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个楼盘,为什么同样是120多平,组屋看上去比公寓大多了呢?是错觉吗?
已纠正, 看楼下
这就对了。我说公寓跟国内同样面积的相比,看不出大呢,原来也有公摊。
公寓多一个工人厕所和yard. 公寓没有公摊。
哦, 原来如此, 那就是阳台面积让屋子看起来小些了。
公寓通常厅到卧室有走廊,还有空调平台都吃面积。老式组屋都没有,所以房间大。
组屋和公寓都没有公摊。但是比较前要注意两个房子的具体差别,厕所,储藏室,service yard, 阳台,planter box 等等。有的房子planter box 可能不算在总面积里。一般来说公寓多一个厕所,有可能还多一个小储藏间和planter box。现在新组屋很多都有阳台,service yard。
都不算公摊的。。但组屋的结构太不合理,连个阳台都没有,而且没有洗衣间,洗完衣服只能晾在厨房里,要么伸根竹竿捅出去,感觉跟国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房子差不多
那请问现在新建的BTO的组屋有阳台了吗?谢谢~
DBSS有阳台,不过这只是组屋中极少的一部分。。
公寓和组屋差别太大了,组屋仅仅相当于是个集体宿舍,走到楼下面对一个老旧的电梯,上了楼还得穿过跟别人share的走廊,完全没有隐私和家的感觉
不是每个BTO的都有。只有一些单位可能会有。
公寓看起来小,是因为有阳台,佣人厕所,佣人房。
我还是喜欢比较大的客厅。我看了sky habitat,觉得如果一个阳台不要,把面积分给客厅就好了。客厅太小,觉得转不开
佣人房也就是祖屋的储物间大小,感觉同面积公寓是比祖屋小很多,卧室客厅都小太多了,感觉不是个小走廊能解释的
HDB 都比较方正,而且橱柜什么的都没有做好。所以感觉大,如果HDB也把橱柜做好了。空间间也是感觉小
那些老的组屋肯定结构很差 榜鹅4,5年的新房子 结构都和公寓差不了太多 比老组屋好太多了
新组屋也很差,还是没阳台,外面还是得跟人share走廊。。进去整体给人一种国内上世纪80、90年代房子的感觉,完全没有小区的概念。。
组屋说白了就是政府的房子,你只是花钱跟政府买个使用权而已,不能算自己的产权。
租屋要隐私的可以考虑选择PREMIUM FLAT OR DBSS.
我怎么看的跟楼主相反呢。我觉得公寓的ceiling高 看起来更宽敞。有些祖屋不管多大 都感觉憋屈。
榜鹅很少和别人share的走廊把 很多都是1层4户而已
还有,公寓的墙厚些
而且,我看到有的公寓也有长长的走廊,需要从别人门前过,或者别人从自己门前过。隐私性也不太好呢
你去看看这在修的bto,比如Costa ris,这辈子就再也不会想买组屋了。。组屋的楼板明显比公寓要薄很多,完全不隔音 更不隔热。榜鹅那面的组屋更是密密麻麻一大片,下面几乎没有任何设施可言
组屋连国内的经济适用房都不如
我是拿我家已经摆好家具的房子和公寓样板房比较,还是觉得小太多,肯定不是衣橱的原因
首先我表示没见过这样的公寓。。其实组屋的问题太多了,不光是没有隐私,而且没有阳台、层高不足、没有晾衣服的地方、隔热隔音效果差、没有娱乐设施,而且最关键的,组屋的管制条件太多,说白了都不能算你自己的物业,只相当于跟政府签了个居住合同而已
国内现在哪怕普通的小区,都要比新加坡的新组屋强太多。。
关于隔热,新加坡人都是用空调来解决的吧,无论组屋还是公寓。如果卧室朝西,怎么隔热。隔音基本要看楼上人的素质,住公寓的也抱怨过楼上吵闹,住组屋的也能享受清静,只要楼上不折腾。新组屋肯定改善了很多,无路外观还是内部,一耙子打倒所有的组屋不太合理哦。
无论哪个朝向,新加坡下午三四点那会儿的温度都在32度以上,肯定是不舒服的。。如果开空调的话,公寓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楼板厚 室内温度很快就降下来了
组屋的问题太多,另一个我没提到的就是组屋楼下经常会有人办丧事,吵闹不说,感觉总是影响了心情和风水
公寓很多都是玻璃屋,非常不隔热。
玻璃跟玻璃不一样。。照你这样说市中心那些写字楼全都是玻璃幕墙,阳光直直照进来,那坐在里面办公的员工岂不是得热死?
