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教育

立化中学到底怎样呀?

儿子上了一年,没感觉。 就觉得孩子没什么事做呢, 整天玩!我知道J 版可能最有发言权了, 还有其他的高人?


女儿上了六年了,还是一直玩,觉得还好了。。


从外面看,8错的学校!没有进去里面看过!;P


全新加坡的中学排第7到第8的样子


这位新来的校长不是把英文和华文都必需取得致少B4列为升学条件吗?想必压力也应比以前大。就叫您孩子好好利用中一中二这两年把语文基础打好吧。


我家虽然离立化很近,可是对这所学校并不是十分了解。

还是八卦一下立化的历史吧~

1956年10月25日,华侨中学和中正中学的学生与军警发生流血冲突,之后华中学生走上街头游行,并高喊“Merdeka”(独立!),终于引发了一场全岛“大暴动”,最终以13 死,约123人受伤和1,033 人被捕的结局收场。过后, 殖民地政府指责学生发动了针对警方的暴力攻击,于是关闭了华中和中正,并开设“政府”华文中学,如立化中学和德明政府中学,以安置不愿意参加[关键词屏蔽]的学生和老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华中,德明和立化是“一母同胞”, 无论是教学理念,校园文化还是其他学校特色都极其相似,德明和立化也一直把超越华中当作一个奋斗目标。

上世纪七十年代风雨飘摇,华中为坚持华文教学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正是在那时,立化的成绩超越了华中,正式步入名校之列,成为全新加坡成绩最好的特选中学。接下来圣尼格拉和德明也先后超越华中,迫使华中放弃了“新加坡华校的最后一座堡垒”,开始转为英文教学。经过了十多年的埋头苦干,华中最终成功翻身,将立化的光芒彻底掩盖。从那时起立化进入低潮,过后又被德明和圣尼格拉超越。。。 2006年,立化成为直通车学校,终于又焕发了新的活力。2010年立化首批直通车学生应考,一鸣惊人 !

作为新加坡第一所政府创立的华文中学,立化中学有过辉煌的历史,曾经和莱佛士书院和英华中学(自主)一同获得新加坡第一届卓越学校奖。在很多老一辈人的心目中,立化是一所校风扎实朴素,教风严谨,学风刻苦的好学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立化会重现辉煌。。。


J版出手果然不同,长知识了,原来还有这历史了,儿子在中正总校,也是整天玩,J版能否把中正也给介绍的介绍啊,谢谢。


如果课上好好教了 课下孩子们任务相对较容易完成吧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 德明立化都是排前几的 一半一起来的同学分去了德明  许多学长在立化。。。 排名很靠前的


德明、立化属于政府办的学校,
中正则是民办中学。
也都是特选中学,
不过中正没办“直通车”!


我朋友的孩子立化毕业的,功课很多呀!


中正中学的历史远比立化悠久。

中正中学成立于1939年, 是由以爱国华侨胡文虎(代表品牌:万金油)为首的一批南洋著名华商创立, 第一任董事长是胡文虎,第一任校长为庄竹林(后来担任南大副校长)。中正中学成立不久后就成为和华中齐名的顶尖华文学校。 李光耀后来在他的回忆录里,把华侨中学和中正中学誉为“……在新马说华语或方言的人眼里,等于英国的伊顿公学(一所培养英国上层政界人物的中学)和哈罗公学(一所培养英国上层阶级子弟的中学)。东南亚各地的华族家长都渴望在能力许可的情形下,把子女送到这两所中学寄宿就读”。

五六十年代,受共产主义和其它左倾思潮的影响,中正中学和华侨中学接连不断发生“学潮”,殖民地政府和后来的新加坡政府都曾采用过非常严厉的手段对付这两所学校。 相对而言, 中正中学的师生更为激进,因此也受到了更大的打击,很多师生被逮捕,连校长庄竹林也被判坐牢。在政府的多重打击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下,中正中学日渐式微, 渐渐退出了顶尖学校的行列。而华侨中学在以李光前为首的一批重量级华商的努力下免遭毁灭性打击,最终浴火重生。。。

