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教育

求助: 怎么孩子上了小学, 反而变本加厉的撒谎.

家有小女, 6岁生日刚过, 今年刚刚小一. 现在三个多星期了, 开始还好, 可现在感觉孩子好像变的让人看不懂.

读了不少孩子教育的文章, 知道必需给孩子养成个好习惯. 因为是早上班, 下午1:40就放学, 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在家. 由她姥爷, 姥姥在家看着. 所以我和女儿制定了一个时间表, 把放学后回家要做的事情列出来, 比如回家休息一小时, 把作业做完, 把指定的练习做完, 弹琴. 还通过评分来记录执行的情况. 说好, 只要把该做的东西做完, 剩下的就是玩的时间.  开始还好, 之后就没有坚持下来. 现在问题来了:

1) 女儿开始不做作业, 只是玩. 即使做,也是应付事情, 草草写一下就完了.

2) 如果妹妹生病不去幼儿园的时候, 就和妹妹一起看电视. 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想要做什么事情. 给她姥姥的平板电脑, 也被她拿过去看. 在家的时候, 她根本不听她姥姥, 姥爷的话.

3) 这两天, 开始撒谎了. 因为我知道上面的问题, 就打一次电话回家提醒她, 答应的好好的. 回家一问, 什么都没做. 后来, 我告诉她, 在家的时候每完成一件事情, 就打电话告诉我. 昨天, 打电话给我说作业做完了. 说的那感觉在电话里听起来那叫一个诚恳. 晚上收拾书包, 我看她的记事本, 问她作业在哪儿? 她诚恳的说”我撒谎了”. 理由是书放在学校的locker里了. 当时我整个人就感觉头脑一阵发晕, 但还是告诉自己不要打孩子. 但最后, 还是没忍住.  到了今天下午, 回家后, 女儿直接变成去对面邻居家里玩. 打电话给她问她做了些什么. 根本不提去邻居家的事情, 非要揭穿她, 又说”我撒谎了.” 和着昨晚挨的打没让她长记性. 爱怎么玩, 还怎么玩.  怎么感觉这孩子的心智根本就没有达到小学生的程度呢?

看看论坛的贴子, 好象还真没有象我们家这样的. 请问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该如何对待这样的孩子? 怎么处理才能有效果? 有句话说的好, 教育是唤醒孩子内在的动力, 说的很好, 怎么做啊?

感觉好无助啊…  


你用管理大人的方法管理小孩


我怎么感觉孩子撒谎好像是被你逼出来的呢?


不做作业会怎么样?
不好好管理好时间将来会怎么样?
撒谎将来会有怎么样的后果?

养成好习惯的方式,不能只是命令孩子去按着哪些步骤做,而是要把上面的问题和孩子一起探讨明白,让孩子自己意识到重要性。如果孩子只知道,不按着指示做事,最后会挨打,那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撒谎是必然的;只有孩子懂得了,不这么做事的话,将来就会如何如何,才会发自内心的去按着你的期望去安排时间。


幼儿园的孩子撒谎的都好多。


每个小孩都不一样,开窍早晚和自觉程度都不一样。不同的小孩要用不同的方法。

我儿子就是心智晚熟,控制不好自己,说教打骂都听不进去的那种,功课靠他自己自觉完成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开始只能用陪做功课的办法,养成习惯了之后再慢慢放开。差不多半年后他就可以自己做功课不用陪坐在一边了(会做的题目)。不同的孩子不一样,但是如果希望小孩有个好的学习习惯,光靠她自己自觉还是不够的。

撒谎是为了怕你说或打她吧,小孩子其实都胆小的,她是有点害怕才撒谎呢。


还小,刚上学不到一个月呢。
家长帮孩子先适应新环境,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因为幼儿园几乎是不上课,没有家庭作业的。
突然上学了,都是新朋友,新老师,新环境。
还要学会自己在食堂买东西吃。
要学会记下老师布置的功课,等等。

