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大家有没有觉得最近房价涨的很快啊

10月底开始看房, 看了东部的几个, Riversails, parc Olympia, palm isles, hedges park, 我主要是看一居单元. 发现现在的单价都在1000psf以上了, 回来查了一下URA网站的交易记录, 七八月份的时候同样户型才800多psf. 才两个月的时间涨了这么多?


涨,肯定在涨。
就这个高价,还要用抢的


给人的感觉像是一波泡沫,有点不敢买,怕买在高点上。


不怕,就算买在高点,还会有更高点。


美国在印钱,还有不涨的吗?


同感!我是从8月下旬开始看房,那会儿感觉房价虽然涨了,但买家和卖家心态还比较平合,渐渐的,到9月底,房子就像抢的,报价一个比一个高,而且还有不少卖家反悔不卖的,好不容易看上个房子,都有2-3家竞价,根本没时间多考虑,只求能买上就算运气了。真不知房价以后会怎么样


涨的十分诡异,估计政府要出新的限制政策了。

对了,你最后买到了没?


抢了一套


市场的要求价格一般都比URA成交价贵的!因为每个屋主都想自己的房子是以创纪录的价格成交啊!


原来都是用抢的,怪不得现在resale的一居都600k以上了。。。


组屋也在涨,原来是价格洼地的兀兰,靠地铁的那片褐白楼,7月看的时候5房式51-52万还有的挑,10月成交价已经突破55万,4房都卖到47.5万,在这样下去,兀兰地铁附近的5房式涨过60万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ura的成交价也是不断攀升呀


我前面说的是新楼盘的价格,貌似二手房更贵了,没那么多钱,所以看都没去看了。


而且据说组屋的COV也要的很夸张。我们还不是pr,买组屋的资格都没有。

本来想等拿到pr再买房子的,老婆看到房价涨非逼着要去买,怕以后买不上。

靠,10%的印花税比我一年的工资还多。


通胀。。。
统统涨。。


如果有希望拿Pr,还是觉得组屋更好呀,各种省钱


如果汇率下降的话,会有更大的涨幅


PR悲剧appeal中。。。虽然appeal时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变,还是不知道会咋样啊,纠结


房价居高不下,还要继续涨,这基本上是在玩火,让泡沫越来越大。
  最後只有两个结果。
  1:泡沫终于破碎,房价大崩,同时严重影响放出房贷的银行,整个金融业陷入危机,基本上之前的美国和今年的西班牙就是这问题。
  泡沫是肯定必需要破的,问题只是要在泡沫还小的时候破还是等到不可收拾後破?智者会让泡沫在出现时就破,愚者会愚蠢的任由泡沫不断变大。
  之前日本就是让房价泡沫狂飙,结果泡沫破裂後陷入二十多年的经济低迷,至今未恢复。
  有很多白痴还认为是房价崩造成经济低迷的,这是只看果不看因的鼠目寸光,真正让经济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是之前不切实际的泡沫。

  2:泡沫越来越大,而由于房子是一开始就不应该作为投资的人民生活必需品,越来越高的房价终于引发社会不安甚至社会[关键词屏蔽],整个国家陷入混沌,泡沫以最不可收拾的方法破裂。国家彻底陷入低谷数十年。


各位想想新加坡最近几十年的房价走势。
每次都是小跌几年,然后大涨几年。
大巴窑的祖屋30年前,3房几万块一套,现在35万以下找不到了。
认识2兄弟,爸爸二十多年前花了30万买了2间相邻单位的排屋。弟弟在2008年卖了,150万。哥哥的现在还在住,据说他的排屋超过250万了。

房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没房的赶紧下手吧。大涨后即使有下跌,但是下一轮一定会涨回来。这是几十年来的规律。
别不切实际的指望房价会大跌了。
泡沫论从来就是站不住脚的。
06年我在上海,就是很多人说上海房价泡沫,肯定会跌的。我看的房子1万3一平没下手。现在上网查查已经3万1平了。各种后悔啊!


很多人认为现在是泡沫阿,会破的啊,投资房子的会恨惨阿,新加坡以前就有房价暴跌的时候种种。。
我觉得现在大环境变化了,跌的可能性存在,但绝对不是今年明年的事情,也不会出现以前的那种低价格,而且跌的时间不会像以前那样长。
看看周边国家财富的增加,尤其中国,而且新加坡整个经济规模,质量都比以前高很多。
如果像以前一样一套condo 50万,分分钟被人抢了
想买房子自住的,建议不要犹豫。投资的就谨慎点,量力而行。


房价岂是吾等钓丝喊喊就能涨跌的?