我也不喜欢玻璃墙
阳台除了晾衣服,我觉得用途不大。
对于公寓相较于组屋的优势,我觉得可能就是相对安静些,安全些。至于娱乐设施,健身设施,作为我个人来说,都用不到。
公寓的空调岂能跟写字楼的比?住户能承受得了吗?
玻璃墙是公寓减低成本的途径之一,某些傻乎乎的住户还以为这是潮流。。
你想说什么,组屋装个薄薄的水泥板,建筑成本反而高?颠倒黑白的能力一流啊
阳台可不仅仅是用来晾衣服的,吃完饭去阳台沙发上坐会儿,看看景观。。公寓的洗衣间旁边都有yard,衣服一般在那里晾。。组屋的话就只能把衣服晾在厨房里吸油烟了
废话,写字楼的空间多大,一个小家的卧室才多大?
组屋可以晾外面,晒太阳。比较多公寓这点比较难做的。
公寓是有围墙的集体大宿舍,在我眼里公寓祖屋都是跟政府长期租的集体宿舍,还有很多公寓尤其新公寓的房间和客厅小的可怜,简直动弹不得,没有1500尺的公寓我觉得不宜居 ,顶楼笨耗丝还算不错的^_^
在阳台坐会儿?说实在的,除了顶楼的,连露台我觉得其实都只是想象的情调,实际上众目睽睽之下,在阳台应该是坐立不安吧?
9494,楼距这么近,手长点可以跟对面阳台上的邻居借酱油,真正能小资一下浪漫一下的就是顶楼单位了,其他的晒晒衣服被子就算啦,想象力不要那么丰富^_^
住组屋的当然可以这样自我安慰。。但是在买公寓前,我住过至少4、5个组屋,新旧都有,朋友们过来看我都笑话新加坡组屋的设计和格局,感觉跟国内上世纪的建筑差不多
总统先生 请你照顾一下住HDB的同学的感受。 不要太好练啦。你住白宫也只能住8年最多。呵呵
这位对旧式hdb的痛恨来自于亲身经历 被亲朋好友嘲讽 是很痛苦的 大家要理解 而一旦升级到公寓 终于得到了释放 一种逃出升天的解脱 对自己的过往一同彻底地摒弃 这样才算的上从屋子到心理的全面升级
回归正题 除了楼上几位所说的情况 近几年的新公寓还有很多其他猫腻偷吃面积 最大的偷吃来自于空调室外机平台 这块是算百百面积的 hdb的比较标准 新hdb都是2-3平米 而新公寓 我见过最夸张的是十平米
嗯,带我看房的中介也是提醒这个aircon 什么ge的,很吃面积。还有的还算门口弯进来的那一块,即使在大门外
公寓落成政府都要测量面积的,如果发现少了必须退钱给业主,多了没事。。你不知道?
面积不少,但是少料啊
少料?什么料
我也非常讨厌都是玻璃幕墙的房子
所以公寓我喜欢看05年之前的
人性化很多
鸡同鸭讲的感觉 我哪句说公寓缺斤短两了
这不废话么,没有对比,哪来结论。。没住过组屋的,怎么会去评价组屋
一个人无需用住得房子或者驾的车来提升自己的身份或者实力,像你这样的看起来像半桶水叮叮咚咚的热闹的不行,我见过一年賺你十倍的人在十年前也住了几年祖屋,也没有你十分之一这么牛皮轰轰,(人家大概500万新币,是年收入不是资产,上市公司CEO级别的,如果你年收入超过50万新币,偶说声sorry呀,低估你了)要做大事发大财,你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提升,你这样最终只是害死你自己,想继续这样装高尚就继续吧 哈哈 ^_^
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搞得你现在心里失衡,要把以前住祖屋时受到的嘲笑加倍奉还给现在住祖屋的人群
“你见过”有毛用,又不是你自己挣了那么多。。我是最烦什么我同学 我朋友 我同事之类的
我说的组屋那些问题都是我自己经历过的。。朋友来借宿才能待几天,他们会看到组屋下面一天到晚办丧事么,这跟我升级公寓有半毛钱关系
公寓有公摊,组屋没有。
吵来吵去的,一会儿有人说公寓有公摊,一会儿说没有公摊,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啊?
