,儿孙承欢膝下,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
也有道理,有人喜欢平淡的生活,有人希望自己老年能过得舒适。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无所谓谁对谁错。
不论楼主作何选择,我都祝福她。
有些事情,自己做了,孩子就不用做了,自己不做,孩子就得自己做。
就那个最后的故事, 子子孙孙永远在海上讨生活么? 海,永远风平浪静么?
某一天生病了,拎着两条鱼上医院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忧无虑,不负责任。
人的际遇真的很奇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同样的事情每个人感受不同。
我以前在国内某企事业单位研究所工作,那些旧同事现在大概年薪三十万吧。我在那个单位的几年里,不断有同事离职出国,最猛的是一位局级人物,听说现在在美国某电站工作。我不知道他后悔了没有,毕竟以前太辉煌了。我没有后悔,当年辞职的理由是夫妻长期分居。公司每年评职效工资,年终奖分红都按这个走,而我生完孩子回来,每年有一个月的探亲假,8天的育儿事假,要顾孩子不想加班,到评职效时组里我最低,我不可能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拼职效,最后想通了辞职出国一家团聚,来了后意外添了老二,儿女双全。
从我进那个单位开始就没觉得那里有多好,那些混到科级的女领导大部分离异,男的明里暗里乱搞男女关系。逢年过节山珍海味,每月米油购物卡,天天海吃海喝,除了年轻人那些中年的三脂高脂肪肝血压高甚至糖尿病。2百人的单位每年体检时总会查出一两个肝癌胰腺癌。
听说某位我没见过的小师妹今年也出国了,跟着男朋友跑去美国读硕士。我走时很多人背地里说我傻,现在没几个会这样说了。他们的孩子也纷纷去国外留学,有一两个还跑来新加坡,国内的高工资都拿来供孩子读书还要忍受骨肉分离。还不如俺这个傻瓜明智。
3个经典小故事,我好久以前在博客上分享过。。。重新读过依然感慨万千 感谢~
这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有人欣赏有人不理解。。。。所以才有人生百态~
这帖子看的让人沉重
只想说 不要计较你所失去的
享受你所拥有的!
不好意思啊,因为我的事情让你受委屈了。其实国内官场的腐败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也是司空见惯。你说出来后,难免有人会抨击,当然不是针对你。请不要放在心上。
我之所以现在还能有机会保留工作,也是因为参与了腐败的。
谢谢理解,我说这些给你只是希望你在放弃国内工作前慎重考虑,因为一旦放弃,就不可能再拥有了。
但是如果你真的决定放弃国内工作,而留在新加坡的话,我也祝福你,希望你们一家四口能够过得好。
其实你现在面对的是个两难选择,不管你选择回国还是留在新加坡,你都必须放弃一些东西,所以很难做出选择,我理解。
如果你选择回国而你老公留在新加坡的话,你必然要放弃一些亲情。如果你觉得亲情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话,那就留在新加坡吧。我一样支持你。
但留在新加坡的话,你就必须放弃国内的一些保障了,而且必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得过几年苦日子的!我和我老公都是来新加坡后读的研究生,我是全职读,我老公是一边工作一边读,都是英文的,每天都要做作业,很难很累,压力太大,所以本来想生孩子都没生,拖到现在年龄老大了才生孩子,年龄大了怀孕,生产以及带孩子都很辛苦,累死了!
不过新加坡也是个公平的社会,只要你努力,早晚会苦尽甘来的!
谢谢你的夸奖,我才疏学浅、胸无大志、不善言辞, 轻言放弃,阅历少,没经过大风大浪,所以想问题可能不全面,只顾眼前。妈妈们的分析让我学到了很多。谢谢大家。
祝您孩子小六会考取得好成绩。
唉,不知道如果夫妻收入一万的在这边能过的怎么样呢?个人觉得就是1万也是不够用啊。。。两个孩子的
一万新币吗?看你怎么用了••••••每个人对生活的标准要求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