就这些已经足够6岁的孩子去适应,去学习。
家长要安抚孩子的情绪,而不是给她压力。

学习方面,暂时等你们下班回来和她一起做,
一年级的功课很少,半个小时就能做完。没必要逼着孩子在下午完成。
教她怎么安排计划。要慢慢培养。

如果孩子懵懵懂懂的,还需要家长随时和老师联系沟通。

等孩子明白了,熟悉和适应环境,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小朋友还不理解什么是撒谎呢。
有的阶段,孩子会把自己的想象当成真实的事情,绘声绘色地描述。
不要戳破他们,需要保护孩子的童真和自尊心。


一年级那么小, 还是以引导和培养学习的兴趣为主, 完成任务式的安排她有抵触很正常


非常感谢大家的建议. 不同的视角, 能看的更明白.

说实在的, 飘在新加坡这么多年了, 没有什么大风大浪, 也算经历了一些. 所以对自己的孩子才会有些期望. 我还十分清楚的记得, 孩子刚出生的那天晚上, 我兴奋的一夜都没睡觉. 满脑子都是女儿. 那种幸福和甜蜜, 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转眼6年的时间, 孩子就上学了. 其间有过不少发展事业的机会, 因为放不下这个家, 就错过了. 可能潜意识里的那种失落感会更进一步提高自己对孩子的期望. 道理很简单, 我付出了这么多, 失去了这么多, 为什么你不按照我说的做? 达不到要求, 你对的起我吗? 那种失望和挫折感, 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心疼. 现在静下来想想, 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或着说太早了. 她才是个6岁的孩子. 想想自己6岁的时候是什么样? 自己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 我们的感受? 有什么得失? 如何改进?

虎妈, 狼爸能成功, 那是他们恰巧碰到了那种适合他们那种教育方式的孩子. 如果换个类型的孩子, 说不定是个什么样? 确实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看来只有用时间慢慢修炼了. 很多事情, 真的是需要时间. 另外, 为人父母, 真的要不停的自我检讨.

看来, 要常来教育版和大家多交流, 很有益处. 有些道理自己想不通, 换个人说, 换个角度, 就豁然开朗.

祝大家春节快乐.


可以打听下孩子学校有没有托管中心,把孩子放托管中心,管一顿午饭还有老师督促她完成作业温习功课,晚上六点接回来。


问过了, 很可惜, 她这间学校还没有.


一年级大部分时候是没有作业的。在学校上课上了六个小时,回家本来就该玩。我家孩子回家就是吃饭睡觉和玩。学校里六个小时就半小时休息,其实孩子能坚持下来就很好了。


另外楼主孩子年尾的也是比同学会小一些,就一个k2生嘛


我能理解楼主的心情,很多时候也是觉得儿子恨铁不成钢,可是回国来头来想想,自己当年何尝不让妈妈操心呢?当年被妈妈打的时候发誓决不打孩子,可是事与愿违很多时候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觉得楼主先不要把孩子的问题放大吧。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讲要放大孩子的优点缩小孩子的缺点,觉得非常有道理。


说的没错. 前几天, 满脑子就在想当初我的怎么被教育的? 其实就是换的个角度, 来看待子女教育这个问题.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换位思考一下. 感觉确实不一样.

现在才开始觉得教育真的是个有挑战性的任务, 各种方法的平衡应该是重中之重. 我已经把棍子收起来了, 把孩子打怕了, 就什么都不说了.

关于优缺点的问题,. 其实我试过. 列出孩子的优点: 一支手数的过来. 列出孩子的缺点: 两支手不够用. 没有仔细的观察孩子, 实在是失查加失职.