公寓难道一梯一户?多少都要和邻居合用走廊的吧。
我看过的公寓一般都一梯2户分别在楼层的2头互不干扰。现在很多新HDB都能做到这样了。大型HDB也至少在避免门对门,基本都错开了。
国内普通小区过了10年就不行了。都很少刷漆维修啊。 请问奥巴马是住公寓嘛?那么力推公寓,叫穷逼如我咋办啊?
组屋在总统眼里就是落后,新加坡的大部分居民也都住在”国内上世纪的建筑”里面,国内本世纪的建筑我也见得不少,真不知道跟新加坡比怎么好?
没有组屋的寒碜,如何衬托出公寓的舒适,或者说高贵?
公寓交的管理费也贵啊,租屋99年和公寓99年我觉得都是租的呀?
有条件就UPGRADE何必喷HDB呢?估计奥巴马住的是很破的租屋。我看过很多新的HDB比如PINNACLE @ DUXTON结构和公寓差不多啊,面积也小,但是位置好的不得了,价格是相同位置的公寓的一半都不到吧。转卖可以贷款的话150万起,我觉得。
新公寓的阳台和飘窗也很占面积,测量面积在那但使用面积很小.飘窗那堵厚厚的墙,真是鸡肋,弄得房间都转不过身来.
楼上抨击组屋的同学,其实我公司两个老板都是住组屋,至今未住公寓,而且人家公寓有几套,工业地产有几间,家里佣人有两个,两辆车. 我不觉得他们活得比咱们住公寓的寒碜.
老板说住组屋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屋子是两层的,而且地点很喜欢,公寓比较难找到这样的结构,还有哦,虽然是组屋,人家装修可是花了10来万的.
只能说总统先生见过的组屋不够多吧。 有一种叫point block的组屋是没有公共走廊的,电梯一出来四个角落就是4户人家的门口,跟condo的一样。其实那些有公共走廊的组屋有很多是80年代初建的,风格都差不多,比较新的组屋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我家那边的组屋不算特别新,但也有balcony, service balcony, 高层的还有落地玻璃窗,除了楼下的facility 之外,我不觉得比condo差多少。。更别提面积和房间结构比condo设计的好用多了。。
喜欢组屋的人就住组屋,喜欢公寓的人就住公寓,这也要争执。
总统不够了解民间啊,要多走走看
到朋友家指指点点诸多意见的,这种朋友不要也罢。
问题不是组屋,而是某人的朋友。
“朋友们过来看我都笑话新加坡组屋的设计和格局,感觉跟国内上世纪的建筑差不多”
我觉得你被你朋友刺激到了。你朋友来你家作客竟然说三道四抨击你住的地方,真是奇葩!
话说住公寓的土豪们办丧事都是在哪里办啊?
不是仅仅见过而已哟,是过去5年的60个月里至少有50个月我有跟他一起吃饭,是三五个人的小饭局,不是几百号人的D&D哟,你猜猜偶賺多少?^_^
有很多人都是直接在酒店办追悼会。
棺材搬到酒店去?
牛!
哪天住海景豪宅的来抨击住公寓的,不知道你会啥感受?
亲,新加坡70~80%的人都住组屋好不好。。。
听说有专门租给人家办丧事的地方^_^
总统的档次, 朋友不是总理就是主席. 再不济也得是个部长. 你说人家有问题, 那是不对的.
总统的朋友级别,别说瞧不上组屋,公寓都是浮云。非要无极知马或者圣淘沙的豪宅才看得上的。
遗像就好了吧, 难道HDB楼下会放棺材?
