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津贴后,1万3000元就能买到新二房式组屋!建屋局今天推出3139个新组屋单位,从今天起全是高科技“生态组屋”。 – See more at: http://wanbao.omy.sg/local/story20140122-21211#sthash.J0gYYfOP.dpuf
不知道对鞋盒公寓是否有影响
只有公民能买吧,买了又不能出租,对鞋盒能有啥影响
本来要买鞋盒的单身人士, 现在可以几乎免费住组屋了, 潜在需求会不会有所减少?没有相关数据支持, 所以不肯定
这个只给低收入的
1w3买的都是超低收入家庭+政府给的津贴。基本普罗大众别想了。人均收入1500元什么的。
1w3买的都是超低收入家庭+政府给的津贴。基本普罗大众别想了
政府太可爱了,穷人出两万,土豪出五六十万,都买四五百尺的房子!赞赞超级赞^_^
大众单身者买两房式也只要8万-15万左右吧(新明上说最低7万多)
鞋盒这下更难卖了,一样的400多尺,单身跟ZF买只要7万多新币起(没津贴),跟发展商买要50万起。
买鞋盒的基本都是投资,自住的很少。。。
有人能贴一下内容么?
单身购买有年龄限制么?
回ls: 从2013年7月起,年满35岁、月薪在5000元及以下的单身者,可直接向建屋发展局购买非成熟组屋区的二房式单位。
为人民着想的好政府
实际上政府已经在暗示 本地35岁以上,薪水5000元以下的,还没买房的,在住房上,实际上是属于需要帮助的群体了,就算50,60万的鞋盒公寓也不是也不是给这个阶层准备的,这个年龄,这个收入,还是老老实实住偏远地区2房租屋,那里才是适合这个住阶层的地方,政府都已经给你考虑好了。
本地结婚的,家庭收入1万以下的住组屋,1.2万夹心层住EC, 1.2万以上的有钱的住私宅,政府帮大家安排托托的,直接按这个来就行了。
很好很好。。。最近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政府的倾向更明显了。
就是向着新加坡房子种类多元化发展,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房子。
预测以后这种现象将会越来越明显。。
就像买包包,菜市场旁的摊位一个几块,美罗的一个几十块,无解路中档牌子的几百块,高档的几千到几万不等,都是包,装东西用途差不多,自己觉得值就好。但一定要有几块几十块的包包,不能都是几百几千的,政府就在解决这个问题^_^
有道理。就是这个思路〜
这个思路是对的
早就该这样了,这种价格方是房子的合理价格。
实际上周围不少家庭收入1万以下的住私宅,1万以上的住组屋,好多人对设施不感兴趣,赫赫。
另外,新组屋越盖越高端大气上档次啊,2010年之后新建的HDB比好多公寓还标致。
政府是赤裸裸地歧视两个条件都不符合的人啊,只能租房了。
赤裸裸的显示年轻有钱^^
是的,祖屋停车场里不少奔驰宝马凌志啊。我个人觉得祖屋尤其是最近几年的新祖屋,和公寓比起来也是七七八八,谈不上什么生活素质大大提神之类的神话,反而是祖屋换去公寓的住宅面积缩水百分之三二十的大侠能塞满好几拖拉机,面积变大的一辆拖拉机还装不满^_^
自住的话,选设施还是选面积,其实完全看个人喜好。租屋楼下有把沙和那种小便利店的,还是很方便的。
投资的话,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