楼主放松心情,小四再用功也来得及,现在要让她多阅读。


放个长假,跟孩子整天在一起,问问她在想什么,为什么想这样做而不想听妈妈的安排,说不定孩子不是要气你,可能她有其他的想法,如果你觉得她的想法不够成熟或者是错的,那你就试着解释给她听妈妈这样督促她是为什么,编一些例子说给她听。


我听有个教心理教育学的老师总结自己儿子撒谎,她说,有压力就会有谎言。所以就小心不对孩子高压询问,免得诱使他撒慌。
第二个,有关研究表明,撒谎是孩子社会成长的标志:智商越高,社交能力越强的孩子越善于撒谎。总结一下成人自己也常常需要撒谎,包括善意的谎言。但还是要孩子认清谎言的结果,以及道德等问题。
这只是我看过的信息啊,我自己还没进入比较麻烦的实战状态。小事情有一些,我儿子五岁。某些时候我太关注了,他会说:“好了好了,妈妈可以了,你别说了(别在这儿看了)。”
我想这种对付大人的套路,也是一种抗压方法。让他少些撒谎。
今晚他还跟他爸爸演绎了一出撒谎游戏。他让爸爸来问,“你作业做了吗。”他自己回答,“我做了。”然后又让他爸爸来骂他:“你撒谎!叭啦叭啦⋯⋯”就在骂声中,他摊开了做好的拼音作业,大获全胜⋯⋯
我想这件事是不是也说明,对这个年龄的小孩来说,撒谎真是个事儿,就算没这条件,他也学漫画看来情景来模拟练习。然后他证明自己没有撒谎,要让大人瞠目结舌的好看。
后来又有个事,孩子问,“是不是妈妈你明天先偷偷先洗澡刷牙,就可以得第一了?” 我说我才不呢,我要光明正大告诉你我先洗了。孩子就跑去问爸爸什么是“光明正大”。我想了一下(因为楼主这帖子让我正在想这些事),孩子连“光明正大”,“坦率真诚”这些概念都没有,那么撒谎也不那么负面吧,最多就是应付大人的压力而已。


孩子是无辜的,孩子的问题百分百是父母的问题。父母成长了,孩子的问题就消失了。孩子是来唤醒父母的,来救父母的。父母却恩将仇报。对于说谎的孩子,可以用玩心灵魔法游戏的方式来化解,如果孩子的问题非常严重,那么请妈妈被沟通,通过沟通去照见问题的所在并化解。如果您感兴趣,可以打84056568联系我,刘先生。非常感谢您。


不单是要她读, 我也在读书. 周末, 图书馆和书店已经成为必要了.

大家有没有觉得哪个图书馆和书店适合呆个半天啊? 推荐一下哈.


很有生活气息的例子分析. 和压力确实有关系, 一天天的埋怨, 说教, 这种压力, 悔人不倦, 杀人无形. 庆幸自己意识到了, 就是不知道怎么改善啊, 在读书学习交流中.


社区图书馆大多都不错啊,几乎都设有儿童区。要说图书馆大小,兀兰 和 裕廊东的可能最大。


两个我都去过, 都不错, 就是离家有些远. 目前主要是去central library.

有没有哪个图书馆华文书最全的?


我女儿小时候也很爱撒谎,无非也是骗我说作业写好了,什么事又做好了之类的,而我总要等到老师打电话给我才会发觉被忽悠了。刚开始也是打,到后来发现,她的撒谎技巧反而更高明了,于是只好想方设法改变她,现在她诚实了,没写作业,没做什么,什么时候要做,她有计划等都会敢敢说,因为我不会打,也不会一直指责她了,她就不会觉得她做错什么,而会像跟我报告或交待似的告诉我,这才是人跟人之间正常的交流不是吗?没有人会每天骗上司或同事我分内的工作做完了但实际上没做,而是会交待或协商沟通如何、何时完成,人跟人之间是如此,父母跟孩子,也应该就是这样,而不是一味责备跟压迫。


所有孩子本性都是真实的,出现这种现象,是我们的要求、创造的环境影响了她。
孩子的天性是要有她自己的空间,比如她的动画片,她的小朋友群,别因为我们的愿望和计划让她失去这些,留着她的天性。
降低要求,放出她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从最低的要求来要求她开始,试试看,会不一样的。


谢谢, 真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心态也不对. 现在是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 虽然还是没法耐心 (但只能不断提醒自己).  