房地产不是完全不能投资,但是不能占投资太高的比例。
  因为投资房地产太多,风险其实很大,而且房地产过热完全就是玩火,迟早引火自焚。
  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风险和回报总是在一起的。
  买高卖更高不如买低卖高,否则风险太大,这是投资的基本概念。


像我们这种没有房住的不是买来投资,是买来住的

如果要等到房地产价格低的时候再买,谁也说不好还要几年


房地产也有周期,有涨必有跌
组屋个人觉得价格合理,公寓就飙得过高了
09年初五十万新币可以买到两房公寓,现在70万也难买。3年时间,价格飞涨,远超家庭收入增长率。


继续看涨


如果政府有智慧有本事,新加坡房产不论是HDB或私人必会在五年内崩溃。
  就和2007年一样,泡沫一定要破。

  若[关键词屏蔽]或是很笨,那房地产会继续上升,再涨个三丶五年。
  不过真那样的话,大家应该趁早逃离新加坡了,因为新加坡到时候社会必然会到达崩溃边缘,青年犯罪唉飙升丶排外情绪高涨。

  要嘛用最少的代价在最早的时间内崩盘,要嘛等最严重最坏的情况发生,只有两条路,没有第三条,不可能。


有智慧的政府应该让房地产市场维持稳定,适度增长。
崩溃或者大幅增长都不是选项。
崩溃的话一定不是控制了,而不是政府促成的


稳定增长只有在泡沫形成以前成立。
一旦泡沫形成,只要继续涨不管是慢还是快,都是加剧泡沫化,饮鸠止渴死路一条。


需求大,没办法。


看你在这里拼命鼓吹新加坡的房市有泡沫。。请问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又是如何界定泡沫大小的?何况你自己的发言并不正确,新加坡07年啥时候泡沫破过??只是在09上半年房价曾经短期跌了几个月,下半年不仅完全收复失地,而且比所谓的“泡沫”前还要高很多。。

别忘了去年新加坡家庭月收入的中位数是7700多块钱,年入就9万多了(不算bonus)。。。按4房式组屋45万的转售中位数来看,只是家庭5年收入的水平,这个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都算正常甚至偏低的。。。何况新加坡公民(占全岛人口的6成以上)买BTO新房的话,只要20-30万,这样只是3年收入而已,泡沫从何而来??女皇镇的百万公寓式组屋毕竟是个例。。

公寓的话,最近几年虽然新推出不少项目,但占全岛居住单位的比例仍仅占20%左右。。何况如果预算$1.2M的话,还是轻易买到一套不错的大众化私宅的。按35年房贷计算,每月还款$3600多,租金约$4,500,即使除去物业费和房产税 仍能有部分cashflow。。。请问这个租售比跟国内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相比如何?而你认为上海的房价会暴跌吗?


鼓吹房产泡沫希望房价跌的。。无非两种人:一种是无PR身份没有资格买HDB的,另一种就是已有PR或公民但希望投资一套公寓赚钱的。。

请注意:政府关注的最终核心,仍是占总体居住单位80%的HDB,和岛上300万的Singapore Citizen!而且只有这300万Citizen才能买BTO!!只要被政府严格监管的HDB BTO价格不抬头,你危言耸听的“社会崩溃边缘”从何谈起??另外别忘了在今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新加坡的失业率仍然仅仅维持在1个多个百分点!!只要失业率不上升,“青年犯罪飙升”又从何谈起???

论坛虽然是言论自由的地方,但仍希望大家都能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吧。。无论说什么话,最好都能拿出依据和论证来,不要满嘴跑火车


任何一次房地产价格暴跌都不是zf调控造成的,内因从来不是房产价格暴跌的原因,外因才是房产价格暴跌的原因。

新加坡zf不断调整政策,前前后后多次出台政策重拳打击房事,房事在重拳打击下,依旧暴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些年,政府出台了多少次政策来打压房事,大家眼里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可有那一次房事被政策打压下来了呢?


07年绝对是泡沫,2009下半年的收复失地完全是经济继续失衡。
  政府租屋是中下收入者住的,不能用中位收入计算,而只能用中高位收入计算。
  何况,新加坡贫富差距高,有很多人努力工作月入也不过一、两千。
  故此,政府租屋必需控制在12万以下,方是合理价格。
  BTO的问题太多,限制很多不是所有人能买。
  新加坡买新HDB的Income Ceiling是月薪一万,基本上公寓应该在60万以下方算合理。
  更别说新加坡的HDB今年是越建越小,而且新加坡大部分房子都是有99年地契而非永久地契的。
  故此,泡沫化绝对存在。


当前新加坡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大约是2千5,表现好三年内大约会起到3千。
  以此类推,一间5房式租屋必需在36万以下方合理,因为大学生下面还有理工学院生、工艺学院生、甚至中学没毕业的,大学生若只能买3房式那这些人都不必成家了,因为房子根本就不够大了。
  5年薪水可以买房子,是指买一件全家人都有自己房间的房子,政府整天鼓励人民生育,房价却越来越贵,人民当然晚婚少生。


20多年前的新加坡,一个O水准中学毕业生,工作十年就能供玩一间四房式租屋。
  现在两个大学生,都必需工作20年方能刚供一间三房式。
  以前的租屋是买了直接可以住,现在的BTO是买了还开始建,几年後方能住。
  新加坡的失业率水分很高,比如新加坡官方调查的‘失业’是定位在‘有在寻找工作’而把所有失业超过半年的排除在‘工作人口’外,所以失业率低。
  至于青年犯罪,现在还没有发生,但房价继续涨,迟早会大篇幅上升。
  智者在问题还没发生就看到了,而不是等问题发生了还看得到。