中正中学的历史波澜壮阔, 是新加坡历史的一部分, 也间接影响了新加坡的历史。  现摘取几个历史片段:

1.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正中学师生开展各种爱国活动,使中正中学成为新加坡华侨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基地。日军占领新加坡后,中正中学被迫关闭,日本宪兵队按照日侨特务提供的名单大肆搜捕爱国师生。校长庄竹林被捕,日本宪兵队要他招出抗日分子。他历尽酷刑,却未供出一人。后经华侨领袖、文学家、教育家林文庆先生营救得以出狱。但不到半个月,他又一次被捕入狱,更受凌辱和严刑拷打,当敌人拿出黑名单让他在花名册上勾出抗日分子时,他说:“中正中学的教员你们不必追究,他们所做的事由我负全部责任,要杀,杀我好了!”终因日本人手中没有掌握确凿证据,庄竹林得以幸免于难。

2.  1949年, 中正中学左右两派学生发生争执,事后双方同意以投票方式决定是升五星红旗还是青天白日旗。最终左派学生获得多数票(59%)。学校改升五星红旗,在周会上唱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刚开始,一名教师在没有学生会弹奏中国国歌的钢琴伴奏后出面演奏,学生高歌: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英国人对升红旗与热情高歌不满,因而停止了学校升旗礼。过后该名老师突然消失无踪,事后得悉是因为被怀疑为共产党而遭逮捕。

3. 1954年,新加坡殖民政府通过的国民服役法令,凡年龄介干18至24岁的男性公民,需登记服役。华校学生提出强烈的抗议,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身为被殖民的一群,那有为殖民政府当兵打战当炮灰的道理。1954年5月13日,大约500名来自华侨中学和中正中学的学生,聚集在福康宁山下乔治五世花园(今天里峇峇里路和克里门梭道交界处空地,后来的国家剧场旧址),他们打算沿克里门梭道 (Clemenceau Ave) 游行至总督府,反对国民服役法令。几百人高喊“反对国民服役!”、“反对殖民主义!”、“打倒不列颠!”,声势浩荡。警察镇暴队阻止游行,强行驱散游行队伍。此时,在新世界娱乐场附近的惹兰勿刹运动场,正举行全新华文中学生运动会。当上千名各华校男女同学正在这里全神贯注地观赏体育竞赛的时候,传来了在皇家山脚举行和平请愿的同学遭到镇暴队武力镇压的消息,同学们纷纷冲向皇家山,声援正在那里与镇暴队搏斗的同学。最后,终于演变成一场大冲突,导致不少学生被警察殴打和逮捕的流血事件。

过后2500名学生在中正中学集会,他们筑起屏障不肯离去,最后在家长协助下被驱散。这就是新加坡著名的1954年“513”学运。
最终学生取得了“胜利”,政府答应适龄的学生缓期服役,但也有学生被逮捕。经审讯后,有28名学生罪名成立,判处缓刑6个月;另外8名被控阻差办公,结果被判监3个月。在审判过程中,因为多数律师都不愿意为学生辩护,以孙罗文为首的五名学生代表便前往李光耀在欧思礼路的住家,要求他请布里特律师和他一起替同学们上诉。在此事件中,李光耀因作为学生们的律师而名声大噪,促使他在下半年组织成立了人民行动党。

中正中学里的那场示威游行,直接加速了人民行动党成立和新加坡独立的进程。


真是长见识了,没想到这里的历史上,也有如此猛烈的[关键词屏蔽].


  我女儿在立化,非常喜欢她们学校,都不许我说立化的一点不好。


我女儿对自己的学校也很有认同感。


其实我觉得学校重要,孩子自己的学习态度更重要。。


谢谢J版,很详细,这历史都快被遗忘了,呵呵


反殖民的学生很有骨气,可惜最终还是失败了。


请问立化中学升入本地大学的升学率是多少?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