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需要耕耘,就像大理石需要雕刻一样。不久前,我和索凡去乡下拜访朋友,暂住在一个为客人准备的小木屋里。木屋非常漂亮,四周环绕着果树和鲜花。屋门上写着几行漆字,颜色鲜艳,字体流畅,内容是:心如花园,思想为种。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稗,bai,四声,稗子:杂草,对正常植物有害)当时我们不太理解这首小诗,但后来它却给我们的思维模式与艺术作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刚开始的时候几乎就像一场游戏。我们决定下一番真功夫去审视自己的思想,把我们在自己“心园”里种下的东西看个清楚。起初并不容易,但渐渐地,我们开始愈发关注自己心中反复闪过的是何种思想。当我们发现大多数的“思之种子”都是很负面的,注定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长成一丛丛带刺的野蓟、荨麻的时候,这是多么让人烦恼啊!我们渐渐意识到,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与困难,其源头正是我们不断在心中种下的疑惑、恐惧与焦虑的种子。这的确是件费劲的事儿,但跟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样,也是熟能生巧。令人惊异的是,当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些负面的思想时,我们就能说:“不!我不会把这棵杂草种在我的心园。”我会有意识地去选择,种一些更好的东西。这个经历让我收获颇丰。当你开始有意识地去耕作自己的心园时,生命中因此发生的改变会令你大为惊异。障碍消失了,隔阂不见了,你一度认为不可能或离你很遥远的事情突然展现在你的眼前。每一个花园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仅种下一颗幸福的种子,接着又抛之脑后是不行的。你那孱弱的秧苗很快就会被野稗吞噬。那些恐惧、疑惑与焦虑的野稗一长出来,就要不断地把它们拔除扔掉。爱、幸福与宁静都是有感染力的。那些在自己心园里不断播种这些种子的人们,也会把爱、幸福与宁静种到别人的心里。请记住,心如花园,思想为种。既得繁花,亦生野稗。
马太福音13章“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
“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在田里,及至人睡觉的时候,有仇敌来,将稗子撒在麦子里就走了。到长苗吐穗的时候,稗子也显出来。田主的仆人来告诉他说:‘主啊,你不是撒好种在田里吗?从哪里来的稗子呢?’ 主人说:‘这是仇敌做的。’仆人说:‘你要我们去薅出来吗?’ 主人说:‘不必,恐怕薅稗子,连麦子也拔出来。容这两样一齐长,等着收割。当收割的时候,我要对收割的人说:先将稗子薅出来,捆成捆,留着烧;惟有麦子要收在仓里。’”
注:薅,hao,一声
刚开始大地是漆黑一片的。。。。。。然后太阳起身鸟~ 咕咕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