07年绝对是泡沫,2009下半年的收复失地完全是经济继续失衡。
你这个“绝对”的依据是什么?09年上半年房价的短暂下跌并不能归罪于之前的所谓“泡沫”,而是因为那段时间经济危机严重的结果!要知道09年毕业的大学生是很难找到工作的。。那年价值$10M以上的私宅只买了20多套,不到其他年份的零头。。

政府租屋是中下收入者住的,不能用中位收入计算,而只能用中高位收入计算。
谁跟你说得?高收入人群住组屋多得是。。组屋下面停的宝马、奔驰也不少吧?另外前几天富豪为了教育自己简朴生活 坚持住组屋的新闻没看?

何况,新加坡贫富差距高,有很多人努力工作月入也不过一、两千。
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和科技水平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新加坡的独有现象。。资本家用机器人取代了流水线上的工人,工人会全部失业失去收入,而资本家因为节约成本进一步扩张了财富,自己查查马太效应去。。月入1、2千如何?新加坡的自住房拥有率接近90%,比例全球最高!!

故此,政府租屋必需控制在12万以下,方是合理价格。
关于你提的这点,前几天已经有议员建议从HDB中再细分出来一个市场,专供低收入人士:这个市场就是仅供自住而不能用于转售的组屋,它的价格显著低于HDB市价。。不过还没有出于正式研究和实施阶段。。。

BTO的问题太多,限制很多不是所有人能买。
请问“问题太多”是指什么?如果是新加坡公民的话,为什么不能卖?

新加坡买新HDB的Income Ceiling是月薪一万,基本上公寓应该在60万以下方算合理。
Income Ceiling可以随时调高,两年前才刚从8000调到1万,而且可以随时调到1万5。。。何况你确定这个Income Ceiling和公寓价格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请问有多大比例购买公寓的人,仅仅是因为不满足那个Ceiling的条件而不是为了追求生活品质的?公寓60W的“方才合理”又是如何判断的?

更别说新加坡的HDB今年是越建越小,而且新加坡大部分房子都是有99年地契而非永久地契的。
这些跟你说得“泡沫”有什么关系?是不是freehold主要看地段,武吉知马、直落古楼、加东、如切、芽笼等地段多数是永久地契,而新地段如盛港、榜鹅、巴西立则基本是99年leasehold。。

故此,泡沫化绝对存在。
从何谈起??


买BTO还要抽签,而且还有收入限制。
  更严重的是BTO是买了屋子还开始建,而且必需先结婚方能买。
  基本上,单身人士是别想了。
  结了婚的呢?必需和父母住两、三年。
  还有就是BTO必需先有足够订单还开始建,很有可能又拖上几年。
  更不必说现在的BTO房子是越来越小,今天的五房式租屋只和20年前的四房式一样大。


20多年前的新加坡,一个O水准中学毕业生,工作十年就能供玩一间四房式租屋。
现在两个大学生,都必需工作20年方能刚供一间三房式。
由此可见,新加坡的房产绝对有严重泡沫化,不信的人好自为之吧。
在下没空和不信邪不听忠告的人继续吵架,纯粹浪费时间。


瞎扯淡。。

20多年前的新加坡,一个O水准中学毕业生,工作十年就能供玩一间四房式租屋。
现在两个大学生,都必需工作20年方能刚供一间三房式。
三房式(也就是2室一厅)的BTO 大概只要18万左右,按大学毕业生$3200的平均起薪来算,两个人年入将近8万,所谓的“20年”从何而来??而且你的20年不涨工资的么?

以前的租屋是买了直接可以住,现在的BTO是买了还开始建,几年後方能住。
这只是把卖房的时间提前了而已,而且两人不用结婚就可以买BTO,三四年后建好了 只要提交结婚证就可以住进去了,这样不是正好么?

新加坡的失业率水分很高,比如新加坡官方调查的‘失业’是定位在‘有在寻找工作’而把所有失业超过半年的排除在‘工作人口’外,所以失业率低。
你到底学过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没有?“失业率”在哪个国家不是这样定义的?那些不是主动寻找工作的,本身就是家庭条件许可,否则他们怎么生活?这些人怎么能被计入“失业人群”?全球通用的算法,怎么到新加坡就成了“水分”了??

至于青年犯罪,现在还没有发生,但房价继续涨,迟早会大篇幅上升。
BTO价格不涨,CITIZEN青年犯罪怎么发生??至于外国人、PR,本来就不属于政府长期关注的范畴,另外你觉得PR、外国人敢在新加坡闹事吗?