谢谢, 关于小朋友的问题. 举个现实的例子. 我家的邻居, 和她是一个学校的. 但是, 实在不敢恭维那孩子的礼貌问题. 见了面, 从来不会叫叔叔, 阿姨. 我带着孩子, 有时候见了邻居的家长, 会提醒孩子, 见了长辈要有礼貌. 人家的家长根本没这个意识. 可能是因为周围小孩子不多, 我家孩子还愿意和她玩, 就仅仅在一起就玩玩具. 基本没看见那孩子自己读过什么课外书. 回来, 还带一口本地口音. 我还问过自己的孩子, 她们家里有没有什么课外书啊, 孩子说一本都没看见. 另外, 有一次, 好心把一个玩具放在外面, 给他们玩. 后来, 有几个东西不见了. 我就问了一句, “怎么东西不见了, 你看看是不是拿过去玩的时候拉在家里了?” 那孩子, 很有保护意识的说”不是我拿的, 是你孩子拿的”. 我回来还问了很多次, 是不是自己孩子拿的, 也找了. 根本没有. 后来, 想算了. 也不什么贵的东西, 就把玩具暂时放在外面. 结果, 上面剩下的东西也不见了. 所以, 如果一个孩子心地不好, 又自私的话, 是不能够做朋友的.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偏见太重, 但现在尽量不让自己孩子和她来往.


您好,看了您的回复,我觉得还是再和您交流两句。
给孩子自由的天空和让不让她和某一类人[关键词屏蔽]往是两个问题,前面是我们对待孩子童年的一种态度,后面我们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朋友群体或者说他的朋友环境,孟母择邻,虽然是功利的,但我觉得这也无可厚非。
诚如各位朋友在此也谈到给孩子培训,如果孩子不厌恶,这也一种人际交往的环境,当然我首推的不是这个那个培训,而是寻找一种合适的人际交流环境,这个真的是因人和因家庭而异。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 孩子是需要玩伴的, 学校里那么多同学, 回到家自己一个人. 肯定会觉得寂寞. 其实, 就是一个大人自己在家里, 也想找人说说话.

孟母三迁, 我到并不觉得有功利的因素. 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环境成长, 做家长的责无旁贷. 关键是孩子并不了解父母的心思, 也不可能了解. 不然就不叫孩子了. 她的逻辑很简单, 我需要和小伙伴玩. 至于这个小伙伴的人品和素质如何, 根本就没想过. 关键就是要有个大人陪着她, 随时引导.

我的孩子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她会找各种理由, 钻各种空子, 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估计她不会是个案. 举个例子, 我已经清楚的和她谈过, 不要去邻居家里玩, 要玩的话只能在走廊里玩, 而且之前必须要经过我的同意. 昨天, 我有事提前回家. 回家才知道她又去邻居家里玩, 给老人说的半个小时, 也没遵守. 我就一直没有和她说话. 最后, 她自己过来, 给我说是因为老人给煎了鸡蛋, 她需要等鸡蛋凉了, 才去邻居家里玩的. 如果按照我以前的心态, 她不是挨骂, 就是挨打. 我先深吸一口气, 坐下来和她谈, 等鸡蛋凉了, 有很多种别的方法. 可以读书, 画画, 弹琴… 而且我们说好的事情, 没有遵守 (她当然也不会遵守, 因为她知道打给我的结果是什么?). 今天早上, 上学的时候, 她又给我说”今天我要去邻居家玩, 但我会先给你打电话.” 我告诉她: “因为你没有遵守说好的事情, 一个星期内, 不允许你去玩.”  现在比较难办的是, 知道孩子要什么, 知道孩子不应该做什么, 但是孩子自律性太差, 没有足够的约束力. 比较头痛.