我靠 跟你聊了这么久 都不知道 原来你是土豪 …
棺材就是放在hdb楼下。。摆几天就运去火化了。。
我参加的本地人的葬礼,好像是追悼会在殡仪馆,隔壁会有一个会议室的地方招待宾客,通常是两三天,全天24小时提供水个简单零食,大家过去就是和坐一起聊聊天,然后就半小时左右就撤的那种,不是像国内提供酒席之类的.
+1
这边认同的高大上还是01,02,09,10区吧,03区也可以。其他的都是大众住宅。而且,欧巴先生见过的组屋太少了,很多hdb住得非常舒服,格局也合理。
好好一个调研贴,被黑八搞成了炫富贴,然后又被众人搞成了批斗贴,这年头想不歪楼太难了
公寓有很多组屋没有的部分:阳台,planter, utility room, 多一个卫生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总统就喜欢这样的朋友。
哎呀,楼歪了。
我来分析一下为啥组屋看上去较大。
1)旧式的组屋,客厅里有6扇门,大门,3个卧室门,STORE ROOM,和住户自己安装的厨房门。更本没有过道。得房率高。而公寓为了隐私,一般4扇门躲在过道里。那个过道,就有2-3平米。
2)组屋,没有 室外机冷气槽,即使有,也比公寓的小得多。
3)组屋,没有第三个洗手间。基本没有阳台。
4)空屋子的时候,组屋没有装修,没有BUILD IN WARDROBE,没有厨房家具。
新的BTO屋子,如果模仿公寓结构,有些也是很局促的。
landed的可以摆在家门口,搭个棚子这样。。
有些人 (不论住组屋,公寓还是landed), 都可以租用殡仪馆,在lavender附近有一间,好像叫新加坡殡仪馆
那个专帮人家免费办丧事的郑海船,他的店在那儿楼下
总统级别的朋友都是住官邸的。有钱还住不到。
是的。我看到很多次了。
引用: 2)组屋,没有 室外机冷气槽,即使有,也比公寓的小得多。这个,我有,而且有两个。。。 🙂 我两个都用上了,要不然不够用。。。 🙂
当然,我知道大多数的组屋没这么多。。
现在有些公寓还流行dry kitchen
光那个bar table都占了不少位子
还有阳台。。都够开几桌麻将了。。>
说的是interlace吗? 好像阳台不是一般的大。
我家附近有一个在khatib的,忘记什么名了
那个阳台是一排的,从客厅到房间,目测能放最少3桌麻将,挤一点的话5桌也有可能
interlace那个是私人户外花园了吧?
嗯,Landed人家的丧礼我也去过,貌似没有去过公寓的,所以好奇
看来住公寓的人也有个限制,就是没法就近在家附近办丧礼。。。。。
突发奇想,不知道function room能不能作为这个用途。。
我想不能吧。。。。。。。不能订那么久,要好几天呢,而且还要点火。。。。
是噢。。忘记要点火了。。>
偶真心不是土豪,普通人一枚,我喜欢过普通人的生活,不管是賺三万还是三十万,因为偶是农村长大的,觉得普通人的生活最舒心最自在^_^
function room是不错,只是太小了^_^
BBQ bit可以点火。
在BBQ pit烧纸钱,以后还会有人想要去烤BBQ来吃嘛。。。 =_=!!!