智者在问题还没发生就看到了,而不是等问题发生了还看得到。
新加坡政府向来奉行精英主义,能毕业就进政府部门的,得是当年的奖学金得主(在牛津剑桥哈佛普林斯顿留学过的),和本地local的 first class或至少second upper毕业的。。你为什么觉得你一个poly生 比他们还聪明??


一股热钱涌了进来吗


房屋最基本是让人住的而不是赚钱的,这个一个基本的道理。
高房价会降低消费,减少社会的活力。


大学生未必精英,08年美国搞出一大票金融危机的,各各都是硕士博士。
  真正的智者,是读懂华夏上古的智慧,明白易理的,那还是智慧。
  世俗教育教的,只能是知识,不是大智慧。
  大学生的品均3200起薪根本是唬人的,在下客户中大学生不少,有几个还是留美毕业的,工作了三年月薪也只有3千。
  真正的智慧,是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而不只是知识及赚钱的技能。

  找不找得到工作有时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一个人半年找不到工作不等于他没有找,可能他天天都在看报纸发Resume,而且天天只靠快熟面度日。
  做Road Show、Cold Call等等,在大街上和不同形形色色的人交流时,这种人碰多了,失业两三年找不到工作只依赖储蓄过活但储蓄也都快见底了,餐餐都吃白面包或方便面。
  自己日子过得好请不要就认为世上没有不幸的人。


lz说的是condo还是HDB?


童緯強,不管什么poly还是硕士博士,价格始终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你应该知道新加坡新开盘的condo项目,95%以上仍然是被本地人买走了,为什么?现在新加坡的通胀率(CPI)这么高,而银行的存款利率几乎可以忽略,如果把钱放在银行的话无异于是坐等贬值。。可普通人大多缺乏金融投资知识,除了把钱投资到房产上,还有什么可靠的保值增值渠道?为什么最近1、2年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来,新开盘小区售出的速度越来越快?我看过的几个高文、大成的项目,都是开盘当天就卖的只剩下penthouse了。。这是为什么?

可是反过来讲,政府敢随便提高存贷款利率吗?2013年经济形势仍不明朗,新加坡经济连续2个季度环比萎缩,已进入技术性衰退。。如果这时提高存款利率,内需必然进一步被削弱,经济将持续乏力。。另一方面 从09年以来SIBOR基本已经没怎么变过了,这几年间发展商卖出了太多的condo units,如果房贷利率大幅提高的话,会导致多少人(本地人为主)直接破产?对经济的影响又怎样。。政府会坐视这种事情发生吗??

想问题要全面一些


问了任志强,他说房价还要再飞一会儿


涨的不是很快,应该可以涨的更快一些。


應該討論”有没有觉得最近房价涨的很快啊”
不知道在吵啥


投资房地产,结果破产,那是活该。
  不论是什么投资,都理当有风险,不熟金融投资也不应该就投资房地产,因房地产投资往往是贷款买了,是一种杠杠投资,风险本来就大。
  很多新加坡比较有钱的人,就喜欢投资房地产,一个人用贷款买了几栋房子不住结果房价高涨,一般比较穷的国民的怒火却无缘无故引导到新移民和PR上,真是殃及无辜。
  房地产泡沫破裂,对这些人来说,是一个教训。
  这世上投资产品很多,都有各自的风险,尤其是泡沫形成後风险更大;尤其房地产是又用杠杠又无法刺激经济的累退型投资,基本上对社会无用,根本就不必被保护。


房价崩溃,对买房子来住的人,影响不大,反正屋子怎都得继续供下去。
影响最大的,就是买好几栋房子做投资的人,基本是自找的。


你一直都在这里说“泡沫”会破裂,但能否说说“泡沫”为什么会破裂?以什么样的形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加坡的租房市场仍然非常活跃,本地有钱人买了好几套房子,仍然能轻易找到租客。。这在本质上跟中国鄂尔多斯的情况完全不同。。何况新加坡所限制的S-Pass和初级EP的群体 本来就不是condo的潜在租客,中低收入人士多数会选择租HDB。。。以目前人口的增长速度,新加坡在2020年人口会达到600万。。届时也将有7条MRT

房价归根到底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在低利率和租房市场活跃的前提下,你认为本地有钱人为何会突然选择不投资房产了、从而让这个”泡沫”破灭掉?


有一种说法当美国经济复苏宣布QE3停止印钱的时候,就是银行利息上涨的时候,就是房价开始掉的时候。并有人预计大概在2015,16年左右。


新加坡租金降起来狠吓人的。我清晰记得2009年1月底出租义顺4房组屋的时候,中介拍着胸脯说至少可以租1800,有望租2千,我放心得回家过年,回来2月中下旬发现房子还没有租出去,开始心急了,催着中介找租客,第一个礼拜有人出到1750,我没要,因为中介说至少可以租到1800,第二个礼拜我想要是再有人出到1750,我就从了,结果只有人出到1700,我又没要,第三个礼拜我想要是有人出到1700,我就从了,结果只有人出到1650,我又没要,第四个礼拜左等右等只有人出到1600,而且还是印度人,我内心备受煎熬,只好从了。那时已经是3月份了。从后来几个月看来,我出租房子的时候正是新加坡房价掉得最厉害的时候,并且在09年4月开始触底反弹。由此可见有没有租客跟租金会不会掉完全是两码事。