目前, 想到个暂时的方法, 在家里装一个远程摄像头, 算是种监督吧, 她做完自己该做的, 可以去玩一段时间. 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只能试试了,


我明白你的想法,当我得知儿子打女佣时也有过这种想法。后来我放弃了选择相信孩子会改好的。前几日和几位孩子刚读小一的朋友聚了聚,很开心和他们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有位妈妈就讲孩子需要纵向比而不是横向比。比如儿子开始脾气,就和他上次发脾气作比较,哪些方面他做的比上次好了,好像没有打人。然后就夸奖他虽然他发脾气了但是他没有打人就很好我们很高兴,但是希望他下次能更好不再大喊大叫之类的。不要拿他和别的孩子比,哪怕是兄弟姐妹之间。虽然儿子还是发脾气,但是频率明显减少了。当然这里面需要极度的耐心,你现在已经不打孩子就很好,还可以适时地奖励当孩子不撒谎的时候。现在父母难做,我们无法把父母管教我们那一套用在孩子身上,那毕竟是我们深痛恶觉的。


确实小时候, 就想着自己做父母的时候, 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真的做了父母了, 诸多的担心都来了.

我其实是鼓励她和小朋友玩, 即使是知道那孩子有些问题. 也和她说过, 和小朋友玩可以, 但是不要接受不好的影响. 比如说不准确的发音, 说话的语气什么的. 但是一想到, 邻居的孩子心地有问题, 礼貌又没人教. 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是啊,是担心。可是就是教孩子也要不着痕迹的教,不能直接说的。


是的,心理暗示太重要了,明明知道她(他)骗了你,你一定不能用“骗”这个字眼,想办法找一个关于骗的小故事和她(他)一起读,然后告诉她(他),今天发生的什么事是不对的,告诉她(他)对错,用耐心,自己的孩子,你是她(他)最关键的滤网。


我觉得摄像头是非常没意思的事情,你看见又怎样,当面证明孩子撒谎?那不是直接打脸么。其实我看说孩子去邻居家玩,我是很羡慕的,因为我儿子肯定没有这个勇气,他是很乖很怯的那种。

他也会说慌,倒不是在家里玩,而是总是用零花钱买汽水,饮料,书店的小文具,回来告诉我说买了米饭,水果这种。后来我放开了不管他买饮料了,好歹他是不说谎了,每天零用钱照给,唉。养孩子真是麻烦。


对啊, 我也在考虑. 虽然看见别人有这么做的, 也要想想是不是合适自己的情况?

也是再问自己同样的问题, 究竟要看什么? 到最后, 撒谎的问题没解决, 又来个演戏的问题? 谋定而后动, 既然现状还不是太差, 先观察一下再说.


慢慢的, 想争取让孩子写日记, 从一句话开始. 了解人的心理世界, 太重要了.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又出新的状况, 昨天给她带了弥猴桃, recess 的时候可以多吃点水果. 下午回去的时候发现, 人家原样拿回来了. 上一次是把葡萄也原样拿回来了, 问了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 她说”我是想拿回来吃.” 然后, 我就深吸一口气,  虽然她又找理由 (现在想想也可能是真的), 还是让自己别发火.  可因为上次葡萄的事情, 就没好气的说了句 “你自己想想看吧.” 晚上收拾书包的时候, 注意到她跑到垃圾槽那里, 扔了个东西. 回来, 手里是那个成水果的盒子, 但是是空的. 我就问她弥猴桃呢? 她就吱吱呜呜的. 最后承认, 把好好一个水果扔了, 说怕爸妈骂她. 当时, 我实在是无话可说, 这孩子的脑筋都动到这份儿上了. 现在想想, 应该处理的更好一些. 不吃有不吃的原因. 无论如何都应该平心静气的和她讲清楚. 责怪是无济于事的. 我是也算是无数次的马后炮了, 也希望自己能尽快调整好自己, 修炼到处乱不惊的境界.


你有进步呀, 继续加油~ 孩子还小,你不需要那么紧张,
感觉你方方面面都很紧张,这样你和孩子都很累呢。
放松心情,你会看到孩子的变化的。


小孩不喜欢吃猕猴桃和葡萄?
给她带的时候征求过她的意见么?
我每天征求孩子的意见,‘今天家里有。。。,你想带什么?带多少?’
偶尔她自己说要带的,却又带回来,
也只是问个为什么,
不好吃,太多了,不够时间吃,等等,任何理由我都可以接受,
这都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
不用把自己搞那么紧张,让孩子也跟着害怕。。。


谢谢你的建议, 感觉自己是很紧张. 是时候放松一些了.


