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组成: 1PR + 1公民,目前持有大众公寓一套,有贷款。想购入第二套房产,有几个想法,请大家给帮忙分析一下:
1. 再购入转售组屋一套: 其实这个对我们来讲是最合适的做法,但目前的政策是不允许的,想买组屋就得卖掉公寓先;
2. 再购入公寓一套: 按目前的政策,首付50%+额外的印花税,经济负担太大,就算以后政策有变首付降低,同时贷款两套公寓经济压力仍然较大;
3. 卖掉公寓换组屋: 这个是目前考虑最多的想法,目前公寓价格稳定但组屋较低,近一两年市场变动估计不会太大,趁这个时间点卖掉公寓买二手组屋先,5年后组屋贷款已还清,然后再贷款80%购入公寓一套,如果HDB 5年的mop有放松,还可考虑提前入手公寓。
请大家帮忙分析一下各种可行性,如果走想法3的话现在时机是否合适?
谢了先!
第三是合理的
现在的市场来看方案3比较可行
搬回组屋住得惯吗?
大多数的人,都是在走第三条路线。。。HDB 五年后买公寓。
有钱的,也是第一手公寓以后,在入手二套公寓。
原因很简单,新加坡人在新加坡,必须要有第二套房子,才能有机会赚取房市的利好。而公寓,是唯一的选择。
现在很吃不准政府又什么时候抽风, 别回头5年HOP都没了, 有组屋的就不准有第二套房产, 5年后的事谁说的准.
我一个朋友跟你情况类似, 想买第二套, 经纪建议他太太也转公民(他本身是公民), 然后目前的公寓转到他太太名下, 再以他的名义贷款买二套公寓. 当然了手里得有点现金付二套首付.
公寓卖掉之后可以立刻买HDB??
没办法啊,如果顺利的话5年之后再换回去公寓
大部分的人应该是第一套组屋,第二套公寓,这样比较合理,先买公寓再卖掉回头重来一次时间托的就长,说不准政策怎么变
1. 我相信公民在持有组屋的同时再购买公寓应该不太会被限制,反倒是持有公寓再允许买组屋的政策应该很难release出来;
2. 我记得之前咨询过,只要你结婚了,新加坡房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限制的,就算转到给一个人名下另一个人应该也是得50%首付+额外印花税的吧,跟一起买没差的
转售组屋可以,BTO/EC要等30个月之后
以家庭为单位的应该是针对HDB的吧!Condo没有这个说法吧!
智慧的选项是小三^_^
借帖问一下你朋友的情况,如果转给他太太费用大概多少?谢谢!
个人建议如果经济情况允许选2,如果不想压力太大则考虑3。
您的依据是公寓长期看涨对吗,但是这种选择还有一种风险是万一公寓大跌的话,银行会要求你top up,否则就收回房产,那个时候除非你有一定量的资金支撑,否则就惨了。。
就目前经济和新加坡政治大环境看大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经济情况允许就不必太过担心。
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 他们也还没开始操作, 在等他太太申请公民, 听说公民可以剩3%印花税.
听说他们房子本来就是两人各持有50%, 貌似应该是房子买入价的50%吧
选择3也要看以后的楼主的贷款年限吧
建议楼主老实的在公寓里住着。公寓涨跌难讲,但是hdb近几年内肯定不会怎么涨。你现在卖公寓一方面不大好卖上价钱还要亏中介费印花税,买祖屋也要付这2税。到适合你再买公寓还要额外去付第二套税。何必呢?不如存上几年钱,瞅准时间再上一套公寓。
楼主的想法跟我正相反,我想着把组屋卖了买公寓呢。
其实长期来看投资公寓的想法我是认可的,但这样的决定唯一有点不甘心的是就没有机会买EC了,其实那一笔补贴还是不小的。
本来投资是该看长期的,但是房市风起云涌,同样的新政府,也照样经历了上世纪末的房市大萧条,直到十年后才开始缓过劲儿来的。所以建议别考虑太久的计划。尽快以减少贷款为目的,不要勉强上二套。另外,可以考虑住宅以外的二套,比如店屋,仓库等。
我也想卖掉近城里两房公寓(紫色地铁三站到乌节路)现在是时侯卖吗?价钱如何?听大家高见。
仓库还是算了,工业的最近炒到很高,跌起来可比住宅猛的多
不是说卖个公寓要等三年才能买祖屋吗?
出售公寓,30个月以后 才能买新HDB
如果愿意,可以买二手的
卖出公寓后可以直接买二手组屋
5年的MOP真的很长,不知道到时候又什么新政策了。
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咬咬牙上第二套公寓吧,先把第一套转到PR名下
先卖公寓再买组屋,风险最小,也最合理。组屋这几年绝对是很难得的机会。限制PR三年,人为的创造三年需求空洞。大量BTO完工,很多人必须卖现有组屋。
政策老变啊!2000年我买了4A。说要住十年才能卖,孩子中学考在碧山,每天坐第一班巴士上学一个多钟头,熬到第七,八年人家改五年可以卖了。孩子上大学去了,俺要换三房,人家又改了,只能买大不能换小。没办法才买近城里上班两房公寓。现打算退休去了,我决定把它卖了,又有改什么,我可就无奈了,痛苦啊!
自住是第一需求,要投资的人也需要自住,何况第一套房子根本不算投资,不管是HDB还是Condo ^_^
同情一下,计划没有变化快!政府很多政策往往矫枉过正而伤及无辜!
新加坡政策是一时一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