有道理,那就是这几年多存钱,反正也没什么投资渠道,等着大跌全额付款买便宜房


泡沫化的结果就是爆、崩盘,这是市场的最高规律,绝对无法避免的物极必反。
  不要以为自己暂时分析不出崩盘的原因,就不会崩盘,市场永远有办法创造一个让人意料不到的原因来打爆泡沫。
  当然,新加坡这泡沫应该还有半年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再狂飙一点,这是在玩火,最後能否全身而退,就看运气了。

  一个国家,有一大堆房子是投资用,投资用房子又主要靠外来人才缴租维持。
  这是很不平衡的架构,毕竟外来人才,要么迟早入籍买自己的房子,要么回国,而且随中印东南亚的发展,新加坡吸引外来人才的能力只会不断削弱。
  加上若政府无法成功顺利的强制让房价崩溃,新加坡五年内还没问题,十年後一定会有社会[关键词屏蔽],故政府若聪明必需在五年安全期内让房价彻底崩溃。
  究竟最後造成泡沫爆裂的是什么原因?暂时是看不到,因看得到的时候其实就太迟了。
  但这是一定会发生的,这是自古以来的市场规律,绝无可能跳掉。


一口一个“泡沫”“崩盘”,说到底也没讲出来什么具体的东西。。

你能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吗?
1、你是如何判断新加坡的房市有泡沫的?泡沫的大小是多少?
2、所谓的“泡沫”为何会破灭?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新加坡通货膨胀率高企,所有东西和服务都越来越贵,为什么单单房价会大跌?


1+3:房價漲得比其他東西快太多;比薪资涨得快太多。
2:经济规律就是最好的原因,只要泡沫形成,不必其他原因也迟早要爆。


外来人口入籍买了房子,还会有新的外来人口,这个人口结构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中印东南亚也发展了很多年了,可是这几年想从这些国家移民新加坡的人却不但没少反而越来越多。。巩俐、李连杰、爱德华多萨维林不都是最近几年移民过来的么?

我发现你一个特点,无论说什么都只是基于自己的想象。。请问你能拿出数据和事实来说话吗?比如你的“新加坡这泡沫应该还有半年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再狂飙一点”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你又为什么说“投资用房子又主要靠外来人才缴租维持”?请问新加坡现在所有公寓有多大比例是被外国人租住的?你有准确的数字吗?


你对第3条的解释并不对。。新加坡今年核心CPI的增长高过4%,而公寓今年的增幅大约只有1%多点。。

对第2条的解释也不对。。房价从长期来看是永远会上涨的,只是有时涨的过快、过猛 偏离了正常增长的轨道,会出现短暂的下跌。。09年下半年的报复性增长就是明证


之前新加坡没现在挤,所以还有人要来。过几年就不同了。
这是天理,并非在下的想象,而是绝对的实施。
数据是可以捏造的,尤其是一个欠缺言论自由的国家,新加坡的数据,根本不必当一回事,看了等於白看。


你的第一句话纯属搞笑。。外籍人士过去来新加坡的原因是因为“没现在挤”?新加坡早就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了,就算过去没“那么挤”,外国人来这边也比待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挤多了吧??

你那个“过几年就不同了”又是怎么得出来的?我06年来新加坡的,当时这边已经是发达国家了,可这几年间我见到的外国人 尤其是洋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你为什么认为过几年 外国人会纷纷逃离?


说得在理,不想有些人纯属脑子里面的想象。。。。


顺便问你一句。。你认为上海的房价会暴跌吗?中国的地契是70年的,而且现在上海的房价远远超出普通工薪阶层的承受范围。。。按照你的理论,上海的房价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大泡沫中?


全世界都认可的,拥挤的城市才能繁荣有生命力,东京拥挤吧,它创造的财富是日本的3分之一


在下说的是绝对的事实和道理,阁下要把真理当想象,自便吧。
中国和新加坡现在都有严重的房产泡沫,这是绝对的实施。
不论是中国还是新加坡,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後果会很严重。
中国政府已经醒悟在想办法解决,新加坡政府还在惺惺作态,迟早出事。


我很认同董先生的分析和论据,文明和冲突虽然反驳有理不过自然界就是如此潮起潮落,任何人都无法力挽狂澜


拜托。。最受不了你的一点就是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觉得自己无论说什么都是“事实”、“道理”。。。请问你哪里来的这种自信??如果真是真理的话,你能拿出具体数字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吗?

中国政府确实采取限购政策一段时间了,但房价根本没有跌下去,少数下跌的只是鄂尔多斯、温州等原来房价极不合理的二三线城市。。。至于大都市如北京、上海则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我一再强调。。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并不一定房价高就是肯定存在泡沫。。比如柏林是德国首都,房价却极低,普通工薪家庭3年的薪水足以买房。。而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房价却非常高,远非普通工薪家庭所能承受,难道你能说伦敦的房价存在大泡沫吗?原因在于伦敦对于富豪(来自比如印度、中东、俄罗斯)的吸引力远远大过柏林!!所以它的房价也高!!