东西到都是她喜欢吃的. 其实, 主要的问题还是期望值. 给她准备了, 期望是吃掉, 没吃, 没有达到期望, 就要挨骂? 现在分析一下, 这个逻辑, 用在军队里可以, 用在孩子身上, 确实太早了. 我是很容易紧张的人, 现在要学会如何放松自己, 希望大家有好的建议哈.

还是个心态的问题. 其实状况每天都会有的, 关键是看待状况的态度和方法. 学习中…


小孩子的事,只要不涉及安全问题,法律问题,都不是大事,睁只眼闭只眼吧,只要大人做好榜样,小孩也会学好的,不用逼得太紧。


放松心态后, 突然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闪光点. 今天给我说”在学校是班长.” 听那意思应该是老师指定的, 但定期会轮换. 及时表扬了一下.

还有, 学校音乐课, 学钢琴. 孩子钢琴练了相当的一段时间. 据她自己形容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WOW.” 我就问她 : ” 闺女, 感觉很爽吧?” 她回答:”嗯.” 我接着问 :” 这几年的时间和努力没白费吧?” 她回答:” 嗯.” 再问:” 以后, 就不用我逼着你练琴了吧?” 闺女嘴角掠过一丝狡猾的微笑:”不知道.”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也及时提醒孩子两条: 1) 台上三分钟, 台下十年功. 让别人喜欢和尊重, 就要有本事. 本事是靠练出来的. 2) 你弹钢琴好, 不是为了炫耀, 而是为了分享. 切记不骄不躁, 为人要谦虚.  也要多留意别人的长处, 多多学习. 才会有更多朋友.

晚上睡觉的时候, 看着孩子. 耳边好象响起最近很流行的 “时间去哪儿了.” 过不几年, 孩子就会长大, 有自己的世界. 现在能及时建立一种轻松, 互信的亲子关系, 比什么都重要.  


“还有, 学校音乐课, 学钢琴. 孩子钢琴练了相当的一段时间. 据她自己形容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WOW.”

你只有表达欣赏和开心就足够了,说, 你真棒。或者笑着抱抱她, 捏捏她的小鼻子。再或者和她击掌, 加油!

后面那些话会让孩子感觉不舒服和压力。
说教太多了。 孩子有缺点, 犯错误了,要被批评。
有好事, 又要被说教一番。

为什么要说:” 以后, 就不用我逼着你练琴了吧?”
这样说,是在告诉孩子,
第一,她不好, 每次是你们逼她弹琴的, 不是她自己努力取得的成绩。
第二,以后她就不能偷一点懒了,必须主动的很享受的弹琴。

凡事都是有一个过程和原因的。
小孩子也不是一天就长大的, 给孩子时间长大,自己去悟出那些道理。
如果哪天她心情不好, 不想马上弹琴,
如果哪天她有在她认为更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如果哪天她就是想玩一下,

你是不是又不高兴了, 心里会埋怨孩子不喜欢弹琴呢?

兴趣来自于内心的喜爱,她真心喜欢就不需要家长的逼迫。
你越逼迫,孩子越反对。

我就问她 : ” 闺女, 感觉很爽吧?” 她回答:”嗯.” 我接着问 :” 这几年的时间和努力没白费吧?” 她回答:” 嗯.” 再问:” 以后, 就不用我逼着你练琴了吧?” 闺女嘴角掠过一丝狡猾的微笑:”不知道.”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也及时提醒孩子两条: 1) 台上三分钟, 台下十年功. 让别人喜欢和尊重, 就要有本事. 本事是靠练出来的. 2) 你弹钢琴好, 不是为了炫耀, 而是为了分享. 切记不骄不躁, 为人要谦虚.  也要多留意别人的长处, 多多学习. 才会有更多朋友.


谢谢提醒, 我的问题确实是说教太多, 自身性格中的紧张因子太多, 只有抓紧时间调整吧.
孩子不可能一天长大, 家长也不可能是一天就修炼成仙,  看书, 交流, 学习中…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