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网讯)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国际慈善组织“拯救儿童”(Save the Children)最近发起一项募款活动。但这不是为了协助非洲、南亚或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儿童,而是拯救英国的贫穷儿童!
这是该组织成立九十三年来,第一次呼吁各界协助英国儿童,更是英国历史上首次被国际儿童慈善组织列为协助的目标。消息传出后,震撼英国朝野。
该组织针对英国一千五百名儿童和五千名家长进行调查发现,受访者中,每八名儿童中便有一人,每天连一餐热食都吃不到;每七名儿童中便有一人,冬天到了却没有足以保暖的外套或新鞋。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童,因为家里没钱而无法参加学校的旅行;有的家长则坦承,为让孩子温饱,宁可自己挨饿。
没热食、没冬衣、穿破鞋,三餐不继,这种在英国作家狄更斯笔下的贫穷、黑暗儿童世界,仿若重现在廿一世纪的英国。莫怪英国国会议员和教会人士纷纷谴责,这是英国国家和社会之耻,是“完全不可接受的现象”。
然而,过去十来,儿童贫穷问题其实一直是英国的首要社会问题之一。前工党布莱尔政府执政期间、一九九九年时,英国贫穷儿童高达三百四十万人,当时布莱尔宣布打击贫穷儿童问题,计画到二○○一年让人数减半,二○○二年归零。
但英国贫穷儿童人数不减反增。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单在二○○七到二○○八年间,贫穷儿童便增加了十万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开发国家儿童福利报告也显示,英国在廿一大工业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一,高达十六.二%英国儿童生活在贫穷线以下。
除了贫穷,联合国的报告同时发现,英国儿童不快乐、缺少关爱、没有安全感,儿童酗酒和性行为也比其他国家严重。
卡麦隆领导的联合政府二○一○年上台后,以“防止贫穷儿童成为贫穷成人”为口号,针对对抗儿童贫穷提出了一项“黄金早年”报告,强调提供儿童“生活机会”的重要性,主张政府介入有效减少贫穷儿童和同侪间的差距。但过去两年,贫穷儿童的压力显然未脱离英国。
专家分析,家庭结构改变、就业情形恶化、薪资结构不均等,是英国儿童贫穷问题日益恶化的三大因素。而这一波经济危机,则使得情势可谓雪上加霜。
还是社会主义好
我小时候也没有好吃的吃:$
老枪你捐款了吗?
请问 非洲呢?
非洲应该是每80个孩子只有一个能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