我没有说房价短线不会跌。。事实上新加坡的房价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00年互联网泡沫、09年次贷危机的几个时机都曾下跌过,但首先这几次的下跌都并非出自政府的调控,而是外部市场的作用。。。其次房价和CPI一样,长线看都会涨的(自己翻翻从1960年到现在房价的变化),短线下跌只是对房价偏离正常增长轨道的一种回应


是童先生,不是董。


没想到这个帖子打开了你的话匣子。


我发现这个童先生,是唯心主义者


在下的自信来自《易经》的思想,易理乃天道,是最不可违的。
  什么唯心、唯物、市场、数据等等,在易理面前,就是小儿科。
  易经的一个道理就是物极必反、亢龙有悔。
  万事必会兴衰循坏,这就是天道,一切都无法道理这点。
  无论是股市、房市、货币都无法逃离这个天道循环。
  我们自己看东西,做研究,是很可能会忽略或是没看到一些东西,故不是很可靠。但是《易经》上的思想,是完全的,故此我们的任何理论必需以是否符合易理为标准,符合易理的大致上就没问题;不符合易理的肯定就是有问题的。


让房价涨得更猛烈些吧!这样,才符合一些N套房子者的胃口,哈!
但是,平头小百姓,买不起心仪的房子,眼看其他地方却有不少价廉物美又宜居的房子,会不动心的,是少数吧。
人才竞争,能跑来这里的,很多也能跑去其他地方。
希望天朝的泡泡永远不破(力争当全天下,独一无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不破牛泡);这样,这边的房子也会一直坚挺下去,坚挺下去…否则,迟早有人会因投资失败而被迫跳楼!


唯一可阻止泡沫破灭的方法,就是房价停涨几年,然後人民工资大涨,如此就能抵消泡沫。


长线看涨主要还是通胀率和人口增长,x现在的货币购买力快速降低是造成人民恐慌的因素之一。新加坡房价受外因因素比较多,本地人我觉得收入大部分不怎么样,支撑不了这个房价。移民或者外劳减少会也有很大影响


好奇怪,房子已经很贵了,还是卖得热火朝天的。只能叹自己是个没见大世面的穷孩子,不懂怎么这么多有钱淫呢。

去年咬牙切齿的吃奶的劲儿都使上了,才战战兢兢的把鱼婆定的房子给买下。差点只剩一条短裤了。

小可斗着胆子去看了看新开盘的几个楼盘,看着销售给我的尺价,我脸蹭滴绿了,然后白了。

打折40# off 我才考虑考虑。到底是虾米人在买楼呢。


至于x同学从头至尾不停阐述的论点:暴跌

新加坡还没有出现空置率,新加坡总还是个国际化大都市,抗跌反弹能力总是在。

租金跌1/3,利息起200%, 还能hold住的,holding power够强,不用怕的
贷款不多的人不用怕的
家有粮仓的人不用怕的
收入够高的人不用怕的
有被动收入的人不用怕的
年轻人不用怕的


大师, 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提供你一个思考角度:新加坡top1%纳税人(32285人)平均年收入大于70万新币(不包括non taxable income), 每年推出公寓 16000,假设公寓均价1.4M, 这些人每两年可以买一套。单单这些人就可吃掉所有的公寓(一半逢单买入,一半逢双买入)。这些人从2009年增加了3000人。不要忘了新加坡还有大量的中产阶级。


其实增加工资就没泡沫了,中国现在不停的印钞票,就是提高收入,当然房价也涨其它的也涨


我看一个城市的经济好不好只有一个标准:餐馆生意是否兴隆。

想当年,亚洲经济危机期间,闹市区的餐馆啊,周末啊,门可罗雀;
看今朝,世界经济危机期间,闹市区的餐馆啊,就算周日也是人声鼎沸。

世界就是仄么滴奇妙。理论上人人应该在此时缩紧口袋囤粮过冬,实际上啊,人人花钱消费绝不手软。这是理论在骗人,还是人们在自欺欺人,抑或是末世狂欢?