什么话题都能聊下去,真服了你。
一层4户那种有几个楼梯?如果只有一个楼梯是不是比较不安全?火灾时没有楼梯好跑。高楼应该有2个楼梯才合理。
哈哈。终于看完了这个帖子。没有住过公寓,现在的祖屋也是第一套。倒是看过不少朋友的公寓。说实话,还是比较喜欢自己的祖屋。买的时候好像是什么Premium Department。反正一层四户。客厅三个门。一个是大门,一个是厨房,一个是走道。3个房间在走道的宁外三个方向,蛮喜欢的。全部都是四四方方。
公寓设施蛮多的,而且有能力住公寓的都有能力做装修。所以看起来好看很多,但是实用空间小了点。但是地点可以自己选择。奥巴兄应该都是住的旧祖屋,所以有那样的回忆。我觉得现在的新祖屋蛮好了,政府的BTO也在改进。
住公寓的不用炫耀,住组屋的不用自卑,日子是过给别人看的让别人议论的在意别人议论的人除外
Angmo不懂的啦。哈哈
住了5年的公寓,租的,算4 bed room吧,其中有一间应该是书房吧,我们拿来当睡房用。一人一间房。
住了5年的组屋,自己的,EA. 之前装修全打掉重装。也是4个人住,加一只狗。
结论:装修因为是自己做的,所以觉得很舒服。Putting it aside, 还是感觉住组屋的5年比较爽。
仅是个人经历,如有不同意见,纯属正常。。。
按照ZF的理念和方向,未来新组屋在环境和格局上会越来越改善,因为这符合选民的利益。看看clementi, 中巴鲁, tanjong pagar……这些紧邻地铁站的新组屋,没有走廊,小区整洁干净,高层有无敌美景,3/4窗(个人很喜欢,觉得比落地窗更好),面积宽敞,周边设施齐全,图书馆电影购物用餐打球样样便利。总统先生之前住在陈旧的房子里,大家要体谅他的怒火和偏激。实际上,109楼的朋友说了实话,住在自己装修的组屋里很爽,无需理会别人怎么讲。
真心服了U,一个PR, 一个SC,买组屋有啥问题。
飘窗可以看而已啦,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就像前面总统先生说的公寓墙很厚,内墙其实就占据了很多的室内空间,外墙一半的空间是当作室内面积来算的,同样面积的公寓看上去当然比组屋小。有人喜欢花很多钱买墙,我们不可以怪他,但我比较喜欢花钱买空间。
你漏了一点,新加坡很多都是有公寓不住,住组屋。
靠近vivo的那个真不错 运气好还能拿到海景的单位 口水啊 价格貌似也不超过60万 性价比太高了
事实上只需要拿组屋与公寓的差价的一半去好好装修,组屋也可以很豪华。
Telok Blangah 去年的 还在建呢 离vivo一站mrt
南边是海 北边是公园 还有湖 公寓里都找不到几个这样好环境的
馋死我了
如果祖屋60万公寓120万,拿差价的1/4就是15万去装修就超级豪华了 ^_^
阳台可以不包裹在plot ratio 内,但不会超过10%。所以110坪的房子10坪是阳台也不稀奇啊!发展商本来只可以建的面积只有100坪,现在你可以建110坪,你会选择哪个。
这倒是 现在好位置的BTO都没5房
15万应该还达不到超级豪华吧!豪华是可以的,要做镀金水龙头能够,要做纯金水龙头还有些距离。
那就要用一套公寓的银子去做装修了^_^
老组屋真的是只能叫集体宿舍,那种长走廊的,除非拆迁,要不我真不知道谁会买?
组屋还有一点让我受不了的是层高,就几块砖头,一点钢筋水泥的问题,政府咋就那么傻叉呢,热带地区更需要层高来通风是基本常识呀。
除了这一点,近十年修的组屋其实都挺好的。
这个贴里好多心理不平衡的人啊,一个个都在拿最好的组屋跟最普通的公寓相比,却对新加坡大部分组屋都属于旧式组屋、即使新组屋也大多位于盛港榜鹅之类偏僻地方的事实视而不见^_^
其实说真的,某些人说的那些市中心高大上的新组屋,转售八九十万,这个价格本来也就快赶上一套郊区的公寓了 ^_^
纯金水龙头哪够? 马桶,水盆,连水管,下水道都要纯金的。
我个人的看法,组屋和公寓各有所长,不是说住公寓就秒杀组屋。
长走廊的组屋那是坚决不能住,如果只能住这样的房子,立马打包去别的国家了。
有些公寓,就在地铁旁边,吵得要死,里面格局乱七八糟,泳池小的如同没有,这样的公寓,还不如住个好点的hdb呢。
至于偏远,说实话,新加坡就没有偏远的地方,还要看你在什么地方上班,如果是city hall,难道住巴西立,文礼等地方偏远?不到半个小时的mrt就到,算不上偏远吧。如果住中巴鲁却在北部工业区上班,似乎也不是个好的选择了。