想那么多干吗?今朝有酒今朝醉,你能活几辈子?
:lol


从公司层面看,新加坡那真是经济危机啊。
各种cost saving,各种head count freeze。

尼玛看看民间消费哪有一星半点经济危机的意思啊?
这说明民间财富大大的嘛
有钱人多了去了。


有钱人大大的有啊!不要太过期待房价会大跌,不然有错过好机会了。


如果房价一直以这2,3年的上涨速度继续上涨,那它一定会在某时间爆,崩盘的-这一点我认为理财版的网友都会同意你的观点的,所谓物极必反。但如你的另一贴里所说的,如果房价不再上涨,而新加坡人的工资正在加速上涨(目前新加坡政府支持)的话,那么就把你说的“房价泡沫”挤掉了不是。

就以目前的房价来看,我本人还是没有看到太大泡沫的存在;
从现象上看:新公寓的销售还是火热,价格也是一波一波的上涨中
从投资的角度看:1. 租金回报还是蛮高的,2 低利息至少还会到2015年, 3 市场的钞票泛滥又找不到更保险的投资 4 高通膨。 5 还有一个新加坡百万富翁的百分比高


这就对了,你06年才来新加坡, 还是让经历过97年金融危机的给你讲讲吧

那时候不用BTO等三四年, 很多区里面有成片成片的空置组屋
那时候没有COV, 卖大型组屋要在估价基础上降好几万.
那时候红山四房式出租才不到1000块

童先生说泡沫破灭,没有什么理论支持, 但是历史确实可能重复, 上一次金融危机也是来得全无征兆.

经济学基本上和地震一样,是无法预测的, 所谓经济规律都是马后炮.

中国30年没经历过衰退, 年轻一代没有切身感受啊,


支持童先生, 你孤军奋战, 我好生佩服!

我以前讲过, 新加坡的高房价多人口的”政策”, 已经形成挤出效应, 新移民挤出老公民, 老百姓怨声载道, 如果现在大选, PAP肯定会再输几个GRC的!

新加坡人口是涨不到600万的, 除非PAP想在2016年大选时再丢2到3个GRC, 当国会PAP议员席的对面黑压压地坐满反对党议员时, 在后LKY时代, 小李如何维持PAP统治, 政治风险太大!

我的建议是, 象中国一样, 限制购买, 一个人只能买一套, 房价必降!


中国这个限购政策还能撑多久,不好说

新加坡政府肯定不会出GCD拍脑袋想出来的两败俱伤的愚蠢政策


不如规定俩户人家住一套,那么房价必降,什么想法?搞笑


终于看完11pages了
感觉童先生来新加坡很久了吧?


为何一人一套的受控的组屋也何如此疯狂?

1. 外来人口推高房价, 大量PR, 新公民挤进买房大军 ( 让外来, 后来人抬轿, 炒高房价, 解决养老医疗问题? 减轻政府负担? – 实乃一大错招)
2. 政府多年未建新组屋, 供不应求 ( 一大出错, 导致2011年大选丢失3个部长, 一个GRC)
3. 私宅高企, 带动组屋跑步跟进
4. BTO定价参考附近转售组屋, 水涨船高, 此高彼涨, 房价极易进入上升循环
5. 估值系统出错, 溢价进入估价, 水涨船高, 此高彼涨, 房价极易进入上升循环


溢价进入估价确实是有问题。


今朝有酒今朝醉


其实不必说那么复杂, 我们就看最基本的”供需关系”.
供不应求就会涨价,供过于求才会降价

“供”取决于政府出售土地的速度,建造组屋的速度,可预见的未来,这个变化不会大.
“求”取决于1.政府引进移民的政策; 2.整体经济环境. 而引进移民的政策又不能不跟整体经济环境挂钩, 所以归根结底,是整体经济环境影响”需求”

那么什么时候整体经济环境会变坏呢? 没有人能够预测, 08年喊狼来了, 没想到09年很快就复苏了, 11年又喊狼来了, 说12年会是困难的一年,现在12年几乎过完了,经济也没变得太坏.

就好象预测地震, 你如果说有地震,肯定是不会错.但是只有说出准确的时间和地震的烈度,那才是预测.
房价也是一样,说房子会跌没有错,但你要说明白哪一年会跌,跌到什么程度, 那才有用.


只要新加坡还是有钱人和有权人起主导的, 房价就永远不会跌, 除非天灾人祸.
谁说房价是政府无法控制的? 这个世界有钱有权什么事做不到?现在这个结果恰恰就是政府控制出来的,也就是未来的趋势导向.
要跌哪有那么容易


让你的收入增长跑赢CPI和房价增速,这才是硬道理!


一个人只能买一套?那空间还大着呢。很多家庭都还没有达到一人一套房子。那得多少钱呀。
你那是鼓励买房。


人家是出生就在这里,比我们谁都久。


你说得也对,想2003年的沙斯,餐馆真的没人,而且也是经济萧条。


这个帖子真热闹,围观一下!

我和楼主一样,看了东部那几个公寓,都是这个价格。
按照现在房产公司标地的情况来看,卖出去的地都是一个比一个贵,建筑成本也是越来越高,感觉近几年是不会掉了,所以咬咬牙还是尽快出手了


真要掉的时候,什么都拦不住。没人管你地价多少,建筑成本多少。


你用诅咒这个词,过份了吧?


再说你一遍:傻叉


辩论归辩论,骂人的,素质太低。


诅咒都用上了,这不是诬蔑吗?我骂一句怎么了?我素质就是低,给您添堵了!


老天爷专门收拾过分的。


这位老兄,咋你走到哪,都喜欢给人上课啊?语文老师


我买房子的时候,看了很多房子,看到很多公寓都是用来出租的,里面住了好几家,我的买房中介、我当时的房东。。。很多人家家里都会出租房间,我当时想,如果这些租房子的人中有一半、或者有10%的人决心要买房,那得有多大的买房需求啊。

而且,前几年有很多PR给了学生,现在这些学生,都在长大成人了,都需要买房子了。。。。。


大家淡定,不要太较真


好热闹的帖子啊,我也掺和一下。
1。 房价是不是涨得吓人?
是,从2005年无人问津到现在,基本上是翻番了吧? 我没数据, 不是搞研究的, 不要挖苦我,只是觉得差不多了。
2。 房价在2005年以前好多年时间, 是不是没涨?
不知道,好像从2001到2005, 没有怎么增长。
3。 为什么从2006开始发力?
我看来一个是报复性增长, 一个是外来人口增加,一个是新加坡经济强劲, 一个是收入开始增长。 这些条件加起来,就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人多了租金上涨, 经济好了, 外来人口就多, 人口多了,经济就容易增长。。。于是, 2006 – 2008年, 房价涨了很多。
4。 房租呢?
2006年中出去租房子, 4房1350, 觉得贵,但还是租了。 好几个大学刚毕业的,还是负担的起的。我工资最低,2500/月。 一年后, 要1500, 我们不租了,然后租了一个1700的 ea。 到现在,一个4房的房租在金文泰要2700吧? 算是涨了一倍。
房价呢?我估计到现在也差不多。
5。 工资增长了么?
别人不知道, 我们一起住的4个人, 我的现在估计还是最低的,但也是涨了一倍多。 现在我认识的, 还在联系的,我们那届的, 没有少过4000这个数字的。poly的情况我不了解, 不过,工作5年后,3000不成问题吧?如果结婚的两个人,大学+ poly, 一个月8000多吧?我没算bonus和cpf.
6.  相对其它的各种生活必需品, 房价增长算高的么?
这个我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 不过出去吃饭的时候,刚毕业的时候,菜饭1+2, 估计3块左右?现在4块多?咖啡5毛, 现在7毛的是最便宜的。 学校的不算, 咱们说外面。 starbucks估计涨的不多, 这个我知道,因为它本来就很贵 :)
7。 房价涨对谁有利?
第一个,自然是现在有很多套房子的人。 政府呢? 
8。 房价疯涨对谁不利?
第一个, 第一次买房子的人,特别是刚毕业的。毕竟,起薪增长不多。 估计现在大学起薪也就3000左右?特别是外国学生, 看着房价飞,一点办法没有。
第二个, 新移民, 刚来就遇上。。。郁闷
第三个, 一套房子但又要换一个大房子的。 虽然自己的房子可以卖贵一点, 但是, 又要补贴很多进去。。。
9。 表象之后是什么?
还是不知道,我没有大智慧啊。
10。 政府扮演什么角色?
我觉得吧,政府还是没有真的要打压房价的决心。 只是不让她太放纵, 就算是到了不可控的时候,大家也不用一起跳楼。 所以,现在很多的措施,我看警告的作用比较大,然后就是对一些高危人群拉一把, 堵一下。 就这么说吧,就跟下饺子一样,水开了,加点儿凉水。 但没有关火, 因为开关不在政府手里。 一下子浇灭也可以, 但是饺子也就没有了。 政府是要吃饺子的。。
11。 饺子是什么?
人。。。政府需要人来做工, 只有让你背上压力你才会好好做工,不然,大家都度假了。 工作一年,玩一年。 对新加坡这样一个没有资源也没有科技的国家来说,这是不可承受的。
12。 火从何来?
美国印钱, 中国印钱, 日本印钱, 欧洲印钱,全世界都在印钱, 膨胀自然就来来。 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时期, 不动产是最好的保值手段之一(放个之一吧, 这边发帖子, 总是容易被抓到小辫子)。于是, 大家一窝蜂的来到了房产领域, 众人拾柴火焰高, 于是就火起来了。
13。 还会火多久?
这个真的不知道, 但我还是觉得大家都有共识, 至少心底会有。 就是柴都丢进去了, 总有手里没柴的时候。。。


还没看完,看到工资增长那段了,这个应该是比较同等阶段的人吧.比如5年前的大学毕业生和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的起薪. 拿自己前后比较只能说明你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情况.


看完了,不错


写得很好,跟我想得差不多
我05年来新加坡,经历很相似。


顶。政府确实没有很下工夫。卖地便宜了就不卖了流标。垄断定价和中国一样。甚至更有效率的实现垄断效应。因为较少内贼。
然后一直起一手组屋的价格,跟车牌一样,允许涨价,只是不要私下涨,要梯度定价也要全部交给政府, 不能允许人底价拍到然后转卖。房子不能太热,太热的话太好了说明承税能力一定很好,那就交点税好了,或者做点政治贡献好了。。。

其实这样也好嘛政府有钱,将来出了什么问题,新加坡作为国家才能够活下去,也挺重要的。不然一切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